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4209A - 一种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4209A
CN106564209A CN201610990692.8A CN201610990692A CN106564209A CN 106564209 A CN106564209 A CN 106564209A CN 201610990692 A CN201610990692 A CN 201610990692A CN 106564209 A CN106564209 A CN 106564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ixedly connected
bar
fix bar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906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64209B (zh
Inventor
车国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yan Taizhou Teng Di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Fuy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Fuy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Fuy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906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64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64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4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64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4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9/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30B9/28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005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for briquett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30Feeding material to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32Discharg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9/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30B9/0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 B30B9/04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using press rams
    • B30B9/06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using press rams co-operating with permeable casings or str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包括收集装置(1)、第一框体装置(2)、倒料装置(3)、固定装置(4)、第一电缸装置(5)、竖板装置(6)、第二电缸装置(7)、支架装置(8)及回收装置(9),收集装置(1)包括底板(11)、收集箱(12)、第一固定块(13),第一框体装置(2)包括第一框体(21)、第一过滤网(22)、集中块(23)、排出管(24)、第一阀门(25)、堵塞板(26)、第一支架(27)、第二支架(28)、第一弹簧(29)及第一限定杆(20),倒料装置(3)包括第一横板、第三支架、第一固定杆、倒料箱、弹性架,本发明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的回收一直是一个难题,如何高效的回收垃圾成为很重要的话题,垃圾在回收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道程序,目前很多国家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垃圾的焚烧,在焚烧过程中可以作为热能进行发电,能够将垃圾转废为宝,在垃圾焚烧前需要进行垃圾的挤压成块,这样方便垃圾废料投放到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在很多垃圾挤压装置中有些挤压装置结构过于复杂,不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挤压,还有部分挤压装置在操作的时候,挤压垃圾不够结实,导致垃圾会松散开来。
中国专利CN205467492U揭示了一种新型垃圾废料回收挤压装置,其包括壳体和挤压装置,壳体上连接有挤压装置,挤压装置分别安装在壳体的两侧,挤压板与推进杆延伸入壳体内,壳体上设有投料口,挤压板在推进杆的变动下左右运动,推进杆上套装定位杆,定位杆两端分别顶撑在挤压装置内,挤压装置内设有挤压板,挤压板上设有咬合齿,让垃圾在挤压的时候能够挤压的更加紧实,方便垃圾下一步的处理,推进杆上设有定位杆,由定位杆固定住推进杆,防止推进杆在推进过程中出现晃动,影响了垃圾的挤压结果,定位杆上设有套装环,套装环内设有润滑脂,可以让推进杆在套装环内移动更加方便,抗磨损能力更强。然而,其无法将垃圾中的液体进行清除,进而在挤压的过程中会影响其挤压的效果,且不方便进行后续的燃烧发电;同时无法有效的自动进行倒料作业,进而无法对垃圾进行集中挤压处理,影响其挤压的效率;并且无法自动对挤压成块的垃圾进行回收,人工劳动强度大,挤压效率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包括收集装置、第一框体装置、倒料装置、固定装置、第一电缸装置、竖板装置、第二电缸装置、支架装置及回收装置,收集装置包括底板、收集箱、第一固定块,第一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第一过滤网、集中块、排出管、第一阀门、堵塞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弹簧及第一限定杆,倒料装置包括第一横板、第三支架、第一固定杆、倒料箱、弹性架,本发明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所述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包括收集装置、位于所述收集装置上方的第一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左侧的倒料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上方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上的第一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右侧的竖板装置、位于所述竖板装置右侧的第二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电缸装置右侧的支架装置及位于所述竖板装置左侧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收集箱、位于所述收集箱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集中块、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方的排出管、设置于所述排出管上的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上的堵塞板、位于所述堵塞板右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侧的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左侧的第一限定杆,所述倒料装置包括第一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上方的倒料箱、位于倒料箱右侧的弹性架、位于所述倒料箱左侧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方的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下方的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下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下方的第一电缸,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右侧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下方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左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上方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右侧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左侧的第一弯曲杆及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方的第三斜杆,所述第一电缸装置包括第二电缸、位于所述第二电缸下方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下方的推动块、位于所述推动块下方的若干顶靠块,所述竖板装置包括斜板、位于所述斜板下方的第七支架、位于所述第七支架下方的第八支架、位于所述第八支架左侧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下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二弯曲杆、位于所述第八支架右侧的竖板、位于所述第八支架下方的第四斜杆、位于所述第四斜杆下方的第三弯曲杆及位于所述第三弯曲杆左侧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电缸装置包括第三电缸、位于所述第三电缸左侧的第三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左侧的推板、位于所述推板下方的第二横板、位于所述推板左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左侧的顶靠板、位于所述顶靠板上方的收集板、位于所述收集板上方的第九支架、位于所述第九支架左侧的第二竖杆及位于所述第二竖杆左侧的第三弹簧,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左侧的定位板、位于所述定位板上方的第一支撑杆及位于所述定位板下方的第五斜杆,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六斜杆、位于所述第六斜杆下方的第三横板、位于所述第三横板上方的回收箱、位于所述回收箱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块之间的回收箱、位于所述第三横板下方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右侧的第五固定杆及位于所述第五固定杆下方的第六固定杆、收容于所述回收箱94内的第二过滤网99及设置于所述回收箱94上的回收管道90。
