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6506A -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6506A
CN106556506A CN201611069384.8A CN201611069384A CN106556506A CN 106556506 A CN106556506 A CN 106556506A CN 201611069384 A CN201611069384 A CN 201611069384A CN 106556506 A CN106556506 A CN 106556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supercritical carbon
fracturing fluid
pressure
c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693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6506B (zh
Inventor
王金堂
王志远
孙宝江
刘强
刘云
李�昊
高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to CN2016110693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565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56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6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6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6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0Hyd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ship-testing tanks or water tun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装置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增粘剂注入混合系统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循环观测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循环观测系统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提供高温高压下闭合的循环回路,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为二氧化碳提供所需要的实验压力,增粘剂注入混合系统将增粘剂泵入到高温高压超临界二氧化碳管路中。本发明能够实现较大压力和温度范围内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流型分布的测量,可得到不同超临界二氧化碳粘度及加砂速度条件下裂缝中流型分布图;装置操作简单,方法易于实施,可行性高;测量方法科学,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参数测量。

Description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
背景技术
非常规油气的超低渗特性决定了压裂施工过程中,储层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压裂增产技术的高效性,传统压裂液对地层污染严重,压裂液残渣难以返排,且压裂成本高,应用大规模水力压裂增产势必造成开发经济效益差。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是一种新型的非常规油气藏储层改造技术,具有常规水力压裂不可比拟的优势。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具有高密度、低粘度、低表面张力、高扩散系数,并具有良好的传热、传质性能。使用此压裂液对储层没有伤害,可有效的避免近井地层堵塞、保护油气层、改善储层渗透性,而且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非常容易返排;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还可以使致密的粘土砂层脱水,打开砂层孔道,降低井壁表皮系数。正是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具有地层伤害小、降粘、防膨、降阻、助排等多种特性,决定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是提高非常规油气储层导流能力,达到商业开采价值的有效手段。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为增粘剂溶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混合物质;支撑剂为随同压裂液进入地层充填在岩石裂缝中,用于支撑裂隙,提高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压裂开采的导流能力。裂缝内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流动为超-固两相流动,支撑剂受水平方向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的携带力、垂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向上的浮力;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支撑剂重力大于浮力和阻力,具有很大的沉降倾向,容易在裂缝底端形成砂堤,改变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施工参数(排量、温度、压力),将沉积砂堤重新悬浮,改善压裂液对支撑剂的携带能力,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施工效率。裂缝内超-固两相流型包含悬浮流、滚流和砂床,目前,受温度、压力和压裂液排量影响,裂缝内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的流型分布规律及判别方法相当复杂,鲜有试验数据,针对其两相流动过程的机理也没有一个系统的解释,因而成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开发非常规油气藏的一个难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用于快速的测量出不同温压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进而系统分析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的流型分布,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支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增粘剂注入混合系统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循环观测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循环观测系统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提供高温高压下闭合的循环回路,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为二氧化碳提供所需要的实验压力,增粘剂注入混合系统将增粘剂泵入到高温高压超临界二氧化碳管路中。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方法,利用上述装置,步骤如下:
