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49742A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49742A
CN106549742A CN201510611829.XA CN201510611829A CN106549742A CN 106549742 A CN106549742 A CN 106549742A CN 201510611829 A CN201510611829 A CN 201510611829A CN 106549742 A CN106549742 A CN 106549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result
secondary carrier
control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18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49742B (zh
Inventor
胡秉珊
孙晨
郭欣
吕本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6118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49742B/zh
Priority to KR1020187007463A priority patent/KR20180057621A/ko
Priority to US15/760,502 priority patent/US10624048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99718 priority patent/WO2017050249A1/zh
Priority to EP16848130.7A priority patent/EP3352493B1/en
Publication of CN106549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9742A/zh
Priority to US16/814,999 priority patent/US2020021395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49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9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54Signalisation aspects of the TPC commands, e.g. frame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23Multiplexing of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6Hybrid resource partitioning, e.g. channel borrow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其中,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授权频段上的主载波和未授权频段上的多个辅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对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以使得预先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的预定传输功率被分配给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以及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将控制单元的功率调整结果发送给用户设备,其中,功率调整结果至少包括指示功率分配是否发生变化的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实现对非授权频段上的载波的动态功率调整并且将该调整通知给用户设备,以优化系统性能和频谱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LAA-LTE(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using LTE,使用LTE的授权辅助接入)通信中合理设计功率分配机制而优化未授权频段的频谱使用效率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演进,其承载的服务越来越多,因此需要额外的频谱资源来支持大量的数据传输。蜂窝无线网络运营商在使用现有LTE网络的基础上,开始探讨如何使用非授权频谱资源例如5GHz 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另一方面,WiFi无线产业界也正在将更多的WiFi系统部署在未授权频段。不同运营商之间的通信系统具有平等使用未授权频段的权利。如何公平有效地使用同一个未授权频段已经是工业界需要立刻解决的问题。目前业界普遍达成的共识是未授权频段需要在授权频段的辅助下使用,并且通过载波聚合的方式为终端提供服务。
在未授权频段进行数据传输时,根据不同地区国家的规定限制,每个未授权频段或者工作在未授权频段上的每个载波会有不同的最大发射功率限制。由于在未授权频段传输数据前需要进行能量检测,如果在每个载波上分配固定的功率,一旦在某一载波上的能量检测失败,即表示该载波不可用,从而分配到这个载波上的功率将会浪费。因此,本发明人考虑到如果将此部分功率叠加到能量检测成功的载波上,将会有效提升系统的性能。
此外,如果基站(例如,eNB)端进行了功率调整而未及时将该调整通知给用户设备,一方面,对于下行传输的状况,会影响用户设备的CSI(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RRM(Radio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结果(例如,RSRP(ReferenceSignal Reception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或RSRQ(ReferenceSignal Reception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而这些CSI测量结果以及RRM测量结果对于系统资源调度、链路适配(例如调制编码方案选择)、小区配置、激活、去激活和移动性管理(小区切换、选择)以及负载转移等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对于上行传输的情况,用户设备用于上行传输的载波上的传输功率也需要由基站端来进行控制,因此,基站同样需要将功率调整结果通知给用户设备,以由用户设备根据相应的功率调整结果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鉴于以上问题,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将未授权频段中的能量检测失败的载波上所分配的功率叠加到能量检测成功的载波并且将该功率调整通知给用户设备从而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和频谱利用效率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授权频段上的主载波和未授权频段上的多个辅载波,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对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以使得预先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的预定传输功率被分配给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以及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将控制单元的功率调整结果发送给用户设备,其中,功率调整结果至少包括指示功率分配是否发生变化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功率调整结果还包括指示功率调整的偏移量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X2信令与该基站的相邻基站交互可用性检测结果和功率调整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交互的结果而在多个辅载波中选择要使用的辅载波。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交互的结果而对多个辅载波进行激活/去激活。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被配置成检测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以确定不可用辅载波和可用辅载波;以及功率控制信息生成单元,被配置成生成包括功率调整结果的功率控制信息,其中,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并且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将功率控制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并且根据功率调整结果而对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信号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功率控制信息生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针对多个辅载波中的每一个辅载波而生成功率控制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功率控制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DCIformat 1A/1B/1D/1/2A/2/2B/2C/2D。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功率控制信息重用DCI format1A/1B/1D/1/2A/2/2B/2C/2D中的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功率控制的信息位或者DCI format 1A/1B/1D/1/2A/2/2B/2C/2D中的填充位,以将功率调整结果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功率控制信息生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针对多个辅载波而共同生成功率控制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功率控制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DCIformat 1C。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功率控制信息重用DCI format 1C中用于时分双工的上行/下行配置的信息位或填充位,以将功率调整结果通知给用户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功率控制信息是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控制信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RC层控制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主载波或可用辅载波将下行控制信息DCI format 1A/1B/1D/1/2A/2/2B/2C/2D发送给用户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将关于多个辅载波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并且接收用户设备根据上行调度授权信令而报告的关于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其中,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来自用户设备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并且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在下一周期中将功率调整结果包括在上行调度授权信令以发送给用户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被配置成检测多个辅载波中的特定辅载波的可用性,其中,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在检测单元检测特定辅载波可用时在特定辅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在主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将要用于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的资源块分配给要用于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或者通过调整要用于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的调制编码方式来进行功率调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来自用户设备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识别上行数据传输失败的原因,以调整多个辅载波的竞争窗口大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来自基站的功率调整结果,其中,功率调整结果是基站根据对未授权频段上的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进行功率调整而得到的,以使得预先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的预定传输功率被分配给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其中,功率调整结果至少包括指示功率分配是否发生变化的信息;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功率调整结果而执行相应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方法,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授权频段上的主载波和未授权频段上的多个辅载波,该方法包括:控制步骤,用于根据对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以使得预先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的预定传输功率被分配给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以及通信步骤,用于将功率调整结果发送给用户设备,其中,功率调整结果至少包括指示功率分配是否发生变化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步骤,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功率调整结果,其中,功率调整结果是基站根据对未授权频段上的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进行功率调整而得到的,以使得预先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的预定传输功率被分配给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其中,功率调整结果至少包括指示功率分配是否发生变化的信息;以及控制步骤,用于根据功率调整结果而执行相应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包括收发机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这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被配置成执行上述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或相应单元的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其它方面,还提供了用于实现上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其上记录有该用于实现上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对未授权频段上的辅载波的功率分配进行动态调整并且将相应的调整结果通知给用户设备,可以优化系统性能以及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
