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4658A - 多信道竞争方法、通信设备及无线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信道竞争方法、通信设备及无线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4658A
CN106464658A CN201480078722.7A CN201480078722A CN106464658A CN 106464658 A CN106464658 A CN 106464658A CN 201480078722 A CN201480078722 A CN 201480078722A CN 106464658 A CN106464658 A CN 106464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ntrol frame
successful
compe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87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4658B (zh
Inventor
马驰翔
罗俊
刘亚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64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4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4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4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信道竞争方法、通信设备及无线网络系统。本发明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接入点AP或者站点STA;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信道竞争模块,用于侦听至少两个信道;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以及,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交互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与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交互控制帧以占用信道,或者,交互数据帧。本发明实施例解决多信道竞争成功率低,还会造成大量带宽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多信道竞争方法、 通信设备及无线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多信道竞争方法、 通信设备 及无线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在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 (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简称: IEEE) 802.11标准规定的现有机制中, 通过把信道划分为 主信道和辅信道, 以增加传输带宽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峰值速率。 这种机制类 似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简称: CA) , 通信设备需要先在主信道 上竞争接入。 信道竞争接入的优先级顺序为主信道, 辅 20 兆赫兹 (Mega Hertz, 简称: MHz)信道, 辅 40MHz信道, 辅 80MHz信道。 只有当上述顺 序中前一个信道允许接入时, 通信设备才会竞争后一个信道, 最后把允许接 入的信道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带宽信道来传输数据。
目前, 为了进一歩提高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简 称: WLAN)的吞吐量, 在 IEEE802.i l标准中引入了调度模式, 建立高效无 线局域网(High Efficiency WL AN, 简称: HEW)系统, 以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 简称: BSS )为基础调度集。 当 BSS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 采用 上述机制会造成优先级高的信道由于竞争失败, 从而放弃竞争优先级低的信 道的情况, 不但信道竞争成功率低, 还会造成大量带宽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信道竞争方法、 通信设备及无线网络系统, 以 解决多信道竞争成功率低, 还会造成大量带宽浪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 所述通 信设备为接入点 AP或者站点 STA; 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信道竞争模块, 用于侦听至少两个信道; 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 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交交互互模模块块,, 用用于于通通过过所所述述第第一一信信道道和和所所述述第第二二信信道道与与所所述述无无线线网网络络中中其其 他他通通信信设设备备交交互互控控制制帧帧以以占占用用信信道道,, 或或者者,, 交交互互数数据据帧帧。。
第第二二方方面面,, 本本发发明明实实施施例例提提供供一一种种多多信信道道竞竞争争方方法法,, 包包括括::
通通信信设设备备侦侦听听至至少少两两个个信信道道;;
55 所所述述通通信信设设备备确确定定竞竞争争成成功功第第一一信信道道,, 以以及及,, 确确定定视视为为竞竞争争成成功功的的第第二二 信信道道;;
所所述述通通信信设设备备通通过过所所述述第第一一信信道道和和所所述述第第二二信信道道与与无无线线网网络络中中其其他他通通信信 设设备备交交互互控控制制帧帧以以占占用用信信道道,, 或或者者,, 交交互互数数据据帧帧。。
第第三三方方面面,, 本本发发明明实实施施例例提提供供一一种种无无线线网网络络系系统统,, 包包括括:: 至至少少两两个个通通信信 1100 设设备备,, 其其中中一一个个通通信信设设备备为为第第一一方方面面、、 第第一一方方面面的的第第一一种种至至第第六六种种中中任任一一种种 所所述述的的 SSTTAA;; 另另一一个个通通信信设设备备为为第第一一方方面面、、 第第一一方方面面的的第第一一种种至至第第四四种种、、 第第 七七种种至至第第八八种种中中任任一一种种所所述述的的 AAPP;;
所所述述 SSTTAA和和 AAPP分分别别用用于于侦侦听听至至少少两两个个信信道道,, 并并通通过过竞竞争争成成功功的的第第一一信信 道道和和视视为为竞竞争争成成功功的的第第二二信信道道交交互互控控制制帧帧以以占占用用信信道道,, 或或者者,, 交交互互数数据据帧帧。。 1155 本本发发明明实实施施例例多多信信道道竞竞争争方方法法、、 通通信信设设备备及及无无线线网网络络系系统统,, BBSSSS 中中的的通通 信信设设备备可可以以不不必必再再像像现现有有技技术术中中那那样样分分信信道道的的主主辅辅关关系系,, 必必须须根根据据优优先先级级依依 次次竞竞争争信信道道,, 而而是是可可以以同同时时确确定定竞竞争争成成功功的的第第一一信信道道和和第第二二信信道道,, 再再通通过过第第 一一信信道道和和第第二二信信道道与与其其它它通通信信设设备备进进行行信信息息交交互互,, 通通过过 AAPP执执行行集集中中调调度度以以 实实现现 BBSSSS中中的的至至少少两两个个通通信信设设备备使使用用多多个个信信道道传传输输数数据据的的目目的的,, 不不但但提提高高信信 2200 道道竞竞争争成成功功率率,, 还还避避免免大大量量带带宽宽浪浪费费。。 附附图图说说明明
为为了了更更清清楚楚地地说说明明本本发发明明实实施施例例或或现现有有技技术术中中的的技技术术方方案案,, 下下面面将将对对实实 施施例例或或现现有有技技术术描描述述中中所所需需要要使使用用的的附附图图作作一一简简单单地地介介绍绍,, 显显而而易易见见地地,, 下下 2255 面面描描述述中中的的附附图图是是本本发发明明的的一一些些实实施施例例,, 对对于于本本领领域域普普通通技技术术人人员员来来讲讲,, 在在 不不付付出出创创造造性性劳劳动动性性的的前前提提下下,, 还还可可以以根根据据这这些些附附图图获获得得其其他他的的附附图图。。
图图 11为为本本发发明明应应用用于于无无线线网网络络的的通通信信设设备备实实施施例例一一的的结结构构示示意意图图;; 图图 22为为本本发发明明应应用用于于无无线线网网络络的的通通信信设设备备实实施施例例二二的的结结构构示示意意图图;; 图图 33为为控控制制帧帧帧帧格格式式示示意意图图一一;;
3300 图 5为本发明无线网络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例三竞争机制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例四竞争机制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例五竞争机制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例六竞争机制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多信道竞争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 11为本发明多信道竞争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 12为本发明多信道竞争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 13为本发明多信道竞争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 14为本发明多信道竞争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 1为本发明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1所示, 通信设备为接入点 (Access Point, 简称: AP) 或与所述 AP同一个 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 简称: BSS )中的任意一个站点(Station, 简 称: STA) 。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 信道竞争模块 11 和交互模块 12, 其中, 信道竞争模块 11, 用于侦听至少两个信道; 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 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交互模块 12, 用于通过所述第 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与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交互控制帧以占用信 道, 或者, 交互数据帧。