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5386A -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5386A
CN106455386A CN201610902170.8A CN201610902170A CN106455386A CN 106455386 A CN106455386 A CN 106455386A CN 201610902170 A CN201610902170 A CN 201610902170A CN 106455386 A CN106455386 A CN 106455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fixed
terminal device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bol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021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5386B (zh
Inventor
霍贵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021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55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55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5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5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5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05K5/069Other details of the casing, e.g. wall structure, passage for a connector, a cable, a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后壳、指纹识别模组、密封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FPC、补强件,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固定在所述FPC上,所述FPC固定在所述补强件上,所述后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指纹识别芯片从所述第一通孔露出,所述后壳和所述FPC之间设有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环绕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四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固定支架,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补强件背向所述FPC的一面,所述缓冲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芯片与后壳之间存在缝隙导致外观受影响并且缝隙较少整机跌落后壳着地时,指纹识别芯片容易受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指纹识别已经越来越普遍,在移动终端设备中通常都设有指纹识别模组。
如图1-图2所示,指纹识别模组01通常包括指纹识别芯片11、FPC12、补强钢片13,指纹识别芯片11固定在FPC12上,FPC12上设有补强钢片13,指纹识别芯片11与FPC12之间设有密封防水胶14,后壳02上设有对应的通孔21,用于将指纹识别芯片11露出,在FPC12与后壳02之间设有密封泡棉03,用于进行密封,防止灰尘或水渍通过通孔21进入到内部。指纹识别模组01固定在固定支架04上,补强钢片13需要与地导通,以实现静电防护。
然而,由于密封泡棉03对后壳02会有反向作用力,会导致指纹识别芯片11与后壳02之间产生缝隙,影响外观。另一方面,如果指纹识别芯片11与后壳02之间缝隙较少,在整机跌落,后壳02着地时,后壳02受力并会将力传递给指纹识别芯片11,导致指纹识别芯片11容易受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芯片与后壳之间存在缝隙导致外观受影响并且缝隙较少整机跌落后壳着地时,指纹识别芯片容易受损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后壳、指纹识别模组、密封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FPC、补强件,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固定在所述FPC上,所述FPC固定在所述补强件上,所述后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指纹识别芯片从所述第一通孔露出,所述后壳和所述FPC之间设有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环绕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四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固定支架,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补强件背向所述FPC的一面,所述缓冲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 通过在补强件背向FPC的一面设置缓冲件,并将缓冲件固定在固定支架上,这样缓冲件会对补强件产生一个反向作用力,使得位于FPC上的指纹识别芯片更加靠近后壳,从而减少和后壳之间的缝隙。另一方面,该缓冲件在后壳与指纹识别芯片之间缝隙减少的情况下,如果发生整机跌落,后壳着地,后壳将力传递给指纹识别芯片时,指纹识别芯片会传递给补强件,通过补强件将力传递给缓冲件,缓冲件具有弹性,所以会对传递过来的力进行缓冲,从而起到保护指纹识别芯片的作用,减少了指纹识别芯片受损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指纹识别模组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为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如图3-图4所示,包括后壳02、指纹识别模组01、密封件03,指纹识别模组01包括指纹识别芯片11、FPC12、补强件13,指纹识别芯片11固定在FPC12上,FPC12固定在补强件13上,后壳02上设有第一通孔21,指纹识别芯片11从第一通孔21露出,后壳02和FPC12之间设有密封件03,密封件03环绕指纹识别芯片11四周,还包括缓冲件05、固定支架04,缓冲件05位于补强件13背向FPC12的一面,缓冲件05固定在固定支架04上。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 通过在补强件背向FPC的一面设置缓冲件,并将缓冲件固定在固定支架上,这样缓冲件会对补强件产生一个反向作用力,使得位于FPC上的指纹识别芯片更加靠近后壳,从而减少和后壳之间的缝隙。另一方面,该缓冲件在后壳与指纹识别芯片之间缝隙减少的情况下,如果发生整机跌落,后壳着地,后壳将力传递给指纹识别芯片时,指纹识别芯片会传递给补强件,通过补强件将力传递给缓冲件,缓冲件具有弹性,所以会对传递过来的力进行缓冲,从而起到保护指纹识别芯片的作用,减少了指纹识别芯片受损的概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电件06,缓冲件05上设有第二通孔51,导电件06固定在补强件13上并穿过第二通孔51固定在固定支架04上,固定支架04与地导通。通过导电件,将补强件与地进行导通,而指纹识别芯片与补强片导通,这样指纹识别芯片就与地导通,从而实现了对指纹识别芯片的静电防护。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为金属支架,具体可以为屏蔽罩,屏蔽罩固定在主板上,屏蔽罩本身与地导通,屏蔽罩又为金属的,所以很方便地通过屏蔽罩就实现了指纹识别芯片的接地。
其中,图4为固定支架为屏蔽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移动终端设备中,通常后置指纹识别模组的方式,指纹识别模组放置在屏蔽罩上的,因为屏蔽罩有一个高度,这样将指纹识别模组放置在屏蔽罩上,可以较好的在后壳上的通孔中露出指纹识别芯片指纹识别区域,高度上会比较合适。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件为导电泡棉,补强件为补强钢片。
缓冲件可以为泡棉。泡棉有一定的弹性,缓冲效果较好。并且也会因为受力对临近的部件产生反作用力。
具体地,缓冲件双面带胶,两面分别粘贴在补强件和固定支架上。这种固定方式比较简单,易于实现,并且成本较低。
