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2591A -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2591A
CN106472591A CN201610848924.6A CN201610848924A CN106472591A CN 106472591 A CN106472591 A CN 106472591A CN 201610848924 A CN201610848924 A CN 201610848924A CN 106472591 A CN106472591 A CN 106472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 spider
insecticidal bactericide
fructus
blade
mass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489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2591B (zh
Inventor
关慧明
王勇
张俊
高婧
武慧
张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8489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725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72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2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2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25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01N63/10Animals; Substances produced thereby or obtained therefr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01N65/32Ranunculaceae [Buttercup family], e.g. hepatica, hydrastis or goldenseal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生态杀虫杀菌剂包括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有效成分与辅助成分的质量比为25:1,有效成分包括马骨、牛骨、羊骨和猪骨,马骨、牛骨、羊骨、猪骨的质量比为1:1:1:1,辅助成分包括附子、荨麻汁、黑蚂蚁和蜜蜂,附子、荨麻汁、黑蚂蚁和蜜蜂的质量比为1.43:3.58:1:1.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成分均为中药,纯天然提取,不含人工合成成分,对人畜、农产品及土壤均无毒副作用;不会使红蜘蛛、蚜虫、白粉病产生抗性,能够在一个生长季里多次使用;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农民易于接受和掌握;杀虫剂喷施受感染叶面,能够迅速杀灭目标害虫,防治率达 80%;环境友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病虫害无毒防控。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蜘蛛、蚜虫、白粉病是农业生产中3种抗性较强的病虫害,其共同的特点是发生广谱,抗性强,危害重,防治难度大,在常见的粮食作物、蔬菜、果树、花卉上广泛发生。红蜘蛛、蚜虫、白粉病对化学防治方法产生抗性的速度非常快,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多次使用,防治效果迅速衰减,防治能力十分有限,发病时一般可造成减产30%-50%,大面积流行时可造成减产80%以上甚至绝收。当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很少,适用于大部分地区、大部分作物的高效生物杀虫制剂尚属空白,红蜘蛛、蚜虫、白粉病因此成为一个摆在农业人面前的世界性难题。
对红蜘蛛的防治,目前,农业上常用多杀菊酯乳油、三氯杀螨醇、阿维·哒螨灵乳油等药物。这些药剂均依赖进口,使用时间已超过20年,理论防治效果接近96%,实际上仅为51.27%,且其成分含有有机磷、有机氯和菊酯类,均为人工合成物质,对人畜等高等动物具有一定毒性,使用不当人畜较易发生危害。以哒螨灵为例,受土壤温度影响,北方地区哒螨灵降解半衰期为72.4天,高于南方地区41.0天,存在土壤面源污染风险,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如在作物收获期喷施会造成残留。
对蚜虫的防治,农业上常采用吡虫啉、灭幼脲、噻虫嗪、啶虫脒和吡蚜酮等,发病初期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发病晚期防治效果较低。其中,吡虫啉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是目前为止最为常用的防治药剂。但受蚜虫种类多、发生代数多、繁殖快、危害重的特点影响,防治效果不佳,目前还没有任何药剂能够实现蚜虫的多代数长效防治。
