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49114B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49114B
CN106549114B CN201610680716.XA CN201610680716A CN106549114B CN 106549114 B CN106549114 B CN 106549114B CN 201610680716 A CN201610680716 A CN 201610680716A CN 106549114 B CN106549114 B CN 1065491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cked body
light
thickness
charge generating
generating lay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807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49114A (zh
Inventor
琴台
琴台一
宋基旭
安昭妍
崔镕中
李慜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49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9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49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9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2Stacked devices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each emitting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30/865Intermediate layers comprising a mixture of materials of the adjoining a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9Tandem OLE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8Reflective anodes, e.g. ITO combined with thick metallic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8Transparent cathodes, e.g. comprising thin meta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2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8Reflective anodes, e.g. ITO combined with thick metallic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2Cathodes
    • H10K59/80524Transparent cathodes, e.g. comprising thin meta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反射阳极、透明阴极和在反射阳极与透明阴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其中在所述多个堆叠体之中,设置为相对靠近透明阴极的堆叠体的厚度大于设置为相对靠近反射阳极的堆叠体的厚度,使得能够优化从所述多个堆叠体发射的光的微腔,从而提高发光效率和色彩再现率,并且减小根据视角的色彩变化率。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9月1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5-0132531的权益。其如在本文中完全阐述的那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顶部发光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装置),其通过优化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的厚度比率能够实现高发光效率、良好的色彩再现率和改善的色彩变化率。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装置)是具有自发光性能的下一代显示装置。更详细地,OLED装置是通过如下方式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通过经由阳极和阴极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中的复合产生激子,并且通过所产生的激子的能量发射生成具有特定波长的光。
与液晶显示装置(LCD装置)不同,OLED装置不需要另外的光源。因而,OLED装置重量轻且外形薄。与LCD装置相比,OLED装置具有宽视角、良好的对比度、快速响应时间和低功耗的各种优势,由此OLED装置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引起很大关注。
发明内容
根据设计,OLED装置可以具有图案化发光层或公共发光层结构。
在具有图案化发光层结构的OLED装置的情况中,在两个电极之间设置用于发射不同的有颜色光的发光层例如红色发光层、蓝色发光层和绿色发光层,并且每个像素单独地提供,其中从每个像素发射出不同的单色光。单独的发光层可以通过利用精细图案化掩模例如精细金属掩模(FMM)图案化和沉积,每个像素提供精细图案化掩模的开口。
在具有公共发光层结构的OLED装置的情况下,在两个电极之间设置用于发射白色光的多个堆叠体。另外,多个堆叠体从一个像素到相邻像素连接或延伸而不断开,由此共享多个像素并且从所有像素发射白色光。
具有公共发光层结构的OLED装置可以通过利用具有对应于所有像素的开口区的公共掩模来形成,由此所有的像素可以以相同的结构形成。因此,与具有图案化发光层结构的OLED装置相比,在具有公共发光层结构的OLED装置的情况下,更适于大尺寸产品。另外,具有公共发光层结构的OLED装置使得能够简化工艺,从而提高产率。
在具有公共发光层结构的OLED装置中,多个堆叠体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层。在这种情况下,从每个堆叠体的发光层发射的光混合在一起,并且通过两个电极中的任一个发射白色光。此时,从设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发射的光的微腔可以通过设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中的每一个的位置或厚度进行优化。本文中,微腔表示发光效率通过经由从两个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发射的光的反复反射和再反射使具有特定波长的光放大和相长干涉来提高。
同时,根据光的方向,OLED装置可以大致分为顶部发光型和底部发光型。在底部发光型的情况中,从发光层发射的光穿过两个电极中的阳极,也就是说,光通过具有薄膜晶体管的下基板射出。在顶部发光型的情况中,从发光层发射的光穿过两个电极中的阴极,也就是说,光沿相对于具有薄膜晶体管的下基板的相反的方向射出。
在OLED装置中的两个电极即阳极和阴极的结构可以根据光的方向改变。在顶部发光型OLED装置的情况中,从发光层发射的光穿过阴极向上部方向射出,由此阳极具有有反射性的结构,以防止沿着下部方向的光泄漏,以及阴极具有用于平稳传输光的透明性的结构。同时,在底部发光型OLED装置的情况中,从发光层发射的光穿过阳极向下部方向射出,由此阳极具有用于平稳光透射的透明性能的结构,并且阴极具有有反射性能的结构,以防止沿着向上方向的光泄漏。
可存在于两个电极之间的上述微腔可受到两个电极的结构以及设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中的每一个的位置或厚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具有反射性能的电极的位置根据OLED装置的发光类型而改变。因此,为了优化两个电极之间的微腔,必须根据具有有反射性能的电极的位置而改变设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中的每一个的位置或厚度。
本公开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顶部发光型OLED装置,通过经由各种实验对设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中的每一个的厚度进行优化,该装置能够实现提高的发光效率和色彩再现率、以及减小色彩变化率。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目的,如在本文中所实施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顶部发光型OLED装置,通过经由各种实验对设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中的每一个的厚度或者设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的厚度比率进行优化,该装置能够实现提高的发光效率和色彩再现率、以及减小色彩变化率。
应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前述一般性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说明。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可以包括:反射阳极;透明阴极;以及设置在反射阳极与透明阴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其中,在所述多个堆叠体之中,设置为相对靠近透明阴极的堆叠体的厚度大于设置为相对靠近反射阳极的堆叠体的厚度。因此,可以优化从多个堆叠体发射的光的微腔,从而提高发光效率和色彩再现率,以及减小根据视角的色彩变化率。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所述多个堆叠体包括:设置在反射阳极上的第一堆叠体;设置在第一堆叠体上的第一电荷生成层,其中第一电荷生成层包括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和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设置在第一电荷生成层上的第二堆叠体;设置在第二堆叠体上的第二电荷生成层,其中第二电荷生成层包括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和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以及设置在第二电荷生成层上的第三堆叠体,其中,当T1表示从反射阳极的上表面到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与第一P型电荷产生之间的界面的距离,T2表示从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与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到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与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之间的距离,并且T3表示从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与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到透明阴极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时,以上T1、T2和T3满足下式1,
[式1]
T3>T2>T1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假设T1、T2和T3的总厚度为100%,则T1在10%至20%的范围内,T2在30%至40%的范围内,并且T3在45%至60%的范围内。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第一堆叠体和第三堆叠体中的每一个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并且第二堆叠体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第二堆叠体和第三堆叠体中的每一个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并且第一堆叠体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OLED装置可以包括反射阳极、透明阴极、以及设置在反射阳极与透明阴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其中光从所述多个堆叠体发射,并且通过透明阴极射出,其中,在多个堆叠体中的厚度比率调节为以获得99%或大于99%的色彩再现率,并且同时获得在0°到60°的视角范围内的0.05或小于0.05的Δu'v'值。因此,能够提高发光效率和色彩再现率,并且减小根据视角的色彩变化率。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多个堆叠体包括第一堆叠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堆叠体与透明阴极之间的第二堆叠体,其中第二堆叠体的厚度大于第一堆叠体的厚度。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多个堆叠体还包括在第一堆叠体与第二堆叠体之间的N型电荷生成层和P型电荷生成层,第一堆叠体的厚度是从反射阳极的上表面到N型电荷生成层与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的距离,并且第二堆叠体的厚度是从N型电荷生成层与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到透明阴极的上表面的距离。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假设第一堆叠体和第二堆叠体的总厚度为100%,则第一堆叠体的厚度在15%至35%的范围内,并且第二堆叠体的厚度在65%至85%的范围内。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第一堆叠体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并且第二堆叠体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多个堆叠体包括设置为最靠近反射阳极的第一堆叠体;设置为最靠近透明阴极的第三堆叠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堆叠体与第三堆叠体之间的第二堆叠体,其中第三堆叠体的厚度大于第一堆叠体的厚度以及第二堆叠体的厚度,并且第二堆叠体的厚度大于第一堆叠体的厚度。