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7692B - 模块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模块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7692B
CN106537692B CN201480080647.8A CN201480080647A CN106537692B CN 106537692 B CN106537692 B CN 106537692B CN 201480080647 A CN201480080647 A CN 201480080647A CN 106537692 B CN106537692 B CN 106537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wire
module
contact element
arrangement structure
feed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06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37692A (zh
Inventor
C·席梅尔
U·柯尼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ykes Green Co Ltd
COBINET FERNMELDE- und DATENNETZKOMPONENTEN GmbH
Original Assignee
Dykes Green Co Ltd
COBINET FERNMELDE- und DATENNETZKOMPONENTE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ykes Green Co Ltd, COBINET FERNMELDE- und DATENNETZKOMPONENTEN GmbH filed Critical Dykes Gre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37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7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37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7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 H01R4/2416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 H01R4/242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the contact members being plates having a single slot
    • H01R4/2425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 H01R4/2429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base
    • H01R4/2433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base one part of the base being movable to push the cable into the slo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4Distribution frames
    • H04Q1/142Terminal blocks for distribution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讯和数据技术的模块布置结构(1),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模块(2),所述连接器模块具有多个在模块壳体(12)中彼此间隔开设置的、处于接纳部(7)中的接触元件(10),为了允许相应的连接器模块(2)与相应的芯线端部的简单的并且可靠的触点接通,而不用使用专用工具,并且在此将在连接器模块(2)上的线缆侧和调整侧(KS、RS)的芯线端部耗费少地馈送给接触元件(10),所述接触元件在后者上可靠地连接,提出,连接器模块(2)在每个接纳部(7)上设有至少一个从模块壳体(12)完全可脱开的或至少通过沿模块壳体(12)的横向延伸的移动从使用位置可移动到打开位置中并且反之的馈送机构(9),至少一个芯线的端部沿大致垂直于模块壳体(12)的横向延伸而延伸的插入方向可插入所述馈送机构中,设有所述至少一个插入的芯线的馈送机构(9)通过移动到使用位置中将芯线的端部与配属的接触元件(10)电触点接通并且接触元件(10)分别设有支腿(17、18),所述支腿与通过连接器模块(2)的纵向和横向延伸张开的平面形成一个角度。

Description

