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2662B - 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52662B CN106452662B CN201510489446.XA CN201510489446A CN106452662B CN 106452662 B CN106452662 B CN 106452662B CN 201510489446 A CN201510489446 A CN 201510489446A CN 106452662 B CN106452662 B CN 1064526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precoding
- csit
- base station
- m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站获取多个终端的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所述基站按照所述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将所述多个终端划分为第一终端集合和第二终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的CSIT质量均优于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的CSIT质量;所述基站采用矢量扰动方式对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所述基站采用迫零方式对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采用本申请的方法或装置,可以减小终端接收信号时的等效噪声,进而可以获得了较传统ZF预编码更低的误码率和更高的吞吐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系统信道容量,现有技术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进行信号的收发。
具体的,MIMO技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进行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信道质量。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MIMO技术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容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基站通常在同一频段向多个终端传输数据。这种情况下,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数据速率受限于多个终端之间的同频干扰。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预编码技术消除这种干扰。
现阶段的预编码技术大致分为线性预编码和非线性预编码。线性预编码以迫零(Zero Forcing,ZF)预编码为代表。当用户间信道相关性较强时,ZF预编码的基站发射信号矢量功率归一系数γ的取值变大,进而会增大终端接收信号时的等效噪声。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终端的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t Transmitter,CSIT)的质量为终端选用适当的预编码算法,解决当用户间信道相关性较强时用户接收端的等效噪声增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提供一种预编码方法,包括:
基站获取多个终端的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
所述基站按照所述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将所述多个终端划分为第一终端集合和第二终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的CSIT质量均优于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的CSIT质量;
所述基站采用矢量扰动方式对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所述基站采用迫零方式对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终端,根据所述终端的CSIT,计算所述终端的预计信噪比;
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实际信噪比;
确定所述终端的实际信噪比与预计信噪比的差的绝对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终端,获取所述终端的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的平均功率;
根据所述终端的CSIT和AWGN的平均功率,计算所述终端的预计信道质量指示CQI;
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实际信道质量指示CQI;
确定所述终端的实际CQI与预计CQI的差的绝对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按照所述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将所述多个终端划分为第一终端集合和第二终端集合,具体包括:
按照所述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对于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排序;
将前n个终端划分为所述第一终端集合,其中,n为正整数,且n小于所述多个终端的总数;
将剩余终端划分为所述第二终端集合;所述剩余终端为所述多个终端中除去所述n个终端后的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采用矢量扰动方式对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具体包括:
采用球形编码算法计算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各个终端的扰动矢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划分所述第一终端集合和所述第二终端集合的结果,向所述多个终端发送预编码标识;
所述预编码标识中包括与所述多个终端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或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迫零方式进行预编码,所述第二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矢量扰动方式进行预编码。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提供一种解码方法,包括:
终端获取基站发送的预编码标识;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
所述终端采用与所述预编码方式对应的解码方式对所述下行传输信号进行解码;
其中,所述预编码标识为第一预编码标识,或者第二预编码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基站发送的预编码标识为第一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为迫零方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基站发送的预编码标识为第二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为矢量扰动方式。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提供一种预编码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获取多个终端的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
按照所述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将所述多个终端划分为第一终端集合和第二终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的CSIT质量均优于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的CSIT质量;
采用矢量扰动方式对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采用迫零方式对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于每个终端,根据所述终端的CSIT,计算所述终端的预计信噪比;
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实际信噪比;
确定所述终端的实际信噪比与预计信噪比的差的绝对值。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于每个终端,获取所述终端的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的平均功率;
根据所述终端的CSIT和AWGN的平均功率,计算所述终端的预计信道质量指示CQI;
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实际信道质量指示CQI;
确定所述终端的实际CQI与预计CQI的差的绝对值。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按照所述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对于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排序;
将前n个终端划分为所述第一终端集合,其中,n为正整数,且n小于所述多个终端的总数;
将剩余终端划分为所述第二终端集合;所述剩余终端为所述多个终端中除去所述n个终端后的终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采用球形编码算法计算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各个终端的扰动矢量。
结合第三方面的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根据划分所述第一终端集合和所述第二终端集合的结果,向所述多个终端发送预编码标识;