所述底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收集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收集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收集箱的侧面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方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倾斜状,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右端位于所述方孔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集中块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集中块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右侧,所述排出管呈竖直状,所述排出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堵塞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堵塞板收容于所述方孔内且与所述第一框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堵塞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限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定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限定杆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定杆的左表面与所述堵塞板的右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横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板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倒料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倒料箱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架呈L型,所述弹性架的上端与所述倒料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倒料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倒料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缸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推动杆轴转连接。
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四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的两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推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推动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顶靠块设有若干个,所述顶靠块均匀分布在所述推动块的下表面上,所述顶靠块的上表面与所述顶靠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斜板呈倾斜状,所述斜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板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斜板位于所述方孔的下方,所述第七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七支架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的右端与所述斜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呈L型,所述第八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七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的下端呈水平状且与所述竖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七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八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四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八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竖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竖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弯曲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推动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电缸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推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三个,所述第二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推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所述顶靠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顶靠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收集板呈倾斜状,所述收集板的下端与所述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支架呈L型,所述第九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收集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收集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左端与所述斜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五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斜杆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六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板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回收箱位于所述排出管的下方,所述第三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回收箱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五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六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六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99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99的侧面与所述回收箱9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99可以过滤掉液体中的杂质。所述回收管道90的右端贯穿所述回收箱94的内外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管道90的右端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99的下方,从而可以将过滤后的液体抽入到所述回收管道90内,方便对液体进行回收,所述回收管道90上设有水泵901,所述水泵901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水泵901上设有开关方便使用者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水泵901可以使得所述回收箱94内的液体被抽入到所述回收管道90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垃圾自动进行收集,然后集中进行挤压,将其中的液体挤压出来,然后将挤压出的液体进行回收。挤压液体后的固体垃圾再次进行挤压,将其挤压成块,然后可以对挤压成块的固体垃圾自动进行回收,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的控制模块示意图。
图中:1-收集装置;11-底板;12-收集箱;13-第一固定块;2-第一框体装置;21-第一框体;211-方孔;212-第一通孔;22-第一过滤网;23-集中块;24-排出管;25-第一阀门;26-堵塞板;27-第一支架;28-第二支架;29-第一弹簧;20-第一限定杆;3-倒料装置;31-第一横板;32-第三支架;33-第一固定杆;34-倒料箱;35-弹性架;36-第二固定杆;37-第三固定杆;38-第二固定块;39-第一推动杆;391-第一凹槽;30-第一电缸;4-固定装置;41-第四固定杆;42-第四支架;43-第一斜杆;44-第五支架;45-第六支架;46-第二斜杆;47-第一弯曲杆;48-第三斜杆;5-第一电缸装置;51-第二电缸;52-第二推动杆;53-推动块;54-顶靠块;6-竖板装置;61-斜板;62-第七支架;63-第八支架;64-第一竖杆;65-第一横杆;66-第二弯曲杆;67-竖板;68-第四斜杆;69-第三弯曲杆;691-第二通孔;60-第二横杆;7-第二电缸装置;71-第三电缸;72-第三推动杆;73-推板;74-第二横板;75-顶靠板;76-第二弹簧;77-收集板;78-第九支架;79-第二竖杆;70-第三弹簧;8-支架装置;81-第一固定架;82-定位板;83-第一支撑杆;84-第五斜杆;9-回收装置;91-第二支撑杆;92-第六斜杆;93-第三横板;94-回收箱;95-第三固定块;96-第三支撑杆;97-第五固定杆;98-第六固定杆;99-第二过滤网;90-回收管道;901-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包括收集装置1、位于所述收集装置1上方的第一框体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2左侧的倒料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2上方的固定装置4、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4上的第一电缸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2右侧的竖板装置6、位于所述竖板装置6右侧的第二电缸装置7、位于所述第二电缸装置7右侧的支架装置8及位于所述竖板装置6左侧的回收装置9。
