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0239B - 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0239B
CN106470239B CN201510519935.5A CN201510519935A CN106470239B CN 106470239 B CN106470239 B CN 106470239B CN 201510519935 A CN201510519935 A CN 201510519935A CN 106470239 B CN106470239 B CN 1064702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finger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199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0239A (zh
Inventor
汪婵
吴黄伟
黄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199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70239B/zh
Priority to US15/235,865 priority patent/US1022925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470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0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0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0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5Task life-cycle, e.g. stopping, restarting, resuming execution
    • G06F9/4856Task life-cycle, e.g. stopping, restarting, resuming execution resumption being on a different machine, e.g. task migration, virtual machine mig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Bioeth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本发明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

Description

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与单一设备应用陷入发展瓶颈相对应的,是多设备的交互兴起。当今,全触屏智能手机与平板设备已经达到一定饱和度,用户已经习惯于在众多屏幕中流转,但却还没有太多产品真正思考过如何让用户在多设备之间来去自如。
为了在使用场景同时拥有多个设备时,多个设备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智能地将最好的完整的体验奉送给消费者;苹果公司对电脑上的Mac OS和移动终端上的iOS系统进行了深度的融合与互动连接,用户可以利用handoff(切换)功能实现在iPhone上编写一封邮件时,坐在Mac前可以接着编写那封未完成的邮件。或者在Mac上浏览网页,然后在iPad上继续浏览同一页面。只要设备登录到同一iCloud帐户,并且设备彼此靠近时,一切便会自动进行。
在利用handoff功能实现任务切换时,发现如下缺陷:用户正在Mac上浏览网页或看视频,其他用户使用其iPad,由于handoff功能会将Mac上当前显示的内容同步至iPad,所以导致其他用户在iPad上也可以看到用户正在进行的操作,这有可能会泄露隐私。或者是用户在Mac上编辑邮件,突然离开一会,小孩玩iPad导致用户编辑的邮件内容全部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
结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所述第二设备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请求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云端同步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其中,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相同。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当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本地存储中保存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
结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如下操作方式中至少一种:点击、按压、滑动、旋转、扭动。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根据用户选中所述第二设备所生成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
结合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哈希;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所述第二设备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预先保存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与任务切换功能关联;
当所述用户触发所述任务切换功能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
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账号不同;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多个邻近设备各自的登录账号。
结合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蓝牙或者无线保真WI-FI获取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上传至云端,并向所述云端请求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
结合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云端请求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所述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保存于所述云端的共享群组中;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在线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任务切换设备,所述任务切换设备为第二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采集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
结合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所述计算单元具体包括:
复原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包括:
请求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请求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云端同步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其中,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相同。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任务切换设备,所述任务切换设备为第二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采集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本地存储中保存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
结合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如下操作方式中至少一种:点击、按压、滑动、旋转、扭动。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任务切换设备,所述任务切换设备为第二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根据用户选中所述第二设备所生成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采集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
结合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本发明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哈希;所述计算单元具体包括:
复原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任务切换设备,所述任务切换设备为第一设备,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预先保存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与任务切换功能关联;
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触发所述任务切换功能时,采集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账号不同;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多个邻近设备各自的登录账号。
结合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本发明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通过蓝牙或者无线保真WI-FI获取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
上传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上传至云端,并向所述云端请求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
建立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
结合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本发明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请求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向云端请求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所述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保存于所述云端的共享群组中;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在线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
