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5396A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设备以及无线基站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设备以及无线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5396A
CN106465396A CN201480079953.XA CN201480079953A CN106465396A CN 106465396 A CN106465396 A CN 106465396A CN 201480079953 A CN201480079953 A CN 201480079953A CN 106465396 A CN106465396 A CN 106465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wireless 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radio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99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实川大介
田中良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CT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65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53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与无线基站(10)进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设备(20‑3)利用分配给第二无线设备(20‑1、20‑2)之间的不借助于无线基站(10)的无线设备间通信的无线资源发送第一无线设备(20‑3)的识别信息。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设备以及无线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设备以及无线基站。
背景技术
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和LTE-Advanced的标准化过程中,研究着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的通信。
D2D通信是一种移动台等无线设备之间直接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不借助于无线基站。D2D通信作为在例如由于大规模灾害等无法实现经由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还可以称为“蜂窝通信”)的情景下的替代性或者辅助性公共安全通信的例子,受到各界议论。
现有技術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P-122009,“Study on LTE Device to Device ProximityServices”,Qualcomm,Dec.2012.
非专利文献2:TR36.843V0.3.1,“Study on LTE Device to Device ProximityServices-Radio Aspects”,Nov.201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关于D2D通信的上述议论中,不能说对于蜂窝通信与D2D通信之间的干扰的影响的研讨足够充分。因此,有时降低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特性、效率等(可以统称为“无线通信性能”。)。
在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高无线通信性能。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一方面中,无线通信系统(或者无线通信方法)的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设备利用无线资源发送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是分配为第二无线设备之间的不借助于所述无线基站的无线设备间通信用的无线资源。
并且,在一方面中,无线设备具有发送部,所述发送部将该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利用无线资源进行发送,所述无线资源是分配为其他无线设备之间的不借助于无线基站的无线设备间通信用的无线资源。
进一步地,在一方面中,无线设备是不借助于无线基站而与第一无线设备进行无线设备间通信的第二无线设备,所述无线设备具有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与所述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第三无线设备利用分配为所述无线设备间通信用的无线资源发送的所述第三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
并且,在一方面中,无线基站具有:接收部,其接收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无线资源,使得所述第三无线设备用于与所述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中的无线资源与所述无线设备间通信用的无线资源不重复,其中,所述第三无线设备是通过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来识别的。
发明效果
作为一方面,可以提高无线通信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2(A)是示意地示出D2D通信和蜂窝通信中利用不同的频率资源的样子的图,(B)是示意地示出D2D通信和蜂窝通信共享相同的频率资源的样子的图。
图3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无线基站中的PDCCH的发送信号的生成步骤例子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中示出的移动台的PUSCH的发送时机的图。
图5是示意地示出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蜂窝通信的移动台发送发现信号(DS)的样子的图。
图6是示出图1以及图5示出的无线基站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图1以及图5示出的进行D2D通信的移动台构成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图1以及图5示出的进行蜂窝通信的移动台构成例的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1以及图5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第一干扰避免方法)的时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第二干扰避免方法)的时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第三干扰避免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第四干扰避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只是示例,并不是用于排除在下面说明中没有明确记载的各种变形或技术的适用。并且,下面说明的各实施方式还可以适当地组合后进行实施。另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参照的附图中,在没有特别限定的情况下,标注相同的标记的部分表示同等或者相同的部分。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例的图。作为一种示例,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1具有一个或多个无线基站10以及多个移动台20-1~20-N(#1~#N)(N是2以上的整数)。但是,图1中举例说明了N=4的情况、即4台移动台20-1~20-4。在可以不区分移动台20-1~20-N时,简称为“移动台20”。
无线基站10形成无线区域100。位于无线区域100内的移动台20可以与无线基站10进行无线通信。无线基站100还可以形成多个无线区域100。根据无线基站10发送的无线电波到达范围来确定无线区域100。可以理解为通过无线基站10的最大发送功率来确定无线电波的最大到达范围。
“无线区域”还可以称为“小区”、“覆盖区域”或者“通信区域”。“小区”可以被划分为“扇区”。“小区”可以包括宏小区和小小区。小小区是电波到达范围(覆盖范围)比宏小区小的小区例子。小小区的名称可以根据覆盖区域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小小区还可以称为“毫微微小区”、“微微蜂窝小区”、“微小区”、“一体化皮基站”、“宏蜂窝小区”、“家庭小区”等。
无线基站10还被称为“基站(BS:Base Station)”、“节点B(NB)”或者“evolved NB(eNB)”。