(1)、建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
(2)、加入增粘剂
(3)、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内的平均温度
(4)、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内的平均压力
(5)、调节支撑剂颗粒浓度
(6)、调节排量,获取颗粒启动与悬浮流临界排量
(7)、重复实验
(8)、计算裂缝内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在滚流与悬浮流边界雷诺数
(9)、绘制图版
改变实验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的温度、压力和排量,可以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从而研究裂缝内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的流动机理,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能够实现较大压力和温度范围内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流型分布的测量,可得到不同超临界二氧化碳粘度及加砂速度条件下裂缝中流型分布图;
(2)、装置操作简单,方法易于实施,可行性高;
(3)、测量方法科学,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参数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示意图;
图中:11、二氧化碳气源;12、气体增压泵;13、二氧化碳储罐;14、二氧化碳气源入口旋拧阀;21、增粘剂储罐;22、增粘剂计量泵;23、柱塞泵;24、增粘剂入口旋拧阀;31、磁力搅拌器;32、中间容器;321、油浴加热器;322、中间容器内温度计;323、中间容器内压力计;33、循环泵;34、质量流量计;35、加砂装置;36、裂缝主体模块;361、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口测量压力计;362、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口测量温度计;363、二氧化碳压裂液出口测量压力计;364、二氧化碳压裂液出口测量温度计;365、高速摄像机;37、真空泵;38、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放空旋拧阀;39、液固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增粘剂注入混合系统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循环观测系统;其中: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循环观测系统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提供高温高压下闭合的循环回路,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为二氧化碳提供所需要的实验压力,增粘剂注入混合系统将增粘剂泵入到高温高压超临界二氧化碳管路中。
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包括:二氧化碳气源11、气体增压泵12、二氧化碳储罐13、二氧化碳气源入口旋拧阀14;二氧化碳气源11、气体增压泵12、二氧化碳储罐13、二氧化碳气源入口旋拧阀14依次通过管线相连;二氧化碳气源11提供实验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压泵12为二氧化碳增压以满足实验压力要求,二氧化碳储罐13用于缓冲储存高压的二氧化碳,增压后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气源入口旋拧阀14进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循环观测系统。
增粘剂注入混合系统,包括:增粘剂储罐21、增粘剂计量泵22、柱塞泵23、增粘剂入口旋拧阀24;增粘剂储罐21、增粘剂计量泵22、柱塞泵23、增粘剂入口旋拧阀24依次通过管线连接;增粘剂储罐21内装有易溶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剂,用于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粘度,增粘剂计量泵22对加入增粘剂量进行精确计量,柱塞泵23经由增粘剂入口旋拧阀24将增粘剂泵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循环观测系统。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循环观测系统,包括:磁力搅拌器31、中间容器32、循环泵33、质量流量计34、加砂装置35、裂缝主体模块36、真空泵37、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放空旋拧阀38、液固分离器39;磁力搅拌器31进口端与液固分离器39出口端通过管线连接,磁力搅拌器31出口端与中间容器32进口端相连,质量流量计34进口端通过管线与中间容器32出口端相连,裂缝主体模块36进口端通过管线与质量流量计34出口端相连,液固分离器39进口端与裂缝主体模块36出口端相连,成闭合的循环回路。
中间容器32与质量流量计34的连接管线上设有循环泵33,循环泵33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提供闭合循环所需的动力,循环泵33使流体由中间容器32直接向质量流量计34方向流动。
超临界二氧化碳入口旋拧阀14通过管线与磁力搅拌器31入口相连;增粘剂入口旋拧阀24通过管线接入到超临界二氧化碳入口旋拧阀14与磁力搅拌器31之间的管线;磁力搅拌器31将增粘剂充分混合溶解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流体;中间容器32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行缓冲储存。
中间容器32置于油浴加热器321中,中间容器32设有中间容器内压力计322、中间容器内温度计323;油浴加热器321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加热以达到实验温度要求,中间容器内压力计322测量中间容器内的压力,中间容器内温度计323测量中间容器内的温度。
质量流量计34与裂缝主体模块36相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加砂装置35,用于存储固体颗粒,通过加砂装置35内的步进电机控制加砂速度,实时显示加砂浓度。
裂缝主体模块36,为长200cm、高10cm、宽0.5cm的矩形裂缝,设有5组对开透明石英玻璃观察窗,用于观察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的流型分布。裂缝主体模块36,由流量计34至液固分离器39方向,依次设有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口测量压力计361、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口测量温度计362、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出口测量压力计363、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出口测量温度计364。高速摄像机365用于观测颗粒流动状况,从而清晰拍摄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流动状态。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口测量压力计361、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出口测量压力计363测量所处位置的管线内压力;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口测量温度计362、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出口测量温度计364实时观测所处位置的管线内温度。