建立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个用户或终端,但用户或终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用户或终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用户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用户,类似地,第二用户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用户;同样的,第二用户也可以被称为第三用户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为了解决在实际使用中,handoff功能可能会泄露用户隐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务切换方法,本方法主要由任务切换设备执行;首先,对本发明中涉及到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说明:
(1)指纹识别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图像获取:通过专门的指纹采集或扫描仪、数字相机、智能手机等获取指纹图像。
图像压缩:将指纹数据库的图像经过压缩后存储,目的是减少存储空间。
图像处理:指纹区域检测、图像质量判断、方向图和频率估计、图像增强、指纹图像二值化和细化等。
指纹形态和细节特征提取:获取指纹特征并提取交下一步分析。指纹形态特征包括中心(上、下)和三角点(左、右)等,细节特征点主要包括纹线的起点、终点、结合点和分叉点。
指纹比对:对比两个以上指纹以分析是否为同一指纹来源。
(2)为了应对指纹扫描中产生的噪声,有一种安全梗概技术,具体描述如下。在注册阶段,编码模块对指纹X进行编码,并产生梗概P。在解码阶段,梗概P可以把一个相近的指纹X’纠正为X。由此X可以去噪声。同时从梗概P并不能推导出指纹的信息。
简要过程:(1)从指纹中获取关键点之后,往点集中加入随机点,计算梗概P;(2)计算得到指纹中获取的关键点的hash值;(3)根据用户输入的指纹与梗概P复原出指纹模板,计算指纹模板的hash值;(4)验证指纹模板的hash值是否与指纹中获取的关键点的hash值匹配。
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请参阅图1,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或第一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或可穿戴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移动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媒体播放器、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例如在第一设备iPhone上编辑邮件内容,通过handoff功能,第二设备iPad上显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iPhone上编辑邮件的任务可切换至第二设备iPad上执行;其中,该handoff功能可通过如下任一种操作或多种操作的组合触发:点击、按压、滑动、旋转、扭动、语音输入、声纹输入。
该提示信息可以图标的形式呈现,譬如:角标或徽章,提示框,加锁。例如,第二设备iPad呈现邮件图标,提示用户第一设备iPhone执行的编辑邮件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iPad执行;可选的,该提示信息还可以是多任务界面的应用截图,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102、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操作可包括如下操作方式中至少一种:点击、按压、滑动、旋转、扭动。
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具体可通过所述第二设备中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或者虹膜传感器采集,例如,用户在第二设备iPad上输入指纹,输入方式可通过按键或者触摸屏幕实现,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其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采集用户与指纹传感器接触部位的身体表面纹路信息(包括指纹信息,掌纹信息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形式的可执行的命令,该指纹传感器可以包括电容指纹传感器,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光学指纹传感器,温度指纹传感器等,可以是划擦式指纹传感器,也可以是按压式指纹传感器。该虹膜传感器可以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形式的,处理单元可执行的命令,虹膜传感器可以是通过增加滤光片的方式复用上述的摄像头,也可以是单独增加一个专用的虹膜传感器。
103、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104、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例如,第二设备iPad根据用户在iPad上进行所述第一操作输入的手指指纹并结合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第三指纹信息。
105、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例如,第二设备iPad判断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指纹验证成功,使用手指向上滑动上述提示信息所呈现的邮件图标,则启动第二设备iPad上与所切换任务对应的app,第二设备iPad显示并执行与第一设备iPhone上相同的任务,若不匹配,则指纹验证失败,第二设备iPad无法执行与第一设备iPhone上相同的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201、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202、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步骤201、202对应参考步骤101、102,此处不再赘述。
203、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指纹的指纹梗概和哈希;用户在所述第一设备上注册指纹,全屏指纹识别时,单次操作可以采集并注册多个指纹,非全屏指纹识别时,需要一个一个的注册指纹。例如,用户在第一设备iPhone上注册10个手指的指纹信息,此处的注册10个手指的指纹信息仅作为举例,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注册多少个指纹信息是根据移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确定的,若移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允许用户注册3个指纹信息,则用户只能注册3个指纹信息,此处不限定指纹数量以及指纹种类。
204、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例如,第二设备iPad根据用户在iPad上执行所述第一操作输入的现场指纹并结合步骤203中获取的所述用户在第一设备iPhone上注册的10个手指的指纹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205、所述第二设备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复原出的指纹模板,计算该指纹模板的哈希。
206、当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例如,判断步骤204中复原出的指纹模板的哈希与获取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指纹验证成功,使用手指向上滑动邮件图标,则启动第二设备iPad上与所切换任务对应的app,第二设备iPad显示并执行与第一设备iPhone上相同的任务,若不匹配,则指纹验证失败,第二设备iPad无法执行与第一设备iPhone上相同的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并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所述第二设备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当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发明人在使用过程中还发现,假设用户正在编辑邮件,当手机快没电的时候,需使用handoff切换到另一个设备,如果该用户的其他设备是使用另一个Apple ID账户登录的设备,那么,邮件内容将无法handoff到另一个Apple ID登录的设备上。为了解决现有的handoff功能只能使用同一个Apple ID账户,不能扩展到可以使用不同Apple ID账户进行handoff,功能局限,不灵活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法:
请参阅图3,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301、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参见步骤102中相关说明;需要额外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设备iPhone与第二设备iPad使用相同的iCloud账户登录,则第一设备iPhone上的当前任务自动同步至邻近的第二设备iPad;若第一设备iPhone与第二设备iPad使用不同的iCloud账户登录,则事先将第一设备iPhone上保存的指纹信息与handoff功能关联,存储关联信息。在第一设备iPhone上检测手指对handoff功能按钮的触摸,获取用户操作手指的指纹图像,验证指纹是否与第一设备iPhone上保存的指纹信息匹配,若匹配,则确定将第一设备iPhone当前任务同步至邻近设备。iPhone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包括多个邻近设备登陆的Apple ID信息。iPhone呈现多个邻近设备的Apple ID以供用户选择同步当前任务至哪一个邻近设备。用户选择第二设备iPad的AppleID信息,以便于将iPhone的当前任务同步至邻近的所述iPad。
302、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参见步骤102中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303、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请求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起请求,请求获取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304、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例如,第二设备iPad接收第一设备iPhone安全传送的所述用户已注册的10个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305、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306、所述第二设备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307、当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