在下面的说明书部分中给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其它方面,其中,详细说明用于充分地公开本公开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对其施加限定。
附图说明
本公开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和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指示功率调整结果的DCIformat 1C的信令格式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针对下行传输的第一实现方案的信令交互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针对下行传输的功率调整及指示的时序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针对下行传输的第二实现方案的信令交互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针对上行传输的跨载波调度的实现方案的信令交互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针对上行传输的自载波调度的实现方案的信令交互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间的信息交互示例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关于系统性能的仿真结果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采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17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演进型节点(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
图18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
图19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智能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20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公开,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公开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设备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公开关系不大的其它细节。
接下来,将参照图1至图20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装置100可包括控制单元102和通信单元104。接下来将分别详细各个单元的功能配置。
本公开涉及LAA-LTE通信系统,即,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工作在授权频段的主载波(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PCC)以及工作在未授权频段的多个辅载波(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SCC),并且支持载波间的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这里的未授权频段例如可以是2.4GHz或5GHz的WiFi频段、电视频段或者雷达频段等非蜂窝网络的授权频段。应指出,在现有的LTE标准中,通常支持最多五个成员载波(即,一个主成员载波和四个辅成员载波)间的聚合,因此以下将基于该场景设置来描述本公开的技术,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此,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本公开的技术同样可以适用于更多个载波间聚合的情况。此外,还应指出,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每个小区对应于一个特定频率上的载波,例如主小区(Pcell)对应于主成员载波(PCC),辅小区(Scell)对应于辅成员载波(SCC),因此在本公开中并不明确区分小区和载波的称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所指的含义。
控制单元102可被配置成根据对未授权频段上的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以使得预先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的预定传输功率被分配给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
具体地,由于在使用未授权频段上的任意辅载波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能量检测,以确定该辅载波是否可用。如果检测到特定辅载波不可用,则预先分配给该辅载波的传输功率会被浪费,因此对于辅载波上的传输功率的动态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考虑将所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即,其能量检测失败的辅载波)上的预定传输功率叠加到要使用的可用辅载波上,以增强该可用辅载波上的传输功率,以提高传输性能。在以下的描述中,将分别针对下行传输和上行传输这两种情形来具体描述本公开的技术。
通信单元104可被配置成将控制单元102的功率调整结果发送给用户设备。
如之前所述,无论对于下行传输还是上行传输,基站都需要及时地将功率调整结果通知给用户设备。因此,在本公开的技术中,通过物理层信令将功率调整结果发送给用户设备,该功率调整结果可至少包括指示功率分配是否发生变化的信息,以及时地通知用户设备功率分配发生了变化。优选地,该功率调整结果还可包括指示功率调整的偏移量的信息。应指出,在以下描述中,功率分配的变化以及偏移量均通过物理层信令来通知用户设备,但是可选地,对于偏移量信息,也可以不通过物理层信令而是通过MAC信令或者更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从而用户设备可从相应层次的信令中解析出功率调整的偏移量,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下面将分别针对下行传输和上行传输描述本公开的技术。
关于下行传输的功率分配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装置200可包括检测单元202、控制单元204、功率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6和通信单元208。其中,控制单元204和通信单元208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1描述的控制单元102和通信单元104的功能配置基本上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其细节,下面将仅详细描述检测单元202和功率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6的功能配置示例。
检测单元202可被配置成检测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以确定其中的不可用辅载波和可用辅载波。
具体地,基站在对用户设备进行下行数据传输之前,会首先对辅载波进行能量检测,并且将其能量检测成功的辅载波标识为可用辅载波,而将其能量检测失败的辅载波标识为不可用辅载波。
然后,控制单元204可根据检测单元202的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即将不可用辅载波上的预定分配功率叠加到要使用的可用辅载波上。例如,假设对于四个辅载波SCC1至SCC4,每个辅载波上的预定分配功率均为P,如果检测单元202检测到SCC3和SCC4不可用,则控制单元204可将SCC3和SCC4上分配的传输功率分别叠加到SCC1和SCC2上,从而SCC1和SCC2上的调整后的传输功率均为2P。替选地,作为示例,也可将SCC3和SCC4上的传输功率均叠加到SCC1上而SCC2保持不变,从而SCC1上调整后的传输功率为3P。再者,替选地,如果仅使用SCC1与PCC进行载波汇聚,则也可将SCC2至SCC4上的传输功率均叠加到SCC1上,从而SCC1上调整后的传输功率为4P。然而,在实际传输中,为了增加传输带宽,通常会同时采用可用辅载波SCC1和SCC2与PCC进行载波汇聚,即,通常不会将SCC2上的功率叠加到SCC1上。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对要使用的可用辅载波的传输功率进行调整,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功率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6可被配置成生成包括功率调整结果的功率控制信息。
优选地,该功率控制信息可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发送给用户设备,以及时地将功率调整结果(包括功率调整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可选的功率调整偏移量)通知给用户设备。另一方面,优选地,该功率控制信息也可以是MAC层控制信息或RRC层控制信息。例如,如果在某个辅载波上能量检测成功,但没有下行数据要传输,能量检测的目的是只为了发送DRS(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发现参考信号),此时功率调整结果可以通过MAC层信令或RRC信令通知给用户设备,这是由于DRS的出现周期是40、80或160毫秒,因此可以不占用实时性较高的物理层信令来传输功率调整结果。
通信单元208可将包括功率调整结果的功率控制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并且根据功率调整结果对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信号传输。
应指出,在下行传输中,之所以需要将功率调整结果实时地通知给用户设备是由于传输功率会影响用户设备的CSI测量结果与RRM测量结果(例如,RSRP和/或RSRQ)中至少之一,进而会影响用户设备对于信道状况的估计以及后续的资源调度、链路适配(例如调制编码方案选择)、小区配置、移动性管理(小区切换、选择)、辅小区激活、去激活以及负载转移等操作。例如,假设当前的未授权频段上的CSI参考信号传输功率改变而未及时通知用户设备,则用户设备在基于CSI测量结果估计信道状况时依然是依据调整前的传输功率,这必然会导致对于当前信道状况估计不准确。又例如,假设LAA小区(在未授权频段上工作的小区)的发现参考信号(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DRS)的传输功率改变而未及时通知用户设备,则用户设备在基于DRS的RRM测量进行测量事件上报、小区选择/重选等操作时将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
具体地,根据功率调整结果是针对每个传输块(一个特定下行传输)有效还是针对最大信道占用时间(Maximum Channel Occupation Time)内的所有进行载波汇聚的载波上的传输(所有下行传输)有效,本公开提出了以下方案来向用户设备通知功率调整结果。
方案1
优选地,在该情况下,功率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6可针对多个辅载波中的每一个辅载波而生成功率控制信息。即,该功率控制信息是针对每个传输块的,也就是说,是特定于用户设备的(UE-specific)。
优选地,该功率控制信息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DCI format1A/1B/1D/1/2A/2/2B/2C/2D,即,由DCI format1A/1B/1D/1/2A/2/2B/2C/2D承载的下行调度授权信令(DL grant),下文中对DCI format 1A/1B/1D/1/2A/2/2B/2C/2D和DL grant不进行区别。
作为一个示例,该功率控制信息可以重用(reuse)DL grant中的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功率控制的信息位(即,传输功率控制命令(TPC command),2比特)来指示功率调整结果。以下表1给出了以DL grant信令中的TPC command来指示功率调整结果的情况下的示例。
表1
在以上示例中,使用2比特的TPC command来指示功率调整结果,由于目前的协议仅支持最多4个辅载波,因此使用2比特信息就足以指示该调整结果。此外,应指出,在上述示例中,将功率调整的偏移量也包括在功率控制信息中,但是如上所述,替选地,该偏移量也可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来通知用户设备,从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物理层信令得知功率分配发生了变化,并通过解析高层信令来获知具体的调整偏移量,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实时性较差一些。此外,还应指出,以上表格中给出的指示含义仅是示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置相应的指示含义。
在该示例中,通过重用原有的信息位而未增加信息位来表示功率调整结果,可以维持原有的信令结构,对原有协议的改动较小,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替选地,也可不重用现有的TPC command而重用DL grant中的填充位(padding bits)来指示功率调整结果。应理解,尽管这里仅使用2比特来指示功率调整结果,但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允许更多个载波间的聚合,因此也可以重用更多比特的填充位来指示相应的功率调整结果。
可以看出,在第一种方案中,由于功率调整结果是针对每个传输块有效,因此该方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但是会引起较大的信令开销。
