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7025A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全景视频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及全景视频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7025A
CN106507025A CN201611012599.6A CN201611012599A CN106507025A CN 106507025 A CN106507025 A CN 106507025A CN 201611012599 A CN201611012599 A CN 201611012599A CN 106507025 A CN106507025 A CN 106507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video
shape
screen
video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125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晓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hrysanthemum Wind System Softcom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hrysanthemum Wind System Softco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hrysanthemum Wind System Softcom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hrysanthemum Wind System Softcom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125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70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07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70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7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e.g. identifying the communication as a video-communication,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th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73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hanced portabilit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全景视频通信方法,其中,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水平放置;呈球形状的屏幕,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鱼眼镜头,设置于呈球形状的所述屏幕上,用以采集视频图像;呈球形状的所述屏幕内设置有投影单元,用以将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的所述视频图像以背投影的方式投影至所屏幕上。其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直接将接受的视频图像实现于呈球形状的屏幕上,提高了成像速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鱼眼镜头采集的视频图像需要经过复杂的坐标的转换处理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及全景视频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全景视频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全景视频,即720度或者360度全景视频,它是在720度或者360度全景的技术之上发展延伸而来,它将静态的全景图片转化为动态的视频图像,全景视频可以在拍摄角度左右上下360度的任意观看动态视频,让我们有一种真正意义上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它将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全景视频它不在是单一的静态全景图片形式,而是具有景深、动态图像、声音等包罗万象,同时具备声画对位、声画同步。而这一技术也开始运用于视频通话中,现有的全景视频通话技术多是运用视频渲染技术,即通过坐标转换做画面反畸变的处理方式显示,因此存在着显示处理时间较长,处理复杂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显示鱼眼镜头采集的视频图像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实现对采集的视频图像不做反畸变处理,直接以背投影的方式显示的移动终端及全景视频通信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水平放置;
呈球形状的屏幕,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鱼眼镜头,设置于呈球形状的所述屏幕上,用以采集视频图像;
呈球形状的所述屏幕内设置有投影单元,用以将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的所述视频图像以背投影的方式投影至所屏幕上。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以与目的移动终端建立通信。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视频编码器,所述视频编码器与所述鱼眼镜头以及所述通信单元连接,用以将采集的所述视频图像进行编码处理。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视频解码器,所述视频解码器与所述通信单元以及所述投影单元连接;
用以将接收的所述视频图进行解码处理,并通过所述投影单元投影至呈球形状的所述屏幕上。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包括麦克风阵列,所述麦克风阵列与所述通信单元连接,用以将采集的语音信息与所述视频图像同步发送至目的移动终端。
还包括一种全景视频通信方法,其中于,提供一由上述移动终端形成的第一移动终端,以及由一上述移动终端形成的第二移动终端;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步骤S2、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分别通过各自的鱼眼镜头将采集的视频图像发送至对方移动终端;
步骤S3、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于接收对方发送的所述视频图像后;
分别将所述视频图像以背投影的方式投影至各自的呈球形状的屏幕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基于TCP协议或者UDP协议传输所述视频图像。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各自采集的所述视频图像,分别同过视频压缩处理后发送至对方移动终端。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各自接收的所述视频图像,分别同过视频解压处理后投影至各自的呈球形状的所述屏幕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均采用麦克风阵列将采集的语音信息,分别发送至对方的移动终端。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移动终端之间的显示视屏图像时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反畸变处理过程,而是可以直接将接收的视频图像实现于呈球形状的屏幕上,提高了成像速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鱼眼镜头采集的视频图像需要经过复杂的坐标的转换处理的缺陷。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实施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全景视频通信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上述说明书附图标记表示:
(1)、底座;(2)、屏幕;(3)、鱼眼镜头;(4)、投影单元;(5)、通信单元;(6)、视频编码器;(7)、视频解码单元;(8)、麦克风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种移动终端。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终端的实施例,其中,包括:
底座1,底座1水平放置;
呈球形状的屏幕2,设置于底座1上;
鱼眼镜头3,设置于呈球形状的屏幕2上,用以采集视频图像;
呈球形状的屏幕2内设置有投影单元4,用以将移动终端接收的视频图像以背投影的方式投影至所屏幕2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中的投影单元4至少设置有两个,用以将接收视频图像投影至呈球星状的屏幕2上。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试中,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包括通信单元5,通信单元5用以与目的移动终端建立通信。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试中,移动终端包括视频编码器6,视频编码器6与鱼眼镜头3连接,用以将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编码处理。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试中,移动终端包括视频解码器7,视频解码器7与通信单元5连接以及投影单元4连接;
用以将接收的视频图进行解码处理,并通过投影单元4投影至呈球形状的屏幕2上。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试中,移动终端包括麦克风阵列8,与通信单元5连接,麦克风阵列8用以将采集的语音信息与视频图像同步发送至目的移动终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视频图像传输的同时还通过麦克风阵列8将采集的语音信息同步发送至目的移动终端,其中麦克风阵列8采集的语音信息可方便目的移动终端辨认使用者说话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种全景视频通信方法。
一种全景视频通信方法的实施例,其中,提供一由上述移动终端形成的第一移动终端,以及由移动终端形成的一第二移动终端;
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步骤S2、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分别通过各自的鱼眼镜头将采集的视频图像发送至对方移动终端;
步骤S3、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于接收对方发送的视频图像后;
分别将视频图像以背投影的方式投影至各自的呈球形状的屏幕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移动终端的使用者需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使用者建立全景视频通信,首先两者通过建立连接之后,启动各自的鱼眼镜头将采集的视屏图像发送对方的移动终端;
