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7436A - 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87436A CN106487436A CN201510555598.5A CN201510555598A CN106487436A CN 106487436 A CN106487436 A CN 106487436A CN 201510555598 A CN201510555598 A CN 201510555598A CN 106487436 A CN106487436 A CN 1064874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codebook
- nth
- paired
- determ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04B7/043—Power distribution using best eigenmode, e.g. beam forming or beam st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73—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constraints in layer or codeword to antenna mapping into accou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N个天线子阵的功率矩阵与信噪比矩阵,N个天线子阵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子阵和第N天线子阵,功率矩阵包括在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第一天线子阵包括至少一根天线,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第一信噪比矩阵,确定第一信噪比矩阵中最大功率信噪比对应的第一用户和第一码本,第一信噪比矩阵包括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信噪比矩阵;根据第一用户和第一码本,确定第一码本为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第一用户为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一天线子阵用于服务第一用户;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对应的配对用户。实现了通过配对算法选择合适的配对用户,从而减少了配对用户间干扰,进而提升了系统容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指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宽带无线接入网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提升宽带无线接入网能力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基带波束赋形和射频波束赋形的优点,人们通常采用混合波束赋形。具体来讲,将基站天线分为若干组,每组称为一个子阵(Sub-array),每个子阵只有一个数模转换器,从而在进行信号处理时,基带和射频均可以处理。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现上述现有技术中,发现无法获得较好的多用户配对,从而导致用户之间的干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及其装置,用以解决无法获得较好的多用户配对的问题。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N个天线子阵的功率矩阵与信噪比矩阵,所述N个天线子阵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子阵和第N天线子阵,所述功率矩阵包括在所述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所述天线子阵包括至少一根天线,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第一信噪比矩阵,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中最大信噪比对应的第一用户和第一码本,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信噪比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一码本,确定所述第一码本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所述第一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一用户;
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对应的配对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对应的配对用户,包括:
确定第N码本,以使所述第N天线子阵使用所述第N码本时,配对集合中用户到第N天线子阵的接收功率的和最小,所述配对集合中用户包括所有配对用户;
根据所述第N天线子阵的第N信噪比矩阵,确定在所述第N码本上的信噪比最大的用户为第二用户,所述第二用户为剩余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所述第N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二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配对用户,包括:
根据配对用户集合,确定配对用户集合中的一配对用户为第三用户,所述配对用户集合包括所有配对用户,所述第三用户为所有配对用户中到对应的天线子阵的接收功率的和最小的用户;
根据所述码本集合,确定第二码本,以使所述第三用户在使用所述第二码本时,所述第三用户在第N天线子阵上的接收功率最大,所述第N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三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第N天线子阵的第N信噪比矩阵,确定在第N码本上的信噪比最大的用户为第二用户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所有配对用户,获得第一吞吐量,所述第一吞吐量包括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所有配对用户的吞吐量总和。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码本集合,确定第二码本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配对用户,获得第二吞吐量,所述第二吞吐量包括所有所述配对用户的吞吐量总和。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对应的配对用户,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吞吐量和所述第二吞吐量,确定所述第一吞吐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吞吐量;
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N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
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二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N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用户增加到所述配对用户集合;
将所述第二用户从剩余用户集合中删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N个天线子阵的功率矩阵与信噪比矩阵,所述N个天线子阵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子阵和第N天线子阵,所述功率矩阵包括在所述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所述天线子阵包括至少一根天线,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中最大信噪比对应的第一用户和第一码本,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信噪比矩阵;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一码本,确定所述第一码本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所述第一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一用户;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对应的配对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第N码本,以使第N天线子阵使用第N码本时,配对集合中用户到第N天线子阵的接收功率的和最小,所述配对集合中用户包括所述所有配对用户;根据所述第N天线子阵的第N信噪比矩阵,确定在第N码本上的信噪比最大的用户为第二用户,所述第二用户为剩余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所述第N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二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配对用户集合,确定配对用户集合中的一配对用户为第三用户,所述配对用户集合包括所有配对用户,所述第三用户为所有配对用户中到对应的天线子阵的接收功率的和最小的用户;根据所述码本集合,确定第二码本,以使所述第三用户在使用所述第二码本时,所述第三用户在第N天线子阵上的接收功率最大,所述第N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三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配对用户,获得第一吞吐量,所述第一吞吐量包括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配对用户的吞吐量总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配对用户,获得第二吞吐量,所述第二吞吐量包括所有所述配对用户的吞吐量总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吞吐量和所述第二吞吐量,确定所述第一吞吐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吞吐量;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N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二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增加到所述配对用户集合;将所述第二用户从剩余用户集合中删除。