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8539B - 一种矮牵牛再生剂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矮牵牛再生剂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8539B
CN106538539B CN201610961684.0A CN201610961684A CN106538539B CN 106538539 B CN106538539 B CN 106538539B CN 201610961684 A CN201610961684 A CN 201610961684A CN 106538539 B CN106538539 B CN 106538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tunia
regenerative agent
processing
time
weight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16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38539A (zh
Inventor
杨洁
郭兆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9616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38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38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8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38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85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 A01N43/0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 A01N43/1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a carbocyclic 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oxygen or sulfur compounds
    • A01N31/02Acycl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 A01N43/2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rings with more than six memb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矮牵牛再生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矮牵牛再生剂由赤霉素、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配伍而成,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0.0~20.0:1.0~2.0:0.5~1.5,优选比为15.0:1.5:1.0,三组分按100%纯度的重量比计算。使用时按15~25µg·L‑1的浓度稀释后,对已剪切修整好的矮牵牛进行喷雾。操作要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时分进行,喷施后保障24h内未下雨,期间也不进行人工喷灌。24h后施水肥1次;10d后先施水肥1次,0.5~1.0h后再次喷施矮牵牛再生剂,喷施浓度与第一次相同。其余时间为常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本再生剂剂型稳定,操作简便,使用成本低,再生效果显著,配剂中的单剂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是一种良好的矮牵牛再生剂。

Description

一种矮牵牛再生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实用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矮牵牛再生剂的研发与生产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J. D. Hooker) Vilmorin]系茄科、碧冬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常作一、二年生栽培; 株高15~45cm,茎匍地生长,被有粘质柔毛;叶质柔软,卵形,全缘,互生,上部叶对生;花单生,呈漏斗状,重瓣花球形,花白、紫或各种红色,并镶有色边,花期4月至降霜,播种后当年可开花,花期长达数月;蒴果,种子细小,千粒重约0.1g。园艺品种极多,按花型分有:大花、小花、波状、锯齿状、重瓣、单瓣;按花色分有:紫红、鲜红、桃红、纯白、肉色及多种带条纹品种。商业上常根据花的大小以及重瓣性将矮牵牛分为大花单瓣类、丰花单瓣类、多花单瓣类、大花重瓣类、重瓣丰花类、重瓣多花类和其他类型。矮牵牛原产南美阿根廷,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我国南北城市公园中作为花卉观赏植物广为栽培。品种有梦幻(Dreams)、阿拉丁(Aladdin)、猎鹰(Eagle)、地毯(Carpet)、幻想曲(Fantasy)、梅林(Merlin)、超级(Ultra)、云(Cloud)、康特唐(CountDown)、盲珠(Daddy)、魅力(Magic)、花边香石竹(Picotee)、呼拉裙(Hulahoop)、风暴(Storm)、超级小瀑布(Supercascade)等。
