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3632A - 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3632A
CN106453632A CN201611037829.4A CN201611037829A CN106453632A CN 106453632 A CN106453632 A CN 106453632A CN 201611037829 A CN201611037829 A CN 201611037829A CN 106453632 A CN106453632 A CN 106453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ismic
earthquake
building structure
data processing
monitor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378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3632B (zh
Inventor
韦永斌
林金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CSCEC
China Construction Bail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CSCEC
China Construction Bail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CSCEC, China Construction Bail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CSCEC
Priority to CN2016110378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53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53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3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3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36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16Receiving elements for seismic signals;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receiving elements
    • G01V1/18Receiving elements, e.g. seismometer, geophone or torque detectors, for localised single point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地震监测装置、地震采集装置、互联网及数据处理信息中心,其中:地震监测装置安装在多个地震监测点上,多个地震监测点设定方式为:以抗震区域的中心为圆心,选取多个距离作为半径,做一个同心圆,在每一个圆周上均匀布置多个地震监测点;地震采集装置,完成对地震监测装置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并将有效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抗震区域内的数据处理信息中心;数据处理信息中心对地震监测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确定地震的位置和抗震区域的地震烈度,并将分析的结果通过互联网传输给抗震区域内对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本发明能够快速实现抗震区域内建筑物的抗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抗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结构抗震方法是依靠主体结构本身非弹性状态来消耗地震能量。由于设计烈度的欠准确性以及结构非弹性破坏机理的复杂性,导致这种传统的抗震方法不安全。随后在建筑结构抗震上引入结构隔震、消能减震手段,使得地面剧烈震动时上部结构仍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有效地降低了结构的地震破坏能力。有的建筑在结构振动控制部位安装传感器,把瞬时测得的地震反应传输至计算机系统,经过信息处理和计算后,计算机向驱动机构注入控制参数,改变了结构的动力特性,使结构的振动反应迅速衰减,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地震的作用。但是,不管是采用隔震、消能减震或者主动控制,建筑结构都是在地震响应之后进行抗震耗能的,无法在地震来临之前预先做出抗震参数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结构抗震效果,尤其对抗震要求等级较高的建筑。
因此,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抗震系统,而设计出一种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及方法,即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包括:地震监测装置、地震采集装置、互联网及数据处理信息中心,其中:
所述地震监测装置安装在多个地震监测点上,所述多个地震监测点设定方式为:以抗震区域的中心为圆心,选取多个距离作为半径,做一个同心圆,在每一个圆周上均匀布置多个地震监测点;
所述地震采集装置,完成对所述地震监测装置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并将有效数据通过所述互联网传输到抗震区域内的所述数据处理信息中心;
所述数据处理信息中心对地震监测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确定地震的位置和抗震区域的地震烈度,并将分析的结果通过所述互联网传输给抗震区域内对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多个结构主动控制装置,在对抗震要求较高的每一座建筑物均安装所述多个结构主动控制装置,所述多个结构主动控制装置能够分析出地震烈度对本结构的影响情况,并能采取结构最优的控制方案。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结构主动控制装置为电控比例流量阀阻尼器,通过调整各个阻尼器的比例流量阀来完成对结构的控制性能进行优化。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地震监测装置为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地震采集装置为计算机;所述数据处理信息中心为服务器。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震区域为一片社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城市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建立一个抗震区域,并确定地震监测点的数量,在每个地震监测点上安装地震监测装置;
步骤B:各个地震监测点位置上,通过地震采集装置对地震采集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并传输到数据处理信息中心;
步骤C:数据处理信息中心对地震监测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输给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步骤D:对抗震要求较高的每一座建筑物均安装多个结构主动控制装置;
步骤E:修正传来的地震信息,并对各个控制装置的进行参数调整。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A中,所述抗震区域为一片社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城市群,以抗震区域的中心为圆心,以r1、r2……、rN为半径建立同心圆,在每一个圆周上均匀布置多个地震监测点。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相邻同心圆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km。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E中,用地震分析算法进行分析,对前一批的地震定位和地震烈度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结果传给建筑结构主动控制装置,完成对结构上各个控制装置的参数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的抗震系统及方法,能够快速实现抗震区域内建筑物的抗震,保证了人员的安全,防止财产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的地震监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地震监测装置;2、地震采集装置;3、互联网;4、数据处理信息中心;5、建筑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及方法的地震监测示意图及组成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其包括地震监测装置1、地震采集装置2、互联网3及数据处理信息中心4,其中:所示的地震监测装置1可以选择加速度传感器,优选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的地震采集装置2可以选择计算机,所述数据处理信息中心4可以选择服务器。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是:首先根据建筑的重要性、所处的位置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选择抗震区域,抗震区域可以是一片社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城市群,以抗震区域的中心为圆心,选取若干个距离(其中,该若干个距离可以根据抗震区域的大小和地震监测准确度而定,为了准确获得地震信息,一般相邻同心圆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10km)作为半径,做一个同心圆,在每一个同心圆的圆周上均匀布置若干个地震监测点,并在每一个地震监测点上安装地震监测装置1;