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适用于引入了调度模式的无线网络, 例如高效 无线局域网 (High Efficiency WLAN, 简称: HEW) 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简称: WLAN) 系统, HEW WLAN系统以 BSS为基本 服务集, BSS中包括 AP和至少两个 STA, STA为引入调度模式的无线网络 标准站点。 为了提高 BSS的信道竞争成功率, 属于同一 BSS的 AP和 STA 均可参与竞争信道, 无论是 AP或者任意一个 STA竞争成功, 都可以使用多 个信道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 BSS 中的通信设备可以不必再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分信道的主 辅关系, 必须根据优先级依次竞争信道, 而是可以同时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 信道和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再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与其它通信设 备进行控制帧或数据帧的交互, 可以实现 BSS中的至少两个通信设备使用多 个信道传输数据的目的, 不但提高信道竞争成功率, 还避免大量带宽浪费。
图 2为本发明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2所示,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在图 1所示设备结构的基础上, 进一歩地, 信 道竞争模块 11可以包括: 第一子模块 111和第二子模块 112, 其中, 第一子 模块 111, 用于侦听到所述至少两个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为空闲状态时, 进入等待阶段, 经过所述等待阶段后若所述任意一个信道仍然为空闲状态, 则所述任意一个信道进入回退计时阶段; 确定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结束后仍 然为空闲状态的信道为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当前仍然处于 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内且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为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 信道; 第二子模块 112, 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其他通信设备的所述控制帧, 确定所述接收到所述控制帧的信道为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认当前 没有收到所述控制帧但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内且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 为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具体来讲, 第一子模块 111在侦听多个信道时, 发现其中的任意一个信 道为空闲状态, 则进入等待阶段, 等待阶段时长可以是 X帧间隔 (Interframe Space, 简称: IFS ) , 该 xIFS可以是短帧间隔 (Short Interframe Space, 简 称: SIFS ), 点协调帧间隔(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Interframe Space, 简 称: PIFS ) , 分布式协调帧间隔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Interframe Space, 简称: DIFS ) 或者仲裁帧间隔 (Arbitration Interframe Space, 简称: AIFS )等标准中定义的时长。 第一子模块 111等待 xIFS时长后, 若所述任意 一个信道仍然为空闲状态, 则该任意一个信道进入回退计时阶段, 该回退计 时可以是预先设定好回退时长的计数器, 在所述任意一个信道进入回退计时 阶段时, 计数器开始倒计时, 计时结束即回退计时阶段结束。 第一子模块 111 确定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结束后仍然为空闲状态的信道为竞争成功的第 一信道, 即只要任意一个信道相应的计数器归零, 且仍然为空闲状态就表示 该信道竞争成功, 也不排除同时归零的信道有多个, 那么这些信道都是竞争 成功的第一信道, 对此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与此同时, 第一子模块 111确 定当前仍然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内且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 即判断其 他信道是否已经进入回退计时阶段且为空闲状态, 若是, 则这些处于回退计 时阶段且为空闲状态的所有信道都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通信设备作为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其他通信设备的控制帧后, 同样 也可以竞争信道, 通信设备的第二子模块 112确定接收到控制帧的信道为竞 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认当前没有收到控制帧但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 阶段内且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为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这样参与信道 竞争的通信设备除了可以作为发送端设备时通过第一子模块 111 竞争到信 道, 还可以作为接收端设备时通过第二子模块 112竞争到信道, 避免可用信 道的遗漏。
进一歩的, 上述控制帧包括用于标识所述控制帧的帧控制 (Frame Control)字段和用于记录后续信道占用时长的持续(Duration)字段, 该控制 帧可以是高效无线局域网请求发送 ( HEW Request to Send , 简称: HEW RTS ) 、 高效无线局域网允许发送 (HEW Clear to Send, 简称: HEW CTS ) 或者高效无线局域网接收确认 (HEW Acknowledgement , 简称: HEW ACK) 。
图 3为控制帧帧格式示意图一, 如图 3所示, 本实施例的控制帧可以是 专用于引入调度模式的无线网络系统 (例如 HEW WLAN系统) 的帧, 共 20 个字节: Frame Control字段有 2字节, 该字段的值是 IEEE802.i l标准中规定 的控制帧的标识信息尚未使用的值, 例如可以是 0110, 通过该值 BSS 中的 STA即可分辨出该控制帧是专用于 HEW WLAN系统的帧, 而其它传统 STA 也可以根据该值获知该控制帧不是发送给自己的, 后续一段时间内自己不能 使用信道; Duration字段有 2字节, 设置为后续信道占用时长, 包括后续调 度时长、 m倍 SIFS时长、 n个控制帧时长的总和, m和 n为自然数, 具体的 值与控制帧的实际发送时机有关, 例如控制帧是发送端设备发送的, 那么后 续信道占用时长包括调度时长、 3倍 SIFS时长、 2个控制帧时长的总和; 接 收端地址(Receiver Address, 简称 RA)有 6字节, 例如可以设置为 AP的媒 体接入控制 (Media Access Control, 简称 MAC) 地址, 与 IEEE802.i l标准 中规定的控制帧的 RA相同; 发送端地址(Transmitter Address, 简称 TA)有 6字节, 例如可以设置为 STA的 MAC地址, 与 IEEE802.i l标准中规定的控 制帧的 TA相同; 帧控制序列(Frame Control Sequence, 简称 FCS )信息有 4 字节, 与 IEEE802.i l标准中规定的控制帧的 FCS相同。 本实施例的控制帧的 格式与 IEEE 802.11标准中的控制帧格式可以一致, 以使所有的 STA, 包括 BSS 中的 STA和传统 STA 都可以接收该控制帧并解调。 每个控制帧占用 20MHz的带宽, 这 20MHz的带宽上有 64个子载波, 导频子载波的数目和位 置也和 IEEE 802.11标准中的控制帧一样。 如果有 80MHz的带宽, 则在每个 20MHz的带宽上分别发送控制帧。 与 IEEE 802.11标准中的控制帧不同之处 在于, Frame Control字段和 Duration字段的内容。
图 4为控制帧帧格式示意图二, 如图 4所示, 本实施例的控制帧可以是 专用于引入调度模式的无线网络系统 (例如 HEW WLAN系统) 的帧, 共 14 个字节: Frame Control字段有 2字节, 该字段的值是 IEEE802.i l标准中规定 的控制帧的控制信息尚未使用的值, 例如可以是 0100, 通过该值 BSS 中的 STA即可分辨出该控制帧是专用于 HEW WLAN系统的帧, 而其它传统 STA 也可以根据该值获知该控制帧不是发送给自己的, 后续一段时间内自己不能 使用信道; Duration字段有 2字节, 设置为后续信道占用时长, 包括后续调 度时长、 m倍 SIFS时长、 n个控制帧时长的总和; RA有 6字节, 例如可以 设置为 BSS中的通信设备提前约定好的参数或数值; FCS信息有 4字节, 与 IEEE802.i l 标准中规定的控制帧的 FCS 相同。 本实施例的控制帧的格式与 IEEE 802.11标准中的控制帧格式可以一致, 以使所有的 STA, 包括 BSS中 的 STA和传统 STA都可以接收该控制帧并解调。 每个控制帧占用 20MHz的 带宽, 这 20MHz 的带宽上有 64 个子载波, 导频子载波的数目和位置也和 IEEE 802.i l标准中的控制帧一样。 如果有 80MHz的带宽, 则在每个 20MHz 的带宽上分别发送控制帧。 与 IEEE 802.11标准中的控制帧不同之处在于, Frame Control字段、 Duration字段以及 RA的内容。 由于 RA是一个提前约定 的值, 因此 BSS中的所有 STA均可解调出该值。
进一歩的, 通信设备为 STA时, 上述交互模块 12, 具体用于通过所述 第一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 道, 向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通过所述 第二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向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 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通过所述第二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的 第一信道, 与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交互数据帧。