如图1所示,所述收集装置1包括底板11、位于所述底板11上方的收集箱12、位于所述收集箱12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13。所述底板1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收集箱12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收集箱12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收集箱12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收集箱12用于收集挤压成块的固体垃圾。所述第一固定块13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13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3的侧面与所述收集箱12的侧面滑动连接,从而对所述收集箱12起到定位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框体装置2包括第一框体21、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21内的第一过滤网2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2下方的集中块2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1下方的排出管24、设置于所述排出管24上的第一阀门25、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21上的堵塞板26、位于所述堵塞板26右侧的第一支架27、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7右侧的第二支架28、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27上的第一弹簧29及位于所述第一弹簧29左侧的第一限定杆20。所述第一框体21呈空心的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2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框体21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方孔211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一通孔212,所述方孔211呈方形,所述第一通孔212呈圆形。所述第一过滤网22呈倾斜状,所述第一过滤网22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一过滤网22的右端位于所述方孔211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滤网22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23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集中块23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23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集中块2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2的右侧。所述排出管24呈竖直状,所述排出管24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212且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排出管24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部相通。所述堵塞板26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堵塞板26收容于所述方孔211内且与所述第一框体21滑动连接,所述堵塞板26可以堵住所述方孔211。所述第一支架27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27的下端与所述堵塞板26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7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架28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28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8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29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9的左端与所述第一限定杆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定杆20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限定杆20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定杆20的左表面与所述堵塞板26的右表面滑动连接,从而可以对所述堵塞板26起到定位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倒料装置3包括第一横板31、位于所述第一横板31下方的第三支架32、位于所述第三支架32下方的第一固定杆33、位于所述第一横板31上方的倒料箱34、位于倒料箱34右侧的弹性架35、位于所述倒料箱34左侧的第二固定杆36、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36上方的第三固定杆37、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36下方的第二固定块38、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38下方的第一推动杆39、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39下方的第一电缸30。所述第一横板3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板31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32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3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横板3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固定杆33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固定杆3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33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32固定连接。所述倒料箱34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倒料箱34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倒料箱3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架35呈L型,所述弹性架35的上端与所述倒料箱3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架3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架35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得所述弹性架35可以发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二固定杆36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杆36的右端与所述倒料箱3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37呈倾斜状,所述第三固定杆37的上端与所述倒料箱3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37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3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38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块38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固定杆3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缸30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缸30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39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39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30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缸30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39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杆39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391,所述第一凹槽39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固定块38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391内且与所述第一推动杆39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块38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391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第四固定杆41、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41右侧的第四支架42、位于所述第四支架42下方的第一斜杆43、位于所述第一斜杆43左侧的第五支架44、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41上方的第六支架45、位于所述第六支架45右侧的第二斜杆46、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41左侧的第一弯曲杆47及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47上方的第三斜杆48。