对白粉病的防治,农业上常常利用白粉病菌对硫磺敏感的特点,采用硫磺熏蒸进行前期预防,但对病菌几乎无灭杀作用,且使用范围仅限于粮食作物。常用的白粉病防治药剂有粉锈宁、百菌清等,均为日本进口,平均防治效果为56.49%和77.29%,且防效不稳定,为暂时性防治,极易产生抗药性。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包括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所述有效成分与辅助成分的质量比为25:1,其中,所述有效成分包括马骨、牛骨、羊骨和猪骨,所述马骨、牛骨、羊骨、猪骨的质量比为1:1:1:1,所述辅助成分包括附子、荨麻汁、黑蚂蚁和蜜蜂,所述附子、荨麻汁、黑蚂蚁和蜜蜂的质量比为1.43:3.58:1:1.14。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础液的制备:
按质量比为马骨:牛骨:羊骨:猪骨=1:1:1:1称取上述有效成分,分别粉碎到直径为1-3cm后充分混合,并加入有效成分质量3倍的清水,放入铁锅内煮沸8-10小时后,沥出骨渣,冷却后去除上层油脂,收集全部清液,得基础液;
S2、标准液的制备:
向基础液中加入辅助成分,所述基础液与辅助成分的质量比为65:1,所述辅助成分包括附子、荨麻汁、黑蚂蚁、蜜蜂为1.43:3.58:1:1.14,浸泡3-4天,煮沸、静置2小时,上层清液即为标准液;
S3、选取浓度:
取步骤S2中的标准液用水稀释。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标准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为300倍液。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的应用,所述杀虫杀菌剂作为红蜘蛛、蚜虫和白粉病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特殊的生物技术,能够抑制病虫害抗性基因遗传,使红蜘蛛、蚜虫、白粉病对药物不产性抗性,实现了单一生产季节的多代数使用,且防治率稳定,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较为突出;
2、该杀虫剂适用于在所有地区、所有作物,适用地理范围大,适用作物品种多,防治对象广;
3、成分均为中药,纯天然提取,有机制剂,不含人工合成成分,对人畜、农产品及土壤均无毒副作用;
4、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农民易于接受和掌握;
5、杀虫剂喷施受感染叶面,能够迅速杀灭目标害虫,防治率达80%;
6、环境友好,无农药残留,不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病虫害无毒防控、绿色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包括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所述有效成分与辅助成分的质量比为25:1,其中,所述有效成分包括马骨、牛骨、羊骨和猪骨,所述马骨、牛骨、羊骨、猪骨的质量比为1:1:1:1,所述辅助成分包括附子、荨麻汁、黑蚂蚁和蜜蜂,所述附子、荨麻汁、黑蚂蚁和蜜蜂的质量比为1.43:3.58:1:1.14。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础液的制备:
按质量比为马骨:牛骨:羊骨:猪骨=1:1:1:1称取上述有效成分,分别粉碎到直径为1-3cm后充分混合,并加入有效成分质量3倍的清水,放入铁锅内煮沸8-10小时后,沥出骨渣,冷却后去除上层油脂,收集全部清液,得基础液;
S2、标准液的制备:
向基础液中加入辅助成分,所述基础液与辅助成分的质量比为65:1,所述辅助成分包括附子、荨麻汁、黑蚂蚁、蜜蜂为1.43:3.58:1:1.14,浸泡3-4天,煮沸、静置2小时,上层清液即为标准液;
S3、选取浓度:
取步骤S2中的标准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为300倍液。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的应用,所述杀虫杀菌剂作为红蜘蛛、蚜虫和白粉病的应用。
实施例2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杀虫杀菌剂对红蜘蛛、蚜虫和白粉病的使用效果,下面通过对比杀虫杀菌剂对红蜘蛛、蚜虫、白粉病的杀虫效果,探究杀虫杀菌剂的杀虫能力,评估杀虫杀菌剂对虫害的综合防治水平。
一、供试药剂、作物及防治对象
1.供试药剂:杀虫杀菌剂
2.供试植物:南瓜、葡萄、桃、西瓜、冬瓜、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小白菜
3.防治对象:红蜘蛛、蚜虫、白粉病
二、实验方法及过程
1.杀虫杀菌剂的配制
S1、基础液的制备:
取马骨6.25kg、牛骨6.25kg、羊骨6.25kg、猪骨6.25kg,粉碎到直径1-3cm后充分混合,加入清水75kg,放入铁锅内煮沸8-10小时,保持剩余水量约50kg(需根据蒸发量酌情添水数次),沥出骨渣,冷却后去除上层油脂,收集全部清液,即为杀虫杀菌剂基础液;
S2、标准液的制备:
取基础液65kg,加入附子10枚、荨麻汁500g,黑蚂蚁140g,蜜蜂160g,浸泡3-4天,煮沸、静置2h,上层清液即为杀虫杀菌剂标准液;
S3、浓度筛选:
经多次实验筛选,杀虫杀菌剂的最佳使用浓度为300倍液。
2.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观测计数法及加温对比法。
(1)观测计数法
观测喷施杀虫杀菌剂前后、喷施哒螨灵溶液前后供试作物叶表面及叶背面红蜘蛛存活头数变化,观测药剂对叶片的药害情况。
(2)加温对比法
加温对比法主要采用高倍探照灯或打火机,对叶面红蜘蛛进行加温处理,观测喷药前后红蜘蛛活性变化,并得出药效结论。
3.实验过程
1、红蜘蛛的防治