移动台20是在位于小区100内时与无线基站10可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设备的例子。移动台20还可以被称为无线装置、移动终端、终端装置或者用户设备(UE)。移动台20的一个例子是便携式手机或只能手机。但是,移动台20还可以是固定在车辆或飞机、船舶等移动体的无线设备。并且,无线设备还可以包括构成传感器网络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传感器装置或测量仪(测量器)等。
移动台20与无线基站10之间的无线通信还可以称为“蜂窝通信”。作为蜂窝通信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以适用例如根据3GPP的LTE或LTE-Advanced的无线通信方式。或者移动台20与无线基站10之间的无线通信中适用根据“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WiMAX)”(注册商标)等方式的无线通信方式。
无线基站10可以以可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于图1中未示出的核心网。核心网可以包括服务网关(SGW)或分组数据网关(PGW)、移动管理实体(MME)等。包括核心网的通信网可以被称为接入网。接入网可以被称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进化型的统一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
无线基站10可通过例如有线接口与核心网连接。该有线接口可以被称为“S1接口”。但是,无线基站10还可以以通过无线接口可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于核心网。
并且,无线基站10可以以通过例如有线接口可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于图1中未示出的其他无线基站10。该有线接口可以被称为“X2接口”。但是,无线基站10还可以通过无线接口连接于其他无线基站。
无线基站10为位于本基站10所形成的小区100内的移动台20之间的蜂窝通信分配无线资源。无线资源的分配还可以称为“调度”。移动台20利用从无线基站10分配的无线资源,与无线基站10进行蜂窝通信。
作为一个示例,无线资源可通过时间以及频率来识别。例如,可以以按照时间以及频率对无线通信系统1可以利用的无线资源进行分割的分割资源单位进行无线资源的识别。分割资源可以被称为“资源块(RB)”,还可以被称为“资源元素(RE)”。
RE可以是无线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定义为一个子载波的一个符号。可以由多个RE来构成RE组(REG)。并且,可以由多个RE来构成一个RB。例如,可以由频域的12子载波×时域的7符号或者6符号构成一个RB。可以以RB单位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调度)。
移动台20可以直接与其他移动台20进行通信,而不借助于无线基站10。该通信可以称为“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无线设备间通信”或者“无线设备间直接通信”。作为一个示例,图1示意地示出了UE20-1以及UE20-2的一对设备进行D2D通信的样子。
另外,D2D通信还可以用在蜂窝通信的基础设施在运转的场景中。例如,UE20不借助于远方的无线基站10而直接与邻近的UE20通信,所以能够降低UE20的耗电。并且,通过将蜂窝通信的通信量卸载到D2D通信,从而能够减轻核心网侧的负载。
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也可以由无线基站10分配。UE20利用无线基站10分配的无线资源与其他UE20进行D2D通信。进行D2D通信的UE20可以简称为“DUE”。相对于此,与无线基站10进行蜂窝通信的UE20可以简称为“CUE”。UE20可以支持蜂窝通信和D2D通信的双方。
关于用于D2D通信以及蜂窝通信的无线资源(例如,频率资源)的分配,存在频率利用率与干扰的权衡关系。例如,如在图2(A)中示意地示出,如果将D2D通信和蜂窝通信中使用的频率资源设为不同,则不会出现D2D通信与蜂窝通信之间的干扰。但是,可使用的频率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有可能减少作为无线通信系统1的系统容量。
相对于此,例如,如图2(B)中示意地示出,如果D2D通信和蜂窝通信共享相同的频率资源,则可使用的频率资源比图2(A)时增加。但是,D2D通信和蜂窝通信分配有相同的频率资源,则会产生无线电波的干扰。
例如,在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的蜂窝通信中可使用为上行(UL)通信分配的频带传输D2D通信的信号。因此,D2D通信与UL的蜂窝通信出现干扰。
例如,在图1中,假设为DUE20-1以及DUE20-2之间的D2D通信和CUE20-3以及20-4与无线基站10之间的UL的蜂窝通信分配了相同的频率资源。
这时,D2D通信与蜂窝通信在距離上接近,则容易互相产生干扰。例如,存在从CUE20-3到无线基站10的UL发送(发送电波)给从DUE20-1到DUE20-2的发送电波带来干扰的可能性。
并且,存在从DUE20-1到DUE20-2的发送电波给从CUE20-3到无线基站10的UL发送(发送电波)带来干扰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由于进行蜂窝通信的CUE20-4位于小区边缘附近所以在蜂窝通信中控制发送功率的增加时,蜂窝通信将成为对于D2D通信的很大干扰源。
如果出现干扰,则最终有可能降低无线通行性能,比如减少作为无线通信系统1的系统容量等。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D2D通信和蜂窝通信共用相同的无线资源(例如,频带)时,也能够避免D2D通信与蜂窝通信之间的干扰,从而增加系统容量。
(第一干扰避免方法)
例如,进行D2D通信的DUE20尝试检测从无线基站10分配给进行蜂窝通信的CUE20的无线资源。DUE20在检测成功时,不使用分配给CUE20的无线资源进行D2D通信(可以称为“抑止”)。DUE20可以使用与分配给CUE20的无线资源不同的无线资源进行D2D通信。
作为一个示例,从无线基站10分配给CUE20的无线资源的检测可通过检测(解码)从无线基站10发送给CUE20的蜂窝通信的上行(UL)发送允许信息来实施。UL发送允许信息有时被称为UL授权(UL grant)。
作为一个示例,从无线基站10通过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向CUE20发送UL授权。作为一个示例,表示“UL授权”的控制信息中作为下行控制信息(DCI)可以包括CUE20使用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进行的发送中使用的频率资源的信息。换言之,“UL授权”中可以包括对于CUE20的UL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另外,表示“UL授权”的控制信息的格式有时被称为“DCI格式0”或者“DCI格式4”。
图3示出了无线基站10中的PDCCH的发送信号的生成步骤的例子。如图3的(1)~(2)中举例示出,无线基站10对DCI进行错误检查编码,在DCI添加循环冗余检查(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符号(比特)。
如图3的(2)~(3)中举例示出,对于添加在DCI的CRC比特,通过作为PDCCH的目的地的CUE20识别符的比特表达进行掩蔽处理。作为一个示例,CUE20的识别符可以是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符)。
另外,C-RNTI并不是永久性识别符,是一种例如在CUE20每次要求连接无线基站10时分配的暂时性识别符的例子。作为一个示例,在CUE20随机接入无线基站10时的随机接入步骤,可以由无线基站10向该CUE20分配C-RNTI。
如图3的(3)~(4)中举例示出,对于添加有被C-RNTI掩蔽处理的CRC比特的DCI进行纠错编码以及数据调制,从而生成PDCCH的发送信号。
如图3的(4)~(5)中举例示出,所生成的PDCCH的发送信号与其他发送给CUE20的PDCCH的发送信号连结并交织之后,映射到通过时间以及频率识别的无线资源(REG)后发送。
如果无线基站10未告知需要从无线基站10接收PDCCH的信号的无线资源,则CUE20在既定的检索范围(还可以称为“检索空间”。)内尝试接收信号的解码。
CUE20对于解码结果,利用自己的C-RNTI解除CRC比特的掩蔽,进行错误检查。没有错误的解码结果表示“UL授权”。在成功解码“UL授权”后,例如如图4中举例示出,CUE20在接收到“UL授权”起经过一定时间(例如,4ms)后,利用DCI表示的频率资源发送PUSCH的信号。
如上所述,对于通过PDCCH发送的“UL授权”的CUE20的解码处理包括利用该CUE20的C-RNTI解除CRC比特的掩蔽处理。因此,如果DUE20能够取得进行蜂窝通信的其他CUE20的C-RNTI,则DUE20使用该C-RNTI尝试发送给CUE20的PDCCH的信号的解码,从而能够解码发送给CUE20的“UL授权”。
如果成功解码发送给CUE20的“UL授权”,则DUE20能够检测到分配给该CUE20的频率资源。因此,DUE20不使用分配给CUE20的频率资源进行D2D通信,从而能够避免D2D通信与蜂窝通信的干扰。另外,DUE20试行对于通过PDCCH发送给其他CUE20的PDCCH的信号(UL授权)的解码,可以称为“监听”。
为了实现DUE20的“监听”,作为一个示例,进行蜂窝通信的CUE20利用从无线基站10分配的D2D通信用频率资源(可以称为“载波”。)发送该CUE20的C-RNTI。
如图5中概略性中举例示出,C-RNTI可以包含在用于检索进行D2D通信的DUE20的检索信号中。检索信号还可以称为“发现信号(DS)”。
DS是为了检索(发现)邻近的DUE20而发送的信号的一个例子,作为一个示例,基于与CUE20共同的识别符(cell-specific ID)生成后利用与CUE20共同的无线资源进行发送。
