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4840A - 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及其使用的蒸汽烘热炉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及其使用的蒸汽烘热炉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4840A
CN106554840A CN201510634109.5A CN201510634109A CN106554840A CN 106554840 A CN106554840 A CN 106554840A CN 201510634109 A CN201510634109 A CN 201510634109A CN 106554840 A CN106554840 A CN 106554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ude oil
stove
steam
seal po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341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文之
苟社全
张传明
张红宇
许金山
刘爱华
莫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6341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548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54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4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及其使用的蒸汽烘热炉和装置,属于油泥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的原油油泥处理方法,是将原油油泥经蒸汽烘热炉加热脱出原油和水,得到脱油油泥,脱油油泥再与煤粉、粘土混合后,经压饼机压制成煤饼后进行焚烧;所述的蒸汽烘热炉,包括移动车,移动车包括受液盘,受液盘底部设置车轮,受液盘顶部设置格栅,受液盘上设置用于导出原油的导出管。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易行,设备投资费用少,工人劳动强度低,环境无异味,达到了安全环保,变废为宝的目的,使用的装置及蒸汽烘热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及其使用的蒸汽烘热炉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及其使用的蒸汽烘热炉和装置,属于油泥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原油油泥一般由泥土、沙石、原油、水、机械杂质等组成,其中水占10~20%,油占30~70%,其余是泥沙和其他杂质,一般呈半固态状。不同来源的油泥,成分略有不同。有害成分多、处理困难是油泥的共同特点。
原油油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在油田的石油勘探、开采、储运、装置检修以及拆油井过程中,由于自然沉降、跑冒滴漏、井喷和放喷等原因,原油与土壤、水或其它杂质形成含油污泥。其次是在原油炼制过程中,原油储罐中的高熔点蜡、沥青质、胶质和所夹带的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等无机杂质因密度差而沉积在罐底形成油泥,炼厂污水处理场污油池产生油泥。近几年由于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的加剧,各炼油厂的电脱盐罐也产生大量油泥,严重影响电脱盐效果,并且形成的油泥粘度大,成分复杂,各种助剂和盐类掺杂在其中,处理起来比其它种类油泥困难。
油泥严重危害环境,油泥中石油的挥发成分进入大气会污染空气;油泥中的石油随雨水进人水体则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破坏水的生态系统;油泥中的石油进人土壤,会对土壤自身的微生物和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产生危害;更严重的是原油中的许多有害物质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处理费用高,难度大也是各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现有的油泥处理技术,主要是资源利用,无害化处理。最典型的萃取溶剂法是污泥处理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将有机物从油泥中溶解抽提出来,通过蒸馏把溶剂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循环使用,污油回炼。
