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8019A -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8019A
CN106488019A CN201610883880.0A CN201610883880A CN106488019A CN 106488019 A CN106488019 A CN 106488019A CN 201610883880 A CN201610883880 A CN 201610883880A CN 106488019 A CN106488019 A CN 106488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obile terminal
touch
unit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838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8019B (zh
Inventor
朱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838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88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88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8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8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8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selection means, e.g. keys, having functions defined by the mode or the status of th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涉及电子技术领域,避免了使用电源键时存在机械按键触发不灵敏的机械隐患,包括:触摸屏组件,用于接收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为触摸感应信号输出;触摸转换单元,用于发送检测信号,并接收检测响应信号,还用于接收触摸感应信号,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检测响应信号,且触摸感应信号为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则输出第一中断信号;第一控制单元,与触摸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第一中断信号,以及将第一中断信号转换为复位触发信号并输出;主控芯片,与触摸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检测信号,返回检测响应信号,以及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还用于接收复位触发信号,并根据复位触发信号触发开机。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本申请是2014年9月12日提出的发明名称为“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410469863.3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的移动终端的设计越来越注重人机交互的友好性,而触摸屏的应用使得移动终端的发展更为迅速。
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设置有电源键,移动终端通过长按设置在该移动终端上的电源键实现开机,具体的,以智能手机为例,智能手机通过电源键开机的方法为:在智能手机被正常供电时,用户按下该智能手机的电源键后,该智能手机的复位电路输出复位触发信号,并将该复位触发信号发送至智能手机的主控芯片,该主控芯片根据该复位触发信号对该智能手机进行开机。
然而,若采用现有技术的通过设置电源键实现开机的技术方案,由于电源键是机械按键,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机壳上,在频繁使用机械按键时会造成电源键部件的磨损,导致机械按键触发不灵敏的机械隐患,从而影响移动终端的开机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通过在移动终端上设置硬件电路实现移动终端的电源键的功能,同时避免了使用电源键时存在机械按键触发不灵敏的机械隐患,从而提升了移动终端的开机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触摸屏组件,用于接收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为触摸感应信号输出;
触摸转换单元,用于发送检测信号,并接收检测响应信号;与所述触摸屏组件连接,还用于接收所述触摸感应信号,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检测响应信号,且所述触摸感应信号为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则输出第一中断信号;
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触摸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中断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一中断信号转换为复位触发信号并输出;
主控芯片,与所述触摸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返回所述检测响应信号;以及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还用于接收所述复位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复位触发信号触发开机。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电池接口;
所述触摸转换单元包括:中断信号输出端、系统总线信号传输端和感应信号输入端,所述感应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触摸屏组件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中断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所述电池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主控芯片包括:复位触发信号输入管脚,所述复位触发信号输入管脚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检测信号管脚,所述检测信号管脚与所述系统总线信号传输端连接。
结合前述的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线性稳压单元;
所述线性稳压单元,与所述电池接口连接,以及分别与所述触摸屏组件和所述触摸转换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接口输出至所述线性稳压单元的电压进行稳压,并将稳压后的第一电压输出至所述触摸屏组件和所述触摸转换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触摸转换单元,还用于若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检测响应信号,且所述触摸感应信号为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则输出第二中断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控制开关;
