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8543A - 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服务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服务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8543A
CN106488543A CN201510555583.9A CN201510555583A CN106488543A CN 106488543 A CN106488543 A CN 106488543A CN 201510555583 A CN201510555583 A CN 201510555583A CN 106488543 A CN106488543 A CN 106488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
adjusted value
uplink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55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翔
吕诗洲
孙阳
刘浩
常永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5555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8854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7820 priority patent/WO201703641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488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854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备上行到服务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服务基站用于补偿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和服务基站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根据预设信噪比目标值、第一上行干扰值、第一路径损耗、补偿系数和调整值,确定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本发明实施例还同时公开一种用户设备、服务基站和功率确定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服务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功率分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服务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数据流量将发生井喷式增长。在传统的蜂窝网络结构中,用户通过与宏基站直接通信而获得服务,但随着业务量等其它方面需求的增加,终端与宏基站或者终端与小基站的传输,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服务与质量要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双连接,所谓双连接是指终端可以同时连接两个或多个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无线网络引入双连接技术之后,可以大大增强用户特别是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增强移动性,减少频繁切换给核心网带来的信令开销。然而,引入双连接的系统架构会带来新的技术挑战,其中一项就是用户的上行功率分配问题。传统的上行功控方案,采用部分路径损耗补偿方法,没有考虑不同用户离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和小区组间的干扰情况,导致位于小区组边缘的用户发射功率过大,产生较为严重的小区组间干扰。同时,没有考虑系统的业务需求和干扰情况,不能动态的调整发射功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服务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能够根据系统的业务需求,动态的调整发射功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上行到服务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
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
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功率,所述第二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服务基站所在的基站小区组的干扰水平;
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包括:
根据发射功率公式,确定出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所述发射功率公式为:P=SINRth+αgPLserving+Iserving+f+δ;
其中,所述P是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所述SINRth是所述服务基站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PLserving为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α为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所述Iserving为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f为所述第一调整值;所述δ为所述第二调整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发射功率公式,确定出所述上行发射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小于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时,将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作为所述上行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使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时,调整第二调整值和所述用户设备上至所述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服务基站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和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
获取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调整值,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出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功率,所述第二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服务基站所在服务小区组的干扰水平。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服务小区组的基站设置在不同频率上。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判断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是否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
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小于所述预设业务需求值时,调整所述用户设备上行到所述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和第二调整值。
可选的,所述调整所述分离系数包括:
将所述分离系数加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一步长,得到新的分离系数。
可选的,所述调整所述第二调整值包括:
将所述第二调整值加上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二步长,得到新的第二调整值;
所述新的第二调整值大于所述第二调整值的预设最大值时,将所述预设最大值作为所述新的第二调整值。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备上行到服务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功率,所述第二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服务基站所在的基站小区组的干扰水平;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发射功率公式,确定出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所述发射功率公式为:P=SINRth+αgPLserving+Iserving+f+δ;
