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5025A - 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5025A
CN106455025A CN201610939135.3A CN201610939135A CN106455025A CN 106455025 A CN106455025 A CN 106455025A CN 201610939135 A CN201610939135 A CN 201610939135A CN 106455025 A CN106455025 A CN 106455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module
module
mobile terminal
park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91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391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550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55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50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no transmission is received, e.g. out of range of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according to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中至少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表征至少基于客户识别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检测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终端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技术中,移动终端能够安装有至少两个客户识别模块,并且每一个客户识别模块通过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行数据交互等处理操作。但是,这种多个客户识别模块的场景中,就可能会涉及到功耗较大的问题,因此会影响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长以及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中至少设置有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中至少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表征至少基于客户识别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
检测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
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中至少设置有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中至少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表征至少基于客户识别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检测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使得在移动终端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客户识别模块时,基于客户识别模块的数据传输参数,来确定是否控制第二客户识别模块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如此,就能够在不影响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由于开启多个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所带来的功率消耗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中的至少一个。
广播接收模块111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
移动通信模块11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例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即,触摸输入)的有无、移动终端100的取向、移动终端10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
输出单元中的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多媒体模块181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已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如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
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例如,由通信系统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特别地,长期演进(L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统,但是这样的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系统。
参考图2,CD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100、多个基站(BS)270、基站控制器(BSC)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280。MSC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290形成接口。MSC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基站270的BSC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已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2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在图2中,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系统,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中至少设置有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中至少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表征至少基于客户识别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
步骤302:检测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
步骤303: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这里,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至少能够安装有两个客户识别模块的移动终端、以及能够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终端。比如,可以为智能手机。
其中,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可以为SIM卡。
进一步地,两个客户识别模块可以为针对同一个通信网络,也可以为针对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
通常两个SIM卡针对的为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比如,可以为移动网络以及联通网络这两种,具体来说,针对了不同的通信制式的网络,移动网络可以对应有GSM、LTE等通信制式,联通网络则可以对应CDMA、LTE等通信制式的网络。
每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分别对应一个调制解调模块。每一个调制解调单元用于进行数据的接收、解调、调制等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当接入不同的通信网络的时候,进行调制以及解调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每一个SIM卡需要对应一个调制解调单元以进行通信数据的接收以及发送。
上述步骤301中,给出本实施例进行处理的基础场景,就是两个客户识别模块中至少有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处于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具体来说,可以为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处于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而此时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可以处于工作状态也可以处于不工作的状态。
上述步骤302中,所述检测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以下参数至少之一,将得到的以下参数至少之一作为所述数据传输参数:信号强度、信号传输速率、数据流量信息。
其中,检测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信号强度以及信号传输速率的方式可以为通过检测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通信网络所发来的无线参考信号的时候,通过对该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最终的信号强度,以及通过进行下载数据的速率和/或进行上传数据的速率的检测得到信号传输速率。
本实施例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包括:
当所述信号强度低于预设强度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其中,所述预设强度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也就是说,当信号强度较低的时候,就意味这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无法较好的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业务,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需要通过第二客户识别模块进行数据业务处理,从而可以确定将第二客户识别模块的调制解调模块控制进入休眠模式。
和/或,
当所述信号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速率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其中,所述预设速率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也就是说,当第二客户识别模块信号传输速率较低的时候,也就不需要通过第二客户识别模块进行数据业务处理,从而可以确定将第二客户识别模块的调制解调模块控制进入休眠模式。
和/或,
当所述数据流量信息表征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产生的流量达到预设流量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综合考虑SIM卡1和SIM卡2的信号强度、速率、流量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使用SIM卡2进行数据连接,若不需要,则可以使串口休眠,并进一步控制modem2休眠。比如:SIM卡2在当前地理位置下信号强度低、速率低、处于漫游状态、流量达到套餐阈值等。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使得在移动终端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客户识别模块时,基于客户识别模块的数据传输参数,来确定是否控制第二客户识别模块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如此,就能够在不影响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由于开启多个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所带来的功率消耗问题,提升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长。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中至少设置有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中至少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表征至少基于客户识别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
