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6740B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6740B
CN106506740B CN201611019831.9A CN201611019831A CN106506740B CN 106506740 B CN106506740 B CN 106506740B CN 201611019831 A CN201611019831 A CN 201611019831A CN 106506740 B CN106506740 B CN 106506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pc
board
pcb
mobile terminal
reinforc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198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06740A (zh
Inventor
张祥
覃飞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198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6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06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6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06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6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PCB板,PCB板上设置有插座和电子元件;FPC板,FPC板与PCB板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插座匹配的插头;FPC补强板,FPC补强板设置于FPC板的第二端面上,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相对,其中FPC板和FPC补强板形成一FPC组件;与PCB板平行的凸耳结构,凸耳结构设置于FPC组件上。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避免电子元件拆装时,PCB板上对应FPC补强板的投影区域及周边的电子元件丢失或者损坏的问题,减少移动终端失效率、生产和售后隐患,提高移动终端的附加值。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中,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印刷电路板)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常使用BTB(Board To Board,板对板)连接器。
消费者希望智能终端具有外观轻薄、大屏幕、大电池容量的硬件改进,同时具备高保真、高像素、全网通等多种功能。为满足各种需求,导致智能终端的内部空间布局有限。目前经常出现电子元件布局在BTB插头补强投影区域及周边的情况,利用BTB连接器插头、FPC及补强下方的Z向空间放置小电子元件。
售后退机或生产维修过程中,常发现有些异常,比如显示屏黑屏,在BTB周边的电子元件存在掉件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拆卸BTB时抠取角落不小心碰掉或损伤电子元件,导致掉件甚至主板起铜皮报废,或者是在贴防水泡棉时镊子戳到电子元件导致电子元件的损伤。
目前主要存在LCM(LCDModule,LCD显示模组)BTB、摄像头FPC连接器、主FPC连接器等位置,滤波电容及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元件必须位于BTB周边,而智能终端主板空间有限,难免出现电子元件堆叠放在BTB插头补强投影区域下方及周边的情况,如图1a~图1f所示。
移动终端10内部的PCB板11上的电子元件16位于FPC板12和FPC补强板13正投影下方,当需要将插头14从插座15上抠取出来时,会出现电子元件16在边角位置时被碰掉或者损伤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元件拆装时,PCB板上对应FPC补强板的投影区域及周边电子元件丢失或者损坏,增加移动终端失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PCB板,PCB板上设置有插座和电子元件;
FPC板,FPC板与PCB板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插座匹配的插头;
FPC补强板,FPC补强板设置于FPC板的第二端面上,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相对,其中FPC板和FPC补强板形成一FPC组件;
与PCB板平行的凸耳结构,凸耳结构设置于FPC组件上。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PCB板上设置插座和电子元件,与PCB板间隔预定距离的FPC板与PCB板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与插座匹配的插头,在FPC板的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FPC补强板,并在FPC板与FPC补强板形成的FPC组件上设置与PCB板平行的凸耳结构,可以在电子元件拆装时,减少PCB板上对应FPC补强板的投影区域及周边的电子元件丢失或者损坏的问题,减少移动终端失效率、生产和售后隐患,提高移动终端的附加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图1f表示现有技术移动终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a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一;
图2b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二;
图2c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三;
图2d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四;
图3a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一;
图3b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二;
图3c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三;
图3d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四;
图4a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一;
图4b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二;
图4c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三;
图4d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四;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移动终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和图4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