模块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讯和数据技术的模块布置结构,包括至少 一个连接器模块,所述连接器模块具有多个在模块壳体中彼此间隔开 设置的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将模块布置结构的线缆侧的线缆的芯 线的一个端部或模块布置结构的调整侧的线缆的芯线的一个端部与相 应的其他的芯线端部之一在触点接通时电连接,其中,模块壳体沿其 纵向延伸具有相互并排间隔开设置的接纳部,所述接纳部沿模块壳体 的横向延伸朝纵向侧敞开构成地延伸并且接触元件接纳在所述接纳部 中,并且其中接触元件使连接器模块的线缆侧和调整侧的芯线端部在 模块壳体的两个彼此背离对置的纵向侧上触点接通。
背景技术
这样的模块布置结构长久以来已知并且在通讯和数据技术中非常 常见地例如在安装在配电箱中时和在线缆侧的芯线端部与调整侧的芯 线端部连接时使用,在所述配电箱中,通常显著的数量的连接器模块 作为所谓的插脚板或分离条装配在机架或盆上。
此外在时间进程中建立了连接器模块的不同的构成,所述连接器 模块通常具有制造者特定的构造,其中,为了芯线端部与相应的接触 元件的连接,亦即触点接通本身,经常又需要制造者特定的工具。当 如通常那样在分配器箱中没有使用统一的产品时,该情况再次尤其是 造成,装配工或维修技师通常必须带着许多不同的专用工具,以便实 际上也只可以测试并且必要时替换仅其中一个连接的、调整的导线或 在整体上在重新敷设连接器模块的芯线时替换所述模块。使用因为不 合适而错误的工具在此带来相关的模块的损坏的危险亦或同样还带来 相邻的连接器模块的损坏的危险。
为了简化触点接通过程,通过US 7,530,836和WO2012/173702A1 以及GB2129630A已经知道一种以上提到的类型的模块布置结构,其 中在连接器模块上的接触元件的接纳部的区域中设置可偏转的馈送辅 助装置。但这些模块布置结构只确保芯线端部的决定地连接可靠的触 点接通,因为使用的接触元件只以小的程度将回位力或扭力施加到芯 线端部上并且基于连接模块的设计作为包括连续的连接触点的单纯的 插脚板只对于确定的要求可使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模块布置结构,其允许在包括相 应的芯线端部的通用可使用的连接模块上的简单的并且可靠的触点接 通,而不用使用专用工具,并且在此在连接器模块上的线缆侧和调整 侧的芯线端部花费少地馈送给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在后者上可靠 地连接。
该任务通过一种开头提到的类型的模块布置结构解决,其中,连 接器模块在每个接纳部上具有至少一个从模块壳体完全可脱开的或至 少通过沿模块壳体的横向延伸的移动从使用位置可移动到打开位置中 并且反之的馈送机构,至少一个芯线的端部沿大致垂直于模块壳体的 横向延伸而延伸的插入方向可插入所述馈送机构中,设有所述至少一 个插入的芯线的馈送机构通过移动到使用位置中将芯线的端部与配属 的接触元件电触点接通并且接触元件分别具有支腿,所述支腿与通过 连接器模块的纵向和横向延伸张开的平面形成一个角度。
接触元件按照所谓的LSA接触的原理的这种构成使得接触元件在这里通过在芯线端部与接触元件的连接上的回位力和扭力的出现特别连接可靠,所述LSA接触利用成角度的位置,尤其是45°的位置,亦即其支腿与通过连接器模块的纵向延伸和横向延伸张开的平面形成角度。在此接触元件的支腿形成切入夹紧接触的接触缝隙,其切入并且夹紧芯线的端部。同时在处于打开位置中的或完全从模块壳体脱开的馈送机构上,相应的芯线端部特别良好地、例如通过插入到导向装置中可馈送,据此相应的芯线端部的触点接通通过馈送机构从打开位 置到关闭位置中的反转的运动实现,其中,馈送机构在其接纳部中运 动。整个过程包括触点接通可以在此没有借助剪裁为连接模块的专用 工具进行,其中在这里正好不应该指的是“正常的”工具、例如螺丝刀 或侧面切刀,如装配工总是带着的。实现的触点接通在此以特别的程 度是连接可靠的,因为其也在如下情况被保留,即,馈送机构在保持 在接触元件上的芯线端部触点接通之后重新置于打开位置中。关于芯 线端部的插入方向,“大致”垂直于表示,为有利于更简单的插入过程 也可以通过插入方向稍微的倾斜从垂直线偏离。如借助前序部分可看 出的,作为模块布置结构的连接器模块的纵向侧应该理解为这样的侧, 在所述侧上,接触元件的接纳部彼此相邻地设置。
按照本发明的模块布置结构的一种有利的构成可以在于,接触元 件分别配属给在模块壳体的纵向侧上的成对彼此对置的接纳部,从而 在模块壳体上的接纳部分别接纳一个通常每个通讯端子使用的双芯 线,其中接触元件将模块壳体在尽可能短的路径上从接纳部或侧朝模 块壳体的分别对置的、背离的纵向侧在其内部穿过。
在模块布置结构的一种适宜的构成中,馈送机构例如构成为滑动 件,所述滑动件在配属给其的接纳部内以滑座的型式在打开和使用位 置之间可运动。在此构成为滑动件的馈送机构优选由其接纳部的壁或 例如由至少一个处于接纳部中的轨道引导。
为了保护馈送机构本身、配属的接纳部并且尤其是可以在运行中 保护与芯线端部触点接通的接触元件,馈送机构可以至少在其关闭位 置中通过保持装置保持。但也可设想,将该保持装置或其他的保持装 置用于,使馈送机构也在其打开位置中在模块壳体上防丢失地保持。
在一种适宜的进一步构成中,在这里保持装置可以例如由此形成, 即,馈送机构的壁的区域与模块壳体的区域进入卡锁或卡扣连接中。