在例如功率调整并不是非常频繁的情况下,为了节省信令开销,本公开还提出了以下第二种方案。
方案2
优选地,在该情况下,功率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6可针对多个辅载波而共同生成功率控制信息。即,该功率控制信息是针对所有聚合载波而在整个的最大信道占用时间内有效的,也就是说,是特定于小区的(Cell-specific)。
优选地,该功率控制信息可以是DCI format 1C。
作为优选示例,可以重用DCI format 1C中用于时分双工的上行/下行配置的信息位来指示功率调整结果。
在Rel-12时,通过DCI format 1C可以动态改变每个载波(授权频段)上的TDD配置。但是在未授权频段上,由于LTE系统占用未授权频段的时间限制和存在不完整子帧的原因,动态改变TDD配置未必能够带来系统性能的提升,而承载这部分内容的信息位资源可能被浪费。因此,本公开通过重用DCI format 1C来向用户设备通知功率调整结果,从而在不增加新的信息位且维持原有信令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功率调整结果的有效通知。
下面将参照图3具体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指示功率调整结果的DCI format 1C的信令格式的示例。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指示功率调整结果的DCI format 1C的信令格式的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一般的载波聚合的例子中,在重用DCI format 1C信令以后,每个比特表示的含义如下:
比特0-2指示的是主载波的TDD配置(7种);
比特3-5指示的是辅载波1的功率调整结果;
比特6-8指示的是辅载波2的功率调整结果;
比特9-11指示的是辅载波3的功率调整结果;以及
比特12-14指示的是辅载波4的功率调整结果。
需注意的是,如上所述,在辅载波工作在未授权频段的情况下不需要动态TDD UL/DL配置。在一些示例中,UE被配置的多个辅载波中的一部分工作在未授权频段,而另一部分工作在授权频段,UE例如可根据高层信令中LAA-MainConfig信元确定工作在未授权频段上的辅载波。对于工作在授权频段的辅载波,和主载波的情况类似地,DCI format 1C中的相应信息位仍用于表示TDD UL/DL配置,换言之,可以仅改变DCIformat 1C中对部分辅载波的指示位。
对于每个辅载波,都可以使用3比特信息来指示其功率改变,作为示例,针对每个辅载波的3比特信息可以表示如下含义:
表2
DCI format 1C中的对应信息位(3比特) 如果被解释为功率调整结果
000 无调整,即,偏移量为0
001 1倍的偏移量
010 2倍的偏移量
011 3倍的偏移量
100 4倍的偏移量
101 5倍的偏移量
110 6倍的偏移量
111 7倍的偏移量
通过如图3所示的这种对DCI format 1C的重用,可以实现对功率调整结果的有效通知。
作为另一优选示例,类似地,如在上述方案1的情况下一样,也可不改变DCI format 1C中用于TDD配置的原有信息位的含义,而是重用DCIformat 1C中的填充位来指示功率调整结果。
此外,类似地,如在上述方案1的情况下一样,在该示例中,将功率调整的偏移量也包括在功率控制信息中,但是替选地,该偏移量也可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来通知用户设备,从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物理层信令得知功率分配发生了变化,并通过解析高层信令来获知具体的调整偏移量。此外,还应指出,以上表格中给出的指示含义仅是示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置相应的指示含义。
可以看出,在第二种方案中,由于该功率控制信息针对所有聚合载波而在整个最大信道占用时间内有效,因此与第一种方案相比,该方式可以使得信令开销大大减少,但是灵活性较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网络状况而选择方案1或方案2,以优化网络性能。
替选地,除了上述两种方案之外,还可以将方案1和方案2结合使用,以用于指示更丰富的信息。该方案对于未来可能支持高达32个载波间的聚合的方案以及基于帧的能量检测方案来说尤其有用。下面将详细介绍第三种方案。
方案3:方案1和方案2的结合
在该方案中,可以重用DCI format 1C中用于TDD配置的信息位或填充位(针对每个辅载波有3比特信息)以及DL grant中的TPC command字段或者其填充位(2比特信息)来共同指示功率调整结果。由于此时对于每个辅载波共有5比特信息可用,因此可以指示高达32种状态。作为示例,以下给出了方案3中的各个信息位所表示的含义。
表3
DCI format 1C中的对应信息位(3比特) 如果被解释为功率调整结果
000 0-3倍的偏移量
001 4-7倍的偏移量
010 8-11倍的偏移量
011 12-15倍的偏移量
100 16-19倍的偏移量
101 20-23倍的偏移量
110 24-27倍的偏移量
111 28-31倍的偏移量
即,首先,可以根据DCI format 1C中针对每个辅载波的指示信息确定针对该辅载波的功率调整区间,接下来,再根据DL grant中的指示信息而确定该辅载波在该区间内的具体调整量。例如,假设根据DCI format1C确定的功率调整区间为16-19倍,则根据以下表4中的TPC command的信息可以确定具体的功率调整量。
表4
DL grant中的TPC command字段(2比特) 如果被解释为功率调整结果
00 16倍的偏移量
01 17倍的偏移量
10 18倍的偏移量
11 19倍的偏移量
应理解,以上给出的各个信息位所表示的含义仅是示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自行进行设计,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上述方案,下面将参照图4至图7给出分别针对上述方案1和方案2的信令交互过程。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针对下行传输的第一实现方案的信令交互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1中,基站(eNB)通过RRC信令对用户设备配置支持LAA的辅小区LAA-MainConfig。然后,在步骤S42中,eNB对各个辅载波进行能量检测以判断其是否可用,并且根据检测结果而进行上述功率调整。接下来,如果是跨载波调度,则在步骤S43中,eNB通过主载波将包括功率调整结果的DL grant(即,DCI format1A/1B/1D/1/2A/2/2B/2C/2D,重用其中的TPC command或者填充位)发送给用户设备。另一方面,如果是自载波调度,则如在步骤S43’中,eNB通过可用的辅载波(即,检测到空闲的辅载波)将包括功率调整结果的DL grant发送给用户设备。接下来,在步骤S44中,eNB通过上述可用的辅载波对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然后,在步骤S45中,用户设备通过PUCCH或PUSCH向基站进行反馈,以通知用户设备其是否接收到信号(即,下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
参照图4描述的信令交互过程可从图5所示的时序图得以更好的理解。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针对下行传输的功率调整及指示的时序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针对每个辅载波SCC1至SCC4分别进行能量检测,并且将其能量检测失败(即,不可用)的辅载波SCC2和SCC3的分配功率叠加到可用的辅载波SCC1和SCC4上,并通过DL grant发送给用户设备。接下来,可在SCC1和SCC4上对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可以看出,包含在DL grant中的功率调整结果仅针对各个辅载波(即,每个传输块)有效,因此该方案具有最高的灵活性,但是大大增加了信令开销。
接下来,将参照图6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针对下行传输的第二实现方案的信令交互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首先,在步骤S61中,eNB通过RRC信令配置支持LAA的信令LAA-MainConfig和支持eIMTA(enhanced InterferenceManagement For Traffic Adaption,用于业务自适应的增强干扰管理)的信令eIMTA-Mainconfig。接下来,在步骤S62中,eNB对各个辅载波进行能量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可用,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上述功率调整。接下来,在步骤S63中,eNB通过主载波将包括功率调整结果的DCI format 1C(即,重用其中用于TDD配置的信息位或填充位)发送给用户设备。接下来,如果是跨载波调度,则在步骤S64中,eNB通过主载波将下行调度授权信令DL grant发送给用户设备。另一方面,如果是自载波调度,则在步骤S64’中,eNB通过上述检测可用的辅载波将DL grant发送给用户设备。接下来,步骤S65中,eNB在检测可用的辅载波上对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最后,在步骤S66中,用户设备通过PUCCH或PUSCH向基站进行反馈,以通知用户设备其是否接收到信号(即,下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
图6所示的信令交互过程可从图5所示的时序图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可以看出,通过主载波向用户设备发送的DCI format 1C是针对所有聚合载波的最大信道占用时间而有效的,即,针对所有辅载波SCC1至SCC4均有效,因此其灵活性可能较差,但是可以节省信令开销。
此外,应指出,在下行传输的跨载波调度中,也可不通过主载波而是通过检测可用的第一辅载波发送针对第二辅载波的DL grant,在此不再详细描述该情况。
应理解,以上所示的信令交互过程仅为示例而非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而对上述信令过程进行修改。例如,DL grant的传输和下行传输并不一定是分别在两个步骤中执行的,而是可以在一个步骤中同时执行。此外,例如,对于以上参照图6描述的第二实现方案,如果通过DCI format 1C和DL grant两者来向用户设备通知功率调整结果,则该方案可被修改为上述第三实现方案。
关于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
以上描述了针对下行传输的情况,接下来将返回参照图1继续描述针对上行传输的情况。
在上行传输的情况下,通信单元104可进一步被配置成将关于多个辅载波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UL grant(即,DCI format 0/4)发送给用户设备。
应理解,在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eNB通过主载波向用户设备发送UL grant,因此eNB在发送UL grant之前无需进行能量检测。另一方面,在自载波调度的情况下,由于eNB通过辅载波本身向用户设备发送ULgrant,因此eNB在发送UL grant之前需要对该辅载波进行能量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可用,并且如果可用,则在该辅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UL grant,下面将会参照图7详细描述自载波调度的情况。
接收到该UL grant中的用户设备会对辅载波进行能量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可用并将检测结果报告给eNB。因此,通信单元104可进一步被配置成接收用户设备根据所接收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而报告的关于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并且控制单元102可根据所接收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进行上行功率调整,即,将不可用的辅载波上预先分配的功率叠加到要使用的可用辅载波上。
在上行功率调整方案中,控制单元102优选地可通过将用于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分配给要用于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或者通过调整要用于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的调制编码方式来进行功率调整。
由于每个资源块的传输功率PRB是预先确定好且不可调整的,因此,在上行功率调整时,如果要调整各个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的功率(PTB),可通过将分配给不可用辅载波的资源块分配给要使用的辅载波,即,通过增加用于要使用的辅载波传输的传输块的资源块数量来增大该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的功率,或者还可通过用于调整该传输块的调制编码方式来调整其功率。
应指出,eNB根据用户设备报告的各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做出的功率调整对于当前传输并无影响,但是通信单元104可在下一周期中将该功率调整结果包括在UL grant中发送给用户设备,以对用户设备的下一周期的上行数据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
进一步优选地,控制单元102还可根据来自用户设备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识别上行数据传输失败的原因,例如,是由于用户设备并未发出数据还是由于信道不可用导致传输失败,以调整多个辅载波的竞争窗口大小。例如,如果检测到一个或多个辅载波不可用,则可相应减小可用辅载波的竞争窗口大小以缩短退避时间,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接下来,将参照图7描述上行传输的自载波调度方案的情况。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7所示,根据该实施例装置700可包括检测单元702、控制单元704和通信单元706,其中,控制单元704和通信单元706的功能配置示例与以上描述的上行传输的跨载波调度方案的情况下的控制单元102和通信单元104的功能配置基本上相同,在此不再重复。下面将仅详细描述检测单元702的功能配置示例。
检测单元702可被配置成检测多个辅载波中的特定辅载波的可用性。具体地,如上所述,在自载波调度方案中,由于eNB需要在辅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UL grant,因此eNB需要在发送UL grant之前对特定辅载波进行能量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可用,并且在检测单元702检测该特定辅载波可用的情况下,通信单元706才可在该特定辅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UL grant。
应指出,与下行传输的情况下不同,在上行传输的跨载波调度方案中,仅可以通过主载波来传输UL grant,而不能通过其它可用辅载波来传输对于特定辅载波的UL grant。