PCB板101,PCB板101上设置有插座105和电子元件106;FPC板102,FPC板102与PCB板101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插座105匹配的插头104;FPC补强板103,FPC补强板103设置于FPC板102的第二端面上,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相对,其中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形成一FPC组件;与PCB板101平行的凸耳结构107,凸耳结构107设置于FPC组件上。
具体的,移动终端的PCB板101上设置有插座105和电子元件106,与PCB板101间隔预定距离的FPC板102与PCB板101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插座105匹配的插头104,通过插座105与插头104的配合,实现PCB板101与FPC板102的连接。其中,插座105和电子元件106均焊接于PCB板101上,插头104焊接于FPC板102上。
在FPC板102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FPC补强板103,FPC板102与FPC补强板103可以通过铆接或者黏胶粘贴的方式实现连接。
其中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形成一FPC组件,在FPC组件上设置有与PCB板101平行的凸耳结构107,通过设置凸耳结构107可以在拆卸插头104时,利用凸耳结构107作为拉手,轻轻拉起易损角落的FPC板102,带动插头104起来一部分,再拆取其它角落,避免抠起以及损坏电子元件106。当需要用到镊子对PCB板101进行作业时,由于凸耳结构107的存在,也不容易戳到电子元件106,避免电子元件106的损伤或脱落。
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过在PCB板上设置插座和电子元件,与PCB板间隔预定距离的FPC板与PCB板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与插座匹配的插头,在FPC板的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FPC补强板,并在FPC板与FPC补强板形成的FPC组件上设置与PCB板平行的凸耳结构,可以在电子元件拆装时,减少PCB板上对应FPC补强板的投影区域及周边的电子元件丢失或者损坏的问题,减少移动终端失效率、生产和售后隐患,提高移动终端的附加值。
实施例二
如图2a~2d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
PCB板101,PCB板101上设置有插座105和电子元件106;FPC板102,FPC板102与PCB板101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插座105匹配的插头104;FPC补强板103,FPC补强板103设置于FPC板102的第二端面上,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相对,其中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形成一FPC组件;与PCB板101平行的设置于FPC组件的FPC板102上的凸耳结构107,FPC板102的尺寸大于FPC补强板103的尺寸,通过FPC板102突出于FPC补强板103的部分形成凸耳结构107。
具体的,移动终端的PCB板101上设置有插座105和电子元件106,FPC板102与PCB板101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插座105匹配的插头104,通过插座105与插头104的配合,实现PCB板101与FPC板102的连接。在FPC板102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FPC补强板103,其中FPC补强板103在PCB板101上形成一投影区,电子元件106设置于PCB板101上对应于FPC补强板103的投影区内。
在FPC板102上设置有与PCB板101平行的凸耳结构107。具体的,设置FPC板102的尺寸大于FPC补强板103的尺寸,通过FPC板102突出于FPC补强板103的部分形成凸耳结构107。其中FPC板102的第一侧突出于FPC补强板103、FPC板102的第一端突出于FPC补强板103,FPC板102的第一端突出于FPC补强板103的部分形成凸耳结构107,FPC板102的第一侧与FPC板102的第一端垂直。
在拆卸插头104时,利用凸耳结构107作为拉手,轻轻拉起易损角落的FPC板102,带动插头104起来一部分,再拆取其它角落,避免抠起以及损坏电子元件106。当需要用到镊子对PCB板101进行作业时,由于凸耳结构107的存在,也不容易戳到电子元件106,避免电子元件106的损伤或脱落。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针对Z向、XY向都易损的角落,在FPC板102上设置凸耳结构107,凸耳结构107不走线或者不走功能线路,只走接地线路,也可铺铜预留接地用,凸耳结构107的材质与FPC板102的材质相同。FPC板102采用柔性材质制成,因凸耳结构107的材质与FPC板102的材质相同,所以凸耳结构107的形状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项目产品的结构空间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二,通过在PCB板上设置插座和电子元件,与PCB板间隔预定距离的FPC板与PCB板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与插座匹配的插头,在FPC板的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FPC补强板,并在FPC板上设置与PCB板平行的凸耳结构,可以在电子元件拆装时,减少PCB板上对应FPC补强板的投影区域及周边的电子元件丢失或者损坏的问题,减少移动终端失效率、生产和售后隐患,提高移动终端的附加值。
实施例三
如图3a~3d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
PCB板101,PCB板101上设置有插座105和电子元件106;FPC板102,FPC板102与PCB板101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插座105匹配的插头104;FPC补强板103,FPC补强板103设置于FPC板102的第二端面上,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相对,其中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形成一FPC组件;与PCB板101平行的设置于FPC组件的FPC补强板103上的凸耳结构107,FPC补强板103上设置有第一器件,FPC板102、FPC补强板103和第一器件依次堆叠设置,FPC板102的尺寸大于FPC补强板103的尺寸,第一器件的尺寸大于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重叠部分的尺寸,通过第一器件突出于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重叠部分的区域形成凸耳结构107。
移动终端的PCB板101上设置有插座105和电子元件106,FPC板102与PCB板101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插座105匹配的插头104。在FPC板102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FPC补强板103,其中FPC补强板103在PCB板101上形成一投影区,电子元件106设置于PCB板101上对应于FPC补强板103的投影区内。