①在葡萄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葡萄生长情况:2014年育苗,定植时间:2016年6月8日;生长环境:日光温室栽培;种植土壤:粘土砂壤土;植株高度1.4m;单株叶片数:90—120片;种植地点: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日光温室。
Ⅱ.红蜘蛛发病情况:单株红蜘蛛发病头数50361头。每片叶平均红蜘蛛数905头,叶表面结网3—5层,蛛网厚度中等,已出现覆盖多个叶片的大蛛网。葡萄植株整体叶色灰绿发暗,叶表面有铁锈色病斑,叶脉深绿,叶肉呈现斑状黄化区域。
Ⅲ.实验内容:本实验随机抽取葡萄15株,将其分为3组,每组5株。在每组实验植株上随机抽取2个叶片,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2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初始红蜘蛛头数,并测算出叶片正反面叶面积之和,折算出植株初始红蜘蛛头数以及实验组初始红蜘蛛头数。
表1葡萄初始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第一组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第二组喷施3‰浓度哒螨灵溶液,第三组为对照组,不作喷药处理。
表2实验对照设置
喷药2h后观测红蜘蛛灭杀情况,统计各抽样区剩余红蜘蛛头数,并根据叶面积折算出植株剩余红蜘蛛头数以及实验组剩余红蜘蛛头数。同时采取加温法评估红蜘蛛活性。
表3葡萄剩余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表4葡萄叶片红蜘蛛灭杀情况
Ⅳ.小结:杀虫杀菌剂300倍对红蜘蛛的灭杀率为89.86%,喷施后对果实的伤害程度较低,3天左右即可恢复;3‰浓度哒螨灵对红蜘蛛的灭杀率为47.01%,喷施后对果实有伤害,果皮表面出现药斑,影响果品品质。
②在南瓜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南瓜生长情况:南瓜于2016年4月育苗,定植时间:2016年6月1日;生长环境:日光温室栽培;种植土壤:粘土砂壤土;植株高度1.1m;单株叶片数:28—40片;种植地点: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日光温室。
Ⅱ.红蜘蛛发病情况:由于南瓜与葡萄采取高矮混合栽培模式,葡萄发生红蜘蛛后南瓜很快受到侵染。同时,受南瓜叶片结构影响,叶表面茸毛有利于红蜘蛛活动和结网,因此南瓜发病情况较葡萄重,单株红蜘蛛平均441037头,每片叶红蜘蛛12251头,叶表面结网8—10层,叶片呈现浅绿色或浅黄色,叶脉沿线已有黄色枯萎斑块。
Ⅲ.实验内容:南瓜实验分组与葡萄相类似,随机抽取南瓜9株,分为3组,每组3株,在每组实验植株上随机抽取2个叶片,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2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初始红蜘蛛头数,并测算出叶片正反面叶面积之和,折算出植株初始红蜘蛛头数以及实验组初始红蜘蛛头数。
表5南瓜初始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第一组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第二组喷施3‰浓度哒螨灵溶液,第三组为对比组,不做喷药处理。采用观测计数法及加温法对叶片红蜘蛛灭杀情况进行记录。
表6南瓜剩余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表7南瓜叶片红蜘蛛灭杀情况
Ⅳ.小结:经对比,杀虫杀菌剂300倍在南瓜上的杀虫率为88.09%,与葡萄上的杀虫率持平,杀虫效率稳定;3‰浓度哒螨灵杀虫率为49.72%。
③在桃树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桃树生长情况:桃树树龄2年,生长环境:日光温室栽培;种植土壤:粘土;植株高度:2.3m;树冠最大宽度1.4m;种植地点: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日光温室。
Ⅱ.红蜘蛛发病情况:实验前桃树已喷施哒螨灵5次,但防治效果均不理想,桃树红蜘蛛已到发病中后期。实验人员于2016年7月17日前去观察,桃树红蜘蛛发病头数达7450320头。蛛网较厚,呈淡橘黄色,树冠被蛛网包裹严重,叶片呈现灰黄色,叶脉周围浅绿色,叶片卷曲严重,绝大多数卷曲叶片已闭合,植株不能正常生长,无生产能力。
Ⅲ.实验内容: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通过验证杀虫杀菌剂对重度红蜘蛛危害植株的防治效果,对杀虫杀菌剂防治能力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
实验桃树共3株,每株桃树在高、中、低3个位置各随机抽取叶片1片,每株桃树抽取3片叶,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2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初始红蜘蛛头数,并测算出叶片正反面叶面积之和,折算出植株初始红蜘蛛头数以及实验组初始红蜘蛛头数。
表8桃树初始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将3株桃树均匀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隔2日再次喷药,观察红蜘蛛灭杀情况。