裂缝主体模块36与液固分离器39相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真空泵37,用于排除实验管路中的空气;质量流量计35用于计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的质量流量;液固分离器39用于分离固体颗粒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放空旋拧阀38用于放空实验管路中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
在密闭环路中,所有部件和管路均耐压30MPa,温度上限为423K,可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实验测量。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方法,利用上述装置,步骤如下:
(1)、建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
调整二氧化碳气源入口旋拧阀14、增粘剂入口旋拧阀24、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放空旋拧阀38处于关闭状态,利用真空泵37排除实验管路中的空气;开启二氧化碳气源入口旋拧阀14、循环泵33,使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气源11流出,调节气体增压泵13、油浴加热器321,将实验系统的温度、压力调节为实验设定的温度压力。
(2)、加入增粘剂
开启增粘剂入口旋拧阀24、增粘剂计量泵22、柱塞泵23,将增粘剂储罐21内的增粘剂泵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循环观测系统,增粘剂在磁力搅拌器31内充分溶解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流体(增粘剂、二氧化碳)在循环泵33作用下流动。
(3)、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内的平均温度
读取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口测量温度计362的温度T1,出口测量温度计364的温度T2,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管线段内的平均温度:
式中,T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裂缝主体模块内的平均温度,K;T1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进口处的温度,K;T2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出口处的温度,K。
(4)、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内的平均压力
读取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口测量压力计361的压力P1,出口测量压力计363的压力P2,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内的平均压力:
式中,P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裂缝主体模块内的平均压力,MPa;P1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管进口处的压力,MPa;P2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出口处的压力,MPa。
(5)、调节支撑剂颗粒浓度
读取裂缝主体模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出口测量温度计的温度,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出口测量压力计的压力。设定步进电机的加砂速度,调节至实验所需支撑剂颗粒浓度C0,进行实验。
(6)、调节排量,获取颗粒启动与悬浮流临界排量
调节循环泵33的功率,逐渐增大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排量,通过裂缝主体模块36观察颗粒流动状况。观察表层固体颗粒开始滚动时,读取并记录质量流量计示数,为滚流边界临界排量Q1。继续增大超临界二氧化碳排量,观察固体颗粒开始悬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并随之流动时,读取并记录此时质量流量计示数,为悬浮流边界临界排量Q2
(7)、重复实验
改变加砂速度,获取不同颗粒浓度。在颗粒浓度一定时,重复步骤(6),分别获取不同颗粒浓度下,滚流边界与悬浮流边界临界排量。
(8)、计算裂缝内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在滚流与悬浮流边界雷诺数
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36内的流速:
Z3-(1-B)Z2+(A-3B2-2B)Z-(AB-B2-B3)=0 (1)
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相雷诺数Re:
式中,Z为压缩因子,无量纲;A、B为中间变量,表达式如式(4)、(5)所示;pr为对比压力,无量纲;Tr为对比温度,无量纲;w为二氧化碳的偏心因子,无量纲;ρCO2为二氧化碳的密度,kg/m3;xCO2为二氧化碳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中的比例,无量纲;ρt为增粘剂的密度,kg/m3;ρ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的密度,kg/m3;xt为增粘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中的比例,无量纲;P为绝对压力,MPa;T为绝对温度,K;Mg为二氧化碳的分子量,kg/m3;R为通用气体常数,0.008314(MPa·m3/kmol·K);Q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的质量流量,kg/s;u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中的流速,m/s;W为裂缝主体模块裂缝宽度,m;H为裂缝主体模块裂缝高度,m;D为裂缝主体模块的当量直径,m。
(9)、绘制图版
以颗粒浓度作为横坐标,超临界二氧化碳雷诺数作为纵坐标,根据不同颗粒浓度及其对应的滚流与悬浮流边界雷诺数,绘制滚流边界及悬浮流边界,得到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图版。
改变实验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的温度、压力和排量,可以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从而研究裂缝内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的流动机理,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Claims (9)