如图5中举例示出,DS可以是时分方式发送“序列(Sequence)”和“消息(message)”的信号。
“序列”是用于建立D2D通信的无线链路的信号例子,作为一个示例,可以是用于DUE20之间检测与已知信号的相关的信号。作为一个示例,“序列”的格式可以利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或SRS(Sounding ReferenceSignal:探测参考信号)的格式。
“消息”是传输控制信息的信号的一个例子,可以理解为“序列”携带的信息的一个例子。作为一个示例,“消息”格式可以利用PUSCH的格式。作为一个示例,使用“消息”来传输的控制信息可以是100比特左右的信息量。“序列”和“消息”可以通过不同的物理信道进行发送。
DS的发送频度(或者发送周期)可以设定为能够对应于CUE20的位置变化的程度的频度(或者周期)。并且,发送DS的CUE20可以是位于小区100内的所有的CUE20,还可以限定于一部分CUE20。可以设定为例如只有位于从无线基站100分开的地方(例如,小区边缘附近等)的CUE20发送DS。
如上所述,位于小区边缘附近的CUE20由于控制蜂窝通信的发送功率增加,所以对于周围的D2D通信有可能变为很大的干扰源,因此,即使仅限于这些CUE20来发送DS,也可以期待干扰避免效果。
另一方面,DUE20接收并检测CUE20发送的DS。DUE20能够接收并检测DS,表示发送该DS的CUE20有可能变为接收DS的DUE20的D2D通信的干扰源。换言之,DUE20可以只接收并检测对于自己的D2D通信有可能变为干扰源的CUE20发送的DS。
DUE20在接收到DS后取得包含在所接收到的DS的“消息”中的C-RNTI。之后,DUE20使用所取得的C-RNTI,可以试行对于通过PDCCH发送给CUE20的“UL授权”的解码。
成功解码“UL授权”的DUE20基于该“UL授权”中表示的UL频率资源的分配信息,不利用该“UL授权”的目的地CUE20利用PUSCH的UL发送中使用的频率资源进行D2D通信。另外,在D2D通信的数据传输(Communication)中可以收发基于PUSCH的信号。
下面,参照图6~图8说明用于实现上述的第一干扰避免方法的无线基站10、DUE20以及CUE20的构成例。图6是示出无线基站10的构成例的框图,图7是示出DUE20的构成例的框图,图8是示出CUE20的构成例的框图。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有时将DUE20简化记载为“DUE20D”,CUE20简化记载为“CUE20C”。
(无线基站10的构成例)
如图6示出,作为一个示例,无线基站10具备调度器111、PDSCH生成部112A、PDCCH(UL授权)生成部112B、物理信道复用部113、发送RF(Radio Frequency:射频)部114以及发送天线115。
调度器111是整体控制无线基站10的动作的控制部的一个例子,或者可以理解为包含在该控制部中的功能部的一个例子。可以理解为PDSCH生成部112A、UL授权生成部112B、物理信道复用部113、发送RF部114以及发送天线115是无线基站10的DL发送系统(发送部或者发送机)的一个例子。
并且,如图6中举例示出,无线基站10作为UL接收系统(接收部或者接收机)的一个例子具备接收天线121、接收RF部122以及PUSCH解调部123。
作为一个示例,调度器111支持D2D通信用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PUSCH用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的生成。另外,“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还可以简称为“资源分配信息”。
因此,作为一个示例,调度器111具备D2D调度器111A以及PUSCH调度器111B。
作为一个示例,D2D调度器111A对内设定可以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D2D调度器111A在从任意的UE20接收到D2D通信用无线资源的分配请求时,生成D2D通信用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PUSCH调度器111B在从任意的UE20接收到对于PUSCH的允许发送请求时,生成PUSCH用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
PDSCH生成部112A生成通过PDSCH进行DL发送的信号(PDSCH信号)。作为一个示例,基于从上述说明的核心网接收到的发送给CUE20的DL数据信号来生成PDSCH信号。数据信号还可以称为“用户数据”或者“用户(U)面信号”。
PDCCH生成部112B生成发送给CUE20的PDCCH信号。如图3中举例示出,PDCCH信号中可以包括DCI(UL授权)。
物理信道复用部113对PDSCH生成部112A以及PDCCH生成部112B所生成的PDSCH信号以及PDCCH信号进行复用,并输出至发送RF部114。
发送RF部114将通过物理信道复用部113实现复用的物理信道的发送信号转换为无线频率(RF)信号(无线电波)(例如,升频转换),以规定的发送功率输出至发送天线115。
发送天线115向空间发射来自发送RF部114的RF信号。
接收天线121接收任意的UE20向空间发射的无线电波(换言之,UL的RF信号),并输出至接收RF部122。
接收RF部122将通过接收天线121接收到的UL的RF信号转换为例如基带频率的信号(下面,有时称为“BB信号”。)(例如,降频转换)后输出至PUCCH解调部123。
PUSCH解调部123对来自接收RF部122的BB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得到例如PUSCH信号。作为一个示例,PUSCH信号中可以包括发送到核心网的用户数据。并且,PUSCH信号中还可以包括D2D通信用资源分配请求。作为一个示例,解调后的资源分配请求施加于D2D调度器111A。
另外,发送天线115和接收天线121可以利用例如天线共用器构成为在DL和UL共用的收发天线。这时,发送RF部114和接收RF部122可以被通用化(一体化)为收发RF部。
并且,各部111、112A、112B、113、114、122以及12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通过CPU或MPU、FPGA等具有运算能力的运算装置实现。该运算装置还可以称为“硬件处理器”或者“处理器设备”。
(DUE20D的构成例)
图7示出的DUE20D支持蜂窝通信和D2D通信,作为一个示例,相当于图5的DUE20-1或者20-2。如图7中举例示出,DUE20D具备接收天线211~213、发送天线214、215、接收RF部221~223以及发送RF部224、225。
并且,作为一个示例,图7的DUE20D具备PDSCH解调部231、PDCCH解调部232、DS检测部241以及PUSCH生成部242。进一步地,作为一个示例,图7的DUE20D具备D2D数据信号解调部251、DS检测部252、DS响应检测部253、调度器261、DS响应生成部262、DS生成部263、D2D数据信号生成部264以及切换部265。
接收天线211接收蜂窝通信中的DL的RF信号后输出至接收RF部221。
接收RF部221将通过接收天线211接收到的DL的RF信号降频转换为例如BB信号,并输出至PDSCH解调部231和PDCCH解调部232。
PDSCH解调部231对来自接收RF部221的BB信号进行解调处理,从而解调PDSCH信号。当解调出的PDSCH信号表示D2D通信用资源分配信息,该资源分配信息被施加于调度器261。另外,当D2D通信用资源分配信息是频率资源的分配信息时,该分配信息还可以称为“D2D载波信息”。
PDCCH解调部232对来自接收RF部221的BB信号进行解调处理,从而解调PDCCH信号。该解调处理可以包括纠错解码等解码处理。当解调出的PDCCH信号表示蜂窝通信中的PUSCH用资源分配信息时,该资源分配信息被施加于调度器261。
并且,PDCCH解调部232基于在DS检测部241检测到的接收DS的“消息”中包含的C-RNTI,如上所述,试行发送给其他CUE20的PDCCH信号中包含的UL授权的解调、解码。
因此,可以将PDCCH解调部232理解为利用在DS检测部241检测到的C-RNTI对无线基站10利用C-RNTI进行编码后发送给CUE20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进行解码的解码部的一个例子。
接收天线212接收蜂窝通信中的UL的RF信号后输出至接收RF部222。
接收RF部222将通过接收天线221接收到的UL的RF信号降频转换为例如BB信号后输出至DS检测部241。
DS检测部241根据从接收RF部222输入的BB信号检测DS。如果检测到DS,则该DS的“消息”中包含的C-RNTI作为表示成为D2D通信干扰源的CUE20的信息施加于PDCCH解调部232。
可以将接收RF部222以及DS检测部241理解为接收与无线基站10进行无线通信的CUE20在分配为D2D通信用的无线资源中发送的该CUE20的识别信息的接收部的一个例子。
接收天线213在D2D通信中接收其他DUE20D发送的RF信号后输出至接收RF部223。
接收RF部223将通过接收天线223接收到的D2D通信的接收RF信号降频转换为例如BB信号,并输出至D2D数据信号解调部251、DS检测部252、DS响应检测部253。
D2D数据信号解调部251对从接收RF部223输入的BB信号进行解调,得到D2D通信的数据信号。如上所述,当利用PUSCH实施了D2D通信时,D2D数据信号解调部251还可以是解调PUSCH信号的PUSCH解调部251。
DS检测部252根据从接收RF部223输入的BB信号检测DS。作为一个示例,该DS相当于为了检索D2D通信中成对的DUE20D从而其他DUE20D通过DS生成部263生成后发送的DS。根据DS检测部252中进行的DS的检测,由DS响应生成部262生成DS响应信号。
DS响应检测部253根据通过接收RF部223接收到的信号,检测对于由DS生成部263生成后发送给其他DUE20的DS的DS响应信号。作为一个示例,向调度器261通知检测到DS响应信号。根据DS响应信号的检测,从而形成与其他DUE20进行D2D通信的通信对。