步骤305、306、307对应参考步骤204、205、206中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并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所述第二设备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当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且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所述第二设备上也不需要注册指纹,具有较佳的灵活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4,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401、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402、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步骤401、402对应参考步骤101、102中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403、所述第二设备获取云端同步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获取云端同步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其中,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相同;例如,用户在第一设备iPhone上注册10个手指的指纹信息,此处的注册10个手指的指纹信息仅作为举例,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注册多少个指纹信息是根据移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确定的,若移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允许用户注册3个指纹信息,则用户只能注册3个指纹信息,此处不限定指纹数量以及指纹种类;第一设备iPhone将该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梗概和哈希同步至云端iCloud,该云端iCloud与iPhone的登录账号Apple ID关联,云端iCloud将指纹梗概和哈希事先同步至使用相同Apple ID账户登录的设备。
进一步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梗概同步的策略,例如可以由iPone同步到iPad和Mac,也可以由iPad和Mac同步到iPhone。通过检测设备类型,若设备类型符合策略要求,则通过iCloud同步指纹梗概和哈希;若设备类型不符合策略要求,则不允许同步指纹梗概和哈希,或请求验证用户身份,验证通过才允许通过iCloud同步指纹梗概和哈希。
404、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405、所述第二设备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406、当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
步骤404、405、406对应参考步骤204、205、206中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获取云端同步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并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所述第二设备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当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5,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501、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例如,第二设备iPad在锁屏界面显示提示信息所呈现的邮件图标,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iPhone上执行的编辑邮件的任务可切换至第二设备iPad上执行;可选的,该提示信息还可以是多任务界面的应用截图,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502、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例如,用户使用手指向上滑动上述提示信息所呈现的邮件图标,在向上滑动邮件图标的过程中第二设备iPad检测手指指纹信息。
503、当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本地存储中保存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本地存储中保存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例如,第二设备iPad判断指纹信息与第二设备iPad本地存储中保存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指纹验证成功,启动第二设备iPad上与所切换任务对应的app,第二设备iPad显示并执行与第一设备iPhone上相同的任务,若不匹配,则指纹验证失败,第二设备iPad无法执行与第一设备iPhone上相同的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当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本地存储中保存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相同,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设备的本地存储中保存有同一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如下操作方式中至少一种:点击、按压、滑动、旋转、扭动。
请参阅图6,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601、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根据用户选中所述第二设备所生成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根据用户选中所述第二设备所生成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例如,用户在第一设备iPhone上使用手指1选择邻近的第二设备iPad,在iPhone上的系统提示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为“手指1”,或弹出选项卡由用户选择所使用的手指;iPhone上生成“手指1”的临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传送至iPad。
602、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参考步骤101中相关描述,需要额外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设备iPhone与第二设备iPad使用相同的iCloud账户登录,则第一设备iPhone上的当前任务自动同步至邻近的第二设备iPad;若第一设备iPhone与第二设备iPad使用不同的iCloud账户登录,在iPhone上检测“手指1”对handoff功能按钮的触摸,通过用户手指的触摸,启动对iPhone当前任务的同步功能,确定将iPhone当前任务同步至邻近设备。iPhone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包括邻近设备登陆的Apple ID信息。iPhone呈现多个邻近设备的Apple ID以供用户选择同步当前任务至哪一个邻近设备。若用户选择iPad的Apple ID信息,则将iPhone编辑邮件的当前任务同步至所选择的Apple ID信息对应的邻近的iPad。iPad呈现所述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该提示信息可以为:明确要求用户输入“手指1”的指纹。
603、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604、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605、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
步骤603、604、605对应参考步骤102、104、105中相关说明,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均不需保存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而是通过生成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作为临时指纹信息替代所述保存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根据用户选中所述第二设备所生成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且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上也不需要注册指纹,具有较佳的灵活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7,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701、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根据用户选中所述第二设备所生成的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根据用户选中所述第二设备所生成的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例如,用户在第一设备iPhone上使用手指1选择邻近的第二设备iPad,在iPhone上的系统提示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为“手指1”,或弹出选项卡由用户选择所使用的手指;iPhone上生成“手指1”的临时指纹梗概和哈希,并将所述临时指纹梗概和哈希传送至iPad。
702、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703、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702、703对应参考602、603中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704、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例如,第二设备iPad根据用户在iPad上执行所述第一操作输入的现场指纹并结合步骤701中生成“手指1”的临时指纹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705、所述第二设备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复原出的指纹模板,计算该指纹模板的哈希。