所述第四固定杆4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41呈倾斜状,所述第四固定杆41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4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44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4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44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43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43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43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4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2呈凹字形,所述第四支架42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4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2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45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45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45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斜杆46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46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4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46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支架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47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47的下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47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4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48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48的两端与所述第六支架45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缸装置5包括第二电缸51、位于所述第二电缸51下方的第二推动杆52、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52下方的推动块53、位于所述推动块53下方的若干顶靠块54。所述第二电缸51与电源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缸51可以运行,所述第六支架4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缸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电缸5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推动杆5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5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缸5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缸51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推动杆52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52的下端与所述推动块5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53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推动块53向下移动时可以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21内,所述推动块53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推动块53的下表面呈倾斜状。所述顶靠块54设有若干个,所述顶靠块54均匀分布在所述推动块53的下表面上,所述顶靠块54的上表面与所述顶靠块5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54可以顶靠在所述第一过滤网22上,从而可以将垃圾中的液体挤出。
如图1所示,所述竖板装置6包括斜板61、位于所述斜板61下方的第七支架62、位于所述第七支架62下方的第八支架63、位于所述第八支架63左侧的第一竖杆64、位于所述第一竖杆64下方的第一横杆65、位于所述第一横杆65下方的第二弯曲杆66、位于所述第八支架63右侧的竖板67、位于所述第八支架63下方的第四斜杆68、位于所述第四斜杆68下方的第三弯曲杆69及位于所述第三弯曲杆69左侧的第二横杆60。所述斜板61呈倾斜状,所述斜板6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板61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斜板61位于所述方孔211的下方。所述第七支架62呈凹字形,所述第七支架62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62的右端与所述斜板6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斜板6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八支架63呈L型,所述第八支架63的上端与所述第七支架62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63的下端呈水平状且与所述竖板67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6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64的上端与所述第七支架6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6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6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6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65的右端与所述第八支架6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66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6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6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66对所述第一横杆65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竖板67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斜杆68呈倾斜状,所述第四斜杆68的上端与所述第八支架6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杆68的下端与所述竖板67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69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弯曲杆69的上端与所述竖板67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69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69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691,所述第三弯曲杆69对所述竖板67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横杆60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60的右端与所述第三弯曲杆69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电缸装置7包括第三电缸71、位于所述第三电缸71左侧的第三推动杆73、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73左侧的推板72、位于所述推板72下方的第二横板74、位于所述推板72左侧的第二弹簧76、位于所述第二弹簧76左侧的顶靠板75、位于所述顶靠板75上方的收集板77、位于所述收集板77上方的第九支架78、位于所述第九支架78左侧的第二竖杆79及位于所述第二竖杆79左侧的第三弹簧70。所述第三电缸71与电源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电缸71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三推动杆7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推动杆73的右端与所述第三电缸71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电缸71可以带动所述第三推动杆73左右移动,所述第三推动杆73的左端与所述推板7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板7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推板7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板7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74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竖板67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板74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76设有三个,所述第二弹簧76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弹簧76的右端与所述推板7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76的左端与所述顶靠板7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顶靠板75起到支撑作用。所述顶靠板7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顶靠板75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板74的上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顶靠板75可以在所述第二横板74上左右移动。