在各个地震监测点位置上,将地震采集装置2连接地震监测装置1,该地震监测装置可以是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地震采集装置2完成对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并将有效数据通过互联网3传输到抗震区域内的数据处理信息中心4;
数据处理信息中心4对地震监测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利用P波震相捡拾等方法确定地震的位置和抗震区域的地震烈度,并将分析的结果通过互联网3传输给抗震区域内对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5。
本发明还包括结构主动控制装置,在对抗震要求较高的每一座建筑均安装多个结构主动控制装置,多个结构主动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地震记录P波到达后前5秒的信息对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分析出地震烈度对本结构的影响情况,并能采取结构最优的控制方案。具体实施方式是在每个监测点上的地震监测装置1通过互联网3将筛选过的监测数据传输至抗震区域内的数据处理信息中心4,数据处理信息中心4通过长短时平均法、AIC准则法、基于小波系数的W-AIC等方法进行地震的定位、地震烈度的确定及修正,并将地震分析结果通过互联网3传输到抗震区域内抗震结构的结构主动控制装置上,结构主动控制装置分析出地震对本结构的影响,并得到结构控制调整方案,进而调整结构主动控制装置的参数。
例如,可采用电控比例流量阀阻尼器的结构主动控制装置,根据结构控制调整方案,通过调整比例流量阀来完成对结构主动控制装置的动力学性能优化。建筑结构根据数据处理信息中心4陆续发来的地震参数不对修正结构的控制参数,以达到最优的抗震效果。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建立一个抗震区域,确定地震监测点的数量,并在每个监测点上安装地震监测装置;
根据规划,建立一个抗震区域(其中:该抗震区域可以一片社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城市群),以抗震区域的中心为圆心,以r1、r2……、rN(r1、r2……、rN根据抗震区域的大小和地震监测准确度而定,一般相邻同心圆之间的距离为不得大于10km)为半径建立同心圆。根据不同的半径,在不同的同心圆的圆周上确定地震监测点Pi,j的数量,并将监测点Pi,j均匀布置在圆周上,在每一个监测点Pi,j上安装地震监测装置1,该地震监测装置1可为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
步骤B, 在各个地震监测点位置上,通过地震采集装置对地震采集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并传输到数据处理信息中心;其中,地震采集装置可以为计算机;
如图2所示,在各个地震监测点位置上,计算机连接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完成对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并将有效数据通过互联网3传输到抗震区域内的数据处理信息中心4;
步骤C,数据处理信息中心对地震监测点Pi,j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输给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5;
如图2,数据处理信息中心4对地震监测点Pi,j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确定地震的位置和抗震区域的地震烈度,并将分析的结果通过互联网3传输给抗震区域内对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5;
步骤D,如图2,在抗震区域内,对抗震要求较高的每一座建筑物5均安装若干结构主动控制装置,该若干结构主动控制装置能够分析出地震烈度对本结构的影响情况,并能采取结构最优的控制方案。例如,采用电控比例流量阀阻尼器的结构主动控制装置,根据结构控制调整方案,通过调整各个阻尼器的比例流量阀来完成对结构的控制性能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抗震效果;
步骤E,修正传来的地震信息,并对各个控制装置的进行参数调整。
如图2所示,数据处理信息中心4将第一批地震信号传给抗震区域的建筑物5之后,会陆续收到其他地震监测位置传来的地震信息,利用地震分析算法进行分析,对前一批的地震定位和地震烈度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结果传给建筑结构主动控制装置,完成对结构上各个控制装置的参数调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抗震系统及方法基于分布式地震监测装置,自动调整建筑结构控制系统上的参数以达到优化结构抗震效果。其中在该抗震区域周边地区布置地震监测测点,在每个测点上将监测的数据通过网络通讯传输到抗震区域内数据处理信息中心,数据处理信息中心迅速计算出地震震源参数、震级、烈度等,并将计算结果及时与该区域内相关建筑结构的控制系统联动,调整其控制系统的参数,实现最佳抗震的效果。
本发明的数据处理信息中心根据不同地震监测测点先后传来的数据,及时分析相关的地震信息,并对之前前一地震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修正,进而修正结构上控制系统的参数,以实现快速、准确的实现结构最佳抗震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快速、针对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震监测装置、地震采集装置、互联网及数据处理信息中心,其中:
所述地震监测装置安装在多个地震监测点上,所述多个地震监测点设定方式为:以抗震区域的中心为圆心,选取多个距离作为半径,做一个同心圆,在每一个圆周上均匀布置所述多个地震监测点;
所述地震采集装置,完成对所述地震监测装置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并将有效数据通过所述互联网传输到抗震区域内的所述数据处理信息中心;
所述数据处理信息中心对所述多个地震监测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确定地震的位置和抗震区域的地震烈度,并将分析的结果通过所述互联网传输给抗震区域内对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结构主动控制装置,在对抗震要求较高的每一座建筑物均安装所述多个结构主动控制装置,所述多个结构主动控制装置能够分析出地震烈度对本结构的影响情况,并能采取结构最优的控制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结构主动控制装置为电控比例流量阀阻尼器,通过调整各个阻尼器的比例流量阀来完成对结构的控制性能进行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监测装置为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地震采集装置为计算机;所述数据处理信息中心为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区域为一片社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城市群。
7.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建立一个抗震区域,并确定地震监测点的数量,在每个地震监测点上安装地震监测装置;
步骤B:各个地震监测点位置上,通过地震采集装置对地震监测装置的数据进行采集,并传输到数据处理信息中心;
步骤C:数据处理信息中心对地震监测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输给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步骤D:对抗震要求较高的每一座建筑物均安装多个结构主动控制装置;