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多个堆叠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堆叠体与第二堆叠体之间的第一电荷生成层,其中第一电荷生成层包括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和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以及设置在第二堆叠体与第三堆叠体之间的第二电荷生成层,其中第二电荷生成层包括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和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其中第一堆叠体的厚度对应于从反射阳极的上表面到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与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的距离,第二堆叠体的厚度对应于从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与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到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与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的距离,并且第三堆叠体的厚度对应于从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与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到透明阴极的上表面的距离。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假设第一堆叠体的厚度、第二堆叠体的厚度、以及第三堆叠体的厚度的总厚度为100%,则第一堆叠体的厚度在10%至20%的范围内,第二堆叠体的厚度在30%至40%的范围内,并且第三堆叠体的厚度在45%至60%的范围内。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第一堆叠体和第三堆叠体中的每一个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并且第二堆叠体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第二堆叠体和第三堆叠体中的每一个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并且第一堆叠体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
附图说明
本申请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并入本申请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主要构件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发光效率和根据比较例的OLED装置的发光效率的表;
图4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色彩变化率和根据比较例的OLED装置的色彩变化率的图;
图4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色彩再现率和根据比较例的OLED装置的色彩再现率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主要构件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发光效率和根据比较例的OLED装置的发光效率的表;
图7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色彩变化率和根据比较例的OLED装置的色彩变化率的图;以及
图7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色彩再现率和根据比较例的OLED装置的色彩再现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参考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只要有可能,贯穿附图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下面的实施方案阐明。然而,本公开可以以不同方式实施,而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方案。而是,提供这些实施方案来使得该公开内容将是全面和完整的,并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地传达本公开的范围,另外,本公开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在附图中所公开的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和数目仅是示例,因而,本公开不限于所示出的细节。贯穿全文,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似的元件。在下面的描述中,在确定相关公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使本公开的重点不必要地模糊的情况下,将省略该详细描述。
在使用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包含”、“具有”和“包括”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仅”,则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指代相反的意思,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
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是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描述中,当结构(例如电极、线、配线、层或接触)描述为形成在另一结构的上部/下部处或在所述另一结构上/下时,该描述应解释为包括所述结构彼此接触的情况,而且包括其间设置有第三结构的情况。
在描述时间关系时,例如,在时间顺序描述为“在~之后”、“随后”、“接着~”和“在~之前”时,除非使用“仅”或“直接”,否则可以包括不连续的情况。
应理解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多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进行区分。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元件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元件称为第一元件。
为了便于说明,各元件的尺寸和厚度在附图中可以示例性地示出,但不限于所示出的尺寸和厚度。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特征可以彼此部分地或整体地结合或组合,并且可以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的那样彼此进行各种相互操作以及在技术上驱动。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或者可以以相互依赖的关系一起执行。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1000的截面图。
参照图1,OLED装置1000可以包括:基板100、薄膜晶体管300、以及发光器件(ED)。
OLED装置1000可以包括多个像素(P)。像素(P)表示用于发光的最小单位,其称为子像素或像素区。另外,多个像素(P)可以构成用于表示白色光的一组。例如,包括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三个像素可以构成一个组,或包括红色像素、绿色像素、蓝色像素和白色像素的四个像素可以构成一个组。然而,并不限于这种结构,也就是说,可以有各种像素设计。为了便于说明,图1示出了仅一个像素(P)。
在基板100上设置有薄膜晶体管300,并且薄膜晶体管300将各种信号提供到发光器件(ED)。在图1中所示的薄膜晶体管300可以是与发光器件(ED)的阳极400连接的驱动薄膜晶体管。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在基板100上可以另外地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器件(ED)的开关薄膜晶体管或电容器。
基板100由绝缘材料形成。例如,基板100可以由玻璃或聚酰亚胺基材料的柔性膜形成。
薄膜晶体管300可以包括栅电极310、有源层320、源电极330、以及漏电极340。参照图1,栅电极310设置在基板100上,并且栅极绝缘层210覆盖栅电极310。另外,有源层320设置在栅极绝缘层210上,并且与栅电极310交叠。源电极330和漏电极340设置在有源层320上,并且源电极330和漏电极340彼此间隔开。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描述中,如果两个元件彼此交叠,那么这两个元件可以彼此至少部分地交叠,无论在其间是否插入有另一元件,并且它们可以称为不同的名字。
栅电极310、源电极330和漏电极340由导电材料构成,例如,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铜(Cu)和它们的合金,但不限于这些材料。
有源层320可以由非晶硅(a-Si)、多晶硅(poly-Si)、氧化物、以及有机材料中的任一种形成,但是不限于这些材料。
栅极绝缘层210可以由无机材料例如硅氧化物(SiOx)、硅氮化物(SiNx)等形成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
图1示出具有交错结构的薄膜晶体管300,但是不限于这种结构。薄膜晶体管300可以具有共面结构,而不是交错结构。
然后,在薄膜晶体管300上设置有用于露出源电极330的预定部分的平坦化层220。平坦化层220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并且平坦化层220可以由有机材料形成。例如,平坦化层220可以由聚酰亚胺、丙烯酸类物质(acryl)等来形成。
在平坦化层220与薄膜晶体管300之间可以另外地设置有钝化层。钝化层由无机材料形成。钝化层保护薄膜晶体管300。类似平坦化层220,钝化层可以露出源电极330的预定部分。
在平坦化层220上设置有发光器件(ED),并且发光器件(ED)包括阳极400、发光单元500和阴极600。发光器件(ED)的阳极400与薄膜晶体管300的源电极330连接,并且通过薄膜晶体管300将各种信号提供至发光器件(ED)的阳极400。根据薄膜晶体管300的种类,阳极400可以与薄膜晶体管300的漏电极340连接。
图1的OLED装置1000是顶部发光型,其中从发光单元500发射的光(L)可以通过阴极600向上部方向射出。对于顶部发光型的OLED装置1000,从发光单元500发射的光(L)不向下部方向(或穿过基板100的方向)射出,因此,可以提供设置在发光器件(ED)与基板100之间、并且与发光器件(ED)交叠的薄膜晶体管300发光器件。因此,与底部发光型OLED装置的开口率相比,顶部发光型OLED装置1000的开口率得到更大提高,使得有助于OLED装置1000的高分辨率。
设置堤部230以划分像素(P),并且堤部230覆盖阳极400的端部。参照图1,堤部230露出阳极400的上表面的预定部分,堤部230可以由有机材料例如聚酰亚胺和光学丙烯酸类物质中的任一种形成,但不限于这些材料。
如果从OLED装置1000的发光单元500发射白色光(L),那么从发光单元500发射的白色光(L)穿过通过每个像素(P)设置的滤色器,并且实现了相应的像素(P)。例如,如果从发光单元500发射的白色光(L)穿过红色滤色器,那么实现了红色像素。如果从发光单元500发射的白色光(L)穿过蓝色滤色器,那么实现了蓝色像素。如果从发光单元500发射的白色光(L)穿过绿色滤色器,那么实现了绿色像素。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主要构件的截面图,其是用于说明图1中示出的OLED装置1000的多个发光器件(ED)的堆叠体结构的截面图。
参照图2,包括在OLED装置1000中的多个发光器件(ED)中的每一个包括阳极400、阴极600、以及设置在阳极400与阴极600之间的发光单元500。发光单元500表示设置在阳极400和阴极600之间的所有层,或设置在阳极400与阴极600之间的所有层的堆叠体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1000的发光单元500包括多个堆叠体、以及多个电荷生成层540和550。详细地,如图2所示,发光单元500可以形成为第一堆叠体510、第一电荷生成层540、第二堆叠体520、第二电荷生成层550、以及第三堆叠体530的依次堆叠结构,第一堆叠体510包括第一发光层510E,第一电荷生成层540包括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540N和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540P,第二堆叠体520包括第二发光层520E,第二电荷生成层550包括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550N和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550P,以及第三堆叠体530包括第三发光层530E。
图2中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1000的发光单元500具有公共发光层结构,其中发光单元500发射白色光(L)。具有公共发光层结构的发光单元500可以通过利用具有对应于所有像素(P)的开口区的公共掩模形成。发光单元500可以在没有对每个像素(P)进行单独图案化的情况下对所有像素(P)以相同结构沉积。也就是说,发光单元500从一个像素(P)到相邻像素(P)连接或设置为不断开,使得发光单元500由多个像素(P)共享。另外,从发光单元500的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发射的光可以混合在一起,由此可以通过阴极600发射白色光(L)。
阳极400通过每个像素(P)单独设置。阳极400是用于将空穴提供或传输至发光单元500的电极,并且阳极400与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连接。
阳极400配置为具有用于将从发光单元500发射的光(L)向上部方向(或穿过阴极600的方向)平稳反射的反射性能的结构。
例如,如图2所示,阳极400可以形成为反射层410和透明层420的双层结构。透明层420将空穴提供或传输至发光单元500,并且反射层410反射从发光单元500发射的光(L),其中反射层410设置在透明层420下。在这种情况下,反射层410可以称为反射阳极。透明层420可以由TCO(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如ITO(铟锡氧化物)或IZO(铟锌氧化物)形成,并且反射层410可以由金属材料如铜(Cu)、银(Ag)和钯(Pd)形成。
阳极400可以由具有用于将空穴提供或传输至发光单元500并且反射从发光单元500发射的光(L)的性能的材料或结构的单层结构或三层结构形成。例如,阳极400可以形成为包括依次沉积的透明层、反射层、以及另一透明层的三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两个透明层之间的反射层可以称为反射阳极。另外,如果阳极400由具有有上述反射性的单层结构形成,那么单个阳极400可以称为反射阳极。
