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5285A -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5285A
CN106465285A CN201580024350.4A CN201580024350A CN106465285A CN 106465285 A CN106465285 A CN 106465285A CN 201580024350 A CN201580024350 A CN 201580024350A CN 106465285 A CN106465285 A CN 106465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ignal
transmission
put power
pow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43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5285B (zh
Inventor
朴东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5/00465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170934A1/ko
Publication of CN106465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5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5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5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383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power control in peer-to-pee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D2D(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通信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及终端。终端执行用于探索对等终端的对等探索,并决定用于所述对等终端的传输功率。基于所述决定的传输功率向所述对等终端传输D2D信号。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加具体地,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传输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在上行链路中使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最近,针对作为3GPP LTE的演进的3GPP LTE-A(演进型LTE,LTE-Advanced)的讨论正在进行中。
D2D(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通信是近距离的终端之间直接传输通信业务的分散型通信技术。在D2D通信中,如手机等的终端独立寻找物理上近距离的其他终端,设定通信会话后传输通信业务。D2D通信将集中在基站的通信量进行分散,解决了过负荷的问题。如蓝牙(Bluetooth)或无线网络直连(WiFi Direct)等的D2D通信技术在没有基站的支持下直接支持无线节点间的通信。
传输功率(Transmit Power)的控制在D2D通信中也是必需的。为了改善干扰和节省功率,传输功率是必要的。终端的功率如果太低,对等设备(Peer Device)很难接收数据。终端的传输功率如果太高,可能对其他设备造成过多的干扰。此外,过高的传输功率会增加电池耗电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控制用于D2D(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通信的传输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在一方面,用于D2D(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通信的控制传输功率的方法包括:执行用于探索对等终端的对等探索的步骤;决定用于对等终端的传输功率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决定的传输功率将D2D信号向所述对等终端传输的步骤。
所述传输功率基于D2D信号的传输形式来决定,所述传输形式可以是广播、群播以及单播中的一种。
所述传输功率基于在所述D2D信号的传输中使用的带宽来决定。
在另一方面,用于D2D(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通信的终端包括:信号收发器和与所述信号收发器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信号收发器执行用于探索对等终端的对等探索,并决定用于所述对等终端的传输功率,并基于所述决定的传输功率向所述信号收发器指示向所述对等终端传输D2D信号。
根据D2D通信,能够减少来自其他系统的干扰,并能有效地控制D2D终端的功率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D2D通信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的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终端(User Equipment,UE)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可以被称为如MS(移动电台,Mobile Station)、MT(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UT(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等其他多种术语。基站一般是指与终端通信的固定的站点(Fixed Station),也可以用e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NodeB)、BTS(基站收发信系统,Base Transceiver System)、接入点(Access Point)等其他术语表示。
以下,基于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 LTE(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或3GPP LTE-A(演进型LTE,LTE-Advanced)描述本发明所应用的领域。这只是例示,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多种无线通信系统。以下,LTE是指包括LTE和/或LTE-A。