其中,所述P是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所述SINRth是所述服务基站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PLserving为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α为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所述Iserving为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f为所述第一调整值;所述δ为所述第二调整值。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小于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时,将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作为所述上行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使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时,调整第二调整值和所述用户设备上至所述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基站,所述服务基站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服务基站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和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调整值,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出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功率,所述第二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服务基站所在服务小区组的干扰水平。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可选的,不同服务小区组的基站设置在不同频率上。
可选的,所述服务基站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是否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
调整单元,用于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小于所述预设业务需求值时,调整所述用户设备上行到所述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和第二调整值。
可选的,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分离系数加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一步长,得到新的分离系数。
可选的,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调整值加上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二步长,得到新的第二调整值;
所述新的第二调整值大于所述第二调整值的预设最大值时,将所述预设最大值作为所述新的第二调整值。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功率确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三方面中任一种所述的用户设备;
第四方面中任一种所述的服务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服务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先获取用户设备上行到服务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再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和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之后根据预设信噪比目标值、第一上行干扰值、第一路径损耗、补偿系数和调整值,确定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这样一来,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具体的系统业务需求和干扰情况,确定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这样,确定的发射功率值就可以满足系统业务需求和干扰情况,从而提升系统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功率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功率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确定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功率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功率确定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服务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服务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确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确定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用户设备上行到服务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
这里,服务基站可以包括主服务基站和次服务基站。优选的,主服务基站是宏基站,次服务基站是小基站。
具体的,测量服务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根据服务基站的下行RSRP,确定用户设备上行到服务基站的路径损耗。
步骤102、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服务基站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和服务基站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
步骤103、根据预设信噪比目标值、第一上行干扰值、第一路径损耗、补偿系数和调整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所述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第一调整值用于调整用户设备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功率,第二调整值用于调整用户设备对服务基站所在的基站小区组的干扰水平;根据发射功率公式,确定出上行发射功率,发射功率公式为:P=SINRth+αgPLserving+Iserving+f+δ;
其中,P是上行发射功率;SINRth是服务基站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PLserving为第一路径损耗;α为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Iserving为第一上行干扰值;f为第一调整值;δ为第二调整值。
在根据发射功率公式,确定出上行发射功率之后,方法还包括: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当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小于上行发射功率时,将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作为上行发射功率;当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大于或等于上行发射功率时,最大上行发射功率保持不变。
这样一来,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具体的系统业务需求和干扰情况,确定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这样,确定的发射功率值就可以满足系统业务需求和干扰情况,从而提升系统吞吐量。
进一步的,在步骤10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服务基站发送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使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时,调整第二调整值和所述用户设备上至所述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
进一步的,当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时,步骤103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设备上行到最强干扰基站的第二路径损耗,所述最强干扰基站是在服务基站所在服务小区组中受用户设备干扰最严重的候选基站;向服务基站发送第一路径损耗和第二路径损耗,使所述服务基站根据第一路径损耗和第二路径损耗确定出所述第一调整参数。
进一步的,当调整值包括第二调整值时,所述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记录所有干扰基站的干扰列表,所述干扰基站是在服务基站所在服务小区组中受用户设备干扰的候选基站;根据所述干扰列表,获取用户设备分别上行到每个干扰基站的路径损耗;向用户设备发送用户设备分别上行到每个干扰基站的路径损耗;获取服务基站使用的第一无线承载(Wireless Bearer,RB)集合;向服务基站发送所述第一RB集合。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确定方法,应用于服务基站,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向用户设备发送服务基站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和服务基站用于补偿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
步骤202、获取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
这里,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用于调整用户设备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功率,所述第二调整值用于调整用户设备对服务基站所在服务小区组的干扰水平。
具体的,当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时,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用户设备上行到最强干扰基站的第二路径损耗和用户设备上行到服务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根据第一路径损耗和第二路径损耗,确定定出损耗差ΔPL=PLneighbor-PLserving;其中,所述ΔPL是损耗差,所述PLneighbor是所述第二路径损耗,所述PLserving是第一路径损耗;若损耗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则所述第一调整值是1;若损耗差小于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二门限,则所述第一调整值是0;若损耗差小于第二门限,则所述第一调整值是-1。