专利CN201110174108是采用溶剂萃取技术,利用热萃取—脱水—固液分离处理含油污泥。首先将含油污泥进行机械脱水,然后萃取溶剂与油泥混合搅拌并预热,混合均匀后进行热萃取脱水处理,固液分离,液相进入装置回炼,固相作为燃料。处理后的水经破乳净化处理可以排放。溶剂萃取法处理油泥的缺点是萃取剂用量较大,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多,整体成本较高。
专利CN104211276是采用发酵技术将油泥处理。将玉米粉、豆秸粉、酵母粉、轻质碳酸钙等粉碎后,与油泥混合,堆成梯形进行发酵持续15~20天,将处理的油泥均匀的铺洒在场地上,可以种花、种草恢复土壤性能,但是存在投入费用大、持续时间长、人工成本高、油泥降解慢的问题。
除上述专利介绍的油泥处理技术外,目前各油田和炼化企业还采取油泥焚烧技术。
我国部分炼油厂有含油污泥焚烧装置,该装置不仅焚烧油泥,还要将炼油厂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浮渣,活性淤泥混合后,用离心机离心分离液体,再用柴油在焚烧炉焚烧,将烟气用水喷淋处理排放。含油污泥焚烧前需要经过污泥调制和脱水预处理。缺点是运行成本高,设备容易出故障,工人操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
国内外在油泥处理方面已有一些成熟的技术和方法,部分已经工业化,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油泥的净化处理技术和工艺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易行,设备投资费用少,工人劳动强度低,环境无异味,达到安全环保,变废为宝的目的;本发明同时提供其使用的蒸汽烘热炉和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原油油泥处理方法是:原油油泥经蒸汽烘热炉加热脱出原油和水,得到脱油油泥,脱油油泥再与煤粉、粘土混合,压制成煤饼后进行焚烧。
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该工艺为间歇式生产过程,原油油泥用移动车载入蒸汽烘热炉,蒸汽烘热炉内加热至60~80℃,内有防爆风机将热空气循环对流,烘热炉内温度恒定。原油油泥中的原油受热后,粘度降低,蜡基网状结构溶解,胶质、沥青质流动性增强,原油与水以液态形式从原油油泥中渗出,从盛装原油油泥的格栅中滴入受液盘,受液盘收集后,流入收集槽,收集槽通过高压泵送入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将原油和水分离,分离后的原油去炼油装置,水去污水处理场。
(2)原油油泥中气相组分从蒸汽烘热炉上部的出气口逸出。原油油泥脱油后,通过移动车送出蒸汽烘热炉进脱后油泥库,用螺杆输送机送入混合搅拌器,同时,将煤粉和粘土挤压粉碎后通过带式输送机也送入混合搅拌器,混合质量比例为:脱油油泥、煤粉、粘土三者质量比为3:1:1,三者经过混合搅拌后,用压饼机挤压成中心带多孔的饼状,然后在通风空旷场地晾干,送入加热锅炉或出售。
本发明主要应用在原油开采、集输、储运过程中产生的油泥处理,其次是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炼油厂储油罐底部、电脱盐罐底部产生的含油污泥的处理,是原油开采和炼制技术的补充和延伸,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本发明概括说是对原油油泥采取加热和焚烧相结合的办法,原油油泥经过蒸汽烘热炉加热,原油和少量的水从原油油泥中渗出进入收集槽,经过高压泵去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将水和原油分开,分离后的原油进装置回炼,分离后的水进污水处理场。余下的脱油油泥用螺杆输送机送入混合搅拌器,同时将粉碎后的煤粉和粘土按一定比例也送入混合搅拌器,三者充分混合,进入压饼机压制成煤饼,将其送入空旷通风处晾干,用于加热锅炉焚烧,或去市场销售。
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主要有以下设备构成:蒸汽烘热炉、旋流分离器、螺杆输送机、混合搅拌器等组成。其中蒸汽烘热炉是该发明的主要设备,内含有烘热炉加热盘管、防爆风机、移动车等部件组成。
所述的蒸汽烘热炉包括移动车,移动车包括受液盘,受液盘底部设置车轮,受液盘顶部设置格栅,受液盘上设置用于导出原油的导出管。
所述蒸汽烘热炉结构特点:外形为长方形,常压操作,加热温度控制60~80℃。表面有一层岩棉保温材料,内部DN25无缝钢管沿壳体内层环绕。顶部有两个对称的防爆风机,用于热空气对流,使炉膛内温度一致。装载原油油泥的移动车由车轮、受液盘、导出管、格栅四部分组成。最底层是带导轨的车轮,车轮上部是受液盘,受液盘的主要作用是接受从原油油泥中受热脱落的原油和水,受液盘后端部有一导出管,原油从导出管进入收集槽。受液盘上部是格栅,两者间隔200~250mm,格栅上面铺设两层不锈钢丝网,与原油油泥接触的一层是60目,底部铺垫层是20目,原油油泥就堆放在不锈钢丝网上。不锈钢丝网的作用是过滤,融化的原油可穿过,泥土被阻止。收集槽主要接受从受液盘流出的原油和水,一部分在烘热炉内部,大部分在外侧。底部有加热盘管,防止原油在温度降低时凝固。设备外壁有温度控制器,检测炉膛内温度,内侧设定的温度通过DCS系统,控制加热盘管的蒸汽量,达到温度恒定的目的。