所述线性稳压单元,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还用于接收所述主控芯片的GPIO信号;并根据所述GPIO信号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以使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截止;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触摸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中断信号;及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还用于将所述第二中断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芯片;以及与所述线性稳压单元连接,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导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触摸转换单元还包括供电输入端;
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为第一效应晶体管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中断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MOS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中断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与所述电池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主控芯片还包括GPIO信号输出管脚和中断信号输入管脚,所述中断信号输入管脚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线性稳压单元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芯片,所述LDO芯片包括:第一输入管脚,所述第一输入管脚通过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电池接口连接;第二输入管脚,所述第二输入管脚与所述GPIO信号输出管脚连接;第一输出管脚,所述第一输出管脚分别与所述触摸屏组件和所述供电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管脚,所述第二输出管脚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电压输入管脚,所述电压输入管脚与所述电池接口连接;GND管脚。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包括:
触发检测信号;
接收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为触摸感应信号;
若在预设时间内未生成与所述检测信号对应的检测响应信号,且所述触摸感应信号为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则生成第一中断信号;
将所述第一中断信号转换为复位触发信号;
根据所述复位触发信号触发开机。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为触摸感应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内生成所述检测响应信号,且所述触摸感应信号为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则生成第二中断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中断信号,开始接收所述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该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组件、触摸转换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主控芯片。在移动终端关机时,触摸转换单元接收触摸屏组件接收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的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并且根据该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生成第一中断信号;第一控制单元接收该第一中断信号,并转换为复位触发信号;主控芯片根据该复位触发信号触发开机。通过该方案,设置有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可以实现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组件和触摸转换单元控制移动终端进行开机操作,代替了传统的机械电源键控制移动终端进行开机操作的方案,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开机功能的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使用电源键时存在机械按键触发不灵敏的机械隐患,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开机性能,以及通过开机触摸屏代替电源键,使得移动终端的设计更加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的移动终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的移动终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包括:
触摸屏组件16、与触摸屏组件16连接的触摸转换单元10、与触摸转换单元10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11,以及与触摸转换单元10和第一控制单元11分别连接的主控芯片12。
触摸屏组件16,用于接收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为触摸感应信号输出;触摸转换单元10,用于发送检测信号,并接收检测响应信号和所述触摸感应信号,以及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检测响应信号,且该触摸感应信号为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则输出第一中断信号。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为预设开机操作所触发的触摸感应信号,第一中断信号为预设时长的高电平信号。
第一控制单元11,与触摸转换单元10连接,用于接收第一中断信号,以及将该第一中断信号转换为复位触发信号并输出。
主控芯片12,与触摸转换单元10连接,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返回检测响应信号;以及与第一控制单元11连接,还用于接收复位触发信号,并根据该复位触发信号触发开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开机过程中,而复位触发信号是移动终端可以开机的触发信号,即移动终端开机需要生成复位触发信号。
具体的,在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电池作为电源,触摸屏组件16和触摸转换单元10可以直接接收通过电池接口13来供电,也可以通过其他组件间接接收通过电池接口13来供电,使得该触摸屏组件16和触摸转换单元10可以正常工作;触摸屏组件16可以接收触摸感应操作,并将该触摸感应操作转变为触摸感应操作信号;触摸转换单元10还可以通过发送检测信号来检测移动终端的开机状态,主控芯片12在未开机时不能返回检测响应信号,在开机后则能返回检测响应信号。当触摸转换单元10确认主控芯片12未开机,且触摸转换单元10根据触摸屏组件16接收的开机触摸感应操作转化为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时,触摸转换单元10输出第一中断信号第一至控制单元11,该第一控制单元11将该第一中断信号转换为复位触发信号,并输出该复位触发信号至主控芯片12,以使得该主控芯片12根据该复位触发信号控制开机程序实现该移动终端的开机操作。