子帧是包括多个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符号的资源分配单元。数据包可以在子帧内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OFDM符号中传输。传输一个子帧花费的时间称为TTI(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例如,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以是1ms。子帧可以包括两个时隙。例如,如果子帧包括14OFDM符号,则两个时隙分别可以包括7OFDM符号。
OFDM符号是因为3GPP LTE在下行链路(Downlink,DL)中使用OF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所以只是用于表示在时间域中的一个符号区间(Symbol Period),在多重接入方式或名称上不做特殊限制。例如,OFDM符号也可以称为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符号、符号间隔等其他名称。
现在对UL传输功率进行描述。
物理信道可以分为作为数据信道的PDSCH(物理下行共用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和PUSCH(物理上行共用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以及作为控制信道的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Channel)、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以及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在子帧i中用于PUSCH传输的传输功率PPUSCH(i)定义如下。
公式1:
其中,PCMAX是设定的终端最大传输功率,MPUSCH(i)是RB单元的PUSCH资源分配的带宽。PO_PUSCH(j)是由与j=0和1的各使用目的以及配置一起从上位层给出的小区特定要素PO_NOMINAL_PUSCH(j)和终端特定要素PO_UE_PUSCH(j)的和构成的参数。α(j)是给向上位层的参数。PL是由终端计算的下行链路路径损失估计。ΔTF(i)是基于向终端指示的MCS信息的终端特定参数。f(i)是从DCI格式内的TPC指示的终端特定值。Min{A,B}是输出A和B中更小的值的函数。
j是根据信道给出的值,例如,可以是j=0、1、2。j=0表示SPS(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j=1表示动态PUSCH调度,j=2表示RACH(随机接入信道,RandomAccess Channel)调度。
在子帧i中用于PUCCH传输的传输功率PPUCCH(i)定义如下。
公式2:
其中,PCMAC和PL与在公式1中相同,PO_PUCCH(j)是由表示从上位层给出的小区特定要素PO_NOMINAL_PUCCH(j)和终端特定要素PO_UE_PUCCH(j)的和构成的参数。h(nCQI,nHARQ)是从属于PUCCH格式和在PUCCH上传输的控制信息位数的值。ΔF_PUCCH(F)是通过上位层给出的参数。g(i)是从TPC获得的终端特定值。
现在对提出的在D2D(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通信中的传输功率控制进行描述。
LTE系统不支持终端间直接通信,而是利用基站连接数据通信。为了分散增加的数据通信量以及支持公共安全(Public Safety),正在考虑在没有基站的情况下或通过基站的最低限度的调度来支持终端间D2D通信的技术。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D2D通信的图。
第一终端20和第二终端30各自与基站10建立连接(例如,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连接)。
第一终端20和第二终端30位于能够互相通信的距离,并执行识别彼此的对等探索(Peer Discovery)(S110)。为了进行对等探索,第一终端20和第二终端30可以传输包括各自的识别信息的探索信号(Discovery Signal)和/或同步信号。第一终端20和第二终端30可以周期性地搜索(Search)对等(Peer)设备的探索信号,或可以根据基站的请求进行搜索。
在此,只考虑了两个终端20、30,但这只是例示性的说明。为了清楚地说明,例示性地描述了第一终端20向第二终端30传输数据。
第一终端20向基站10发送用于向第二终端30的传输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120)。调度请求作为为了将第一终端20的D2D数据传输的请求告知基站而传输的信息,可以在之后由基站在分配的资源中传输BSR(缓冲状态报告,Buffer StateReport)信息。
第一终端20在基站10的覆盖内执行D2D通信时,基站10在为了D2D通信而预备的无线资源集合(或资源库(Resource Pool))中,传输相应第一终端20指示可使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S130)。其中,可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可以包括可用于D2D数据传输的资源和可用于调度分配(Scheduling Assignment:SA)的资源。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可以通过PDCCH或E-PDCCH向第一终端20传输。
资源分配信息可以根据第一终端20的请求由基站10传输,但这只是例示性的说明。基站10也可以在没有第一终端20的请求的基础上,将资源分配信息向第一终端20和/或第二终端30传输。
给出资源分配信息后,第一终端20可以通过可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向第二终端30传输传输信号。例如,由基站向Tx终端指示的资源分配信息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传输时机(各传输时机由相互不同的时间/频率配置),第一终端20可以利用被指示的一个以上的传输时机,将传输数据包和传递关于该数据包的控制信息的调度分配(SA)向第二终端30传输。
由基站传输的D2D授权(D2D数据授权/D2D SA授权,D2D Data Grant/D2D SAGrant)信息内可以包括后述的关于传输功率控制的信息。
以下的传输功率控制在D2D通信中可以适用于D2D SA(控制信号)的传输、D2D数据包的传输,D2D探索信号的传输、D2D同步信号的传输。
首先,在子帧i中用于数据信道的传输功率可以用以下公式决定。