具体的,当调整值包括第二调整值时,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基站使用的第一RB集合;接收每个干扰基站发送的空口测量得到存在干扰的第二RB集合,所述干扰基站是在服务基站所在服务小区组中受用户设备干扰的候选基站;将第一RB集合和每个第二RB集合取交集,得到用户设备对系统的实际干扰集合;获取实际干扰集合中的每个RB的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Density,PSD)和用户设备对所述实际干扰集合中的每个RB的干扰值;接收用户设备分别上行到每个干扰基站的路径损耗;根据噪声提升公式,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每个干扰基站的噪声提升,所述噪声提升公式为:
其中,所述IoT(t)j表示用户设备对所述第j个干扰基站的噪声提升,所述I(t)j,k=PkgPLj表示用户设备对实际干扰集合的第k个RB产生的干扰值,所述Pk表示用户设备在第k个RB上的PSD,所述PLj是用户设备上行到所述j个干扰基站的路径损耗,所述N为高斯白噪声,所述j和k都是正整数;
根据预设功率调整周期,确定所述每个干扰基站的平均噪声提升为
其中,所述是第j个干扰基站的平均噪声提升,所述β是预设权重,所述T是预设功率调整周期;
从用户设备对所述每个干扰基站的平均噪声提升中,确定出最大的一个作为系统噪声提升;根据第二调整公式,确定出第二调整值,所述第二调整公式为:δ=min{IoTth-IoT(t),δmax};
其中,所述δ为第二调整值,所述IoTth是系统预设的容忍值,所述δmax是预设最大的第二调整值;所述IoT(t)为所述系统噪声提升。
步骤203、向用户设备发送调整值,使用户设备根据预设信噪比目标值、第一上行干扰值、补偿系数和调整值,确定出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这样一来,服务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系统业务需求和干扰情况,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系统业务需求和干扰情况,确定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这样,确定的发射功率值就可以满足系统业务需求和干扰情况,从而提升系统吞吐量。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具体的,当服务基站包括处于主服务小区组的主服务基站和处于次服务小区组的次服务基站,所述获取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上行到主服务基站和所述次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获取用户设备的总发射功率;获取用户设备分别上行到主服务基站和次服务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根据分离系数和第一路径损耗,确定两个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所述两个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满足:
其中,所述PLMeNB和所述PLSeNB分别是主服务基站和次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所述Pmax是用户设备的总发射功率;所述rMeNB和所述rSeNB分别是用户设备上行到主服务基站和次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所述PLMeNB和所述PLSeNB是用户设备分别上行到主服务基站和次服务基站的路径损耗。这里,由于不同服务小区的基站设置在不同的频率上,因此,该主服务小区组的基站和该次服务小区组的基站设置在不同频率上。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判断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是否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时,调整所述用户设备上行到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和第二调整值。
具体的,所述调整所述分离系数包括:将所述分离系数加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一步长,得到新的分离系数。
具体的,所述调整所述第二调整值包括:将第二调整值加上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二步长,得到新的第二调整值;新的第二调整值大于第二调整值的预设最大值时,将预设最大值作为新的第二调整值。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功率确定系统的示意图。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配置采用双连接模式,假定主服务小区组M1由宏基站MeNB和候选MeNB构成,次服务小区组由小基站簇S1、S2和S3构成。次服务小区组同样由SeNB和候选SeNB组成。对于一个特定的UE,只能处于一个主服务小区组和一个次服务小区组覆盖范围内。其中,MeNB的发射功率为PMeNB,对主服务小区组M1的其余的候选MeNB会产生上行干扰;同理,SeNB的发射功率为PSeNB,对次服务小区组的其余的候选SeNB会产生上行干扰。这里,将宏基站和小基站部署在不同频上,因此,UE产生的上行干扰只存在同一个小区组内。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确定方法,应用于功率确定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服务基,分别为处于主服务小区组的MeNB和处于次服务小区组的SeNB,MeNB是作为主服务基站的宏基站,候选MeNB是从相邻的宏基站中选择来的,SeNB是作为次服务基站的小基站,候选SeNB是从相邻的小基站中选择来的,且宏基站和小基站异频部署。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MeNB和SeNB分别根据各自的业务需求,确定UE分别上行到MeNB和SeNB的分离系数。
这里,如图5所示,按照系统业务需求不同,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假设在S1中,UE1离MeNB较远,离SeNB较近,此时系统配置为由MeNB保持UE1的基本数据和信令连接,主要数据业务由SeNB承载,两个分离系数可以分别设置为较大的rSeNB,1和较小的rMeNB,1;在S2中,UE2距离MeNB和SeNB都比较近,此时系统配置为由MeNB和SeNB共同承载UE2的上行数据业务,分离系数rMeNB,2和rSeNB,2可以设置为比较接近的值。
步骤302、UE获得UE分别上行到主服务小区组的各个基站和次服务小区组的各个基站的路径损耗。
以MeNB为例,UE测量测量MeNB基站的下行RSRP;根据MeNB的下行RSRP,确定UE上行到MeNB的路径损耗。其中,UE分别上行到主服务小区组的各个基站和次服务小区组的各个基站的路径损耗包括UE分别上行到MeNB的第一路径损耗和UE上行至主服务小区组中最强干扰基站的第二路径损耗。这里,最强干扰基站是在主服务基站所在服务小区组中受UE干扰最严重的候选基站。同理,UE上行到SeNB的路径损耗也是如此获取的。
步骤303、UE向MeNB发送UE分别上行到各个基站的路径损耗。
步骤304、MeNB获取UE的总发射功率。
这里,总发射功率是预设的。
步骤305、MeNB根据MeNB和SeNB的路径损耗和分离系数,确定UE分别上行到MeNB和SeNB的最大功率。
具体的,根据UE分别上行到MeNB和SeNB的路径损耗和分离系数,确定MeNB和SeNB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MeNB和SeNB的最大发射功率满足:
其中,所述PLMeNB和所述PLSeNB分别是MeNB和SeNB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所述Pmax是UE的总发射功率;所述rMeNB和所述rSeNB分别是UE上行到MeNB和SeNB的分离系数;所述PLMeNB和所述PLSeNB是UE分别上行到MeNB和SeNB的路径损耗。
值得说明的是,SeNB同样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确定出两个服务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
步骤306、MeNB向UE发送MeNB和SeNB的最大发射功率。
步骤307、MeNB测量UE在使用的RB上受到的第一上行干扰值。
步骤308、MeNB向UE发送第一上行干扰值。
步骤309、MeNB根据第二路径损耗和第一路径损耗,确定出第一调整值。
这里,该第一调整值用于调整主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功率。
具体的,计算损耗差ΔPL=PLneighbor-PLserving,其中,所述ΔPL是损耗差,所述PLneighbor是第二路径损耗,所述PLserving是第一路径损耗;判断ΔPL是否大于第一路径损耗差门限值PL1。若是,则相对位置功率调整值f=1dB;否则,判断比较ΔPL是否大于第二路径损耗差门限值PL2。若是,则f=0dB;否则,f=-1dB。
步骤310、MeNB向UE发送第一调整值。
步骤311、UE向MeNB发送MeNB使用的第一RB集合。
这里,第一RB集合包括MeNB使用的RB。
步骤312、干扰基站向MeNB发送在空口测量的存在干扰的第二RB集合。
这里,服务基站和干扰基站通过X2接口交互第一RB集合和第二RB集合,干扰基站是在MeNB所在服务小区组中受UE干扰的候选基站。
步骤313、MeNB将第一RB集合和每个第二RB集合取交集,得到UE对系统的实际干扰集合。
步骤314、MeNB根据噪声提升公式,确定UE对每个干扰基站的噪声提升。
以主服务小区的第j个干扰基站为例,该噪声提升公式为:
其中,所述IoT(t)j表示UE对主服务小区组中第j个干扰基站的噪声提升,所述I(t)j,k=PkgPLj表示UE对MeNB的第k个RB产生的干扰值,所述Pk表示UE在第k个RB上的PSD,所述PLj是UE上行到所述j个干扰基站的路径损耗,所述N为高斯白噪声,所述j和k都是正整数。
步骤315、MeNB根据预设功率调整周期,确定UE对每个干扰基站的平均噪声提升。
这里,该平均噪声提升
其中,所述是UE对第j个干扰基站的平均噪声提升,所述β是预设权重,所述T是预设功率调整周期。
步骤316、MeNB从UE对每个干扰基站的平均噪声提升中,确定出最大的一个作为系统噪声提升。
步骤317、MeNB根据第二调整公式,确定出第二调整值。
这里,第二调整公式为:δ=min{IoTth-IoT(t),δmax};
