CN105721659B - 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21659B CN105721659B CN201610067012.5A CN201610067012A CN105721659B CN 105721659 B CN105721659 B CN 105721659B CN 201610067012 A CN201610067012 A CN 201610067012A CN 105721659 B CN105721659 B CN 1057216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coming call
- terminal
- call number
- received
- address boo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3—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to a telephone s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06—Call divert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8—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received calls from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Arrangements affording interim conversations between either the calling or the called party and a third par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来电时,获取来电号码;若所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判断是否转回所述来电;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转回所述来电的信息,若是,则进行来电提醒;若否,则不进行来电提醒。本发明实现了在儿童终端接收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来电时,将来电转移至家长终端,使家长了解儿童终端的来电情况,由家长判断是否允许将该来电转回至儿童终端,从而大大提高了儿童终端来电处理的灵活性,使家长更放心让孩子使用儿童终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各种推销电话、诈骗电话骚扰孩子,在儿童通话手表中一般设置来电防火墙来拒接陌生人的来电。但有时候一些亲戚朋友给使用儿童通话手表的孩子打电话时,被当做陌生人拒接了,亲戚朋友不知道什么原因打不通孩子的电话,可能需要重新联系孩子的父母进行沟通。综上,现有的来电处理方式的灵活性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来电处理方式的灵活性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来电时,获取来电号码;
若所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判断是否转回所述来电;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转回所述来电的信息,若是,则进行来电提醒;若否,则不进行来电提醒。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转移的来电;
判断是否接收到允许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的信息,若是,则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若否,则不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来电处理装置,包括:
来电号码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来电时,获取来电号码;
来电转移单元,用于若所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判断是否转回所述来电;
第一来电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转回所述来电的信息,若是,则进行来电提醒;若否,则不进行来电提醒。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来电处理装置,包括:
来电转接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转移的来电;
第二来电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允许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的信息,若是,则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若否,则不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获取来电号码,若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由第二终端判断是否转回来电,若接收到第二终端转回来电的信息,则进行来电提醒,若未接收到第二终端转回来电的信息,则不进行来电提醒,由此实现了在儿童终端接收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来电时,将来电转移至家长终端,使家长了解儿童终端的来电情况,由家长判断是否允许将该来电转回至儿童终端,从而大大提高了儿童终端来电处理的灵活性,使家长更放心让孩子使用儿童终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来电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来电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来电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来电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来电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当接收到来电时,获取来电号码。
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可以为儿童使用的终端,例如为儿童使用的通话手表或者儿童使用的智能手机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步骤S102中,若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以使第二终端判断是否转回来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以为家长使用的终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终端的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以使家长判断是否将该来电转回孩子使用的第一终端。如果家长判断该来电为骚扰电话,则可以直接在第二终端拒接该来电。家长还可以直接在第二终端接听该来电。如果家长直接在第二终端拒接或者接听该来电,则判定不转回该来电至第一终端。
在步骤S103中,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终端转回来电的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若否,则执行步骤S105。
在步骤S104中,进行来电提醒。
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二终端转回来电的信息,则进行来电提醒。
在步骤S105中,不进行来电提醒。
若第一终端未接收到第二终端转回来电的信息,则不进行来电提醒。
优选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具体为:
来电号码不在第一通讯录中;或者,
来电号码不在第一通讯录中但在第二通讯录中;或者,
来电号码不在第一通讯录中且不在黑名单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若来电号码不在第一通讯录中,则将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其中,第一通讯录指的是第一终端的通讯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来电号码在第一通讯录中,则判定来电号码簿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直接进行来电提醒;若来电号码不在第一通讯录中,则将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由家长判断是否转回该来电至第一终端。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若来电号码不在第一通讯录中但在第二通讯录中,则将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其中,第二通讯录指的是第二终端的通讯录,第二通讯录预先同步保存在第一终端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来电号码在第一通讯录中,则直接进行来电提醒;若来电号码不在第一通讯录中但在第二通讯录中,则将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由家长判断是否转回该来电至第一终端;若来电号码不在第一通讯录中也不在第二通讯录中,则直接拒接该来电,而不将该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若来电号码不在第一通讯录中且不在黑名单中,则将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其中,黑名单指的是第一终端的黑名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来电号码在第一通讯录中,则直接进行来电提醒;若来电号码不在第一通讯录中且不在黑名单中,则将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由家长判断是否转回该来电至第一终端;若来电的来电号码在黑名单中,则直接拒绝该来电。
在步骤S104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若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预设信息,则将来电号码添加至第一通讯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预设信息,则将来电号码添加至第一通讯录,以使下次接收到该来电号码对应的来电时,直接进行来电提醒,而不再转移至第二终端。