在发光单元500上设置有阴极600,其中阴极600是用于将电子提供或传输至发光单元500的电极。阴极600可以具有使从发光单元500发射的光(L)从中穿过的透明性能,并且阴极600可以形成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阴极600可以称为透明阴极。阴极600可以由具有小的厚度的金属材料层例如银(Ag)、镁(Mg)、银-镁(Ag-Mg)等来形成。另外,阴极600可以由TCO(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如ITO(铟锡氧化物)或IZO(铟锌氧化物)形成。
设置在阳极400与阴极600之间的发光单元500包括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以及设置在每个堆叠体上的第一电荷生成层540和第二电荷生成层550。
第一堆叠体510设置在阳极400上。在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第一堆叠体510相对靠近阳极400。
第一堆叠体510可以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或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堆叠体510可以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或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一发光层510E。
第一发光层510E可以形成为包括用于发射蓝色光或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详细地,第一发光层510E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基质和用于发射蓝色光或黄绿色光的至少一种发光掺杂剂。第一发光层510E可以包含具有两种基质混合在一起的混合基质,以及用于发射蓝色光或黄绿色光的至少一种发光掺杂剂。混合基质可以包含具有空穴传输性的基质和具有电子传输性的基质。
例如,对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可以由通过基于芳基胺的化合物置换的基于芘的化合物形成,但并不限于这种材料。
例如,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可以由基于铱的化合物形成,但并不限于这种材料。
第一堆叠体510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和辅助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
空穴注入层(HIL)使得来自阳极400的空穴能够平稳地注入。例如,空穴注入层(HIL)可以由MTDATA(4,4',4”-三(3-甲基苯基苯基)三苯基胺)、CuPc(酞菁铜)、PEDOT/PSS(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酯)等形成,但不限于这些材料。
空穴传输层(HTL)使得从阳极400提供或传输的空穴能够平稳地转移至第一发光层510E。例如,空穴传输层(HTL)可以由NPD(N,N'-二(萘-1-基)-N,N'-双(苯基)-2,2'-二甲基联苯胺)、TPD(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螺TAD(2,2'7,7'四(N,N-二苯基氨基)-9,9'-螺芴)等形成,但并不限于这些材料。
电子传输层(ETL)使得从第一电荷生成层540或阴极600提供或传输的电子能够平稳地转移至第一发光层510E。例如,电子传输层(ETL)可以由PBD(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二唑)、TAZ(3-(4-联苯基)-4-苯基-5-叔丁基苯基-1,2,4-三唑)、Liq(8-羟基喹啉-锂)、BAlq(双(2-甲基-8-羟基喹啉)-4-(苯基苯酚合)铝)、TPBi(2,2',2'-(1,3,5-苯三酚)-三(1-苯基-1-H-苯并咪唑)等形成,但不限于这些材料。
电子注入层(EIL)使得来自第一电荷生成层540或阴极600的电子能够平稳注入。
空穴阻挡层(HBL)防止注入到第一发光层510E的空穴扩散并且离开第一发光层510E。电子传输层(ETL)和空穴阻挡层(HBL)可以形成为一个层。
电子阻挡层(EBL)防止注入到第一发光层510E的电子扩散和离开第一发光层510E。空穴传输层(HTL)和电子阻挡层(EBL)可以形成为一个层。
第一堆叠体510的辅助发光层可以包含用于发射颜色与从第一发光层510E发射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光的发光掺杂剂。
例如,如果第一堆叠体510的第一发光层510E包含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那么第一堆叠体510的辅助发光层可以包含用于发射黄绿色光或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如果第一堆叠体510的第一发光层510E包含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那么第一堆叠体510的辅助发光层可以包含用于发射绿色光或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如果在第一堆叠体510中另外地提供辅助发光层,则能够提高红色的发光效率或绿色的发光效率。
如果第一堆叠体51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一发光层510E,那么从第一堆叠体51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440nm至480nm的范围内。
如果第一堆叠体51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一发光层510E,以及具有用于发射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第一堆叠体51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440nm至650nm的范围内。并且,如果第一堆叠体51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一发光层510E,以及具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第一堆叠体51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440nm至590nm的范围内。
如果第一堆叠体51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一发光层510E,那么从第一堆叠体51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540nm至580nm的范围内。
如果第一堆叠体51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一发光层510E,以及具有用于发射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第一堆叠体51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540nm至650nm的范围内。并且,如果第一堆叠体51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一发光层510E,以及具有用于发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第一堆叠体51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510nm至590nm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第一堆叠体510还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以及辅助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从而能够提高OLED装置1000的发光效率或驱动电压性能。根据OLED装置1000的设计,可以在第一堆叠体510中选择性地设置另外的有机层。另外,可以基于包括在第一堆叠体510中的另外的有机层的位置、厚度或数量来调节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和在第一堆叠体510中的第一发光层510E的位置。
第一电荷生成层540设置在第一堆叠体510上,或设置在第一堆叠体510与第二堆叠体520之间,从而调节第一堆叠体510与第二堆叠体520之间的电荷平衡。第一电荷生成层540包括在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540N和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540P。
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540N设置为使电子注入到第一堆叠体510。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540N可以由掺杂有基于碱金属如锂(Li)、钠(Na)、钾(K)或铯(Cs)的层,或掺杂有碱土金属如镁(Mg)、锶(Sr)、钡(Ba)或镭(Ra)的层形成,但不限于这些材料。
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540P设置为使空穴注入到第二堆叠体520。例如,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540P可以由包含P型掺杂剂的层形成,但不限于此材料。
第二堆叠体520设置在第一电荷生成层540上。
第二堆叠体520可以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或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例如,如图2所示,第二堆叠体520可以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或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二发光层520E。
第二发光层520E可以形成为具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或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详细地,如果第一堆叠体510的第一发光层510E包含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那么第二堆叠体520的第二发光层520E可以包含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如果第一堆叠体510的第一发光层510E包含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那么第二堆叠体520的第二发光层520E可以包含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
第二发光层520E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基质和用于发射黄绿色光或蓝色光的至少一种发光掺杂剂,或者可以包含包含混合在一起的两种基质的混合基质和用于发射黄绿色光或蓝色光的至少一种发光掺杂剂。
以与第一堆叠体510相同的方式,第二堆叠体520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以及辅助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堆叠体520的辅助发光层可以包含用于发射颜色与从第二发光层520E发射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光的发光掺杂剂。如果第二堆叠体520的第二发光层520E包含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那么第二堆叠体520的辅助发光层可以包含用于发射绿色光或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如果第二堆叠体520的第二发光层520E包含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那么第二堆叠体520的辅助发光层可以包含用于发射黄绿色光或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因此,由于在第二堆叠体520中另外提供辅助发光层,所以能够提高红色或绿色的发光效率。
如果第二堆叠体52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二发光层520E,那么从第二堆叠体52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540nm至580nm的范围内。
如果第二堆叠体52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二发光层520E,以及具有用于发射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第二堆叠体52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540nm至650nm的范围内。并且,如果第二堆叠体52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二发光层520E,以及具有用于发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第二堆叠体52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510nm至590nm的范围内。
如果第二堆叠体52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二发光层520E,那么从第二堆叠体52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440nm至480nm的范围内。
如果第二堆叠体52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二发光层520E,以及具有用于发射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第二堆叠体52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440nm至650nm的范围内。并且,如果第二堆叠体52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二发光层520E,以及具有用于发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第二堆叠体52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440nm至580nm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第二堆叠体520还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以及辅助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能够提高OLED装置1000的发光效率或驱动电压性能。根据OLED装置1000的设计,可以在第二堆叠体520中选择性地设置另外的有机层。另外,可以基于包括在第二堆叠体520中的另外的有机层的位置、厚度或数目来调节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和在第二堆叠体520中的第二发光层520E的位置。