具体地,导电件通过导电胶分别固定在补强件和固定支架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为方形,导电件的形状与第二通孔形状一致,大小一致,这样可以使得导电件通过第二通孔很好的固定在固定支架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通孔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圆形,本发明对此并不进行具体限定。第二通孔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导电件的形状与大小也可以不与第一通孔一致,只要可以达到通过第二通孔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目的即可。本发明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位于缓冲件的中心位置。而缓冲件为环形,这样可以使得缓冲件四周区域面积比较匀称,可以通过胶与补强件和固定支架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本实施例中,密封件为密封泡棉,补强件为补强钢片。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还包括金属片07,导电件06固定在补强件13上并穿过第二通孔51固定在金属片07上,金属片07固定在固定支架04上。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件一面固定在补强件上,另一面通过金属片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即缓冲件另一面固定在金属片上,金属片固定在固定支架上,从而达到将缓冲件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 通过在补强件背向FPC的一面设置缓冲件,并将缓冲件通过金属片固定在固定支架上,这样缓冲件会对补强件产生一个反向作用力,使得位于FPC上的指纹识别芯片更加靠近后壳,从而减少和后壳之间的缝隙。另一方面,该缓冲件在后壳与指纹识别芯片之间缝隙减少的情况下,如果发生整机跌落,后壳着地,后壳将力传递给指纹识别芯片时,指纹识别芯片会传递给补强件,通过补强件将力传递给缓冲件,缓冲件通过金属片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有了支撑,缓冲件具有弹性,所以会对传递过来的力进行缓冲,从而起到保护指纹识别芯片的作用,减少了指纹识别芯片受损的概率。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可以为金属支架如屏蔽罩,也可以为塑胶支架。
在固定支架为屏蔽罩时,屏蔽罩固定在主板上,导电件一面与补强件固定,导电件另一面通过第二通孔固定在金属片上,金属片固定在屏蔽罩上,屏蔽罩本身与地导通,所以补强片与地就实现了导通,进而实现了对指纹识别芯片的静电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固定支架为屏蔽罩时,可以设有金属片,缓冲件和导电件都固定在金属片上,再将金属片固定在屏蔽罩上,也可以省略金属片,将缓冲件和导电件均固定在屏蔽罩上,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比如:如果屏蔽罩上有孔,而又想使屏蔽罩的屏蔽效果更好,则可以加一个金属片,对屏蔽罩的孔起到封闭的效果。
在固定支架为塑胶支架时,导电件一面与补强件固定,另一面固定在金属片上,从而实现了指纹识别芯片与金属片的导通,金属片可以通过弹片与主板进行导通,实现接地,这样就实现了对指纹识别芯片的静电防护。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方案,也可以在塑胶支架上进行LDS镀铜,在金属片上设置导电双面胶,通过导电双面胶与LDS镀铜区域进行导通,从而实现了指纹识别芯片的接地。
其中,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支架为金属支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中,金属片07通过导电双面胶08固定在固定支架04上。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件为导电泡棉,补强件为补强钢片。金属片为金属材料制成,可以同样为补强钢片。
缓冲件可以为泡棉。泡棉有一定的弹性,缓冲效果较好。并且也会因为受力对临近的部件产生反作用力。
具体地,缓冲件双面带胶,两面分别粘贴在补强件和金属片上。这种固定方式比较简单,易于实现,并且成本较低。
具体地,导电件通过导电胶分别固定在补强件和金属片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为方形,导电件的形状与第二通孔形状一致,大小一致,这样可以使得导电件通过第二通孔很好的固定在金属片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通孔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圆形,本发明对此并不进行具体限定。第二通孔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导电件的形状与大小也可以不与第一通孔一致,只要可以达到通过第二通孔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目的即可。本发明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位于缓冲件的中心位置。而缓冲件为环形,这样可以使得缓冲件四周面积比较匀称,可以通过胶与补强件和金属片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本实施例中,密封件为密封泡棉,补强件为补强钢片。
具体地,移动终端设备为手机、PA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后壳、指纹识别模组、密封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FPC、补强件,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固定在所述FPC上,所述FPC固定在所述补强件上,所述后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指纹识别芯片从所述第一通孔露出,所述后壳和所述FPC之间设有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环绕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四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固定支架,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补强件背向所述FPC的一面,所述缓冲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件,所述缓冲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电件固定在所述补强件上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与地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片,所述导电件固定在所述补强件上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固定在所述金属片上,所述金属片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支架为屏蔽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为屏蔽罩或塑胶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泡棉,所述缓冲件为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为补强钢片。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导电海绵。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缓冲件的中心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密封泡棉,所述补强件为补强钢片。
CN201610902170.8A 2016-10-17 2016-10-17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Active CN106455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2170.8A CN106455386B (zh) 2016-10-17 2016-10-17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2170.8A CN106455386B (zh) 2016-10-17 2016-10-17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5386A true CN106455386A (zh) 2017-02-22