表9桃树剩余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Ⅳ.小结:实验人员于2016年7月23日再次前去观察发现,红蜘蛛大面积死亡,可观察到叶表面出现黄色颗粒状小点,使用打火机灼烧无反应,判定红蜘蛛已死亡。同时,桃树叶片完全舒展,叶表面蜘蛛网变薄或消失。经综合评价两次喷药前后红蜘蛛数量,本次实验杀虫杀菌剂对于重度红蜘蛛虫害的杀虫率为87.75%。
④在西瓜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西瓜生长情况:西瓜于2016年4月12日育苗,定植时间:2016年5月19日;生长环境:日光温室栽培;种植土壤:粘土砂壤土;植株高度1.3m;单株叶片数:15—30片;种植地点: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日光温室。
Ⅱ.红蜘蛛发病情况:西瓜红蜘蛛发病较重,且虫体分布规则较为特殊。西瓜红蜘蛛大量集中于叶片背面,叶片正面虫数明显少于叶背,单株红蜘蛛平均149637头,每片叶红蜘蛛7482头,叶表面结网10层以上,叶片褪绿严重,叶表面均匀布满黄色斑点,部分叶片已枯亡。
Ⅲ.实验内容:随机抽取西瓜9株,分为3组,每组3株,在每组实验植株上随机抽取2个叶片,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2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初始红蜘蛛头数,并测算出叶片正反面叶面积之和,折算出植株初始红蜘蛛头数以及实验组初始红蜘蛛头数。
表10西瓜初始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第一组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第二组喷施3‰浓度哒螨灵溶液,第三组为对比组,不做喷药处理。采用观测计数法及加温法对叶片红蜘蛛灭杀情况进行记录。
表11西瓜剩余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表12西瓜叶片红蜘蛛灭杀情况
Ⅳ.小结:经对比,杀虫杀菌剂300倍在西瓜上的杀虫率为86.96%,与南瓜上的杀虫率持平,杀虫效率稳定;3‰浓度哒螨灵杀虫率为50.93%,与南瓜上的杀虫效率持平。
⑤在冬瓜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冬瓜生长情况:冬瓜于2016年3月29日育苗,定植时间:2016年5月12日;生长环境:日光温室栽培;种植土壤:粘土砂壤土;植株高度1.6m;单株叶片数:12—18片;种植地点: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日光温室。
Ⅱ.红蜘蛛发病情况:冬瓜叶片茎秆较粗壮,茎秆及叶表面有1-2mm硬毛,红蜘蛛在硬毛上层结网,在网及叶片之间活动,形成明显隔离层,较难防治。冬瓜单株红蜘蛛平均122607头,每片叶红蜘蛛4102头,叶表面结网10层左右,叶片有黄色斑点,叶边缘有卷曲迹象。
Ⅲ.实验内容:在实验区域随机抽取冬瓜15株,分为3组,每组5株,在每组实验植株上随机抽取2个叶片,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2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初始红蜘蛛头数,并测算出叶片正反面叶面积之和,折算出植株初始红蜘蛛头数以及实验组初始红蜘蛛头数。
表13冬瓜初始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第一组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第二组喷施3‰浓度哒螨灵溶液,第三组为对比组,不做喷药处理。采用观测计数法及加温法对叶片红蜘蛛灭杀情况进行记录。
表14冬瓜剩余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表15冬瓜叶片红蜘蛛灭杀情况
Ⅳ.小结:经对比,杀虫杀菌剂300倍在冬瓜上的杀虫率为85.49%;3‰浓度哒螨灵杀虫率为51.85%。
⑥在茄子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茄子生长情况:茄子于2016年1月18日育苗,定植时间:2016年4月19日;生长环境:日光温室栽培;种植土壤:粘土砂壤土;植株高度80cm;单株叶片数:30—60片;种植地点: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日光温室。
Ⅱ.红蜘蛛发病情况:茄子红蜘蛛发病较轻,红蜘蛛普遍集中于叶片背面,叶片正面虫数较少,单株红蜘蛛平均49238头,每片叶红蜘蛛1052头,叶表面有轻微结网,叶片有褪绿迹象,暂无叶片枯亡。
Ⅲ.实验内容:随机抽取茄子6株,分为3组,每组2株,在每组实验植株上随机抽取2个叶片,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2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初始红蜘蛛头数,并测算出叶片正反面叶面积之和,折算出植株初始红蜘蛛头数以及实验组初始红蜘蛛头数。
表16茄子初始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第一组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第二组喷施3‰浓度哒螨灵溶液,第三组为对比组,不做喷药处理。采用观测计数法及加温法对叶片红蜘蛛灭杀情况进行记录。
表17茄子剩余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表18茄子叶片红蜘蛛灭杀情况
