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47395A - 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47395A
CN106547395A CN201610890533.0A CN201610890533A CN106547395A CN 106547395 A CN106547395 A CN 106547395A CN 201610890533 A CN201610890533 A CN 201610890533A CN 106547395 A CN106547395 A CN 106547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induction zone
area
touch
key indu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905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47395B (zh
Inventor
骆俊谕
史华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905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47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47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7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47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7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4Touch pad or touch panel provided on the remot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所述触摸按键包括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按键感应区,相邻的所述按键感应区之间设有隔离感应区,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被配置为当存在触摸动作时,被触摸的按键感应区和/或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发生变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按键,在相邻的按键感应区之间还设有隔离感应区,即使用户的手指同时触摸到了相邻的按键感应区,仍可以通过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进一步确定按键感应区是否被触发,降低触摸按键被误操作的概率。

Description

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触摸按键作为一种友好的人机交互部件,被广泛应用在各类电子设备中。触摸按键通常包括设置在触摸面板上的感应器件,感应器件在触摸面板上的感应区域为按键感应区,当用户的手指接近按键感应区时,感应器件的电信号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感应器件电信号的变化判断触摸按键是否被触发。
根据感应器件的工作原理,触摸按键又可以分为电阻式、电波式(如表面声波)、光学式(红外线)、电感式、电容式和电磁式等几种类型。以电容式触摸按键为例,如图1A并结合图1B所示,电容式触摸按键包括触摸面板101、设置在触摸面板101上的感应电极102以及覆盖在感应电极上的绝缘层103,感应电极102与地电极GND之间存在一个分布式电容CP。当用户的手指接触到绝缘层103后,手指与感应电极102之间产生一个耦合电容CF(如图1B所示),由于该耦合电容CF和分布式电容CP的并联关系,使得触摸后的感应电极102与地电极GND之间的电容值变更为CP+CF,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根据检测感应电极102与地电极GND之间电容值的变化判断触摸按键是否被触发。
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需要接收不同的触发指令以完成相应的响应动作。例如,电视机需要分别接收开关指令、频道调整指令、音量调整指令等,相应地,电视机的触摸面板应当包括多个按键感应区以检测用户不同的触发动作。图2为电视机的触摸按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电视机的触摸面板上设有5个按键感应区,分别为“音量+感应区201”、“音量-感应区202”、“开关感应区203”、“频道+感应区204”和“频道-感应区205”,MCU实时采集每个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值,以确定是否需要执行相应的相应动作。例如,当用户需要打开或关闭电视机时,触摸“开关感应区203”,MCU检测到“开关感应区203”的电信号发生变化后,确定“开关感应区203”被触发。也就是说,当触摸按键包括多个按键感应区时,MCU不仅要确定触摸按键是否被触发,还要确定被触发的按键感应区。但是,由于手指具有一定的宽度,当用户想要触发某一按键感应区时,经常会同时触碰到与其想要触发的按键感应区相邻的其它按键感应区,使得MCU检测到两个或多个按键感应区均被触发,从而导致触摸按键的误操作,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相邻的按键感应区容易被同时触发,导致触摸按键误操作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按键,包括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按键感应区,相邻的所述按键感应区之间设有隔离感应区,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被配置为当存在触摸动作时,被触摸的按键感应区和/或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发生变化。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中的触摸按键,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值;
将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值与预设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分别确定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
当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没有被触发,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为所述至少两个按键感应区中的任意一个;
当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被触发;
当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根据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的触发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为与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相邻的隔离感应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中的触摸按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检测管脚,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检测管脚电连接;
所述检测管脚,用于采集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值;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并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触摸按键和上述第三方面中的装置,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连接一个所述检测管脚。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按键,在相邻的按键感应区之间还设有隔离感应区,即使用户的手指同时触摸到了相邻的按键感应区,仍可以通过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进一步确定按键感应区是否被触发,降低触摸按键被误操作的概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和图1B为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电视机的触摸按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按键的触摸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感应区的触发状态的判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按键的触摸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按键感应区的触发状态的判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按键的触摸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需要接收不同的触发指令以完成相应的响应动作,为了接收不同的触发指令,触摸按键中应当包含相应个数的按键感应区。如图2所示,电视机为了接收音量+指令、音量-指令、开关指令、频道+指令和频道-指令,在电视机的触摸面板上设有5个按键感应区,分别为“音量+感应区201”、“音量-感应区202”、“开关感应区203”、“频道+感应区204”和“频道-感应区205”。