步骤E:修正传来的地震信息,并对各个控制装置的进行参数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抗震区域为一片社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城市群,以抗震区域的中心为圆心,以r1、r2……、rN为半径建立同心圆,在每一个圆周上均匀布置多个地震监测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同心圆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k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用地震分析算法进行分析,对前一批的地震定位和地震烈度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结果传给建筑结构主动控制装置,完成对结构上各个控制装置的参数调整。
CN201611037829.4A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53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7829.4A CN106453632B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7829.4A CN106453632B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3632A true CN106453632A (zh) 2017-02-22
CN106453632B CN106453632B (zh) 2019-06-07

Family

ID=5822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3782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53632B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536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8798A (zh) * 2018-05-24 2018-11-2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地震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5061190A (zh) * 2021-06-24 2022-09-16 Bnb网络公司 地震检测信息1对1交换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8286A (zh) * 2006-07-31 2008-02-06 张维耀 地下深层地震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1625416A (zh) * 2008-07-08 2010-01-13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地震预警系统
CN102967877A (zh) * 2012-10-26 2013-03-13 西安信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物抗震实时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3064104A (zh) * 2012-12-12 2013-04-24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高层建筑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8286A (zh) * 2006-07-31 2008-02-06 张维耀 地下深层地震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1625416A (zh) * 2008-07-08 2010-01-13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地震预警系统
CN102967877A (zh) * 2012-10-26 2013-03-13 西安信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物抗震实时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3064104A (zh) * 2012-12-12 2013-04-24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高层建筑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及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福霖: ""高层建筑结构减震控制优化设计新体系"", 《广州建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8798A (zh) * 2018-05-24 2018-11-2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地震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5061190A (zh) * 2021-06-24 2022-09-16 Bnb网络公司 地震检测信息1对1交换系统
CN115061190B (zh) * 2021-06-24 2023-03-24 Bnb网络公司 地震检测信息1对1交换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3632B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8443B (zh) 一种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网的任务规划调度系统
CN108038567B (zh) 基于移动定位与辐射监测数据的核电站区域应急疏散系统
CN107992067A (zh) 基于集成吊舱和ai技术的无人机巡检故障诊断系统
US81708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performance modeling with load dependent service times and overheads
CN105676233B (zh) 空地协同的ras电离层异常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6453632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感知的网络化建筑结构抗震系统及方法
CN107255970A (zh) 一种可穿戴式电力安全巡检作业装备
CN107704992A (zh) 输电线路雷击风险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Zhao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using the CERES-Wheat model: a case study of Henan Plain, China
Law et al. Optimizing ultrasonic sampling effort for monitoring forest bats
CN109711720A (zh) 一种应用于群智感知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
CN107368790A (zh) 行人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29010A (zh) 一种恶意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507406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设备接入数的预测方法及设备
CN108701338A (zh) 基于虚拟事故的辐射应急现场探测训练方法
CN110146108B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蜂群协同导航的故障在线评估方法
CN105277910B (zh) 远程评估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可靠性的方法及系统
Qiu et al. Combine harvester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
CN103941710B (zh) 数字化灌浆记录仪
CN107918398A (zh) 一种基于多重优化的集群无人机协同定位方法
CN105959073B (zh) 一种星座卫星测控信号干扰功率估算方法
CN106302412A (zh) 一种针对信息系统抗压性测试的智能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106714189A (zh) 一种小区过覆盖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JPWO2022009715A5 (zh)
Zhang et al. Temporal-spatial changes in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 degradation during past three deca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