706、当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与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哈希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
步骤706对应参考步骤206中相关说明,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均不需保存用户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而是通过生成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作为临时指纹梗概和哈希替代所述用户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根据用户选中所述第二设备所生成的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并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当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与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哈希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且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上也不需要注册指纹,具有较佳的灵活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从第一设备的角度来说,请参阅图8,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801、第一设备预先保存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与任务切换功能关联;
例如,在第一设备iPad上保存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与任务切换handoff功能关联,存储关联信息。
802、当所述用户触发所述任务切换功能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
例如,在第一设备iPad上检测用户手指对handoff功能按钮的触摸,获取用户操作手指的指纹图像。
803、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账号不同;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多个邻近设备各自的登录账号。
例如,第一设备iPad验证指纹是否与iPad上保存的指纹信息匹配,若匹配,则确定将iPad当前任务同步至邻近设备;iPad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包括多个邻近设备登陆的Apple ID信息;iPad呈现多个邻近设备的Apple ID以供用户选择同步当前任务至哪一个邻近设备;用户选择将iPad的当前任务切换至附近的第二设备iPhone,iPhone呈现邮件图标,提示用户存在任务可以切换;在iPhone屏幕上使用手指向上滑动提示信息,启动iPhone上与所切换任务对应的app,同步iPad上的当前任务;用户在iPhone上继续当前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预先保存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与任务切换功能关联;当所述用户触发所述任务切换功能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且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所述第二设备也不需要注册指纹,具有较佳的灵活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9,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901、第一设备预先保存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与任务切换功能关联;
902、当所述用户触发所述任务切换功能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
步骤901、902对应参考步骤801、802,此处不再赘述。
903、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蓝牙或者无线保真WI-FI获取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
例如,第一设备iPad通过蓝牙、WiFi发现多个邻近设备,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如Apple ID的哈希值。
904、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上传至云端,并向所述云端请求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
例如,第一设备iPad将获取到的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上传至云端iCloud,用于请求多个邻近设备各自对应的登录账号Apple ID;iCloud接收到iPad发送的请求后,查找多个标识符对应的Apple ID。
905、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账号不同;例如,云端iCloud将邻近设备对应的Apple ID发送给第一设备iPad;iPad呈现多个邻近设备的Apple ID以供用户选择同步当前任务至哪一个邻近设备。
906、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
例如,云端iCloud通过用户选定的登录账号Apple ID将其对应的设备与第一设备iPad建立连接,如使用蓝牙配对时,iCloud将配对密钥分别发送给用户选定的第二设备和iPad,使得用户选定的第二设备和iPad能够配对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蓝牙或者无线保真WI-FI获取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上传至云端,并向所述云端请求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且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且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所述第二设备也不需要注册指纹,具有较佳的灵活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0,本发明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1001、第一设备预先保存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与任务切换功能关联;
1002、当所述用户触发所述任务切换功能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
步骤1001、1002对应参考步骤801、802,此处不再赘述。
1003、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设备向云端请求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设备向云端请求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其中,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所述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保存于所述云端的共享群组中。
1004、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在线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在线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账号不同;例如,云端iCloud查询iCloud的共享群组family share中的在线设备,把当前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Apple ID发送给第一设备iPad,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Apple ID从所述在线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
1005、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
例如,云端iCloud通过用户选定的登录账号Apple ID将其对应的设备与第一设备iPad建立连接,如使用蓝牙配对时,iCloud将配对密钥分别发送给用户选定的第二设备和iPad,使得用户选定的第二设备和iPad能够配对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设备向云端请求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在线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且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所述第二设备也不需要注册指纹,具有较佳的灵活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任务切换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现以iPhone与iPad之间进行邮件编写任务的切换过程为例进行如下描述:
首先,用户在iPhone上注册一个或多个手指的指纹信息,然后在iPhone上编写邮件,该指纹信息包括指纹的梗概和哈希;iPhone iOS检测手指对邮件handoff功能按钮的触摸,当检测到触摸操作时触发切换编写邮件至邻近的iPad的操作;若iPad与iPhone使用相同iCloud账户登录,则iPhone上的当前任务自动同步至邻近的iPad;若iPad与iPhone使用不同iCloud账户登录,则事先将iPhone上保存的指纹信息与handoff功能关联,存储关联信息。在iPhone上检测手指对handoff功能按钮的触摸,获取用户操作手指的指纹图像,验证指纹是否与iPhone上保存的指纹信息匹配,若匹配,则确定将iPhone当前任务同步至邻近设备。iPhone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包括多个邻近设备登陆的Apple ID信息。iPhone呈现多个邻近设备的Apple ID以供用户选择同步当前任务至哪一个邻近设备。用户选择iPad的Apple ID信息,以便于将iPhone的当前任务同步至邻近的iPad。
iPhone发送邮箱账户信息给邮箱服务器Email Server,向Email Server请求邮件标识;Email Server保存邮箱账户信息,并为邮件分配对应的邮件标识;Email Server发送邮件标识给iPhone;iPhone将编写邮件的当前任务和邮件标识打包;iPhone将当前任务和附加邮件标识发送给iPad。