所述收集板77呈倾斜状,所述收集板77的下端与所述顶靠板7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板77呈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所述第九支架78呈L型,所述第九支架78的一端与所述收集板7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支架78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竖杆79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79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竖杆79的下端与所述收集板7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70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70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竖杆79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70的左端与所述斜板6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70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向右推动所述第二竖杆79,进而向右推动收集板77。所述第二横板74向左移动时可以穿过所述第二通孔691。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8包括第一固定架8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81左侧的定位板82、位于所述定位板82上方的第一支撑杆83及位于所述定位板82下方的第五斜杆84。所述第一固定架81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8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81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缸7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电缸7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定位板8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板82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架8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74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板8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横板74可以在所述定位板82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杆8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83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板8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83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缸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斜杆84呈倾斜状,所述第五斜杆8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8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斜杆84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板82固定连接,从而对其起到固定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回收装置9包括第二支撑杆91、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91左侧的第六斜杆92、位于所述第六斜杆92下方的第三横板93、位于所述第三横板93上方的回收箱94、位于所述回收箱94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块95、位于所述第三横板93下方的第三支撑杆96、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96右侧的第五固定杆97、位于所述第五固定杆97下方的第六固定杆98、收容于所述回收箱94内的第二过滤网99及设置于所述回收箱94上的回收管道90。所述第二支撑杆9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9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9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框体2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横杆65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9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6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9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60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9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斜杆92呈倾斜状,所述第六斜杆9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斜杆9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9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板9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板93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9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94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9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9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回收箱94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回收箱94位于所述排出管24的下方。所述第三固定块95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固定块95呈长方体,所述第三固定块95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9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95的侧面与所述回收箱94的侧面滑动连接,从而对所述回收箱94起到定位的作用。所述第三支撑杆96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96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96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9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97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五固定杆97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9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97的下端与所述第六固定杆9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杆98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六固定杆98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96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杆98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9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99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99的侧面与所述回收箱9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99可以过滤掉液体中的杂质。所述回收管道90的右端贯穿所述回收箱94的内外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管道90的右端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99的下方,从而可以将过滤后的液体抽入到所述回收管道90内,方便对液体进行回收,所述回收管道90上设有水泵901,所述水泵901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水泵901上设有开关方便使用者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水泵901可以使得所述回收箱94内的液体被抽入到所述回收管道90内。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提出的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使用时,首先将垃圾放置在所述倒料箱34内,当所述倒料箱34内垃圾足够多时,手动启动第一电缸30,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39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固定块38、第二固定杆36、第三固定杆37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倒料箱34向上方移动,由于所述弹性架35设置,所述弹性架35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倒料框34围绕所述弹性架35的上端顺时针旋转,进而可以将所述倒料箱34内的垃圾倒入到所述第一框体21内,然后集中到所述第一过滤网22上。然后手动启动第二电缸51,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52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推动块53向下移动,直至推动块53移动到所述第一框体21内,且所述顶靠块54顶靠在所述第一过滤网22上的垃圾上,从而可以将垃圾中的水份挤出,然后挤出的液体经过第一过滤网22的滤孔进入到所述第一过滤网22的下方,然后经过第一通孔212进入到所述排出管24内,手动打开第一阀门25,使得排出管24内的水进入到所述回收箱94内,直至液体全部收集到所述回收箱94内,进入到所述回收箱94内的液体经过第二过滤网99的过滤后沉积在所述回收箱94内,待集中到一定量的液体后,手动打开水泵901的开关,使得所述水泵901被打开,进而使得所述回收箱94内的液体被抽入到所述回收管道90内,方便对其进行回收处理。