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8996B - 用于获得恒定输出电压的改进的dc-dc变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获得恒定输出电压的改进的dc-dc变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8996B
CN106558996B CN201610679662.5A CN201610679662A CN106558996B CN 106558996 B CN106558996 B CN 106558996B CN 201610679662 A CN201610679662 A CN 201610679662A CN 106558996 B CN106558996 B CN 1065589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auxiliary
input voltage
tank
mai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796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8996A (zh
Inventor
代佳乐
曹宇
王可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US15/279,7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9966858B2/en
Priority to JP2016191321A priority patent/JP6288202B2/ja
Priority to TW105131491A priority patent/TWI6204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58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8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8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8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H02M3/3359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having a synchronous rectifier circuit or a synchronous freewheeling circui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用于获得恒定输出电压的改进的DC‑DC变压装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改进的DC‑DC变压装置包括:直流电压源,输出直流电源电压;主电路,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成具有设定值的输出电压;辅助电路,其耦合至所述直流电压源,用于在所述输入电压波动超出预定范围时耦合至所述主电路,以使得输出电压保持在所述具有设定值的输出电压。本发明还描述了其他实施例。

Description

用于获得恒定输出电压的改进的DC-DC变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C-DC变压装置,尤其涉及用于通过辅助电路获得恒定输出电压的改进的DC-DC变压装置。
背景技术
DC/DC(直流-直流)转换装置是一种将直流输入电压有效地转换成恒定的直流输出电压的电压变换器,这些变压器的示例包括诸如桥式电路、Bulk、Boost等等。也就是说,通过使用这些变压电路,能够从较大的非稳定输入直流(DC)电源或交流(AC)电源处经由转换获得期望的恒定输出电压。
在操作过程中,非稳定的输入直流电源的输入电压值往往会上下波动,如果波动范围越小,则上述变压电路的效率就越高(即电路的损耗更低)。因此,为了获得高效的变压电路,其增益范围往往需要设计得更小。
然而,如果输入电源的电压波动范围较大,则无法直接应用高效的变压电路,因为当前高效的变压电路通常有着较小的增益范围。
为了实现能够直接应用于电压波动范围较大的输入电源的高效变压电路,通常在变压电路与电源之间设置辅助变压电路。在变压电路的输入电压范围超出预定范围时,辅助变压电路可将该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缩小,以适应变压电路。例如,假设变压电路的预定输入电压范围为24~36V。如果输入电压为12~48V,那么就超出了预定输入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由辅助变压电路先将输入电压的宽度降低至24~36V,然后在施加于上述变压电路的输入端。
再例如,中国专利(CN200780051915.3)提供了一种DC/DC转换器,其包括:前置调节器级,其可以包括Buck转换器;以及后置转换器级,其可以包含电荷泵。由从前置调节器级或后置转换器级的输出端子延伸的反馈路径来控制该前置调节器级的占空因子。取决于占空因子,前置调节器以一可变的数量来对输入DC电压进行降压,并且后置转换器以正或负的整数或分数值来对前置调节器的输出处的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
然而,这样的设计会带来其他问题。例如,不管输入电压是落在预定范围内还是超出了预定范围,耦合到主电路的辅助变压电路由于前置于后面的变压电路,其都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并由此消耗能量。也就是说,在无需使用辅助变压电路的情形(例如,输入电路落在预定范围内)中,设置在主电路与电源之间的辅助变压电路也不可避免地消耗能量。
可见,这样的设计并没有很好的提高电路的整体效率,因为前置的辅助变压电路在将输入电压范围缩小的同时也会带来损耗,那么因增益范围设计得更小而给变压电路带来的好处(损耗减小)也因此被抵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DC-DC变压装置,包括:直流电压源,输出直流电源电压;主电路,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成具有设定值的输出电压;辅助电路,其耦合至所述直流电压源,用于在所述输入电压波动超出预定范围时耦合至所述主电路,以使得输出电压保持在所述具有设定值的输出电压。在所述输入电压超出所述预定范围时,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与所述主电路包括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的输入端。在所述输入电压超出所述预定范围时,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包括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输入电压波动的额定上限等于所述预定范围的上限。所述输入电压波动额定范围超出所述预定范围的值小于所述预定范围的上限与下限的差值。
所述DC-DC变压装置还包括第一储能电路和第二储能电路,所述辅助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储能电路的两个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的两端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其中当所述辅助电路被耦合至主电路时,所述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并且存储在所述第二储能电路中的能量随后将经由所述主电路传输至负载。
所述DC-DC变压装置还包括第一储能电路和第二储能电路,所述辅助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与第二储能电路的两个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的两端与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其中当所述辅助电路被耦合至主电路时,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对负载输出端提供额外的补充电压。在所述DC-DC变压装置中,所述第一储能电路和所述第二储能电路是电容。
