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4462A - 大规模mimo链路创建 - Google Patents

大规模mimo链路创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4462A
CN106464462A CN201480079788.8A CN201480079788A CN106464462A CN 106464462 A CN106464462 A CN 106464462A CN 201480079788 A CN201480079788 A CN 201480079788A CN 106464462 A CN106464462 A CN 106464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ponse
pilot tone
frame
persistent period
meth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97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本特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64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44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接入点(AP)(330)和用户设备(UE)(340)之间建立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链路。示例性的方法包括: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第一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一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持续时间覆盖数据帧的一部分;在所述UE(340)处侦听来自所述AP(330)的响应达大致所述第一持续时间;响应于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AP(330)的响应,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第二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二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持续时间覆盖所述数据帧(102;402)在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期间没有被覆盖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在所述UE(340)处接收来自所述AP(330)的应答(137),并且在所述UE(340)和所述AP(330)之间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

Description

大规模MIMO链路创建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IMO”)是在发送器(例如,接入点“AP”和/或用户设备“UE”)和接收器(例如,AP和/或UE)处都使用多个天线以改进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无线通信。大规模MIMO是指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中的至少一个处使用大量天线(例如,等于或大于阈值数量)。大量天线可布置成天线阵列。大规模MIMO使得能够实现高的频谱效率。大规模MIMO的问题之一是AP和UE之间链路的创建或建立。本发明涉及用于解决在创建或建立AP和UE之间的链路时所遭遇问题的设备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用于在AP和UE之间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一种示例性的方法包括:从所述UE向所述AP第一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一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持续时间覆盖数据帧的一部分;在所述UE处侦听来自所述AP的响应达大致所述第一持续时间;以及响应于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AP的响应,从所述UE向所述AP第二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二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持续时间覆盖所述数据帧的在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期间没有被覆盖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帧是预限定的数据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UE处接收来自所述AP的应答,并且在所述UE和所述AP之间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持续时间的延迟之后,执行第二次重复发送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侦听来自其他UE或来自所述AP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在侦听的步骤期间拾取现有流量,向所述AP发送同步的导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同步到数据帧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持续时间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数据帧的所述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AP或所述UE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频包括与所述AP关联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P与包括数量等于或大于天线阈值数量的天线的天线阵列关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UE向所述AP发送导频并且确定在所述UE处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AP的响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AP的响应,执行第一次重复发送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接收到来自所述AP的响应,在所述UE和所述AP之间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UE,所述UE用于在AP和所述UE之间建立MIMO链路。