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4885A -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4885A
CN106454885A CN201510487835.9A CN201510487835A CN106454885A CN 106454885 A CN106454885 A CN 106454885A CN 201510487835 A CN201510487835 A CN 201510487835A CN 106454885 A CN106454885 A CN 106454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grade
polymerization grade
noise ratio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878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伟
黄安鹏
谢麟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4878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548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54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48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判断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还是小区边缘用户;若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保证每个用户控制信道能够正确解调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小区中接入的用户数目。

Description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TE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和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用来承载用户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每个用户的DCI信息承载基本单位为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PDCCH的性能可以用CCE的聚合等级大小来衡量,CCE的聚合等级是指需要用多少个CCE来承载DCI。
现有的标准中规定了CCE的聚合等级为1,2,4,8共4种,聚合等级越大表明需要的CCE数量越多,各聚合等级的解调门限如下表1所示:
1个PDCCH采用的CCE聚合等级 差错率BLER=1%的PDCCH解调门限
1 6.7dB
2 2.5dB
4 -0.7dB
8 -2.8dB
表1
其中,解调门限是指当用户的信噪比高于这个解调门限是才能正确解调,例如,当解调门限为-2.8时,信道较差的用户信噪比为-2db时也能正确解调,而解调门限为-0.7时,此信道较差的用户则无法正确解调。也即,CCE聚合等级越高,解调门限越低,意味着更适用于信道条件较差的情况。
在PDCCH中资源的数量有限,如果平均每个用户的聚合等级越高,表明这个小区中能够接入的用户数目也越小。在现有系统中,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一般对小区中心用户采用的CCE聚合等级为4,小区边缘用户采用的CCE聚合等级为8,这种做法虽然简单,但由于PDCCH中资源有限,因此这样会导致小区中用户接入数量的减少。
另一方面,如果每个用户都分配低聚合等级的CCE,则会导致信道质量差的用户无法正确解调。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和相应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包括:
判断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还是小区边缘用户;
若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
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
优选地,所述判断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还是小区边缘用户的步骤包括:
测量当前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则判定所述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
若所述信噪比小于第一预设门限,则判定所述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
优选地,所述聚合等级包括第4等级、第2等级以及第1等级,所述若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4等级;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且小于第三预设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2等级;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1等级。
优选地,所述聚合等级包括第8等级以及第4等级,所述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的步骤包括:
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则确定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
若所述业务优先级小于预设的业务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4等级;
若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业务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8等级。
优选地,所述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则确定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的步骤包括:
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获取所述用户的业务类型;
依据在先设定的业务类型以及业务优先级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还是小区边缘用户;
第一聚合等级确定模块,用于在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时,根据所述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
第二聚合等级确定模块,用于在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时,根据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
优选地,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信噪比测量子模块,用于测量当前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
第一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判定所述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
第二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小于第一预设门限时,判定所述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
优选地,所述聚合等级包括第4等级、第2等级以及第1等级,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4等级;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且小于第三预设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2等级;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1等级。
优选地,所述聚合等级包括第8等级以及第4等级,所述第二聚合等级确定模块包括:
业务优先级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时,确定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业务优先级小于预设的业务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4等级;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业务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8等级。
优选地,所述业务优先级确定子模块还用于:
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获取所述用户的业务类型;
依据在先设定的业务类型以及业务优先级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综合考虑了用户实际的所处小区的地理位置,信道状况以及业务需求,对用户的CCE聚合等级实现动态配置,若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则根据该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来确定用户对应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则根据该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在保证每个用户控制信道能够正确解调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小区中接入的用户数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实施例中的CCE聚合等级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综合考虑了用户实际的所处小区的地理位置,信道状况以及业务需求,对用户的CCE聚合等级实现动态配置,对于小区中心用户,根据该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来确定用户对应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对于小区边缘用户,根据该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在保证每个用户控制信道能够正确解调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小区中接入的用户数目。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判断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还是小区边缘用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当前用户(可以理解为用户设备UE)所在的位置、信道状况以及业务需求来为当前用户配置CCE聚合等级。
首先,可以根据该用户所在的位置及其信道状况来判断用户是小区中心用户还是小区边缘用户,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101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11,测量当前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
具体来说,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简称SNR或S/N),又称为讯噪比,是指一个电子设备或者电子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其中,信号指的是来自设备外部需要通过这台设备进行处理的电子信号,噪声是指经过该设备后产生的原信号中并不存在的无规则的额外信号(或信息),并且该种信号并不随原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信噪比是度量通信系统通信质量可靠性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在具体实现中,当前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可以由基站根据用户所在信道的上行参考信号计算得到,其中,上行参考信号可以分为3种:PUSCH((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UCCH解调参考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PUSCH解调参考信号、PUCCH解调参考信号用作求取信道估计矩阵,与PUSCH和PUCCH的发送相关联;而探测参考信号则独立进行发射,用作上行信道质量的估计与信道选择,计算上行信道的信噪比。