调度器261是控制蜂窝通信和D2D通信的控制部的一个例子。作为一个示例,调度器261向PUSCH生成部242发送D2D通信用资源分配请求。PUSCH生成部242根据该资源分配请求的接收,生成包括该资源分配请求的、发送给无线基站10的PUSCH信号。
并且,通过PDSCH解调部231解调出作为对于上述的D2D通信用资源分配请求的响应的资源分配信息后,调度器261从PDSCH解调部231接收该资源分配信息。调度器261控制D2D数据信号解调部251以及D2D数据信号生成部264使其利用该资源分配信息表示的频率资源进行D2D通信。
进一步地,在PDCCH解调部232成功解调并解码出发送给成为D2D通信干扰源的其他CUE20的PDCCH信号(UL授权)后,调度器261接收该UL授权表示的、干扰源CUE20的资源分配信息。调度器261控制D2D数据信号解调部251以及D2D数据信号生成部264使其利用干扰源CUE20的资源分配信息所表示的频率资源来抑止D2D通信。
PUSCH生成部242生成包括蜂窝通信中的UL数据信号的PUSCH信号后输出至发送RF部224。可以通过PUSCH信号来发送从调度器261接收到的D2D通信用资源分配请求。
发送RF部224将由PUSCH生成部242生成的基带频率的PUSCH信号转换(升频转换)为RF信号后输出至发送天线214。
发送天线214向空间发射来自发送RF部224的RF信号。
DS生成部263生成用于检索D2D通信中成对的其他DUE20D的DS。在其他DUE20D的DS检测部252检测该DS。
D2D数据信号生成部264生成包括例如从调度器26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D2D通信的发送数据信号。如上所述,当利用PUSCH实施了D2D通信时,D2D数据信号生成部251可以是生成PUSCH信号的PUSCH生成部251。
切换部265根据例如调度器261的控制,向发送RF部225选择性地输出DS响应生成部262、DS生成部263以及D2D数据信号生成部264的输出中的任意一个。切换部265得到调度器261的切换控制,从而可控制D2D通信(发送)。
发送RF部225将切换部265的输出信号、即BB信号转换(升频转换)为RF信号后输出至发送天线215。
发送天线215向空间发射来自发送RF部225的RF信号。
另外,蜂窝通信的DL的接收天线211以及UL的接收天线212、D2D通信的接收天线213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全部可以通用化(一体化)为一个接收天线。相同地,蜂窝通信的DL的接收RF部221以及UL的接收RF部222、D2D通信的接收RF部223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全部可以通用化为一个接收RF部。
并且,蜂窝通信的UL的发送天线214和D2D通信的发送天线215可以通用化为一个发送天线。相同地,蜂窝通信的UL的发送RF部224和D2D通信的发送RF部225可以通用化为一个发送RF部。
进一步地,接收天线211~213以及发送天线214及215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通用化为一个收发天线。相同地,接收RF部221~223以及发送RF部224及225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通用化为一个收发RF部。
并且,各部221~225、231、232、241、242、251~253以及261~265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还可以称为CPU或MPU、FPGA等具有运算能力的硬件处理器。
(CUE20C的构成例)
图8是示出支持蜂窝通信的CUE20C的构成例的框图。图8中举例示出的CUE20C相当于例如图5的CUE20-3,是可以将本UE20-3的C-RNTI通过DS发送(还可以称为“报告”。)的UE。
作为一个示例,与参照图7的上述说明相同地,图8示出的CUE20C具备接收天线211、接收RF部221、PDCCH解调部232以及PDSCH解调部231。并且,作为一个示例,与参照图7的上述说明相同地,图8示出的CUE20C具备发送天线214、发送RF部224以及PUSCH生成部242。进一步地,图8示出的CUE20C具备DS生成部271以及物理信道复用部272。
当PDSCH解调部231解调出的PDSCH信号表示D2D载波信息时,DS生成部271从PDSCH解调部231接收该D2D载波信息。根据D2D载波信息的接收,DS生成部271可以生成在D2D载波信息表示的D2D通信用频率资源(载波)中发送的、在“消息”中包括自身UE20的C-RNTI的DS。
物理信道复用部272将由DS生成部271生成的DS和PUSCH生成部242生成的PUSCH信号复用后输出至发送RF部224。
发送RF部224将BB信号转换(升频转换)为RF信号后输出至发送天线214。
可以将DS生成部271、物理信道复用部272以及发送RF部224理解为将作为CUE20C的识别信息例子的C-RNTI包含在DS的“消息”中进行发送的发送部的一个例子。
发送天线214向空间发射来自发送RF部224的RF信号。
另外,接收天线211和发送天线214可以通用化为一个收发天线。相同地,接收RF部221和发送RF部224可以通用化为一个收发RF部。并且,各部221、224、231、232、242、271以及272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通过CPU或MPU、FPGA等具有运算能力的硬件处理器实现。
(动作例子)
下面,参照图9中举例示出的时序图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的蜂窝通信和D2D通信的干扰避免方法的一个例子。
无线基站10预先进行D2D通信用频率资源的设定(处理P11)。该设定由图6中举例示出的调度器111(D2D调度器111A)来实施。
作为一个非限定性例子,图9中举例示出了10个RB#0~#9被设为可用于D2D通信的频率资源的样子。D2D通信用频率资源还可以简称为“D2D资源”。
在结束D2D资源的设定后,无线基站10将D2D通信用资源分配信息(D2D载波信息)在例如PDSCH中进行发送(处理P12)。PDSCH信号由例如图6中举例示出的PDSCH生成部112A生成,并通过物理信道复用部113、发送RF部114以及发送天线115发送。
位于无线基站10的小区100内的UE20接收该PDSCH信号。在图9示出的例子,DUE#1、DUE#2以及CUE#3的每一个接收PDSCH信号。通过例如在图7以及图8中举例示出的PDSCH解调部231解调所接收到的PDSCH信号。
其中,假设例如DUE#1为了检索D2D通信中成对的DUE20从而通过DS生成部263(参照图7)生成并发送了DS(处理P13)。在图9示出的例子,在DUE#2接收该DS。
通过DS检测部252(参照图7)检测到该DS时,DUE#2通过DS响应生成部262生成DS响应信号,并发送给DUE#1(处理P14)。通过DS响应检测部253检测到DS响应信号的接收时,DUE#1与发送该DS响应信号的发送源DUE#2形成D2D通信对。
形成D2D通信的对后,DUE#1向无线基站10发送与DUE#2的D2D资源的分配请求(处理P15)。D2D资源的分配请求通过例如图7中举例示出的调度器261以及PUSCH生成部242,从发送天线214在PUSCH中进行发送。
无线基站10在PUSCH解调部123接收并解调由DUE#1发送的D2D资源的分配请求,并且将解调出的D2D资源的分配请求施加于D2D调度器111A。D2D调度器111A根据D2D资源的分配请求的接收,确定将设为D2D通信资源的RB#0~RB#9中的任一(作为一个示例,RB#1)分配给DUE#1(处理P16)。
另外,D2D资源的分配可以是动态的,但是,为了尽可能抑制无线基站10与DUE20之间的通信量,还可以是“准静态”。“准静态”可以理解为表示可以不是静态(固定),但是也没有以“动态”时的频度变化。
根据RB#1的分配决定,无线基站10将RB#1的资源分配信息在例如PDSCH发送给DUE#1(处理P17)。包括该资源分配信息的PDSCH信号由例如图6中举例示出的PDSCH生成部112A生成。通过PDSCH信号来发送该资源分配信息的情况可以理解为无线资源控制(RRC)的一个例子。
另一方面,在从无线基站10接收到的D2D载波信息中示出在UL的蜂窝通信用的频率资源上设有D2D通信时,与无线基站10进行蜂窝通信的CUE#3发送DS(处理P18)。可以周期性地进行该DS的发送。但是,还可以非周期性地发送DS。由例如图8中举例示出的DS生成部271生成DS,“消息”(参照图5)中可以包括CUE#3的C-RNTI。
位于CUE#3周围的UE20中的任意一个接收由CUE#3发送的该DS。在图9示出的例子,DUE#1接收由CUE#3发送的DS。
通过DS检测部241(参照图7)检测到DS的接收后,DUE#1解码接收到的DS的“消息”,取得(检测)包括在该“消息”中的C-RNTI(处理P19)。DUE#1认识到根据检测的C-RNTI识别到的CUE#3有可能成为与DUE#2之间的D2D通信的干扰源。另外,检测到的C-RNTI被施加于PDCCH解调部232(参照图7),之后用于CUE#3在DL的蜂窝通信中的PDCCH信号的解调中。
另一方面,无线基站10从CUE#3接收到发送允许信息(UL授权)的发送请求时,通过PUSCH调度器111B(参照图6),确定该CUE#3可以用于UL发送的频率资源的分配(处理P20)。在图9示出的例子,向CUE#3分配RB#1。
在确定分配给CUE#3的频率资源RB#1后,无线基站10通过UL授权生成部112B(参照图6)生成包括表示RB#1的资源分配信息的UL授权,在例如PDCCH中发送给CUE#3(处理P21)。
通过PDCCH解调部232(参照图8)成功地接收、解调以及解码UL授权后,如图4中举例示出,4ms后,CUE#3利用该UL授权表示的RB#1进行UL发送(PUSCH信号的发送)(处理P22)。
其中,位于无线基站10的小区100(参照图1)内的DUE#1也能接收到发送给CUE#3的包括UL授权的PDCCH信号。DUE#1利用在处理P19中检测到的CUE#3的C-RNTI,通过PDCCH解调部232(参照图7)试行发送给CUE#3的PDCCH信号的解码。成功解码后,DUE#1能够取得无线基站10为进行UL的蜂窝通信而分配给CUE#3的频率资源RB#1的分配信息(处理P23)。