第二电荷生成层550设置在第二堆叠体520上,或设置在第二堆叠体520与第三堆叠体530之间,从而调节第二堆叠体520与第三堆叠体530之间的电荷平衡。第二电荷生成层550包括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550N和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550P。
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550N设置为使电子注入到第二堆叠体520。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550N可以由掺杂有基于碱金属如锂(Li)、钠(Na)、钾(K)或铯(Cs)的层,或掺杂有碱土金属如镁(Mg)、锶(Sr)、钡(Ba)或镭(Ra)的层来形成,但不限于这些材料。根据设计,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550N可以由与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540N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
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550P设置为使空穴注入到第三堆叠体530中。例如,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550P可以由包含P型掺杂剂的层的形成,但不限于此材料。根据设计,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550P可以由与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540P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
第三堆叠体530设置在第二电荷生成层550上。在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第三堆叠体530相对靠近阴极600。
第三堆叠体530可以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例如,如图2所示,第三堆叠体530可以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三发光层530E。
第三发光层530E可以形成为具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详细地,第三发光层530E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基质和用于发射蓝色光的至少一种发光掺杂剂,或者,第三发光层530E可以包含具有混合在一起的两种基质的混合基质,以及用于发射蓝色光的至少一种发光掺杂剂。
以与第一堆叠体510或第二堆叠体520相同的方式,第三堆叠体530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以及辅助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
第三堆叠体530的辅助发光层可以包含用于发射颜色与从第三发光层530E发射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光的发光掺杂剂。详细地,第三堆叠体530的辅助发光层包含用于发射黄绿色光或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如果在第三堆叠体530中另外地提供辅助发光层,则能够提高红色或绿色的发光效率。
如果第三堆叠体53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三发光层530E,那么从第三堆叠体53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440nm至480nm的范围内。
如果第三堆叠体53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三发光层530E,以及具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或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第三堆叠体53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440nm至650nm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第三堆叠体530还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以及辅助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能够提高OLED装置1000的发光效率或驱动电压性能。根据OLED装置1000的设计,可以在第三堆叠体530中选择性地设置另外的有机层。另外,可以基于包括在第三堆叠体530中的另外的有机层的位置、厚度或数目来调节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或在第三堆叠体530中的第三发光层530E的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顶部发光型OLED装置1000中,调节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的每一个的厚度(T1、T2、T3)以控制OLED装置1000的性能,例如,发光效率、色彩再现率或色彩变化率。详细地,为了提高OLED装置1000的性能,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的每一个的厚度(T1、T2、T3)由基于在具有反射性能的阳极400与具有透明性能的阴极600之间的微腔的最佳比率来确定。如上所述,微腔表示发光效率通过从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发光层发射的光的反复反射和再反射使得具有特定波长的光的放大和相长干涉来提高。
如果没有以最佳比率提供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的每个的厚度(T1、T2、T3),那么难以优化从包括在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的发光层510E、520E和530E发射的光的微腔,这会导致低的发光效率、劣化的色彩再现率、以及增大的色彩变化率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各个发光层510E、520E和530E没有设置在使得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最佳微腔的相应的位置,那么OLED装置1000的性能可劣化。第一发光层510E设置在使得从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第一发光层510E发射的光能够产生微腔的位置,第二发光层520E设置在使得从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第二发光层520E发射的光能够产生微腔的位置,以及第三发光层530E设置在使得从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第三发光层530E发射的光能够产生微腔的位置。
本公开的发明人提出了OLED装置1000,其通过调节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的每一个的厚度或在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的厚度比率以优化从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的每一个发射的光的微腔而有助于改善发光效率、色彩再现率和色彩变化率的性能。这将在以下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中,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以及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可以相对于OLED装置1000的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微腔的距离来表示。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中,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微腔可以存在于具有反射性能的阳极400的反射层410的上表面与具有透明性能的阴极600的上表面之间。因此,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的每一个的厚度(T1、T2、T3)可以相对于从阳极400的反射层410的上表面到具有透明性能的阴极600的上表面的距离(T)来表示。
参照图2,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表示从阳极400的反射层410的上表面到第一电荷生成层540的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540N与第一电荷生成层540的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540P之间的界面的距离。详细地,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可以通过如下厚度来表示:该厚度包括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540N的厚度和阳极400的透明层420的厚度以及包括在第一堆叠体510中的层的总厚度。如上所述,选择性地,第一堆叠体510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或辅助发光层的另外的有机层。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使得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能够存在微腔的距离(T),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可以通过阳极400的透明层420的厚度和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540N的厚度以及选择性包括在第一堆叠体510中的另外的有机层的位置、厚度或数目来调节。因此,可以确定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第一堆叠体510的第一发光层510E的位置。
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表示从第一电荷生成层540的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540N与第一电荷生成层540的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540P之间的界面到第二电荷生成层550的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550N与第二电荷生成层550的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550P之间的界面的距离。详细地,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可以通过如下厚度来表示:该厚度包括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540P的厚度和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550N的厚度以及包括在第二堆叠体520中的这些层的总厚度。另外,第二堆叠体520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或辅助发光层的另外的有机层。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使得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能够存在微腔的距离(T),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可以通过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540P的厚度和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550N的厚度以及选择性地包括在第二堆叠体520中的另外的有机层的位置、厚度或数目来调节。因此,可以确定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第二堆叠体520的第二发光层520E的位置。
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表示从第二电荷生成层550的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550N与第二电荷生成层550的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550P之间的界面到具有透明性能的阴极600的上表面的距离。详细地,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可以通过如下厚度来表示:该厚度包括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550P的厚度和阴极600的厚度以及包括在第三个堆叠体530中的层的总厚度。另外,以与第一堆叠体510或第二堆叠体520相同的方式,第三堆叠体530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或辅助发光层的另外的有机层。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使得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能够存在微腔的距离(T),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可以通过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550P的厚度和阴极600的厚度以及选择性地包括在第三堆叠体530中的另外的有机层的位置、厚度或数目来调节。因此,可以确定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第三堆叠体530的第三发光层530E的位置。