容易理解的是,按键感应区的面积越大、相邻的按键感应区之间的间距越大,用户的触摸动作越准确,误触发的几率越低。但是,为了使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触摸面板在电子设备中所占据的面积通常较小,相应地,触摸面板上按键感应区的面积以及相邻按键感应区的间距较小。当触摸位置不准确时,手指很容易跨越两个相邻的按键感应区,使得两个相邻的按键感应区同时被处罚,导致触摸按键的误操作。
针对这种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误操作的触摸按键。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该触摸按键300的触摸面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按键感应区301,相邻的按键感应区301之间设有隔离感应区302。其中,隔离感应区302和按键感应区301的工作原理相同,均是在触摸面板上设置的感应器件所产生的感应区域。当存在触摸动作时,被触摸的按键感应区301和/或隔离感应区302的电信号参数发生变化。由于电阻式、电波式(如表面声波)、光学式(红外线)、电感式、电容式和电磁式触摸按键所采用的感应器件不同,当存在触摸动作时,所检测的电信号参数也不尽相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对感应器件和电信号参数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选择。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触摸按键中所有的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即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采用这种排列方式可以尽可能的拉大不同按键感应区之间的距离,充分利用隔离感应区的隔离作用。另外,由于按键感应区是用户需要触发的目标区域,隔离感应区是对触发的准确性进行判断的辅助区域,因此,设置按键感应区的宽度大于隔离感应区的宽度可以在触摸面板的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降低触摸按键的误操作概率。
当然,图3所示的触摸按键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排列组合方式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在相邻的按键感应区之间设置两个隔离感应区、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排列组成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矩阵等,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均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按键,在相邻的按键感应区之间还设有隔离感应区,即使用户的手指同时触摸到了相邻的按键感应区,仍可以通过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进一步确定按键感应区是否被触发,降低触摸按键被误操作的概率。以下结合该触摸按键的控制方法,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图4所示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图3所示的触摸按键,图4所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采集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值。
在图3所示的触摸按键300中包括多个按键感应区301和隔离感应区302,当存在触摸动作时,被触摸的按键感应区301和/或隔离感应区302的电信号参数值会发生变化,因此,按键感应区301和隔离感应区302的电信号参数值是判断触摸按键是否被触发的基础数据。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每一个按键感应区或每一个隔离感应区连接MCU的一个检测管脚,MCU通过检测管脚周期性地采集每一个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值。
步骤S402:将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值与预设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分别确定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
其中,所述预设的基准值是不存在触摸动作时,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值。当用户的手指触摸按键感应区和/或隔离感应区时,被触摸的按键感应区和/或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受手指的影响会发生变化,且通常情况下,用户的手指与按键感应区和/或隔离感应区的接触面积越大,电信号参数变化值越大,因此,通过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可以判断用户的触摸位置距离哪个按键感应区或隔离感应区更近。
步骤S403:判断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为触摸按键中所有按键感应区中的任意一个,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遍历所有按键感应区,根据每一个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对该按键感应区被触发的可能性进行预判。为了描述简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一按键感应区对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其中,当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进入步骤S404;否则进入步骤S405。
步骤S404:当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没有被触发。
通常情况下,用户与第一按键感应区的接触面积越大,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越大。当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有可能是用户在触摸其它按键感应区时,由于触摸位置不准确,而接触到第一按键感应区的一部分,引起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的变化,此时确定第一按键感应区没有被触发。
步骤S405:判断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其中,当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进入步骤S406;否则,进入步骤S407。
步骤S406:当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被触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于第二阈值时,说明用户与第一按键感应区的接触面积较大,则第一按键感应区是用户想要触发的按键感应区的概率较大,则无论与第一按键感应区相邻的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小如何,均认为第一按键感应区被触发。
步骤S407:根据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的触发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为与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相邻的隔离感应区。
根据步骤S403和步骤S405的判断条件可知,在本步骤中,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在这种情况下,仅依靠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无法准确的判断第一按键感应区是否为用户想要触发的按键感应区。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按键的触摸状态示意图,在图5中示出了触摸按键500,在触摸按键500的触摸面板上包括按键感应区A、按键感应区B和按键感应区C,按键感应区A和按键感应区B之间设有隔离感应区AB,按键感应区B和按键感应区C之间设有隔离感应区BC。当用户接触第一触摸区域501和第二触摸区域502时,均有可能使得按键感应区B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其中,当用户接触第二触摸区域502时,有较大的可能性是要触发按键感应区B;当用户接触第一触摸区域501时,有较大的可能性是触摸位置发生偏离。因此,当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需要进一步借助与该按键感应区相邻的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判断用户的触发意图。