因此,DUE#1认识到如果使用无线基站10分配给CUE#3的RB#1来向DUE#2进行D2D通信的发送时有可能产生干扰,从而不会进行利用RB#1的D2D通信的发送(处理P24)。作为一种替换,DUE#1可以利用与RB#1不重复的其他频率资源进行发送给DUE#2的动作。
例如,调度器261(参照图7)以避开与RB#1重复的频率资源(RB)的方式调度施加于D2D数据信号生成部264的D2D数据,从而实施D2D通信的发送数据的控制。
换言之,只要是与发送给CUE#3的UL授权所表示的频率资源不同的RB(D2D资源),DUE#1即可利用该D2D资源进行发送给DUE#2的动作。
例如,如图9的处理P25~P29中举例示出,当发送给CUE#3的UL授权表示RB#2时,DUE#1如果利用RB#1,则与蜂窝通信之间不会出现干扰,所以可以利用RB#1进行发送给DUE#2的动作。
另外,与上述的DUE#1中的处理相同地,与DUE#1形成D2D通信的对的DUE#2也可以避开使用CUE#3在蜂窝通信中利用的RB#1,进行D2D通信的发送。其他形成D2D通信的对的DUE20也相同。
如上所述,能够避免蜂窝通信与D2D的干扰。因此,D2D通信的接收侧的DUE20(例如,DUE#2)能够从发送侧的DUE20(例如,DUE#1)接收到不包括蜂窝通信的干扰成分的数据信号或者即使包括也足以满足D2D通信的质量的数据信号。
并且,D2D通信的发送侧DUE20不会利用即使进行了数据发送在接收侧DUE20能够正确地接收到的概率较低的频率资源进行发送,所以避免因不必要的数据发送而给周边的通信带来干扰。换言之,可以避免发送侧DUE20变为其他通信的干扰源。作为一个示例,“其他通信”是指位于发送侧DUE20的附近的CUE20的蜂窝通信或其他的D2D通信等。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成功地解调、解码发送给CUE#3的UL授权并且检测到CUE#3的C-RNTI的DUE#1自主地控制(调度)用于D2D通信的发送的频率资源的例子。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检测到CUE#3的C-RNTI的DUE#1向无线基站10通知该C-RNTI,以使无线基站10调度频率资源时能够避免蜂窝通信与D2D通信的干扰的例子。
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干扰避免方法”,该干扰避免方法相当于“第二干扰避免方法”。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无线基站10、DUE20D以及CUE20C的构成例可以分别与图6~图8中举例示出的构成相同。
(第二干扰避免方法)
图10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第二干扰避免方法)的时序图。在图10中,处理P31~P39表示的处理分别与图9中举例示出的处理P11~P19同等或者相同。
即、从无线基站10设定D2D通信用频率资源(RB#0~RB#9)起到DUE#1成功解调、解码发送给CUE#3的PDCCH信号后检测C-RNTI为止的处理可以与已经说明的第一干扰避免方法相同。
检测到CUE#3的C-RNTI的DUE#1将该C-RNTI通知(可以称为“报告”。)给无线基站10(处理P40)。作为一个示例,该通知可以在PUSCH中进行。可以由图7中举例示出的PUSCH生成部242生成包括CUE#3的C-RNTI的PUSCH信号。
例如,PUSCH生成部242可以接收通过DS检测部241检测到的干扰源CUE#3的C-RNTI(参照图7的虚线箭头),生成包括该C-RNTI的PUSCH信号。因此,图7中举例示出的PUSCH生成部242以及发送RF部224可以理解为向无线基站10发送干扰源CUE20的识别信息的发送部的一个例子。
但是,还可以在与PUSCH不同的UL的物理信道中向无线基站10通知C-RNTI。并且,该通知还可以利用无线基站10可识别CUE#3的信息,以该信息来代替C-RNTI。
换言之,向无线基站10通知的信息只要是无线基站10能够识别有可能成为D2D通信的干扰源的CUE#3的信息即可。因此,还可以利用永久地分配给CUE#3的固有的设备识别信息,以此来代替C-RNTI。但是,利用作为暂时性信息的C-RNTI时,更加容易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在PUSCH解调部123(参照图6)接收并解调由DUE#1发送的包括CUE#3的C-RNTI的PUSCH信号后,无线基站10将CUE#3的C-RNTI施加于调度器111(例如,PUSCH调度器111B)。
调度器111B基于该C-RNTI,识别出对报告方DUE#1可以成为干扰源的CUE#3,向CUE#3分配与分配给DUE#1的D2D资源不重复的频率资源(处理P41)。
在图10示出的例子,在处理P36以及P37中,向DUE#1分配了D2D资源RB#1,所以向CUE#3分配与RB#1不重复的例如RB#2。
因此,调度器111可以理解为将基于从DUE#1接收到的C-RNTI来别的CUE#3用于与无线基站10的蜂窝通信中的无线资源控制在与D2D资源不重复的资源的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在确定分配给CUE#3的RB#2后,无线基站10通过UL授权生成部112B生成包括表示RB#2的资源分配信息的UL授权,并在PDCCH中发送(处理P42)。
CUE#3通过PDCCH解调部232(参照图8)从无线基站10接收UL授权并进行解调后,认识到为PUSCH的发送而分配了RB#2,所以在RB#2进行PUSCH的发送(处理P43)。
另一方面,为CUE#3的PUSCH分配了与针对DUE#2的D2D通信的发送中使用的RB#1不重复的RB#2,所以DUE#1即使利用RB#1进行D2D通信的发送(处理P44),也不会出现干扰。
如上所述,能够避免蜂窝通信与D2D的干扰。因此,D2D通信的接收侧的DUE20(例如,DUE#2)能够从发送侧的DUE20(例如,DUE#1)接收到不包括蜂窝通信的干扰成分的数据信号或者即使包括也足以满足D2D通信的质量的数据信号。
另外,还可以是与DUE#1形成D2D通信的对的DUE#2进行与上述的DUE#1中的处理相同的处理,检测可以成为干扰源的CUE#3的C-RNTI并报告给无线基站10。其他形成D2D通信的对的DUE20也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1中举例示出的流程图,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干扰避免方法)。在第三实施方式中,DUE20接收并检测到由CUE20发送的DS时,不管无线基站10为哪种通信分配了哪个频率资源,均暂时停止D2D通信。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无线基站10、DUE20D以及CUE20C的构成例也分别与图6~图8中举例示出的构成相同。
如图11中举例示出,DUE20(例如,图1以及图5中举例示出的DUE#1)通过DS生成部263(参照图7)生成用于检索形成D2D通信对的其他DUE20的DS并进行发送(处理P51)。
DUE#1周期性地重复发送DS,直到接收到DS响应信号为止(直到处理P52中判断为Yes为止)(处理P52的No通道)。在DS响应检测部253检测到DS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处理P52中判断为Yes时),DUE#1与作为DS响应信号的发送源的DUE20(例如,图1以及图5中举例示出的DUE#2)形成D2D通信的对(处理P53)。
形成D2D通信的对之后,DUE#1在例如PUSCH向无线基站10发送D2D资源的分配请求(处理P54)。例如由图7中举例示出的PUSCH生成部242生成PUSCH信号。
DUE#1例如通过PDSCH从无线基站10接收D2D资源的分配信息(处理P55)。之后,DUE#1监视是否接收到CUE20(例如,图5的CUE#3)发送的DS(处理P56以及P57)。
DUE#1在例如通过DS检测部252(参照图7)检测由CUE#3发送的DS的接收时(处理P57中Yes时),D2D通信的发送等待一定时间(处理P58),并且继续监视由CUE20发送的DS的接收情况。作为一个示例,“一定时间”可以是毫秒级的时间。
另外,从检测DS的接收起等待的时间可以不是固定的时间,可以是可变的时间。例如,可以根据检测DS的接收的DUE#1的移动速度来改变等待时间。作为一个非限定性例子可以是DUE#1的移动速度越慢,可以认为容易出现干扰的环境的变化更少,所以等待时间可以设为更长。
不检测由CUE20发送的DS的接收时(处理P57中No时),DUE#1利用在处理P55中接收到的D2D资源的分配信息所表示的频率资源进行D2D数据信号的发送(处理P59)。
没有发送给DUE#2的未发送的D2D数据信号时(处理P60中No时),DUE#1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剩下了发送给DUE#2的未发送的D2D数据信号(处理P60中Yes时),DUE#1确认当前时机是否相当于CUE20发送DS的时机(处理P61)。
另外,DUE#1可以存储表示CUE20发送DS的时机(例如,周期)的信息(下面,还称为“CUE-DS发送时机信息”。)。CUE-DS发送时机信息作为与CUE20之间已知的信息事先设定并存储在DUE20,还可以从CUE20(或者无线基站10)得到通知。
在处理P61中确认的结果,当前时机不相当于CUE20发送DS的时机时(处理P61中No时),DUE#1继续发送直到没有发送给DUE#2的D2D数据信号为止。
另一方面,当前时机相当于CUE20发送DS的时机时(处理P61中Yes时),DUE#1返回处理P56,监视从CUE20是否接收DS。
另外,与DUE#1形成D2D通信对的DUE#2也可以执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P51~P61。
如上所述,DUE20接收并检测到由CUE20发送的DS时,不管无线基站10对哪种通信分配了哪个频率资源,均暂时停止D2D通信,所以能够避免蜂窝通信与D2D通信的干扰。