模块布置结构的另一种适宜的设计可以在于,馈送机构具有至少 一个导向部件,尤其是每根芯线具有一个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将 芯线的端部或芯线在插入的状态中保持在馈送机构上,从而插入的芯 线不再次从馈送机构脱开并且以这种方式使馈送变得容易。
在模块布置结构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馈送机构连同其内 底部在插入运动中形成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馈送的芯线端部的限定, 从而芯线在例如构成为滑动件的馈送机构的横向于插入方向取向的底 部中总是以大致相同的长度插入馈送机构中。以这种方式,芯线端部 也在触点接通的位置上具有一定的超出,从而其也在芯线相反于插入方向的拉力负荷时、在触点接通本身情况下或当馈送机构再次运动到 打开位置中时以有利的方式不丢失。
为了可以给连接器模块的接触元件以合适的方式快速并且可靠地 馈送在馈送机构上插入的芯线,在模块布置结构的一种适宜的进一步 构成中在馈送机构上形成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在馈送机构转移到使用 位置中时嵌接到接触元件的支腿之间并且由此将芯线端部挤压到所述 支腿之间。该止挡部可以例如实施为一种分离壁,所述分离壁相对于 通过连接器模块的纵向和横向延伸张开的平面同样形成一个角度,即 补角90°,从而这样发生该分离壁嵌接到接触元件的支腿之间。在这 里,分离壁的端侧或端面形成一种用于芯线端部的支座并且将所述芯 线端部在馈送机构运动时推动到其接触位置中,所述接触位置在馈送 机构上对应于其使用位置。
为了没有通过专用工具的进一步的辅助地操作馈送机构,馈送机 构可以有利地例如具有嵌接部,在所述嵌接部上,其手动或通过辅助 工具可抓取并且必要时可运动。在这里手动的操纵足够,如果例如仅 要抓住馈送机构、例如滑动件的边缘,从而结合方向地可以施加力。 辅助工具可以例如通过螺丝刀形成,在馈送机构上的缝隙状的嵌接部 足够用于施加必需的力。
为了可以将具有芯线端部的、配属给相应的线缆的芯线朝连接器 模块连同其接触元件或从连接器模块离开地引导,而不会不希望地在 借助馈送机构的触点接通之后使芯线被挤压或经受其他不利的负载, 可以在另一种进一步构成中设置为,为模块壳体上的每个接触元件配 属穿过接合部,所述穿过接合部在横向侧上穿过所述模块壳体的壳体 壁并且朝模块壳体的纵向侧敞开。由此芯线能够通过在模块壳体纵向 侧中的开口引导到触点接通位置中并且在那里然后在通过壳体的穿过 接合部中绝不承受其他的通过壳体引起的负荷。
在一种适宜的进一步构成中,穿过接合部可以在这里形成从纵向 侧圆锥形变细的缝隙,但也具有另外的横截面。
在所述模块布置结构中,可以因为场地不足导致,在线缆馈送在 连接器模块上时不可以设置整个线缆的环应力消除。为了补救该情况 并且针对对应的拉力负荷保护芯线,可以在模块布置结构的一种有利 的实施方式中在模块壳体的至少一个纵向侧的接纳部上分别设置一个 保持机构,馈送的芯线应力消除地可设置到所述保持机构上。该保持 机构在此优选这样设置,使得每个芯线通过对应的设备单独可卸载。 但也可以设置用于芯线的共同的卸载的设备。
一种有利的进一步构成可以在这里在于,保持机构分别通过一个 或多个在模块壳体的外壁上伸出的、折角构成的突出部构成。这些突 出部可以分别对一个或多个芯线进行拉应力消除并且但优选绝对不强 制地设置在相应的接纳部的区域中的模块壳体的横向侧上。
在连接器模块的制造和其在芯线端部的移动和触点接通中的操作 中,有利地,模块布置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设置均匀间隔开的接 纳部。在此均匀一方面指的是,接纳部分别成对并且借此所有接纳部 彼此可以具有均匀的距离。但另一方面这也可以表示,接纳部的间隔 遵循确定的模式并且单独的或多个接纳部成组地设置在相应的连接器 模块上。
为了可以更灵活地设计按照本发明的模块布置结构的一个或多个 连接器模块,可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为每个接纳部在连接器模块的 一个或两个纵向侧上配属模块壳体的另一个开口,在所述另一个开口 上,配属给接纳部的接触元件可触点接通。优选相关的开口可以设置 用于,为所述一个或多个接触元件提供测试触点或超压保护。连接器 模块本身可以在这里有利地不仅构成为所谓的插脚板条,而且也构成 为分离板条,也就是说不仅设置持续的接触元件,而且设置具有用于 分离连接的分离可能性、例如用于测试目的的接触元件。
附图说明
接着借助实施例在附图中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在这里在部分地示 意性的图中示出,
图1示出包括连接器模块的按照本发明的模块布置结构的调整侧 的透视侧视图,所述连接器模块的接纳部设置在模块壳体的纵向侧上;
图2示出图1的模块布置结构的背侧的透视侧视图,包括连接器 模块的线缆侧;
图3示出以看到调整侧上的另一个视角的图1和2的模块布置结 构的另一个透视侧视图,并且具有其中一个连接器模块上在接纳部处 在打开位置中的馈送机构;
图4、5以到调整侧(图4)和线缆侧(图5)上的视角示出图1 至3的模块布置结构的各个连接器模块的透视侧视图;
图6-9以馈送机构的不同的位置示出图1至5的模块布置结构的 连接器模块的各区段的不同的透视侧视图;