步骤302:检测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
步骤303: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这里,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至少能够安装有两个客户识别模块的移动终端、以及能够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终端。比如,可以为智能手机。
其中,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可以为SIM卡。
进一步地,两个客户识别模块可以为针对同一个通信网络,也可以为针对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
通常两个SIM卡针对的为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比如,可以为移动网络以及联通网络这两种,具体来说,针对了不同的通信制式的网络,移动网络可以对应有GSM、LTE等通信制式,联通网络则可以对应CDMA、LTE等通信制式的网络。
每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分别对应一个调制解调模块。每一个调制解调单元用于进行数据的接收、解调、调制等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当接入不同的通信网络的时候,进行调制以及解调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每一个SIM卡需要对应一个调制解调单元以进行通信数据的接收以及发送。
上述步骤301中,给出本实施例进行处理的基础场景,就是两个客户识别模块中至少有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处于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具体来说,可以为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处于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而此时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可以处于工作状态也可以处于不工作的状态。
上述步骤302中,所述检测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以下参数至少之一,将得到的以下参数至少之一作为所述数据传输参数:信号强度、信号传输速率、数据流量信息。
其中,检测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信号强度以及信号传输速率的方式可以为通过检测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通信网络所发来的无线参考信号的时候,通过对该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最终的信号强度,以及通过进行下载数据的速率和/或进行上传数据的速率的检测得到信号传输速率。
本实施例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包括:
当所述信号强度低于预设强度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其中,所述预设强度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也就是说,当信号强度较低的时候,就意味这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无法较好的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业务,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需要通过第二客户识别模块进行数据业务处理,从而可以确定将第二客户识别模块的调制解调模块控制进入休眠模式。
和/或,
当所述信号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速率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其中,所述预设速率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也就是说,当第二客户识别模块信号传输速率较低的时候,也就不需要通过第二客户识别模块进行数据业务处理,从而可以确定将第二客户识别模块的调制解调模块控制进入休眠模式。
和/或,
当所述数据流量信息表征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产生的流量达到预设流量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综合考虑SIM卡1和SIM卡2的信号强度、速率、流量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使用SIM卡2进行数据连接,若不需要,则可以使串口休眠,并进一步控制modem2休眠。比如:SIM卡2在当前地理位置下信号强度低、速率低、处于漫游状态、流量达到套餐阈值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如何进行判断的处理方式,可以包括:获取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漫游状态标识信息,当所述漫游状态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处于漫游状态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之前,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指示是否同意进入休眠模式;基于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使得在移动终端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客户识别模块时,基于客户识别模块的数据传输参数,来确定是否控制第二客户识别模块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如此,就能够在不影响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由于开启多个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所带来的功率消耗问题,提升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长。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终端中至少设置有第一客户识别模块41以及第二客户识别模块42;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单元43,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中至少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表征至少基于客户识别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检测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
控制单元44,用于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45进入休眠模式。
这里,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至少能够安装有两个客户识别模块的移动终端、以及能够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终端。比如,可以为智能手机。
其中,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可以为SIM卡。
进一步地,两个客户识别模块可以为针对同一个通信网络,也可以为针对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
通常两个SIM卡针对的为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比如,可以为移动网络以及联通网络这两种,具体来说,针对了不同的通信制式的网络,移动网络可以对应有GSM、LTE等通信制式,联通网络则可以对应CDMA、LTE等通信制式的网络。每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分别对应一个调制解调模块。每一个调制解调单元用于进行数据的接收、解调、调制等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当接入不同的通信网络的时候,进行调制以及解调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每一个SIM卡需要对应一个调制解调单元以进行通信数据的接收以及发送。
本实施例进行处理的基础场景,就是两个客户识别模块中至少有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处于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具体来说,可以为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处于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而此时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可以处于工作状态也可以处于不工作的状态。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WIFI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可以包括有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接入点处于连接状态且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以及与无线接入点处于未连接状态。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以下参数至少之一,将得到的以下参数至少之一作为所述数据传输参数:信号强度、信号传输速率、数据流量信息。
其中,检测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强度以及信号传输速率的方式可以为通过检测无线接入点发来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信号强度,以及通过进行下载数据的速率和/或进行上传数据的速率的检测得到信号传输速率。
本实施例进一步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参数进行处理,具体来说: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低于预设强度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其中,所述预设强度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也就是说,当信号强度较低的时候,就意味这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无法较好的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业务,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需要通过第二客户识别模块进行数据业务处理,从而可以确定将第二客户识别模块的调制解调模块控制进入休眠模式。
和/或,
当所述信号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速率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其中,所述预设速率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也就是说,当第二客户识别模块信号传输速率较低的时候,也就不需要通过第二客户识别模块进行数据业务处理,从而可以确定将第二客户识别模块的调制解调模块控制进入休眠模式。
和/或,