在FPC补强板103上设置有与PCB板101平行的凸耳结构107。具体的,FPC板102的第一侧突出于FPC补强板103,使得FPC板102的尺寸大于FPC补强板103的尺寸。在FPC补强板103上设置有第一器件,其中第一器件通过黏胶粘贴在FPC补强板103上,且第一器件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第一器件的尺寸大于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重叠部分的尺寸,且第一器件的突出于FPC补强板103的第一端,FPC补强板103的第一端与FPC板102的第一侧垂直。通过第一器件突出于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重叠部分的区域形成凸耳结构107。
在拆卸插头104时,利用凸耳结构107作为拉手,由于FPC板102、FPC补强板103和第一器件依次堆叠设置,且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连接、FPC补强板103和第一器件连接,通过拉动凸耳结构107,可以轻轻拉起易损角落的FPC板102,带动插头104起来一部分,再拆取其它角落,避免抠起以及损坏电子元件106。当需要用到镊子对PCB板101进行作业时,由于凸耳结构107的存在,也不容易戳到电子元件106,避免电子元件106的损伤或脱落。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针对LCM-BTB等标准零件,不方便修改FPC板102的产品项目,可以在FPC补强板103上增加第一器件,针对Z向、XY向都易损的角落,在FPC补强板103上设置第一器件,通过第一器件突出于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重叠部分的区域形成凸耳结构107,增加的第一器件的材质可以选用软质的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且第一器件可以利用双面胶或点胶与FPC补强板103粘合连接。因带凸耳结构107的第一器件选用柔性材质,凸耳结构107的形状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项目产品结构空间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三,通过在PCB板上设置插座和电子元件,与PCB板间隔预定距离的FPC板与PCB板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与插座匹配的插头,在FPC板的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FPC补强板,并在FPC补强板上设置与PCB板平行的凸耳结构,可以在电子元件拆装时,减少PCB板上对应FPC补强板的投影区域及周边的电子元件丢失或者损坏的问题,减少移动终端失效率、生产和售后隐患,提高移动终端的附加值。
实施例四
如图4a~4d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
PCB板101,PCB板101上设置有插座105和电子元件106;FPC板102,FPC板102与PCB板101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插座105匹配的插头104;FPC补强板103,FPC补强板103设置于FPC板102的第二端面上,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相对,其中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形成一FPC组件;与PCB板101平行的设置于FPC组件的FPC板102与FPC补强板103之间的凸耳结构107,FPC补强板103与FPC板102之间设置有第二器件,FPC板102的尺寸大于FPC补强板103的尺寸,第二器件的尺寸大于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重叠部分的尺寸,通过第二器件突出于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重叠部分的区域形成凸耳结构107。
移动终端的PCB板101上设置有插座105和电子元件106,FPC板102与PCB板101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插座105匹配的插头104。在FPC板102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FPC补强板103,其中FPC补强板103在PCB板101上形成一投影区,电子元件106设置于PCB板101上对应于FPC补强板103的投影区内。
在FPC板102与FPC补强板103之间设置有与PCB板101平行的凸耳结构107。具体的,FPC板102的第一侧突出于FPC补强板103,使得FPC板102的尺寸大于FPC补强板103的尺寸。在FPC板102与FPC补强板103之间设置有第二器件,第二器件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热压在FPC板102与FPC补强板103之间,且第二器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第二器件的尺寸大于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重叠部分的尺寸,且第二器件的突出于FPC补强板10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FPC补强板103的第一端、第二端均与FPC板102的第一侧垂直。通过第二器件突出于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重叠部分的区域形成凸耳结构107,即凸耳结构107突出于FPC补强板103的两端。
在拆卸插头104时,利用凸耳结构107作为拉手,由于FPC板102、第二器件和FPC补强板103依次堆叠设置,且第二器件分别与FPC板102和FPC补强板103连接,通过拉动凸耳结构107,可以轻轻拉起易损角落的FPC板102,带动插头104起来一部分,再拆取其它角落,避免抠起以及损坏电子元件106。当需要用到镊子对PCB板101进行作业时,由于凸耳结构107的存在,也不容易戳到电子元件106,避免电子元件106的损伤或脱落。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LCM-BTB等标准零件,不方便修改FPC板102的产品项目,也可有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在FPC板102与FPC补强板103之间增加第二器件,针对Z向、XY向都易损的角落,在FPC补强板103的两端形成凸耳结构107。增加的第二器件的材质为耐高温,弯折性能好的PI(Polyimide,聚酰亚胺)材料,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热压在FPC板102与FPC补强板103之间。因带凸耳结构107的PI材质柔软纤薄,凸耳结构107的形状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项目产品结构空间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四,通过在PCB板上设置插座和电子元件,与PCB板间隔预定距离的FPC板与PCB板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与插座匹配的插头,在FPC板的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FPC补强板,并在FPC板与FPC补强板之间设置与PCB板平行的凸耳结构,可以在电子元件拆装时,减少PCB板上对应FPC补强板的投影区域及周边的电子元件丢失或者损坏的问题,减少移动终端失效率、生产和售后隐患,提高移动终端的附加值。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图5中的移动终端5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车载电脑等。