1.一种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增粘剂注入混合系统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循环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循环观测系统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提供高温高压下闭合的循环回路,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为二氧化碳提供所需要的实验压力,增粘剂注入混合系统将增粘剂泵入到高温高压超临界二氧化碳管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包括:二氧化碳气源、气体增压泵、二氧化碳储罐、二氧化碳气源入口旋拧阀;二氧化碳气源、气体增压泵、二氧化碳储罐、二氧化碳气源入口旋拧阀依次通过管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增粘剂注入混合系统,包括:增粘剂储罐、增粘剂计量泵、柱塞泵、增粘剂入口旋拧阀;增粘剂储罐、增粘剂计量泵、柱塞泵、增粘剂入口旋拧阀依次通过管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循环观测系统,包括:磁力搅拌器、中间容器、循环泵、质量流量计、加砂装置、裂缝主体模块、真空泵、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放空旋拧阀、液固分离器;磁力搅拌器进口端与液固分离器出口端通过管线连接,磁力搅拌器出口端与中间容器进口端相连,质量流量计进口端通过管线与中间容器出口端相连,裂缝主体模块进口端通过管线与质量流量计出口端相连,液固分离器进口端与裂缝主体模块出口端相连,成闭合的循环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容器与质量流量计的连接管线上设有循环泵。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入口旋拧阀通过管线与磁力搅拌器入口相连;增粘剂入口旋拧阀通过管线接入到超临界二氧化碳入口旋拧阀与磁力搅拌器之间的管线。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容器置于油浴加热器中,中间容器设有中间容器内压力计、中间容器内温度计。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质量流量计与裂缝主体模块相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加砂装置;
裂缝主体模块,为长200cm、高10cm、宽0.5cm的矩形裂缝,设有5组对开透明石英玻璃观察窗,裂缝主体模块,由流量计至液固分离器方向,依次设有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口测量压力计、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口测量温度计、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出口测量压力计、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出口测量温度计;
裂缝主体模块与液固分离器相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真空泵;
在密闭环路中,所有部件和管路均耐压30MPa,温度上限为423K,可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实验测量。
9.一种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8所述的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步骤如下:
(1)、建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
调整二氧化碳气源入口旋拧阀、增粘剂入口旋拧阀、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放空旋拧阀处于关闭状态,利用真空泵排除实验管路中的空气;开启二氧化碳气源入口旋拧阀、循环泵,使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气源流出,调节气体增压泵、油浴加热器,将实验系统的温度、压力调节为实验设定的温度压力;
(2)、加入增粘剂
开启增粘剂入口旋拧阀、增粘剂计量泵、柱塞泵,将增粘剂储罐内的增粘剂泵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循环观测系统,增粘剂在磁力搅拌器内充分溶解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流体在循环泵作用下流动;
(3)、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内的平均温度
读取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口测量温度计的温度T1,出口测量温度计的温度T2,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管线段内的平均温度:
T = T 1 + T 2 2 - - - ( 1 )
式中,T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裂缝主体模块内的平均温度,K;T1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进口处的温度,K;T2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出口处的温度,K;
(4)、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内的平均压力
读取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口测量压力计的压力P1,出口测量压力计的压力P2,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内的平均压力:
P = P 1 + P 2 2 - - - ( 2 )
式中,P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裂缝主体模块内的平均压力,MPa;P1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管进口处的压力,MPa;P2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出口处的压力,MPa;
(5)、调节支撑剂颗粒浓度
读取裂缝主体模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出口测量温度计的温度,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进出口测量压力计的压力;设定步进电机的加砂速度,调节至实验所需支撑剂颗粒浓度C0,进行实验;
(6)、调节排量,获取颗粒启动与悬浮流临界排量
调节循环泵的功率,逐渐增大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排量,通过裂缝主体模块观察颗粒流动状况;观察表层固体颗粒开始滚动时,读取并记录质量流量计示数,为滚流边界临界排量Q1;继续增大超临界二氧化碳排量,观察固体颗粒开始悬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并随之流动时,读取并记录此时质量流量计示数,为悬浮流边界临界排量Q2
(7)、重复实验
改变加砂速度,获取不同颗粒浓度;在颗粒浓度一定时,重复步骤(6),分别获取不同颗粒浓度下,滚流边界与悬浮流边界临界排量;
(8)、计算裂缝内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在滚流与悬浮流边界雷诺数
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36内的流速:
Z3-(1-B)Z2+(A-3B2-2B)Z-(AB-B2-B3)=0 (1)
A = 0.45724 ( [ 1 + ( 0.37464 + 1.5226 w - 0.26992 w 2 ) ( 1 - T r 0.5 ) ] 2 p r T r 2 ) - - - ( 2 )
B = 0.077796 ( p r T r ) - - - ( 3 )