Ⅳ.小结:经对比,杀虫杀菌剂300倍在茄子上的杀虫率为88.52%,与南瓜上的杀虫率持平,杀虫效率稳定;3‰浓度哒螨灵杀虫率为64.40%,略高于其他作物。
⑦在辣椒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辣椒生长情况:辣椒于2016年2月27日育苗,定植时间:2016年5月1日;生长环境:日光温室栽培;种植土壤:粘土砂壤土;植株高度60cm;单株叶片数:110—150片;种植地点: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日光温室。
Ⅱ.红蜘蛛发病情况:辣椒红蜘蛛发病较轻,红蜘蛛与蚜虫并发,红蜘蛛分散于叶片背面,特别是叶片与茎秆连接处,单株红蜘蛛平均24923头,每片叶红蜘蛛180头,叶表面有轻微结网,个别叶片有黄色斑点。
Ⅲ.实验内容:随机抽取辣椒6株,分为3组,每组2株,在每组实验植株上随机抽取2个叶片,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2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初始红蜘蛛头数,并测算出叶片正反面叶面积之和,折算出植株初始红蜘蛛头数以及实验组初始红蜘蛛头数。
表19辣椒初始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第一组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第二组喷施3‰浓度哒螨灵溶液,第三组为对比组,不做喷药处理。采用观测计数法及加温法对叶片红蜘蛛灭杀情况进行记录。
表20辣椒剩余红蜘蛛数量抽样数据
表21辣椒叶片红蜘蛛灭杀情况
Ⅳ.小结:经对比,杀虫杀菌剂300倍在茄子上的杀虫率为87.77%,杀虫效率稳定;3‰浓度哒螨灵杀虫率为74.99%,略高于其他作物。
2、蚜虫的防治
①在南瓜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南瓜蚜虫发病情况:南瓜蚜虫发病较为严重,被害叶片表面特别是叶片边缘有较多蚜虫活动,叶片开始泛黄,轻微卷曲。
Ⅱ.实验内容:随机抽取南瓜4株,分为2组,每组2株,在各实验植株上随机抽取2个叶片,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2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蚜虫数量,折算出植株初始蚜虫虫口数量。
表22南瓜初始蚜虫数量抽样数据
实验设置两组对照,对实验组抽样南瓜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液,对比组抽样南瓜喷施清水,观测实验组蚜虫受药后活性变化及灭杀数量,并对所有植株蚜虫防治情况进行记录。
表23南瓜剩余蚜虫数量抽样数据
表24南瓜叶片蚜虫防治情况汇总
Ⅲ.小结:杀虫杀菌剂300倍液对南瓜蚜虫具有灭杀作用,防治率59.65%,清水对蚜虫无灭杀作用。
②在黄瓜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黄瓜生长情况:黄瓜于2016年4月19日育苗,定植时间:2016年6月1日;生长环境:日光温室栽培;种植土壤:粘土砂壤土;植株高度1.6m;单株叶片数:40—60片;种植地点: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日光温室。
Ⅱ.黄瓜蚜虫发病情况:黄瓜的发病情况较为特殊,蚜虫与白粉病协同发生,叶片正面白粉病布满叶片,蚜虫数量较少,叶背面蚜虫集中,虫口密度明显大于叶片正面。黄瓜蚜虫品种不同于南瓜,通体深绿色,腹部两侧黑色,触角及四肢透明,爬行速度较快,活性较强。
Ⅲ.实验内容:随机抽取黄瓜4株,分为2组,每组2株,在各实验植株上随机抽取2个叶片,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2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蚜虫数量,折算出植株初始蚜虫虫口数量。
表25黄瓜初始蚜虫数量抽样数据
实验设置两组对照,向实验组黄瓜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液,对比组黄瓜喷施清水,观测实验组蚜虫受药后活性变化及灭杀数量,并对所有植株蚜虫防治情况进行记录。
表26黄瓜剩余蚜虫数量抽样数据
表27黄瓜叶片蚜虫防治情况汇总
Ⅳ.小结:杀虫杀菌剂300倍液对黄瓜蚜虫具有灭杀作用,防治率64.86%,且不产生药害,清水对蚜虫无灭杀作用。
③在茄子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茄子蚜虫发病情况:茄子蚜虫发病较轻,叶片平均虫口数292头,蚜虫活性较强,在强光照等刺激下爬行速度较快,叶片暂无变黄迹象。
Ⅱ.实验内容:随机抽取茄子2株,分为2组,每组1株,在实验植株上随机抽取2个叶片,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2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蚜虫数量,折算出植株初始蚜虫虫口数量。
表28茄子初始蚜虫数量抽样数据
实验设置两组对照,向实验组黄瓜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液,对比组黄瓜喷施清水,观测实验组蚜虫受药后活性变化及灭杀数量,并对所有植株蚜虫防治情况进行记录。
表29茄子剩余蚜虫数量抽样数据
表30茄子叶片蚜虫防治情况汇总
Ⅲ.小结:杀虫杀菌剂300倍液对茄子蚜虫具有灭杀作用,防治率75.00%,产生轻微药害,建议在该作物上使用时适当降低浓度,采用500倍溶液较为适宜。清水对蚜虫无灭杀作用。