所述DC-DC变压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主电路和辅助电路对第二储能电路的充电或放电,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时,所述主电路不对第二储能电路放电,或者所述控制器控制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时,所述主电路不对第二储能电路充电。所述DC-DC变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并联的开关,当所述输入电压未超出所述预定范围时,所述开关导通。
在所述DC-DC变压装置中,所述预定范围的下限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并且当所述输入电压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而当所述输入电压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所述辅助电路与所述主电路断开。所述辅助电路包括辅助变压器和辅助开关,其中所述变压器与所述辅助开关串联连接到所述直流电压源的两个输出端。在所述DC-DC变压装置中,所述主电路包括半桥LLC电路,所述半桥LLC电路包括主变压器。
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控制DC-DC变压装置以输出恒定电压的方法,所述DC-DC变压装置包括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输入电压;判断检测到的输入电压是否落在预定范围内;如果所述检测到的输入电压落在预定范围内,则通过控制开关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
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包括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包括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主电路包括半桥LLC电路。所述辅助电路包括辅助变压器以及第一辅助开关。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辅助开关以一定频率导通和断开时,所述辅助电路被耦合至所述主电路,而当所述第一辅助开关断开时,所述辅助电路不被耦合至所述主电路。
所述DC-DC变压装置还包括第一储能电路(C1)和第二储能电路(C2),所述辅助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储能电路的两个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的两端与直流电压源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其中当所述辅助电路被耦合至主电路时,所述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并且存储在所述第二储能电路中的能量随后将经由所述主电路传输至负载。
所述DC-DC变压装置还包括第一储能电路(C1)和第二储能电路(C2),所述辅助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与第二储能电路的两个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的两端与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其中当所述辅助电路被耦合至主电路时,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对负载输出端提供额外的补充电压。
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并联的开关,当所述输入电压未超出所述预定范围时,所述开关导通。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控制器来控制所述主电路和辅助电路对第二储能电路的充电或放电,包括使用所述控制器来控制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时,所述主电路不对第二储能电路放电,或者使用所述控制器来控制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时,所述主电路不对第二储能电路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提供本公开及其特征和优点的更完整的理解,结合附图参照以下描述,其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附图中: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C-DC变压装置的电路图。
图2例示了图1中所示的辅助电路在进行能量输出时的电流波形图以及第二电路部分中的储能电路C1向负载端进行能量输出时的电流的波形图。
图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DC-DC变压装置的电路图。
图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DC-DC变压装置的电路图。
图5例示了辅助电路进行能量输出时的电流波形图以及主电路向储能电路C1进行能量输出时的电流的波形图。以及
图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DC-DC变压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以下描述和附图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附图中具有相同或相似附图标记的部件可类似地操作。附图所示的具体结构仅是可能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按需进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范围。
为了避免前置的辅助电路在将输入电压范围缩小时带来的能量损耗,本发明方案引入改进的辅助电路,在输入电压超出预定范围时,通过控制器将该辅助变压电路耦合到主电路,以便将该输入电压变换至预定范围之内;而在输入电路落在预定范围内时,通过控制器将该辅助电路断开,从而以避免其消耗能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辅助电路的输出端耦合至主电路的输入端。在该连接模式中,当辅助电路的输出端被耦合至主电路的输入端时,向主电路进行放电。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辅助电路通的输出端耦合至主电路输出端。在该模式中,当辅助电路的输出端被耦合至主电路的输出端时,向输出端的负载提供额外的补充电压。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串联模式的DC-DC变压装置的电路图。在图1中,该DC-DC变压装置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路部分、第二电路部分、以及第三电路部分。
第一电路部分包括开关Q1 111、变压器112、二极管113、电容114。在本文中,第一电路也被称为辅助电路。因此,贯穿本说明书,术语“第一电路部分”与“辅助电路”可互换使用。第二电路部分包括电容C1 121和电容C2 12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术语“电容”也可被称为“储能电路”或“储能元件”。第三电路部分包括开关Q2 131,开关Q3 132,变压器134,电感133。在本文中,第三电路部分也被称为“主电路”。因此,贯穿本说明书,术语“第三电路部分”与“主电路”可互换使用。