进一步地,主控芯片12根据该复位触发信号控制开机程序实现该移动终端的开机操作的过程与现有的移动终端中的实现方式与连接关系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进行详细地阐述。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可以实现用户通过触摸开机触摸屏以控制移动终端进行开机操作,代替了传统的长按电源键控制移动终端进行开机操作的过程,在实现开机操作的同时,避免了因使用电源键存在机械按键触发不灵敏的机械隐患,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开机性能,以及通过开机触摸屏代替电源键,使得移动终端的设计更加简洁、美观。
可选的,移动终端1包括电池接口13,如图2所示。
触摸转换单元10包括:中断信号输出端100、感应信号输入端101和系统总线信号传输端104,感应信号输入端101与触摸屏组件16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1包括第一三极管110;第一三极管110的基极与中断信号输出端100连接,该第一控制单元11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112,该第一三极管110的集电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112与电池接口13连接,第一三极管110的发射极接地;主控芯片12包括:复位触发信号输入管脚120,复位触发信号输入管脚120与第一三极管110的集电极连接;检测信号管脚121,检测信号管脚121与系统总线信号传输端104连接。
进一步地,触摸转换单元10还包括控制芯片102,主控芯片12还包括。其中,
感应信号输入端101、中断信号输出端100和系统总线信号传输端104分别与控制芯片102连接。
触摸屏组件16,用于接收触摸操作,并根据触摸操作生成触摸操作信号。举例来讲,触摸屏组件16可以为电容触摸屏组件,也可以是电阻触摸屏组件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优选的,触摸屏组件可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侧面,以减小触摸屏组件的面积,进而减小整机的能耗。
触摸转换单元10,具体用于通过系统总线信号传输端104发送检测信号至检测信号管脚121,并接收主控芯片12通过检测信号管脚121发送的检测响应信号,及当通过控制芯片102在预设时间内,确定未接收到该检测响应信号,且通过感应信号输入端101接收到触摸屏组件16输入的触摸操作信号为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时,则通过控制芯片102控制中断信号输出端100输出第一中断信号。
主控芯片12,具体用于通过检测信号管脚121接收检测信号,并返回检测响应信号,以及通过复位触发信号输入管脚120接收复位触发信号,并根据该复位触发信号触发开机。
详细的讲,第一三极管110的基极在未接收到第一中断信号时,第一三极管110的集电极处于高电平状态,不触发主控芯片12的开机进程;第一三极管110的基极接收到第一中断信号时,第一三极管110的集电极会产生符合预设时长的低电平信号,即复位触发信号,主控芯片12的复位触发信号输入管脚接收到复位触发信号时会启动开机进程。
可选的,如图3所示,移动终端1还包括线性稳压单元14。
线性稳压单元14,与电池接口13连接,以及分别与触摸屏组件16和触摸转换单元10连接,用于对电池接口13输出至线性稳压单元14的电压进行稳压,并将稳压后的第一电压输出至触摸屏组件16和触摸转换单元10,使得触摸屏组件16和触摸转换单元10接收该第一电压以实现供电。
详细的讲,线性稳压单元14的电压输入管脚1404(IN 1)与电池接口13相连接,用于接收电池接口13输入的电压;第一输入管脚1400(EN 1)通过第一分压电阻141与电池接口13相连接,用于对线性稳压单元14供电,以使得线性稳压单元14正常工作,第一输出管脚1401(OUT 1)分别与触摸屏组件16和触摸转换单元10的供电输入端103相连接,以输出稳压后的第一电压至触摸屏组件16和触摸转换单元10。
可选的,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1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15。
触摸转换单元10,还用于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检测响应信号,且触摸感应信号为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则输出第二中断信号。
第一控制单元11还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可以接收线性稳压单元14输出的第二电压,并在接收到第二电压后控制第一控制单元截止,使信号不能通过第一控制单元。
线性稳压单元14,与主控芯片12连接,还用于接收主控芯片12的GPIO信号,并根据该GPIO信号输出第二电压,该第二电压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以使第一控制单元11截止。
第二控制单元15,与触摸转换单元10连接,用于接收第二中断信号;及与主控芯片连接,还用于将该第二中断信号输出至主控芯片12;以及与线性稳压单元14连接,还用于接收第二电压,该第二电压还用于控制第二控制单元15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实现复位触发信号的输出,使得主控芯片12可以根据该复位触发信号实现开机,在该移动终端处于开机状态后,仍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输出第二中断信号,以完成用户通过应用操作触摸屏进行的应用操作。其中,复位触发信号的是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1输出的,第二中断信号是通过第二控制单元15输出的。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即实现了触摸开机又保证了移动终端原有的通过触摸进行应用操作的功能。
详细的讲,如图5所示,触摸转换单元10还包括供电输入端103。
第一控制开关为第一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管111,第一三极管110通过第一MOS管111与中断信号输出端100连接。其中,第一MOS管111的漏极与第一三极管110的基极连接,第一MOS管111的源极与中断信号输出端100连接。
第二控制单元15包括第二MOS管150和第二三极管151。其中,第二MOS管150的栅极与第二三极管15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MOS管150的源极与中断信号输出端100连接,第二MOS管150的漏极与中断信号输入管脚123连接;第二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限流电阻152,第二三极管15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152与电池接口13连接,第二三极管151的发射极接地。
主控芯片12还包括GPIO信号输出管脚122和中断信号输入管脚123,该中断信号输入管脚123与第二MOS150管的漏极连接。
线性稳压单元14包括LDO(Low Dropout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芯片140,LDO芯片140包括:第一输入管脚1400(EN 1)、第一分压电阻141,该第一输入管脚1400通过第一分压电阻与电池接口13连接;第二输入管脚1402(EN 2),第二输入管脚1402与GPIO信号输出管脚122连接;第一输出管脚1401(OUT 1),第一输出管脚1401分别与触摸屏组件16和供电输入端103连接;第二输出管脚1403(OUT 2),第二输出管脚1403分别与第一MOS管111的栅极和第二三极管151的基极连接;电压输入管脚1404(IN 1),电压输入管脚1404与电池接口13连接;GND(接地)管脚1405。