图10示出馈送机构的两个滑动件的透视侧视图,所述滑动件在模 块壳体的对置的接纳部上可以将芯线端部馈送给其中两个分别配属给 相同的接纳部的接触元件。
图11、12示出用于图1至9的连接器模块的两个不同的接触元件 的透视侧视图;
图13-16示出从不同的视角的图1至9的连接器模块的滑动件的 不同的透视侧视图;
图17示出图1至9的连接器模块的端侧的透视侧视图,包括在模 块的线缆侧上馈送的、与模块连接的超压保护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3中可看出整体上以1表示的模块布置结构,所述模块 布置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器模块2,所述连接器模块彼此直接相邻并且 在图1至3的示图中相叠地设置。在这里连接器模块2保持在装配槽 3上,其在装配开口4上插到所述装配槽上,所述装配开口处于相应 的连接器模块2的两个端部的区域中并且所述装配开口搭接装配槽3 的设有卡锁开口6的彼此在装配槽3上对置的卡锁舌片5并且与卡锁 舌片卡锁。在这里,图1和3以调整侧RS示出连接器模块2,而在图 2中可看出连接器模块2的在使用位置中后面的线缆侧KS。在连接器 模块2上,分别在两个纵向侧、亦即在线缆侧和调整侧KS、RS上可 看出分别十个接纳部7,在所述接纳部中分别接纳有滑动件11形式的 馈送机构9,其中,滑动件在图1和2中分别完全处于其打开位置中, 而这在图3中只对关于观察者下面的连接器模块2适合,而在下面的 连接器模块2上,馈送机构9的滑动件全部从其使用位置置于打开位 置中。
在附图的全部的图中出于明了性原因放弃示出芯线端部。
此外在图1至3中也可看出,在连接器模块2上,其横向侧在每 个接纳部7的区域中分别设有两个穿过接合部8,所述穿过接合部用 于馈送芯线至相应的、在图1至3中不可见的接触元件10。相应的穿 过接合部8在连接器模块的纵向侧上敞开并且沿连接器模块2的横向 延伸的方向从纵向侧圆锥形地向内延伸。此外,在连接器模块2的线 缆侧KS上在其横向侧上可看出突出部13,所述突出部垂直地从横向 侧离开突出地在对应的引导芯线端部时形成用于馈送的芯线的拉应力 消除。这些突出部13可以例如构成为角元件或T形亦或以蘑菇头的 型式,而该列举不应提出对完全性的保护要求。
在这里图1至3示出包括分别两个连接器模块2的模块布置结构 1,所述连接器模块具有多个在模块壳体12中彼此间隔开设置的接触 元件10。接触元件10将模块布置结构1的线缆侧KS的线缆的芯线 的端部或模块布置结构1的调整侧RS的线缆的芯线的端部与分别其 中另一个芯线端部在触点接通时电连接,其中模块壳体12沿其纵向延 伸并排均匀间隔开地具有设置的接纳部7。这些接纳部7沿模块壳体 12的横向延伸进行延伸且朝纵向侧敞开地构成并且接触元件10接纳 在所述接纳部中。接触元件10此外在模块壳体12的两个彼此背离对 置的纵向侧上触点接通连接器模块2的线缆侧KS和调整侧RS的芯 线端部。
该模块布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每个接纳部7上的连接器模块2 具有至少一个从模块壳体12完全可脱开的或至少通过沿模块壳体12 的横向延伸的移动从使用位置可移动到打开位置中并且反之亦然的馈 送机构9,至少一个芯线的端部沿大致垂直于模块壳体12的横向延伸 而延伸的插入方向可插入所述馈送机构中,设有所述至少一个插入的 芯线的馈送机构9通过移动到使用位置中将芯线的端部与配属的接触 元件10电触点接通并且接触元件10分别具有支腿,所述支腿与通过 连接器模块2的纵向和横向延伸张开的平面形成一个角度。由此提出 一种模块布置结构1,其允许相应的板条与相应的芯线端部的简单的并且可靠的触点接通,而没有使用专用工具,并且在此连接器模块2 上的线缆侧和调整侧KS、RS的芯线端部耗费少地馈送给接触元件10, 所述接触元件在后者上可靠地连接。
在图4和5中,可看出以单独视图的在先的图的模块布置结构1 的分别一个连接器模块2,一次以到连接器模块2的调整侧RS上的视 角(图4),另一方面以到线缆侧KS上的视角,其中省略装配槽3, 连接器模块2于在前的图中设置在所述装配槽上。同样如在图1至3中,分别可看出连接器模块2连同其模块壳体,在所述模块壳体上, 在这里设置十个并排沿模块壳体12的纵向延伸布置的接纳部7,所述 接纳部接纳滑动件11形式的馈送机构9。沿相应的连接器模块2的两 个纵向侧,此外可看出处于横向侧上的穿过接合部8,同样示出的是在相应的连接器模块2的线缆侧KS的接纳部的区域中的突出部13。
图6至9以更大的细节精度示出模块布置结构1的连接器模块2 的一个区段,其中在图6中,馈送机构9的滑动件11只要示出则全部 在其关闭的使用位置中可看出。在图6中可清楚地看出,在连接器模 块2的横向侧上的穿过接合部8在纵向侧敞开地构成。此外从图6可 得出,在模块壳体12上对于观察者分别有一个开口14处于馈送机构 9的滑动件11的接纳部7之下,所述开口使得配属给相应的接纳部7 的、在图6中不可看出的接触元件10对于通过开口14可馈送的测试 设备可接近,所述测试设备能中断在接触元件10上的电连接。