公式3:
在子帧i中用于SA(调度分配,Scheduling Assignment)信道的传输功率可以用以下公式决定。
公式4:
在子帧i中用于探索信道或同步信道的传输功率可以用以下公式决定。
公式5:
在所述公式3至公式5中,各参数可以用以下方式决定。
1、PCMAX,D2D
PCMAX,D2D是为了D2D通信而对终端设定的最大传输功率。
在基站的覆盖内执行D2D通信时,基站考虑干扰和D2D信道的覆盖来决定最大传输功率,并可以向终端指示用于决定PCMAX,D2D的信息(关于PCMAX,D2D的信息)。例如,关于PCMAX,D2D的信息可以通过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息或MAC(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信息传输。再例如,关于PCMAX,D2D的信息可以小区特定(Cell-Specific)地传输,也可以通过终端特定(UE-Specific)信令向可支持D2D的特定终端进行传输。再例如,为了在复载波上工作的D2D终端,如果在相同子帧上发生在一个载波上的D2D发送和在另一载波上的WAN(现有LTE信道传输)发送,或再例如发生一个载波上的D2D发送和另一载波上的D2D发送时,在执行D2D发送的服务小区c中传输的D2D最大传输功率(PCMAX,D2D,c=PCMAX,c-PPUSCH,d(或PPUCCH,d))是优选将在另一服务小区d中传输的现有LTE信道(例如,PUSCH、PUCCH)为如上述公式中所示,剩余的功率可以确定为用于D2D信号的最大发送功率。或者,如果发生可以在另一服务小区d中传输的又一个D2D发送时,也可以利用与上述类似的方法用如下公式计算D2D最大发送功率(PCMAX,D2D,c=PCMAX,c-PD2D,d)。此时,假设在服务小区d中传输的D2D信号比被指示在服务小区c中传输的D2D信号具有更高的优选顺序。该优先顺序可以根据D2D信道和模式/类型的特性来决定。例如,模式一的SA传输可以比模式二的SA传输或数据传输具有更高的优先顺序。但是,在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关于优先顺序的例子。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在服务小区d中传输的信道(即WAN或其他D2D信号)的传输功率过高,从而在服务小区c中的D2D最大发送功率PCMAX,D2D,c的值可能是负数或比请求的值更小的情况下,相应服务小区c中的D2D发送有可能失败(Drop)。
用于公式1至公式2的PUSCH/PUCCH的PCMAX和PCMAX,D2D也可以设定为相同的值。例如,假设服务小区c是可支持D2D的服务小区时,PCMAX,D2D(i)根据设定,为了LTE WAN传输,可以与终端计算的PCMAX(i)相同。但是,假设用于D2D通信的PCMAX,D2D(i)不可能比用于LTE WAN传输的PCMAX的值更大。
在基站的覆盖外或边界执行D2D通信时,PCMAX,D2D可以使用预先设定的值。例如,在对等探索过程中,可以通过同步信号或探索信号将预先设定的值传递给对等设备,或预先由基站直接使用预先设定的值。再例如,如果是与在部分覆盖(Partial Coverage)内的终端执行D2D通信或探索的情况,也可以在同步过程中通过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将预先设定的值传递给位于覆盖外的终端。
2.MD2D (i)
MD2D(i)作为从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中给出的参数,可以与PRB(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的个数成正比。PRB可以是基本的资源分配单元。例如,MD2D(i)可以表示成在子帧i中用于D2D通信的RB的个数或在子帧i中用于D2D通信的带宽。
D2D数据信道以外的其他D2D信道或信号可以是以使用在所有频率上固定的PRBs(例如,1或2PRB-pairs)来决定。但是,D2D数据信道可以通过资源分配(例如,D2D数据授权或调度分配(SA)),将多种大小的PRB用于数据传输。换句话说,MD2D(i)在用于D2D通信的数据信道上是可变的值,但对于其他D2D信号/信道可以是0或固定的值。
3、PO_D2D(j)
PO_D2D(j)是用于D2D通信的终端的基本传输(或工作)功率。
在实施例中,参数PO_D2D(j)可以设定为小区特定(Cell Specific)功率控制设定值PO_NOMINAL_D2D(j)与终端特定(UE Specific)功率控制设定值PO_UE_D2D(j)的和。特别是,PO_UE_D2D(j)可以根据用于D2D通信的传输形式(例,广播/群播/单播)不同地给定。
例如,PO_UE_D2D(j)可以由用于广播的PO_Broadcasting_D2D(j)、用于群播的PO_Groupcast_D2D(j)、用于单播的PO_Unicast_D2D(j)代替。即,PO_UE_D2D(j)可以从根据传输形式给定的值(PO_BROADCAST_D2D(j)、PO_GROUPCAST_D2D(j)、PO_UNICAST_D2D(j))中决定。此时,PO_BROADCAST_D2D(j)、PO_GROUPCAST_D2D(j)、PO_UNICAST_D2D(j)可以是基站通过RRC信令告知终端的值,或也可以是预先指定的值。或者,基于基站指示的所述RRC信令或预先指定的值,Tx终端根据调度信息内的相应数据传输的特征(广播(Broadcasting)、群播(Groupcasting)、单播(Unicasting))动态地选择,从而用于D2D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这时,在D2D通信中,j值可以固定为特定值。例如,可以固定为j=0。此外,将为了支持UL SPS(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ing)通信而使用的j=0的情况应用在D2D信道的传输上,因此可以减少实现的复杂性,并可以获取更小的信号溢出和尽可能小的延迟。
再例如,用于D2D通信的j可以单独定义。在现有LTE中j=0、1、2,因此可以将j=3或者其他值用于D2D通信中。即,决定PO_UE_D2D(j)和PO_NOMINAL_D2D(j)的j可以累加在j=0~2上,根据传输形式可以增加至j=3~5。例如,可设定为j=3表示广播,j=4表示群播,j=5表示单播。此外,不同地表达的话,是与现有参数不同的参数,可以定义成指示以j=0表示D2D通信、j=1表示SPS传输方式调度的D2D通信的参数。
在另一实施例中,PO_D2D(j)可以被决定为由基站设定的一个值,或也可以是预先指定的值。换句话说,PO_D2D(j)不是被设定为小区特定参数PO_NONINAL_D2D(j)和终端特定参数PO_UE_D2D(j)的和,而是直接被设定为终端特定的功率控制值。这时,决定PO_UE_D2D(j)的j值可以设定为j=3~5。
4、αD2D(j)
αD2D(j)作为用于补偿路径损失(Path-Loss:PL)的参数,是在LTE中,j=0或1时,由基站设定为α(j)∈{0,0.4,0.5,0.6,0.7,0.8,0.9}的值。例如,j=2时,α(j)=1。