CN106455386B CN106455386B (zh) 2019-11-08

Family

ID=58175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2170.8A Active CN106455386B (zh) 2016-10-17 2016-10-17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5538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0900A (zh) * 2017-03-31 2017-06-13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7017234A (zh) * 2017-03-31 2017-08-04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7395790A (zh) * 2017-06-14 2017-11-2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548227A (zh) * 2017-08-30 2018-01-05 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技术用fpc的钢片压制方法
CN107613704A (zh) * 2017-08-28 2018-0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8153379A (zh) * 2017-12-25 2018-06-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指纹结构
CN109040356A (zh) * 2018-07-23 2018-12-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75505A (ja) * 2010-02-25 2011-09-08 Egis Technology Inc 平面式半導体指紋検出装置
KR20120101885A (ko) * 2011-03-07 2012-09-17 (주) 윈팩 패키지 모듈
CN105118717A (zh) * 2015-07-04 2015-12-02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装置及具有该按键装置的终端
CN205318404U (zh) * 2015-11-02 2016-06-15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模组及终端
CN205318405U (zh) * 2015-11-20 2016-06-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5491423U (zh) * 2016-01-08 2016-08-17 昆山龙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线路板的补强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75505A (ja) * 2010-02-25 2011-09-08 Egis Technology Inc 平面式半導体指紋検出装置
KR20120101885A (ko) * 2011-03-07 2012-09-17 (주) 윈팩 패키지 모듈
CN105118717A (zh) * 2015-07-04 2015-12-02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装置及具有该按键装置的终端
CN205318404U (zh) * 2015-11-02 2016-06-15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模组及终端
CN205318405U (zh) * 2015-11-20 2016-06-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5491423U (zh) * 2016-01-08 2016-08-17 昆山龙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线路板的补强结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0900A (zh) * 2017-03-31 2017-06-13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7017234A (zh) * 2017-03-31 2017-08-04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7395790A (zh) * 2017-06-14 2017-11-2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613704A (zh) * 2017-08-28 2018-0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7548227A (zh) * 2017-08-30 2018-01-05 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技术用fpc的钢片压制方法
CN108153379A (zh) * 2017-12-25 2018-06-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指纹结构
CN109040356A (zh) * 2018-07-23 2018-12-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09040356B (zh) * 2018-07-23 2021-01-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主板固定机构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5386B (zh) 2019-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5386A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US9231640B2 (en) Protective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ES2966802T3 (es) Dispositivo electrónico plegable que incluye antena integrada con el marco de la carcasa
US11217125B2 (en) Flexible display screens and display devices
US1026433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ductive structure
WO2019052543A1 (zh) 指纹识别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05389044A (zh) 显示设备
US20160051021A1 (en) Protective Jacket of Electronic Product
US10101197B2 (en) Vibration coll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91042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US8367936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for forming monitor
CN106105406A (zh) 防水电子装置
CN107770310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3707030A (zh)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07734096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023877B (zh) 一种组装方法及终端
CN105204680A (zh) 屏幕、屏幕的制造方法及移动电子产品
CN107835270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0725597U (zh) 后壳组件、电子设备
CN205071608U (zh) 屏蔽罩及其电子设备
CN114842747B (zh) 柔性盖板、柔性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CN105278742A (zh) 一种屏幕、屏幕的制造方法及移动电子产品
CN208869540U (zh) 一种可增加手机触点的保护膜
CN207869190U (zh) 一种手机防护角垫
CN106325384A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