④在西红柿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西红柿生长情况:西红柿于2016年12月14日育苗,定植时间:2016年2月16日;生长环境:日光温室栽培;种植土壤:粘土砂壤土;植株高度2.2m;单株叶片数:60—90片;种植地点: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日光温室。
Ⅱ.西红柿蚜虫发病情况:西红柿蚜虫发病较轻,蚜虫主要集中在叶柄处,植株顶层嫩芽叶心处虫口密度明显增大,叶表面可观察到大量蜜露,叶片无变黄迹象。
Ⅲ.实验内容:随机抽取西红柿2株,分为2组,每组1株,在实验植株上随机抽取2个叶片,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2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蚜虫数量,折算出植株初始蚜虫虫口数量。
表31西红柿初始蚜虫数量抽样数据
实验设置两组对照,向两株西红柿植株分别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液和清水,观测实验组蚜虫受药后活性变化及灭杀数量,并对所有植株蚜虫防治情况进行记录。
表32西红柿剩余蚜虫数量抽样数据
表33西红柿叶片蚜虫防治情况汇总
Ⅳ.小结:杀虫杀菌剂300倍液对西红柿蚜虫具有灭杀作用,清水对蚜虫无灭杀作用。
⑤在小白菜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小白菜生长情况:小白菜于2016年7月4日播种;生长环境:日光温室栽培;种植土壤:粘土砂壤土;植株高度35cm;单株叶片数:12片;种植地点: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日光温室。
Ⅱ.小白菜蚜虫发病情况:小白菜蚜虫发病十分严重,外叶及芯叶被蚜虫大面积覆盖,单叶虫口密度万头以上,且繁殖代数多,抗性大,喷施啶虫脒已无防治效果,叶片被蚜虫侵害向叶背卷曲严重,植株丧失生产能力,待铲除。
Ⅲ.实验内容:为验证杀虫杀菌剂对蚜虫为害较为严重植株的防治作用,随机抽取小白菜4株,分为2组,每组2株,在实验植株上随机抽取2个叶片,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2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蚜虫数量,折算出植株初始蚜虫虫口数量。
表34小白菜初始蚜虫数量抽样数据
实验设置两组对照,向实验组小白菜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液和清水,向对照组小白菜喷施清水,观测实验组蚜虫受药后活性变化及灭杀数量,并对所有植株蚜虫防治情况进行记录。
表36小白菜叶片蚜虫防治情况汇总
表35小白菜剩余蚜虫数量抽样数据
Ⅳ.小结:杀虫杀菌剂300倍液能够对已经产生抗药性的小白菜蚜虫群体形成伤害,防治率为68.03%,且叶片未发生药害。清水对蚜虫无灭杀作用。
3、白粉病的防治
①在南瓜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南瓜白粉病发病情况:南瓜白粉病发病十分严重,被害叶片表面被白粉状物几乎完全覆盖,部分叶片褪绿枯黄。
Ⅱ.实验内容:随机抽取南瓜4株,分为2组,每组2株,在每组实验植株上随机抽取2个叶片,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4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病斑面积,折算出植株初始白粉病发病水平。
表37南瓜叶片白粉病发病情况
实验设置两个对照,第一组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液,第三组为空白对照,喷清水。采用观测计数法对白粉病防治情况进行记录。
表38南瓜叶片白粉病防治情况
表39南瓜白粉病防治情况汇总
Ⅲ.小结:杀虫杀菌剂300倍液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治率可达100%,清水对白粉病无灭杀作用。
②在黄瓜上的使用效果实验
Ⅰ.黄瓜白粉病发病情况:黄瓜白粉病发病比较严重,植株整体叶片表面被白粉状物覆盖,茎秆表面也有白色菌丝,部分叶片褪绿枯黄。
Ⅱ.实验内容:随机抽取黄瓜4株,分为2组,每组2株,在每组实验植株上随机抽取2个叶片,每片叶片在其正反两面随机选取4个面积1cm2的抽样区。统计各抽样区病斑面积,折算出植株初始白粉病发病水平。
表40黄瓜叶片白粉病发病情况
实验设置两个对照,第一组喷施杀虫杀菌剂300倍液,第三组为空白对照,喷清水。采用观测计数法对白粉病防治情况进行记录。
表41黄瓜叶片白粉病防治情况
表42黄瓜叶片白粉病防治情况汇总
Ⅲ.小结:杀虫杀菌剂300倍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率可达100%,清水对白粉病无灭杀作用。
五、实验数据
(1)对红蜘蛛的防治:通过红蜘蛛7次对比实验我们得到杀虫杀菌剂和哒螨灵的杀虫数据如下:
表43两种杀虫剂综合杀虫率对比
(2)对蚜虫的防治:通过对蚜虫5次对比实验我们得到杀虫杀菌剂的防治数据如下:
表44杀虫杀菌剂与清水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对比
(3)对白粉病的防治:通过白粉病2次对比实验我们得到杀虫杀菌剂和清水的防治数据如下:
表45杀虫杀菌剂与清水的综合杀虫率对比
试剂 南瓜 黄瓜
杀虫杀菌剂 100% 100%
清水 -8.6% -7.1%
六、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杀虫杀菌剂对红蜘蛛的灭杀率为87.77%,且不会发生药害,无农药残留,绿色安全;杀虫杀菌剂灭杀率高于哒螨灵的51.27%。杀虫杀菌剂对蚜虫的平均防治率为68.51%,且能够杀灭已产生抗药性的蚜虫。杀虫杀菌剂对白粉病的防治率为100%,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七、实验结论