在图7至9示出如在图6中的连接器模块的大致相同的区段,其 中,在两个对于观察者处于最左边的接纳部7上示出馈送机构的滑动 件11的不同的位置,而在这些图中进一步示出的滑动件11分别处于 在相应的接纳部7上保持的打开位置中。在图7中,两个完全在左边 的滑动件11处于关闭的使用位置中,在所述使用位置中,所述滑动件 将要引导到接触元件10上的、未示出的芯线端部与接触元件10触点 接通,其中每个滑动件11能触点接通一个芯线对。在图8中,该两个 对于观察者完全在左边的滑动件11从其在模块壳体12上的相应的打 开位置脱开并且现在处于配属给其的接纳部7之前,其中,所述滑动 件使得相应的接纳部的接触元件10能被看到,所述接触元件同样如要 馈送的芯线端部成对地在接纳部7中设置。在图9中,于是完全省略 两个完全在左边的滑动件11。对于观察者在相应的穿过接合部8之下 设置地,在此可看出包括支腿17、18的相应的接触元件10,所述支 腿从其自由的端部收缩以在其净横截面中形成缝隙,在所述缝隙中, 要触点接通的芯线端部保持在使用位置中。
此外在图8和9中可清楚地看出,接触元件10的支腿17、18与 通过连接器模块2的纵向和横向延伸张开的平面形成一个角度,在本 情况中,通过支腿17、18张开的平面与事先提到的平面形成角度45°, 亦即接触元件10具有所谓的45°接触。在模块壳体12上,接触元件 10分别以支腿17、18的其背离自由的端部的区域接纳在接触支架16 中,所述接触支架阻止接触元件10在通过由滑动件11施加的力的加 载时的偏移并且将接触元件10和尤其是支腿17、18保持位置固定。
在省略模块壳体12的情况下,图10示出馈送机构9的滑动件11, 所述滑动件配属给两个在连接器模块2的彼此背离的纵向侧上对置的 接纳部7并且因此在所述滑动件上有芯线对的彼此配属的芯线端部连 接。在接触元件的与观察者背离的一侧上,滑动件11在这里处于关闭 的使用位置中,而其在接触元件10的朝向观察者的一侧上在其打开位 置中可看出。
如已经在图10中看出的,在图11和12中还更好地看出,接触元 件10的支腿17、18相对于假想的平面成角度,在一个或多个接片19 上的支腿17、18从所述平面伸出离开。该假想的平面平行于通过连接 器模块2的纵向和横向延伸张开的平面。图11的接触元件10对应于 在图10中的接触元件并且形成用于所谓的分离板条的接触元件、亦即 连接器模块,在所述接触元件上,通过对应的、未示出的在分离位置 21上抓握的分离设备,在接触元件10上的线缆侧和调整侧彼此可分 开。与此相对,图12示出为纯插脚板条设置的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 件具有连续的支腿17、18和测试触点20,它们通过模块壳体的开口 14、15可接近。
在图13至16中在不同的透视图中可看出连接器模块2的馈送机 构的滑动件11,在图16中与图11的接触元件的区段一起。在此如已 经从图10得出的,从图13至16的示图首先得出,导向凸起部24分 别处于滑动件11的侧壁上,利用所述导向凸起部,相应的滑动件在其 从打开位置到使用位置中以及相反的运动中在处于其接纳部7的内壁 上的导轨中引导。
此外可看出在滑动件11上的向上开口的嵌接部23,借助适合的 物体、例如螺钉刀可以嵌接到所述嵌接部中,以便使滑动件11运动。 最后在图13至16中看出,在滑动件上设置两个从滑动件的内壁沿其 运动方向在运动到使用位置中时突出的导向部件22。这些导向部件22 设置有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的臂25,所述臂在其保持区域中用于围 住相应的芯线端部而凸出,此外,臂25针对扩张有弹性地预张紧,从 而在所述臂之间保持的芯线端部被固定。在此进一步看出,在导向部 件上插入的或要插入的芯线的端部沿大致垂直于模块壳体12的横向 延伸而延伸的插入方向可插入。这里插入方向与垂直线如此偏离,使 得所述插入方向稍微朝滑动件11的打开方向倾斜,这使插入过程变得 容易。馈送机构9的滑动件11的内底部28此外形成用于以芯线端部 的插入过程的止挡部。
只在图15和16中可看出,在滑动件11上在接触元件10的支腿 17、18的高度上设置支腿嵌接部26,接触元件10的支腿17、18在使 用位置中与所述支腿嵌接部处于嵌接中。支腿嵌接部26在此具有如接 触元件10的支腿相同的成角度的配置,以便可以接纳所述接触元件。 在接触元件10的支腿嵌接部26之间,在这里止挡部处于作为馈送机 构9的滑动件11上,所述止挡部通过接片27形成,所述接片将接触 元件10的一侧的两个平行的支腿17、18在一定程度上分开。在馈送 机构9的滑动件11转移到使用位置中时,该接片27作为止挡部嵌接 到接触元件10的支腿17、18之间并且以其端侧由此将芯线端部挤压 到支腿之间的缝隙中,从而保证相关的芯线端部触点接通。
在图17中最后可看出图1至9的模块布置结构1的连接器模块2, 在所述模块布置结构的线缆侧KS上设置嵌接到那里的开口15中的超 压保护仓28。
因而上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讯和数据技术的模块布置结构 1,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模块2,所述连接器模块具有多个在模块壳 体12中彼此间隔开设置的接触元件10,所述接触元件将模块布置结 构1的线缆侧KS的线缆的芯线的一个端部或模块布置结构1的调整 侧RS的线缆的芯线的一个端部与相应其他的芯线端部之一在触点接 通时电连接,其中,模块壳体12沿其纵向延伸具有并排间隔开设置的 接纳部7,所述接纳部沿模块壳体12的横向延伸朝纵向侧敞开构成地 延伸并且接触元件10接纳在所述接纳部中,并且接触元件10使连接 器模块2的线缆侧KS和调整侧RS的芯线端部在模块壳体12的两个 彼此背离对置的纵向侧上触点接通。