iPad屏幕上呈现邮箱应用的图标,提示用户存在邮件任务可以切换,并要求用户输入指纹,用户在iPad上输入指纹,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用户指纹信息;iPad向iPhone请求一个或多个手指的指纹梗概和哈希;iPad接收iPhone安全传送的一个或多个手指的指纹梗概和哈希,根据指纹梗概并结合用户在iPad上输入的指纹,复原指纹模板,计算指纹模板的哈希。
iPad判断复原出的指纹模板的哈希与接收到的iPhone安全传送的一个或多个手指的哈希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指纹验证成功;使用手指在iPad上向上滑动邮箱应用的图标,启动iPad上与邮箱应用图标对应的app,同步iPhone上编写邮件的当前任务,使用户在iPad上继续编写邮件。
邮件编写完成后,iPad向Email Server发送邮件,并附带邮件标识。Email Server查找邮件标识对应的邮箱账户信息,以正确的发件人信息发送邮件。Email Server将邮件发送成功的通知发送给iPad。iPad清除已切换的任务相关的所有数据。若不匹配,则指纹验证失败,iPad无法执行与iPhone上相同的任务。
以上对本发明中的任务切换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将从装置的角度对任务切换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以上述第二设备的角度,请参阅图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任务切换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1101,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采集单元1102,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获取单元1103,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计算单元1104,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执行单元1105,用于在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101显示提示信息;采集单元1102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获取单元1103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计算单元1104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执行单元1105在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请参阅图12,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所述计算单元1104具体包括:
复原子单元1201,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计算子单元1202,用于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原子单元1201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计算子单元1202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当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请参阅图13,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1103具体包括:
请求子单元1301,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请求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接收子单元13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本发明实施例中,请求子单元1301向所述第一设备请求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接收子单元1302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不仅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且本发明中所述任务切换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所述任务切换设备上也不需要注册指纹,具有较佳的灵活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获取单元1103具体用于获取云端同步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其中,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任务切换设备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4,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该任务切换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1401,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采集单元1402,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执行单元1403,用于在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本地存储中保存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401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采集单元1402接收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执行单元1403在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本地存储中保存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相同,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设备的本地存储中保存有同一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如下操作方式中至少一种:点击、按压、滑动、旋转、扭动。
请参阅图15,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该任务切换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150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根据用户选中所述第二设备所生成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显示单元1502,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采集单元1503,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计算单元1504,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执行单元1505,用于在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501接收第一设备根据用户选中所述第二设备所生成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显示单元1502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采集单元1503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计算单元1504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执行单元1505在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且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上也不需要注册指纹,具有较佳的灵活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请参阅图16,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哈希;所述计算单元1504具体包括:
复原子单元1601,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计算子单元1602,用于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原子单元1601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计算子单元1602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当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与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哈希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7,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该任务切换设备包括:
存储单元1701,用于预先保存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与任务切换功能关联;
采集单元1702,用于在所述用户触发所述任务切换功能时,采集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
处理单元1703,用于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账号不同;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多个邻近设备各自的登录账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单元1701预先保存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与任务切换功能关联;采集单元1702在所述用户触发所述任务切换功能时,采集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处理单元1703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且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所述第二设备也不需要注册指纹,具有较佳的灵活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请参阅图18,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单元1703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1801,用于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通过蓝牙或者无线保真WI-FI获取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