进一歩的, 通信设备为 STA时, 上述交互模块 12, 具体用于通过所述 第一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 道, 向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通过所述 第二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 道, 向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通过所述 第二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与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 备交互数据帧。
进一歩的, 通信设备为 AP时, 上述交互模块 12, 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 一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向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通过所述第二 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与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交 互数据帧。
进一歩的, 通信设备为 AP时, 上述交互模块 12, 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 一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向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通过所述第二 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向 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通过所述第二子 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与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交互 数据帧。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 对图 1-图 4中任一个通信设备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 5为本发明无线网络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5所示, 该无线 网络系统可以包括: 至少两个通信设备, 其中一个通信设备为图 1或图 2所 示的 STA; 另一个通信设备为图 1或图 2所示的 AP; 所述 STA和 AP分别 用于侦听至少两个信道, 并通过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和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 信道交互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或者, 交互数据帧。 具体来讲, 无线网络系统包括一个 BSS , 该 BSS中包括一个 API 1和三 个 STA12、 13以及 14。 AP11和 STA12、 13以及 14均侦听至少两个信道并 参与竞争多个信道。 另外, 无线网络系统还可以包括传统 STA20, 该传统 STA20可以是一个属于 BSS且符合现有 IEEE802.il标准的站点, 或者是一 个不属于 BSS且符合现有 IEEE802.il标准的站点。
本发明中, BSS 中的通信设备可以通过发送控制帧进行信息交互, 由于 传统 STA20 为了发送数据需要侦听信道, 因此这些控制帧也可以被传统 STA20侦听到。 传统 STA20根据这些控制帧设置获知哪些信道被占用, 并执 行竞争退避。
图 6为本发明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例三竞争机制示意图, 如 图 6所示, 本实施例的无线网络可以采用图 5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通信 设备为 BSS中的任意一个 STA, 假设为 STA12。 本实施例的竞争机制包括:
STA12确定出第一信道为信道 36, 第二信道包括信道 40、 信道 52以及 信道 56, 而信道 44和信道 48 由于未进入回退计时阶段则视为没有竞争成 功。 STA12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向 AP11发送第一控制帧。
AP11 通过接收到第一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二控制帧, STA12 在信道 36、 信道 40、 信道 52以及信道 56上发送了第一控制帧, 而 AP11有可能只 在信道 36、 信道 40以及信道 56上接收到该第一控制帧, 因此 AP11就在信 道 36、 信道 40以及信道 56上发送第二控制帧。 由于 RA是一个提前约定的 值, 因此 BSS中的所有 STA均可解调出该值, 而 AP11之所以发送第二控制 帧也正是为了补充有的 STA (例如 STA13 )没有收到 STA12发送的第一控制 帧的情况, 这样 BSS中的 STA都可以知道竞争信道成功。
STA通过接收到第二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三控制帧, AP在信道 36、 信 道 40以及信道 56上发送第二控制帧, 而 STA只在信道 36和信道 56上接收 到第二控制帧, 因此 STA就在信道 36和信道 56上发送第三控制帧, 这里的 STA可以是所有收到第二控制帧的站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例如 STA12、 13、 14。 由于 RA是一个提前约定的值, 因此 BSS中的所有 STA均可解调出该 值, 而 STA 之所以发送第三控制帧也正是为了补充有的 STA (例如第一 STA14)没有收到之前所有的控制帧的情况, 这样 BSS中的 STA都可以知道 竞争信道成功。 AP11可以进一歩执行集中控制调度使 BSS 中的至少两个通信设备均可 使用多个信道传输数据, AP11在信道 36和信道 56上收到 STA发送的第三 控制帧后, 确定 BSS成功竞争到了信道 36和信道 56, 因此准备在信道 36和 信道 56发送控制帧或数据帧, 此时 BSS进入调度模式, 由 AP11执行集中控 制调度。
通过上述各个控制帧, 使传统 STA20 获知承载各控制帧的信道已被占 用, 即信道 36、 信道 40、 信道 52以及信道 56已经被占用, 自己不能使用这 些信道, 同时根据各控制帧设置自身的网络分配矢量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简称 NAV), 具体的就是传统 STA20根据控制帧中的 Duration字段 设置自身的 NAV。
本实施例, BSS中的 STA可以不必再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分信道的主辅关 系, 必须根据优先级依次竞争信道, 而是可以同时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和第二信道, 再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与其它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以 实现 BSS中的至少两个通信设备使用多个信道传输数据的目的, 不但提高信 道竞争成功率, 还避免大量带宽浪费。
图 7为本发明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例四竞争机制示意图, 如 图 7所示, 本实施例的无线网络可以采用图 5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通信 设备为 BSS中的任意一个 STA, 假设为 STA12。 本实施例的竞争机制在图 6 所示的竞争机制的基础上, 进一歩的还包括:
AP11在接收到 STA12发送的第一控制帧时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的第二 信道, 具体地, AP11在信道 36、 信道 40以及信道 56上接收到第一控制帧 后, 判断除了信道 36、 信道 40以及信道 56外, 确定当前没有收到所述第一 控制帧但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内且为空闲状态的信道 44 为所述视为竞 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AP11 通过接收到第一控制帧的信道和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发送第 二控制帧, 本实施例中, AP11在信道 36、 信道 40、 信道 56以及信道 44上 发送第二控制帧。
通过上述各个控制帧, 使传统 STA20 获知承载各控制帧的信道已被占 用, 即信道 36、 信道 40、 信道 44、 信道 52以及信道 56已经被占用, 自己 不能使用这些信道, 同时根据各控制帧设置自身的 NAV, 具体的就是传统 STA20根据控制帧中的 Duration字段设置自身的 NAV。
本实施例, 作为接收控制帧的设备, AP11 也可以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 第二信道, 增加了系统可用的信道, 尽可能多的聚合可用信道, 不但扩大带 宽提高数据速率, 还避免带宽浪费。
图 8为本发明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例五竞争机制示意图, 如 图 8所示, 本实施例的无线网络可以采用图 5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通信 设备为 BSS中的 AP11。 本实施例的竞争机制包括:
AP11确定出第一信道为信道 36, 第二信道包括信道 40、 信道 52以及信 道 56, 而信道 44和信道 48 由于未进入回退计时阶段视为没有竞争成功。 AP11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向 STA发送第一控制帧。 由于 RA是一个提 前约定的值, 因此 BSS中的所有 STA均可解调出该值。
STA通过接收到第一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二控制帧, AP11在信道 36、 信道 40、 信道 52以及信道 56上发送了第一控制帧, 而 STA (STA12、 13、 14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有可能只在信道 36、 信道 40以及信道 56上接收到 该第一控制帧, 因此 STA就在信道 36、 信道 40以及信道 56上发送第二控制 帧。 由于 RA是一个提前约定的值, 因此 BSS中的所有 STA以及 AP11均可 解调出该值, 而 STA之所以发送第二控制帧也正是为了补充有的 STA (例如 STA13 )没有收到第一控制帧的情况, 这样 BSS中的 STA都可以知道竞争信 道成功。