所述UE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模块,其被存储在存储器中,能由所述处理器执行,并且被构造成:从所述UE向所述AP第一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一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持续时间覆盖数据帧的一部分;在所述UE处侦听来自所述AP的响应达大致所述第一持续时间;以及响应于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AP的响应,从所述UE向所述AP第二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二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持续时间覆盖所述数据帧的在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期间没有被覆盖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在AP和UE之间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代码,所述代码被构造成所述UE向所述AP第一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一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持续时间覆盖数据帧的一部分;在所述UE处侦听来自所述AP的响应达大致所述第一持续时间;以及响应于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AP的响应,从所述UE向所述AP第二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二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持续时间覆盖所述数据帧的在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期间没有被覆盖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另一种在接入点(AP)和用户设备(UE)之间建立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链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隙期间从所述UE向所述AP发送第一导频;在第二时隙期间在从所述UE向所述AP发送所述第一导频之后并且在从所述UE向所述AP发送第二导频之前侦听来自所述AP的响应,其中,与来自所述AP的响应关联的响应时间段是预确定的;以及在第三时隙期间从所述UE向所述AP发送第二导频。还可以提供基于这种方法的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UE向所述AP发送导频并且确定在所述UE处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AP的响应,并且响应于确定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AP的响应,从所述UE向所述AP发送所述第一导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响应是对已发送导频的响应,而不是对所述第一导频的响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从所述UE向所述AP的导频发送关联的速率低于与数据报头帧关联的时隙速率,该数据报头帧与从所述UE向所述AP的数据发送关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在特定数量的第一时隙之后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AP的响应,使用所述第一时隙或所述第三时隙中的至少一个来侦听所述响应。
附图说明
以上总体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其中:
图1展示了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的示例性框图;
图2展示了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的示例性处理流程;
图3展示了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的示例性网络环境;
图4展示了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的另一个示例性框图;以及
图5展示了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的另一个示例性处理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可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一些(但非全部)实施方式。事实上,本发明可用许多不同形式实施,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可满足可应用的法律要件。类似的标号始终表示类似的元件。
网络可以是基于一个或更多个网络拓扑。在基础设施拓扑中,网络包括中央装置(接入点或“AP”)和一个或更多个被连接装置(用户设备或“UE”),这些被连接装置与AP通信并且借助该AP与其他被连接装置通信。AP还可被称为基站。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网络可以基于其他网络拓扑(诸如,点对点(“P2P”)拓扑)或多跳网络拓扑。本发明不限于任何特定的网络拓扑。
本发明涉及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没有交换任何同步信息的情况下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重要的是,在本发明中,为了在发送器(例如,UE)和接收器(例如,AP)之间建立同步通信,发送器侦听去往接收器的上行链路(UL)流量,然后向接收器发送指定帧。如本文中使用的,流量是指通信信道或数据信道上的数据流量。如本文中使用的,数据帧或帧是数据发送单位。数据帧可以包括或可以不包括帧同步序列,即,向接收器指示数据帧开始和/或结束的位的序列。如本文中使用的,数据帧可被称为数据分组、数据信号、数据流、数据流量、帧模式、帧、数据、流量或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时分多路复用(“TDD”)将UL和下行(“DL”)数据帧分开。因此,本文中描述的数据帧可以是TDD数据帧。
在本文中描述的网络系统中,信道状态信息(“CSI”)是指通信信道的信道特性(例如,散射、衰落、功率衰减等)。如果发送器希望估计通信信道的CSI,则发送器将包括导频训练序列的数据帧发送到信道中。包括导频训练序列的数据帧可被简称为导频数据帧、导频帧、或仅仅导频。
大规模MIMO的问题之一是AP和UE之间的链路的创建。问题是,AP不能够利用AP的天线阵列所供应的天线增益,除非基于导频训练序列(或仅仅导频)确定、了UE和AP之间的发送信道的信息(例如,CSI)。重要的是,该导频大致与数据帧同步地从UE向AP发送。因此,为了不污染来自其他UE的数据信号或者不被其污染,导频需要在AP正在侦听时从UE发送。在该导频没有从UE发送到AP的情况下,UE将不能够与AP通信,AP将不能够与UE通信。解决该问题的推荐方法是将包括必要同步信息的数据从宏小区交换到UE。宏小区是具有大覆盖面积(例如,等于或大于阈值覆盖面积)的高功率(例如,等于或大于阈值功率)AP。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够用无线保真(“WiFi”)AP执行所推荐的方法。
本文中描述的方法涉及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并且包括两个步骤。在第一个步骤中,UE侦听来自其他UE的流量并且同步至帧模式。然后,使用预定导频时隙针对从UE到指定或期望AP的导频发送。如果UE接收到来自期望AP的响应,则在UE和AP之间建立链路。如果没有接收响应,则本发明前进至第二个步骤。
在第二个步骤中,UE重复地发送导频(旨在针对AP)达与帧的报头和UL部分的长度大致相同的持续时间。然后,UE侦听来自AP的响应达大致相同的时间段。如果没有来自AP的应答,则UE以一定延迟重复该过程,该延迟大得足以至少覆盖该帧的在第一次尝试连续导频发送期间没有被覆盖的部分。在说明书中在后面描述了该方法的另选实施方式。