如图1中所示,直流电源Vin的两个输出端耦合至节点1和2。变压器112原边的一个输入端耦合至节点2,而另一个输入端经由开关Q1 111耦合至节点3。变压器112副边的一个输出端经由二极管113耦合至节点4,而另一个输出端耦合至节点5。电容114耦合在节点1和2之间。电容114用于在输入电压发生较大波动时起到缓冲作用来保护电路系统。
第二电路部分中的电容C1 121的两个端子分别耦合至节点6和7。第二电路部分中的电容C2 122的两个端子分别耦合至节点4和5。
此外,如图1所示,开关Q2131耦合在节点4与8之间,而开关Q3 132耦合至节点8与9之间。节点8经由电感133耦合至变压器134原边的一个输入端,节点9经由电容130耦合至变压器134原边的另一个输入端。
变压器134副边可包括多个副边部分。如图1中的实施例所示,变压器134副边可包括例如两个副边部分135、136。副边部分135的一个输出端经由二极管137耦合至节点10。副边部分136的一个输出端经由二极管138也耦合至节点10。副边部分135、136共享的一个输出端,并且该共享的输出端耦合至节点12。电容139和负载电阻R都耦合在节点11与节点12之间形成并联。
在第三电路部分中,电感133、变压器134的原边的寄生电感、以及电容130构成半桥LLC电路。通过控制开关Q2131、Q3132,半桥LLC电路可实现如附图2中的I_part3所示的能量传递时的电流波形。
本发明的电路系统(即,DC-DC变压装置)还可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用于控制开关Q1 111、Q2 131、Q3 132的接通和切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通过控制器使开关Q1111断开时,辅助电路在整个电路系统中不起作用。也就是说,辅助电路不被耦合至主电路的输入端。当通过控制器使开关Q1 111按一定频率导通和断开时,会在变压器的原边回路中感生电流,从而向变压器的副边传递能量。此时,辅助电路被耦合至主电路,从而在整个电路系统中起作用。
本发明方案旨在实现恒定电压的输出。在附图1的实施例中,直流电源Vin的输入范围可以是例如36-72V。假定期望DC-DC变压装置的恒定输出电压为12V,那么输出增益为1/3-1/6。然而,考虑到变压器134的变比为3,增益变化率(即最大增益与最小增益之比)范围为2-1。由于LLC线路的特性,如果将增益变化率范围设置成2-1,那么就难以在全增益范围内得到好的效果,因为增益变化率比较大。
现在将半桥LLC线路的增益变化率设定为1-1.5,也就是说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是48-72V,输出电压为12V。此时,如果输入电压是36,则意味着超出了48-72V的范围。为了保证在输入电压超出预定输入电压范围(即,48-72V)的情况下仍能够正常操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除了电容C1121之外,还提供电容C2122来提供附加能量。
具体而言,当输入电压为36V时,电容C1 121上的电压为36V。此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关Q1 111来将辅助电路耦合到电路系统中与主电路形成串联连接。由于辅助电路被串联耦合至主电路,辅助电路中的电容C2 122也由此被耦合到电路系统中。
通过将电容C2 122上的电压设置成12V,由此在主电路的输入侧上的电压就变成48V(即,电容C1 121上的电压36V加上电容C2 122上的电压12V)。也就是说,在输入电压为36V(其超出了预定输入电压范围48-72V)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电容C2 122提供额外的12V电压,主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变成48V(落在预定输入电压范围内),使得电路系统仍能够正常操作。也就是说,在总的输出能量中,有1/4的能量经由第一电路部分传递到第二电路部分。
当输入电压落在预定输入电压范围内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关Q1 111使其断开,来从电路系统中断开辅助电路,由此使得电容C2 122从主电路中断开。由于电容C2122不被耦合到电路系统中(即,辅助电路不工作),在操作中只有电容C1 121在传递能量。此时,由于第三电路部分输入的电流是脉冲的,因此脉冲电流经由电容C2 122流入第三电路部分。
当输入电压超出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时,通过控制器以一定频率断开和导通开关Q1111,来将辅助电路耦合至主电路,由此将电容C2 122被耦合到电路系统中。
可见,通过提供辅助电路,能够调节部分输入能量,从而来适应较窄的预定输入范围,提高了整个电路系统的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输入电压的波动范围的额定上限设定成等于预定输入电压范围的上限。
此处,输入电压的额定上限、额定下限以及额定范围可以理解为:输入电压波动至此范围内,能够使得电路器件、功能能够正常使用,若波动至此范围以外,有时需要采用一些保护手段(该保护手段不在本发明所涉及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输入电压的波动是自由的,将可以使得所加载电路及其元器件等能正常使用或较为正常使用的电压范围设定为额定上限、额定下限以及额定范围。
此外,还可对输入电压的波动范围设定额定下限,并且可将其设定成使得波动范围超出预定输入电压范围的值小于该预定输入电压范围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差值,这是因为期望使用主电路的概率高于使用辅助电路的概率。
应当理解,以上对输入电压的波动范围的设定仅仅是示例性的,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输入电压是否落在预定输入电压范围的判断可通过控制逻辑来实现。举例而言,该控制逻辑可以是采用诸如单片机之类的电子器件来实现的一个控制部件。在进行输入电压的判断时,可检测输入电压,然后根据阈值判断输入电压是否落入根据主电路的增益范围计算得出的电压值范围。如果落在该电压值范围内,则接入辅助电路。如果没有落在该电压值范围内,则不接入辅助电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来判断输入电压是否落在该电压值范围内的阈值可以是一个范围,而不限于固定的值,以便避免开关器件频繁地接通和关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阈值可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并且当输入电压高于第一阈值时,将辅助电路耦合至主电路,而当输入电压低于第二阈值时,将辅助电路与主电路断开。尽管在此将预定电压输入范围的下限限定为两个阈值,但是应当理解,阈值的数量不限于此,而是可以是任何数目。
在图1所示的电路系统中,当辅助电路向第二电路部分输入能量时,要求没有能量从第二电路部分传递到主电路。因为如果同时有能量传入和传出第二电路部分,就没有办法控制流经第一电路部分的能量在总能量的所占的比例。
图2例示了图1中所示的辅助电路对C2 122充电时流经二极管113的电流波形图以及经由主电路向负载传输能量时流经开关Q2 131的电流的波形图。如图2中所示,I_part1表示辅助电路向第二电路部分中的电容C2 122充电,而I_part3表示第二电路部分中电容C1 121和电容C2 122一起向主电路放电。
为了更好地控制流经第一电路部分的能量在总能量的所占的比例,较佳地,使波形I_part1与波形I_part3在相位上错开。
结合对半桥LLC电路中的开关Q2 131以及Q3 132的控制,通过控制图1中所示的辅助电路中的开关Q1 111,能够使图2中的波形I_part1与波形I_part3在相位上错开。
具体而言,在辅助电路被耦合至主电路的情形中,即,开关Q1 111导通和断开交替进行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关Q1 111的频率,使得在第一电路部分电流流经二极管113对第二电路部分中的电容C2 122进行充电,并且此时开关Q2断开。此时,第二电路部分中的电容C1 121不向第三电路部分传递能量。当辅助电路不再对电容C2 122充电,即充电完成时,开关Q2接通。此时,电容C1 121与电容C2 122一起向第三电路部分传递能量,从而将能量传递至负载。
