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6749A - 闪光灯组件、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闪光灯组件、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6749A
CN106506749A CN201611269063.2A CN201611269063A CN106506749A CN 106506749 A CN106506749 A CN 106506749A CN 201611269063 A CN201611269063 A CN 201611269063A CN 106506749 A CN106506749 A CN 106506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 lamp
flash
reflector
lamp
configur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690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06749B (zh
Inventor
陈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ao 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ao 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ao 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ao 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690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67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06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674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3277 priority patent/WO201812077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06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6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4/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闪光灯组件、移动终端;其中,闪光灯组件包括:基座,其表面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口包括若干组相对独立的驱动引脚;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呈扩口状的反射罩;所述反射罩至少设置有一层;其中,当所述反射罩的层数大于1时,相邻的两层反射罩呈同心设置并具有一定的间距;位于所述反射罩内的若干枚闪光灯,与所述驱动引脚一一对应并电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1、可对每一个闪光灯的开启、关闭以及亮度进行单独控制;2、可自动分析图像的补光需求,并控制相应的闪光灯开启;3、照射广角大、能够避免闪光灯对单一方向进行补光而导致的补光均匀度过差的问题。4、能够实现对补光角度、方向的控制。

Description

闪光灯组件、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光灯控制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闪光灯组件、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背面均设置有闪光灯组件,该闪光灯闪光灯组件一方面可作为手电筒使用,另一方面,在拍照时,也可作为补光灯使用。然而,目前市面上的这类移动终端,其闪光灯闪光灯组件一般只包含一枚闪光灯,这样,在作为拍摄时的补光灯使用时,其补光的角度是固定不变的,这就造成致在拍摄时,一些不需要补光的区域也进行了补光,导致最终拍摄出来的照片的曝光度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光角度可调整的闪光灯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闪光灯组件,包括:
基座,其表面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口包括若干组相对独立的驱动引脚;
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呈扩口状的反射罩;所述反射罩至少设置有一层;其中,当所述反射罩的层数大于1时,相邻的两层反射罩呈同心设置并具有一定的间距;
位于所述反射罩内的若干枚闪光灯,与所述驱动引脚一一对应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闪光灯为LED闪光灯或氙气闪光灯。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且位于反射罩的内侧设置有若干闪光灯托架,所述闪光灯安装于所述闪光灯托架上。
优选地,所述闪光灯安装于反射罩的内壁上。
优选地,在相邻的两层反射罩之间,较内一层的反射罩的高度小于较外一层的反射罩上的闪光灯的高度。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光角度可调整的移动终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外壳、触摸屏以及摄像头;还包括: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闪光灯组件;其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所述闪光灯组件安装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口配合的第二接线端口;
闪光灯控制模块,其被配置为用于检测并根据用户在所述触摸屏上的输入操作以输出相应的闪光灯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输入操作包括至少对一枚闪光灯的开启、关闭和亮度调节;
以及闪光灯驱动模块,其与所述闪光灯控制模块、第二接线端口电连接,所述闪光灯驱动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闪光灯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接线端口向第一接线端口中的驱动引脚输出相应的驱动电流。
优选地,所述闪光灯驱动模块包括:
若干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分别与若干枚所述闪光灯一一对应并电连接;所述闪光灯驱动电路被配置为用于从外部接收一驱动信号,并响应于所述驱动信号对相应的闪光灯输出相应的驱动电流;
驱动分配电路,与每一个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分配电路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所述闪光灯控制信号向对应的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输出相应的驱动信号。
优选地,所述闪光灯控制模块包括:
存储单元,其预存储有闪光灯组件的图像模型数据,并被配置为将所述图像模型的数据并传输至所述触摸屏予以显示;