在步骤S105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若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预设信息,则将来电号码添加至黑名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预设信息,则将来电号码添加至黑名单,以使下次接收到该来电号码对应的来电时,直接拒接该来电,而不再转移至第二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获取来电号码,若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由第二终端判断是否转回来电,若接收到第二终端转回来电的信息,则进行来电提醒,若未接收到第二终端转回来电的信息,则不进行来电提醒,由此实现了在儿童终端接收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来电时,将来电转移至家长终端,使家长了解儿童终端的来电情况,由家长判断是否允许将该来电转回至儿童终端,从而大大提高了儿童终端来电处理的灵活性,使家长更放心让孩子使用儿童终端。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来电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在步骤S201中,接收第一终端转移的来电。
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可以为家长使用的终端,例如家长使用的智能手机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步骤S202中,判断是否接收到允许转回来电至第一终端的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S203;若否,则执行步骤S20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二终端检测到接听该来电或者拒接该来电的信息,则判定不允许转回来电至第一终端。
在步骤S203中,转回来电至第一终端。
在步骤S204中,不转回来电至第一终端。
在步骤S20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若接收到将来电号码添加至第一通讯录的信息,则发送第一预设信息至第一终端,以使第一终端将来电号码添加至第一通讯录。
在步骤S204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若接收到将来电号码添加至黑名单的信息,则发送第二预设信息至第一终端,以使第一终端将来电号码添加至黑名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接收第一终端转移的来电后,判断是否接收到允许转回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的信息,若是,则转回来电至第一终端,使第一终端进行来电提醒,若否,则不转回来电至第一终端,使第一终端不进行来电提醒,由此实现了在儿童终端接收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来电时,将来电转移至家长终端,使家长了解儿童终端的来电情况,由家长判断是否允许将该来电转回至儿童终端,从而大大提高了儿童终端来电处理的灵活性,使家长更放心让孩子使用儿童终端。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第一终端是指某一终端,“第一”在此仅为表述和指代的方便,并不意味着在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中一定会有与之对应的第一终端。类似地,第二终端中的“第二”也仅仅是为了表述和指代方便,并不意味着在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中一定会有与之对应的第二终端。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来电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用于运行图1所示的来电处理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参照图3,该装置包括:
来电号码获取单元31,用于当接收到来电时,获取来电号码;
来电转移单元32,用于若所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判断是否转回所述来电;
第一来电处理单元33,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转回所述来电的信息,若是,则进行来电提醒;若否,则不进行来电提醒。
优选地,所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具体为:
所述来电号码不在第一通讯录中;或者,
所述来电号码不在第一通讯录中但在第二通讯录中;或者,
所述来电号码不在第一通讯录中且不在黑名单中。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通讯录添加单元34,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预设信息,则将所述来电号码添加至所述第一通讯录。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黑名单添加单元35,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预设信息,则将所述来电号码添加至黑名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获取来电号码,若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由第二终端判断是否转回来电,若接收到第二终端转回来电的信息,则进行来电提醒,若未接收到第二终端转回来电的信息,则不进行来电提醒,由此实现了在儿童终端接收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来电时,将来电转移至家长终端,使家长了解儿童终端的来电情况,由家长判断是否允许将该来电转回至儿童终端,从而大大提高了儿童终端来电处理的灵活性,使家长更放心让孩子使用儿童终端。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来电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用于运行图2所示的来电处理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参照图4,该装置包括:
来电转接单元4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转移的来电;
第二来电处理单元42,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允许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的信息,若是,则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若否,则不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预设信息发送单元43,用于若接收到将来电号码添加至第一通讯录的信息,则发送第一预设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来电号码添加至所述第一通讯录。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预设信息发送单元44,用于若接收到将来电号码添加至黑名单的信息,则发送第二预设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来电号码添加至所述黑名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接收第一终端转移的来电后,判断是否接收到允许转回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的信息,若是,则转回来电至第一终端,使第一终端进行来电提醒,若否,则不转回来电至第一终端,使第一终端不进行来电提醒,由此实现了在儿童终端接收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来电时,将来电转移至家长终端,使家长了解儿童终端的来电情况,由家长判断是否允许将该来电转回至儿童终端,从而大大提高了儿童终端来电处理的灵活性,使家长更放心让孩子使用儿童终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来电时,获取来电号码;
若所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判断是否转回所述来电;
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转回所述来电的信息,若是,则进行来电提醒;若否,则不进行来电提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具体为:
所述来电号码不在第一终端的第一通讯录中;或者,
所述来电号码不在所述第一通讯录中但在第二终端的第二通讯录中;或者,
所述来电号码不在所述第一通讯录中且不在所述第一终端的黑名单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行来电提醒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预设信息,则将所述来电号码添加至所述第一通讯录。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不进行来电提醒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预设信息,则将所述来电号码添加至黑名单。
5.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转移的来电;
判断是否接收到允许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的信息,若是,则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若否,则不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将来电号码添加至第一通讯录的信息,则发送第一预设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来电号码添加至所述第一通讯录。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不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将来电号码添加至黑名单的信息,则发送第二预设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来电号码添加至所述黑名单。