所述旋流分离器结构特点:壳体为圆锥形,壳体内部设置圆锥形长管,圆锥形长管内有一螺带式稳定器,圆锥形长管两端由两块固定隔板固定于圆锥形壳体内,原油和水从圆锥形长管大端部切线方向进,沿圆锥形长管内管壁高速螺旋旋转流动,流向越来越细的小端,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且离心力是随越来越快的旋转运动而越来越大。由于原油和水的密度不一样,存在一个密度差,密度小的原油被离心反力压向中央,且离心力是从进口到出口越来越大,油受到的向心力也随之越来越大,中心油柱从小端压向大端,原油从大端顶部被挤出旋流分离器,水从小端排出。
本发明的其它设备螺杆输送机、粉碎机、带式输送机、混合搅拌器、压饼机均为定型设备,根据处理量大小,选型即可。
综上,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如下:
(1)原油油泥经过蒸汽烘热炉加热,原油从原油油泥中渗出进入受液盘,经导出管进收集槽,再经高压泵进旋流分离器,分离后的原油进装置回炼,余下的脱油油泥与煤粉、粘土经带式输送机进混合搅拌器混合后,经过压饼机压制成煤饼,晾干送入加热锅炉焚烧或出售。
(2)所述的蒸汽烘热炉内部温度为60~80℃,操作压力为常压,原油油泥在格栅中的厚度为500~600mm,蒸汽烘热炉的升温时间1h,原油油泥在蒸汽烘热炉中保温2~4h。不同种类油泥保温时间不同。
(3)蒸汽烘热炉外形为长方体,其壳体材料为普通碳钢或用混凝土浇筑,保温材料用岩棉或聚氨酯,厚度50~100mm,加热方式为低压蒸汽或导热油。移动车自动进出,自动卸货,车轮上部的受液盘是平滑的钢板,厚度不小于4mm,周边100mm围堰,用于形成受热脱落的原油和水的盛放空间;后端部有DN50的导出管。盛装原油油泥的格栅是厚3mm,高度50mm的方形口,上部铺设两层不锈钢丝网,靠近格栅的一层20目,靠近原油油泥的60目,周边是400mm围堰,用于形成原油油泥的盛放空间,受液盘面积大于格栅,受液盘比格栅各边长出约20mm,两者间隔200~250mm。
(4)收集槽内设置加热盘管,收集槽一部分在烘热炉内部,大部分在外侧。
(5)脱出的原油和水,通过高压泵高速进旋流分离器,沿圆锥形长管内管壁螺旋旋转,将密度大的游离态水和密度小的原油进行分离。原油从侧面进,从大端出,分离出的游离水从小端出。
(6)脱油油泥含水小于15%,含油小于10%,与煤粉,粘土混合后制成饼装燃烧物,其中,脱油油泥、煤粉、粘土三者质量比为3: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易行,设备投资费用少,工人劳动强度低,环境无异味,达到了安全环保,变废为宝的目的。
本发明原油油泥由于来源不同,含油量及其它成分也不相同,脱油效果参差不齐。一般油泥成分:水占10~20%,油占20~50%,其余是泥沙和其他杂质。油田产生的油泥含油和含水量较少,炼油企业产生的油泥,含油量和含水量较高,粘度大,杂质多,成分复杂。无论哪一种来源的原油油泥,经过本发明的处理,脱油率均在50~80%之间,热值在29000~33000J/g之间,实现了废物的重新利用。本发明使用的装置及蒸汽烘热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蒸汽烘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旋流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轮;2、受液盘;3、格栅;4、不锈钢丝网;5、原油油泥;6、防爆风机;7、烘热炉加热盘管;8、出气口;9、温度控制器;10、导出管;11、收集槽;12、脱出的原油和水;13、收集槽加热盘管;14、移动车;15、蒸汽烘热炉;16、油泥库;17、螺杆输送机;18、混合搅拌器;19、煤粉和粘土;20、混合物料出口;21、旋流分离器;22、原油;23、水;24、高压泵;25、原油和水入口;26、固定隔板;27、圆锥形长管;28、圆锥形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某油田产生原油油泥45000kg,检测其含油量为25%,含水量为18%,其余为泥土,经过蒸汽烘热炉加热至80℃,并保持3小时,原油从油泥中脱出,在受液盘内聚集,进收集槽,从收集槽内收集部分原油和水,经旋流分离器分离出原油8900kg,水5500kg。产生的脱油油泥为30600kg,其中含油约7.67%,含水约8.49%,将10200kg煤粉,10200kg粘土与脱油油泥混合均匀制成煤饼,测其燃烧值为29890J/g,完全达到引火自燃标准,送燃烧锅炉作为燃料焚烧。
实施例2
某炼油厂原油罐区产生原油油泥10000kg,检测其含油量为35%,含水量为21%,其余为泥土和其它杂质,经过蒸汽烘热炉加热至80℃,并保持4小时,原油从油泥中脱出,在受液盘内聚集,进收集槽,从收集槽内收集部分原油和水,经旋流分离器分离出原油3100kg,分离出水1600kg,产生的脱油油泥为5300kg,脱油油泥中含油7.5%,含水9.4%,将1767kg煤粉,1767kg粘土与其混合均匀制成煤饼,测其燃烧值为32000J/g,完全达到引火自燃标准,送燃烧锅炉作为燃料焚烧。
实施例3
某炼油厂电脱盐罐产生原油油泥15000kg,检测其含油量为45%,含水量为17%,其余为泥土和其它杂质,经过蒸汽烘热炉加热至80℃,并保持2小时,原油从油泥中脱出,在受液盘内聚集,进收集槽,从收集槽内收集部分原油和水,经旋流分离器分离出原油6200kg,分离出水1850kg,产生的脱油油泥为6950kg,脱油油泥含油7.9%,含水10%,将2317kg煤粉,2317kg粘土与其混合均匀制成煤饼,测其燃烧值为32000J/g,完全达到引火自燃标准,送燃烧锅炉作为燃料焚烧。