上传子单元1802,用于将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上传至云端,并向所述云端请求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
第二获取子单元1803,用于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
建立子单元1804,用于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
本发明实施中,第一获取子单元1801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通过蓝牙或者无线保真WI-FI获取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上传子单元1802将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上传至云端,并向所述云端请求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第二获取子单元1803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建立子单元1804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且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所述第二设备也不需要注册指纹,具有较佳的灵活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请参阅图19,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单元1703具体包括:
请求子单元1901,用于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向云端请求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云端与所述任务切换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所述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保存于所述云端的共享群组中;
获取子单元1902,用于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在线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
建立子单元1903,用于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请求子单元1901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向云端请求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云端与所述任务切换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所述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保存于所述云端的共享群组中;获取子单元1902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在线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建立子单元1903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且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所述第二设备也不需要注册指纹,具有较佳的灵活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11至图19所示的实施例从功能单元的角度对任务切换设备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以下结合图20和图16所示的实施例从硬件角度对任务切换设备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该任务切换设备包括:输入装置2001、输出装置2002、处理器2003和存储器2004。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任务切换设备可以具有比图20所示出的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或设置,各个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存储器20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2003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2004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
存储器2004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
操作指令: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
操作系统: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出装置2002用于:
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001用于:
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2003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2003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所述处理器20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503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设备请求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503具体用于:
获取云端同步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其中,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相同。
如图21所示,该任务切换设备包括:输入装置2101、输出装置2102、处理器2103和存储器2104。
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出装置2102用于:
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101用于:
接收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2103用于:
当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本地存储中保存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2103当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本地存储中保存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相同,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设备的本地存储中保存有同一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如下操作方式中至少一种:点击、按压、滑动、旋转、扭动。
如图22所示,该任务切换设备包括:输入装置2201、输出装置2202、处理器2203和存储器2204。
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201用于:
接收第一设备根据用户选中所述第二设备所生成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出装置2202用于:
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201还用于:
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2203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2203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哈希;所述处理器22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如图23所示,该任务切换设备包括:输入装置2301、输出装置2302、处理器2303和存储器2304。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2303用于:
预先保存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与任务切换功能关联;
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301用于:
当所述用户触发所述任务切换功能时,采集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2303还用于:
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账号不同;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多个邻近设备各自的登录账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2303预先保存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与任务切换功能关联;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处理器2303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从而限制其他设备或用户在切换任务过程中获取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上的任务而造成隐私泄露或数据内容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303具体用于:
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通过蓝牙或者无线保真WI-FI获取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
将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上传至云端,并向所述云端请求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云端与所述任务切换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
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
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303具体用于:
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向云端请求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云端与所述任务切换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所述在线设备的登录账号保存于所述云端的共享群组中;