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中,在设置在具有反射性能的阳极400与具有透明性能的阴极600之间的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之中,如果堆叠体靠近阴极600,其厚度与设置为靠近阳极400的堆叠体的厚度相比较大。更详细地,参照图2,在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之中,设置为相对靠近阴极600的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相对大于设置为相对靠近阳极400的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另外,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相对大于设置为相对靠近阳极400的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第二堆叠体520的第二厚度(T2)以及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满足下式1。
[式1]
T3>T2>T1
也就是说,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相对大于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以及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相对大于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由此可以优化从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第一堆叠体510、第二堆叠体520和第三堆叠体530中的每一个发射的光的微腔。换言之,如果堆叠体靠近阴极600,其厚度与设置为靠近阳极400的堆叠体的厚度相比较大。因此,包括在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的发光层510E、520E和530E可以设置在能够实现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优化微腔的相应位置上,从而提高OLED装置1000的发光效率和色彩再现率,并且还降低OLED装置1000的色彩变化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第一堆叠体510的第一发光层510E包含用于发射蓝色光或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假设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以及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的总厚度是100%,那么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可以在10%至20%的范围内,从而优化从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第一堆叠体510发射的光的微腔。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从阳极400的反射层410的上表面到第一发光层510E的下表面的厚度(T1')可以在2%至90%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相对于从阳极400的反射层410的上表面到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540N的上表面的距离(T1),第一发光层510E可以设置在对应于2%至90%的范围内的位置处,从而优化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第一发光层510E发射的光的微腔。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第二堆叠体520的第二发光层520E包含用于发射蓝色光或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假设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以及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的总厚度是100%,那么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可以在30%至40%的范围内,从而优化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第二堆叠体520发射的光的微腔。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第二堆叠体520得厚度(T2),从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540N的上表面到第二发光层520E的下表面的厚度(T2')可以在2%至90%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相对于从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540N的上表面到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550N的上表面的距离(T2),第二发光层520E可以设置在对应于2%至90%的范围内的位置处,从而优化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第二发光层520E发射的光的微腔。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第三堆叠体530的第三发光层530E包含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假设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以及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的总厚度是100%,那么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可以在45%至60%的范围内,从而优化从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第三堆叠体530发射的光的微腔。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从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550N的上表面到第三发光层530E的下表面的厚度(T3')可以在2%至90%的范围内。换言之,相对于从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550N的上表面到阴极600的上表面的距离(T3),第三发光层530E可以设置在对应于2%至90%的范围内的位置处,从而优化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第三发光层530E发射的光的微腔。
如果包括在每个堆叠体中的发光层包括多个层,或在堆叠体中另外提供辅助发光层,那么表示各个堆叠体中的发光层的位置的厚度(T1'、T2'、T3')可以相对于多个发光层中的最下层的位置的发光层来进行限定。例如,如果第一堆叠体510包括第一发光层510E、以及设置在第一发光层510E与阳极400之间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阳极400的反射层410的上表面到辅助发光层的下表面的厚度(T1')相对于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可以在2%至90%的范围内。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1000包括在反射阳极400与透明阴极600之间的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并且设置为靠近透明阴极600的堆叠体的厚度相对大于设置为靠近反射阳极400的堆叠体的厚度。因此,从各个堆叠体510、520和530发射的光的微腔优化为使得可以改善OLED装置1000的发光效率、色彩再现率以及色彩变化率。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发光效率和根据比较例的OLED装置的发光效率的表。图4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色彩变化率和根据比较例的OLED装置的色彩变化率的图。图4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色彩再现率和根据比较例的OLED装置的色彩再现率的图。
在图3、图4A和图4B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情况中,在多个堆叠体之中,设置为靠近透明阴极的堆叠体的厚度相对大于设置为靠近反射阳极的堆叠体的厚度。详细地,在参照图2描述的OLED装置1000的情况中,在多个堆叠体之中,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大于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以及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并且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大于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T1<T2<T3)。另外,在第一实施方案的情况中,假设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的总厚度(T)为100%,那么在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的厚度比率为T1:T2:T3=16%:36%:48%。
在图3、图4A和图4B的比较例1的情况中,假设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的总厚度(T)为100%,那么在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的厚度比率为T1:T2:T3=33.3%:33.3%:33.3%。
在图3、图4A和图4B的比较例2的情况中,在多个堆叠体之中,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是最大的一个,并且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与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是相同的(T1=T3<T2)。详细地,在比较例2的情况中,假设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的总厚度(T)为100%,那么在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的厚度比率为T1:T2:T3=30%:40%:30%。
在图3、图4A和图4B的比较例3的情况中,在多个堆叠体之中,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是最大的一个,并且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与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是相同的(T1>T2=T3)。详细地,在比较例3的情况中,假设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的总厚度(T)为100%,那么在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的厚度比率为T1:T2:T3=40%:30%:30%。
在第一实施方案和比较例1、比较例2和比较例3中,第一堆叠体510和第三堆叠体530中的每一个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并且第二堆叠体52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
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中,在第一堆叠体510厚度(T1)、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和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中的厚度比率满足T1<T2<T3的条件,由此可以优化从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的每一个发射的光的微腔,从而提高OLED装置1000的发光效率。
详细地,参照图3,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相比,第一堆叠体510厚度(T1)、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和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满足T1=T2=T3的条件的比较例1不能优化从第二堆叠体520发射的黄绿色光的微腔,由此红色(R)光效率、绿色(G)光效率、以及白色(W)光效率大大降低。
另外,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相比,在第一堆叠体510厚度(T1)、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和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满足T1=T3<T2的条件的比较例2不能优化从堆叠体510和第三堆叠体530发射的蓝色光的微腔以及从第二堆叠体520发射的黄绿色光的微腔,由此,红色(R)光效率、绿色(G)光效率、蓝色(B)光效率、以及白色(W)光效率大大降低。
另外,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相比,第一堆叠体510厚度(T1)、第二堆叠体520的厚度(T2)和第三堆叠体530的厚度(T3)满足T1>T2=T3的条件的比较例3不能优化从第二堆叠体520发射的黄绿色光的微腔,由此,红色(R)光效率、绿色(G)光效率、以及白色(W)光效率尤其降低。
也就是说,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相比,包括在比较例1、比较例2和比较例3的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的每一个中的发光层510E、520E和530E没有设置在用于优化在两个电极400与600之间的微腔的相应位置处,从而在比较例1、比较例2和比较例3中的每一个中的OLED装置1000的发光效率相对低于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1000的发光效率。