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可基于UE和/或AP的位置来触发。例如,如果UE进入某个区域或者如果UE与AP的距离小于阈值距离,则该方法被触发。在另选实施方式中,可基于与UE关联的地理定位系统(GPS)坐标来确定UE的位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UE的用户可开始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在其他实施方式中,UE周期性地尝试使用本文中描述的方法与AP建立通信。本发明是可用的,因为它没有使相邻小区(或相邻AP)的性能劣化。如本文中使用的,小区也可被称为AP,或包括AP。如果本文中描述的UE尝试与相邻小区同步,则之前描述的第二个步骤被触发。
出于链路创建请求(LSUR)的目的而从UE向AP发送导频需要包括特有信息,以与已经在进行的数据会话中的导频不同。所创建的导频还可包括关于目标AP的信息,以不混淆可能够检测或接收该导频的其他AP。如果LSUR导频没有特定目标AP,则检测或接收到该导频的AP将在从AP向UE发送的应答中用针对该AP的身份(ID)的信息来对UE进行响应。
本文中描述的方法针对具有预限定的帧结构(例如,帧长度、UL/DL比等)的网络系统或环境进行工作。另外,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可针对任何帧长度或任何UL/DL比进行工作。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基于从UE向AP发送导频的时刻起的预期响应时间(来自AP)进行工作。在帧长度可动态改变的情形下,UE将需要尝试LSUR帧之间的不同延迟长度。在此情形下,可能必需超过两个LSUR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UE尝试属于不同网络标准或操作模式的帧之间的不同延迟长度。
现在参照图1,图1示出用于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的示例性框图。一旦建立了大规模MIMO,就能够在UE和AP之间进行同步通信185。如本文中使用的,通信是指从UE向AP发送数据和/或在UE从AP接收数据。图1展示了AP帧模式101和UE帧模式102。AP帧模式101包括报头110(也被称为导频报头110)、上行模式120和下行模式1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报头110、上行模式120和下行模式130是邻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报头110、上行模式120和下行模式130是不邻接的。UE帧模式102包括针对连续导频的帧模式140和其中UE侦听来自AP应答的帧模式1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续导频140和帧模式150是邻接的,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续导频140和帧模式150不是邻接的。
如图1中所指示的,UE在导频报头110之后发送连续导频140。另外,在帧模式150之后有延迟152。延迟152的长度大致等于UE帧模式102的一半。UE帧模式102包括连续导频140和帧模式150。延迟152如下所述大致是两个LSUR导频之间的延迟。对于上行帧模式120大致等于下行帧模式130的情况而言,该延迟长度足够。如图1中指示的,两(2)个LSUR导频足以在UE和AP之间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连续导频140和连续导频155二者都是LSUR导频。由于连续导频140没有碰到AP帧模式101中的导频窗(例如,导频报头110),因此在UE处没有接收到来自AP的应答(“acc”或“ack”)。相反地,连续导频155中的至少一个碰到AP帧模式101中的导频窗(例如,导频报头165)。当这发生时,从AP向UE发送应答167。在图1中指示在UE处接收到该应答的响应时间175。
现在参照图2,图2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在AP和UE之间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的示例性处理流程。AP可与包括数量等于或大于天线阈值数量的天线的天线阵列关联。在框210中,处理流程包括在UE处侦听数据流量。数据流量可以是与其他UE或AP关联的流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UE正侦听流量时,UE可拾取信号(例如,来自其他UE或AP),然后可以能够向期望AP发送导频信号,其已与现有流量同步。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创建MIMO链路的持续时间将短(例如,小于阈值持续时间)。
在步骤220中,处理流程包括从UE向AP第一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一持续时间,其中,第一持续时间覆盖数据帧(例如,预限定的数据帧)的一部分。导频可包括关于期望AP的信息。在执行步骤220之前,处理流程包括在UE处侦听来自其他UE的流量,并且同步到数据帧模式。在步骤230中,处理流程包括在UE处侦听来自AP的响应达大致第一持续时间。在步骤240中,处理流程包括响应于(例如,在第一持续时间期间)没有接收到来自AP的响应,从UE向AP第二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二持续时间,其中,第二持续时间覆盖数据帧的在第一持续时间期间没有被覆盖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等于或大于第二持续时间(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持续时间)的延迟之后,执行第二次重复发送的步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持续时间至少部分覆盖数据帧的一部分。处理流程还包括在UE处接收来自AP的应答,并且在UE和AP之间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流程还包括确定AP或UE的位置。因此,本发明使得能够在UE和AP之间不交换同步信息的情况下在UE和AP之间建立MIMO链路。
在执行框220之前,处理流程可包括从UE向AP发送导频并且确定在UE处是否接收到来自AP的响应。处理流程包括响应于确定没有接收到来自AP的响应,执行第一次重复发送的步骤。处理流程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来自AP的响应,在UE和AP之间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
现在参照图3,图3展示了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的网络环境的示例性框图。如所示出的,网络环境包括网络310、AP 330和UE 340。如图3中所示,AP 330和UE 340均(例如,借助一个或更多个有线或无线机制)可操作地选择性连接到网络310,网络310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单独的网络。
AP 330和UE 340中的每个是包括能由处理器执行并且被构造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各种处理的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模块的计算装置。本文中描述的各通信接口使得能够借助网络310与其他系统通信。
本文中描述的各处理器总体上包括用于实现音频、视觉和/或逻辑功能的电路。例如,处理器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装置、微处理器装置、各种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和其他支持电路。其中驻留处理器的系统(例如,第一装置或第二装置)的控制和信号处理功能可根据这些装置各自的能力而被分配于其间。处理器还可包括至少部分基于可例如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部分来操作一个或更多个软件程序的功能。