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在线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
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
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所述第二设备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请求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云端同步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其中,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相同。
4.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根据用户选中所述第二设备所生成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第二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任务;
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哈希;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所述第二设备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5.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预先保存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与任务切换功能关联;
当所述用户触发所述任务切换功能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
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账号不同;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多个邻近设备各自的登录账号;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蓝牙获取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上传至云端,并向所述云端请求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
6.一种任务切换设备,所述任务切换设备为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采集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
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哈希;
所述计算单元具体包括:
复原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任务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包括:
请求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请求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任务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云端同步的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梗概和哈希;其中,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相同。
9.一种任务切换设备,所述任务切换设备为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根据用户选中所述第二设备所生成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执行的任务可切换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采集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并采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上执行所述任务;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第三指纹信息;
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执行所述任务;
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为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哈希;
所述计算单元具体包括:
复原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的手指指纹和所述用户的第一手指指纹的梗概复原出指纹模板;
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得到所述指纹模板的哈希。
10.一种任务切换设备,所述任务切换设备为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预先保存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与任务切换功能关联;
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触发所述任务切换功能时,采集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获取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账号不同;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多个邻近设备各自的登录账号;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手指指纹与所述用户的已注册手指指纹的指纹信息匹配时,通过蓝牙获取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
上传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邻近设备的标识符上传至云端,并向所述云端请求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设备的登录账号;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登录账号关联;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云端发送的所述登录账号,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登录账号从所述多个邻近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二设备;
建立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云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任务切换。
CN201510519935.5A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6470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9935.5A CN106470239B (zh)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5/235,865 US10229259B2 (en) 2015-08-21 2016-08-12 Task handoff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9935.5A CN106470239B (zh)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0239A CN106470239A (zh) 2017-03-01
CN106470239B true CN106470239B (zh) 2020-01-10

Family

ID=58157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19935.5A Active CN106470239B (zh)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229259B2 (zh)
CN (1) CN1064702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10697B2 (en) * 2015-10-28 2018-10-23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Environmental dete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TWI590072B (zh) * 2015-12-29 2017-07-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雲端管理系統及其裝置管理方法
US10165613B2 (en) * 2016-10-06 2018-12-25 Htc Corpor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and bluetooth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US10754685B2 (en) * 2017-03-03 2020-08-2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ross-device task registration and resumption
US10269351B2 (en) 2017-05-16 2019-04-23 Google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suming dialog sessions via automated assistant
CN107395363B (zh) * 2017-07-31 2020-12-15 南京中诚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共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263399B2 (en) * 2017-07-31 2022-03-01 Apple Inc. Correcting input based on user context
US11424947B2 (en) * 2017-08-02 2022-08-2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Grouping electronic devices to coordinate action based on context awareness
CN111034154B (zh) * 2017-09-29 2022-10-28 苹果公司 多设备通信管理
CN107872381B (zh) * 2017-11-20 2020-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提示方法及装置