因此,D2D通信的接收侧DUE20(例如,DUE#2)在发送侧DUE20(例如,DUE#1)发送了D2D数据信号时能够接收到充分质量的数据信号。
并且,D2D通信的发送侧DUE20不会在即使进行数据发送在接收侧DUE20正确接收的概率较低的时机进行发送,所以可以避免因不必要的数据发送给周边的蜂窝通信或其他D2D通信带来干扰。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检测到来自CUE#3的DS的DUE#1在等待一定时间后再次监视是否从CUE#3(或者其他CUE20)接收到DS。但是还可以是一旦检测到来自CUE20的DS,则DUE20等待一定时间,之后试行D2D通信的发送,而不进行DS的接收监视。这是因为检测到DS后经过了一段时间,所以即使执行D2D通信的发送,有时也不会出现干扰。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2说明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干扰避免方法。
在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DUE20根据对于CUE20发送的DS的接收的检测,暂时停止D2D通信,但是,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检测到接收的DS的数量达到已定值(例如,2以上的整数)以上后,暂时停止D2D通信。
并且,在检测到接收的DS的数量达到已定值之前,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DUE20可以试行发送给CUE20的UL授权的解码,以避开分配给该CUE20的频率资源的方式进行D2D通信。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无线基站10、DUE20D以及CUE20C的构成例也分别与图6~图8中举例示出的构成相同。
如图12中举例示出,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DUE20(例如,DUE#1)在与其他DUE20(例如,DUE#2)形成D2D通信的对后,监视是否接收、检测到CUE20发送的DS(处理P71~P77)。
接收、检测到DS时,DUE#1确认在预定时间内检测到接收的DS的数量(下面称为“DS接收数”。)是否在已定值以上(从处理P77的Yes通道到处理P78)。另外,作为一个示例,“预定时间”可以设为比CUE20发送DS的周期更短的时间。关于DS接收数的已定值(换言之,阈值)可以存储在DUE#1所具有的存储器(未图示)中。该存储器可以设在例如图7中举例示出的调度器261中。
DS接收数在已定值以上时(处理P78中Yes时,DUE#1将与DUE#2的D2D通信等待一定时间(处理P79),继续监视从CUE20是否接收、检测到DS。
另一方面,DS接收数低于已定值时(处理P78中No时),DUE#1从接收到的DS的“消息”(参照图5)检测并取得可以成为D2D通信的干扰源的CUE20(例如,CUE#3)的C-RNTI(处理P80)。
检测到CUE#3的C-RNTI后,DUE#1利用该C-RNTI,试行从无线基站10在PDCCH中发送给CUE#3的UL授权的解调、解码。
成功解码发送给CUE#3的UL授权后(处理P81中Yes时),DUE#1保存该UL授权表示的资源分配信息。该资源分配信息可以保存在上述的存储器中。如果该存储器中已经保存有资源分配信息,则DUE#1可以将该资源分配信息(下面还称为“蓄积信息”。)更新为最新的UL授权所表示的资源分配信息(处理P82)。
DUE#1参照分配给CUE20的资源分配信息的蓄积信息(处理P83),确认在处理P75中无线基站10分配的D2D资源与发送给CUE#3的UL授权所表示的频率资源是否重复(处理P84)。例如,DUE#1在D2D通信的数据信号(例如,子帧)的发送时机确认是否出现该资源重复。
如果不出现资源重复(处理P84中No时),则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DUE#1利用在处理P75中接收到的D2D资源的分配信息所表示的频率资源进行D2D数据信号的发送(处理P85)。
如果没有发送给DUE#2的未发送的D2D数据信号(处理P86中No时),则DUE#1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剩下了发送给DUE#2的未发送的D2D数据信号(处理P86中Yes时),则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DUE#1确认当前时机是否相当于CUE20发送DS的时机(处理P87)。
处理P87中的确认结果,当前时机不相当于CUE20发送DS的时机时(处理P87中No时),DUE#1返回处理P83,参照CUE20的资源分配信息的蓄积信息,执行资源重复的确认。
另一方面,当前时机相当于CUE20发送DS的时机时(处理P87中Yes时),DUE#1返回处理P76,监视从CUE20是否接收到DS。
另外,在处理P81中,发送给CUE#3的UL授权的解码失败时(处理P81中No时,DUE#1执行处理P83~P87的处理。例如,DUE#1可以基于分配给CUE20的资源分配信息的过去的蓄积信息,执行资源重复确认,从而判断是否可以进行D2D通信。
并且,处理P84中的资源重复确认的结果,出现资源重复时(处理P84中Yes时),DUE#1确认当前时机是否相当于CUE20发送DS的时机(处理P87)。
确认的结果,当前时机不相当于CUE20发送DS的时机时(处理P87中No时),DUE#1返回处理P83,参照CUE20的资源分配信息的蓄积信息,执行资源重复的确认。
另外,在处理P77中检测不到DS时(No时),DUE#1可以进入处理P83之后的处理。并且,与DUE#1形成D2D通信对的DUE#2也可以执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P71~P87。
如上所述,DUE20在来自CUE20的DS接收数在已定值以上时,停止D2D通信,DS接收数低于已定值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可以避开使用分配给CUE20的频率资源的方式执行D2D通信。
因此,当DS接收数达到已定值以上从而可以判断为可以成为干扰源的CUE20的数量较多时,DUE20不进行D2D通信,从而能够避免蜂窝通信与D2D通信的干扰。并且,可以避免因DUE20的不必要的数据发送给周边的蜂窝通信或其他D2D通信带来干扰。
另一方面,当DS接收数低于已定值从而可以判断为可以成为干扰源的CUE20的数量较少时,DUE20可以避开分配给CUE20的频率资源的使用的方式执行D2D通信,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频率资源。这时,D2D通信的接收侧DUE20(例如,DUE#2)可以从发送侧DUE20(例如,DUE#1)接收到足够质量的数据信号。
(其他)
CUE20进行的DS的发送可以有例外。当将D2D通信用无线资源与蜂窝通信的无线资源共享时,如上所述,为了避免干扰,优选地由CUE20发送DS。
但是,对于不具有DS发送功能的CUE,无法发送DS,所以无法发送自己的C-RNTI。对于不具有DS发送功能的CUE,可以由无线基站10分配D2D通信用无线资源之外的无线资源。
即使是具有DS发送功能的CUE20,由于某种原因,最好不发送DS时,对于该CUE20,由无线基站10分配D2D通信用无线资源之外的无线资源即可。
例如,由以超过某一速度阈值的速度高速移动的CUE20发送的DS在了解对于D2D通信的干扰状态时有时起不到作用。因此,对于高速移动的CUE20,可以由无线基站10分配D2D通信用无线资源之外的无线资源。
从另一方面看,无线基站10可以根据CUE20的移动速度来控制是否可以从该CUE20发送DS。例如,对于以超过某一速度阈值的速度高速移动的CUE20,使其停止DS发送,从而能够节约用于DS发送的无线资源,能够降低CUE20的耗电。
如以上说明,根据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避免蜂窝通信给D2D通信带来的干扰,同时在各自的通信中能够共享无线资源(例如,频率资源),所以能够增大无线通信系统1的系统容量。
换言之,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D2D通信和蜂窝通信能够高效率地共存,所以能够提高无线通信性能。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蜂窝通信和D2D通信共享的(换言之,有可能出现干扰的)无线资源的一个例子例举了UL的频率资源,但是,可以是DL的频率资源,还可以是时间资源。
符号说明
1:无线通信系统
10:无线基站
111:调度器
111A:D2D调度器
111B:PUSCH调度器
112A:PDSCH生成部
112B:PDCCH(UL授权)生成部
113:物理信道复用部
114:发送RF部
115:发送天线
121:接收天线
122:接收RF部
123:PUSCH解调部
20-1~20-N、20C、20D移动台(UE、DUE、CUE)
211、212、213:接收天线
214、215:发送天线
221、222、223:接收RF部
224、225:发送RF部
231:PDSCH解调部
232:PDCCH解调部
241:DS检测部
242:PUSCH生成部
251:D2D数据信号解调部
252:DS检测部
253:DS响应检测部
261:调度器
262:DS响应生成部
263、271:DS生成部
264:D2D数据信号生成部
265:切换部
272:物理信道复用部

Claims (14)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设备利用无线资源发送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是分配给第二无线设备之间的不借助于所述无线基站的无线设备间通信用的无线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利用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对所述无线基站利用所述识别信息进行编码后发送给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解码,将在所述无线设备间通信中利用的无线资源控制成与所述解码的结果表示的无线资源不重复的无线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