当然,上述信噪比的计算方法仅仅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其他信噪比估计算法,如基于DFT的信道估计方法等均是可以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计算信噪比,本发明实施例对此无需加以限制。
子步骤S12,若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则判定所述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
子步骤S13,若所述信噪比小于第一预设门限,则判定所述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以CCE的聚合等级为4的解调门限-0.7作为第一预设门限,如果当前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SNR>=-0.7,则将其划分为小区中心用户;否则,若当前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SNR<-0.7,则将其划分为小区边缘用户。其中,-0.7也是仿真后得到的较佳的用于区分小区中心用户或小区边缘用户的门限值。
步骤102,若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
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由于小区中心用户的信道质量一般比较良好,因此,可以根据用户当前所在信道的信道状况来进一步对小区中心用户进行CCE聚合等级的配置:一般配置CCE聚合等级为4,如果信道条件良好,配置CCE聚合等级为2,如果特别良好,则配置CCE聚合等级为1。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102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21,若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4等级;
子步骤S22,若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且小于第三预设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2等级;
子步骤S23,若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1等级。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各CCE聚合等级的解调门限来设置预设门限,并根据各解调门限对应的CCE聚合等级来确定当前用户的CCE聚合等级。
具体的,参考图2所示的CCE聚合等级配置示意图,第二预设门限可以为CCE聚合等级为2时的解调门限2.5,当信噪比还达不到解调门限2.5时,即2.5>SNR>=-0.7时,则将当前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4(即第4等级)。
第三预设门限可以为CCE聚合等级为1时的解调门限6.7,当信噪比超过2.5但还达不到解调门限6.7时,即6.7>SNR>=2.5时,则将当前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2(即第2等级)。
如果信噪比超过解调门限6.7,即SNR>=6.7,则将当前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1(即第1等级)。
步骤103,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
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说明该用户当前所在的信道情况较差,此时,可以结合该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来确定该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使得小区资源利用能够达到最大化,其中,业务优先级是指用户传输数据时的业务需求,高的业务优先级通常需要较低的延时和丢包率,低的业务优先级可以忍受较高的延时和丢包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103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31,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则确定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子步骤S31进一步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311,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获取用户的业务类型;
子步骤S312,依据在先设定的业务类型以及业务优先级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业务类型对丢包率和平均时延也有要求,如下表2所示:
表2
在表2中,各英文词组的意思表示如下:
QCI Label:服务质量等级标签
Priority Level:优先等级
Packet Delay Budget:能接受的包延时长度
Packet Error Loss Rate:丢包率
Typical Examples Given by Standardized Specifications:标准规范给出的典型例子
VoIP:网络电话
Video call:语音通话
Streaming:流业务
Realtime Gaming:实时游戏
IMS signaling:IP多媒体系统信令
Interactive gaming:交互式游戏
Applications with TCP:传输控制协议应用业务
Browsing Email:浏览器和邮箱业务
Download:下载业务
可以看出,上表2定义了各种业务类型及对应的业务优先级、丢包率和平均时延等的关联关系,当获取了当前用户所对应的的业务类型以后,可以根据表2中的关联关系,确定用户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子步骤S32,若所述业务优先级小于预设的业务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4等级;
子步骤S33,若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业务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8等级。
从上表2可以看出,“服务质量等级标签”为5的业务需要的平均时延和丢包率都很低,因此它的业务优先级也最高,因此,可以将预设的业务门限设定为5,如图2所示,当当前用户的业务优先级低于5,则可以将其CCE聚合等级确定为4;否则,当当前用户的业务优先级大于或等于5,则可以将其CCE聚合等级提高至8。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综合考虑了用户实际的所处小区的地理位置,信道状况以及业务需求,对用户的CCE聚合等级实现动态配置,若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则根据该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来确定用户对应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则根据该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在保证每个用户控制信道能够正确解调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小区中接入的用户数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判断模块301,用于判断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还是小区边缘用户;
第一聚合等级确定模块302,用于在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时,根据所述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
第二聚合等级确定模块303,用于在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时,根据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301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信噪比测量子模块,用于测量当前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
第一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判定所述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
第二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小于第一预设门限时,判定所述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第4等级、第2等级以及第1等级,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确定模块302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4等级;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且小于第三预设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2等级;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1等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等级包括第8等级以及第4等级,所述第二聚合等级确定模块303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业务优先级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时,确定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业务优先级小于预设的业务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4等级;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业务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8等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业务优先级确定子模块还可以用于:
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获取用户的业务类型;
依据在先设定的业务类型以及业务优先级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还是小区边缘用户;
若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
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还是小区边缘用户的步骤包括:
测量当前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则判定所述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
若所述信噪比小于第一预设门限,则判定所述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包括第4等级、第2等级以及第1等级,所述若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4等级;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且小于第三预设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2等级;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1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包括第8等级以及第4等级,所述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的步骤包括:
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则确定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
若所述业务优先级小于预设的业务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4等级;
若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业务门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8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则确定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的步骤包括:
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获取所述用户的业务类型;
依据在先设定的业务类型以及业务优先级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6.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还是小区边缘用户;
第一聚合等级确定模块,用于在当前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时,根据所述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
第二聚合等级确定模块,用于在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时,根据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信噪比测量子模块,用于测量当前用户所在信道的信噪比;
第一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判定所述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
第二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小于第一预设门限时,判定所述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包括第4等级、第2等级以及第1等级,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4等级;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且小于第三预设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2等级;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1等级。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包括第8等级以及第4等级,所述第二聚合等级确定模块包括:
业务优先级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时,确定所述用户的业务优先级;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业务优先级小于预设的业务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4等级;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业务门限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CCE聚合等级确定为第8等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优先级确定子模块还用于:
若当前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获取所述用户的业务类型;
依据在先设定的业务类型以及业务优先级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CN201510487835.9A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64548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7835.9A CN106454885A (zh)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7835.9A CN106454885A (zh)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4885A true CN106454885A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93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87835.9A Pending CN106454885A (zh)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548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5033A (zh) * 2019-02-15 2021-10-01 At&T知识产权一部有限合伙公司 5g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基于位置的corset配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9873A (zh) * 2009-08-07 2011-03-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378255A (zh) * 2010-08-24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69106A (zh) * 2011-07-07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dcch自适应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856982A (zh) * 2012-12-03 2014-06-1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下行控制信道干扰的方法
CN103874212A (zh) * 2014-03-07 2014-06-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载波聚合的跨载波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125645A (zh) * 2014-07-18 2014-10-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单元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812079A (zh) * 2015-04-03 2015-07-2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pdcch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9873A (zh) * 2009-08-07 2011-03-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378255A (zh) * 2010-08-24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69106A (zh) * 2011-07-07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dcch自适应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856982A (zh) * 2012-12-03 2014-06-1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下行控制信道干扰的方法
CN103874212A (zh) * 2014-03-07 2014-06-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载波聚合的跨载波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125645A (zh) * 2014-07-18 2014-10-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单元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812079A (zh) * 2015-04-03 2015-07-2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pdcch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5033A (zh) * 2019-02-15 2021-10-01 At&T知识产权一部有限合伙公司 5g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基于位置的corset配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13250B2 (en) Audio playback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121159A (zh) 盲检能力上报方法、盲检配置、盲检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4320808B (zh) 接入网拥塞控制方法、基站设备及策略及计费规则功能网元
WO2014194641A1 (en) Audio playback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1632159B2 (en) Encoding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s
CN106326062B (zh) 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936430A (zh)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3938257B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929259A (zh) 认知ofdm系统中的一种基于信任度的多比特判决协作自适应频谱感知方法
US11700608B2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devices
CN103906169A (zh) 控制终端接入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路由器
CN106454885A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756955A (zh) 一种终端及其电路控制方法
CN103118395A (zh) 终端、基站和基于时间同步误差的资源调度方法
US20210298057A1 (en) Transport Block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149160A (zh) 一种用于td-lte干扰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CN114745079A (zh)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34100A (zh)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205273A (zh) 一种dci盲探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747488B (zh) 载波均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048339A1 (zh) 显示业务标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025528B (zh) 一种在线重配置的执行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060952A (zh) 基于负载自适应的lte调度方法
CN111093218A (zh) 一种干扰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7081956B (zh) 链路质量评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