矮牵牛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霜冻,怕雨涝,生长适温为13~18℃,冬季温度要保持在4~10℃及其以上,如低于4℃,植株生长停止。夏季能耐35℃以上的高温,本季生长旺期,需水分充足,特别在夏季高温季节,应在早、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梅雨季节,雨水多,对矮牵牛生长十分不利,盆土过湿,茎叶容易徒长,花期雨水过多,花朵易褪色或腐烂。盆土若长期积水,则烂根死苗,所以盆栽矮牵牛宜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矮牵牛属长日照植物,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在正常的光照条件下,从播种至开花约需100d左右。冬季大棚内栽培时,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茎叶徒长,难以着花;在春季进入长日照下,能较快从茎叶顶端分化出花蕾。矮牵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播种育苗,因一般花期控制在五一国庆,所以播种时间秋播在10~11月,春播在6~7月。应注意通风,防止病害产生,每隔1周左右喷施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当植株出现3对真叶时,根系已基本形成,要求加强温度、湿度、施肥管理,仍要注意通风、防病工作。在终霜后定植露地,经90d左右可培育出6~8个大的分枝,叶片数50枚以上,有的品种达上百枚,并且至少开1朵花的大秧苗。如果在4月份播种,60多天可开花。矮牵牛花大而多,开花繁盛,花期长,色彩丰富,是优良的花坛和种植钵花卉,也可自然式丛植,还可作为切花。气候适宜或温室栽培可四季开花。
矮牵牛自1835年由威廉·赫伯特(William Herbert)育成以后,1849年又出现重瓣矮牵牛品种。1876年通过自然突变育成了四倍体大花矮牵牛系列。1879年很快又推出矮生小花品种。1930年育成杂种一代的矮牵牛品种。现已育出抗热、抗雨和抗病品种。矮牵牛在国际上已成为主要的盆花和装饰植物,栽培十分普遍,常用在城市景观布置,如花坛、化境、花槽等的景观配置;作为庭园植物,如窗台美化、家庭装饰等的景观配置。
矮牵牛作为盆花摆放容易凋败老化,花朵凋谢快,新枝新花生成慢甚至停止等,故较快失去观赏价值,大大缩短了矮牵牛的观赏期及观赏价值。本矮牵牛再生剂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能有效延长矮牵牛的观赏期,提高其观赏价值及其经济价值,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再生效果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矮牵牛再生剂,本再生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再生效果显著。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上述矮牵牛再生剂的较佳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的矮牵牛再生剂由赤霉素(GA3)、三十烷醇(TA)、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配制而成。发明人研究发现,GA3、TA、芸苔素内酯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0.0~20.0:1.0~2.0:0.5~1.5,最优重量比为15.0:1.5:1.0。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均按100%纯度的重量计。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均采用可溶性剂型(赤霉素水剂、TA可溶粉乳、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使用时无需用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去溶解,功能成分外的其他填充物或杂质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其含量高低不受限制。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冰箱中冷藏,可保存1-2年。
本发明的矮牵牛再生剂目前未见同类产品的报道,本发明是发明人经过多年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所得出的试验结果,并在较长时间的生产中已得到验证,效果较佳。且本发明的配方还具有技术含量较高,剂型较稳定,原料来源丰富,操作简便,如开发成商品,对矮牵牛再生生产来说,价格便宜。在生产中使用简单方便,再生效果显著,使用成本较低,是一种良好的矮牵牛再生剂。本剂配方可进行工厂化生产,其开发利用不但将在市场上增加一种新型矮牵牛再生剂,还将为目前花卉的再生利用问题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以下是矮牵牛再生效果的比较试验。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
矮牵牛作为盆花摆放容易凋败老化,花朵凋谢快,新枝新花生成慢甚至停止等,故会较快失去观赏价值,大大缩短了矮牵牛的观赏期及观赏价值。矮牵牛盆花摆放一段时间后,虽茎干枝叶还鲜活,甚至还有部分花蕾、花朵,但已失去观赏价值,只能撤回丢弃。把撤回的矮牵牛盆花沿钵口高度水平剪去地上部分,掏干净落在盆内的枯枝败叶,钵与钵间不留间隙有序成片地摆放在园圃里。尔后,打开矮牵牛再生剂塑料袋密封包装,按15~25µg.L-1的浓度稀释,最优稀释浓度为20µg.L-1(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均按100%纯度的重量计)。矮牵牛再生剂稀释后即可使用,随配随用。操作要在避光、阴凉处进行。用喷雾器对已剪切修整好且摆放在园圃里的矮牵牛进行喷雾,一定每盆都要喷到位。操作要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时分进行,喷施后保障24h内未下雨,期间也不进行人工喷灌。24h后施水肥1次;10d后先施水肥1次,0.5-1.0h后再次喷施矮牵牛再生剂,喷施浓度与第一次相同。其余时间为常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以下是发明人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不断地通过试验挑选及选用适合本发明的矮牵牛再生剂配方的原料及其相关的配比所做的再生效果的比较试验。