也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关Q1 111的频率,使得在第一电路部分向第二电路部分中的电容C2 122传递能量时,第二电路部分中的电容C1 121不向第三电路部分输出能量。
当辅助电路的输出端耦合到主电路输入端时,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者的输入并联于电源电压,因此若不在相位上错开,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上的电流将根据两个电路在原边上的电阻值比例来分配。
由此,波形I_part1与波形I_part3错开,这样能够容易地控制流经第一电路部分的电流大小而不受电阻比例的影响。
图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DC-DC变压装置的电路图。图3中所例示的DC-DC变压装置的电路结构大体上类似于图1中所例示的DC-DC变压装置的电路结构。但是,与图1中所示的电路结构相比,图2中所示的电路结构还增加了开关Q4 323。为了简便起见,在此省去对图3中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电路部分的描述。
如图3中所示,第二电路部分中的开关Q4 323被耦合至节点6与4之间,与电容C2322形成并联。
当辅助电路不被耦合至主电路时,即输入电压未超出预定范围时,可通过控制器使开关Q4 323导通,由此将电容C2 322短路,屏蔽掉电流流过C2 322及其对应的辅助电路上的阻抗、电感等因素对整个电路造成的影响,从而更助益电路系统中的能量传递。
图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DC-DC变压装置的电路图。
如图4中所示,DC-DC变压装置400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路部分、第二电路部分、以及第三电路部分。
第一电路部分包括开关Q1 411、变压器413、二极管414、电容412。在本文中,第一电路也被称为辅助电路。因此,贯穿本说明书,术语“第一电路部分”与“辅助电路”可互换使用。第二电路部分包括电容C1 421、电容C2 422以及负载电阻423。第三电路部分包括开关Q2 431,开关Q3 432,变压器436,电感434、电容435。在本文中,第三电路部分也被称为“主电路”。因此,贯穿本说明书,术语“第三电路部分”与“主电路”可互换使用。
如图4所示,第一电路部分被耦合至直流电源的两个输出端。在第一电路部分中,电容412被耦合在节点1与节点2之间。电感器413的原边与开关Q1 411串联连接,并且这两者也被耦合在节点1与节点2之间。电容412用于在输入电压发生较大波动时起到缓冲作用来保护电路系统,并且稳定输入电压的波形。
在第二电路部分中,负载电阻423被耦合在节点3与节点6之间。电容C2 422被耦合在节点3与节点4之间。节点4经由二极管414连接至变压器413的副边的一端。节点3连接至变压器413的副边的另一端。电容C1 421被耦合在节点5与节点6之间。
在第三电路部分中,电容433连接至直流电源的两端。开关Q2 431被耦合在节点8与节点10之间。开关Q3 432被耦合在节点9与节点10之间。电感434的一端被耦合至节点10,而另一端被耦合至变压器436的一端。变压器436的另一端经由电容435被耦合至节点9。
变压器436副边可包括多个副边部分。如图4中的实施例所示,变压器436副边可包括例如两个副边部分437、438。副边部分437的一个输出端经由二极管439耦合至节点7。副边部分438的一个输出端也经由另一二极管430耦合至节点7。副边部分437、438共享的一个输出端,并且该共享的输出端耦合至节点5。
在图4的实施例中,直流电源Vin的输入范围可以是例如36-72V。假定期望DC-DC变压装置的恒定输出电压为12V,那么输出增益为1/3-1/6。然而,考虑到变压器436的变比为3,增益变化率(即最大增益与最小增益之比)范围为2-1。由于LLC线路的特性,如果将增益变化率范围设置成2-1,那么就难以在全增益范围内得到好的效果,因为增益变化率比较大。
现在将半桥LLC线路的增益变化率设定为1-1.5,也就是说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是48-72V,输出电压为12V。此外,如果输入电压是36,则意味着超出了48-72V的范围。为了保证在输入电压超出预定输入电压范围(即,48-72V)的情况下仍能够正常操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除了电容C1 421之外,还提供电容C2 422来提供额外的补充电压。
具体而言,在预定电压范围48-72V下,由于要求输出恒定电压12V,因此,输出增益的范围是1/4-1/6。在输出增益范围为1/4-1/6的情况下,如果输入电压为36V(超出了预定电压范围48-72V),变压装置的输出电压最大为9V。
为了保证输出恒定电压12V,必须提供额外的电容来提供3V补偿电压以使得输出电压保持在12V。如图4中所示的电路系统中,通过在主电路上并联辅助电路来实现电压补偿。
当输入电压(例如,36V)超出了预定电压范围48-72V时,通过将第三电路部分并联到第一电路部分,来将电容C2 422耦合到电路系统中。此时,电容C1 421上的电压为9V。通过将电容C2 422上的电压设置成3V,保证了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为12V。在总的输出能量中,有1/4的能量经由第一电路部分传递到第二电路部分。
当输入电压落在预定输入电压范围内时,通过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断开开关Q1411,从而断开辅助电路,使得电容C2 422不被耦合到电路系统中(即,辅助电路不工作)。
当输入电压超出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时,通过控制器以一定频率控制开关Q1交替地导通和断开,来将辅助电路耦合至主电路,由此电容C2 422被耦合到电路系统中,以在电路系统的负载输出端提供补充电压。
可见,通过提供辅助电路,能够调节部分输入能量,从而来适应较窄的预定输入范围,提高了整个电路系统的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输入电压是否落在预定输入电压范围的判断可通过控制逻辑来实现。举例而言,该控制逻辑可以是采用诸如单片机之类的电子器件来实现的一个控制部件。在进行输入电压的判断时,可检测输入电压,然后根据阈值判断输入电压是否落入根据主电路的增益范围计算得出的电压值范围。如果落在该电压值范围内,则接入辅助电路。如果没有落在该电压值范围内,则不接入辅助电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来判断输入电压是否落在该电压值范围内的阈值可以是一个范围,而不限于固定的值,以便避免开关器件频繁地接通和关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阈值可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并且当输入电压高于第一阈值时,将辅助电路耦合至主电路,而当输入电压低于第二阈值时,将辅助电路与主电路断开。尽管在此将预定电压输入范围的下限限定为两个阈值,但是应当理解,阈值的数量不限于此,而是可以是任何数目。
在图4所示的电路系统中,当辅助电路向第二电路部分输入能量时,要求没有能量从第二电路部分传递到主电路。因为如果同时有能量传入和传出第二电路部分,就没有办法控制流经第一电路部分的能量在总能量的所占的比例。
图5例示了辅助电路进行能量输出时的电流波形图以及主电路向电容C1421进行能量输出时的电流的波形图。I_part1表示辅助电路向电容C2 422输入能量,而I_part3表示主电路向电容C1 421输出能量。
通过控制图4中所示的辅助电路中的开关Q1 411,能够使图5中的波形I_partl与波形I_part3在相位上错开。
具体而言,在辅助电路被耦合至主电路的情形中,即,开关Q1 411导通和断开交替进行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关Q1 411的频率,使得在第一电路部分不向第二电路部分中的电容C2 422传递能量时,第三电路部分向第二电路中的C1 421输出能量。