图4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色彩变化率和根据比较例1、比较例2和比较例3的OLED装置的色彩变化率的图。当从前面来看OLED装置时,其视角为0°。详细地,图4A是通过测量根据从0°到60°的逐渐增加视角的Δu'v'的值所获得的图。根据视角的色彩变化越小,Δu'v'的值越小。
参照图4A,在比较例1的情况中,色彩变化率在0°到60°的视角范围内逐渐增加,并且当视角为60°时Δu'v'的值约为0.230。在比较例2的情况中,色彩变化率在0°到60°的视角范围内逐渐增加,并且当视角为60°时Δu'v'的值约为0.200。在比较例3的情况中,色彩变化率在0°到60°的视角范围内逐渐增加,并且当视角为60°时Δu'v'的值约为0.162。也就是说,在比较例1、2和3的情况中,从多个堆叠体510、520和530中发射的光的微腔没有被优化,使得色彩的变化根据视角的增加通过发射的光的频谱变化而逐渐增加。具体地,如果在0°到60°的视角范围内,Δu'v'的值大于0.05,那么用户觉察出根据视角的色彩差异,从而降低了OLED装置的图像质量。
同时,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情况中,在0°到60°的视角范围内,色彩变化率很小变化,并且当视角为60°时Δu'v'的值为约0.012。也就是说,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情况中,在0°到60°的视角范围内,Δu'v'的值小于0.05,使得能够根据OLED装置的视角减小色彩差异,并且进一步表示清晰逼真的图像。因此,能够提供适合于大尺寸电视的显示装置。
图4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色彩再现率和根据比较例1、2和3的中OLED装置的色彩再现率的图。详细地,图4B是用于说明sRGB覆盖率的图。
在本文中,“sRGB”是CIE 1976标准,表示包括红色(R)、绿色(G)、蓝色(B)的色彩再现率。另外,色彩再现率的范围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或产品的开发而改变,并且色彩再现率可以称为色域、色区、色彩实现区、色彩实现范围等。另外,“sRGB覆盖率”表示覆盖整个色彩的范围。因此,随着“sRGB覆盖率”增加,能够表示更多的各种色彩,由此提高色彩再现率。
在图4B中,虚线表示“BT709”,其中“BT709”表示用于HDTV的色域。详细地,对应于红色的“CX”和“Cy”为(0.640,0.330),对应于绿色的“CX”和“Cy”为(0.300,0.600),对应于蓝色的“CX”和“Cy”为(0.150,0.060),并且通过连接红色、绿色、蓝色的每个对应的区域而获得三角形状。表示色彩再现率的方法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或产品的开发改变为各种方式,并且本公开的内容不限于通过“BT709”表示的图4B。
参照图4B,比较例1的“sRGB覆盖率”为约93.8%,比较例2的“sRGB覆盖率”为约98.5%,并且比较例3的“sRGB覆盖率”为约95.8%。同时,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sRGB覆盖率”为约99.0%,也就是说,与比较例1、2和3中的“sRGB覆盖率”相比,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sRGB覆盖率”得到提高。也就是说,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具有几乎类似于由虚线表示的“BT709”的区域色域。因此,与比较例1、2和3相比,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可以提供更逼真更清晰的图像。
如上所述,在设置在反射阳极与透明阴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的厚度比率调节为以获得99%或大于99%的色彩再现率,同时获得在从0°到60°的视角范围内Δu'v'值为0.05或小于0.05,使得可以改善OLED装置的发光效率和色彩再现率,并且降低色彩变化率。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2000的主要构件的截面图。为了便于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案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或类似的部分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或简要地说明。
在图5中示出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2000可以包括具有反射性能并且包括反射层1410和透明层1420的阳极1400、具有透明性能的阴极1600、以及设置在阳极1400与阴极1600之间的发光单元1500。发光单元1500可以包括第一堆叠体1510、电荷生成层1540和第二堆叠体1520。另外,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2000是顶部发光型,其中从发光单元1500发射白色光(L),并且通过具有透明性能的阴极1600射出。
在图5中所示的阳极1400与阴极1600与在图2中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阳极400与阴极600相同。由此对于阳极1400和阴极1600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在阳极1400上设置有第一堆叠体1510。在第一堆叠体1510与第二堆叠体1520之间,第一堆叠体1510相对靠近阳极1400。
第一堆叠体1510可以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堆叠体1510可以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一发光层1510E。
第一发光层1510E可以形成为包括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详细地,第一发光层1510E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基质和用于发射蓝色光的至少一种发光掺杂剂。第一发光层1510E可以包含具有混合在一起的两种基质的混合基质,以及用于发射蓝色光的至少一种发光掺杂剂。混合基质可以包含具有空穴传输性的基质,以及具有电子传输性的基质。
例如,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可以由通过基于芳基胺的化合物置换的基于芘的化合物形成,但并不限于这种材料。
第一堆叠体1510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和辅助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堆叠体1510的辅助发光层可以包含用于发射颜色与从第一发光层1510E发射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光的发光掺杂剂。例如,第一堆叠体1510的辅助发光层可以包含用于发射黄绿色光或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如果在第一堆叠体1510中另外地提供辅助发光层,能够提高红色或绿色的发光效率。
如果第一堆叠体151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一发光层1510E,从第一堆叠体151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440nm至至480nm的范围内。
如果第一堆叠体151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一发光层1510E,以及具有用于发射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第一堆叠体151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440nm至650nm的范围内。并且,如果第一堆叠体151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一发光层1510E以及具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第一堆叠体151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440nm至580nm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第一堆叠体1510还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以及辅助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使得可以提高OLED装置2000的发光效率或驱动电压性能。根据OLED装置2000的设计,可以在第一堆叠体1510中选择性地设置另外的有机层。另外,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和第一发光层1510E在第一堆叠体1510中位置可以基于包括在第一堆叠体1510中的另外有机层的位置、厚度和数目进行调节。
电荷生成层1540设置在第一堆叠体1510上,或设置在第一堆叠体1510与第二堆叠体1520之间,从而调节第一堆叠体1510与第二堆叠体1520之间的电荷平衡。电荷生成层1540包括N型电荷生成层1540N和P型电荷生成层1540P。N型电荷生成层1540N和P型电荷生成层1540P与在图2中描述的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540N和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540P,或在图2中描述的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550N和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550P相同,由此对N型电荷生成层1540N和P型电荷生成层1540P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第二堆叠体1520设置在电荷生成层1540上。与第一堆叠体1510相比,第二堆叠体1520相对靠近阴极1600。第二堆叠体1520可以设置在第一堆叠体1510与阴极1600之间。
第二堆叠体1520可以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例如,如图5所示,第二堆叠体1520可以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二发光层1520E。
第二发光层1520E可以形成为具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详细地,第二发光层1520E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基质和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至少一种发光掺杂剂,或可以包含具有混合在一起的两种基质的混合基质和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至少一种发光掺杂剂。
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可以由基于铱的化合物形成,但并不限于这种材料。
第二堆叠体1520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和辅助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堆叠体1520中的辅助发光层可以包含用于发射颜色与从第二发光层1520E发射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光的发光掺杂剂。例如,第二堆叠体1520的辅助发光层可以包含用于发射绿色光或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如果在第二堆叠体1520中另外地提供辅助发光层,能够提高红色的发光效率或绿色的发光效率。
如果第二堆叠体152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二发光层1520E,那么从第二堆叠体152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540nm至580nm的范围内。
如果第二堆叠体152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二发光层1520E,以及具有用于发射红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第二堆叠体152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540nm至650nm的范围内。并且,如果第二堆叠体152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第二发光层1520E,以及具有用于发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第二堆叠体1520发射的光的峰值波长可以在510nm至590nm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第二堆叠体1520还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以及辅助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使得可以提高OLED装置2000的发光效率或驱动电压性能。根据OLED装置2000的设计,另外的有机层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在第二堆叠体1520中。另外,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和第二发光层1520E在第二堆叠体1520中的位置可以基于包括在第二堆叠体1520中的另外的有机层位置、厚度或数目进行调节。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顶部发光型OLED装置2000中,OLED装置2000的性能,例如,发光效率、色彩再现率或色彩变化率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和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进行控制。更详细地,为了提高OLED装置2000的性能,必须在考虑具有反射性能的阳极1400与具有透明性能的阴极1600之间的微腔的情况下优化第一堆叠体1510厚度(T1)与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的厚度比率。
参照图5,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表示从阳极1400的反射层1410的上表面到在N型电荷生成层1540N与P型电荷生成层1540P之间的界面的距离。详细地,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可以通过如下厚度来表示:该厚度包括N型电荷生成层1540N的厚度和阳极1400的透明层1420的厚度以及包括在第一堆叠体1510中的层的总厚度。