单组分试验
单组分试验主要是定性与定量试验每一组分对矮牵牛再生的单一组分效果试验。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矮牵牛盆花,试验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之单剂为赤霉素(GA3)、三十烷醇(TA)、芸苔素内酯。
试验方法
试验在矮牵牛盆花摆放一段时间后,虽茎干枝叶还鲜活,甚至还有部分花蕾、花朵,但已失去观赏价值,只能撤回丢弃。把撤回的矮牵牛盆花沿钵口高度水平剪去地上部分,掏干净落在盆内的枯枝败叶,钵与钵间不留间隙有序成片地摆放在园圃里。用喷雾器对已剪切修整好且摆放在园圃里的矮牵牛进行喷雾,每盆都要喷到位。操作要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时分进行,喷施后保障24h内未下雨,期间也不进行人工喷灌。如果期间下了雨或进行了人工喷灌,需重新喷施。24h后施水肥1次;10d后先施水肥1次,0.5-1.0h后再次喷施,喷施浓度与第一次相同。其余时间为常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试验效果主要是用矮牵牛盆花再生的新发枝数、花蕾数、花朵数上升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30d后观察记录新发枝数、花蕾数、花朵数增加的效果,并统计分析其上升百分比。试验设置3个处理1个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包括CK),每个重复30钵盆花,各处理随机布点。各处理编号为处理1-3与CK。各处理情况如下:
处理1——GA3水剂加水稀释到15µg.L-1的浓度,加水后容易失效,要现用现配,按100%纯度的重量计。喷药30d后观察记录试验效果。处理2——TA可溶性粉乳加水稀释到1.5µg.L-1的浓度,水溶液容易失效,要现用现配,按100%纯度的重量计。30d后观察记录试验效果。处理3——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加水稀释到1µg.L-1的浓度,加水后容易失效,要现用现配。按100%纯度的重量计,30d后观察记录试验效果。对照(CK)——不喷施药剂,喷自来水。30d后观察记录试验效果。
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表1),处理1-3的新发枝上升率显著大于CK,处理1-2的新发枝上升率显著大于处理3,处理1-2间无显著差异。即处理GA3、TA、芸苔素内酯的新发枝上升率显著大于CK,处理GA3、TA的新发枝上升率显著大于处理芸苔素内酯,处理GA3、TA间无显著差异。
表1. 单组分试验 (单位:%)
处理 新发枝上升率 花蕾上升率 花朵上升率
处理1 62.81±1.64a 34.91±2.71bc 22.71±1.28c
处理2 65.73±4.81a 35.37±2.60b 25.83±0.91b
处理3 27.49±2.08b 62.49±7.63a 52.64±6.08a
CK 23.28±1.92c 31.64±2.58c 23.72±2.49bc
注:小写字母为0.05水平,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下同。
处理2-3的花蕾上升率显著大于CK,处理3的花蕾上升率显著大于处理1-2,处理1-2间无显著差异,处理1与CK间无显著差异。即处理TA、芸苔素内酯的花蕾上升率显著大于CK,处理芸苔素内酯的花蕾上升率显著大于处理GA3、TA,处理GA3、TA间无显著差异,处理GA3与CK间无显著差异。
处理3的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与CK,处理2的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处理1,处理1-2的花朵上升率与CK无显著差异。即处理芸苔素内酯的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处理GA3、TA与CK,处理TA的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处理GA3,处理GA3、TA的花朵上升率与CK无显著差异。
通过以上单组分试验表明,处理GA3、TA、芸苔素内酯的新发枝上升率都显著大于CK。但处理GA3、TA、芸苔素内酯的花蕾上升率、花朵上升率中,只有处理芸苔素内酯都显著大于CK,处理GA3、TA不明显。
配伍试验
配伍试验主要是定性与定量试验每一种配剂对矮牵牛再生的复合效果试验。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矮牵牛盆花,试验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赤霉素(GA3)、三十烷醇(TA)、芸苔素内酯。
试验方法
矮牵牛再生剂的制备: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0.0~20.0:1.0~2.0:0.5~1.5,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均采用可溶性剂型(赤霉素水剂、TA可溶粉乳、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按100%纯度的重量计,功能成分外的其他填充物或杂质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其含量高低不受限制。操作要在避光、阴凉处进行。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冰箱中冷藏2年。