也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关Q1 411的频率,使得在第一电路部分向第二电路部分中的电容C2 422传递能量时,第三电路部分不向第二电路部分中的电容C1 421输出能量。
也就是说,在通过第三电路部分对电容C1 421充电时,电容C2 422在放电;而在通过第一电路部分对电容C2 422充电时,电容C1 421在放电。由此,电容C1 421与电容C2 422交替地进行工作,从而在相位上错开。
当辅电路输出端耦合至主电路输出端时,若不在相位上错开,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上的电流将根据变压器副边的电阻值比例来分配。由此,波形I_part1与波形I_part3错开,这样能够容易地控制流经第一电路部分的电流的大小而不受电阻比例的影响。
另一方面,当辅电路输出耦合至主电路输出端时,若不在相位上错开(即存在相位重叠的情形),整个电路的效率(即辅电路与主电路的总效率,效率=输出电量/输入电量)的计算是相乘得来的。例如,辅电路的效率为70%,主电路的效率为90%,则在相位重叠时,其总的效率为:辅电路效率×主电路效率=70%×90%=63%。如果,在相位上完全错开(即完全不存在相位重叠的情形),其总的效率为:(a×辅电路效率+b×主电路效率)/(a+b)=70%~90%,其中,a为辅电路输出至主电路输出端的时间(即辅电路对电容C2 422输入能量的时长),b为主电路输出的时间(即主电路对电容C1 421输出能量的时长)。由此可见,辅电路输出耦合至主电路输出端时,相位上错开(即完全不存在相位重叠的情形)的总效率更高。
图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并联模式的DC-DC变压装置的电路图。图6中所例示的DC-DC变压装置的电路结构大体上类似于图4中所例示的DC-DC变压装置的电路结构。但是,与图4中所示的电路结构相比,图6中所示的电路结构还增加了开关Q4 624。为了简便起见,在此省去对图6中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电路部分的描述。
如图6中所示,开关Q4 624被耦合至节点3与4之间,与电容C2 622形成并联。
当辅助电路不被耦合至主电路时,即输入电压未超出预定范围时,可通过控制器使开关Q4 624导通,由此将电容C2 622短路,屏蔽掉电流流过C2 622及其对应的辅助电路上的阻抗、电感等因素对整个电路造成的影响,从而更助益电路系统中的能量传递。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描述了主电路的适应电压范围大于或等于输入电压的上限的情形。但是,应当理解,主电路的适应电压范围的上限也可以低于输入电压的上限。如果主电路的适应电压范围的上限低于输入电压的上限,可根据上述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也是可以实施的,但输入电压若处于主电路适应电压范围上限以上的位置时,需要通过调整对C2施加一个负压,辅助电路不会传递能量到主电路,而是将主电路的能量逆流导回至辅助电路,因此会产生一定损耗,因此实施例的效率更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直流电压源是能为负载提供稳定直流电源电压的电子装置,例如可以采用干电池、蓄电池、直流发电机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开关可以采用被广泛使用于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场效应晶体管,例如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其中,MOSFET依照其工作载流子的极性不同,可分为“N型”与“P型”的两种类型,通常又称为NMOSFET与PMOSFET。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器”或“控制逻辑”可通过硬件或软件来实现。例如,“控制器”或“控制逻辑”可采用以下各种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实现: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当通过软件实现时,“控制器”或“控制逻辑”可采用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来实现。执行必要任务的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可被存储在诸如存储介质或其它存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或处理器可读介质中。处理器可以执行这些必要的任务。代码段可表示规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是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的任何组合。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器内容,一代码段可被耦合到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可以经由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任何合适的手段被传递、转发、或传输。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耦合”可以指组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指组件之间的间接连接。另外,术语“耦合”不仅可以指有线连接,还可以指无线连接,甚至还可涵盖各种其他连接。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充电”可以指能量流入诸如电容之类的储能元件。而“放电”可以指能量从诸如电容之类的储能元件流出。
尽管上文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它们只是作为示例来呈现的,而不作为限制。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其做出各种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此处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宽度和范围不应被上述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限制,而应当仅根据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替换来定义。

Claims (34)

1.一种DC-DC变压装置,包括:
直流电压源,输出直流电源电压;
主电路,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成具有设定值的输出电压;
辅助电路,其耦合至所述直流电压源,用于在所述输入电压波动超出具有上限和下限的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时耦合至所述主电路,以使得输出电压保持在所述具有设定值的输出电压;在所述输入电压波动处于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时,将该辅助电路与所述主电路断开;以及
第一储能电路和第二储能电路,所述第一储能电路和所述第二储能电路串联连接,所述辅助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储能电路的两个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的两个端子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输出端连接,并且