所述无线基站将由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识别出的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用于与所述无线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中的无线资源控制成与所述无线设备间通信用的无线资源不重复的无线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所述识别信息的接收,抑止所述无线设备间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在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的数量超过阈值时,抑止所述无线设备间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将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包括在检索信号中进行发送,所述检索信号用于检索进行所述无线设备间通信的无线设备。
7.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中,
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设备利用无线资源发送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是分配给第二无线设备之间的不借助于所述无线基站的无线设备间通信用的无线资源。
8.一种无线设备,其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该无线设备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利用无线资源发送所述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是分配给其他无线设备之间的不借助于所述无线基站的无线设备间通信用的无线资源。
9.一种无线设备,其是不借助于无线基站而与第一无线设备进行无线设备间通信的第二无线设备,该无线设备具备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与所述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第三无线设备利用分配给所述无线设备间通信用的无线资源进行发送的所述第三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设备,其具备:
解码部,其利用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对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解码,所述无线资源分配信息是由所述无线基站利用所述识别信息进行编码后发送给所述第三无线设备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以及
控制部,其将所述无线设备间通信中利用的无线资源控制成与所述解码的结果表示的无线资源不重复的无线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设备,该无线设备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设备,该无线设备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根据所述接收部进行的所述识别信息的接收,抑止所述无线设备间通信。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设备,该无线设备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在所述接收部接收到超过阈值的数量的所述识别信息时,抑止所述无线设备间通信。
14.一种无线基站,其与无线设备进行无线通信,该无线基站具备:
接收部,其接收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送部发送的所述识别信息;以及
控制部,其将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识别出的所述第三无线设备用于与所述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中的无线资源控制成与所述无线设备间通信用的无线资源不重复的无线资源。
CN201480079953.XA 2014-06-19 2014-06-19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设备以及无线基站 Pending CN1064653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66341 WO2015194014A1 (ja) 2014-06-19 2014-06-19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無線機器、及び、無線基地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5396A true CN106465396A (zh) 2017-02-22

Family

ID=54935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9953.XA Pending CN106465396A (zh) 2014-06-19 2014-06-19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设备以及无线基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94653A1 (zh)
EP (1) EP3160204A4 (zh)
JP (1) JP6456949B2 (zh)
KR (1) KR20170003978A (zh)
CN (1) CN106465396A (zh)
WO (1) WO20151940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50887A1 (ja) * 2012-09-27 2014-04-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基地局及びプロセッサ
US20190014562A1 (en) * 2016-02-04 2019-01-10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channel identifiying method, and identifier transmitting method
US10440703B2 (en) * 2017-01-10 2019-10-08 Mediatek Inc.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5G new radio
CN113796134B (zh) * 2019-05-13 2024-05-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电资源的处置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EP4072213A4 (en) * 2019-12-30 2022-12-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5022A (zh) * 2013-08-12 2013-11-27 电子科技大学 基站控制下的d2d频谱分配方法
WO2014070058A1 (en) * 2012-11-05 2014-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ighbor discovery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3843444A (zh) * 2011-05-25 2014-06-04 美国博通公司 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分配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6419B2 (ja) * 2006-01-11 2012-07-18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無線ピア・ツー・ピア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無線装置発見
US9264907B2 (en) * 2007-07-10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between networks sharing a frequency spectrum
US20120300662A1 (en) * 2010-01-22 2012-11-29 Nokia Corporation Cellular Control Sensing for Multicell Device-to-Device Interference Control