为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上行传输情况下的功率控制方案,下面将分别参照图8和图9描述针对上行传输的跨载波调度方案和自载波调度方案的信令交互过程。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针对上行传输的跨载波调度的实现方案的信令交互过程的流程图,并且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针对上行传输的自载波调度的实现方案的信令交互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在步骤S81中,eNB通过主载波向用户设备发送ULgrant。接下来,在步骤S82中,用户设备根据所接收到的UL grant而对辅载波进行能量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可用。然后,在步骤S83中,用户设备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直接将检测结果报告给eNB或者将与上行数据复用后的检测结果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报告给eNB。然后,在步骤S84中,用户设备在可用的辅载波上对eNB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应指出,由于图8所示的是一个传输周期的信令交互过程,因此这里未示出eNB根据所接收的可检测结果以上述方式进行功率调整并且在下一周期中通过UL grant将功率调整结果通知给用户设备的操作,但是这样的操作根据以上描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容易理解的。
接下来,将参照图9描述针对上行传输的自载波调度的实现方案的信令交互过程。
图9所示的信令交互过程与图8所示的基本上相同,唯一的区别仅在于,由于在自载波调度方案中需要通过辅载波本身向用户设备发送ULgrant,因此在图9所示的流程图中,eNB在向用户设备发送UL grant之前,需要先对特定辅载波进行能量检测以判断其是否可用,并且仅在该辅载波可用的情况下才通过该辅载波向用户设备发送UL grant。其它步骤中的处理可参见图8中相应步骤中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同样地,应理解,图8和图9所示的信令交互过程仅为示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而对上述过程进行修改,并且这样的修改均应认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返回参照图1,优选地,通信单元104可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X2信令与相邻基站交互对于各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以及其功率调整结果,并且控制单元102可进一步根据交互的结果(包括来自其它基站的辅载波可用性检测结果及其功率调整结果)而在多个辅载波中选择要使用的辅载波和/或对多个辅载波进行激活/去激活。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间的信息交互示例的示意图。
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相邻基站间可通过X2接口交换各自的关于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以及各个载波的功率调整结果。
可以理解,基站间关于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和功率调整结果的交互可以有助于在整个未授权频段上进行协调,例如,包括基站进行载波选择以及频率复用以及对各个辅载波进行激活/去激活。例如,根据各个辅载波上的功率调整结果,为了实现在特定载波上更有效的频率复用,各个基站之间的干扰应该维持在一定数量级,因此基站可尽量选择发射功率相对低的载波,尤其是对具有相对多的上行传输业务的基站。又例如,根据各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基站可以优先选择能量检测成功率高的辅载波,并且如果某一基站对特定辅载波的能量检测失败,则其它基站可根据该检测结果而将该辅载波去激活,并且激活其它能量检测成功的辅载波,这对于未来可聚合的载波数量越来越多(例如,高达32个)的情况尤其有利。
可以看出,上述基站间的交互可以优化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图11是示出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关于系统性能的仿真结果的示意图。
从图11可以看出,在采用相同的能量检测门限值的情况下,根据各个辅载波上的能量检测结果(即,可用性检测结果)进行动态功率调整,可以显著提升系统性能。
与上述基站侧的装置相对应地,接下来将参照图12和图13描述用户设备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2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装置1200可包括接收单元1202和控制单元1204。
接收单元1202可被配置成接收来自基站的功率调整结果,该功率调整结果是基站根据对未授权频段上的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进行功率调整而得到的,以使得预先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的预定传输功率被分配给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该功率调整结果至少包括指示功率分配是否发生变化的信息。优选地,该功率调整结果还包括指示功率调整的偏移量的信息。
控制单元1204可被配置成根据功率调整结果而执行相应操作。
在下行传输的情况下,接收单元1202可进一步被配置成接收来自基站的包括功率调整结果的功率控制信息,并且控制单元1204可通过对该功率控制信息进行解码来获得功率调整结果以对信道状态信息测量结果和/或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结果进行控制。
在下行传输的情况下,对于未授权频段上的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由基站来执行,并且用户设备可根据所接收的功率调整结果(包括至少功率分配是否变化以及可选的功率调整偏移量)而对其CSI测量结果和/或RRM测量结果(包括RSRP和/或RSRQ)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是由于CSI测量结果和RRM测量结果与信道上的发射功率有关,因此用户设备需要根据功率调整结果对其CSI测量结果和/或RRM测量结果进行调整(例如,减去所叠加的功率调整偏移量)。否则,用户设备的不准确的CSI测量结果和RRM测量结果会影响信道估计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后续的资源调度、链路适配(例如调制编码方案选择)、小区配置、移动性管理(小区切换、选择)、辅小区激活、去激活以及负载转移等操作。
优选地,在上述第一种方案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204可通过对针对多个辅载波中的每一个辅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即,DCI format1A/1B/1D/1/2A/2/2B/2C/2D)进行解码而获得功率调整结果,在该情况下,通过重用DCI format 1A/1B/1D/1/2A/2/2B/2C/2D中的TPC command(即,用于PUCCH的传输功率控制的信息位)或填充位(2比特)来指示功率调整结果。替选地,在上述第二种方案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204可通过对多个辅载波共同的功率控制信息(即,DCI format 1C)进行解码而获得功率调整结果,在该情况下,通过重用DCI format 1C中用于TDD配置的信息位或填充位(针对每个辅载波为3比特)来指示功率调整结果。再者,替选地,在上述第三种方案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204可通过对DCI format 1C和DCI format 1A/1B/1D/1/2A/2/2B/2C/2D(即,DL grant)进行联合解码来获得功率调整结果。
以上描述了在下行传输的情况下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接下来将参照图13描述在上行传输情况下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3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装置1300可包括接收单元1302、检测单元1304、发送单元1306和控制单元1308。其中,接收单元1302和控制单元1308的功能配置与上述接收单元1202和控制单元1204的功能配置基本上相同,在此不再重复。下面将仅详细描述检测单元1304和发送单元1306的功能配置示例。
在上行传输的情况下,接收单元1302还接收来自基站的关于多个辅载波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即,UL grant),并且检测单元1304可被配置成根据所接收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而检测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如上所述,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之前,用户设备需要对辅载波进行能量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可用。
发送单元1306可被配置成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基站,以由基站对上行传输功率进行控制(例如,增加用于可用辅载波传输的传输块的资源块数量或者调整其调制编码方式),并且基站将功率调整结果包括在UL grant中以对下一周期的上行数据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优选地,发送单元1306可通过PDCCH直接发送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或者可通过将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与上行数据复用后通过PUSCH来发送。
接下来,在检测单元1304检测特定辅载波可用的情况下,发送单元1306可在该特定辅载波上对基站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并且在下一周期中可根据相应的功率调整结果,利用相应的发射功率在该特定辅载波上对基站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应理解,以上参照图12和图13描述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是与上述基站侧的装置相对应的,因此在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见在基站侧装置的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此外,应理解,尽管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以及相应的信令交互过程示例,但是应理解,这仅是示例而非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例如可对各个实施例中的功能模块进行添加、删除和/或组合等,并且这样的修改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与上述装置实施例相对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了以下方法实施例。以下将参照图14和图15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首先,将参照图1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方法。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4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方法可包括控制步骤S1402和通信步骤S1404。
在控制步骤S1402中,可根据对未授权频段上的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以使得预先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的预定传输功率被分配给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
接下来,在通信步骤S1404中,可将功率调整结果发送给用户设备,该功率调整结果至少包括指示功率分配是否发生变化的信息。
优选地,该功率调整结果还可包括指示功率调整的偏移量的信息。
优选地,在通信步骤还可通过X2信令与相邻基站交互各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和相应的功率调整结果。
优选地,在控制步骤中可进一步根据交互的结果而在多个辅载波中选择要使用的辅载波。
优选地,在控制步骤中可进一步根据交互的结果而对多个辅载波进行激活/去激活。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可包括检测步骤和功率控制信息生成步骤。在检测步骤中,可检测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以确定不可用辅载波和可用辅载波,并且在功率控制信息生成步骤中,可生成包括功率调整结果的功率控制信息,并且在控制步骤中可根据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并且在通信步骤中将功率控制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并且根据功率调整结果而对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信号传输。
优选地,在功率控制信息生成步骤中,可针对多个辅载波中的每一个辅载波来生成功率控制信息,并且该功率控制信息优选地可以是DCIformat 1A/1B/1D/1/2A/2/2B/2C/2D。优选地,该功率控制信息重用DCIformat 1A/1B/1D/1/2A/2/2B/2C/2D中的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功率控制的信息位或者填充位,以将功率调整结果通知给用户设备。
另一方面,优选地,在功率控制信息生成步骤中,可针对多个辅载波而共同生成功率控制信息,该功率控制信息可以是DCI format 1C。优选地,该功率控制信息重用DCI format 1C中用于TDD的上行/下行配置的信息位或填充位,以将功率调整结果通知给用户设备。
优选地,该功率控制信息可以是MAC层控制信息或RRC层控制信息。
优选地,在通信步骤中,可通过主载波或可用辅载波将DL grant发送给用户设备,以实现跨载波调度或自载波调度。
优选地,在通信步骤中,还可将关于多个辅载波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并且接收用户设备根据上行调度授权信令而报告的关于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并且在控制步骤中可根据来自用户设备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并且在下一周期中,在通信步骤中将包括功率调整结果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
优选地,该方法还可包括:检测步骤,检测多个辅载波中的特定辅载波的可用性,并且在通信步骤中,可在检测特定辅载波可用时在特定辅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