为了提供一种模块布置结构,其允许相应的连接器模块与相应的 芯线端部的简单的并且可靠的触点接通,而不用使用专用工具,并且 在此在连接器模块2上的线缆侧和调整侧KS、RS的芯线端部耗费少 地馈送给接触元件10,其在后者上可靠地连接,在每个接纳部7上的 连接器模块2具有至少一个从模块壳体12完全可脱开的或至少通过沿 模块壳体12的横向延伸的移动从使用位置可移动到打开位置中并且 反之的馈送机构9,至少一个芯线的端部沿大致垂直于模块壳体12的 横向延伸而延伸的插入方向可插入所述馈送机构中,设有所述至少一 个插入的芯线的馈送机构9通过移动到使用位置中将芯线的端部与配属的接触元件10电触点接通并且接触元件10分别具有支腿17、18, 所述支腿与通过连接器模块2的纵向和横向延伸张开的平面形成一个 角度。

Claims (15)

1.用于通讯和数据技术的模块布置结构(1),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模块(2),所述连接器模块具有多个在模块壳体(12)中彼此间隔开设置的接触元件(10),所述接触元件设置用于将模块布置结构(1)的线缆侧(KS)的线缆的芯线的一个端部或模块布置结构(1)的调整侧(RS)的线缆的芯线的一个端部与相应其他的芯线端部之一在触点接通时电连接,其中,模块壳体(12)沿其纵向延伸具有彼此并排间隔开设置的接纳部(7),所述接纳部沿模块壳体(12)的横向延伸朝纵向侧敞开构成地延伸并且接触元件(10)接纳在所述接纳部中,并且接触元件(10)使连接器模块(2)的在模块壳体(12)的两个彼此背离对置的纵向侧上的线缆侧(KS)和调整侧(RS)的芯线端部触点接通,其特征在于,连接器模块(2)在每个接纳部(7)上具有至少一个从模块壳体(12)完全可脱开的或至少通过沿模块壳体(12)的横向延伸的移动而从使用位置可移动到打开位置中并且从打开位置可移动到使用位置中的馈送机构(9),至少一个芯线的端部能沿大致垂直于模块壳体(12)的横向延伸而延伸的插入方向插入所述馈送机构中,其中,馈送机构(9)构成为滑动件(11),所述滑动件在配属给其的接纳部(7)内以滑座形式在所述滑动件的打开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可运动,设有至少一个插入的芯线的馈送机构(9)设置用于,通过移动到使用位置中将芯线的端部与配属的接触元件(10)电触点接通,并且接触元件(10)分别具有支腿(17、18),所述支腿与通过连接器模块(2)的纵向和横向延伸张开的平面形成一个角度,馈送机构(9)至少在其使用位置中通过保持装置保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接触元件(10)配属给在模块壳体(12)的纵向侧上的分别成对彼此对置的接纳部(7)。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持装置由此形成,使得馈送机构的壁的一个区域与模块壳体的一个区域进入卡锁或卡扣连接中。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馈送机构(9)具有至少一个导向部件(22),所述导向部件将芯线的端部或芯线在插入的状态中保持在馈送机构(9)上。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馈送机构(9)以其内底部(28)在插入运动中形成用于一个或多个馈送的芯线端部的限定。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馈送机构(9)上形成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在馈送机构(9)转移到使用位置中时嵌接到接触元件(10)的支腿(17、18)之间并且由此将芯线端部挤压到所述支腿之间。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馈送机构(9)具有嵌接部(23),在所述嵌接部上,馈送机构手动地或通过辅助工具可被抓取并且可运动。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为在模块壳体(12)上的每个接触元件(10)配属有穿过接合部(8),所述穿过接合部在横向侧上穿过所述模块壳体的壳体壁并且朝模块壳体(12)的纵向侧敞开。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穿过接合部(8)形成从纵向侧圆锥形收缩的缝隙。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模块壳体(12)的至少一个纵向侧的接纳部(7)上分别设置一个保持机构,馈送的芯线能在拉应力消除的情况下设置在所述保持机构上。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持机构分别通过一个或多个从模块壳体(12)的外壁伸出的、折角地构成的突出部(13)形成。
12.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器模块(2)的接纳部(7)均匀间隔开地设置。