试验在矮牵牛盆花摆放一段时间后,虽茎干枝叶还鲜活,甚至还有部分花蕾、花朵,但已失去观赏价值,只能撤回丢弃。把撤回的矮牵牛盆花沿钵口高度水平剪去地上部分,掏干净落在盆内的枯枝败叶,钵与钵间不留间隙有序成片地摆放在园圃里。尔后,打开矮牵牛再生剂塑料袋密封包装,按20µg.L-1的浓度稀释(按100%纯度的重量计),稀释后即可使用,随配随用。用喷雾器对已剪切修整好且摆放在园圃里的矮牵牛进行喷雾,每盆都要喷到位。操作要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时分进行,喷施后保障24h内未下雨,期间也不进行人工喷灌。如果期间下了雨或进行了人工喷灌,需重新喷施。24h后施水肥1次;10d后先施水肥1次,0.5-1.0h后再次喷施矮牵牛再生剂,喷施浓度与第一次相同。其余时间为常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试验效果主要是用矮牵牛盆花再生的新发枝数、花蕾数、花朵数上升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30d后观察记录新发枝数、花蕾数、花朵数增加的效果,并统计分析其上升百分比。试验设置3个处理1个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包括CK),每个重复30钵盆花,各处理随机布点。各处理编号为处理1-3与CK。各处理情况如下:
处理1——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0.5,按20µg.L-1的浓度稀释(按100%纯度的重量计),随配随用,30d后观察记录试验效果。处理2——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20µg.L-1的浓度稀释(按100%纯度的重量计),随配随用,30d后观察记录试验效果。处理3——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20.0:2.0:1.5,按20µg.L-1的浓度稀释(按100%纯度的重量计),随配随用,30d后观察记录试验效果。对照(CK)——不喷施药剂,喷自来水。30d后观察记录试验效果。
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表2),处理1-3的新发枝上升率显著大于CK,处理3的新发枝上升率显著大于处理1,处理2-3间无显著差异,处理1-2间无显著差异。即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0.0~20.0:1.0~2.0:0.5~1.5的处理新发枝上升率显著大于CK, 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20.0:2.0:1.5的处理新发枝上升率显著大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0.5的处理。
表2. 配伍试验 (单位:%)
处理 新发枝上升率 花蕾上升率 花朵上升率
处理1 557.67±7.38b 639.48±3.90c 462.18±3.64b
处理2 587.40±4.43ab 683.61±2.61a 482.64±1.92a
处理3 594.28±6.10a 667.28±5.92b 432.60±5.13c
CK 23.28±2.31c 31.64±1.72d 23.72±2.63d
处理1-3的花蕾上升率显著大于CK,处理2的花蕾上升率显著大于处理1、3,处理3又显著大于处理1。即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0.0~20.0:1.0~2.0:0.5~1.5的处理花蕾上升率显著大于CK,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的处理花蕾上升率显著大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0.5的处理与20.0:2.0:1.5的处理,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20.0:2.0:1.5的处理又显著大于10.0:1.0:0.5的处理。
处理1-3的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CK,处理2的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处理1、3,处理1又显著大于处理3。即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0.0~20.0:1.0~2.0:0.5~1.5的处理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CK,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的处理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0.5的处理与20.0:2.0:1.5的处理,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0.5的处理又显著大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20.0:2.0:1.5的处理。
以上试验表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20.0:2.0:1.5的处理新发枝上升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的处理花蕾上升率、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
以上试验还表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0.0~20.0:1.0~2.0:0.5~1.5的处理新发枝上升率、花蕾上升率、花朵上升率(表2)显著大于GA3、TA、芸苔素内酯三个单组分的新发枝上升率、花蕾上升率、花朵上升率(表1),其配伍效果(表2)是各单组分效果(表1)的数至十倍以上。由此表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配伍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剂量试验
剂量试验主要是定性与定量试验每一种使用剂量对矮牵牛再生的复合效果试验。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矮牵牛盆花,试验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赤霉素(GA3)、三十烷醇(TA)、芸苔素内酯。
试验方法