ρ CO 2 = PM g Z R T - - - ( 4 )
ρ = ρ CO 2 x CO 2 + ρ t x t - - - ( 5 )
u = Q ρ W H - - - ( 6 )
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相雷诺数Re:
Re = ρ u D μ - - - ( 7 )
式中,Z为压缩因子,无量纲;A、B为中间变量,表达式如式(4)、(5)所示;pr为对比压力,无量纲;Tr为对比温度,无量纲;w为二氧化碳的偏心因子,无量纲;ρCO2为二氧化碳的密度,kg/m3;xCO2为二氧化碳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中的比例,无量纲;ρt为增粘剂的密度,kg/m3;ρ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的密度,kg/m3;xt为增粘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中的比例,无量纲;P为绝对压力,MPa;T为绝对温度,K;Mg为二氧化碳的分子量,kg/m3;R为通用气体常数,0.008314(MPa·m3/kmol·K);Q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的质量流量,kg/s;u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在裂缝主体模块中的流速,m/s;W为裂缝主体模块裂缝宽度,m;H为裂缝主体模块裂缝高度,m;D为裂缝主体模块的当量直径,m;
(9)、绘制图版
以颗粒浓度作为横坐标,超临界二氧化碳雷诺数作为纵坐标,根据不同颗粒浓度及其对应的滚流与悬浮流边界雷诺数,绘制滚流边界及悬浮流边界,得到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图版;
改变实验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的温度、压力和排量,可以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从而研究裂缝内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携带支撑剂的流动机理,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CN201611069384.8A 2016-11-29 2016-11-29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 Active CN1065565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9384.8A CN106556506B (zh) 2016-11-29 2016-11-29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9384.8A CN106556506B (zh) 2016-11-29 2016-11-29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6506A true CN106556506A (zh) 2017-04-05
CN106556506B CN106556506B (zh) 2019-06-07

Family

ID=58445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69384.8A Active CN106556506B (zh) 2016-11-29 2016-11-29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56506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4721A (zh) * 2017-05-24 2017-08-04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二氧化碳干法压裂液携砂性能评价装置及方法
CN108120819A (zh) * 2017-12-14 2018-06-05 西安石油大学 用于模拟页岩气藏二氧化碳干法压裂流固耦合的高参数实验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8361554A (zh) * 2018-04-02 2018-08-0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氮气增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32959A (zh) * 2018-02-08 2019-08-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增粘携砂效果评价实验装置和方法
CN110261060A (zh) * 2019-06-27 2019-09-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室内携砂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0346386A (zh) * 2019-06-27 2019-10-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便于清理的储层伤害用测试装置
CN112908121A (zh) * 2021-02-07 2021-06-0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反应堆热工实验教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装置
CN113138140A (zh) * 2021-04-25 2021-07-20 重庆大学 一种二氧化碳携带支撑剂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5624A2 (en) * 1991-03-28 1992-09-30 Union Carbide Chemicals & Plastic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socentric low turbulence injector
US20060292031A1 (en) * 2004-07-12 2006-12-28 Yung-Ho Chiu Method of inactivating viruses associated with biomaterial
CN102590888A (zh) * 2012-02-20 2012-07-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模拟支撑剂在裂缝中铺置的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CN102704922A (zh) * 2012-05-30 2012-10-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超临界二氧化碳携砂流动机理研究实验装置
CN104101559A (zh) * 2014-07-22 2014-10-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流变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4280315A (zh) * 2014-10-20 2015-01-1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泡沫压裂液动态携砂能力评价装置及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5624A2 (en) * 1991-03-28 1992-09-30 Union Carbide Chemicals & Plastic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socentric low turbulence injector