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表示从N型电荷生成层1540N与P型电荷生成层1540P之间的界面到具有透明性能的阴极1600的上表面的距离。详细地,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可以通过如下厚度来表示:该厚度包括P型电荷生成层1540P的厚度和阴极1600的厚度以及包括在第二堆叠体1520中的这些层的总厚度。
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中,在第一堆叠体1510与第二堆叠体1520之间,设置为靠近具有透明性能的阴极1600的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相对大于设置为靠近具有反射性能的阳极1400的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也就是说,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和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满足下式2。
[式2]
T2>T1
如上所述,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大于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由此可以优化从在两个电极1400与1600之间的第一堆叠体1520和第二堆叠体1520中的每一个发射的光的微腔。换言之,如果设置为靠近阴极1600的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相对大于设置为靠近阳极1400的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包括在堆叠体中的发光层1510E和1520E可以设置在使得优化两个电极1400与1600之间的微腔的相应位置处,从而提高OLED装置2000的发光效率和色彩再现率,并且还降低OLED装置2000的色彩变化率。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第一堆叠体1510的第一发光层1510E包含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假设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和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的总厚度为100%,那么第一堆叠体510的厚度(T1)可以在15%至35%的范围内,从而优化从在两个电极1400与1600之间的第一堆叠体1510发射的光的微腔。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从阳极1400的反射层1410的上表面到第一发光层1510E的下表面的厚度(T1')可以在5%至90%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相对于从阳极1400的反射层1410的上表面到N型电荷生成层1540N的上表面的距离(T1),第一发光层1510E可以设置在对应于5%至90%的范围内的位置处,从而优化从在两个电极1400与1600之间的第一发光层1510E发射的光的微腔。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第二堆叠体1520的第二发光层1520E包含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假设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和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的总厚度为100%,那么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可以在65%至85%的范围内,从而优化从在两个电极1400与1600之间的第二堆叠体1520发射的光的微腔。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从N型电荷生成层1540N的上表面到第二发光层1520E的下表面的厚度(T2')可以在5%至90%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相对于从N型电荷生成层1540N的上表面到阴极1600的上表面的距离(T2),第二发光层1520E可以设置在对应于5%至90%的范围内的位置处,从而优化从在两个电极1400与1600之间的第二发光层1520E发射的光的微腔。
如果包括在每个堆叠体中的发光层包括多个层,或在堆叠体中另外地提供辅助发光层,那么表示发光层在每个堆叠体中的位置的厚度(T1'、T2')可以相对于在多个发光层中的最下层的位置的发光层来限定。例如,如果第一堆叠体1510包括第一发光层1510E以及设置在第一发光层1510E与阳极1400之间的辅助发光层,那么从阳极1400的反射层1410的上表面到辅助发光层的下表面的厚度(T1')可以相对于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在5%至90%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2000包括设置在反射阳极1400与透明阴极1600之间的第一堆叠体1510和第二堆叠体1520,其中设置为靠近透明阴极1600的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相对大于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因此,能够优化从第一堆叠体1510和第二堆叠体1520发射的光的微腔,从而提高OLED装置2000的发光效率和色彩再现率,并且减小色彩变化率。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发光效率和根据比较例的OLED装置的发光效率的表。图7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色彩变化率和根据比较例的OLED装置的色彩变化率的图。图7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色彩再现率和根据比较例的OLED装置的色彩再现率的图。
在图6、图7A和图7B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情况中,在图5描述的OLED装置2000中的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大于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T1<T2)。另外,在第二实施方案的情况中,假设第一堆叠体1510和第二堆叠体1520的总厚度(T)为100%,那么在第一堆叠体1510与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比率为T1:T2=32%:68%。
在图6、图7A和图7B的比较例4的情况中,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与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相同(T1=T2)。详细地,在比较例4的情况中,假设第一堆叠体1510和第二堆叠体1520的总厚度(T)为100%,那么第一堆叠体1510与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比率为T1:T2=50%:50%。
在图6、图7A和图7B的比较例5的情况中,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大于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T1>T2)。另外,在第二实施方案的情况中,假设第一堆叠体1510和第二堆叠体1520的总厚度(T)为100%,那么第一堆叠体1510与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比率为T1:T2=68%:32%。
在第二实施方案和比较例4和比较例5中,第一堆叠体151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并且第二堆叠体1520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
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中,在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与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的厚度比率满足T1<T2的条件,由此,能够优化从每个堆叠体1510和1520发射的光的微腔,由此提高OLED装置2000的发光效率。
详细地,参照图6,与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相比,比较例4,其中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与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的厚度比率满足T1=T2的条件,不能优化从第二堆叠体1520发出的黄绿色光的微腔,由此,红色(R)光效率、绿色(G)光效率、和白色(W)光效率大大降低。
另外,与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相比,比较例5,其中在第一堆叠体1510的厚度(T1)与第二堆叠体1520的厚度(T2)的厚度比率满足T1>T2的条件,不能优化从第二堆叠体1520发射的黄绿色光的微腔,由此,红色(R)光效率、绿色(G)光效率和白色(W)光效率大大降低。
也就是说,与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相比,对于比较例4和5,包括在第一堆叠体1510中的第一发光层1510E和包括在第二堆叠体1520中的第二发光层1520E没有设置在用于优化在两个电极1400与1600之间的微腔的相应位置处,从而在比较例4和比较例5中的每一个的OLED装置2000的发光效率相对低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2000的发光效率。
图7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色彩变化率和根据比较例4和比较例5的OLED装置的色彩变化率的图。
参照图7A,在比较例4的情况中,在0°到60°的视角范围内,色彩变化率逐渐增加,当视角为60°时Δu'v'的值为约0.115。在比较例5的情况中,在0°到60°的视角范围内,色彩变化率逐渐增加,当视角为60°时Δu'v'的值约为0.061。也就是说,在比较例4和5的情况中,从第一堆叠体1510和第二堆叠体1520发射的光的微腔没有被优化,使得色彩变化率通过发光的光谱变化根据视角的增加逐渐增加。如上所述,如果在0°到60°的视角范围内,Δu'v'的值大于0.05,用户觉察出根据视角的色彩差异,从而降低了OLED装置的图像质量。
同时,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情况中,在0°到60°的视角范围内,色彩变化率很小变化,并且当视角为60°时Δu'v'的值为约0.012。也就是说,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情况中,在0°到60°的视角范围内,Δu'v'的值小于0.05,使得能够根据OLED装置的视角减小色彩差异,并且进一步表示清晰逼真的图像。因此,能够提供适合于大尺寸电视的显示装置。
图7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的色彩再现率和根据比较例4和5的OLED装置的色彩再现率的图。详细地,图7B是用于说明sRGB覆盖率的图。
参照图7B,比较例4的“sRGB覆盖率”为约92%,并且比较例5的“sRGB覆盖率”为约98%。同时,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sRGB的覆盖率”为约100%,也就是说,与比较例4和比较例5的“sRGB覆盖率”相比,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的“sRGB覆盖率”得到提高。也就是说,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具有几乎类似于虚线所示的“BT709”的区域的色域,从而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案可以提供更逼真更清晰的图像。
如上所述,在设置在反射阳极与透明阴极之间的第一堆叠体与第二堆叠体的厚度比率调节为以获得99%或大于99%的色彩再现率,并且同时获得在0°到60°的视角范围内0.05或小于0.05的Δu'v'值,使得可以提高OLED装置的发光效率和色彩再现率,并且减小OLED装置的色彩变化率。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OLED装置中,在设置在反射阳极与透明阴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的厚度比率被优化,使得可以提高发光效率和色彩再现率,并且减小色彩变化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在多个堆叠体之中,设置为靠近阴极的堆叠体的厚度相对大于设置为靠近阳极的堆叠体的厚度,使得可以提高发光效率、提高“sRGB”的色彩再现率,并且减小经由多个堆叠体的阴极发射的光的色彩变化率。
对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做出各种修改方案和变化方案。因此,本公开意指覆盖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范围内的发明的修改方案和变化方案。

Claims (9)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
反射阳极;
透明阴极;以及
在所述反射阳极与所述透明阴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
其中,在所述多个堆叠体之中,设置为相对靠近所述透明阴极的堆叠体的厚度大于设置为相对靠近所述反射阳极的堆叠体的厚度,
其中所述多个堆叠体包括:
在所述反射阳极上的第一堆叠体;
在所述第一堆叠体上的第一电荷生成层,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包括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和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
在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上的第二堆叠体;
在所述第二堆叠体上的第二电荷生成层,其中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包括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和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以及
在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上的第三堆叠体,