具体的,如图5所示,线性稳压单元14还包括:第二分压电阻142、下拉电阻143、第一稳压电容144、第二稳压电容145及第三稳压电容146。其中,第一输入管脚1400通过第一分压电阻141与电池接口13连接,第二输入管脚1402与GPIO信号输出管脚122连接,第二输入管脚1402通过下拉电阻143接地,第一输出管脚1401分别与触摸屏组件16和供电输入端103连接,第二输出管脚1403分别与第一MOS管111的栅极和第二三极管151的基极连接,第二输出管脚1403通过第三稳压电容146接地,电压输入管脚1404与电池接口13连接,电压输入管脚1404通过第一稳压电容144接地,第一输入管脚1400通过第二分压电阻142接地,GND管脚1405接地。
其中,触摸转换单元10,具体用于当通过控制芯片102确定接收到检测响应信号,且通过感应信号输入端101接收到触摸屏组件16输出的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时,则通过控制芯片102控制中断信号输出端100输出第二中断信号。
线性稳压单元14,具体用于通过GPIO信号输出管脚122接收GPIO信号,并根据该GPIO信号,通过第二输出管脚1403输出第二电压至第一MOS管111的栅极和第二三极管151的基极,该第二电压用于控制第一MOS管111截止和第二三极管151导通,具体的,当第一MOS管111接收到第二电压时,第一MOS管111截止,使中断信号输出端100输出的第二中断信号不能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1,当第一MOS管111未接收到第二电压时,第一MOS管111导通,使中断信号输出端100输出的第一中断信号可以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1;当第二三极管151接收到第二电压时,第二三极管151导通,使中断信号输出端100输出的第二中断信号能通过第二控制单元15,当第二三极管151未接收到第二电压时,第二三极管151截止,使中断信号输出端100输出的第一中断信号不能通过第二控制单元15。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MOS管为P沟道增强型的MOS管;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其中,P沟道增强型的MOS管为低电平导通,高电平截止,NPN型三极管为高电平导通,低电平截止。
具体的,在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触摸转换单元10输出第一中断信号至第一控制单元11,该第一中断信号为持续时间的高电平信号,且由于线性稳压单元14中的LDO芯片140的第二输入管脚1402未有主控芯片12通过GPIO信号输入管脚122输入的GPIO信号,因此,LDO芯片的第二输出管脚1403未有根据GPIO信号输出的第二电压,从而使得第一MOS管111的栅极处于低电平,且第二三极管150的基极处于低电平,于是,该第一MOS管111导通,第二三极管151截止,第二三极管151的集电极处于高电平,与该第二三极管151的集电极连接的第二MOS管150截止,第一中断信号通过该第一MOS管111输出至第一三极管110的基极,由于在第一控制单元11中,电池通过电池接口13为第一控制单元11供电,第一三极管110导通,因此,该第一中断信号通过该第一三极管110转换后输出复位触发信号至主控芯片12的复位触发信号输入管脚120,其中,复位触发信号为持续的低电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开机操作中,复位触发信号为预设时长的低电平信号时,才使得主控芯片12触发开机。
可选的,上述预设时长可以为大于1.5秒的任意时间,也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或实验得出的具体的时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LDO芯片的第一输出管脚1401输出的电压为触摸转换单元10和触摸屏组件16供电,该LDO芯片的第一输出管脚1401输出的电压可以为2.8伏。
具体的,在移动终端处于关机时,触摸转换单元10的中断信号输出端100输出第一中断信号;在移动终端处于开机状态时,该触摸转换单元10的中断信号输出端100输出第二中断信号。
进一步地,在移动终端处于开机状态时, LDO芯片的第二输入管脚1402有主控芯片12通过GPIO信号驶入管脚122输入的GPIO信号,并根据该GPIO信号在LDO芯片的第二输出管脚1403输出经过稳压后的第二电压至第一控制单元11和第二控制单元15,此时,与该LDO芯片的第二输出管脚1403连接的第一MOS管111的栅极处于高电平,该第一MOS管111截止,而与LDO芯片的第二输出管脚1403连接的第二三极管151的基极处于高电平,该第二三极管151导通,故,该第二三极管151的集电极处于低电平,因此,与该第二三极管151的集电极连接的第二MOS管150导通,第二中断信号通过该第二MOS管150后,输出至主控芯片12的中断信号输入管脚123,以使得主控芯片12根据第二中断信号开始接收第二触摸感应信号,并根据该第二触摸感应信号触发应用操作,该第二触摸感应信号为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
通过控制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的导通与截止,实现了触摸屏组件在关机状态和开机状态的复用。
可选的,LDO芯片的第二输出管脚1403输出的电压为第一控制单元11和第二控制单元15供电,该LDO芯片的第二输出管脚1403输出的电压可以为1.8伏。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芯片102可以监测到移动终端是否在进行通信,即根据检测信号及检测响应信号来判断,以控制触摸转换单元10该输出哪种中断信号,具体的产生中断信号的实现方式是通过软件程序来实现。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可采用与三极管、MOS管功能的相同的器件来代替,具体的器件本发明不作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组件、触摸转换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主控芯片。在移动终端关机时,触摸转换单元接收触摸转换单元接收触摸屏组件接收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的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并且根据该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生成第一中断信号;第一控制单元接收该第一中断信号,并转换为复位触发信号;主控芯片根据该复位触发信号触发开机。通过该方案,设置有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可以实现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组件和触摸转换单元控制移动终端进行开机操作,代替了传统的机械电源键控制移动终端进行开机操作的方案,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开机功能的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使用电源键时存在机械按键触发不灵敏的机械隐患,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开机性能,以及通过开机触摸屏代替电源键,使得移动终端的设计更加简洁、美观。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可执行移动终端的装置,即,开机装置,也可以为包含该移动终端的装置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本发明的实施例以移动终端为执行主体,来说明一种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开机过程中,而复位触发信号是移动终端可以开机的触发信号,即移动终端开机需要产生复位触发信号,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重点在于如何通过触摸操作产生复位触发信号的方法,以控制该移动终端进行开机操作。