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至少N个天线子阵的功率矩阵与信噪比矩阵,所述N个天线子阵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子阵和第N天线子阵,所述功率矩阵包括在所述第N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所述天线子阵包括至少一根天线,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第一功率信噪比矩阵,确定所述第一功率信噪比矩阵中最大功率信噪比对应的第一用户和第一码本,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信噪比矩阵;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一码本,确定所述第一码本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所述第一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一用户;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对应的配对用户,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实现了通过配对算法选择合适的配对用户,从而减少了配对用户间干扰,进而提升了系统容量。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一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具体可以应用于基站同时与多用户进行通信的场景,该基站可以包括多根天线,用户的天线数少于基站的天线数。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可以通过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装置执行,该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装置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设置在基站上,其中,该装置可以采用软/硬件实现。以下对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及其装置进行详细阐述。
图1为本发明的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至少N个天线子阵的功率矩阵与信噪比矩阵。
具体的,所述功率矩阵包括在所述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所述N个天线子阵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子阵和第N天线子阵,所述天线子阵包括至少一根天线,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举例来讲,假设共有NSA个天线子阵(Sub-array),每个天线子阵包括若干根天线,共K个用户,M个接收端射频码本基站码本值。
在第一个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用户不配对)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矩阵和SINR(信干噪比)矩阵为:
在第二个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矩阵和SINR矩阵为:
……
在第NSA个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矩阵和SINR矩阵为,本实施例中的NSA等于N: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中最大信噪比对应的第一用户和第一码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噪比矩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信噪比矩阵。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一码本,确定所述第一码本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所述第一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一用户。
步骤104、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配对用户。
举例来讲,首先,确定第N码本,以使第N天线子阵使用第N码本时,配对集合中用户到第N天线子阵的接收功率的和最小,所述配对集合中用户包括所述所有配对用户;根据所述第N天线子阵的第N信噪比矩阵,确定在第N码本上的信噪比最大的用户为第二用户,所述第二用户为剩余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所述第N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二用户。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所有配对用户,获得第一吞吐量,所述第一吞吐量包括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所有配对用户的吞吐量总和。同时,根据配对用户集合,确定配对用户集合中的一配对用户为第三用户,所述配对用户集合包括所有配对用户,所述第三用户为所有配对用户中到对应的天线子阵的接收功率的和最小的用户;根据所述配对用户,获得第二吞吐量,所述第二吞吐量包括所有所述配对用户的吞吐量总和。根据所述码本集合,确定第二码本,以使所述第三用户在使用所述第二码本时,所述第三用户在第N天线子阵上的接收功率最大,所述第N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三用户。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第一吞吐量和所述第二吞吐量,确定所述第一吞吐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吞吐量;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N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二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至少N个天线子阵的功率矩阵与信噪比矩阵,所述N个天线子阵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子阵和第N天线子阵,所述功率矩阵包括在所述第一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所述天线子阵包括至少一根天线,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中最大信噪比对应的第一用户和第一码本,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信噪比矩阵;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一码本,确定所述第一码本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所述第一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一用户;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对应的配对用户,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实现了通过配对算法选择合适的配对用户,从而减少了配对用户间干扰,进而提升了系统容量。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N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用户增加到所述配对用户集合;
将所述第二用户从剩余用户集合中删除。
图2为本发明的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一实施例的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基站天线分为若干组,每组对应于一个天线子阵(Sub-array),所谓混合波束赋形,就是在在基带和射频都可以进行波束赋形,对于上行,和分别为基带和射频BF接收权值矩阵,对于下行,和分别为基带和射频BF发送权值矩阵,本发明只涉及上行且为码本形式。