其中,所述IoTth是系统预设的容忍值,所述δmax是预设最大的第二调整值;所述IoT(t)为所述系统噪声提升。
若UE带来的系统噪声提升高于δmax,说明此UE会对系统产生较严重的干扰,应当适当降低功率,δ为负值;反之,若UE带来的系统噪声提升低于δmax,说明此UE在系统预设的容忍值以下,可以适当提升功率,δ为正值。
步骤318、MeNB向UE发送第二调整值。
步骤319、UE确定MeNB的上行发射功率。
具体发射功率公式:PMeNB=SINRth+αgPLserving+Iserving+f+δ;
其中,PMeNB是MeNB的上行发射功率;PMeNB_max是UE到MeNB的最大发射功率;SINRth是MeNB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PLserving为第一路径损耗值;α为用于补偿PLserving的补偿系数;Iserving为第一上行干扰值;f为第一调整值;δ为第二调整值。
步骤320、UE向MeNB发送MeNB的上行发射功率。
步骤321、MeNB判断该发射功率值是否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
这里,以基站侧实际获得上行吞吐量为判断标准,若不小于,执行步骤324;若小于,执行步骤322。
步骤322、MeNB调整第二调整值。
具体的,将第二调整值加上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二步长,得到新的第二调整值;当新的第二调整值大于所述第二调整值的预设最大值时,将所述预设最大值作为所述新的第二调整值。
以公式说明,新的第二调整值为δ′=min{δ+Δ2max},其中,δ′是新的第二调整值,Δ2是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二步长。
步骤323、MeNB调整UE上行到MeNB的分离系数,执行步骤305。
将分离系数加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一步长,得到新的分离系数rMeNB=rMeNB1;其中,Δ1是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一步长。
其中,rMeNB是主服务基站上行分离洗漱,Δ1是一个正向的动态调整步长,这表明在总功率不超过UE最大发射功率的条件下,应当增大在MeNB侧分配的上行发射功率。对于SeNB侧同理进行以上操作。
步骤324、UE按照MeNB的上行发射功率进行上行传输。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可以以同样的方法确定出SeNB的上行发射功率,使得UE可以按照MeNB的上行发射功率向MeNB传输数据,按照SeNB的上行发射功率向SeNB传输数据。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40,如图6所示,所述用户设备4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用户设备上行到服务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
第一接收单元402,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和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
确定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这样一来,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系统业务需求和干扰情况,确定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这样,确定的发射功率值就可以满足系统业务需求和干扰情况,从而提升系统吞吐量。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功率,所述第二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服务基站所在的基站小区组的干扰水平;
所述确定单元403具体用于:
根据发射功率公式,确定出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所述发射功率公式为:P=SINRth+αgPLserving+Iserving+f+δ;
其中,所述P是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所述SINRth是所述服务基站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PLserving为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α为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所述Iserving为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f为所述第一调整值;所述δ为所述第二调整值。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单元403还用于:
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小于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时,将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作为所述上行发射功率。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用户设备40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404,用于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使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时,调整第二调整值和所述用户设备上至所述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401、第一接收单元402、确定单元403和第一发送单元404均可由位于用户设备40中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 Unit,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实现。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基站50,如图8所示,该服务基站50可以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50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服务基站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和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
第二获取单元502,用于获取所述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502,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调整值,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出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这样一来,服务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系统业务需求和干扰情况,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系统业务需求和干扰情况,确定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这样,确定的发射功率值就可以满足系统业务需求和干扰情况,从而提升系统吞吐量。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功率,所述第二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服务基站所在服务小区组的干扰水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获取单元502还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501,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进一步的,不同服务小区组的基站设置在不同频率上。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所述服务基站50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503,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判断单元504,用于判断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是否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
调整单元505,用于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小于所述预设业务需求值时,调整所述用户设备上行到所述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和第二调整值。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单元505具体用于:
将所述分离系数加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一步长,得到新的分离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单元505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调整值加上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二步长,得到新的第二调整值;
所述新的第二调整值大于所述第二调整值的预设最大值时,将所述预设最大值作为所述新的第二调整值。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501、第二获取单元502、第二接收单元503、判断单元504和调整单元505均可由位于服务基站50中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 Unit,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实现。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确定系统60,如图10所示,该系统60包括:
用户设备40;
和服务基站50。
所述用户设备40用于获取用户设备上行到服务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和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所述服务基站50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服务基站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和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获取所述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调整值,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出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功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上行到服务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
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和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
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功率,所述第二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服务基站所在的基站小区组的干扰水平;
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包括:
根据发射功率公式,确定出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所述发射功率公式为:P=SINRth+αgPLserving+Iserving+f+δ;
其中,所述P是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所述SINRth是所述服务基站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PLserving为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α为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所述Iserving为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f为所述第一调整值;所述δ为所述第二调整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发射功率公式,确定出所述上行发射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小于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时,将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作为所述上行发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使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时,调整第二调整值和所述用户设备上至所述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
5.一种功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服务基站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和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
获取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调整值,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出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功率,所述第二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服务基站所在服务小区组的干扰水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组的基站设置在不同频率上。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判断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是否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
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小于所述预设业务需求值时,调整所述用户设备上行到所述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和第二调整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分离系数包括:
将所述分离系数加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一步长,得到新的分离系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第二调整值包括:
将所述第二调整值加上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二步长,得到新的第二调整值;
所述新的第二调整值大于所述第二调整值的预设最大值时,将所述预设最大值作为所述新的第二调整值。
12.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备上行到服务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功率,所述第二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服务基站所在的基站小区组的干扰水平;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发射功率公式,确定出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所述发射功率公式为:P=SINRth+αgPLserving+Iserving+f+δ;
其中,所述P是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所述SINRth是所述服务基站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PLserving为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所述α为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所述Iserving为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f为所述第一调整值;所述δ为所述第二调整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小于所述上行发射功率时,将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作为所述上行发射功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使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时,调整第二调整值和所述用户设备上至所述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
16.一种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基站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服务基站的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服务基站测量的第一上行干扰值和所述服务基站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补偿系数;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值;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调整值,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设信噪比目标值、所述第一上行干扰值、所述补偿系数和所述调整值,确定出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值包括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功率,所述第二调整值用于调整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服务基站所在服务小区组的干扰水平。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不同服务小区组的基站设置在不同频率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基站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是否小于预设业务需求值;
调整单元,用于所述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小于所述预设业务需求值时,调整所述用户设备上行到所述服务基站的分离系数和第二调整值。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分离系数加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一步长,得到新的分离系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调整值加上一个正向动态调整的第二步长,得到新的第二调整值;
所述新的第二调整值大于所述第二调整值的预设最大值时,将所述预设最大值作为所述新的第二调整值。
23.一种功率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2至15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权利要求16至22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基站。