1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器模块(2)的一个或两个纵向侧上为每个接纳部(7)配属在模块壳体(12)上的另一个开口(14、15),配属给接纳部(7)的接触元件(10)在所述另一个开口上可触点接通。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开口(14、15)设置用于提供测试触点或超压保护。
1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馈送机构(9)对于每个芯线具有一个导向部件(22)。
CN201480080647.8A 2014-07-18 2014-07-18 模块布置结构 Active CN1065376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4/001960 WO2016008504A1 (de) 2014-07-18 2014-07-18 Modulanordn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7692A CN106537692A (zh) 2017-03-22
CN106537692B true CN106537692B (zh) 2019-11-22

Family

ID=512656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0647.8A Active CN106537692B (zh) 2014-07-18 2014-07-18 模块布置结构
CN20142068139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15742U (zh) 2014-07-18 2014-11-11 模块理线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8139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15742U (zh) 2014-07-18 2014-11-11 模块理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2) CN106537692B (zh)
DE (1) DE112014006823A5 (zh)
GB (1) GB2542100B (zh)
WO (1) WO20160085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42100B (en) * 2014-07-18 2020-11-25 Cobinet Fernmelde Und Module arrangement
DE102016102099A1 (de) * 2016-02-05 2017-08-10 Cobinet Fernmelde- Und Datennetzkomponenten Gmbh Verbindungsmodul für die Telekommunikations- und Datentechnik
DE102018115371A1 (de) * 2018-06-26 2020-01-02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modul für einen Industriesteckverbinder
CN114142295B (zh) * 2021-11-26 2023-10-10 深圳市宗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铜线线头代扣免插式连接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29630B (en) * 1982-11-04 1986-03-05 Egerton A C Ltd Terminal block
US4652070A (en) * 1985-10-18 1987-03-24 Reliance Electric Company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terminal block
CN102007775A (zh) * 2008-04-17 2011-04-06 科博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连接模块
WO2012173702A1 (en) * 2011-04-26 2012-12-20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wiring termination block
CN204315742U (zh) * 2014-07-18 2015-05-06 考比内特电信和数据网络部件有限公司 模块理线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4673A (en) * 1992-02-18 1994-05-2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conversion of N2 O
FR2710462B1 (fr) * 1993-09-20 1995-11-10 Alcatel Cable Interface Réglette de connexion.