AP11执行集中控制调度使 BSS 中的至少两个通信设备均可使用多个信 道传输数据, AP11在信道 36和信道 56上收到第二控制帧后, 确定 BSS成 功竞争到了信道 36和信道 56, 因此准备在信道 36和信道 56发送控制帧或 数据帧, 此时 BSS进入调度模式, 由 AP11执行集中控制调度。
通过上述各个控制帧, 使传统 STA20 获知承载各控制帧的信道已被占 用, 即信道 36、 信道 40、 信道 52以及信道 56已经被占用, 自己不能使用这 些信道, 同时根据各控制帧设置自身的 NAV, 具体的就是传统 STA20根据 控制帧中的 Duration字段设置自身的 NAV。
本实施例, BSS 中的 AP11可以不必再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分信道的主辅 关系, 必须根据优先级依次竞争信道, 而是可以同时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 道和第二信道, 再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与其它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以实现 BSS中的至少两个通信设备使用多个信道传输数据的目的, 不但提高 信道竞争成功率, 还避免大量带宽浪费。
图 9为本发明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例六竞争机制示意图, 如 图 9所示, 本实施例的无线网络可以采用图 5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通信 设备为 BSS中的 AP11。 本实施例的竞争机制在图 8所示的竞争机制的基础 上, 进一歩的还包括:
STA (STA12、 13、 14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在接收到 AP11发送的第 一控制帧时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具体地, STA在信道 36、 信道 40以及信道 56上接收到第一控制帧后, 判断除了信道 36、 信道 40以及信道 56外, 确定当前没有收到所述第一控制帧但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内且为 空闲状态的信道 44为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STA通过接收到第一控制帧的信道和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发送第二 控制帧, 本实施例中, STA在信道 36、 信道 40、 信道 56以及信道 44上发送 第二控制帧。
AP11通过接收到第二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三控制帧, STA在信道 36、 信道 40、 信道 44以及信道 56上发送第二控制帧, 而 AP11有可能只在信道 36、 信道 44以及信道 56上接收到该第二控制帧, 因此 AP11就在信道 36、 信道 44以及信道 56上发送第三控制帧。 由于 RA是一个提前约定的值, 因 此 BSS中的所有 STA均可解调出该值, 而 AP11之所以发送第三控制帧也正 是为了补充有的 STA (例如第一 STA13 )没有收到之前所有的控制帧的情况, 这样 BSS中的 STA都可以知道竞争信道成功。
STA (STA12、 13、 14 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通过接收到第三控制帧的 信道发送第四控制帧, AP11在信道 36、 信道 44以及信道 56上发送第三控 制帧, 而 STA有可能只在信道 36和信道 44上接收到该第三控制帧, 因此 STA在信道 36和信道 44上发送第四控制帧。
通过上述各个控制帧, 使传统 STA20 获知承载各控制帧的信道已被占 用, 即信道 36、 信道 40、 信道 44、 信道 52以及信道 56已经被占用, 并根 据各控制帧设置自身的 NAV。
本实施例, 作为接收控制帧的设备, STA也可以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 二信道, 增加了系统可用的信道, 尽可能多的聚合可用信道, 不但扩大带宽 提高数据速率, 还避免带宽浪费。
图 10为本发明多信道竞争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如图 10所示, 本实 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歩骤 101、 通信设备侦听至少两个信道;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属于 BSS , BSS为引入了调度模式的无线网络的基 本服务集, 包括 AP和至少两个 STA, AP和至少两个 STA均参与竞争信道, 通信设备可以是 BSS中的 AP或任意一个 STA。 本发明 BSS中的 AP和 STA 均参与竞争多个信道, 可以提高 BSS这个整体竞争信道的成功率。
歩骤 102、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 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本实施例中, 通信设备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 成功的第二信道, 这里的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分别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信道, 而且这些信道是不分优先级的, 即歩骤 101 中侦听的至少两个信道中任何一 个信道都有可能成为第一信道或第二信道。
歩骤 103、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与无线网络 中其他通信设备交互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或者, 交互数据帧。
本实施例中, 通信设备竞争到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后, 通过第一信道和 第二信道与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进行交互, 包括控制帧交互和数据帧交 互。 不管通信设备为 AP或者 STA, 在竞争到信道后, 都是通过与其他通信 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以使 BSS中的所有 STA都获知信道竞争成功, 此后 BSS 进入调度模式, 通过 AP执行集中控制调度。
本实施例, BSS 中的通信设备可以同时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和视为 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再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与其它通信设备进行交 互, 通过 AP执行集中调度以实现 BSS中的至少两个通信设备使用多个信道 传输数据的目的, 不但提高信道竞争成功率, 还避免大量带宽浪费。
上述控制帧包括用于标识所述控制帧的 Frame Control字段和用于记录后 续信道占用时长的 Duration 字段, 可以是 HEW-RTS、 HEW-CTS 或者 HEW-ACK, 本发明的控制帧可以采用图 3或图 4所示的帧结构。
进一歩的, 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歩骤 102所述通信设备确定竞争成功第一 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具体的实现方法可以是: 所述 通信设备侦听到所述至少两个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为空闲状态时, 进入等 待阶段, 经过所述等待阶段后若所述任意一个信道仍然为空闲状态, 则所述 任意一个信道进入回退计时阶段;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结 束后仍然为空闲状态的信道为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当前仍 然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内且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为所述视为竞争成功 的第二信道。
具体来讲, 通信设备在侦听多个信道时, 发现至少两个信道中的任意一 个信道为空闲状态, 进入等待阶段, 等待阶段时长可以是 xIFS , 该 xIFS可 以是 SIFS , PIFS , DIFS或者 AIFS等标准中定义的时长。 通信设备等待 xIFS 时长后, 若所述任意一个信道仍然为空闲状态, 则所述任意一个信道进入回 退计时阶段, 该回退计时可以是通信设备预先设定好回退时长的计数器, 在 所述任意一个信道进入回退计时阶段, 计数器开始倒计时, 计时结束即回退 计时阶段结束后, 通信设备确定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结束后仍然为空闲状态 的信道为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即任意一个信道上计数器归零, 就表示 该信道竞争成功, 也不排除同时归零的信道有多个, 那么这些信道都竞争成 功, 对此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与此同时, 通信设备确定当前仍然处于相应 的回退计时阶段内且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为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 道。