US20060292031A1 (en) * 2004-07-12 2006-12-28 Yung-Ho Chiu Method of inactivating viruses associated with biomaterial
CN102590888A (zh) * 2012-02-20 2012-07-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模拟支撑剂在裂缝中铺置的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CN102704922A (zh) * 2012-05-30 2012-10-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超临界二氧化碳携砂流动机理研究实验装置
CN104101559A (zh) * 2014-07-22 2014-10-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流变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4280315A (zh) * 2014-10-20 2015-01-1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泡沫压裂液动态携砂能力评价装置及工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侯磊 等: "支撑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跟随性计算", 《石油学报》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4721A (zh) * 2017-05-24 2017-08-04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二氧化碳干法压裂液携砂性能评价装置及方法
CN107014721B (zh) * 2017-05-24 2023-10-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干法压裂液携砂性能评价装置及方法
CN108120819A (zh) * 2017-12-14 2018-06-05 西安石油大学 用于模拟页岩气藏二氧化碳干法压裂流固耦合的高参数实验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8120819B (zh) * 2017-12-14 2020-07-31 西安石油大学 用于模拟页岩气藏二氧化碳干法压裂流固耦合的高参数实验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0132959A (zh) * 2018-02-08 2019-08-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增粘携砂效果评价实验装置和方法
CN108361554A (zh) * 2018-04-02 2018-08-0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氮气增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261060A (zh) * 2019-06-27 2019-09-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室内携砂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0346386A (zh) * 2019-06-27 2019-10-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便于清理的储层伤害用测试装置
CN112908121A (zh) * 2021-02-07 2021-06-0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反应堆热工实验教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装置
CN112908121B (zh) * 2021-02-07 2022-03-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反应堆热工实验教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装置
CN113138140A (zh) * 2021-04-25 2021-07-20 重庆大学 一种二氧化碳携带支撑剂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13138140B (zh) * 2021-04-25 2024-01-30 重庆大学 一种二氧化碳携带支撑剂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6506B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6506A (zh)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中流型分布的装置
CN105043933B (zh) 一种高参数压裂液性能测试评价装置
CN105353084B (zh) 测量不同粘度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节流系数的装置
CN102704922B (zh) 超临界二氧化碳携砂流动机理研究实验装置
CN105464606B (zh) 一种模拟钻采双工况井筒携砂多相流动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4101559B (zh) 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流变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4990906B (zh) 一种压裂液携砂能力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4234708B (zh) 一种多功能井筒油气水多相流模拟实验装置
CN106644871A (zh)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对油气储层渗流影响评价装置与方法
CN106706492A (zh) 一种研究多孔介质全区域渗流机制的渗透装置
CN103710011B (zh) 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5544494B (zh) 一种可控温洗‑补盐土壤试验装置及其测试土样的方法
CN104420847B (zh) 一种泡沫水泥浆的配制方法和装置及其应用
CN110685660A (zh) 实现支撑剂输送实验携砂液浓度精确控制的装置及方法
CN112630407A (zh) 水合物储层渗流出砂微观可视化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2129917A (zh) 一种高浓度尾矿流变及流动特性测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053764A (zh) 自生自储向斜构造盆地水溶气运移模拟实验方法
CN107939363A (zh) 模拟致密油藏裂缝内流体流动的可视化模型及制备和应用
CN106501127A (zh) 调剖用凝胶动态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
CN206177778U (zh) 一种研究多孔介质全区域渗流机制的渗透装置
CN203811507U (zh) 一种大型多功能压裂液实验装置
CN114352238A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增产缝导流能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3075081B (zh) 注入气-原油多次接触过程固相沉积量测定装置及方法
CN102809562B (zh) 原油乳化稳定性评价仪
CN204964391U (zh) 一种压裂液携砂能力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