优选地,在通信步骤中还可通过主载波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
优选地,在控制步骤中,可通过将要用于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的资源块分配给要用于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或者通过调整要用于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的调制编码方式来进行功率调整。
优选地,在控制步骤中,可根据来自用户设备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识别上行数据传输失败的原因,以调整多个辅载波的竞争窗口大小。
应理解,在这里的方法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见以上对应的基站侧的装置的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5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方法1500可包括接收步骤S1502和控制步骤S1504。
在接收步骤S1502中,可接收来自基站的功率调整结果,该功率调整结果是基站根据对未授权频段上的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进行功率调整而得到的,以使得预先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的预定传输功率被分配给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该功率调整结果至少包括指示功率分配是否变化的信息。优选地,该功率调整结构还可包括指示功率调整的偏移量的信息。
在控制步骤S1504中,可根据功率调整结果而进行相应操作。
优选地,在接收步骤中,还可接收来自基站的包括功率调整结果的功率控制信息,并且在控制步骤中可通过对功率控制信息进行解码而获得功率调整结果以对信道状态信息测量结果和/或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结果进行控制。
优选地,在控制步骤中,可通过对针对多个辅载波中的每一个辅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进行解码而获得功率调整结果。进一步优选地,在控制步骤中,可通过对DCI format 1A/1B/1D/1/2A/2/2B/2C/2D进行解码而获得功率调整结果。进一步优选地,在控制步骤中可通过对DCI format1A/1B/1D/1/2A/2/2B/2C/2D中的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功率控制的信息位或者填充位进行解码而获得功率调整结果。
优选地,在控制步骤中可通过对多个辅载波共同的功率控制信息进行解码而获得功率调整结果。进一步优选地,在控制步骤中可通过对DCIformat 1C进行解码而获得功率调整结果。进一步优选地,在控制步骤中可通过对DCI format 1C中用于TDD的上行/下行配置的信息位或填充位进行解码而获得功率调整结果。
优选地,在接收步骤中还接收来自基站的关于多个辅载波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该方法装置还包括:检测步骤,根据上行调度授权信令而检测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以及发送步骤,将检测结果发送到基站,该功率调整结果是基站根据检测结果而做出的。
优选地,在发送步骤中,可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直接发送检测结果或者将与上行数据复用后的检测结果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来进行发送。
优选地,在发送步骤中,可在检测结果表示特定辅载波可用的情况下,在下一周期中根据包括在上行调度授权信令中的功率调整结果而在特定辅载波上对基站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应理解,在这里的方法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见以上对应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应指出,尽管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的过程示例,但是这仅是示例而非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例如可对各个实施例中的步骤进行添加、删除或者组合等,并且这样的修改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包括收发机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这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被配置成执行上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或相应单元的功能。
应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中的机器可执行的指令还可以被配置成执行与上述装置实施例相对应的方法,因此在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考先前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进行描述。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包括机器可执行的指令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中。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另外,还应该指出的是,上述系列处理和装置也可以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在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16所示的通用个人计算机1600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等。图16是示出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采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在图16中,中央处理单元(CPU)16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16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16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6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 1603中,也根据需要存储当CPU 1601执行各种处理等时所需的数据。
CPU 1601、ROM 1602和RAM 1603经由总线16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1605也连接到总线1604。
下述部件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605:输入部分1606,包括键盘、鼠标等;输出部分16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和扬声器等;存储部分1608,包括硬盘等;和通信部分16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通信部分16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
根据需要,驱动器1610也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605。可拆卸介质16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16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16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拆卸介质16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16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1611。可拆卸介质16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 1602、存储部分16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以下将参照图17至图20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应用示例。
[关于基站的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17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eNB 1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710以及基站设备1720。基站设备1720和每个天线1710可以经由RF线缆彼此连接。
天线171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基站设备172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7所示,eNB 17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710。例如,多个天线1710可以与eNB 170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虽然图17示出其中eNB 1700包括多个天线1710的示例,但是eNB 17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710。
基站设备1720包括控制器1721、存储器1722、网络接口1723以及无线通信接口1725。
控制器1721可以为例如CPU或DSP,并且操作基站设备1720的较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1721根据由无线通信接口17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来生成数据分组,并经由网络接口1723来传递所生成的分组。控制器1721可以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进行捆绑以生成捆绑分组,并传递所生成的捆绑分组。控制器1721可以具有执行如下控制的逻辑功能:该控制诸如为无线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接纳控制和调度。该控制可以结合附近的eNB或核心网节点来执行。存储器17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控制器172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控制数据(诸如终端列表、传输功率数据以及调度数据)。
网络接口1723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720连接至核心网17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1721可以经由网络接口1723而与核心网节点或另外的eNB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eNB 1700与核心网节点或其他eNB可以通过逻辑接口(诸如S1接口和X2接口)而彼此连接。网络接口1723还可以为有线通信接口或用于无线回程线路的无线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1723为无线通信接口,则与由无线通信接口1725使用的频段相比,网络接口1723可以使用较高频段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172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长期演进(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天线1710来提供到位于eNB 17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172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基带(BB)处理器1726和RF电路1727。BB处理器1726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层(例如L1、介质访问控制(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代替控制器1721,BB处理器1726可以具有上述逻辑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BB处理器1726可以为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为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模块。更新程序可以使BB处理器1726的功能改变。该模块可以为插入到基站设备1720的槽中的卡或刀片。可替代地,该模块也可以为安装在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1727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71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如图17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72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72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726可以与eNB 170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如图17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725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727。例如,多个RF电路1727可以与多个天线元件兼容。虽然图17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7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726和多个RF电路1727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72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726或单个RF电路1727。
(第二应用示例)
图18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eNB 183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840、基站设备1850和RRH1860。RRH 1860和每个天线1840可以经由RF线缆而彼此连接。基站设备1850和RRH 1860可以经由诸如光纤线缆的高速线路而彼此连接。