矮牵牛再生剂的制备: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均采用可溶性剂型(赤霉素水剂、TA可溶粉乳、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按100%纯度的重量计,功能成分外的其他填充物或杂质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其含量高低不受限制。操作要在避光、阴凉处进行。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冰箱中冷藏2年。
试验在矮牵牛盆花摆放一段时间后,虽茎干枝叶还鲜活,甚至还有部分花蕾、花朵,但已失去观赏价值,只能撤回丢弃。把撤回的矮牵牛盆花沿钵口高度水平剪去地上部分,掏干净落在盆内的枯枝败叶,钵与钵间不留间隙有序成片地摆放在园圃里。尔后,打开矮牵牛再生剂塑料袋密封包装,按15、20、25µg.L-1三个浓度梯度稀释(按100%纯度的重量计),稀释后即可使用,随配随用。用喷雾器对已剪切修整好且摆放在园圃里的矮牵牛进行喷雾,每盆都要喷到位。操作要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时分进行,喷施后保障24h内未下雨,期间也不进行人工喷灌。如果期间下了雨或进行了人工喷灌,需重新喷施。24h后施水肥1次;10d后先施水肥1次,0.5-1.0h后再次喷施矮牵牛再生剂,喷施浓度与第一次相同。其余时间为常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试验效果主要是用矮牵牛盆花再生的新发枝数、花蕾数、花朵数上升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30d后观察记录新发枝数、花蕾数、花朵数增加的效果,并统计分析其上升百分比。试验设置3个处理1个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包括CK),每个重复30钵盆花,各处理随机布点。各处理编号为处理1-3与CK。各处理情况如下:
处理1——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15µg.L-1的浓度稀释(按100%纯度的重量计),随配随用,30d后观察记录试验效果。处理2——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20µg.L-1的浓度稀释(按100%纯度的重量计),随配随用,30d后观察记录试验效果。处理3——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25µg.L-1的浓度稀释(按100%纯度的重量计),随配随用,30d后观察记录试验效果。对照(CK)——不喷施药剂,喷自来水。30d后观察记录试验效果。
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表3),处理1-3的新发枝上升率显著大于CK,处理2的新发枝上升率显著大于处理1与处理3,处理1的新发枝上升率又显著大于处理3。即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15-2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新发枝上升率显著大于CK,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20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新发枝上升率显著大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1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2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1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新发枝上升率又显著大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2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
表3. 剂量试验 (单位:%)
处理 新发枝上升率 花蕾上升率 花朵上升率
处理1 537.19±3.51b 657.31±6.72b 473.08±4.19a
处理2 587.40±4.37a 683.61±2.59a 482.64±1.80a
处理3 524.63±5.40c 629.73±8.14c 442.70±7.16b
CK 23.28±2.48d 31.64±1.82d 23.72±2.71c
处理1-3的花蕾上升率显著大于CK,处理2的花蕾上升率显著大于处理1与处理3,处理1的花蕾上升率又显著大于处理3。即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15-2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花蕾上升率显著大于CK,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20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花蕾上升率显著大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1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2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1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花蕾上升率又显著大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2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