进一歩的, 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歩骤 102之前, 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接 收到来自所述其他通信设备的第一控制帧; 歩骤 102所述通信设备确定竞争 成功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具体的实现方法可以 是: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帧的信道为竞争成功的第一 信道, 以及, 确定当前没有收到所述控制帧但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内且 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为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具体来讲, 通信设备作为接收端设备, 先接收来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 第一控制帧, 然后通信设备将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帧的信道确定为竞争成功 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当前没有收到所述控制帧但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阶 段内且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为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即作为接收 端设备的通信设备也可以从没有收到控制帧的信道中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 二信道, 避免可用信道的遗漏。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 对图 10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 详细说明。
图 11为本发明多信道竞争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如图 11所示, 本实 施例的方法适用于图 5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为 BSS中的任意一 个 STA, 假设为 STA12。 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 所有通信设备侦听至少两个信道;
本实施例中, BSS 中的所有通信设备侦听至少两个信道的过程与上述方 法实施例的歩骤 101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s202、 STA12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 二信道;
本实施例中, STA12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 功的第二信道的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歩骤 102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s203、 STA12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向 AP11发送第一控制帧以占用 信道;
本实施例中, 第一控制帧可以采用图 3所示的帧结构。
s204、 AP11通过接收到第一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二控制帧;
本实施例中, 第二控制帧可以采用图 4所示的帧结构。
s205、 STA通过接收到第二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三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本实施例中, 第三控制帧可以采用图 4 所示的帧结构。 STA 可以是 STA12、 13、 14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本实施例以 STA为 STA13为例。
S206、 AP11 通过接收到第三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的数据帧, 执行集中控 制调度使 BSS中的至少两个通信设备均可使用多个信道传输数据;
s207、 传统 STA20通过上述各个控制帧获知承载各控制帧的信道已被占 用, 并根据各控制帧设置自身的 NAV。
上述 s203~s206的实现过程与图 6所示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 例三竞争机制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图 12为本发明多信道竞争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如图 12所示, 本实 施例的方法在图 1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 进一歩的, 在 S204 AP11通 过接收到第一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二控制帧之前, 还包括: s204a、 AP11 确 定接收到第一控制帧的信道为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当前没有收到所述控制 帧但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内且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为所述视为竞争成 功的第二信道; 则 S204中 AP11同时通过接收到第一控制帧的第一信道和第 二信道发送第二控制帧。
该实现过程与图 7所示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例四竞争机制类 似, 此处不再赘述。
图 13为本发明多信道竞争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如图 13所示, 本实 施例的方法适用于图 5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为 BSS中的 API 1。 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301、 所有通信设备侦听至少两个信道;
本实施例中, 通信设备侦听至少两个信道的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歩 骤 101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s302、 AP11 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 二信道;
本实施例中, AP11 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 功的第二信道的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歩骤 102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s303、 AP11 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发送 第一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本实施例中, 第一控制帧可以采用图 3所示的帧结构。
s304、 STA通过接收到第一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二控制帧;
本实施例中, 第二控制帧可以采用图 4 所示的帧结构。 STA 可以是
STA12、 13、 14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本实施例以 STA为 STA13为例。
s305、 AP11 通过接收到第二控制帧的信道, 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 备发送数据帧, 执行集中控制调度使所述 BSS中的至少两个通信设备均可使 用多个信道传输数据;
s306、 传统 STA20通过上述各个控制帧获知承载各控制帧的信道已被占 用, 并根据各控制帧设置自身的 NAV。
上述 s303~s305的实现过程与图 8所示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 例五竞争机制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图 14为本发明多信道竞争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如图 14所示, 本实 施例的方法适用于图 5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为 BSS中的 API 1。 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401、 所有通信设备侦听至少两个信道;
本实施例中, 通信设备侦听至少两个信道的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歩 骤 101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s402、 AP11 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 二信道;
本实施例中, AP11 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 功的第二信道的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歩骤 102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s403、 AP11 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发送第一控制帧向无线网络中其 他通信设备以占用信道;
本实施例中, 第一控制帧可以采用图 3所示的帧结构。
s404、 STA确定接收到第一控制帧的信道为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当前 没有收到所述控制帧但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内且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 为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本实施例中, STA可以是 STA12、 13、 14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本实施 例以 STA为 STA13为例。
s405、 STA 同时通过接收到第一控制帧的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发送第二 控制帧;
本实施例中, 第二控制帧可以采用图 4所示的帧结构。
s406、 AP11通过接收到第二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三控制帧;
本实施例中, 第三控制帧可以采用图 4所示的帧结构。
s407、 STA通过接收到第三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四控制帧;
本实施例中, 第四控制帧可以采用图 4所示的帧结构。
s408、 AP11 通过接收到第四控制帧的信道, 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 备发送数据帧, 执行集中控制调度使所述 BSS中的至少两个通信设备均可使 用多个信道传输数据;