调整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基于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操作对显示于触摸屏上的图像模型进行缩放和角度调整;
选取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基于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操作将所述图像模型中相应的闪光灯标记为激活状态;
参数调节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基于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操作对被激活的闪光灯的亮度参数进行调节;
信号输出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基于被激活的闪光灯及对应的亮度参数,生成并输出相应的闪光灯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闪光灯控制模块还包括:
图像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对摄像头获取的图像进行图像分析,以识别出该图像中较暗的区域,并根据所识别出的区域相对于图像中心的方位角,生成补光角度参数;
选取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根据所述补光角度参数,自动地将相应的闪光灯标记为激活状态。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每一个闪光灯的开启、关闭以及亮度,从而实现不同的曝光效果;
2、在拍摄时,可自动地对镜头中的图像进行分析,确定需要补光的区域,以据此控制对应的一枚或多枚闪光灯打开;
3、通过设置扩口状的反射罩,能够增加闪光灯的照射广角;如此,一方面在作为补光使用时,避免闪光灯对单一方向进行补光而导致的补光均匀度过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作为手电筒时,也能够使得光线照射的角度更大;
4、通过控制不同位置的闪光灯的启闭,能够实现对补光角度、方向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A为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正面示意图;
图1B为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图;
图2A、图2B为实施例中闪光灯的其中一种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A、图3B为实施例中闪光灯的另外一种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闪光灯组件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闪光灯控制模块的原理图;
图6为实施例中闪光灯驱动模块的原理;
图7为实施例中自动补光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11、安装槽;12、PCB板;2、触摸屏;3、闪光灯组件;31、基座;311、第一接线端口;32、反射罩;321、灯座;33、第二接线端口;34、闪光灯;35、闪光灯托架;4、闪光灯控制模块;5、闪光灯驱动模块;51、信号处理单元;52、模拟开关;53、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A、图1B所示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其包括外壳1,外壳1上安装有触摸屏2和摄像头(图中未示出);外壳1的背面设置有安装槽11,该安装槽11用于安装闪光灯组件3。另外,在外壳1内还安装有闪光灯控制模块4和闪光灯驱动模块3;,该闪光灯控制模块4和闪光灯驱动模块3集成于PCB板12上。该闪光灯控制模块4与触摸屏2电连接,以从触摸屏2接收用户的操作数据,以及控制触摸屏2进行相关的内容显示。
参照图1B,该闪光灯组件3包括基座31、反射罩32、若干闪光灯34;其中,基座31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口311;第一接线端口(311)包括若干组相对独立的驱动引脚。安装槽11内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口33;第二接线端口33的底部集成于PCB板12上,并与PCB板12上的闪光灯驱动模块3电连接。
其中,反射罩32呈扩口状,并且设置在基座31上。在一个实施例中,闪光灯34安装在反射罩32的内壁上,反射罩32上设置有供闪光灯34安装的灯座321;反射罩32的内壁上设置有相应的导电线路,每一闪光灯34均分别通过不同的导电线路与第一接线端口311中的驱动引脚电连接。参照图2A,反射罩32仅为一层。参照图2B,反射罩32的层数为2层,两层反射罩32呈同心设置并具有一定的间距;并且较内一层的反射罩32的高度小于较外一层的反射罩32上的闪光灯34的高度。值得说明的是,反射罩32的层数可适当增加,但无论如何增加,都与层数为2层时的规律相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A、图3B,基座上且位于反射罩的内侧设置有若干闪光灯托架35,闪光灯34安装于所述闪光灯托架32上;该闪光灯托架35可以是柱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参照图4,以一种类型的闪光灯组件3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图中,闪光灯34安装在反射罩32的侧壁上;其初始的照射角度(光线未经反射)为A2,其中,实线箭头为闪光灯34的最亮直射方向,即对图中的右侧进行补光。虚线箭头为光线的反射方向,光线经过反射罩内壁的反射后,其反射光线的范围角度为A3,相对于A2而言,形成了对左侧的补偿角度A1。从图中可以看到,由于光线叠加,使得A2区域的光线最亮,A3相对于A2较暗。如此一来,在对右侧进行补偿时,使得右侧较暗的区域能够被照亮,并且,也不会因为左侧没有光线补偿而导致左侧与右侧的补光亮度差距过大。
另外,由上可知,用户可根据需求或喜好,随意更换闪光灯组件3的类型(根据反射罩32层数的不同或者闪光灯34的安装结构的不同)。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接线端口311和第二接线端口331,具有能够适应最大闪光灯34数量的驱动引脚,即随着反射罩32的类型的改变,闪光灯34的数量也会跟随改变,因此,第一接线端口311和第二接线端口331中的驱动引脚能够处于使用状态的数量也会随之改变。
参照图5,闪光灯控制模块4包括存储单元、显示单元、调整单元、图像检测单、选取单元、参数调节单元以及信号输出单元;其中,存储单元预存储有至少一种类型闪光灯组件3的图像模型数据(三维),即当闪光灯组件3中的反射罩32分别为1层、2层、3层…时,或者闪光灯34的安装结构不同时,则分别匹配有不同的图像模型数据,这些图像模型可通过相关的软件设计完成后,并存入到该存储单元中。值得说明的时,该图像模型被设计完成后,其上的每一枚闪光灯34,均被添加为按钮功能(可进而点击选取操作),这种技术为公知的手段,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图像模型的数据传输至所述触摸屏2上予以显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单元配置有相应的查看界面(显示于触摸屏2),用户可通过查看界面,通过点击界面中的相关操作按钮进入到图像模型的库中;用户在根据当前安装在移动终端的外壳1上的闪光灯组件3的类型,选取对应的图像模型。