处理1-3的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CK,处理1-2的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处理3,处理1与处理2的花朵上升率无显著差异。即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15-2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CK,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1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与按20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按2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按1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与按20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花朵上升率无显著差异。
以上试验表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15-25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新发枝上升率、花蕾上升率、花朵上升率显著大于CK,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按20µg.L-1浓度稀释的处理新发枝上升率、花蕾上升率、花朵上升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
以上试验还表明,配伍的效果(表2-3)显著高于各单组分的效果(表1),其配伍效果是各单组分效果的数倍至十倍以上。由此表明,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配伍成本剂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赤霉素(GA3)是目前农、林、园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促进植物茎、叶的伸长生长,诱导α-淀粉酶的形成,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成熟细胞纵向伸长,节间细胞伸长,提高生长素水平,增强顶端优势,加快茎的伸长,扩大叶面积,加快幼枝生长,增强代谢产物在韧皮部内的积累,活化形成层;抑制侧芽休眠,抑制成熟及衰老,控制块茎的形成。
三十烷醇(TA)的生理功能类似于细胞分裂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具有用量少、作用大、成本低、无公害等特点。三十烷醇的作用机理是刺激植物的光合基因,增强光合酶的合成,提高其活性,促进植物生根、发芽、开花及其茎叶生长。
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正常使用剂量对人畜无害,安全有效。在低浓度下,能显著增加植物的营养体生长。芸苔素内酯是甾体化合物中生物活性较高的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在植物生长发育各阶段中,可促进营养生长。人工合成的芸苔素内酯活性较高,可经由植物的叶、茎、根吸收,然后传导至目标部位,可增加RNA聚合酶的活性,提高RNA、DNA含量,增加细胞膜的电势差、ATP酶的活性。芸苔素内酯作用浓度极微,是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很低浓度下,就能显著地增加植物的营养体生长。其主要功能为:1、促进细胞分裂。对细胞的分裂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器官的横向与纵向生长都有促进作用。2、延缓叶片衰老,加强叶绿素合成,提高光合作用,促使叶色加深变绿,延长叶片保绿时间。3、促进侧芽萌发,能够透导芽的分化,促进侧枝生成,增加枝数,增多花数。4、防止落花,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含糖量等。所以,芸苔素内酯具有促进生长、生根、提苗、壮苗、保苗、保花的作用,能促进黄叶、病叶变绿,减轻病害,缓解药害,协调营养平衡,提高抗旱抗寒能力,增强植物抗逆性等多重功能。对因重茬、病害、药害、冻害等原因造成的死苗、烂根、立枯、猝倒现象等也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矮牵牛再生剂的制备: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均采用可溶性剂型(赤霉素水剂、TA可溶粉乳、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按100%纯度的重量计,功能成分外的其他填充物或杂质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其含量高低不受限制。操作要在避光、阴凉处进行。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冰箱中冷藏,有效期2年。
矮牵牛盆花摆放一段时间后,在茎干枝叶还鲜活,甚至还有部分花蕾、花朵,但已失去观赏价值,只能撤回丢弃时,把撤回的矮牵牛盆花沿钵口高度水平剪去地上部分,掏干净落在盆内的枯枝败叶,钵与钵间不留间隙有序成片地摆放在园圃里。尔后,打开矮牵牛再生剂塑料袋密封包装,按15µg.L-1的浓度稀释(按100%纯度的重量计),稀释后即可使用,随配随用。操作要在避光、阴凉处进行。用喷雾器对已剪切修整好且摆放在园圃里的矮牵牛进行喷雾,每盆都要喷到位。操作要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时分进行,喷施后保障24h内未下雨,期间也不进行人工喷灌。如果期间下了雨或进行了人工喷灌,需重新喷施。24h后施水肥1次;10d后先施水肥1次,0.5-1.0h后再次喷施矮牵牛再生剂,喷施浓度与第一次相同。其余时间为常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30d后的再生效果为:矮牵牛新发枝上升率537.19%,是不喷施矮牵牛再生剂的约23倍;花蕾上升率657.31%,是不喷施矮牵牛再生剂的约21倍;花朵上升率473.08%,是不喷施矮牵牛再生剂的约20倍。从盆花整体表观来看,已基本符合矮牵牛盆花出圃摆放要求。
实施例2:
矮牵牛再生剂的制备: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均采用可溶性剂型(赤霉素水剂、TA可溶粉乳、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按100%纯度的重量计,功能成分外的其他填充物或杂质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其含量高低不受限制。操作要在避光、阴凉处进行。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冰箱中冷藏,有效期2年。