US9614641B2 (en) * 2010-05-12 2017-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coordination for peer-to-peer groups through distributed negotiation
US20120028672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Tao Ch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er Power Control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01562B2 (en) * 2010-11-17 2013-03-19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employing scheduler behavior aware predictive resource sel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038653A1 (en) * 2011-04-19 2014-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dio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interference and scheduling radio resources accordingly
WO2013191518A1 (ko) * 2012-06-22 2013-1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대-기기 통신을 위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145226A1 (en) * 2012-07-27 2017-03-22 Kyocera Corporation Device to device connection set up
JP5886968B2 (ja) * 2012-08-28 2016-03-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JPWO2014034286A1 (ja) * 2012-08-29 2016-08-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プロセッサ
KR102012734B1 (ko) * 2012-09-25 2019-08-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셀룰러 이동통신 기반 단말간 직접 통신에서 링크 적응 송수신 방법
US9516659B2 (en) * 2012-12-06 2016-12-06 Intel Corporation Carrier type (NCT) information embedded i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WO2015005601A1 (ko) * 2013-07-10 2015-0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통신을 위한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5171198A1 (en) * 2014-05-08 2015-11-12 Fujitsu Limited Resource allocation
EP3512268B1 (en) * 2014-06-17 2021-11-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synchronizing signal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CN106465395A (zh) * 2014-06-19 2017-0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设备以及无线基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3444A (zh) * 2011-05-25 2014-06-04 美国博通公司 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分配
WO2014070058A1 (en) * 2012-11-05 2014-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ighbor discovery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3415022A (zh) * 2013-08-12 2013-11-27 电子科技大学 基站控制下的d2d频谱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AO PENG .ETC: ""Interference avoidance mechanisms in the hybrid cellular and device-to-device systems"", 《2009 IEEE 2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194014A1 (ja) 2017-04-20
KR20170003978A (ko) 2017-01-10
US20170094653A1 (en) 2017-03-30
JP6456949B2 (ja) 2019-01-23
EP3160204A4 (en) 2018-01-24
EP3160204A1 (en) 2017-04-26
WO2015194014A1 (ja)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0742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cell selection and re-selection using PMAX parameters and system adapted thereto
CN104885391B (zh) 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基站
US107359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licensed-assisted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40320B2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652098B2 (ja) 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端末
WO2012046506A1 (ja) 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端末
AU2013228834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EP3373672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9001453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equipment, relay node, and base station
CN108605272A (zh) 提供系统信息块请求和响应
CN106465396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设备以及无线基站
CN106465395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设备以及无线基站
WO2016155508A1 (zh) 一种支持多用户叠加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US1145736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WO2019030930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918272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local area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211396B (zh) 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US967477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local area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567007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5194016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機器
CN116848915A (zh) 寻呼响应之后的快速信令释放解决方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0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Fujitsu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tsu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