s409、 传统 STA20通过上述各个控制帧获知承载各控制帧的信道已被占 用, 并根据各控制帧设置自身的 NAV。
上述 s403~s408的实现过程与图 9所示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实施 例六竞争机制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 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以有 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 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 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 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 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 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 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 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 个单元中。 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 也可以采用硬件加 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 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 包括若干指 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 或处理器 (processor) 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歩骤。 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 U 盘、 移动硬盘、 只读存储器 (Read-Only Memory , ROM) 、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 磁碟或者光 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前述各实施方式中的站点 STA也可以称为接入终端, 系统、 用户单元、 用户站、 移动站、 移动台、 远方站、 远程终端、 移动设备、 用户终端、 终 端、 无线通信设备、 用户代理、 用户装置或 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 备)。 站点 STA可以是蜂窝电话、 无绳电话、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会话启动协议) 电话、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无线本地环路)站、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个人数字处理) 、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 备、 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 此外, 接入点也可 以称为基站。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 仅以上述各 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 实际应用中, 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 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 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 以 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 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 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 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 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应用于无线网络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接入 点 AP或者站点 STA; 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信道竞争模块, 用于侦听至少两个信道; 确定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 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交互模块,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与所述无线网络中其 他通信设备交互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或者, 交互数据帧。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竞争模 块, 包括第一子模块, 用于侦听到所述至少两个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为空 闲状态时, 进入等待阶段, 经过所述等待阶段后若所述任意一个信道仍然为 空闲状态, 则所述任意一个信道进入回退计时阶段; 确定相应的回退计时阶 段结束后仍然为空闲状态的信道为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当 前仍然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内且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为所述视为竞争 成功的第二信道。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竞争模 块, 包括第二子模块, 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其他通信设备的所述控制帧, 确 定所述接收到所述控制帧的信道为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认当前没 有收到所述控制帧但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内且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为 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 帧包括用于标识所述控制帧的帧控制 Frame Control字段和用于记录后续信道 占用时长的持续 Duration字段。
  5.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帧为高效 无线局域网请求发送 HEW-RTS、 高效无线局域网允许发送 HEW-CTS 或者 高效无线局域网接收确认 HEW-ACK。
  6. 6、 根据权利要求 4或 5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为 所述 STA时, 所述交互模块, 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 成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向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通过所述第二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 功的第一信道, 向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 道; 通过所述第二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与所述无线网络 中其他通信设备交互数据帧。
  7. 7、 根据权利要求 4或 5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为 所述 STA时, 所述交互模块, 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 成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向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通过所述第二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 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向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 设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通过所述第二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 的第一信道, 与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交互数据帧。
  8. 8、 根据权利要求 4或 5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为 所述 AP 时, 所述交互模块, 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 成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向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通过所述第二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 功的第一信道, 与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交互数据帧。
  9. 9、 根据权利要求 4或 5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为 所述 AP 时, 所述交互模块, 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 成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向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通过所述第二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 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向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 设备发送所述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通过所述第二子模块确定的所述竞争成功 的第一信道, 与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交互数据帧。