DE102009010930B4 (de) * 2009-02-27 2010-12-30 Adc Gmbh Verfahren zum Einspleißen einer Doppelader in mindestens eine bestehende Endteilnehmer-Doppelader und Aderverbind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29630B (en) * 1982-11-04 1986-03-05 Egerton A C Ltd Terminal block
US4652070A (en) * 1985-10-18 1987-03-24 Reliance Electric Company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terminal block
CN102007775A (zh) * 2008-04-17 2011-04-06 科博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连接模块
WO2012173702A1 (en) * 2011-04-26 2012-12-20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wiring termination block
CN204315742U (zh) * 2014-07-18 2015-05-06 考比内特电信和数据网络部件有限公司 模块理线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1700797D0 (en) 2017-03-01
DE112014006823A5 (de) 2017-04-06
CN204315742U (zh) 2015-05-06
CN106537692A (zh) 2017-03-22
GB2542100A (en) 2017-03-08
GB2542100B (en) 2020-11-25
WO2016008504A1 (de) 2016-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7692B (zh) 模块布置结构
US7840111B2 (en) Rack for 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
CN107591642B (zh) 插线面板组件
CN101178428B (zh) 中继连接器
CN105637711B (zh) 插拔连接器模块
CN103384942A (zh) 电气串联端子和串联端子块
ES2959946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el cableado eléctrico con una secuencia de cables de componentes electrónicos en la construcción de instalaciones de distribución y la correspondiente disposición de robot
CN102007775B (zh) 连接模块
CN106463848B (zh) 缆线联接构件
ITMI20070186A1 (it) Procedimento per la produzione di elementi di contatto mobili a lamelle ed elementi di contatto attuati conn tale procedimento
CN101682803A (zh) 用于电信和数据系统的端子板和接触件元件
MX2010003190A (es) Conectador para el campo de telecomunicaciones.
CN109699142A (zh) 电器的德国工业标准导轨安装部结构及插座
CN101178427B (zh) 中继连接器
US20160126658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unit
CN104167627A (zh) 连接器组合
US9899762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US1051623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2983504A (zh) 在配有导轨的电气柜中安置设备单元的布线导体的装置
CN104396088A (zh) 具有导线引导设备的rj45连接器
CN105428891B (zh) 用于可插式连接器的绝缘体及可插式连接器
CN104868415B (zh) 电气接线箱
CN106134003B (zh) 具有至少一个过电压保护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CN102680746B (zh) 单线卡槽导线检测板
CN106716725B (zh) 排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