8.一种来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来电号码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来电时,获取来电号码;
来电转移单元,用于若所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来电转移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判断是否转回所述来电;
第一来电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转回所述来电的信息,若是,则进行来电提醒;若否,则不进行来电提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来电号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具体为:
所述来电号码不在第一终端的第一通讯录中;或者,
所述来电号码不在所述第一通讯录中但在第二终端的第二通讯录中;或者,
所述来电号码不在所述第一通讯录中且不在所述第一终端的黑名单中。
10.一种来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来电转接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转移的来电;
第二来电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允许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的信息,若是,则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若否,则不转回所述来电至所述第一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67012.5A CN105721659B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67012.5A CN105721659B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21659A CN105721659A (zh) | 2016-06-29 |
CN105721659B true CN105721659B (zh) | 2019-01-01 |
Family
ID=56155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67012.5A Active CN105721659B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2165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13459A (zh) * | 2016-12-26 | 2017-05-24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来电控制的方法 |
CN106878527B (zh) * | 2017-01-20 | 2021-02-1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6657548A (zh) * | 2017-02-21 | 2017-05-10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陌生来电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9905427A (zh) * | 2017-12-08 | 2019-06-18 | 北京酷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端名片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
CN110611731A (zh) * | 2018-06-14 | 2019-12-2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抵御恶意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37656A (zh) * | 2006-05-16 | 2007-03-28 | 北京恒基伟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手机呼叫拒接方法 |
CN101060557A (zh) * | 2006-04-19 | 2007-10-2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话过滤系统及方法 |
CN101299779A (zh) * | 2008-06-10 | 2008-11-05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防电话骚扰的方法、系统及通信终端 |
CN101478738A (zh) * | 2009-01-22 | 2009-07-08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基于蓝牙的手机来电转接装置及其转接方法 |
CN101494841A (zh) * | 2009-02-27 | 2009-07-29 | 深圳市泰丰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终端、呼叫转接系统及方法 |
CN102223431A (zh) * | 2011-06-27 | 2011-10-19 | 杨子江 | 一种防止骚扰电话的方法和系统 |
-
2016
- 2016-01-29 CN CN201610067012.5A patent/CN1057216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0557A (zh) * | 2006-04-19 | 2007-10-2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话过滤系统及方法 |
CN1937656A (zh) * | 2006-05-16 | 2007-03-28 | 北京恒基伟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手机呼叫拒接方法 |
CN101299779A (zh) * | 2008-06-10 | 2008-11-05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防电话骚扰的方法、系统及通信终端 |
CN101478738A (zh) * | 2009-01-22 | 2009-07-08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基于蓝牙的手机来电转接装置及其转接方法 |
CN101494841A (zh) * | 2009-02-27 | 2009-07-29 | 深圳市泰丰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终端、呼叫转接系统及方法 |
CN102223431A (zh) * | 2011-06-27 | 2011-10-19 | 杨子江 | 一种防止骚扰电话的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21659A (zh) | 2016-06-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21659B (zh) | 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2957781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控制方法 | |
US2014019409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identification and notification | |
US8406740B2 (en) | Computerized system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parties using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s | |
CN101854424A (zh) | 移动终端来电和信息过滤方法及装置 | |
CN109769244B (zh) | 异常电话卡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167454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未接来电的转接方法 | |
CN104135563A (zh) |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系统 | |
EP3069540B1 (en) | Missed call notification by notifying contacts of the called party | |
CN102611746B (zh) | 一种联系人信息共享方法和系统 | |
CN104469778A (zh) | 智能终端通信监控方法以及智能终端 | |
CN107613091A (zh) | 一种建立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4092810A (zh) | 一种勿扰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5872186B (zh) | 一种来电呼叫的处理方法和系统、终端 | |
CN105262881A (zh) |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7241505B (zh) | 一种来电的提醒方法、装置及其用户终端 | |
CN104168546B (zh) | 自动应答装置和自动应答方法 | |
CN104506743B (zh) | 一种动态拦截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202462B (zh) | 通信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8933857A (zh) | 二次放号用户骚扰电话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6162586A (zh) | 呼入限制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
CN105988795B (zh) |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2752451A (zh) |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 | |
CN108513303A (zh) | 同号终端的异常监控方法和装置 | |
CN110225470B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