根据为了D2D通信设定的如上所述的新的j,αD2D(j)可以由基站设定,或可以设定为预先确定的值,例如,可以固定为α(j)=1。
5、PLD2D
PLD2D是由终端估计的路径损失的值。终端可以通过从对等终端接收的探索信号中获取的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和通过过滤进行估计。或者,也可以基于eNB和Tx终端之间的链路上的路径损失而演算。
如上所述,各服务小区的路径损失的计算基于PL,c=参考信号功率-高位层过滤RSRP(ReferenceSignalPower-High Layer Filtered RSRP)进行演算,与该演算相关的上述参数是用于参考服务小区(Reference Serving Cell)的值。但是,D2D终端可能存在如IDLE终端一样在无效载波(Deactivated Carrier)上执行的情况,与此相反,LTE WAN通信可能存在在有效载波(Activated Carrier)上执行的情况。例如,D2D终端在配置了RRC且有效(Activated)的服务小区c中执行LTE WAN通信,与此相反,相应终端可以在以IDLE模式工作的服务小区d中同时执行D2D通信(作为参考,在这种复载波(Multi-Carrier)上的LTEWAN和D2D工作中,虽然服务小区c和d以CA设定,但服务小区d被无效(DeActivated)的情况也可以同样地应用提出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基站有必要将用于为了D2D信号传输功率控制而演算的路径损失的值的参考服务小区(Reference Serving Cell)提供给D2D终端。如果不提供,相应终端为了无效(Dactivated)的服务小区因没有参考服务小区(ReferenceServing Cell)指示而无法获取路径损失值,从而对正确的D2D信号传输或LTE WAN无法执行干扰缓解。因此,在本发明中,作为演算上述D2D终端以IDLE模式的形式执行D2D通信(例如,模式二通信,类型一/2B探索(Mode2Communication,Type1/2B Discovery))的载波(Carrier)的路径损失的方法,提供了通过该载波(Carrier)上的系统信息(SIB)形式的信令来传输作为上述上位层参数的参考信号功率(Reference Signal Power)和上位层过滤RSRP的设定值的方法。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相应终端不是以IDLE模式的形式执行D2D的载波(Carrier),而是将执行LTE WAN通信的有效载波(Active Carrier)假设为参考服务小区(Reference Serving Cell),该参考服务小区用于计算正在执行D2D的载波(Carrier)的路径损失。或者,考虑Pcell(或者如果在D2D终端被设定为双重连接时为Pcell/pSCell(主SCell))为一直有效,可以将PCell或pSCell假设为参考服务小区。或者,作为另一实施例,基站可以通过PCell的RCC信令,将上述参数信息(例如,用于作为上位层参数的参考信号功率和上位层过滤RSRP的设定值)或指示参考服务小区的信息(用于D2D载波的路径损失参考链路,PathlossReferenceLinking for D2D Carrier)指示给终端。
6、ΔTF,D2D(i)
用于D2D数据信道的终端特定参数ΔTF,D2D(i)可以用以下公式决定。
公式6:
其中,BPRE作为每个RE的位数,根据MCS(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Coding Scheme)决定。即,BPRE依赖于MCS(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决定。最终,ΔTF,D2D(i)也依赖于MCS。例如,BPRE可以用以下公式决定。
公式7:
其中,C是编码块的个数,Kr是每个编码块被编码的位数。
NRE是分配于相应D2D数据信道的RB内的RE的个数。可以如NRE=Msc×Nsym计算。Msc是分配于初始D2D数据信道的RE的个数,Nsym是分配于初始D2D数据信道的OFDM符号的个数。可以用公式Nsym=2(Nsym,UL-1)-NGP-NRS计算。Nsym,UL是每一时隙的OFDM符号的个数。NRS是在D2D数据信道上设定基准信号时,用于基准信号的OFDM符号的个数。如果没有基准信号,设定为NRS=0。NGP指的是为了信道上的GP(保护间隔,Guard Period)而使用的OFDM符号的个数。如果没有基准信号,设定为NGP=0。
在D2D数据信道中捎带(Piggyback)其他控制信息时,βD2D Offset可以被设定为比1小的值。在没有捎带时,βD2D Offset可以被设定为固定值(例如,1)。
ΔTF,D2D(i)可以是只能用于D2D数据信道,而不适用于其他信道/信号。
7、fD2D (i)
fD2D(i)是从由TPC(传输功率命令,Transmitter Power Command)获取的功率调整值δD2D决定的参数。
在现有LTE中,用于决定δD2D的模式有两种。包括以累积值为基础进行调节的累积模式(Accumulation Mode)和指示绝对值进行调节的绝对模式(Absolute Mode)。
在D2D通信中上述两种模式虽然可以都应用,但在此只提出了使用绝对模式。累积模式在对于一个数据信道应用一个授权(Grant)时比较有效。但是,在D2D通信中,基于指示资源分配的一个授权,可能会传输多个数据信道和/或多个探索信号。
在绝对模式中,可以是fD2D(i)=δD2D(i-KD2D)。即,可以由δD2D决定在字帧i中的fD2D,其中,δD2D是从在子帧(i-KD2D)中接收的授权所包括的TPC域中获取的。KD2D可以是4或4以上的值。下表中表示了从2位TPC域中获取的δD2D的一个例子。
表1
TPC域 δD2D[dB]
0 -4
1 -1
2 1
3 4
此外,如果D2D终端通过上位层信令设定而能够从基站通过DCI格式0或3/3A以累积模式工作时,可以用以下方法工作。如果服务小区c上的子帧i是用于D2D发送的子帧时,在子帧i中用于D2D发送的功率控制状态调节通过由基站指示的TPC命令(使用PDCCH或EPDCCH)执行。但是其中,D2D终端相互独立地执行针对在D2D子帧和LTE WAN子帧中传输的信道的功率控制累积值。
公式8
fc(i)=fc(i=1)+δPUSCH,c(i-KPUSCH)
公式9
fc,D2D(i)=fcD2D(i-1)+δD2D,c(i-KD2D)
上述公式8表示用于目前LTE WAN传输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在δPUSCH,c(i-KPUSCH)上累加之前累积值fc(i-1)的过程。其中,该工作只能在LTE WAN子帧内进行。即,由D2D授权指示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值δD2D,c(i-KD2D)不能在用于WAN传输的功率值中使用。此外,指示用于D2D发送功率的累积的工作的公式9,只能基于在D2D子帧内为了D2D传输而指示的D2D授权所提供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来执行。因此,D2D终端为了D2D发送和LTEWAN发送,通过上述两种累积发送功率的工作,能够更有效地控制D2D发送功率,从而最小化对在基站的WAN接收(例如,PUCCH)的干扰。