  10. 10、 一种多信道竞争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通信设备侦听至少两个信道;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竞争成功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 信道;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与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 设备交互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或者, 交互数据帧。
  11.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帧包括用于 标识所述控制帧的帧控制 Frame Control字段和用于记录后续信道占用时长的 持续 Duration字段。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帧为高效无 线局域网请求发送 HEW-RTS、 高效无线局域网允许发送 HEW-CTS或者高 效无线局域网接收确认 HEW-ACK。
  12. 13、 根据权利要求 10-12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 设备确定竞争成功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侦听到所述至少两个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为空闲状态 时, 进入等待阶段, 经过所述等待阶段后若所述任意一个信道仍然为空闲状 态, 则所述任意一个信道进入回退计时阶段;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结束后仍然为空闲状态的信道为 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当前仍然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内 且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为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为站点 STA,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与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交互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或者, 交互数据帧, 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 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发送第一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以使所述其他通信设备通过接收到所述 第一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二控制帧;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帧的信道, 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发送第三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所述其他通信设备通过接收到所述第三控制帧的信道 发送的所述数据帧。
  13. 15、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为接入 点 AP,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与无线网络中其他 通信设备交互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或者, 交互数据帧, 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 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发送第一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以使所述其他通信设备通过接收到所述 第一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二控制帧;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帧的信道, 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帧。
  14. 16、 根据权利要求 10-12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 设备确定竞争成功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之前, 还 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其他通信设备的第一控制帧;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竞争成功第一信道, 以及, 确定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 信道, 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帧的信道为竞争成功的第一 信道, 以及, 确认当前没有收到所述控制帧但处于相应的回退计时阶段内且 为空闲状态的其他信道为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为 STA,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与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交互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或者, 交互数据帧, 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 备发送第二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以使所述其他通信设备通过接收到所述第二 控制帧的信道发送所述数据帧。
  15. 18、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为
    STA,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与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交互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或者, 交互数据帧, 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 信道, 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所述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通过接收到所述第二控 制帧的信道发送的第三控制帧;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接收到所述第三控制帧的信道, 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发送第四控制帧, 以使以使所述其他通信设备通过接收到所述第四控 制帧的信道发送所述数据帧。
  16. 19、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为 AP,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与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 交互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或者, 交互数据帧, 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 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 备发送第二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以使所述其他通信设备通过接收到所述第二 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三控制帧;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接收到所述第三控制帧的信道, 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帧。
  17. 20、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为 AP,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与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 交互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或者, 交互数据帧, 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竞争成功的第一信道和所述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 信道, 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以使所述其 他通信设备通过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帧的信道发送第三控制帧;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接收到所述第三控制帧的信道, 向无线网络中其他通 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帧。
  18. 21、 一种无线网络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至少两个通信设备, 其中 一个通信设备为权利要求 1-7中任一项所述的 STA; 另一个通信设备为权利 要求 1-5, 8-9中任一项所述的 AP;