实施例4
采用不同种类原油油泥脱油脱水后,按脱油油泥、煤粉、粘土3:1:1的质量比例制成煤饼进行检测,其结果见下表1:
表1检测结果表
实施例5
实施例1-3中所使用的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如下:
(1)原油油泥5送入蒸汽烘热炉15进行加热,原油油泥5中的原油与水以液态形式从原油油泥5中渗出,从盛装原油油泥5的格栅3的空隙中滴入受液盘2,受液盘2收集后,流入收集槽11,收集槽11通过高压泵24送入旋流分离器21,旋流分离器21将原油和水分离,原油22进炼油装置进行回炼,水23进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原油油泥5中气相组分从蒸汽烘热炉15上部的出气口8逸出,脱油油泥与煤粉、粘土送入混合搅拌器18,经过混合搅拌后,用压饼机压制成煤饼后进行焚烧。
实施例6
实施例1-3中所使用的装置以及蒸汽烘热炉15结构如下:
如图1-4,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主要有以下设备构成:蒸汽烘热炉15、旋流分离器21、螺杆输送机17、混合搅拌器18等组成。其中蒸汽烘热炉15是该发明的主要设备,内含有烘热炉加热盘管7、防爆风机6、移动车14等部件组成。
所述的蒸汽烘热炉15包括移动车14,移动车包括受液盘2,受液盘2底部设置车轮1,受液盘2顶部设置格栅3,受液盘2上设置用于导出原油和水的导出管10。
所述蒸汽烘热炉15结构特点:外形为长方形,常压操作,加热温度控制60~80℃。表面有一层岩棉保温材料,内部DN25无缝钢管沿壳体内层环绕。顶部有两个对称的防爆风机6,用于热空气对流,使炉膛内温度一致。装载原油油泥5的移动车14由车轮1、受液盘2、导出管10、格栅3四部分组成。最底层是带导轨的车轮1,车轮1上部是受液盘2,受液盘2的主要作用是接受从原油油泥5中受热脱落的原油和水,受液盘2后端部有一导出管10,原油和水从导出管10进入收集槽11。受液盘2上部是格栅3,两者间隔200~250mm,格栅3上面铺设两层不锈钢丝网4,与原油油泥5接触的一层是60目,底部铺垫层是20目,原油油泥5就堆放在不锈钢丝网4上。不锈钢丝网4的作用是过滤,融化的原油可穿过,泥土被阻止。收集槽11主要接受从受液盘2流出的原油,收集槽11一部分在蒸汽烘热炉15内部,大部分在外侧。底部有收集槽加热盘管13,防止原油在温度降低时凝固。设备外壁有温度控制器9,检测炉膛内温度,内侧设定的温度通过DCS系统,控制烘热炉加热盘管7的蒸汽量,达到温度恒定的目的。
所述旋流分离器结构特点:壳体为圆锥形,壳体内部设置圆锥形长管27,圆锥形长管27内有一螺带式稳定器,圆锥形长管27两端由两块固定隔板26固定于圆锥形壳体28内,原油和水从圆锥形长管27大端部切线方向进,沿圆锥形长管27内管壁高速螺旋旋转流动,流向越来越细的小端,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且离心力是随越来越快的旋转运动而越来越大。由于油和水的密度不一样,存在一个密度差,密度小的油被离心反力压向中央,且离心力是从进口到出口越来越大,油受到的向心力也随之越来越大,中心油柱从小端压向大端,原油22从大端顶部被挤出旋流分离器21,水23从小端排出。
本发明的其它设备螺杆输送机、粉碎机、带式输送机、混合搅拌器、压饼机均为定型设备,根据处理量大小,选型即可。

Claims (10)

1.一种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油油泥(5)经蒸汽烘热炉(15)加热脱出原油和水,得到脱油油泥,脱油油泥再与煤粉、粘土混合,压制成煤饼后进行焚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脱出的原油和水(12)进入收集槽(11),经高压泵(24)去旋流分离器(21)将原油和水分离,原油(22)进炼油装置进行回炼,水(23)进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油油泥、煤粉、粘土三者质量比为3:1:1,脱油油泥含水小于15wt%,含油小于1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油油泥(5)送入蒸汽烘热炉(15)进行加热,原油油泥(5)中的原油与水以液态形式从原油油泥(5)中渗出,从盛装原油油泥(5)的格栅(3)的空隙中滴入受液盘(2),受液盘(2)收集后,流入收集槽(11),收集槽(11)通过高压泵(24)送入旋流分离器(21),旋流分离器(21)将原油和水分离,原油(22)进炼油装置进行回炼,水(23)进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原油油泥(5)中气相组分从蒸汽烘热炉(15)上部的出气口(8)逸出,脱油油泥与煤粉、粘土送入混合搅拌器(18),经过混合搅拌后,用压饼机压制成煤饼后进行焚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蒸汽烘热炉(15)内部温度为60~80℃,操作压力为常压,原油油泥(5)在格栅(3)中的厚度为500~600mm,蒸汽烘热炉(15)的升温时间为1h,原油油泥(5)在蒸汽烘热炉(15)中保温2~4h。