作为另一实施例,可以只利用公式8(即,不分别定义用于LTE和D2D的不同的功率控制调节状态,而互相共享的形式)执行功率控制。可以参考图2对其进行说明。
在此,fc,D2D(i)表示在子帧i是D2D子帧时的目前D2D功率控制调节状态,fc(i)表示在子帧i是LTE WAN子帧时的LTE WAN发送功率控制调节状态。与该定义一起,通过子帧和上位层信令,LTE WAN可以设定为两种模式(累积模式/绝对模式)中的一种,D2D也可以设定为两种模式中的一种。因此,为了单一功率控制调节状态,可出现4种组合。这些组合根据子帧和设定于该子帧(例如,子帧i)的功率控制模式,演算功率控制调节状态值的方式可能不同。例如,在用于D2D和LTE WAN发送的功率控制模式都是累积模式时,不管子帧是用于D2D的子帧还是用于LTE WAN发送,都可以以公式8的形式进行累积。例如,在子帧i-1中由于是D2D子帧,因此累加通过D2D授权被指示的TPC命令来计算fc(i-1),与此相反地,如下述公式所示,在用于LTE WAN的子帧i中,累加通过用于LTE WAN发送的授权被指示的TPC命令来计算fc(i)=fc(i-1)+δPUSCH,c(i-KPUSCH)。
此外,作为另一实施例,在D2D子帧中只允许绝对模式,在LTE WAN中与现有相同地,可以通过上位层信令指示累积模式/绝对模式(参考图2)。
该方法由于D2D和LTE发送使用单一功率控制状态调节值,因而实现时较为简单,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执行互相具有不同目的的发送信号的功率控制,提供了能够引导实现的容易性的优点。当然在灵活性的角度上,比上述提出的利用独立的功率控制状态调节值的方案灵活性低,但能够适当地调节其他功率控制参数,因此能够最小化终端实现的容易性和来自D2D发送的LTE WAN接收的干扰。
此外,在上述公式9中,KD2D对于D2D授权和SA以及数据传输之间需要定义多长时间(子帧单元)进行定义。如上所述,其值一般是KD2D≥4,更清楚地可以定义为如下。
D2D授权-SA传输:
KD2D:作为第一例,在FDD中可以是4,在TDD中可以利用下表根据相应服务小区的TDD UL-DL设定来定义其值。如果是TDD CA(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并设定为互相不同的服务小区时、是TDD-FDD CA并服务小区是TDD时,或者是设定有eIMTA(增强上下行干扰管理和话务适配,Enhanc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Traffic Adaptation)的服务小区时,UL参考UL-DL设定可以利用下表对其进行定义。
此外,如果定义了用于SA的T-RPT(时域资源传输模式,Time Domain ResourcePattern For Transmission),则可以利用D2D授权,通过上述T-RPT指示用于SA传输的资源。因此,从D2D授权中指示时,T-RPT指示的第一个SA传输(初始SA传输,Initial SATransmission)中使用的子帧和传输D2D授权的子帧之间的子帧数可以是KD2D
此外,用于SA的SA资源库内的第一个子帧和D2D授权之间的子帧数可以是KD2D
表2
表2表示针对TDD配置0-6的KPUSCH
D2D授权-D2D数据传输:
KD2D:用于D2D数据传输的T-RPT(时域资源传输模式,Time Domain ResourcePattern For Transmission)利用D2D授权为了数据传输而被指示时,该被指示的T-RPT所指示的使用第一个数据传输的子帧和传输有D2D授权的子帧之间的子帧数可以是KD2D
此外,作为另一实施例,用于D2D数据传输的数据资源库内的第一个子帧和D2D授权之间的子帧数可以是KD2D
上述SA/数据资源库是为了SA/数据传输由基站允许的资源的集合。根据终端的D2D模式和类型,并根据该终端是否以RRC连接模式在服务小区中执行D2D通信还是以RRCIDLE模式在相应服务小区中执行D2D通信,可以通过系统信息块和/或专用无线资源控制协议信令(Dedicated RRC Signaling)来指示指示资源库(Pool)的方法。
此外,还要定义在服务小区c中累积的fc,D2D(*)值在何种条件下被重置。在本发明中,如果终端在服务小区c中被设定D2D通信,在本发明中提出的用于D2D发送功率控制的PO_UE_D2D,c根据上位层信令变更时,或αD2D(j)根据上位层信令变更时,或设定特定RSRP域值(Threshold)并通过在一定时间内从基站传输的参考信号将测定的RSRP值与上述域值进行比较,其结果更大或更小时,终端应当重置针对与用于服务小区c的fc,D2D(*)相应的功率控制的累积值。
此外,在服务小区c中,在子帧i中没有D2D传输(SA/数据),为了从DCI格式3/3A中指示的TPC命令的累积,D2D终端应当基于以下公式10假设传输功率。
公式10:
PD2D,c(i)=min{PCMAX,c(i),PO_D2D,c(1)+αc(1)·PLc+fc(i)}
并且,当D2D传输以与SPS相同的形式进行的发送被激活(Activate)时,PO_D2D,c(1)、αc(1)和其他追加的PO_D2D,c(2)、αc(2)可以通过上位层信令被指示,PO_D2D,c(1)、αc(1)是常规的D2D传输,即,如果是基于D2D授权执行的SA和数据发送,则PO_D2D,c(1)、αc(1)可以是适用于如下情况的值,该情况为如PO_D2D,c(2)、αc(2)的D2D传输(SA、数据)以SPS形式进行的发送被激活(Activate)的情况。因此,根据互相不同的调度方式(一种是动态授权,另一种是基于SPSS的调度),可以决定可适用的小区特定发送功率值PO_D2D,c(2)和小区特定路径损失补偿值αc(2)。
此外,有必要对在用于D2D通信的功率控制的服务小区c上的最大传输功率PCMAX,c(i)进行定义。当在用于D2D发送的子帧i中通过DCI格式3/3A被指示,但实际没有D2D发送时,为了TPC命令的累积,终端可以利用如MPR=0dB、A-MPR=0dB、P-MPR=0dB和TC=0dB的假设来计算最大传输功率PCMAX,c(i)的值。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S310中,终端决定用于向对等终端传输信号的功率(即,传输功率)。例如,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决定传输功率。
更加具体地,PCMAX,D2D(i)根据设定,为了LTE WAN传输,可以与终端计算的PCMAX(i)相同。此外,D2D数据信道以外的其他D2D信道或信号都可以定为使用在频率上固定的PRBs(例如,1或2PRB对)。对于其他D2D信号/信道,可以是0或固定的值。此外,根据本发明,PO_D2D,c(j)可以不是作为小区特定的参数PO_NOMINAL_D2D(j)和作为终端特定的参数PO_UE_D2D(j)的和,而是直接被设定为终端特定的功率控制值。