各存储器可包括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器可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诸如,具有用于暂时存储信息的缓存区域的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存储器还可包括可被嵌入和/或可被移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另外或另选地包括EEPROM、闪速存储器、和/或等。存储器可存储其驻留在其中的系统所使用的任一个或更多个信息和数据。
在另选实施方式中,提供用于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响应延迟是预限定或预确定的。这使得未同步的UE能够以足够低的速率向AP发送导频使得来自AP的应答能够配合在连续导频发送之间。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在第一个步骤中,UE侦听来自其他UE的流量并且同步到帧模式。然后,可将预确定的导频时隙用于从UE到特定或期望AP的导频发送。另选地,如果在使用导频时隙跳频或者如果没有专用导频时隙用于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则可发送导频的突发。如果UE接收到来自期望AP的响应,则在UE和AP之间建立链路。如果没有接收到响应,则本发明前进至第二个步骤。
在第二个步骤中,UE(例如,向AP)以低于标准数据帧报头中的时隙速率的数据速率(例如,向AP)重复发送导频。在发送导频之间的时隙中,UE侦听AP对UE的发送的响应。从UE发送起到AP响应的延迟可以是预确定的。UE可初始地在每个时隙中发送导频,然后在等于响应延迟的时间之后变成每隔一个时隙或更少的时隙(例如,少于每隔一个时隙),以侦听来自AP的应答。如本文中使用的,导频也可被称为训练序列。
在最大帧长度或与最大帧长度关联的持续时间之后,UE可停止发送导频并且仅仅侦听来自AP的应答达至少等于响应延迟的时间段。相比于本文中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该另选实施方式能够随着导频碰到下一个可用报头而较快地建立创建链路。另外,该另选实施方式对本文中描述的系统的影响较小,因为它只可能污染单个帧。另外,该另选实施方式对于帧结构而言更灵活。然而,如之前描述的,该另选实施方式需要限定的响应延迟。
现在参照图4,图4例示用于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的示例性框图。一旦建立了大规模MIMO链路,就能够在UE和AP之间进行同步通信485。如本文中使用的,通信是指从UE向AP发送数据和/或在UE处接收来自AP的数据。同步通信是指当AP帧模式401中包括的报头、上行模式和下行模式大致与UE帧模式402中包括的报头、上行模式和下行模式同步时的情形。图4展示了AP帧模式401和UE帧模式402。AP帧模式401包括报头410(也被称为导频报头410)、上行模式420和下行模式4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报头410、上行模式420和下行模式430是邻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报头410、上行模式420和下行模式430是不邻接的。UE帧模式402包括帧模式440,帧模式440包括导频时隙或导频,之后是另一个帧模式450,其在导频时隙或导频和应答时隙之间交替。帧模式440和450是链路创建模式。响应延迟460的长度是预确定的。在响应延迟460之后,如果没有接收到来自AP的响应,则UE可重新发送导频或者可继续等待来自AP的响应。然而,如果导频碰到导频报头475并且在大致等于响应延迟的时间段之后接收到来自AP的响应,则可在UE和AP之间建立同步通信。一旦在UE和AP之间建立了同步通信,UE和AP就具有大致类似或相同的帧模式。
现在参照图5,图5例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在AP和UE之间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的另一个示例性处理流程。在框510中,处理流程包括在第一时隙期间从UE向AP发送第一导频。在步骤520中,处理流程包括在第二时隙期间在从UE向AP发送第一导频之后并且在从UE向AP发送第二导频之前侦听来自AP的响应,其中,与来自AP的响应关联的响应时间段是预确定的。来自AP的响应不是对第一导频的响应,而是对从UE向AP发送的较早导频的响应。UE发送该较早导频起到AP响应为止的延迟可以是预确定的。在步骤530中,处理流程包括在第三时隙期间从UE向AP发送第二导频。响应于确定在一定数量的第一时隙之后没有接收到来自AP的响应,处理流程还包括使用第一时隙或第三时隙中的至少一个来侦听响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从UE向AP的导频发送关联的速率低于与数据报头帧关联的时隙速率,该数据报头帧与从UE向AP的数据发送关联。
本发明不限于可采取AP和/或UE形式的任何特定类型的系统或装置。如本文中使用的,装置还可被称为系统或设备。装置的示例包括移动电话或其他移动计算装置、移动电视、便携式计算机、智能屏幕、平板计算机或平板、便携式台式计算机、电子阅读器、扫描仪、便携式媒体装置、游戏装置、相机或其他图像捕获装置、头饰、护目镜、手表、带(例如,腕带)或其他可穿戴装置、服务器、路由器、传感器、物联网(IOT)、非计算装置或系统等。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系统(或装置)的术语“模块”可表示系统的硬件组件、系统的软件组件、或包括硬件和软件二者的系统的组件。如本文中使用的,模块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模块,其中,各模块可驻留在硬件或软件的单独件中。
虽然以上只是描述了本发明的许多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可用许多不同形式实施,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满足可应用的法律要件。另外,应该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本文中描述和/或料想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的优点、特征、功能、装置、和/或操作方面可被包括在本文中描述和/或料想到的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中,和/或反之亦然。另外,在可能的情况下,本文中用单数形式表达的任何术语旨在还包括复数形式和/或反之亦然,除非另外清楚阐述。如本文中使用的,“至少一个”应当意指“一个或更多个”并且这些短语旨在是可互换的。因此,术语“一”和/或“一个”应当意指“至少一个”或“一个或更多个”,即使本文中还使用短语“一个或更多个”或“至少一个”。类似的标号始终表示类似的元件。
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公开应该理解的,本发明可包括和/或被实施为设备(包括例如系统、机器、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或等)、方法(包括例如行业方法、计算机实现的处理、和/或等)、或以上的任何组合。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采取整体行业方法实施方式、整体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代码、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程序等)、整体硬件实施方式、或组合了行业方法、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方式(在本文中通常可被称为“系统”)。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采取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了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部分。如本文中使用的,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的处理器可“被构造成”用各种方式执行特定功能,这些方式包括例如通过使一个或更多个通用电路通过执行内置于接收可读介质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来执行功能,和/或通过使一个或更多个专用电路执行功能。