S101、移动终端触发检测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是通过用户触摸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触摸屏组件控制移动终端开机的过程,触摸屏组件是指用于开机的触摸屏,可以是与现有的移动终端上设置的应用操作触摸屏相同一块触摸屏,也可以是另外增加的一块触摸屏。
可选的,触摸屏组件可以为电容触摸屏和电阻触摸屏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触发检测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中的触摸转换单元中的控制芯片不断的检测移动终端的主控芯片的工作状态,具体的,该控制芯片可以周期性的检测,本发明不限制该控制芯片检测的具体实现方式。
具体的,控制芯片发送检测信号至主控芯片,在开机状态时,主控芯片工作时可以生成与该检测信号对应的检测响应信号,并发送该检测响应信号至控制芯片,在关机状态时,主控芯片不会生成相应的检测响应信号,因此控制芯片在预设时长内接收不到检测相应信号,这一过程即为控制芯片检测主控芯片的工作状态的具体实现。
进一步地,触摸转换单元根据是否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该检测响应信号来设置寄存器的值,并根据该寄存器的值,决定输出的中断信号的类型。
可选的,预设时间可以为0.5秒,具体的本发明不作限制。
S102、移动终端接收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为触摸感应信号。
移动终端接收触摸感应信号操作,并将该触摸感应操作转化为触摸感应信号,该触摸感应信号可以包括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和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也可以是其他无规则的感应信号,其中,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为用户触摸开机触摸屏产生的感应信号,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为用户触摸应用操作触摸屏产生的感应信号。
具体的,以开机触摸感应操作为例进行说明,当用户要将移动终端开机时,用户使用与开机设置对应的开机手势或方式在开机触摸屏上滑动,从而产生了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移动终端中的触摸屏组件通过接收滑动操作,生成该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即移动终端接收开机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为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
可选的,开机手势为预先设置好的,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配套的操作说明获取该开机手势,具体的开机手势的滑动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同理,应用操作触摸感应操作的实现方式与开机触摸感应操作的实现方式思想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详细的说明。
示例性的,用户可以通过双向相斥同时滑动手机进行开机触摸感应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S101与S102为并列的两个步骤,即,可以先执行S101,再执行S102;也可以先执行S102,再执行S101,具体的执行顺序本发明不作限制。
S103、若在预设时间内未生成与检测信号对应的检测响应信号,且触摸感应信号为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移动终端则生成第一中断信号。
移动终端发出检测信号,并生成与该检测信号对应的检测响应信号,且移动终端接收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为触摸感应信号之后,若在预设时间内未生成与检测信号对应的检测响应信号,且触摸感应信号为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该移动终端则生成第一中断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过程是在移动终端的触摸转换单元的控制芯片实现的,具体的是通过该控制芯片上加载的软件程序,根据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检测响应信号和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设置寄存器的值,当该寄存器的值为预设值时,生成与第一中断信号,其中,开机触摸感应信号是指,触摸转换单元接收到触摸感应信号之后,通过将触摸感应信号与预设的开机触摸信号相比对,若满足预设条件,则认定所述触摸感应信号为开机触摸感应信号。
可选的,第一中断信号为持续的高电平信号。
可选的,上述的持续时间可以为大于1.5秒的任意时间,也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或实验得出的具体的时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值可以为1,也可以为0,具体的是寄存器的值为1时,输出第一中断信号,还是该寄存器的值为0时,输出第一中断信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本发明不作限制。
S104、移动终端将第一中断信号转换为复位触发信号。
若在预设时间内未生成与检测信号对应的检测响应信号,且触摸感应信号为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移动终端则生成第一中断信号之后,该移动终端将该第一中断信号转换为复位触发信号,该复位触发信号用于控制主控芯片触发开机,即,该复位触发信号为开机的触发信号。
具体的,在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触摸转换单元输出第一中断信号至第一控制单元,该第一中断信号为持续时间的高电平信号,且由于线性稳压单元中的LDO芯片的第二输入管脚未有主控芯片通过GPIO信号输入管脚输入的GPIO信号,因此,LDO芯片的第二输出管脚未有根据该GPIO信号,输出的第二电压,从而使得第一MOS管的栅极处于低电平,且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处于低电平,于是,该第一MOS管导通,第二三极管截止,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处于高电平,与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的第二MOS管截止,第一中断信号通过该第一MOS管输出至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由于在第一控制单元中,电池通过电池接口为第一控制单元提供电平,第一终端信号满足第一三极管导通的条件,因此,该第一中断信号通过该第一三极管反相后输出复位触发信号至主控芯片的复位触发信号输入管脚,其中,复位触发信号为持续的低电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开机操作中,复位触发信号为持续低电平信号时,才使得主控芯片触发开机。
S105、移动终端根据该复位触发信号触发开机。
移动终端将第一中断信号转换为复位触发信号之后,移动终端根据该复位触发信号触发开机。