US10419219B1 (en) * 2018-10-08 2019-09-17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accessible medium for actionable push notifications
CN110532927A (zh) * 2019-08-23 2019-12-03 广东华芯微特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指纹注册方法、指纹验证方法及装置
US10839060B1 (en) * 2019-08-27 2020-11-17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Techniques for multi-voice speech recognition commands
CN110569075B (zh) * 2019-09-12 2020-10-02 浙江立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操作系统的切换方法
CN112235412B (zh) * 2020-10-22 2023-08-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486738A (zh) * 2021-06-22 2021-10-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1991282B2 (en) * 2021-07-30 2024-05-21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Distributed private key recovery
US20240143387A1 (en) * 2022-10-28 2024-05-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andoff of executing application between local and cloud-based computing devic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5641A (zh) * 2014-04-27 2014-07-30 钟赛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指纹指令系统与方法
WO2015084750A2 (en) * 2013-12-02 2015-06-11 24/7 Custome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mlessly transitioning device-based intera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87248B2 (en) * 2002-10-08 2009-02-03 Brian Mor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a computer session between devices
US7421582B2 (en) * 2004-05-28 2008-09-0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tual authentication at handoff in a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90150178A1 (en) * 2007-12-05 2009-06-11 Rick Douglas Sutt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Physical Metrics In A Social Commerce System
US8725745B2 (en) * 2009-04-13 2014-05-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vision of applications to mobile devices
US9537957B2 (en) * 2009-09-02 2017-01-0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eamless application session reconstruction between devices
CN101674299B (zh) * 2009-10-16 2013-04-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密钥生成方法
CN101702802B (zh) * 2009-11-03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越区切换的方法
US8527591B2 (en) * 2010-05-20 2013-09-03 Actual 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real-time, sharable browsing experience on a guest device
CN102609677A (zh) * 2011-01-21 2012-07-25 北京数字指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和纠错码的生物特征密码系统
US9414105B2 (en) * 2011-02-14 2016-08-09 Blackfire Research Corporation Mobile source device media playback over rendering devices at lifestyle-determined locations
US9247290B2 (en) * 2011-02-16 2016-01-26 Sony Corporation Seamless transition between display applications using direct device selection
US9654821B2 (en) * 2011-12-30 2017-05-16 Sono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ed music playback
US20140105561A1 (en) * 2012-10-15 2014-04-17 Broadcom Corporation Secure handoff among devices during media playback
CN103516775B (zh) * 2012-12-28 2016-08-3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设备间快速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3634109B (zh) 2013-10-31 2017-02-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操作权限验证方法和装置
US9736245B2 (en) * 2014-08-25 2017-08-15 Usablenet Inc.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web sessions and device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84750A2 (en) * 2013-12-02 2015-06-11 24/7 Custome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mlessly transitioning device-based interaction
CN103955641A (zh) * 2014-04-27 2014-07-30 钟赛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指纹指令系统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29259B2 (en) 2019-03-12
US20170053110A1 (en) 2017-02-23
CN106470239A (zh)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0239B (zh) 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US9600079B2 (en) Surface determination via bone conduction
US9589482B2 (en) Bone conduction tags
CN107451550B (zh) 指纹解锁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US8928587B1 (en) Automatic device login based on wearable sensor fusion
EP297792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rification using verification code
US201603281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ying im message
US20170164027A1 (en) Video recommend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2521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terminals
US10216915B2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7832595B (zh) 一种锁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932102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11897507A (zh) 投屏方法、装置、第二终端和存储介质
US11321280B2 (en) Multimedia file shar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8002678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20180034799A1 (en) Method of pushing passwords, pushing system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161184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handwriting data
CN107948093A (zh) 调节终端设备中应用网速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7602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454251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KR101923441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컨텐츠 추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12115455A (zh) 多个用户账号的关联关系设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05337937B (zh) 网络验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00572A (zh) 终端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711048B (zh)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