应该理解,可使用任何合适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有形的电、磁、光学、电磁、红外、和/或半导体系统、装置、和/或其他设备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诸如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的有形介质、和/或某种其他有形的光和/或磁存储装置。然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暂态的(诸如,例如,包括内置于其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部分的传播信号)。
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操作的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部分可包括面向对象的、脚本、和/或非脚本编程语言(诸如,例如,Java、Perl、Smalltalk、C++、SAS、SQL、Python、Objective C、JavaScript、和/或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传统的程序化编程语言(诸如,“C”编程语言和/或类似编程语言)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操作的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部分。可另外或另外地用诸如例如F#的一个或更多个多范式编程语言来编写计算机程序代码。
在本文中,参照设备和/或方法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应该理解,可通过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部分来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包括的各块、和/或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包括的块的组合。这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部分可被设置用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和/或某种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生成特定机器,使得借助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执行的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部分建立用于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框所代表的步骤和/或功能的机制。
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部分可被存储在暂态和/或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器等)中,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引导、指示、和/或致使计算机和/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发挥作用,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部分生成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框中指定的步骤和/或功能的指令机制的制品。
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部分还可被加载到计算机和/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以致使一系列操作步骤在计算机和/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这样生成由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使得在计算机和/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部分提供用于实现流程图中指定的步骤和/或框图的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操作步骤。另选地,为了执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计算机实现的步骤可与由操作方和/或人实现的步骤组合和/或被其取代。
虽然在附图中已经描述和示出了某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但要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例示了广义的发明而并没有对其进行限制,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定构造和布置,因为除了以上段落中阐述的改变、组合、省略、修改和替代之外,还可以有各种其他的改变、组合、省略、修改和替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构造刚才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各种改编形式、修改形式和组合形式。因此,要理解,在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不同于本文中具体描述地实践本发明。

Claims (22)

1.一种在接入点AP(330)和用户设备UE(340)之间建立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链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第一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一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持续时间覆盖数据帧的一部分;
在所述UE(340)处侦听来自所述AP(330)的响应达大致所述第一持续时间;以及