其中当T1表示从所述反射阳极的上表面到所述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与所述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的距离,T2表示从所述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与所述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到所述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与所述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的距离,并且T3表示从所述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与所述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到所述透明阴极的上表面的距离时,T1、T2和T3满足下式1,
[式1]
T3>T2>T1;
其中假设T1、T2和T3的总厚度为100%,
则T1在10%至20%的范围内,
T2在30%至40%的范围内,以及
T3在45%至60%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堆叠体和所述第三堆叠体中的每一个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以及
所述第二堆叠体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堆叠体和所述第三堆叠体中的每一个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以及
所述第一堆叠体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
4.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反射阳极、透明阴极、以及在所述反射阳极与所述透明阴极之间的多个堆叠体,其中光从所述多个堆叠体发射,并且通过所述透明阴极射出,
其中所述多个堆叠体中的厚度比率调节为获得99%或大于99%的色彩再现率,并且同时获得在0°至60°的视角范围内的0.05或小于0.05的Δu'v'值,
其中所述多个堆叠体包括:
最靠近所述反射阳极的第一堆叠体;
最靠近所述透明阴极的第三堆叠体;以及
在所述第一堆叠体与所述第三堆叠体之间的第二堆叠体,
其中所述第三堆叠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堆叠体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二堆叠体的厚度,以及
所述第二堆叠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堆叠体的厚度;
其中假设所述第一堆叠体的厚度、所述第二堆叠体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三堆叠体的厚度的总厚度为100%,
则所述第一堆叠体的厚度在10%至20%的范围内,
所述第二堆叠体的厚度在30%至40%的范围内,以及
所述第三堆叠体的厚度在45%至60%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多个堆叠体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堆叠体与所述第二堆叠体之间的N型电荷生成层和P型电荷生成层,
所述第一堆叠体的厚度是从所述反射阳极的上表面到所述N型电荷生成层与所述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的距离,以及
所述第二堆叠体的厚度是从所述N型电荷生成层与所述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到所述透明阴极的上表面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堆叠体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以及
所述第二堆叠体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堆叠体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堆叠体与所述第二堆叠体之间的第一电荷生成层,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具有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和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以及
在所述第二堆叠体与所述第三堆叠体之间的第二电荷生成层,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具有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和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
其中所述第一堆叠体的厚度对应于从所述反射阳极的上表面到所述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与所述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的距离,
所述第二堆叠体的厚度对应于从所述第一N型电荷生成层与所述第一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到所述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与所述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的距离,以及
所述第三堆叠体的厚度对应于从所述第二N型电荷生成层与所述第二P型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界面到所述透明阴极的上表面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堆叠体和所述第三堆叠体中的每一个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以及
所述第二堆叠体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堆叠体和所述第三堆叠体中的每一个包括含有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以及
所述第一堆叠体包括含有用于发射黄绿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至少一个有机层。
CN201610680716.XA 2015-09-18 2016-08-17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5491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32531A KR20170034173A (ko) 2015-09-18 2015-09-18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015-0132531 2015-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9114A CN106549114A (zh) 2017-03-29
CN106549114B true CN106549114B (zh) 2018-07-20

Family

ID=56551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80716.XA Active CN106549114B (zh) 2015-09-18 2016-08-17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5924B2 (zh)
EP (1) EP3144996B1 (zh)
KR (1) KR20170034173A (zh)
CN (1) CN1065491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77466B1 (ko) * 2015-10-29 2022-03-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519478B1 (ko) * 2017-12-21 2023-04-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KR102623429B1 (ko) * 2017-12-27 2024-01-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248402B1 (ko) * 2018-04-19 2021-05-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583619B1 (ko) * 2018-06-29 2023-09-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2557743B1 (ko) * 2018-08-14 2023-07-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CN111384275B (zh) * 2018-12-29 2021-08-10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二极管
KR102325381B1 (ko) 2019-04-15 2021-1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20220123068A1 (en) * 2020-05-11 2022-04-21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mask, mask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sk assembly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42426A (en) * 2011-02-11 2012-10-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57781B1 (ko) * 2007-08-24 2010-05-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하이브리드 백색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492798B2 (ja) 2011-01-24 2014-05-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有機発光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源装置
JP6108664B2 (ja) * 2011-04-04 2017-04-05 ローム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
US9655199B2 (en) * 2012-05-30 2017-05-16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Four component phosphorescent OLED for cool white lighting application
DE102013114047B4 (de) * 2012-12-28 2016-09-01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sche lichtemittierende Anzeigevorrichtungen
KR102085153B1 (ko) 2013-11-29 2020-03-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장치
KR102174919B1 (ko) * 2013-12-03 2020-11-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126547B1 (ko) * 2013-12-31 2020-06-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102315513B1 (ko) * 2014-12-18 2021-10-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377466B1 (ko) * 2015-10-29 2022-03-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42426A (en) * 2011-02-11 2012-10-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44996A1 (en) 2017-03-22
KR20170034173A (ko) 2017-03-28
US20170084856A1 (en) 2017-03-23
EP3144996B1 (en) 2020-09-02
CN106549114A (zh) 2017-03-29
US10115924B2 (en) 2018-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9114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10347858B2 (en) 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05679794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5655372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974195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KR102521109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20160073771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20170024458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595367B1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120047003A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KR20200115416A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9494310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106549108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6409862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6558651B (zh) 有机发光装置
KR20160073461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