对于图5所示的触摸按键500,当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借助相邻的隔离感应区对按键感应区的触发状态进行判断存在两种情况。其一,以按键感应区A和按键感应区C为例,其仅存在一个相邻的隔离感应区,分别为隔离感应区AB和隔离感应区BC;其二,以按键感应区B为例,其存在两个相邻的隔离感应区,分别为隔离感应区AB和隔离感应区BC。以下对这两种情况下,按键感应区的触发状态的判定方式分别进行说明。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感应区的触发状态的判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当与第一按键感应区相邻的隔离感应区的数量为一个时,该判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判断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为与第一按键感应区相邻的隔离感应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按键的触摸状态示意图,以图7所示的按键感应区A和按键感应区B为例,当按键感应区A为第一按键感应区时,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为隔离感应区AB;当按键感应区C为第一按键感应区时,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为隔离感应区BC。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按键感应区A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通过隔离感应区AB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想要触发按键感应区A;当按键感应区C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通过隔离感应区BC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想要触发按键感应区C。
从信号处理的角度来看,判断用户是否想要触发某一按键感应区的依据在于判断用户的触摸区域是否大部分位于相应的按键感应区内。由于触摸区域与按键感应区和/或隔离感应区的交集越大,对按键感应区和/或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影响越大,因此,当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较大时,说明用户的触摸区域与第一按键感应区发生较大的偏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隔离感应区预设第三阈值,判断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当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小于第三阈值时,进入步骤S602;否则,进入步骤S603。
步骤S602: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被触发。
以图7所示的第三触摸区域503为例,第三触摸区域503大部分位于按键感应区C,只有一小部分位于隔离感应区BC,则对隔离感应区BC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影响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隔离感应区BC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通常小于第三阈值,进而确定按键感应区C被触发。
步骤S603: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没有被触发。
以图7所示的第四触摸区域504为例,第四触摸区域504存在较多的位置位于隔离感应区AB,则对隔离感应区AB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隔离感应区AB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通常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进而确定按键感应区A没有被触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隔离感应区的数量为一个时,通过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判断用户的触摸位置是否发生偏离,进而确定第一按键感应区是否被触发,降低了触摸按键的误操作概率。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按键感应区的触发状态的判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当与第一按键感应区相邻的隔离感应区的数量为两个时,该判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1:判断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是否均小于、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按键的触摸状态示意图。如图9所示,当第一按键感应区为按键感应区B时,存在两个第一隔离感应区,分别为隔离感应区AB和隔离感应区BC。据此可知,当存在两个第一隔离感应区时,两个第一隔离感应区分别位于第一按键感应区的两侧。
当用户想要触发第一按键感应区时,假如第一按键感应区两侧的第一隔离感应区具有相同的电信号参数变化情况,说明用户的触摸区域的中心位于第一按键感应区;否则,说明用户的触摸区域发生偏离。基于此,通过第一按键感应区两侧的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判断第一按键感应区是否被触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均小于、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进入步骤S802;否则,进入步骤S803。
步骤S802: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被触发。
以图9所示的第五触摸区域505为例,第五触摸区域505的大部分位于按键感应区B,其两侧分别与隔离感应区AB和隔离感应区BC存在一小部分交集,则第五触摸区域505对隔离感应区AB和隔离感应区BC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影响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隔离感应区AB和隔离感应区BC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均小于第三阈值,进而确定按键感应区B被触发。
其中,第五触摸区域505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列举的一种示例性说明方式,容易理解的是,当第五触摸区域505的覆盖区域过大,使得隔离感应区AB和隔离感应区BC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均等于或大于第三阈值时,同样可以说明第五触摸区域505的中心位置位于按键感应区B,进而可以确定按键感应区B被触发。
步骤S803: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没有被触发。
以图9所示的第六触摸区域506为例,第六触摸区域506的一部分位于按键感应区B,一部分位于隔离感应区BC,则第六触摸区域506对隔离感应区AB的电信号参数没有影响,对隔离感应区BC的电信号参数存在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隔离感应区AB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通常小于第三阈值,隔离感应区BC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通常大于第三阈值。当按键感应区两侧的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一个大于第三阈值,一个小于第三阈值时,说明用户的触摸位置发生偏离,进而确定按键感应区B没有被触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隔离感应区的数量为两个时,通过比较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情况判断用户的触摸位置是否发生偏离,进而确定第一按键感应区是否被触发,降低了触摸按键的误操作概率。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按键中,每一个按键感应区对应一个键值,在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被触发后,将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所对应的按键值发送至键值接收装置。
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装置。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装置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检测管脚1004,所述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检测管脚1004通过通信单元1003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可以集成在MCU中,也可以以其它形式存在。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服务器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1003,用于建立通信信道,从而使所述存储设备可以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接收其他设备发是的用户数据或者向其他设备发送用户数据。
所述处理器1001,为存储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以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所述处理器1001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1001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所述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处理器1001的执行指令,存储器10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当存储器1002中的执行指令由处理器1001执行时,使得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装置1000能够执行以下步骤:
采集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值;
将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值与预设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分别确定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
当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没有被触发,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为所述至少两个按键感应区中的任意一个;
当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被触发;
当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根据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的触发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为与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相邻的隔离感应区。
具体实现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申请提供的呼叫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触摸按键1101和MCU1102。其中,触摸按键1101中包括多个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没一个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均与MCU1102的一个检测管脚相连。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MCU1102仅是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装置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并不应将其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另外,关于触摸按键1101和MCU1102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见上述触摸按键和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装置的描述,为了节约篇幅,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键值接收装置1103,所述键值接收装置1103与MCU1102中的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键值接收装置1103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按键值。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和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触摸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按键感应区,相邻的所述按键感应区之间设有隔离感应区,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被配置为当存在触摸动作时,被触摸的按键感应区和/或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按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感应区在所述同一条直线上的宽度大于所述隔离感应区在所述同一条直线上的宽度。
4.一种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按键,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值;
将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值与预设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分别确定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
当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没有被触发,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为所述至少两个按键感应区中的任意一个;
当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被触发;
当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根据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的触发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为与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相邻的隔离感应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根据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的触发状态,包括:
当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均小于、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被触发;
当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中,存在一个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另一个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没有被触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根据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变化值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的触发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变化值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被触发;
当所述第一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变化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没有被触发。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被触发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按键感应区所对应的按键值发送至键值接收装置。
8.一种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按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检测管脚,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检测管脚电连接;
所述检测管脚,用于采集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的电信号参数值;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并执行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按键和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每一个所述按键感应区和隔离感应区连接一个所述检测管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键值接收装置,所述键值接收装置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键值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按键值。
CN201610890533.0A 2016-10-12 2016-10-12 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06547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0533.0A CN106547395B (zh) 2016-10-12 2016-10-12 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0533.0A CN106547395B (zh) 2016-10-12 2016-10-12 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7395A true CN106547395A (zh) 2017-03-29
CN106547395B CN106547395B (zh) 2020-04-03

Family