矮牵牛盆花摆放一段时间后,在茎干枝叶还鲜活,甚至还有部分花蕾、花朵,但已失去观赏价值,只能撤回丢弃时,把撤回的矮牵牛盆花沿钵口高度水平剪去地上部分,掏干净落在盆内的枯枝败叶,钵与钵间不留间隙有序成片地摆放在园圃里。尔后,打开矮牵牛再生剂塑料袋密封包装,按20µg.L-1的浓度稀释(按100%纯度的重量计),稀释后即可使用,随配随用。操作要在避光、阴凉处进行。用喷雾器对已剪切修整好且摆放在园圃里的矮牵牛进行喷雾,每盆都要喷到位。操作要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时分进行,喷施后保障24h内未下雨,期间也不进行人工喷灌。如果期间下了雨或进行了人工喷灌,需重新喷施。24h后施水肥1次;10d后先施水肥1次,0.5-1.0h后再次喷施矮牵牛再生剂,喷施浓度与第一次相同。其余时间为常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30d后的再生效果为:矮牵牛新发枝上升率587.40%,是不喷施矮牵牛再生剂的约25倍;花蕾上升率683.61%,是不喷施矮牵牛再生剂的约22倍;花朵上升率482.64%,是不喷施矮牵牛再生剂的约20倍。从盆花整体表观来看,已基本符合矮牵牛盆花出圃摆放要求。
实施例3:
矮牵牛再生剂的制备: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GA3、TA、芸苔素内酯三组分均采用可溶性剂型(赤霉素水剂、TA可溶粉乳、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按100%纯度的重量计,功能成分外的其他填充物或杂质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其含量高低不受限制。操作要在避光、阴凉处进行。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冰箱中冷藏,有效期2年。
矮牵牛盆花摆放一段时间后,在茎干枝叶还鲜活,甚至还有部分花蕾、花朵,但已失去观赏价值,只能撤回丢弃时,把撤回的矮牵牛盆花沿钵口高度水平剪去地上部分,掏干净落在盆内的枯枝败叶,钵与钵间不留间隙有序成片地摆放在园圃里。尔后,打开矮牵牛再生剂塑料袋密封包装,按25µg.L-1的浓度稀释(按100%纯度的重量计),稀释后即可使用,随配随用。操作要在避光、阴凉处进行。用喷雾器对已剪切修整好且摆放在园圃里的矮牵牛进行喷雾,每盆都要喷到位。操作要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时分进行,喷施后保障24h内未下雨,期间也不进行人工喷灌。如果期间下了雨或进行了人工喷灌,需重新喷施。24h后施水肥1次;10d后先施水肥1次,0.5-1.0h后再次喷施矮牵牛再生剂,喷施浓度与第一次相同。其余时间为常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30d后的再生效果为:矮牵牛新发枝上升率524.63%,是不喷施矮牵牛再生剂的约23倍;花蕾上升率629.73%,是不喷施矮牵牛再生剂的约20倍;花朵上升率442.70%,是不喷施矮牵牛再生剂的约19倍。从盆花整体表观来看,已基本符合矮牵牛盆花出圃摆放要求。

Claims (3)

1.一种矮牵牛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矮牵牛再生剂由赤霉素、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配伍而成,其中赤霉素、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0.0~20.0:1.0~2.0:0.5~1.5,三组分按100%纯度的重量比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矮牵牛再生剂,其特征在于,赤霉素、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三组分的重量比为15.0:1.5:1.0,三组分按100%纯度的重量比计算。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牵牛再生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药剂的配制操作要在避光阴凉处进行,配剂使用时按15~25µg·L-1的浓度稀释,加水稀释后随配随用,对已剪切修整好的矮牵牛进行喷施,喷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时分进行,喷施后保障24h内未下雨,期间也不进行人工喷灌,24h后施水肥1次,10d后先施水肥1次,0.5~1.0h后再次喷施矮牵牛再生剂,喷施浓度与第一次相同,其余时间为常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CN201610961684.0A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矮牵牛再生剂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538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1684.0A CN106538539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矮牵牛再生剂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1684.0A CN106538539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矮牵牛再生剂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8539A CN106538539A (zh) 2017-03-29
CN106538539B true CN106538539B (zh) 2018-10-12

Family