响应于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AP(330)的响应,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第二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二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持续时间覆盖所述数据帧(102;402)在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期间没有被覆盖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UE(340)处接收来自所述AP(330)的应答(167),并且在所述UE(340)和所述AP(330)之间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持续时间的延迟(152)之后,执行所述第二次重复发送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侦听来自其他UE或来自所述AP(330)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在所述侦听的步骤期间拾取现有流量,向所述AP(330)发送同步的导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同步到数据帧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持续时间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数据帧的所述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AP(330)或所述UE(340)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频包括与所述AP(330)关联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P(330)与包括数量等于或大于天线的阈值数量的天线在内的天线阵列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帧(102;402)包括预限定的数据帧。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发送导频并且确定在所述UE(340)处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AP(330)的响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AP(330)的响应,执行所述第一次重复发送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接收到来自所述AP(330)的响应,在所述UE(340)和所述AP(330)之间建立大规模MIMO链路。
15.一种用户设备UE(340),该用户设备UE(340)用于在接入点AP(330)和所述UE(340)之间建立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链路,所述UE(340)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模块,该模块被存储在存储器中,该模块能由所述处理器执行,并且被构造成:
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第一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一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持续时间覆盖数据帧的一部分;
在所述UE(340)处侦听来自所述AP(330)的响应达大致所述第一持续时间;以及
响应于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AP(330)的响应,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第二次重复发送导频达第二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持续时间覆盖所述数据帧在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期间没有被覆盖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用户设备UE(340),其中,所述UE(340)的所述模块被构造成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在接入点AP(330)和用户设备UE(340)之间建立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链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隙期间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发送第一导频;
在第二时隙期间在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发送第一导频之后并且在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发送第二导频之前侦听来自所述AP(330)的响应,其中,与来自所述AP的响应关联的响应时间段是预确定的;以及
在第三时隙期间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发送第二导频。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发送导频并且确定在所述UE(340)处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AP(330)的响应,并且响应于确定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AP(330)的响应,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发送第一导频。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是对已发送导频的响应,而不是对所述第一导频的响应。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与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的导频发送关联的速率低于与数据报头帧关联的时隙速率,该数据报头帧与从所述UE(340)向所述AP(330)的数据发送关联。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在特定数量的第一时隙之后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AP(330)的响应,使用所述第一时隙或所述第三时隙中的至少一个来侦听所述响应。
22.一种用户设备UE(340),所述用户设备UE在接入点AP(330)和所述UE(340)之间建立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链路,所述UE(340)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模块,所述模块被存储在存储器中,所述模块能由所述处理器执行,并且被构造成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480079788.8A 2014-06-13 2014-11-19 大规模mimo链路创建 Pending CN1064644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303,859 2014-06-13
US14/303,859 US20150365982A1 (en) 2014-06-13 2014-06-13 Massive mimo link setup
PCT/EP2014/074993 WO2015188896A1 (en) 2014-06-13 2014-11-19 Massive mimo link setup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4462A true CN106464462A (zh) 2017-02-22

Family

ID=51951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9788.8A Pending CN106464462A (zh) 2014-06-13 2014-11-19 大规模mimo链路创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65982A1 (zh)
EP (1) EP3155750A1 (zh)