需要说明的是,主控芯片根据复位触发信号控制开机程序实现该移动终端的开机操作的过程与现有的移动终端中的实现方式与连接关系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进行详细地阐述。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可以实现用户通过触摸开机触摸屏以控制移动终端进行开机操作,代替了传统的长按电源键控制移动终端进行开机操作的过程,避免了使用机械按键,即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开机功能的同时,避免了电源键与移动终端机壳之间的缝隙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开机性能,以及通过开机触摸屏代替电源键,使得移动终端的设计更加简洁、美观。
进一步地,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还避免了电源键会出现的机械按键失灵的机械隐患。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当移动终端开机后,用户进行应用操作的方法,包括如下S201-S205。
S201、移动终端触发检测信号。
具体的移动终端触发检测信号的过程及描述与S101相同,可参照S101,此处不再赘述。
S202、移动终端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为触摸感应信号。
具体的移动终端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为触摸感应信号的过程及描述与S102相同,可参照S102,此处不再赘述。
S203、若在预设时间内生成与检测信号对应的检测响应信号,且触摸感应信号为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移动终端则生成第二中断信号。
移动终端发出检测信号,且该移动终端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为触摸感应信号之后,若在预设时间内生成与检测信号对应的检测响应信号,且触摸感应信号为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该移动终端则生成第二中断信号,其中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是指满足预设条件的触摸感应信号。
移动终端开机后,用户在触摸屏组件上通过使用特定的手势以控制主控芯片进行相应的应用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为用户触摸应用操作触摸屏产生的感应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的产生方式与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的产生方式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示例性的,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触摸屏组件设置的应用操作触摸屏显示上的选项,控制主控芯片完成与该选项对应的应用操作。
S204、移动终端根据第二中断信号,开始接收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
若在预设时间内生成与检测信号对应的检测响应信号,且触摸感应信号为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移动终端则生成第二中断信号之后,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第二中断信号,开始接收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其中,该第二中断信号用于控制主控芯片开始接收该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即,该第二中断信号为该主控芯片开始接收该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的触发信号。
可选的,第二中断信号可以为脉冲信号。
具体的,在移动终端处于开机状态时,LDO芯片的第二输入管脚有主控芯片通过GPIO信号输入管脚输入的GPIO信号,并在LDO芯片的第二输出管脚输出根据该GPIO信号,输出的第二电压为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供电,此时,与该LDO芯片的第二输出管脚连接的第一MOS管的栅极处于高电平,该第一MOS管截止,而与LDO芯片的第二输出管脚连接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处于高电平,该第二三极管导通,故,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处于低电平,因此,与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的第二MOS管导通,第二中断信号通过该第二MOS管后,输出至主控芯片的中断信号输入管脚,以使得主控芯片根据第二中断信号,开始接收该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根据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生成与该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对应的第二中断信号的方式与现有的利用触摸屏进行应用操作的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详细地描述。
S205、移动终端根据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触发应用操作。
移动终端根据第二中断信号,开始接收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之后,该移动终端根据该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触发应用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实现复位触发信号的输出,使得主控芯片可以根据该复位触发信号实现开机,在该移动终端处于开机状态后,仍可以通过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输出第二中断信号,以完成用户通过应用操作触摸屏进行的应用操作。其中,复位触发信号的是通过第一控制单元输出的,第二中断信号是通过第二控制单元输出的。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即实现了触摸开机又保证了移动终端原有的通过触摸进行应用操作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开机手势等预设值的设定,都可在与移动终端配套的说明书或说明操作中一一说明,便于用户操作。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的思想是通过触摸屏代替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机械按键电源键,实现开机的方法,通过这种思想,可以提出将移动终端上的所有机械按键都通过触摸控制的方法实现,从而更好的避免了机械按键的一些弊端,同时使得移动终端的设计更加简洁、美观,以真正实现移动终端的全触摸控制的概念。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通过在移动终端关机时,触摸转换单元接收触摸屏组件输出的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并且根据该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生成第一中断信号;第一控制单元接收该第一中断信号,并转换为复位触发信号;主控芯片根据该复位触发信号触发开机。通过该方案,设置有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可以实现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组件和触摸转换单元控制移动终端进行开机操作,代替了传统的机械电源键控制移动终端进行开机操作的方案,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开机功能的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使用电源键时存在机械按键触发不灵敏的机械隐患,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开机性能,以及通过开机触摸屏代替电源键,使得移动终端的设计更加简洁、美观。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组件,用于接收触摸感应操作并转化为触摸感应信号输出;