杀虫杀菌剂是一种有效的红蜘蛛、蚜虫、白粉病灭杀制剂,灭杀率达87.77%、68.51%和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所述有效成分与辅助成分的质量比为25:1,其中,所述有效成分包括马骨、牛骨、羊骨和猪骨,所述马骨、牛骨、羊骨、猪骨的质量比为1:1:1:1,所述辅助成分包括附子、荨麻汁、黑蚂蚁和蜜蜂,所述附子、荨麻汁、黑蚂蚁和蜜蜂的质量比为1.43:3.58:1: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础液的制备:
按质量比为马骨:牛骨:羊骨:猪骨=1:1:1:1称取上述有效成分,分别粉碎到直径为1-3cm后充分混合,并加入有效成分质量3倍的清水,放入铁锅内煮沸8-10小时后,沥出骨渣,冷却后去除上层油脂,收集全部清液,得基础液;
S2、标准液的制备:
向基础液中加入辅助成分,所述基础液与辅助成分的质量比为65:1,所述辅助成分包括附子、荨麻汁、黑蚂蚁、蜜蜂为1.43:3.58:1:1.14,浸泡3-4天,煮沸、静置2小时,上层清液即为标准液;
S3、选取浓度:
取步骤S2中的标准液用水稀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杀虫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标准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为300倍液。
4.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杀菌剂作为红蜘蛛、蚜虫和白粉病的应用。
CN201610848924.6A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4725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8924.6A CN106472591B (zh)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8924.6A CN106472591B (zh)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2591A true CN106472591A (zh) 2017-03-08
CN106472591B CN106472591B (zh) 2020-02-18

Family

ID=5826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8924.6A Active CN106472591B (zh)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7259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9714A (zh) * 2017-08-29 2018-02-09 宁波保税区攀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荨麻汁及用法食品药汁日化品理疗药汁含护肤
CN107751266A (zh) * 2017-10-25 2018-03-06 郭象起 一种纯中药多效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6690A (ja) * 2002-12-17 2004-07-15 Tanisake:Kk ゴキブリ殺虫剤
CN101601414A (zh) * 2009-06-26 2009-12-16 北京农学院 一种附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100003341A1 (en) * 2005-08-02 2010-01-07 Thomas Besendorfer Composition with a bactericidal, fungicidal, viricidal and insecticidal action and composition acting as a repellent
CN105410077A (zh) * 2015-11-04 2016-03-23 雷春生 一种动物骨料载体天然抑菌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6690A (ja) * 2002-12-17 2004-07-15 Tanisake:Kk ゴキブリ殺虫剤
US20100003341A1 (en) * 2005-08-02 2010-01-07 Thomas Besendorfer Composition with a bactericidal, fungicidal, viricidal and insecticidal action and composition acting as a repellent
CN101601414A (zh) * 2009-06-26 2009-12-16 北京农学院 一种附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410077A (zh) * 2015-11-04 2016-03-23 雷春生 一种动物骨料载体天然抑菌剂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土农药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土农药志》", 31 May 1959, 科学出版社 *
刘正超: "《染化药剂 修订本 (上册)》", 31 May 1984, 纺织工业出版社 *