待第一过滤网22上的垃圾中的液体全部收集到所述回收箱94内时,握住第二支架28,然后将堵塞板26拔出,使得第一过滤网22上的固体垃圾经过方孔211进入到所述斜板61上,然后滑过所述斜板61的上表面进入到所述收集板77上,然后滑过所述收集板77的上表面进入到所述第二横板74上,同时位于所述竖板67与所述顶靠板75之间,并且部分的固体垃圾撞到所述第二竖杆79上,然后掉落在所述收集板77上,然后滑落到其下方,所述第三弹簧70、收集板77、第九支架78及第二竖杆79的设置可以使得固体垃圾顺利的掉落在所述第二横板74上。所述第三弹簧70采用较细的材料制成,使得固体垃圾不会轻易的集中在其上方,并且在后续的第三弹簧70不断的压缩及拉伸,使得其上的固体垃圾也会逐渐的掉落到其下方。然后手动启动第三电缸71,使得所述第三推动杆73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所述顶靠板75向左移动,所述顶靠板75可以将固体垃圾向左推动,直至顶靠在所述竖板67上,同时可以将固体垃圾挤压成块,所述顶靠板75向左移动时,所述第二横板74向左移动,且所述第二横板74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时,所述第二横板74的左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691,防止所述第二横板74顶靠在所述第三弯曲杆69上。然后第三电缸71使得所述第三推动杆73向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横板74向右移动,所述顶靠板75在所述第二弹簧76的作用下仍处于顶靠在成块的垃圾上,当所述第二横板74移动到所述竖板67的右侧时,所述顶靠板75在所述第二弹簧76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二横板74一起向右移动,当其向右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横板74上被挤压成块的垃圾处于所述第二横板74的左端,所述第三弹簧70向左拉动第二竖杆79,使得所述收集板77及顶靠板75向右移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横板74向右移动的距离,从而可以使得挤压成块的垃圾很容易的掉落到所述收集箱12内。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本发明的自动化功能,本发明还可以设置一个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及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的电源,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电缸30、第二电缸51及第三电缸71连接,所述处理器可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缸30、第二电缸51及第三电缸71的开启及关闭,当本发明使用时,所述处理器可以按照上述操作流程控制所述第一电缸30、第二电缸51及第三电缸71的开关,以便提高其自动化的功能。至此,本发明提出的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包括收集装置(1)、位于所述收集装置(1)上方的第一框体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2)左侧的倒料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2)上方的固定装置(4)、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4)上的第一电缸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2)右侧的竖板装置(6)、位于所述竖板装置(6)右侧的第二电缸装置(7)、位于所述第二电缸装置(7)右侧的支架装置(8)及位于所述竖板装置(6)左侧的回收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1)包括底板(11)、位于所述底板(11)上方的收集箱(12)、位于所述收集箱(12)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13);所述第一框体装置(2)包括第一框体(21)、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2)内的第一过滤网(2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2)下方的集中块(2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1)下方的排出管(24)、设置于所述排出管(24)上的第一阀门(25)、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21)上的堵塞板(26)、位于所述堵塞板(26)右侧的第一支架(27)、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7)右侧的第二支架(28)、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27)上的第一弹簧(29)及位于所述第一弹簧(29)左侧的第一限定杆(20);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第四固定杆(41)、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41)右侧的第四支架(42)、位于所述第四支架(42)下方的第一斜杆(43)、位于所述第一斜杆(43)左侧的第五支架(44)、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41)上方的第六支架(45)、位于所述第六支架(45)右侧的第二斜杆(46)、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41)左侧的第一弯曲杆(47)及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47)上方的第三斜杆(48);所述第一电缸装置(5)包括第二电缸(51)、位于所述第二电缸(51)下方的第二推动杆(52)、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52)下方的推动块(53)、位于所述推动块(53)下方的若干顶靠块(54);所述第一框体(21)呈空心的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21)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方孔(211)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一通孔(212),所述第一过滤网(22)呈倾斜状,所述第一过滤网(22)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一过滤网(22)的右端位于所述方孔(211)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滤网(22)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料装置(3)包括第一横板(31)、位于所述第一横板(31)下方的第三支架(32)、位于所述第三支架(32)下方的第一固定杆(33)、位于所述第一横板(31)上方的倒料箱(34)、位于倒料箱(34)右侧的弹性架(35)、位于所述倒料箱(34)左侧的第二固定杆(36)、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36)上方的第三固定杆(37)、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36)下方的第二固定块(38)、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38)下方的第一推动杆(39)、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39)下方的第一电缸(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33)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固定杆(3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33)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32)固定连接,所述倒料箱(34)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倒料箱(3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架(35)呈L型,所述弹性架(35)的上端与所述倒料箱(3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架(3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36)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杆(36)的右端与所述倒料箱(3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杆(37)呈倾斜状,所述第三固定杆(37)的上端与所述倒料箱(3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37)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3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38)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块(38)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固定杆(3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缸(30)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39)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39)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30)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39)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391),所述第二固定块(38)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391)内且与所述第一推动杆(39)轴转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杆(4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41)呈倾斜状,所述第四固定杆(41)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4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44)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