天线184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RRH 186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8所示,eNB 183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840。例如,多个天线1840可以与eNB183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虽然图18示出其中eNB 1830包括多个天线1840的示例,但是eNB 183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840。
基站设备1850包括控制器1851、存储器1852、网络接口1853、无线通信接口1855以及连接接口1857。控制器1851、存储器1852和网络接口1853与参照图17描述的控制器1721、存储器1722和网络接口1723相同。
无线通信接口185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RRH 1860和天线1840来提供到位于与RRH 1860对应的扇区中的终端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85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1856。除了BB处理器1856经由连接接口1857连接到RRH 1860的RF电路1864之外,BB处理器1856与参照图17描述的BB处理器1726相同。如图18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85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85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856可以与eNB 183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虽然图18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85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856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85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856。
连接接口1857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850(无线通信接口1855)连接至RRH 1860的接口。连接接口1857还可以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850(无线通信接口1855)连接至RRH 1860的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RRH 1860包括连接接口1861和无线通信接口1863。
连接接口1861为用于将RRH 1860(无线通信接口1863)连接至基站设备1850的接口。连接接口1861还可以为用于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接口1863经由天线18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86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RF电路1864。RF电路186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8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8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863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864。例如,多个RF电路1864可以支持多个天线元件。虽然图18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863包括多个RF电路186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863也可以包括单个RF电路1864。
在图17和图18所示的eNB 1700和eNB 1830中,通过使用图1、图2和图7所描述的通信单元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1725以及无线通信接口1855和/或无线通信接口1863实现。控制单元、检测单元和功率控制信息生成单元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控制器1721和控制器1851实现。
[关于用户设备的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19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智能电话19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智能电话1900包括处理器1901、存储器1902、存储装置1903、外部连接接口1904、摄像装置1906、传感器1907、麦克风1908、输入装置1909、显示装置1910、扬声器1911、无线通信接口19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1915、一个或多个天线1916、总线1917、电池1918以及辅助控制器1919。
处理器1901可以为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1900的应用层和另外层的功能。存储器19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1901执行的程序。存储装置1903可以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外部连接接口1904为用于将外部装置(诸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连接至智能电话1900的接口。
摄像装置1906包括图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生成捕获图像。传感器1907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麦克风1908将输入到智能电话1900的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入装置190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191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1910包括屏幕(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并且显示智能电话19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1911将从智能电话19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1912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912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1913和RF电路1914。BB处理器1913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191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916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912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1913和RF电路1914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19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912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913和多个RF电路1914。虽然图19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912包括多个BB处理器1913和多个RF电路191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912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913或单个RF电路19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1912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局域网(LAN)方案。在此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1912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1913和RF电路1914。
天线开关1915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1912中的多个电路(例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1916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1916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1912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9所示,智能电话19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916。虽然图19示出其中智能电话1900包括多个天线1916的示例,但是智能电话19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916。
此外,智能电话190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1916。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1915可以从智能电话1900的配置中省略。
总线1917将处理器1901、存储器1902、存储装置1903、外部连接接口1904、摄像装置1906、传感器1907、麦克风1908、输入装置1909、显示装置1910、扬声器1911、无线通信接口1912以及辅助控制器1919彼此连接。电池1918经由馈线向图19所示的智能电话190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辅助控制器19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智能电话1900的最小必需功能。
在图19所示的智能电话1900中,通过使用图12和图13所描述的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1912实现。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1901或辅助控制器1919实现。
(第二应用示例)
图20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202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汽车导航设备2020包括处理器2021、存储器20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2024、传感器2025、数据接口2026、内容播放器2027、存储介质接口2028、输入装置2029、显示装置2030、扬声器2031、无线通信接口20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2036、一个或多个天线2037以及电池2038。
处理器2021可以为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汽车导航设备2020的导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存储器20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2021执行的程序。
GPS模块20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汽车导航设备2020的位置(诸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2025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器。数据接口2026经由未示出的终端而连接到例如车载网络2041,并且获取由车辆生成的数据(诸如车速数据)。
内容播放器2027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诸如CD和DVD)中的内容,该存储介质被插入到存储介质接口2028中。输入装置202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20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2030包括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的屏幕,并且显示导航功能的图像或再现的内容。扬声器2031输出导航功能的声音或再现的内容。
无线通信接口2033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203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2034和RF电路2035。BB处理器2034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2035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037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2033还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2034和RF电路2035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20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033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034和多个RF电路2035。虽然图20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0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2034和多个RF电路2035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033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034或单个RF电路20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2033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LAN方案。在此情况下,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无线通信接口2033可以包括BB处理器2034和RF电路2035。