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原油油泥处理方法中使用的蒸汽烘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14),移动车(14)包括受液盘(2),受液盘(2)底部设置车轮(1),受液盘(2)顶部设置格栅(3),受液盘(2)上设置用于导出原油和水的导出管(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烘热炉,其特征在于:蒸汽烘热炉(15)顶部设置出气口(8)、烘热炉加热盘管(7)和防爆风机(6),底部设置收集槽(11),用于接收导出管(10)导出的原油和水,蒸汽烘热炉(15)外壁设置温度控制器(9)。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烘热炉,其特征在于:受液盘(2)由钢板制成,厚度不小于4mm,受液盘(2)设置100mm高的围堰,用于形成受热脱落的原油和水的盛放空间;格栅(3)厚度为3mm,高度为50mm;格栅(3)上部铺设两层不锈钢丝网(4),靠近格栅(3)的一层为20目,靠近原油油泥(5)的一层为60目,格栅(3)设置400mm高的围堰,用于形成原油油泥(5)的盛放空间,受液盘(2)面积大于格栅(3),受液盘(2)、格栅(3)两者间隔200~250mm的距离。
9.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原油油泥处理方法使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烘热炉(15),蒸汽烘热炉(15)包括移动车(14),移动车(14)包括受液盘(2),受液盘(2)底部设置车轮(1),受液盘(2)顶部设置格栅(3),受液盘(2)上设置用于导出原油和水的导出管(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原油油泥处理方法使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流分离器(21),其壳体为圆锥形,壳体内部设置圆锥形长管(27),圆锥形长管(27)内有一螺带式稳定器,圆锥形长管(27)两端由两块固定隔板(26)固定于圆锥形壳体(28)内,壳体大端部分别开设原油和水入口(25)、原油出口,壳体小端部开设水出口。
CN201510634109.5A 2015-09-30 2015-09-30 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及其使用的蒸汽烘热炉和装置 Pending CN1065548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34109.5A CN106554840A (zh) 2015-09-30 2015-09-30 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及其使用的蒸汽烘热炉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34109.5A CN106554840A (zh) 2015-09-30 2015-09-30 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及其使用的蒸汽烘热炉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4840A true CN106554840A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14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34109.5A Pending CN106554840A (zh) 2015-09-30 2015-09-30 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及其使用的蒸汽烘热炉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548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9222A (zh) * 2018-08-20 2018-1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式落地原油处理回收装置及原油处理回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3262A (zh) * 2005-02-26 2005-10-19 王井龙 一种废弃油泥处理方法、处理设备及其产品的利用
CN101397517A (zh) * 2007-09-29 2009-04-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含油污泥燃料制作方法
CN201337839Y (zh) * 2009-05-06 2009-11-04 淄博正华助剂股份有限公司 过滤车
JP4923733B2 (ja) * 2005-09-07 2012-04-25 東京電力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波を用いた植物バイオマスからの油の抽出方法