调整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基于用户在触摸屏2上的操作对图像模型进行缩放和角度调整;即在图像模型被显示于触摸屏2上后,用户可通过在触摸屏2上进行滑动、缩放操作(注意,在进行相关操作时,第一次与触摸屏2接触的位置不能与闪光灯34的位置重叠,以避免误操作);触摸屏2将用户的这些操作行为转化为数据,传输至调整单元;调整单元则根据接收到数据,调整图像模型的显示状态。由于实现这种技术的手段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选取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基于用户在触摸屏2上的操作将相应的闪光灯34标记为激活状态;具体是,用户在对图像模型调整到合适的视角后,点击图像模型中的闪光灯34,选取单元通过触摸屏2获取到点击操作数据后,将该闪光灯34标记为激活状态;当用户再次点击被激活的闪光灯34时,选取单元则将该闪光灯34标记为未激活状态。
调节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基于用户在触摸屏2上的操作改变被激活的闪光灯34的亮度参数;具体是,调节单元在触摸屏2上呈现有相应的调节按钮(点击式或滑动式),用户在选择完需要的闪光灯34后(已被标记为激活状态),调节单元则根据触摸屏2返回的操作数据(对调节按钮的操作),生成所述状态参数。以滑动式为例,当调节按钮从左向右依次滑移时,闪光灯34的亮度参数从关闭到开启,且亮度持续增加。
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基于被激活的闪光灯34及其亮度参数,输出相应的闪光灯控制信号至闪光灯驱动模块5。在上述的图像模型中,处理单元为每一个闪光灯34分配了一个固定的地址;因此,当图像模型中的闪光灯34被操作时,处理模块则根据被操作的闪光灯34的地址,并结合该闪光灯34当前的状态参数,生成相应的闪光灯控制信号。进而,该闪光灯控制信号包含有地址信息和状态参数信息;其中,若选取的闪光灯34为多个,则闪光灯控制信号中包含有多个闪光灯34的地址信息和状态参数信息。
参照图6,闪光灯驱动模块5包括驱动分配电路以及若干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其中,驱动分配电路包括信号处理单元51和模拟开关52;信号处理单元51与所述信号输出单元电连接以接收闪光灯控制信号;模拟开关52的控制端和各个输入端与信号处理单元51电连接,各个输出端分别与各个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一一对应并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该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采用PWM控制类型的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也可以采用其它控制形式的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已是较为成熟的集成电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其具体的原理。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的输出端与第二接线端口331电连接,并且连接后与闪光灯34的关系为一一对应,即一个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只控制一枚闪光灯34。信号处理单元51需要控制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时,则通过向模拟开关52的控制端发送相应的开关信号,使得模拟开关52的相应通道导通,然后通过该导通的通道向对应的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发送驱动信号,以使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工作(调节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输出的驱动电流,以实现闪光灯34的启动、关闭以及亮度调节。
信号处理单元51包括信号分析单元、驱动信号发生单元和开关驱动单元;其中,驱动信号发生单元具有多路输出功能,例如,若采用PWM控制类型的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则驱动信号发生单元采用具有多路输出的PWM发生器;驱动信号发生单元的每一个输出端均与模拟开关52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其中,驱动信号发生单元与模拟开关52连接的每一个端口,均与一个地址信息对应。具体是,信号分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闪光灯控制信号,并在接收到闪光灯控制信号时,对其进行解析,并解析出闪光灯的地址和亮度参数。并根据解析出的信息数据,分别向驱动信号发生单元和开关驱动单元发送输出指令和控制指令;驱动信号发生单元接收到输出指令后,则从相应的端口输出对应的驱动信号,例如,若采用PWM控制类型的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则控制PWM波的频率。而开关驱动单元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则向模拟开关52发出开关信号,以使控制模拟开关52的通道导通,使得驱动信号发生单元输出的驱动信号能够传输到对应的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中,使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工作,进而驱动闪光灯34工作。
以上内容中,对闪光灯34的控制方式为手动模式,下面将对如何自动对闪光灯34进行控制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7,图像检测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对摄像头获取的图像进行图像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摄像头的成像区域中,C1区域大致为摄像头和闪光灯组件3所在的区域;当摄像头被启动并获取到图像后,图像检测单元对该图像进行并根据图像分析(相应的图像处理算法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分析,识别出成像区域中光线较暗的部分,例如图中的C2区域。在确定区域C2为需要补光的区域后,则根据成像区域的中心计算出C2区域的方位角A4,方位角A4正对于闪光灯组件3所在的区域的位置为C11,即为反射罩32上的闪光灯34所对应的位置,代表需要控制该位置的闪光灯34开启即可;在确定了该闪光灯34后,根据其地址生成补光角度参数。选取单元还被配置为用于根据所述补光角度参数,自动地将相应的闪光灯34标记为激活状态。如此,在相应的闪光灯34被标记为激活状态后,信号输出单元立即输出相应的闪光灯控制信号,以通过闪光灯驱动模块开启该闪光灯34。

Claims (10)

1.一种闪光灯组件,其特征是,包括:
基座(31),其表面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口(311),所述第一接线端口(311)包括若干组相对独立的驱动引脚;
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呈扩口状的反射罩(32);所述反射罩(32)至少设置有一层;其中,当所述反射罩(32)的层数大于1时,相邻的两层反射罩(32)呈同心设置并具有一定的间距;
位于所述反射罩(32)内的若干枚闪光灯(34),与所述驱动引脚一一对应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灯组件,其特征是,所述闪光灯(34)为LED闪光灯或氙气闪光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灯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基座(31)上且位于反射罩(32)的内侧设置有若干闪光灯托架(35),所述闪光灯(34)安装于所述闪光灯托架(3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灯组件,其特征是,所述闪光灯(34)安装于反射罩(32)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灯组件,其特征是,在相邻的两层反射罩(32)之间,较内一层的反射罩(32)的高度小于较外一层的反射罩(32)上的闪光灯(34)的高度。