天线开关2036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2033中的多个电路(诸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2037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2037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2033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0所示,汽车导航设备202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037。虽然图20示出其中汽车导航设备2020包括多个天线2037的示例,但是汽车导航设备202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037。
此外,汽车导航设备202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2037。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2036可以从汽车导航设备2020的配置中省略。
电池2038经由馈线向图20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202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电池2038累积从车辆提供的电力。
在图20示出的汽车导航设备2020中,通过使用图12和图13所描述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2033实现。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2021实现。
本公开内容的技术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汽车导航设备2020、车载网络2041以及车辆模块2042中的一个或多个块的车载系统(或车辆)2040。车辆模块2042生成车辆数据(诸如车速、发动机速度和故障信息),并且将所生成的数据输出至车载网络2041。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当然不限于以上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得到各种变更和修改,并且应理解这些变更和修改自然将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包括在一个单元中的多个功能可以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替选地,在以上实施例中由多个单元实现的多个功能可分别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另外,以上功能之一可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无需说,这样的配置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在该说明书中,流程图中所描述的步骤不仅包括以所述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地或单独地而不是必须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此外,甚至在按时间序列处理的步骤中,无需说,也可以适当地改变该顺序。

Claims (33)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授权频段上的主载波和未授权频段上的多个辅载波,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对所述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以使得预先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的预定传输功率被分配给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以及
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控制单元的功率调整结果发送给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功率调整结果至少包括指示功率分配是否发生变化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调整结果还包括指示功率调整的偏移量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X2信令与所述基站的相邻基站交互所述可用性检测结果和所述功率调整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交互的结果而在所述多个辅载波中选择要使用的辅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交互的结果而对所述多个辅载波进行激活/去激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被配置成检测所述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以确定所述不可用辅载波和所述可用辅载波;以及
功率控制信息生成单元,被配置成生成包括所述功率调整结果的功率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并且
所述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将所述功率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并且根据所述功率调整结果而进行下行信号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生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针对所述多个辅载波中的每一个辅载波而生成所述功率控制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DCI format 1A/1B/1D/1/2A/2/2B/2C/2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重用所述DCI format 1A/1B/1D/1/2A/2/2B/2C/2D中的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功率控制的信息位或者所述DCI format1A/1B/1D/1/2A/2/2B/2C/2D中的填充位,以将所述功率调整结果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生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针对所述多个辅载波而共同生成所述功率控制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DCI format 1C。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重用所述DCI format 1C中用于时分双工的上行/下行配置的信息位或者填充位,以将所述功率调整结果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是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控制信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RC层控制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所述主载波或所述可用辅载波将下行控制信息DCI format1A/1B/1D/1/2A/2/2B/2C/2D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将关于所述多个辅载波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并且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而报告的关于所述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并且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在下一周期中将所述功率调整结果包括在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以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被配置成检测所述多个辅载波中的特定辅载波的可用性,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特定辅载波可用时在所述特定辅载波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在所述主载波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将要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的资源块分配给要用于所述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或者通过调整要用于所述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所传输的传输块的调制编码方式来进行功率调整。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识别上行数据传输失败的原因,以调整所述多个辅载波的竞争窗口大小。
20.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来自基站的功率调整结果,其中,所述功率调整结果是所述基站根据对未授权频段上的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进行功率调整而得到的,以使得预先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的预定传输功率被分配给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其中,所述功率调整结果至少包括指示功率分配是否发生变化的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功率调整结果而执行相应操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调整结果还包括指示功率调整的偏移量的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包括所述功率调整结果的功率控制信息,并且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对所述功率控制信息进行解码而获得所述功率调整结果以对信道状态信息测量结果和/或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结果进行控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对针对所述多个辅载波中的每一个辅载波的所述功率控制信息进行解码而获得所述功率调整结果。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DCI format 1A/1B/1D/1/2A/2/2B/2C/2D,并且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DCI format1A/1B/1D/1/2A/2/2B/2C/2D进行解码而获得所述功率调整结果。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对所述DCI format 1A/1B/1D/1/2A/2/2B/2C/2D中的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功率控制的信息位或者所述DCI format1A/1B/1D/1/2A/2/2B/2C/2D中的填充位进行解码而获得所述功率调整结果。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对所述多个辅载波共同的所述功率控制信息进行解码而获得所述功率调整结果。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DCI format 1C,并且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DCI format 1C进行解码而获得所述功率调整结果。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对所述DCI format 1C中用于时分双工的上行/下行配置的信息位或填充位进行解码而获得所述功率调整结果。
29.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关于所述多个辅载波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而检测所述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以及
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基站,并且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结果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做出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直接发送所述检测结果或者将与上行数据复用后的所述检测结果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来进行发送。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特定辅载波可用的情况下,在下一周期中根据包括在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中的所述功率调整结果而在所述特定辅载波上对所述基站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32.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方法,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授权频段上的主载波和未授权频段上的多个辅载波,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步骤,用于根据对所述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而进行功率调整,以使得预先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的预定传输功率被分配给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以及
通信步骤,用于将所述功率调整结果发送给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功率调整结果至少包括指示功率分配是否发生变化的信息。
3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功率调整结果,其中,所述功率调整结果是所述基站根据对未授权频段上的多个辅载波的可用性检测结果进行功率调整而得到的,以使得预先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不可用辅载波的预定传输功率被分配给可用辅载波中要使用的辅载波其中,所述功率调整结果至少包括指示功率分配是否发生变化的信息;以及