具体的,基站接收的信号通过基带预编码后分为多路信号,接着,每路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以及上变频器输出射频信号,接着每路射频信号再通过移相器和功放,最后由每个天线子阵中的不同天线输出。如图2和图3所示,假设共有NSA个天线子阵(Sub-array),K个用户,M个接收端射频码本,在第一个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用户不配对)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矩阵和SINR(信干噪比)矩阵为:
在第二个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矩阵和SINR矩阵为:
……
在第NSA个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矩阵为:
小区用户集合U={u1,u2,...,uK},初始的配对用户集合为空集,即初始的剩余用户集合为小区用户集合,即Up=U。码本集合PC={PC1,PC2,...,PCM},初始条件下,天线子阵与用户不存在映射关系。
该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包括:
步骤201、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配对集合中第一个用户及第一个子阵的射频接收码本。
在本实施例中,子阵是指天线子阵。
举例来讲,i=1,即确定l,g使得:
步骤202、将ul加入配对集合中,并将其从剩余用户集合中删除,将PCg作为第一个子阵的射频接收码本,第一个子阵的映射用户为ul;
步骤203、对于子阵i,确定合适的码本PCj,使得第i个子阵使用该码本时,配对用户集合中的用户到子阵列i的接收功率的和最小。
在本实施例中,将此码本作为子阵i的码本。
步骤204、在剩余用户集合中寻找合适的用户un,使得该用户在码本PCj上的SINR最大;
步骤205、当用户un和配对集合中的用户一起配对时,根据确定的前i个子阵码本和配对用户,以及接收功率和SINR表,估计各个用户配对后的SINR。
步骤206、估计各个用户的吞吐量,求出配对集合中的用户与用户n吞吐量的总和T1。
步骤207、对于子阵i,在配对用户集合中确定用户um,使得该用户到映射为该用户的子阵的接收功率和最小;
步骤208、确定码本PCk,使得使用该码本时,用户um在子阵i上的接收功率最大,将此码本作为子阵i的码本;
步骤209、根据前i个子阵的码本和配对用户,以及接收功率和SINR表,估计各个用户配对后的SINR;
步骤210、估计各个用户的吞吐量,求出配对集合中的用户的吞吐量的总和T2;
步骤211、确定T1是否大于T2。
具体的,若是,则执行步骤212;否否,则执行步骤213;
步骤212、将用户un加入到配对用户集合中,并将其从剩余用户集合中删除,子阵i的射频接收码本为PCj,第i个子阵的映射用户为un。
步骤213、配对用户集合与剩余用户集合不变,子阵i的射频接收码本为PCk,第i个子阵的映射用户为um;
步骤214、确定i是否等于NSA。
若是,则执行步骤215;若否,则执行步骤204;
步骤215、根据最终的用户配对集合和各个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进行上行数据发送和接收。
图4为本发明的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1、第一确定模块42、第二确定模块43和第三确定模块44。其中,
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至少N个天线子阵的功率矩阵与信噪比矩阵,所述N个天线子阵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子阵和第N天线子阵,所述功率矩阵包括在所述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所述天线子阵包括至少一根天线,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一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中最大信噪比对应的第一用户和第一码本,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信噪比矩阵;
第二确定模块4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一码本,确定所述第一码本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所述第一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一用户;
第三确定模块44,用于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对应的配对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至少N个天线子阵的第一功率矩阵与第一信噪比矩阵,所述N个天线子阵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子阵和第N天线子阵,所述第功率矩阵包括在所述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所述天线子阵包括至少一根天线,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中最大信噪比对应的第一用户和第一码本,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信噪比矩阵;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一码本,确定所述第一码本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所述第一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一用户;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配对用户,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实现了通过配对算法选择合适的对应的配对用户,从而减少了配对用户间干扰,进而提升了系统容量。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三确定模块44,具体用于确定第N码本,以使第N天线子阵使用第N码本时,配对集合中用户到第N天线子阵的接收功率的和最小;根据所述第N天线子阵的第N功率信噪比矩阵,确定在第N码本上的功率信噪比最大的用户为第二用户,所述第二用户为剩余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所述第N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二用户。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三确定模块44,具体用于根据配对用户集合,确定配对用户集合中的一配对用户为第三用户,所述配对用户集合包括所有配对用户,所述第三用户为所有配对用户中到对应的天线子阵的接收功率的和最小的用户;根据所述码本集合,确定第二码本,以使所述第三用户在使用所述第二码本时,所述第三用户在第N天线子阵上的接收功率最大,所述第N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三用户。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三确定模块44,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配对用户,获得第一吞吐量,所述第一吞吐量包括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配对用户的吞吐量总和。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三确定模块44,还用于根据所述配对用户,获得第二吞吐量,所述第二吞吐量包括所有所述配对用户的吞吐量总和。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三确定模块44,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吞吐量和所述第二吞吐量,确定所述第一吞吐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吞吐量;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N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二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增加到所述配对用户集合;将所述第二用户从剩余用户中删除。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N个天线子阵的功率矩阵与信噪比矩阵,所述N个天线子阵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子阵和第N天线子阵,所述功率矩阵包括在所述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所述天线子阵包括至少一根天线,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第一信噪比矩阵,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中最大信噪比对应的第一用户和第一码本,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信噪比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一码本,确定所述第一码本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所述第一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一用户;
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对应的配对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对应的配对用户,包括:
确定第N码本,以使所述第N天线子阵使用所述第N码本时,配对集合中用户到第N天线子阵的接收功率的和最小,所述配对集合中用户包括所有配对用户;