6.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外壳(1)、触摸屏(2)以及摄像头;其特征是,还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闪光灯组件(3);其中,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供所述闪光灯组件(3)安装的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口(311)配合的第二接线端口(33);
闪光灯控制模块(4),其被配置为用于检测并根据用户在所述触摸屏(2)上的输入操作以输出相应的闪光灯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输入操作包括至少对一枚闪光灯(34)的开启、关闭和亮度调节;
以及闪光灯驱动模块(5),其与所述闪光灯控制模块(4)、第二接线端口(33)电连接,所述闪光灯驱动模块(5)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闪光灯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接线端口(33)向第一接线端口(311)中的驱动引脚输出相应的驱动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是,所述闪光灯驱动模块(5)包括:
若干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分别与若干枚所述闪光灯(34)一一对应并电连接;所述闪光灯驱动电路被配置为用于从外部接收一驱动信号,并响应于所述驱动信号对相应的闪光灯(34)输出相应的驱动电流;
驱动分配电路,与每一个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电连接,所述驱动分配电路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所述闪光灯控制信号向对应的可调闪光灯驱动电路(53)输出相应的驱动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是,所述闪光灯控制模块(4)包括:
存储单元,其预存储有闪光灯组件(3)的图像模型数据,并被配置为将所述图像模型的数据并传输至所述触摸屏(2)予以显示;
调整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基于用户在触摸屏(2)上的操作对显示于触摸屏上的图像模型进行缩放和角度调整;
选取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基于用户在触摸屏(2)上的操作将所述图像模型中相应的闪光灯(34)标记为激活状态;
参数调节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基于用户在触摸屏(2)上的操作对被激活的闪光灯(34)的亮度参数进行调节;
信号输出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基于被激活的闪光灯(34)及对应的亮度参数,生成并输出相应的闪光灯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是,所述闪光灯控制模块(4)还包括:
图像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对摄像头获取的图像进行图像分析,以识别出该图像中较暗的区域,并根据所识别出的区域相对于图像中心的方位角,生成补光角度参数;
选取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根据所述补光角度参数,自动地将相应的闪光灯(34)标记为激活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是,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CN201611269063.2A 2016-12-31 2016-12-31 具有闪光灯组件的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5067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9063.2A CN106506749B (zh) 2016-12-31 2016-12-31 具有闪光灯组件的移动终端
PCT/CN2017/093277 WO2018120775A1 (zh) 2016-12-31 2017-07-18 闪光灯组件、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9063.2A CN106506749B (zh) 2016-12-31 2016-12-31 具有闪光灯组件的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6749A true CN106506749A (zh) 2017-03-15
CN106506749B CN106506749B (zh) 2019-06-14

Family

ID=58333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69063.2A Active CN106506749B (zh) 2016-12-31 2016-12-31 具有闪光灯组件的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06749B (zh)
WO (1) WO201812077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2418A (zh) * 2017-09-05 2018-01-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手电筒的开启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749920A (zh) * 2017-10-11 2018-03-02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手电筒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038444A (zh) * 2017-12-11 2018-05-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WO2018120775A1 (zh) * 2016-12-31 2018-07-05 广州市朝通科技有限公司 闪光灯组件、移动终端
CN111724695A (zh) * 2019-03-20 2020-09-2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0192372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灯模组及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9795A (zh) * 2020-03-26 2020-06-26 上海艾舜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数据采集终端
CN111857423B (zh) * 2020-07-14 2022-09-20 北海翰博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亮度可清晰显示的触控屏