CN203999038U (zh) * 2014-04-03 2014-12-10 扬州天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旋流型油水分离器
CN204625559U (zh) * 2015-03-30 2015-09-0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从油砂中提取沥青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3262A (zh) * 2005-02-26 2005-10-19 王井龙 一种废弃油泥处理方法、处理设备及其产品的利用
JP4923733B2 (ja) * 2005-09-07 2012-04-25 東京電力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波を用いた植物バイオマスからの油の抽出方法
CN101397517A (zh) * 2007-09-29 2009-04-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含油污泥燃料制作方法
CN201337839Y (zh) * 2009-05-06 2009-11-04 淄博正华助剂股份有限公司 过滤车
CN203999038U (zh) * 2014-04-03 2014-12-10 扬州天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旋流型油水分离器
CN204625559U (zh) * 2015-03-30 2015-09-0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从油砂中提取沥青的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德绪等: "《油田污水处理工程》", 30 September 2001, 石油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9222A (zh) * 2018-08-20 2018-1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式落地原油处理回收装置及原油处理回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3747B (zh) 油气田钻井废弃油基泥浆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04496136B (zh) 含油固废间接加热热解吸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7391231U (zh) 一种炼厂含油污泥高温蒸汽热解装置
CN102503055B (zh) 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设备
CN101963358B (zh) 一种油田固体废物联合处理方法
CN105363760B (zh) 一种油田井下作业包裹油泥废弃防护物无害化处理方法
CN104748130B (zh) 一种含油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置和方法
CN107382007A (zh) 一种移动式油泥热解资源化处置的集成装置与方法
CN108625821A (zh) 油基钻屑处理方法
CN104087340A (zh) 一种油、气、炭可调的废弃物热解的系统和方法
CN208151175U (zh) 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
CN104860500B (zh) 一种无害化处理钻井固废系统
CN106642134A (zh) 生活垃圾和飞灰联合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4211271B (zh) 一种二段式污泥燃气化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09990301A (zh) 一种油类污染物负压反烧设备及回收油的方法
CN205667982U (zh) 一种生活垃圾的处理系统
CN204310925U (zh) 含油固废间接加热热解吸处理装置
CN106554840A (zh) 原油油泥处理方法及其使用的蒸汽烘热炉和装置
CN106391687A (zh) 用甘蔗渣修复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系统及方法
CN205774358U (zh) 一种含碳有机物连续热解提纯co燃料气的系统
CN205382078U (zh) 页岩气钻屑及油泥油脚环保化处理设备
CN205528591U (zh) 用于有机固废热解炭化的反应装置
CN205773973U (zh) 低能耗炼化污泥资源化处理系统
CN105861073A (zh) 一种含碳有机物连续热解提纯co燃料气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89249A (zh) 油砂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法及专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