D2D数据信道通过资源分配(例如,通过D2D数据授权或调度分配(SA)),可以将多种大小的PRB为了数据传输而使用。换句话说,MD2D(i)在用于D2D通信的数据信道中是可变的值,但是对于其他D2D信号/信道,可以是0或固定的值。根据为了D2D通信而设定的上述新的j,αD2D(j)可以由基站设定,或设定为预先设定的值,例如,可以固定为αD2D(j)=1。其中,功率计算可以基于eNB和Tx终端之间的链路的路径损失而演算。
在步骤S320中,终端基于决定的功率执行D2D传输。其中,D2D传输可以包括将D2D数据信道、D2D调度分配信道、D2D探索(Discovery)或D2D同步信道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向所述对等终端传输。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终端400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20以及信号收发器(Transceiver)430。
处理器410根据图3的实施例决定传输功率。存储器420存储用于处理器410的工作的命令语句。被存储的命令语句由处理器410执行,从而能够实现执行所述终端20的工作。信号收发器430可以根据处理器410的指示传输D2D信道和/或D2D信号。
例如,处理器410包括对等探索部411和传输功率决定部412。对等探索部411执行用于探索对等终端的对等探索。传输功率决定部412决定用于由对等探索部411探索的对等设备的传输功率。根据本发明,传输功率决定部412基于D2D信号的传输形式来决定所述传输功率,所述传输形式可以包括广播、群播及单播中的一个。此外,所述传输功率决定部412可以基于在所述D2D信号的传输中使用的带宽来决定所述传输功率。此外,传输功率决定部412的特征在于,可以从基站接收用于所述D2D信号的无线资源分配并决定所述传输功率,或进行计算使得对于PCMAX,D2D(i)可以包括由终端计算的PCMAX(i),PO_D2D(j)设定为终端特定的功率控制值,基于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间的链路上的路径损失进行演算。其中,传输功率决定部412,可以考虑包括用于所述对等探索的探索信号的所述D2D信号,从而决定所述传输功率,并可以考虑包括向所述对等终端的数据信道的所述D2D信号,从而决定所述传输功率。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传输功率决定部412可以利用在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说明的图2中记载的公式1至公式10来计算传输功率,此外,也可以考虑设定于终端的TDD配置并考虑允许的资源来决定传输功率。
信号收发器430基于在传输功率决定部412中决定的传输功率,向所述对等终端传输D2D信号。
处理器可以包括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其他集成芯片、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装置。存储器可以包括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AM(随机读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闪速存储器、存储卡、存储媒介和/或其他存储装置。RF部可以包括用于处理无线信息的基带电路。用软件实现实施例时,上述技术可以由实现上述功能的模块(过程、功能等)来实现。模块可以存储于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设置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可以用公知的多种方法与处理器连接。

Claims (12)

1.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在用于D2D(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通信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执行用于探索对等终端的对等探索的步骤;
决定用于所述对等终端的传输功率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决定的传输功率向所述对等终端传输D2D信号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功率基于D2D信号的传输形式来决定,所述传输形式为广播、群播及单播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功率基于在所述D2D信号的传输中使用的带宽来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从基站接收用于所述D2D信号的无线资源分配的步骤,
PCMAX,D2D(i)包括由终端计算的PCMAX(i),PO_D2D(j)设定为终端-特定的功率控制值,并基于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链路上的路径损失进行演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信号包括用于所述对等探索的探索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信号包括向所述对等终端的数据信道。
7.终端,在用于D2D(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通信的终端中,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信号收发器和连接于所述信号收发器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信号收发器执行用于探索对等终端的对等探索,并决定用于所述对等终端的传输功率,并基于所述决定的传输功率向所述信号收发器指示向所述对等终端传输D2D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基于D2D信号的传输形式决定所述传输功率,所述传输形式为广播、群播及单播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基于在所述D2D信号的传输中使用的带宽决定所述传输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从基站接收用于所述D2D信号的无线资源分配以决定所述传输功率,
PCMAX,D2D(i)包括由终端计算的PCMAX(i),PO_D2D(j)设定为终端-特定的功率控制值,并基于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间的链路上的路径损失进行演算。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考虑包括用于所述对等探索的探索信号的所述D2D信号来决定所述传输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考虑包括向所述对等终端的数据信道的所述D2D信号来决定所述传输功率。