周肇基: "《中国植物生理学史》", 31 December 1998,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履鹏 等: "《两汉名田制的兴衰》", 30 June 2015,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张静 等: "10种植物粗提物对棉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
时代生活编辑部: "《时代生活新世纪少年百科 5 宇宙透视 物理学大发现》", 31 January 2012, 吉林文史出版社 *
白海燕 等: "附子浸渍液对花卉蚜虫的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 《中国农学通报》 *
白海燕 等: "附子浸渍液防治柑桔红蜘蛛药效试验", 《河南农业科学》 *
石声汉: "《氾胜之书今释(初稿)》", 30 November 1956, 科学出版社 *
程学达: "《工农技术人员手册 肥料手册》", 31 March 1952, 中华书局 *
高文胜 等: "《无公害果园首选农药100种 第3版》", 31 January 2014, 中国农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9714A (zh) * 2017-08-29 2018-02-09 宁波保税区攀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荨麻汁及用法食品药汁日化品理疗药汁含护肤
CN107751266A (zh) * 2017-10-25 2018-03-06 郭象起 一种纯中药多效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2591B (zh) 202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9654B (zh) 一种中药有机肥料
CN102515927B (zh) 一种药效型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17661B (zh) 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77921B (zh) 一种复合生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84864B (zh) 林果注干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21122B (zh) 一种高效杀虫真菌及其用途
CN101427692B (zh) 植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3142A (zh) 一种葡萄专用活性生物药肥
Shortt et al. A review of the biology of the weedy Siberian peashrub, Caragana arborescens, with an emphasis on its potential effects in North America.
CN101965848B (zh) 一种高效防治油茶主要病害的生物源农药及其应用
CN106490008A (zh) 一种防治果树病虫害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1083B (zh) 一种植物源农药增效剂及其应用
CN103918729A (zh) 一种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07014A (zh) 一种苹果树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04962B (zh) 一种防治迟眼蕈蚊幼虫的组合物
KR100555077B1 (ko) 식물체 발효액 및 상기 발효액을 사용하는 시비 또는 살충방법
CN109369256A (zh) 具有杀虫活性的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6508968B (zh) 一种防治苹果霉心病的杀菌组合物
CN106472591A (zh)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0487A (zh) 一种中药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利用该中药材提取物防治小麦蚜虫的方法
CN102643145A (zh) 一种砀山梨专用活性生物药肥
CN109169736A (zh) 一种以薄荷和苦瓜为基材的驱虫剂及制备方法、应用
CN106818930A (zh) 一种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植物源双杀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5862A (zh) 一种用于苹果树栽培的复合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Said et al. Comparin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 extracts with a chemical insecticide for management of the aphid, Aphis gossypii in sunflow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