当所述数据流量信息表征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产生的流量达到预设流量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漫游状态标识信息,当所述漫游状态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处于漫游状态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之前,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指示是否同意进入休眠模式;基于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基于图5所示的图来示意本实施例所给予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架构,其中,sim卡1用来上网和打电话,他的业务是通过调制解调模块modem1支持的,那么此时sim2仅能通过modem1来打电话,及cs待在modem1上,加入modem2,通过串口(图中UART)读取sim2的网络鉴权数据,将sim2的数据网络通过modem2来支持,即我们可以通过modem2来做sim2的数据业务,用户数据及信令数据通过图中的usb通道直接与ap来交互。这样我们ap就能同时接收到sim1和sim2的上网数据。此时我们在kernel层的数据路由层作算法处理,就实现了app上网无论是下载还是上传都可以同时通过modem1和modem2来进行。
本实施例提供了综合考虑SIM卡1、SIM卡2、WIFI的信号质量等,判断是否需要使用SIM卡2进行数据连接,若不需要,则可以使串口休眠,并进一步控制modem2休眠。比如:若存在WIFI信号、且WIFI信号质量较好(信号强度较好和/或传输速率较高),则可以不使用sim卡2进行数据连接。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使得在移动终端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客户识别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的时候,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来确定是否控制第二客户识别模块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如此,就能够在不影响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由于开启多个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所带来的功率消耗问题,提升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中至少设置有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中至少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表征至少基于客户识别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
检测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
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以下参数至少之一,将得到的以下参数至少之一作为所述数据传输参数:
信号强度、信号传输速率、数据流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包括:
当所述信号强度低于预设强度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和/或,
当所述信号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速率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和/或,
当所述数据流量信息表征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产生的流量达到预设流量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漫游状态标识信息,当所述漫游状态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处于漫游状态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之前,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指示是否同意进入休眠模式;
基于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6.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中至少设置有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中至少一个客户识别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表征至少基于客户识别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状态;检测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参数,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对应的以下参数至少之一,将得到的以下参数至少之一作为所述数据传输参数:
信号强度、信号传输速率、数据流量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低于预设强度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和/或,
当所述信号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速率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和/或,
当所述数据流量信息表征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所产生的流量达到预设流量门限值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漫游状态标识信息,当所述漫游状态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处于漫游状态时,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之前,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指示是否同意进入休眠模式;基于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CN201610939135.3A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64550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9135.3A CN106455025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9135.3A CN106455025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5025A true CN106455025A (zh) 2017-02-22

Family

ID=58177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9135.3A Pending CN106455025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550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2263A (zh) * 2019-08-09 2020-01-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监听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3055A (zh) * 2009-02-27 2009-10-07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30301499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Puneet Jain User equipment power saving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CN103957610A (zh) * 2014-04-23 2014-07-3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装置与终端的通信方法和通讯装置
US20140353390A1 (en) * 2008-08-08 2014-12-04 Tyfone, Inc. Enhanced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smartcard controller
CN104902549A (zh) * 2014-03-05 2015-09-09 苹果公司 具有改善的drx性能的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53390A1 (en) * 2008-08-08 2014-12-04 Tyfone, Inc. Enhanced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smartcard controller
CN101553055A (zh) * 2009-02-27 2009-10-07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30301499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Puneet Jain User equipment power saving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CN104902549A (zh) * 2014-03-05 2015-09-09 苹果公司 具有改善的drx性能的用户设备
CN103957610A (zh) * 2014-04-23 2014-07-3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装置与终端的通信方法和通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2263A (zh) * 2019-08-09 2020-01-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监听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9875A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04850799B (zh) 一种隐藏移动终端中的数据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648369A (zh) 应用程序的切换装置及方法
CN105160628B (zh) 一种获取rgb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17891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翻页控制方法
CN106455010A (zh) 快速搜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53878A (zh) 基于声音的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61668A (zh) 移动终端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06953979A (zh) 一种通话中的双天线智能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31650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CN106569712A (zh) 无边框移动终端及基于无边框移动终端的分屏方法
CN106658470A (zh) 一种主卡设置装置和方法
CN106507460A (zh) 一种智能省电方法、终端
CN106547674A (zh) 一种指纹录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071161A (zh) 一种状态栏中图标的聚合显示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412878A (zh) 一种用户识别卡的激活装置和方法
CN106446284A (zh) 地图加载装置及方法
CN106455009A (zh) 一种搜网装置和方法
CN107018069A (zh) 网络连接装置及方法
CN106455025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71737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关闭方法及系统
CN106603872A (zh) 一种根据关联策略启动应用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897044A (zh) 屏幕色温一致性容错方法及终端
CN106569690A (zh) 防止误触装置和方法
CN106125985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