根据所述第N天线子阵的第N信噪比矩阵,确定在所述第N码本上的信噪比最大的用户为第二用户,所述第二用户为剩余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所述第N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二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对应的配对用户,包括:
根据配对用户集合,确定配对用户集合中的一配对用户为第三用户,所述配对用户集合包括所有配对用户,所述第三用户为所有配对用户中到对应的天线子阵的接收功率的和最小的用户;
根据所述码本集合,确定第二码本,以使所述第三用户在使用所述第二码本时,所述第三用户在第N天线子阵上的接收功率最大,所述第N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三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N天线子阵的第N信噪比矩阵,确定在第N码本上的信噪比最大的用户为第二用户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所有配对用户,获得第一吞吐量,所述第一吞吐量包括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所有配对用户的吞吐量总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码本集合,确定第二码本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配对用户,获得第二吞吐量,所述第二吞吐量包括所有所述配对用户的吞吐量总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对应的配对用户,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吞吐量和所述第二吞吐量,确定所述第一吞吐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吞吐量;
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N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
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二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N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用户增加到所述配对用户集合;
将所述第二用户从剩余用户集合中删除。
8.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N个天线子阵的功率矩阵与信噪比矩阵,所述N个天线子阵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子阵和第N天线子阵,所述功率矩阵包括在所述天线子阵上,每个用户在每个射频码本上的接收功率,所述天线子阵包括至少一根天线,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中最大信噪比对应的第一用户和第一码本,所述第一信噪比矩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信噪比矩阵;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一码本,确定所述第一码本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所述第一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一用户;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吞吐量最大原则,确定第N天线子阵的射频端接收码本和对应的配对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第N码本,以使所述第N天线子阵使用第N码本时,配对集合中用户到第N天线子阵的接收功率的和最小,所述配对集合中用户包括所有配对用户;根据所述第N天线子阵的第N信噪比矩阵,确定在所述第N码本上的信噪比最大的用户为第二用户,所述第二用户为剩余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所述第N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二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配对用户集合,确定配对用户集合中的一配对用户为第三用户,所述配对用户集合包括所有配对用户,所述第三用户为所有配对用户中到对应的天线子阵的接收功率的和最小的用户;根据所述码本集合,确定第二码本,以使所述第三用户在使用所述第二码本时,所述第三用户在第N天线子阵上的接收功率最大,所述第N天线子阵用于服务所述第三用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所有配对用户,获得第一吞吐量,所述第一吞吐量包括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所有配对用户的吞吐量总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配对用户,获得第二吞吐量,所述第二吞吐量包括所有所述配对用户的吞吐量总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吞吐量和所述第二吞吐量,确定所述第一吞吐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吞吐量;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N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配对用户,第二码本为所述第N天线子阵对应的射频端接收码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增加到所述配对用户集合;将所述第二用户从剩余用户集合中删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55598.5A CN106487436B (zh) | 2015-09-01 | 2015-09-01 | 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及其装置 |
PCT/CN2016/079673 WO2016180187A1 (zh) | 2015-09-01 | 2016-04-19 | 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及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55598.5A CN106487436B (zh) | 2015-09-01 | 2015-09-01 | 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及其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87436A true CN106487436A (zh) | 2017-03-08 |
CN106487436B CN106487436B (zh) | 2021-03-23 |
Family
ID=57247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55598.5A Active CN106487436B (zh) | 2015-09-01 | 2015-09-01 | 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及其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87436B (zh) |
WO (1) | WO2016180187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57951A (zh) * | 2015-06-19 | 2016-12-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基站 |
CN111490815A (zh) * | 2020-04-22 | 2020-08-0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面向5g c-ran的多用户混合波束成形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32981A (zh) * | 2018-06-20 | 2018-11-16 | 北京邮电大学 | 混合波束成形传输方法和系统 |
CN113163378B (zh) * | 2021-04-30 | 2022-03-25 | 中南大学 | 最大化调度用户集势的动态调度方法与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2512A (zh) * | 2001-05-16 | 2004-08-18 | �����ɷ� | 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内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0105415A1 (en) * | 2009-03-17 | 2010-09-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codebook |
CN102932113A (zh) * | 2011-08-12 | 2013-02-1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多用户mimo 配对方法、装置和基站 |
CN103220024A (zh) * | 2013-04-18 | 2013-07-2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多用户配对虚拟mimo系统的波束赋形算法 |
CN103580705A (zh) * | 2012-07-27 | 2014-02-12 |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在接收机电路中处理数据和接收机电路 |