当所述辅助电路被耦合至主电路时,所述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并且存储在所述第二储能电路中的能量随后将经由所述主电路传输至负载,使得所述辅助电路向所述第二储能电路进行的能量输入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及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向所述主电路进行的能量输出在相位上错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电压超出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时,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与所述主电路包括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的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波动的额定上限等于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的上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波动额定范围超出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的值小于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的上限与下限的差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和所述第二储能电路是电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主电路和辅助电路对第二储能电路的充电或放电,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时,所述主电路不对第二储能电路放电,或者所述控制器控制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时,所述主电路不对第二储能电路充电。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并联的开关,当所述输入电压未超出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时,所述开关导通。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的下限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并且当所述输入电压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辅助电路与所述主电路断开,而当所述输入电压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包括辅助变压器和辅助开关,其中所述变压器与所述辅助开关串联连接到所述直流电压源的两个输出端。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包括半桥LLC电路,所述半桥LLC电路包括主变压器。
11.一种DC-DC变压装置,包括:
直流电压源,输出直流电源电压;
主电路,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成具有设定值的输出电压;
辅助电路,其耦合至所述直流电压源,用于在所述输入电压波动超出具有上限和下限的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时耦合至所述主电路,以使得输出电压保持在所述具有设定值的输出电压;在所述输入电压波动处于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时,将该辅助电路与所述主电路断开;以及
第一储能电路和第二储能电路,所述第一储能电路和所述第二储能电路串联连接,所述辅助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与第二储能电路的两个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的两个端子与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且
当所述辅助电路被耦合至主电路时,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对负载输出端提供额外的补充电压,使得所述辅助电路向所述第二储能电路进行的能量输入与所述主电路向所述第一储能电路进行的能量输入在相位上错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电压超出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时,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包括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的输出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波动的额定上限等于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的上限。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波动额定范围超出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的值小于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的上限与下限的差值。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和所述第二储能电路是电容。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主电路和辅助电路对第二储能电路的充电或放电,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时,所述主电路不对第二储能电路放电,或者所述控制器控制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时,所述主电路不对第二储能电路充电。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并联的开关,当所述输入电压未超出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时,所述开关导通。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的下限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并且当所述输入电压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辅助电路与所述主电路断开,而当所述输入电压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包括辅助变压器和辅助开关,其中所述变压器与所述辅助开关串联连接到所述直流电压源的两个输出端。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DC-DC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包括半桥LLC电路,所述半桥LLC电路包括主变压器。
21.一种用于控制DC-DC变压装置以输出恒定电压的方法,所述DC-DC变压装置包括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输入电压;
判断检测到的输入电压是否落在具有上限和下限的预定输入电压范围内;以及
如果所述检测到的输入电压超出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则通过控制开关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
如果所述检测到的输入电压落在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内,则通过控制开关将所述辅助电路与所述主电路断开,