控制步骤,用于根据所述功率调整结果而执行相应操作。
CN201510611829.XA 2015-09-23 2015-09-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6549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1829.XA CN106549742B (zh) 2015-09-23 2015-09-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KR1020187007463A KR20180057621A (ko) 2015-09-23 2016-09-22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US15/760,502 US10624048B2 (en) 2015-09-23 2016-09-22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CT/CN2016/099718 WO2017050249A1 (zh) 2015-09-23 2016-09-22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EP16848130.7A EP3352493B1 (en) 2015-09-23 2016-09-22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6/814,999 US20200213957A1 (en) 2015-09-23 2020-03-11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1829.XA CN106549742B (zh) 2015-09-23 2015-09-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9742A true CN106549742A (zh) 2017-03-29
CN106549742B CN106549742B (zh) 2021-01-08

Family

ID=58365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1829.XA Active CN106549742B (zh) 2015-09-23 2015-09-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624048B2 (zh)
EP (1) EP3352493B1 (zh)
KR (1) KR20180057621A (zh)
CN (1) CN106549742B (zh)
WO (1) WO201705024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2671A (zh) * 2017-10-24 2018-01-19 厦门美图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载波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937603A (zh) * 2017-05-03 2019-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竞争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1316716A (zh) * 2018-09-28 2020-06-1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为ue功率节省触发适应机制
CN112449414A (zh) * 2019-08-30 2021-03-0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的分配方法、网络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3066358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35562B2 (en) * 2015-05-28 2018-11-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ink adaptation in uplink grant-less random access
US11012945B2 (en) * 2017-09-29 2021-05-18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ower allocation
US20200007278A1 (en) * 2018-07-02 2020-01-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carrier aggregation control
EP3834456A4 (en) * 2018-08-09 2022-03-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ONS IN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WITHIN A RADIO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258A (zh) * 2010-05-19 2011-11-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载频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载频资源的分配装置
CN102448094A (zh) * 2012-01-16 2012-05-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载波用户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540158A (zh) * 2015-01-12 2015-04-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通知方法、系统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3968B2 (en) * 2007-01-19 2013-08-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sav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260341B2 (en) * 2007-11-02 2012-09-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ower control for combined dynamically and persistently scheduled PUSCH in E-UTRA
US8599731B2 (en) * 2009-02-25 2013-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exchanging messages for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between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and devices for the same
GB2497468B (en) * 2010-09-13 2018-03-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8462688B1 (en) * 2012-01-25 2013-06-1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figuration
US10397794B2 (en) * 2015-01-29 2019-08-27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0064227B2 (en) * 2015-08-13 2018-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unlicensed spectrum
US11716187B2 (en) * 2015-08-14 2023-08-01 Apple Inc. Methods for CQI feedback and RRM measurements with dynamic power sharing among multiple LAA SCells for DL-only transmission
EP3700287B1 (en) * 2015-08-21 2022-07-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ci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258A (zh) * 2010-05-19 2011-11-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载频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载频资源的分配装置
CN102448094A (zh) * 2012-01-16 2012-05-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载波用户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540158A (zh) * 2015-01-12 2015-04-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通知方法、系统和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DL power control for LAA", 《3GPP TSG RAN WG1 #82 , R1-154636》 *
QUALCOMM ET AL.: "Way Forward on Dynamic Power Sharing across LAA carriers", 《3GPP TSG RAN WG1 #81,R1-15354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for LAA", 《3GPP TSG RAN WG1 #81,R1-15278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for LAA", 《3GPP TSG RAN WG1 #82,R1-153875》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7603A (zh) * 2017-05-03 2019-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竞争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7612671A (zh) * 2017-10-24 2018-01-19 厦门美图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载波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316716A (zh) * 2018-09-28 2020-06-1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为ue功率节省触发适应机制
CN111316716B (zh) * 2018-09-28 2023-11-2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装置及其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449414A (zh) * 2019-08-30 2021-03-0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的分配方法、网络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449414B (zh) * 2019-08-30 2022-07-2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的分配方法、网络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3066358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9742B (zh) 2021-01-08
EP3352493A1 (en) 2018-07-25
US10624048B2 (en) 2020-04-14
EP3352493A4 (en) 2018-08-01
KR20180057621A (ko) 2018-05-30
US20180263002A1 (en) 2018-09-13
EP3352493B1 (en) 2021-03-31
WO2017050249A1 (zh) 2017-03-30
US20200213957A1 (en) 2020-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974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US11206573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US20210274532A1 (en) Channel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091791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CN10645270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US1199771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7195463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85642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0026772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394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7734462A (zh) 无线通信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06686738A (zh) 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无线通信系统
CN107018565A (zh)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US2021013684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3273241A (zh)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3004610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399430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方法及存储介质
US2021038580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6489770A (zh) 用于波束失败恢复的设备、方法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