触摸转换单元,包括:感应信号输入端和中断信号输出端,所述感应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触摸屏组件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触摸感应信号,以及用于向主控芯片发送检测信号,并接收检测响应信号;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检测响应信号,且所述触摸感应信号为预设开机触摸感应信号,则输出第一中断信号;
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触摸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中断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一中断信号转换为复位触发信号并输出到主控芯片;
主控芯片,包括检测信号管脚,与所述触摸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返回所述检测响应信号;以及复位触发信号输入管脚,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还用于接收所述复位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复位触发信号触发开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中断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电池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线性稳压单元;
所述线性稳压单元,与电池接口连接,以及分别与所述触摸屏组件和所述触摸转换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接口输出至所述线性稳压单元的电压进行稳压,并将稳压后的第一电压输出至所述触摸屏组件和所述触摸转换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触摸转换单元,还用于若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检测响应信号,且所述触摸感应信号为应用操作触摸感应信号,则输出第二中断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控制开关;
所述线性稳压单元,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还用于接收所述主控芯片的GPIO信号,并根据所述GPIO信号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以使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截止;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触摸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中断信号;及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还用于将所述第二中断信号输出至所述主控芯片;以及与所述线性稳压单元连接,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转换单元还包括供电输入端;
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为第一效应晶体管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中断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MOS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中断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与所述电池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主控芯片还包括GPIO信号输出管脚和中断信号输入管脚,所述中断信号输入管脚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线性稳压单元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芯片,所述LDO芯片包括:第一输入管脚,所述第一输入管脚通过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电池接口连接;第二输入管脚,所述第二输入管脚与所述GPIO信号输出管脚连接;第一输出管脚,所述第一输出管脚分别与所述触摸屏组件和所述供电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管脚,所述第二输出管脚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电压输入管脚,所述电压输入管脚与所述电池接口连接;GND管脚。
CN201610883880.0A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Active CN106488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3880.0A CN106488019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3880.0A CN106488019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CN201410469863.3A CN104270505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9863.3A Division CN104270505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8019A true CN106488019A (zh) 2017-03-08
CN106488019B CN106488019B (zh) 2019-08-16

Family

ID=521619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83880.0A Active CN106488019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CN201410469863.3A Active CN104270505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9863.3A Active CN104270505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64880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8982A (zh) * 2020-12-02 2022-06-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摸屏复位电路、触摸屏以及可穿戴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3814A (zh) * 2015-07-20 2015-10-21 广州市天誉创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开关电路