4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44)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4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杆(43)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43)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43)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4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2)呈凹字形,所述第四支架(42)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4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2)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45)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45)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45)的上端呈水平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杆(46)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46)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4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46)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支架(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47)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47)的下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47)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4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48)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48)的两端与所述第六支架(45)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支架(4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缸(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5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5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缸(51)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52)的下端与所述推动块(5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53)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推动块(53)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顶靠块(54)设有若干个,所述顶靠块(54)均匀分布在所述推动块(53)的下表面上,所述顶靠块(54)的上表面与所述顶靠块(5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CN201610990692.8A 2016-11-10 2016-11-10 一种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 Active CN106564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90692.8A CN106564209B (zh) 2016-11-10 2016-11-10 一种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90692.8A CN106564209B (zh) 2016-11-10 2016-11-10 一种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4209A true CN106564209A (zh) 2017-04-19
CN106564209B CN106564209B (zh) 2018-08-31

Family

ID=58541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90692.8A Active CN106564209B (zh) 2016-11-10 2016-11-10 一种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642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5329A (zh) * 2017-05-14 2017-07-14 江先庆 一种废旧塑料的脱水设备
CN108556402A (zh) * 2018-03-28 2018-09-21 湖州博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垃圾压块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1186A (ja) * 1999-09-02 2001-03-21 Hitachi Zosen Corp 廃プラスチックの減容装置
CN204263572U (zh) * 2014-11-27 2015-04-15 昌吉新明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压缩机
CN104802438A (zh) * 2015-05-13 2015-07-29 周末 一种厨房垃圾处理设备
CN105235254A (zh) * 2015-10-29 2016-01-13 黄霞 一种分类回收利用餐厨垃圾的环保设备
CN105312140A (zh) * 2015-11-08 2016-02-10 蔡旭东 一种餐厨垃圾破碎分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1186A (ja) * 1999-09-02 2001-03-21 Hitachi Zosen Corp 廃プラスチックの減容装置
CN204263572U (zh) * 2014-11-27 2015-04-15 昌吉新明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压缩机
CN104802438A (zh) * 2015-05-13 2015-07-29 周末 一种厨房垃圾处理设备
CN105235254A (zh) * 2015-10-29 2016-01-13 黄霞 一种分类回收利用餐厨垃圾的环保设备
CN105312140A (zh) * 2015-11-08 2016-02-10 蔡旭东 一种餐厨垃圾破碎分类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5329A (zh) * 2017-05-14 2017-07-14 江先庆 一种废旧塑料的脱水设备
CN106945329B (zh) * 2017-05-14 2018-09-18 安徽青藤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塑料的脱水设备
CN108556402A (zh) * 2018-03-28 2018-09-21 湖州博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垃圾压块机
CN108556402B (zh) * 2018-03-28 2023-09-26 湖州乌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垃圾压块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4209B (zh) 2018-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99408U (zh) 一种污泥脱水机
CN108582834B (zh) 一种垃圾处理挤压装置
CN107031096A (zh) 一种垃圾废料回收处理系统
CN106391244B (zh)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CN205020497U (zh) 一种垃圾粉碎机
CN106313606B (zh) 一种垃圾处理挤压装置
CN106564209A (zh) 一种垃圾废料回收挤压系统
CN106313609A (zh) 一种高效的中药材快速挤压提取装置
CN106334708A (zh) 一种环保型工业固体废料回收挤压装置
CN215324800U (zh) 一种垃圾分类用移动式回收清运装置
CN216395391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数控机床用切削液回收利用装置
CN208245429U (zh) 一种建筑废料收集压缩装置
CN107096294A (zh) 一种环保领域的建筑工程用污水处理分离设备
CN204544288U (zh) 制药废弃物回收利用装置
CN209662774U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的过滤罐装置
CN208133669U (zh) 一种环保型生活垃圾压块处理装置
CN113649279B (zh) 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CN209321720U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结构牢固不易损坏的压缩装置
CN109177278B (zh) 一种环保领域的新型高效垃圾处理用固液分离设备
CN210000957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垃圾收集装置
CN220530132U (zh) 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医疗废物回收装置
CN214983438U (zh) 一种环保型生活垃圾处理装置
CN207329392U (zh) 一种环保的垃圾收集预处理设备
CN214415844U (zh) 一种双级过滤功能的气相脱水过滤器
CN213834750U (zh) 一种中水回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30

Address after: 318020 North City film, North Industrial Street,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Huangyan Taizhou Teng Di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1730 room 3, unit 1, building 146, North Red Banner Road, Pixian, Chengdu, Sichuan, 301.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Fu Ya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