CN (1) CN106464462A (zh)
WO (1) WO20151888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85407B1 (en) * 2016-08-16 2019-05-15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Base station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634A (zh) * 1999-03-22 2001-05-30 金桥技术有限公司 公用分组信道
US6996155B2 (en) * 1999-03-22 2006-02-07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Inc. Common packet channel
US20070133462A1 (en) * 2005-12-02 2007-06-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opping pilot pattern for telecommunications
CN101023643A (zh) * 2004-07-20 2007-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Mimo-ofdm系统的自适应导频插入
US7515927B2 (en) * 2006-01-13 2009-04-07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of reverse link dynamic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er-flow quality feedback for multi-flow data traffic
CN103298079A (zh) * 2012-02-23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29091B1 (ko) * 2004-02-14 2009-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6027213A (zh) * 2010-10-01 2016-10-1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多个天线上传送导频的方法和设备
WO2014070069A1 (en) * 2012-11-02 2014-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user node and method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CN105453451B (zh) * 2013-08-09 2018-12-25 Lg 电子株式会社 大规模mimo方案的天线合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634A (zh) * 1999-03-22 2001-05-30 金桥技术有限公司 公用分组信道
US6996155B2 (en) * 1999-03-22 2006-02-07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Inc. Common packet channel
CN101023643A (zh) * 2004-07-20 2007-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Mimo-ofdm系统的自适应导频插入
US20070133462A1 (en) * 2005-12-02 2007-06-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opping pilot pattern for telecommunications
US7515927B2 (en) * 2006-01-13 2009-04-07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of reverse link dynamic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er-flow quality feedback for multi-flow data traffic
CN103298079A (zh) * 2012-02-23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88896A1 (en) 2015-12-17
EP3155750A1 (en) 2017-04-19
US20150365982A1 (en) 2015-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8122B (zh)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9587793B (zh) Tci状态更新方法、基站及终端
JP711121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電子機器、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SG11201903386WA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GB2581707A (en) Timing and frame structure in an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IAB) network
CN109392188B (zh) 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JP719686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電子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2607037B1 (ko) 피드백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단말 기기
JP2020537388A5 (zh)
CN108024387A (zh) 在无线通讯系统中识别上行链路时序前移的方法与装置
JP2018528676A5 (zh)
CN110324908A (zh) 波束失败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JPWO2015045658A1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6522109B2 (ja) D2d通信におけるデータ受信方法、送信方法及び機器
JP2018508757A5 (zh)
CN107113756A (zh) 用于支持设备到设备通信的用户设备的调度指配传输定时
ES2954329T3 (es) Método de acceso aleatorio y terminal de usuario
JP202052443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電子機器、及び方法
CN103379617B (zh) 一种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1601339B (zh) 资源处理方法、资源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JP2020535680A (ja) 電気機器及び通信方法
US20170325248A1 (en) Device
CN107181577A (zh) 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113108A (zh) 用于支持设备对设备通信的用户设备蜂窝反馈传输
TW201815204A (zh) 訊號傳輸方法、網路裝置、終端裝置和通訊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