图5中的移动终端5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510、存储器520、输入单元530、显示单元540、外设部件550、处理器560、音频电路570、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580和电源590。
其中,输入单元5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5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5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531。触控面板5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53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5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560,并能接收处理器56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531。除了触控面板531,输入单元5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532,其他输入设备5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5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500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540可包括显示面板5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541。
应注意,触控面板53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54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56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56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触摸显示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常用控件显示区。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可以为上下排列、左右排列等可以区分两个显示区的排列方式。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可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每一个界面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或widget桌面控件等界面元素。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也可以为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空界面。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用于显示使用率较高的控件,例如,设置按钮、界面编号、滚动条、电话本图标等应用程序图标等。
其中外设部件550包括:PCB板551,FPC组件552,FPC组件552包括FPC板5521、FPC补强板5522,在FPC组件552上设置有凸耳结构5523。其中PCB板551上设置有插座和电子元件;FPC板5521与PCB板551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插座匹配的插头;FPC补强板5522设置于FPC板5521的第二端面上,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相对,FPC板5521和FPC补强板5522形成一FPC组件552;凸耳结构5523与PCB板551平行。
凸耳结构5523的位置包括三种:
凸耳结构5523设置于FPC组件552的FPC板5521上,FPC板5521的尺寸大于FPC补强板5522的尺寸,通过FPC板5521突出于FPC补强板5522的部分形成凸耳结构5523。
凸耳结构5523设置于FPC组件552的FPC补强板5522上,FPC补强板5522上设置有第一器件,FPC板5521、FPC补强板5522和第一器件依次堆叠设置,FPC板5521的尺寸大于FPC补强板5522的尺寸,第一器件的尺寸大于FPC板5521和FPC补强板5522重叠部分的尺寸,通过第一器件突出于FPC板5521和FPC补强板5522重叠部分的区域形成凸耳结构5523。其中第一器件通过黏胶粘贴在FPC补强板5522上;且第一器件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凸耳结构5523设置于FPC组件552的FPC板5521与FPC补强板5522之间,FPC补强板5522与FPC板5521之间设置有第二器件,FPC板5521的尺寸大于FPC补强板5522的尺寸,第二器件的尺寸大于FPC板5521和FPC补强板5522重叠部分的尺寸,通过第二器件突出于FPC板5521和FPC补强板5522重叠部分的区域形成凸耳结构5523。其中凸耳结构5523突出于FPC补强板5522的两端;第二器件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热压在FPC板5521与FPC补强板5522之间;且第二器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其中处理器560是移动终端5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5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522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5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50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56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可见,通过在PCB板上设置插座和电子元件,与PCB板间隔预定距离的FPC板与PCB板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与插座匹配的插头,在FPC板的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置FPC补强板,并在FPC板与FPC补强板形成的FPC组件上设置与PCB板平行的凸耳结构,可以在电子元件拆装时,减少PCB板上对应FPC补强板的投影区域及周边的电子元件丢失或者损坏的问题,减少移动终端失效率、生产和售后隐患,提高移动终端的附加值。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插座和电子元件;
FPC板,所述FPC板与所述PCB板相对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座匹配的插头;
FPC补强板,所述FPC补强板设置于所述FPC板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其中所述FPC板和所述FPC补强板形成一FPC组件;