ID=58368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90533.0A Active CN106547395B (zh) 2016-10-12 2016-10-12 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4739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9364A (zh) * 2017-12-28 2018-05-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按键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8227940A (zh) * 2017-12-12 2018-06-29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超低辐射键盘
CN108897247A (zh) * 2018-05-02 2018-11-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和洗涤电器
CN109279468A (zh) * 2017-07-20 2019-01-29 三菱电机上海机电电梯有限公司 可防止误触发的装置、电梯和方法
CN110316392A (zh) * 2019-07-11 2019-10-11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飞机驾驶控制的控制板
CN110794990A (zh) * 2019-10-29 2020-02-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控制方法、mcu、触控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5009A (zh) * 2020-08-20 2020-12-0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按键出键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304A (zh) * 2008-06-12 2009-07-08 嘉兴淳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镶嵌式感应触摸按键
CN102522977A (zh) * 2011-10-28 2012-06-27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触摸按键结构及触摸装置
CN102707818A (zh) * 2012-06-01 2012-10-03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空间鼠标以及触摸识别方法与装置
CN103838417A (zh) * 2012-11-23 2014-06-04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功能键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干涉判断方法及触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304A (zh) * 2008-06-12 2009-07-08 嘉兴淳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镶嵌式感应触摸按键
CN102522977A (zh) * 2011-10-28 2012-06-27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触摸按键结构及触摸装置
CN102707818A (zh) * 2012-06-01 2012-10-03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空间鼠标以及触摸识别方法与装置
CN103838417A (zh) * 2012-11-23 2014-06-04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功能键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干涉判断方法及触控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9468A (zh) * 2017-07-20 2019-01-29 三菱电机上海机电电梯有限公司 可防止误触发的装置、电梯和方法
CN108227940A (zh) * 2017-12-12 2018-06-29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超低辐射键盘
CN108227940B (zh) * 2017-12-12 2021-04-09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超低辐射键盘
CN107979364A (zh) * 2017-12-28 2018-05-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按键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7979364B (zh) * 2017-12-28 2021-11-1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按键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8897247A (zh) * 2018-05-02 2018-11-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和洗涤电器
CN110316392A (zh) * 2019-07-11 2019-10-11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飞机驾驶控制的控制板
CN110794990A (zh) * 2019-10-29 2020-02-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控制方法、mcu、触控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5009A (zh) * 2020-08-20 2020-12-0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按键出键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5009B (zh) * 2020-08-20 2024-04-1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按键出键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7395B (zh)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7395A (zh) 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279203B (zh) 一种按键复用的方法及多功能按键
CN105790747A (zh) 触摸按键的触发检测方法及触发检测装置
CN106445231A (zh) 一种触摸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6911405B (zh) 射频通路的故障检测方法、参数校准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130041096A (ko) 모의 하드웨어 버튼 조작 방법 및 터치 스크린 단말
CN106936993B (zh) 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US962604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anning control of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9917958A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面板的驱动控制方法
CN208433951U (zh) 一种按键及电子设备
US10082904B2 (en) Terminal, and terminal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169385A (zh)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
CN105511786B (zh) 触摸屏按键失效的消除方法和系统
CN105005727B (zh) 基于动态口令和usbkey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16563B (zh) 一种终端
KR101903685B1 (ko) 단말, 터치 제어 유닛, 터치스크린, 스크린 프로텍터, 작동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CN205139262U (zh) 具有碎屏检测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06020609A (zh) 一种启动应用的方法和终端
CN105183254A (zh) 触控式屏幕的触摸检测方法、装置及触控式屏幕
CN205023161U (zh) 电子设备及其保护膜
CN107765930A (zh) 电容感应检测电路及方法
CN111045552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屏
CN205545489U (zh) 具有通话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7026640A (zh) 运用逻辑电路控制的电容式触控感应器件
CN218103098U (zh) 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555, No. 218, Bay Roa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No. 218, Bay Roa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