CN201510555583.9A 2015-09-01 2015-09-01 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服务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Withdrawn CN1064885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5583.9A CN106488543A (zh) 2015-09-01 2015-09-01 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服务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PCT/CN2016/097820 WO2017036411A1 (zh) 2015-09-01 2016-09-01 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服务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5583.9A CN106488543A (zh) 2015-09-01 2015-09-01 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服务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8543A true CN106488543A (zh) 2017-03-08

Family

ID=58186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5583.9A Withdrawn CN106488543A (zh) 2015-09-01 2015-09-01 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服务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88543A (zh)
WO (1) WO201703641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1145A1 (zh) * 2017-11-24 2019-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557822A (zh) * 2019-09-19 2019-12-10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78294A (zh) * 2022-07-29 2022-08-30 成都星联芯通科技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方法、装置、主站设备及小站设备
CN115087014A (zh) * 2022-06-20 2022-09-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灵活帧结构仿真系统的上行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6752A (zh) * 2010-11-04 2011-03-16 杭州市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上行功率的控制方法
CN102076072A (zh) * 2010-12-31 2011-05-25 北京邮电大学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和载波聚合系统
CN102348268A (zh) * 2010-08-03 2012-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US20120115498A1 (en) * 2010-11-08 2012-05-10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Foundation For Corporate Collab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luster based opportunistic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8268A (zh) * 2010-08-03 2012-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86752A (zh) * 2010-11-04 2011-03-16 杭州市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上行功率的控制方法
US20120115498A1 (en) * 2010-11-08 2012-05-10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Foundation For Corporate Collab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luster based opportunistic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76072A (zh) * 2010-12-31 2011-05-25 北京邮电大学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和载波聚合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1145A1 (zh) * 2017-11-24 2019-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102727B2 (en) 2017-11-24 2021-08-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0557822A (zh) * 2019-09-19 2019-12-10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87014A (zh) * 2022-06-20 2022-09-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灵活帧结构仿真系统的上行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5087014B (zh) * 2022-06-20 2024-04-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灵活帧结构仿真系统的上行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978294A (zh) * 2022-07-29 2022-08-30 成都星联芯通科技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方法、装置、主站设备及小站设备
CN114978294B (zh) * 2022-07-29 2022-10-11 成都星联芯通科技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方法、装置、主站设备及小站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36411A1 (zh) 2017-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57080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диаграммы 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и в самоорганизующейся сети (son)
CN102291811B (zh)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8112037B (zh) 基于雾计算和协作通信网络的负载均衡方法
CN105636219B (zh) 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WO2014101674A1 (zh) 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网络控制节点
CN102307370B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切换测量控制方法
CN106488543A (zh) 一种功率确定方法、服务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08366427B (zh) D2d通信中基于功率控制的系统吞吐量与能效平衡方法
CN104902431A (zh) 一种lte网络中跨小区d2d通信频谱分配方法
CN106604343A (zh) 一种小区虚拟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45513A (zh)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828422A (zh) 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网络控制节点
CN10856667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CN105873213B (zh) 一种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31238B (zh) 一种td-scdma系统到gsm系统的负荷均衡方法
CN107241749A (zh) 一种网络优化方法及装置
Wang et al. Traffic-aware graph-based dynamic frequency reuse for heterogeneous Cloud-RAN
CN106412993A (zh) 用于均衡负荷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CN106714236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3209472A (zh) 一种进行协作调度小区间上行干扰协调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96456A (zh) 提高使用电路交换的异构无线网络频谱利用率的方法
CN103533576B (zh) 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763710A (zh)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分组管理系统、基站
CN107770816A (zh) 一种lte负载均衡方法、接纳控制模块及系统
CN103379571A (zh) 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