ID=58395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168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538539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矮牵牛再生剂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3853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2805A (ja) * 1986-11-21 1988-06-04 Teijin Ltd 一・二年草花卉類の生育方法
CN103563986A (zh) * 2012-08-03 2014-02-12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三十烷醇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3626584A (zh) * 2013-12-02 2014-03-12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植被混凝土绿化添加剂ab菌的制备方法
CN104054707A (zh) * 2014-07-08 2014-09-24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水稻叶片保绿防冻剂、其使用方法及应用
CN104255752A (zh) * 2014-09-26 2015-01-07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一种花生种子包衣添加剂
CN104824022A (zh) * 2015-05-12 2015-08-12 柳州市耕青科技有限公司 铃兰花卉专用的花期延长药剂
CN104839213A (zh) * 2015-05-12 2015-08-19 柳州市耕青科技有限公司 夹竹桃花卉专用的花期延长药剂
CN104920454A (zh) * 2015-05-12 2015-09-23 柳州市耕青科技有限公司 铁线莲花卉专用的花期延长药剂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2805A (ja) * 1986-11-21 1988-06-04 Teijin Ltd 一・二年草花卉類の生育方法
CN103563986A (zh) * 2012-08-03 2014-02-12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三十烷醇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3626584A (zh) * 2013-12-02 2014-03-12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植被混凝土绿化添加剂ab菌的制备方法
CN104054707A (zh) * 2014-07-08 2014-09-24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水稻叶片保绿防冻剂、其使用方法及应用
CN104255752A (zh) * 2014-09-26 2015-01-07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一种花生种子包衣添加剂
CN104824022A (zh) * 2015-05-12 2015-08-12 柳州市耕青科技有限公司 铃兰花卉专用的花期延长药剂
CN104839213A (zh) * 2015-05-12 2015-08-19 柳州市耕青科技有限公司 夹竹桃花卉专用的花期延长药剂
CN104920454A (zh) * 2015-05-12 2015-09-23 柳州市耕青科技有限公司 铁线莲花卉专用的花期延长药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激素调控矮牵牛离体再生花瓣的研究;吴晓青;《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115(第1期);A006-9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8539A (zh)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5512B (zh) 台湾桤木控偏冠四季扦插快繁方法
CN104186270A (zh) 一种设施葡萄促早栽培方法
CN102630479A (zh) 一种薰衣草扦插繁殖方法
CN104396659A (zh) 北方温室枇杷种植方法
CN105724215A (zh) 玫红木槿扦插繁育技术
CN104106352A (zh) 一种大叶女贞的栽培方法
CN110972864A (zh) 一种咸丰白术的富硒栽培方法
CN105918051A (zh) 一种用于蜜桃的大棚栽培方法
CN102487685A (zh) 一种地被竹工厂化育苗方法
CN101627729B (zh) 彩色马蹄莲优质球茎及其培育方法
CN106577226A (zh) 一种草莓专用育苗基质
CN105594540A (zh) 毛瓣金花茶嫁接育苗方法
CN103535166A (zh) 一种金银花苗木快速繁殖方法
CN102792831B (zh) 红豆杉高效快繁技术
CN104956882B (zh) 三棱柱红霸王花及果实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5309148A (zh) 一种矮牵牛的种植方法
CN109757274A (zh) 罗汉果组培苗高产高效移栽方法
CN106613659B (zh) 一种卫矛属植物黄金甲的嫁接栽培方法
CN108684511A (zh) 温室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厚皮甜瓜的栽培方法
CN105519398B (zh) 喀斯特特有珍贵树种蚬木容器育苗的方法
CN104221801A (zh) 衰退枇杷树更新复壮的方法
CN106034710A (zh) 一种茉莉花的栽培方法
CN107980446A (zh) 一种生态茶的种植方法
CN106538539B (zh) 一种矮牵牛再生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6962103A (zh) 一种樱桃矮化提早结果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