US20140301283A1 (en) * | 2012-03-19 | 2014-10-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ggregation of Resources i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s |
WO2014206725A1 (en) * | 2013-06-28 | 2014-12-3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Vertical beam design |
CN104393899A (zh) * | 2003-11-21 | 2015-03-0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空分多址的多天线传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39110B2 (ja) * | 2009-10-05 | 2012-10-0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CN102025465A (zh) * | 2010-12-24 | 2011-04-20 | 清华大学 | 一种基于用户配对的多基站协作下的通信方法 |
-
2015
- 2015-09-01 CN CN201510555598.5A patent/CN106487436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4-19 WO PCT/CN2016/079673 patent/WO201618018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2512A (zh) * | 2001-05-16 | 2004-08-18 | �����ɷ� | 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内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393899A (zh) * | 2003-11-21 | 2015-03-0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空分多址的多天线传输 |
WO2010105415A1 (en) * | 2009-03-17 | 2010-09-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codebook |
CN102932113A (zh) * | 2011-08-12 | 2013-02-1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多用户mimo 配对方法、装置和基站 |
US20140301283A1 (en) * | 2012-03-19 | 2014-10-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ggregation of Resources i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s |
CN103580705A (zh) * | 2012-07-27 | 2014-02-12 |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在接收机电路中处理数据和接收机电路 |
CN103220024A (zh) * | 2013-04-18 | 2013-07-2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多用户配对虚拟mimo系统的波束赋形算法 |
WO2014206725A1 (en) * | 2013-06-28 | 2014-12-3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Vertical beam design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ZTE: "Considerations on Dual-layer Beamforming",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6BIS:R1-091434》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57951A (zh) * | 2015-06-19 | 2016-12-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基站 |
CN106257951B (zh) * | 2015-06-19 | 2021-04-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基站 |
CN111490815A (zh) * | 2020-04-22 | 2020-08-0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面向5g c-ran的多用户混合波束成形方法 |
CN111490815B (zh) * | 2020-04-22 | 2022-04-19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面向5g c-ran的多用户混合波束成形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87436B (zh) | 2021-03-23 |
WO2016180187A1 (zh) | 2016-1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34063B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 |
EP3216135B1 (en) | Efficient beam scanning for high-frequency wireless networks | |
US11652535B2 (en) | Beamforming device for antenna arrays | |
CN103168431B (zh) | 用于有效地提供mimo通信的信道反馈的通信站和方法 | |
US960871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ngle stream through multiple beam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7241707B2 (ja) | データ伝送方法、装置、ネットワーク側機器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 |
CN109150256A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 |
CN109845133A (zh) | 用于混合天线架构的分级波束成形和秩自适应的系统和方法 | |
EP3637713B1 (en) | Nr uplink codeboo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US11664876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ining downlink beams | |
CN105991238A (zh) |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 |
KR20090105299A (ko) | 다중 입출력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일반화된 아이겐 분석을이용한 빔포밍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1713054B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 |
CN105007106B (zh) | 一种信号压缩方法、bbu及其分布式基站系统 | |
CN106487436B (zh) | 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及其装置 | |
KR20160118086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정보를 피드백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9428637A (zh) | 一种csi-rs测量反馈方法及设备 | |
CN110324070B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 |
CN105917594A (zh) | 基站、移动台及其方法 | |
CN107094038A (zh) | 一种天线系统功率调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KR20210058661A (ko) | 셀-탈피 대규모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중심 하이브리드 빔형성 방법 및 장치 | |
KR102400999B1 (ko) | 복수의 무선 신호들을 결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EP3535859B1 (en) | Mechanism for switching between uplink and downlink training in hybrid beamforming systems | |
US20230336224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eamform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4358428A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employ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mpress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