    所述 STA和 AP分别用于侦听至少两个信道, 并通过竞争成功的第一信 道和视为竞争成功的第二信道交互控制帧以占用信道, 或者, 交互数据帧。
CN201480078722.7A 2014-05-13 2014-05-13 多信道竞争方法、通信设备及无线网络系统 Active CN1064646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7387 WO2015172318A1 (zh) 2014-05-13 2014-05-13 多信道竞争方法、通信设备及无线网络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4658A true CN106464658A (zh) 2017-02-22
CN106464658B CN106464658B (zh) 2019-10-01

Family

ID=54479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8722.7A Active CN106464658B (zh) 2014-05-13 2014-05-13 多信道竞争方法、通信设备及无线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5476B2 (zh)
EP (2) EP3468139B1 (zh)
CN (1) CN106464658B (zh)
WO (1) WO201517231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43228A1 (zh) * 2019-09-06 2021-03-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链路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500A (zh) * 2006-09-18 2008-03-26 上海交通大学 解决信道竞争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38749A (zh) * 2010-04-15 2011-11-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竞争的方法及接入点设备
US20110317674A1 (en) * 2010-06-29 2011-12-29 Minyoung Park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tation for communicating a multi-channel ppdu and methods of reducing collisions on secondary channels in multi-channel wireless networks
US20120008599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Nokia Corporation Reservation response and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WO2012172157A1 (en) * 2011-06-16 2012-12-20 Nokia Corporation Channel reserv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9132A (zh) * 2008-10-17 2010-06-09 上海电机学院 无线信道接入方案
US8320397B2 (en) 2010-04-07 2012-11-27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Backoff adjustment method for MAC system
US8913510B2 (en) * 2010-09-30 2014-12-1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ision detection in wider bandwidth operation
CN103416017B (zh) * 2010-11-12 2016-11-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执行信道聚合和媒介访问控制重传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65243B (zh) * 2012-04-01 2014-07-09 东南大学 一种超高速无线局域网中的信道聚合方法
US20150131624A1 (en) * 2013-11-08 2015-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low-rate communications in high-efficiency wireless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500A (zh) * 2006-09-18 2008-03-26 上海交通大学 解决信道竞争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38749A (zh) * 2010-04-15 2011-11-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竞争的方法及接入点设备
US20110317674A1 (en) * 2010-06-29 2011-12-29 Minyoung Park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tation for communicating a multi-channel ppdu and methods of reducing collisions on secondary channels in multi-channel wireless networks
US20120008599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Nokia Corporation Reservation response and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WO2012172157A1 (en) * 2011-06-16 2012-12-20 Nokia Corporation Channel reserv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43228A1 (zh) * 2019-09-06 2021-03-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链路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68139B1 (en) 2020-12-30
US20170063594A1 (en) 2017-03-02
CN106464658B (zh) 2019-10-01
EP3136675B1 (en) 2018-09-26
US11025476B2 (en) 2021-06-01
WO2015172318A1 (zh) 2015-11-19
EP3468139A1 (en) 2019-04-10
EP3136675A4 (en) 2017-04-19
EP3136675A1 (en)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9759C (zh) 无线局域网系统及其避免信号冲突方法
CN104254136B (zh) 介质接入的方法、服务接入点、站点和系统
CN103067985B (zh) 基于信道质量的超高速无线局域网信道绑定与分配方法
WO2019141081A1 (zh) 无线网络接入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04202822A (zh)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系统以及站点
CN105900513B (zh) 竞争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51852A (zh) 基于竞争的网络中用于媒体访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17343A (zh) 工作在ism频段的d2d通信系统的资源预调度方法
CN104168662B (zh) 信道接入方法和接入设备
EP332224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instruction, transmission triggering and transmission implementation for multi-station
CN105144814A (zh) 调度时隙的装置和方法
CN108432328A (zh)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终端装置
CN107211411A (zh) 无线接收装置、无线发送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2740476B (zh) 一种用于资源分配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96183A (zh) 使用公用频段进行快速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RU2378780C2 (ru) Способ для улучшения пропускной способности и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и в системах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9716819A (zh) 一种信道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7211459B (zh) 接入点ap、站点sta、通信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7517502A (zh) 一种接入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376830B (zh) 一种信道绑定和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相结合的上行接入方法
CN104219017A (zh) 一种物理层数据包传输方法以及接入节点
Huang et al. Mutli-link channel access schemes for IEEE 802.11 be 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
CN105165098A (zh) 一种用户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6464658A (zh) 多信道竞争方法、通信设备及无线网络系统
CN105850220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