CN201580024350.4A 2014-05-09 2015-05-08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465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55899 2014-05-09
KR20140055899 2014-05-09
KR1020140106286A KR102137648B1 (ko) 2014-05-09 2014-08-14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파워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14-0106286 2014-08-14
PCT/KR2015/004654 WO2015170934A1 (ko) 2014-05-09 2015-05-08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파워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5285A true CN106465285A (zh) 2017-02-22
CN106465285B CN106465285B (zh) 2020-07-07

Family

ID=54839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4350.4A Active CN106465285B (zh) 2014-05-09 2015-05-08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142426B1 (zh)
KR (1) KR102137648B1 (zh)
CN (1) CN10646528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8564A (zh) * 2017-06-01 2017-08-0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丢失覆盖场景中的d2d终端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WO2019153114A1 (en) * 2018-02-06 2019-08-1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same
CN110191504A (zh) * 2019-04-16 2019-08-30 王聪语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
CN110463288A (zh) * 2019-07-05 2019-1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0958A1 (ko) 2016-03-04 2017-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v2x 전송 자원 선택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11147044B2 (en) 2016-03-04 2021-10-12 Lg Electronics Inc. V2X transmission resource selecting method implement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KR20190064064A (ko) 2017-11-30 2019-06-10 주식회사 정원플랜트 식물성유지를 이용한 바이오중유 제조 방법
US11496246B2 (en) * 2019-01-10 2022-1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 operat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sidelink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8577A (zh) * 2006-09-15 2009-10-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支持wan信号传送和对等信号传送的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与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324182A1 (en) * 2012-05-31 2013-12-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to-device (d2d) cross link power control
US20140003262A1 (en) * 2012-07-02 2014-01-02 Hong He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mechanism for intracell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US20140094213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Ahmad Khoshnevis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for Signals Used by User Equipment Terminals for Device-to-Device Ser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8577A (zh) * 2006-09-15 2009-10-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支持wan信号传送和对等信号传送的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与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324182A1 (en) * 2012-05-31 2013-12-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to-device (d2d) cross link power control