CN107305416A (zh) * 2016-04-21 2017-10-31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6843839A (zh) * 2016-12-23 2017-06-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开机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6844239A (zh) * 2017-01-24 2017-06-13 李胜威 信号发生系统及智能终端
CN108459820A (zh) * 2018-04-19 2018-08-28 海南创兴高科技有限公司 触屏控制的智能床头柜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7272A (zh) * 2009-11-20 2010-06-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触摸屏终端开关机的方法及终端
CN101763160A (zh) * 2010-01-20 2010-06-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开机及待机唤醒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894036A (zh) * 2010-07-21 201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开机方法
WO2015065072A1 (ko) * 2013-10-31 2015-05-07 원현준 이동 단말기의 파워 온/오프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2259A (zh) * 2006-11-20 2008-06-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开启方法
CN101192258B (zh) * 2006-11-20 2012-03-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开启方法
CN201222224Y (zh) * 2008-05-16 2009-04-15 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唤醒装置
CN103440102A (zh) * 2013-08-16 2013-12-11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触摸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558947A (zh) * 2013-11-26 2014-02-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终端开关机的方法及触控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7272A (zh) * 2009-11-20 2010-06-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触摸屏终端开关机的方法及终端
CN101763160A (zh) * 2010-01-20 2010-06-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开机及待机唤醒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894036A (zh) * 2010-07-21 201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开机方法
WO2015065072A1 (ko) * 2013-10-31 2015-05-07 원현준 이동 단말기의 파워 온/오프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8982A (zh) * 2020-12-02 2022-06-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摸屏复位电路、触摸屏以及可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8019B (zh) 2019-08-16
CN104270505B (zh) 2017-01-18
CN104270505A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0505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开机方法
US10409482B2 (en) Electronic system, touch sensitiv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for switching to normal operation mode upon receiving touch gesture in power saving mode
EP3425490B1 (en) Human-machine interface method and device
CN103620542B (zh) 基于触摸屏的物理按键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5652741B (zh) 用于便携式设备开关机和锁屏的单键控制电路及方法
CN104598308B (zh) 一种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853481A (zh) 模拟触屏移动终端按键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51078A (zh) 一种手势唤醒黑屏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72215A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开关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159566A (zh) 一种终端、终端的按键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218138A (zh) 触控终端及其应用程序切换方法
CN105068664A (zh) 交互系统及交互控制方法
CN102710846A (zh) 基于压力感应实现电子书翻页的系统及方法
CN104898880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07988A (zh) 电脑开关机方法和电脑
CN105468612A (zh) 辅助浏览系统及方法
CN106249720A (zh) 用电设备的供电管理设备及方法
CN204808301U (zh) 一种终端
CN103825595B (zh) 家电智能控制系统唤醒的方法及其电路
CN102854417A (zh) 主控测试板及其测试方法
CN109992079A (zh) 终端设备以及应用于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6227612A (zh) 一种文字处理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10199309A1 (en) Input Device
CN106354273A (zh) 一种操控智能设备的方法及智能设备
CN103389802B (zh) 基于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多芯片兼容方法、装置及电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66100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