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将分别将对方发送的视频图像背投影至各自的呈球形状的屏幕上,进而不需要对接收的视频图像是经过复杂的反畸变处理直接显示,不仅提高了成像速度快,而且减少了移动终端对数据的处理量,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试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基于TCP协议或者UDP协议传输视频图像。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可选择基于TCP协议传输移动终端之间传送的数据,也可选择基于UDP协议传输移动终端之间传送的数据。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试中,步骤S2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将各自采集的视频图像,分别同过视频压缩处理后发送至对方移动终端。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试中,步骤S3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将各自接收的视频图像,分别同过视频解压处理后投影至各自的呈球形状的屏幕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移动终端将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传输时都要经过编码处理,其中视频编码的处理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每个移动终端将接收的视频图像均通过解码处理,其中视频解码的处理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试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均采用麦克风阵列将采集的语音信息,分别发送至对方的移动终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水平放置;
呈球形状的屏幕,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鱼眼镜头,设置于呈球形状的所述屏幕上,用以采集视频图像;
呈球形状的所述屏幕内设置有投影单元,用以将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的所述视频图像以背投影的方式投影至所屏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以与目的移动终端建立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视频编码器,所述视频编码器与所述鱼眼镜头以及所述通信单元连接,用以将采集的所述视频图像进行编码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视频解码器,所述视频解码器与所述通信单元以及所述投影单元连接;
用以将接收的所述视频图进行解码处理,并通过所述投影单元投影至呈球形状的所述屏幕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麦克风阵列,所述麦克风阵列与所述通信单元连接,用以将采集的语音信息与所述视频图像同步发送至目的移动终端。
6.一种全景视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如权利要求1-5任意所述移动终端形成的第一移动终端,以及提供一如权利要求1-5任意所述移动终端形成的第二移动终端;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步骤S2、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分别通过各自的鱼眼镜头将采集的视频图像发送至对方移动终端;
步骤S3、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于接收对方发送的所述视频图像后;
分别将所述视频图像以背投影的方式投影至各自的呈球形状的屏幕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景视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基于TCP协议或者UDP协议传输所述视频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景视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各自采集的所述视频图像,分别同过视频压缩处理后发送至对方移动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景视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各自接收的所述视频图像,分别同过视频解压处理后投影至各自的呈球形状的所述屏幕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景视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均采用麦克风阵列将采集的语音信息,分别发送至对方的移动终端。
CN201611012599.6A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移动终端及全景视频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65070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2599.6A CN106507025A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移动终端及全景视频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2599.6A CN106507025A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移动终端及全景视频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7025A true CN106507025A (zh) 2017-03-15

Family

ID=58324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12599.6A Pending CN106507025A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移动终端及全景视频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0702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36918A1 (en) * 2003-01-14 2008-06-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Captured image outputting system,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liquid crystal projector and digital camera that transmit images via wireless network
CN101216658A (zh) * 2007-12-27 2008-07-09 秦皇岛视听机械研究所 数字单机内投整球幕投影系统
CN103858234A (zh) * 2011-09-06 2014-06-11 佳佰投资有限公司 超广角影像的处理系统与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36918A1 (en) * 2003-01-14 2008-06-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Captured image outputting system,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liquid crystal projector and digital camera that transmit images via wireless network
CN101216658A (zh) * 2007-12-27 2008-07-09 秦皇岛视听机械研究所 数字单机内投整球幕投影系统
CN103858234A (zh) * 2011-09-06 2014-06-11 佳佰投资有限公司 超广角影像的处理系统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1537B2 (en) Spatially faithful telepresence supporting varying geometries and moving users
WO2018077142A1 (zh) 全景视频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097245B (zh) 一种全景3d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JP4377886B2 (ja) 画像通信中の画像合成方法及び装置
CN101697579B (zh) 一种具有可视电话功能的终端及其调节视频图像的方法
CN102984458A (zh) 设备间共享拍摄的方法和终端
CN104038697B (zh)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多人拍照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2019517A1 (zh) 用于视频通信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33914B (zh) 一种使用移动终端进行视频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CN114610253A (zh) 一种投屏方法及设备
WO2014173091A1 (zh) 一种视频会议中会议材料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US900753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xpanding a field of view in a video communication session
CN105516638A (zh)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86578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1645465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입체 영상 데이터를 생성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6508065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呈现内容的方法和设备
CN105913477A (zh) 一种实现虚拟现实系统立体启动动画的方法和装置
CN100544452C (zh) 便携式终端的三维影像数据的显示方法
CN202957933U (zh) 一种3d视频通讯装置
CN106507025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全景视频通信方法
CN10407986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20115299A (ja) 仮想空間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10740286A (zh) 一种视频会议控制方法、多点控制单元及视频会议终端
KR20080091952A (ko) 플로우 모션 영상 촬영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868901A (zh) 一种3d视频通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