US20140003262A1 (en) * 2012-07-02 2014-01-02 Hong He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mechanism for intracell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US20140094213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Ahmad Khoshnevis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for Signals Used by User Equipment Terminals for Device-to-Device Service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8564A (zh) * 2017-06-01 2017-08-0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丢失覆盖场景中的d2d终端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07018564B (zh) * 2017-06-01 2019-09-1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丢失覆盖场景中的d2d终端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WO2019153114A1 (en) * 2018-02-06 2019-08-1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same
CN110191504A (zh) * 2019-04-16 2019-08-30 王聪语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
CN110191504B (zh) * 2019-04-16 2022-06-14 王聪语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
CN110463288A (zh) * 2019-07-05 2019-1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42426A4 (en) 2017-12-27
CN106465285B (zh) 2020-07-07
EP3142426A1 (en) 2017-03-15
EP3142426B1 (en) 2019-09-25
KR102137648B1 (ko) 2020-07-24
KR20150128513A (ko)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640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45279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CN104885554B (zh) 用于设备间通信的参考信号测量
US9030984B2 (en)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scheme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EP3253135B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by terminal,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method
CN106465285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65300B (zh) 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双连接中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及其终端
KR101779486B1 (ko) Pucch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4904305B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
US972357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power headroom under carrier aggregation
EP295059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resources
CN106465302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7079529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WO2013051855A1 (ko) 파워 헤드룸 리포팅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664665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6416390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WO2016022065A1 (en) D2d power control
WO2015005601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통신을 위한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490599B1 (ko) Nr v2x에서 사이드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940739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3164024A1 (en)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CN106304301A (zh) 载波聚合中功率控制命令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Kuruvatti et al. Post-resource sharing power alloc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to coexist with D2D under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6

Address after: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before: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