所述DC-DC变压装置还包括第一储能电路和第二储能电路,所述第一储能电路和所述第二储能电路串联连接,所述辅助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储能电路的两个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的两个端子与直流电压源的输出端连接,并且
当所述辅助电路被耦合至主电路时,所述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并且存储在所述第二储能电路中的能量随后将经由所述主电路传输至负载,使得所述辅助电路向所述第二储能电路进行的能量输入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及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向所述主电路进行的能量输出在相位上错开。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包括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的输入端。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包括半桥LLC电路。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包括辅助变压器以及第一辅助开关。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辅助开关以一定频率导通和断开时,所述辅助电路被耦合至所述主电路,而当所述第一辅助开关断开时,所述辅助电路不被耦合至所述主电路。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并联的开关,当所述输入电压未超出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时,所述开关导通。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控制器来控制所述主电路和辅助电路对第二储能电路的充电或放电,包括使用所述控制器来控制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时,所述主电路不对第二储能电路放电,或者使用所述控制器来控制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时,所述主电路不对第二储能电路充电。
28.一种用于控制DC-DC变压装置以输出恒定电压的方法,所述DC-DC变压装置包括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输入电压;
判断检测到的输入电压是否落在具有上限和下限的预定输入电压范围内;以及
如果所述检测到的输入电压超出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则通过控制开关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
如果所述检测到的输入电压落在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内,则通过控制开关将所述辅助电路与所述主电路断开,
所述DC-DC变压装置还包括第一储能电路和第二储能电路,所述第一储能电路和所述第二储能电路串联连接,所述辅助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与第二储能电路的两个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的两个端子与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且
当所述辅助电路被耦合至主电路时,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对负载输出端提供额外的补充电压,使得所述辅助电路向所述第二储能电路进行的能量输入与所述主电路向所述第一储能电路进行的能量输入在相位上错开。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包括将所述辅助电路耦合至所述主电路的输出端。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包括半桥LLC电路。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包括辅助变压器以及第一辅助开关。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辅助开关以一定频率导通和断开时,所述辅助电路被耦合至所述主电路,而当所述第一辅助开关断开时,所述辅助电路不被耦合至所述主电路。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并联的开关,当所述输入电压未超出所述预定输入电压范围时,所述开关导通。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控制器来控制所述主电路和辅助电路对第二储能电路的充电或放电,包括使用所述控制器来控制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时,所述主电路不对第二储能电路放电,或者使用所述控制器来控制辅助电路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充电时,所述主电路不对第二储能电路充电。
CN201610679662.5A 2015-09-30 2016-08-17 用于获得恒定输出电压的改进的dc-dc变压装置 Active CN106558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79,701 US9966858B2 (en) 2015-09-30 2016-09-29 DC-DC converting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 constant output voltage
JP2016191321A JP6288202B2 (ja) 2015-09-30 2016-09-29 定出力電圧を得るための改善されたdc−dc変圧装置
TW105131491A TWI620402B (zh) 2015-09-30 2016-09-30 DC-DC transform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0567X 2015-09-30
CN201510640567 2015-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8996A CN106558996A (zh) 2017-04-05
CN106558996B true CN106558996B (zh) 2020-09-08

Family

ID=58417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79662.5A Active CN106558996B (zh) 2015-09-30 2016-08-17 用于获得恒定输出电压的改进的dc-dc变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88202B2 (zh)
CN (1) CN106558996B (zh)
TW (1) TWI6204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3399B (zh) * 2018-12-27 2021-05-18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车载充放电系统及其所适用的控制方法
CN114390750A (zh) * 2021-12-13 2022-04-22 四维生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植物照明的led驱动系统及植物照明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5377A (zh) * 2012-04-25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压调整电路