CN112887462A (zh) * 2021-01-22 2021-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4379A1 (en) * 2003-12-04 2005-06-09 Ren-Hao Liu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02750126U (zh) * 2012-08-03 2013-02-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双闪光灯装置
CN204721463U (zh) * 2015-05-29 2015-10-21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5636310A (zh) * 2015-03-27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闪光灯亮度调节方法、闪光灯亮度调节装置和终端
CN105991844A (zh) * 2016-07-19 2016-10-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6749B (zh) * 2016-12-31 2019-06-14 广州市朝通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闪光灯组件的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4379A1 (en) * 2003-12-04 2005-06-09 Ren-Hao Liu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02750126U (zh) * 2012-08-03 2013-02-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双闪光灯装置
CN105636310A (zh) * 2015-03-27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闪光灯亮度调节方法、闪光灯亮度调节装置和终端
CN204721463U (zh) * 2015-05-29 2015-10-21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5991844A (zh) * 2016-07-19 2016-10-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0775A1 (zh) * 2016-12-31 2018-07-05 广州市朝通科技有限公司 闪光灯组件、移动终端
CN107592418A (zh) * 2017-09-05 2018-01-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手电筒的开启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92418B (zh) * 2017-09-05 2020-04-0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手电筒的开启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749920A (zh) * 2017-10-11 2018-03-02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手电筒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038444A (zh) * 2017-12-11 2018-05-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724695A (zh) * 2019-03-20 2020-09-2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724695B (zh) * 2019-03-20 2022-04-0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0192372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灯模组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6749B (zh) 2019-06-14
WO2018120775A1 (zh) 2018-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06749A (zh) 闪光灯组件、移动终端
CN105975238B (zh) 一种显示参数的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426887A (zh) 智能照明装置的操作模式转换方法
CN106664782B (zh) 灯控制装置及其灯控制方法
CN104113688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CN106254682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139716A (zh) 多输入的触摸式调光照明控制
CN109040597A (zh) 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的图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550343A (zh) Led显示屏及其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203412A (zh) 光学成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07958145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CN206946506U (zh) 光电传感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019126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59488A (zh) 电子设备及外置闪光灯的校色系统
CN109120864A (zh) 补光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6385529A (zh) 一种摄像头及图像采集系统
CN101010930A (zh) 调整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界面色彩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以及相应的移动通信终端
CN206506569U (zh) 闪光灯组件、移动终端
CN107958179A (zh) 光电传感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9040729A (zh) 图像白平衡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209545643U (zh) 电子设备
CN108377212A (zh) 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及其电子系统
CN108965845B (zh) 图像白平衡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286862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388B (zh) 移动终端的闪光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