与所述PCB板平行的凸耳结构,所述凸耳结构设置于所述FPC组件的所述FPC板上、设置于所述FPC组件的所述FPC补强板上或者设置于所述FPC组件的所述FPC板与所述FPC补强板之间;
所述凸耳结构设置于所述FPC组件的所述FPC补强板上时,所述FPC补强板上设置有第一器件,所述FPC板、所述FPC补强板和所述第一器件依次堆叠设置,所述FPC板的尺寸大于所述FPC补强板的尺寸,所述第一器件的尺寸大于所述FPC板和所述FPC补强板重叠部分的尺寸,通过所述第一器件突出于所述FPC板和所述FPC补强板重叠部分的区域形成所述凸耳结构;
所述凸耳结构设置于所述FPC组件的所述FPC板上时,所述FPC板的尺寸大于所述FPC补强板的尺寸,通过所述FPC板突出于所述FPC补强板的部分形成所述凸耳结构;
所述凸耳结构设置于所述FPC组件的所述FPC板与所述FPC补强板之间时,所述FPC补强板与所述FPC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器件,所述FPC板的尺寸大于所述FPC补强板的尺寸,所述第二器件的尺寸大于所述FPC板和所述FPC补强板重叠部分的尺寸,通过所述第二器件突出于所述FPC板和所述FPC补强板重叠部分的区域形成所述凸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件设置于所述FPC补强板在所述PCB板的投影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器件通过黏胶粘贴在所述FPC补强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器件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结构设置于所述FPC组件的所述FPC板与所述FPC补强板之间时,所述凸耳结构突出于所述FPC补强板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器件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热压在所述FPC板与所述FPC补强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器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CN201611019831.9A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506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9831.9A CN106506740B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9831.9A CN106506740B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6740A CN106506740A (zh) 2017-03-15
CN106506740B true CN106506740B (zh) 2020-02-11

Family

ID=58323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19831.9A Active CN106506740B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0674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4593A (zh) * 2002-06-13 2003-12-31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导线连接器
CN1783591A (zh) * 2004-12-03 2006-06-07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装置安全拔出的方法及实行该方法的装置
KR101282877B1 (ko) * 2006-08-10 2013-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CN101908692A (zh) * 2009-06-05 2010-12-08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203260829U (zh) * 2013-06-07 2013-10-30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CN105828530B (zh) * 2015-10-30 2019-0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6740A (zh) 201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39869U (zh) 压力检测模块及包括该压力检测模块的智能手机
CN104516571B (zh) 触控面板组件与电子装置
CN103984452A (zh) 触控面板总成与电子装置
US11165942B2 (en) Camera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3376934A (zh) 触控面板与手持电子装置
CN103412772A (zh) 在移动操作系统下快速启动视窗化应用软件的方法及装置
TW201428601A (zh) 使用電子筆控制攜帶式裝置的方法及其攜帶式裝置
CN20680660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2508576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制造方法
KR20170040076A (ko) 터치 스크린,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107026920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组装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8214729A1 (zh) 一种接地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4795153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657480B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9287066B2 (en) Key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product
CN106506740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790824B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9933868B2 (en) Flexible touch sensor
CN206628591U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7026668A (zh) 一种卡托组件、卡托及移动终端
CN109885201B (zh) 触摸屏触摸面积检测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61791B (zh) 一种模块化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810208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286800A (zh) 指纹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装置
WO2018133614A1 (zh) 一种侧按键固定结构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