CN102904454A (zh) * 2012-10-11 2013-01-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光伏发电系统中高效隔离直流变换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2267A (en) * 1996-01-16 1997-06-24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ingle-stage, unity power factor switching converter with voltage bidirectional switch and fast output regulation
JPH11187662A (ja) * 1997-12-24 1999-07-09 Isuzu Motors Ltd Dc−dcコンバータ
US6650552B2 (en) * 2001-05-25 2003-11-18 Tdk Corporatio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with series connected converter circuits
JP2003111393A (ja) * 2001-09-28 2003-04-11 Toshiba Corp 昇圧装置、電力変換装置及び家電機器
US7777459B2 (en) * 2006-12-30 2010-08-17 Advanced Analogic Technologies, Inc. High-efficiency DC/DC voltage converter including capacitive switching pre-converter and down inductive switching post-regulator
CN101777840B (zh) * 2010-02-25 2012-06-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升降压复合dc/dc变换器
JP5704124B2 (ja) * 2012-06-14 2015-04-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03078494A (zh) * 2013-01-09 2013-05-01 南京大学 一种高效稳压电源电路
US9401657B2 (en) * 2013-03-13 2016-07-26 Power Integrations, Inc. Input voltage sensor responsive to load conditions
CN204538972U (zh) * 2015-02-05 2015-08-05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范围输出的开关电源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5377A (zh) * 2012-04-25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压调整电路
CN102904454A (zh) * 2012-10-11 2013-01-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光伏发电系统中高效隔离直流变换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8996A (zh) 2017-04-05
TW201717528A (zh) 2017-05-16
JP2017070195A (ja) 2017-04-06
TWI620402B (zh) 2018-04-01
JP6288202B2 (ja) 2018-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88211B2 (en) Buck-boost converter with buck-boost transition switching control
US9525283B2 (en) Output overvoltage protection method and circuit for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n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thereof
US9479060B2 (en) Control circuit, battery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75223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vercurrent protection in DC-DC power converters
US9263939B2 (en) Capacitor discharging circuit and converter
US8421424B2 (en) Current driver circuit
US10211719B2 (en) Power converter
Stillwell et al. A 5-level flying capacitor multi-level converter with integrated auxiliary power supply and start-up
US10447154B2 (en) PWM control scheme for providing minimum on time
CN211127582U (zh) 电子转换器和集成电路
US9739806B2 (en) Voltage detection method and circuit and associate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S9729043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protection method thereof while feedback current signal being abnormal
KR102068843B1 (ko) Dc-dc 컨버터
US11664731B2 (en) Configurable-speed multi-phase DC/DC switching converter with hysteresis-less phase shedding and inductor bypass
US8674673B2 (en)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US20110051462A1 (en) Power factor improvement circuit
CN106558996B (zh) 用于获得恒定输出电压的改进的dc-dc变压装置
US7948306B2 (en) Active power filter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966858B2 (en) DC-DC converting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 constant output voltage
US10439487B2 (en) Voltage converter circui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voltage converter circuit
KR102335553B1 (ko) Dc/dc 컨버터
CN116961427A (zh) 供电装置
US20170019023A1 (en) Adaptive dc-dc converter
Lin et al. Wide-supply-voltage-range buck-boost 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 DC-DC converter with pulse-frequency-modulation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