所述预编码标识中包括与所述多个终端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或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迫零方式进行预编码,所述第二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矢量扰动方式进行预编码。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提供一种解码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预编码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
采用与所述预编码方式对应的解码方式对所述下行传输信号进行解码;
其中,所述预编码标识为第一预编码标识,或者第二预编码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收发单元获取到的预编码标识为第一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为迫零方式。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收发单元获取到的预编码标识为第二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为矢量扰动方式。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公开的预编码方法或装置,通过确定每个所述终端的CSIT质量,根据CSIT质量将终端划分为第一终端集合和第二终端集合;对于CSIT质量较好的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采用VP预编码,对于CSIT质量较差的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采用ZF预编码,可以减小基站发射信号矢量功率归一系数γ的取值,从而减小终端接收信号时的等效噪声,进而可以获得了较传统ZF预编码更低的误码率和更高的吞吐率。
另一方面,由于对于CSIT质量较好的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采用VP预编码,还可以大幅度消除终端在高干扰时的取模损失,获得较传统VP预编码更低的误码率和更高的吞吐率。
此外,由于本申请中,只对部分终端进行矢量扰动,因此,还可以降低扰动矢量的维度,从而降低用于求解扰动矢量的算法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预编码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的预编码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的QPSK调制的星座图案;
图5为本申请的解码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的预编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的解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的计算节点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个蜂窝小区内,基站101在同一频段同时向多个终端(例如终端1、终端2)传输数据,其传输速率严重受限于终端间的同频干扰。现阶段,基站可通过预编码技术消除用户间的干扰。预编码技术通过将数据矢量与预编码矩阵相乘的方式实现。对于多用户MIMO系统,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关系可表示为
其中,u表示基站向各终端发送的调制符号矢量,F表示预编码矩阵,H表示下行信道矩阵,n表示用户端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向量且σ2表示AWGN平均功率,y表示用户接收信号矢量。由于基站功率受限,γ=||Fu||2用于归一化基站发射信号矢量功率。这导致用户接收端的等效噪声矢量为
线性预编码以ZF预编码为代表。但当用户间信道相关性较强时,ZF预编码的γ取值变大,进而会增大终端接收到的信号的等效噪声,造成系统性能损失。非线性预编码是在线性预编码的基础上引入了非线性操作。非线性预编码以矢量扰动(VectorPerturbation,VP)预编码为代表。VP预编码通过在调制符号矢量u上叠加扰动矢量τl,可以使γ的取值变小,减小用户接收端的等效噪声。但是采用VP预编码时,终端需要通过取模运算来消除扰动矢量的对调制符号的影响。而寻找最优扰动矢量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同时终端的取模运算会造成额外的取模损失。
图2为本申请的预编码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基站获取多个终端的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
可以采用现有方法获取多个终端的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例如,可通过信道互易性和终端量化反馈获取多个终端的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CSIT也可以称为所述基站到终端之间的下行信道矩阵信息H。
步骤202:对于每个终端,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CSIT,计算所述终端的预计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
假设多个终端中存在终端k,则基站可以根据获得的CSIT,采用算式计算终端k的预计SNR。其中为终端k反馈的噪声功率,为上一帧所述基站所计算的基站发射信号矢量功率归一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帧是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信号的时间单位。基站向终端发送信号时,是一帧一帧发送的。实际应用中,一帧的时间长度可以是10毫秒。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确定的预编码方式是应用于当前帧的,因此,可以根据当前帧的上一帧的等参数进行预估。
步骤203:获取各个终端反馈的实际信噪比。
步骤204:计算各终端反馈的实际SNR与预计SNR之差。
终端反馈的实际SNR与预计SNR之差可以用表示,以终端k为例,用户k反馈SNR
为SNRk,则终端k反馈的实际SNR与预计SNR之差为
步骤205: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对各个终端进行排序,将前n个用户划分为第一终端集合,将剩余的K-n个用户划分为第二终端集合;
其中,K为终端的总数。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满足0<n<K。
越大,表示终端k的CSIT质量越差。可以选择CSIT质量较好的n个用户进行VP预编码,剩余的K-n个用户进行ZF预编码。
需要说明的是,若为首帧(即一段时间内基站与终端之间发送的第一帧),由于不存在上一帧的等参数,所以可以随机选择n个用户进行ZF预编码,剩余的K-n个用户进行VP预编码。
步骤206:采用矢量扰动方式对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可以采用球形编码算法计算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各个终端的扰动矢量。
步骤207:采用迫零方式对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每个所述终端的CSIT质量,根据CSIT质量将终端划分为第一终端集合和第二终端集合;对于CSIT质量较好的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采用VP预编码,对于CSIT质量较差的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采用ZF预编码,可以减小基站发射信号矢量功率归一系数γ的取值,从而减小终端接收信号时的等效噪声,进而可以获得了较传统ZF预编码更低的误码率和更高的吞吐率。另一方面,由于对于CSIT质量较好的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采用VP预编码,还可以大幅度消除终端在高干扰时的取模损失,获得较传统VP预编码更低的误码率和更高的吞吐率。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只对部分终端进行矢量扰动,因此,可以降低扰动矢量的维度,从而降低用于求解扰动矢量的算法的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还可以向所述多个终端发送预编码标识,来告知各个终端接收到的信号所采用的预编码方式。
例如,基站可以发送预编码标识矩阵f=[1 1 0 0]。f=[1 1 0 0]中的预编码标识1可以表示采用的预编码方式为VP预编码,预编码标识0可以表示采用的预编码方式为ZF预编码。每个终端可以分别与预编码标识矩阵中的一个位置处的预编码标识相对应。例如,与预编码标识矩阵中的第一个位置处的预编码标识相对应的终端,在接收到预编码标识矩阵f=[1 1 0 0]以后,就可以知道该终端接收到的信号采用的是VP预编码。相应的,该终端可以采用与VP预编码对应的解码方式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
图3为本申请的预编码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基站获取多个终端的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
步骤301的具体表述可以参见步骤20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2:对于每个终端,基站获取所述终端的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的平均功率;
步骤303:根据所述终端的CSIT和AWGN的平均功率,计算所述终端的预计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
可以采用现有方式计算预计CQI。
步骤304: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实际信道质量指示CQI;
步骤305:确定所述终端的实际CQI与预计CQI的差的绝对值。
假设多个终端中存在终端k,所述终端的实际CQI与预计CQI的差的绝对值为η,则以终端k为例,假设用户k的预计CQI表示为CQI′k,终端k反馈的实际CQI为CQIk,则实际CQI与预计CQI的差绝对值ηk=|CQIk-CQI′k|。
步骤306:按照η由小到大的顺序对各个终端进行排序,将前n个终端划分为第一终端集合,将剩余的K-n个用户划分为第二终端集合;
其中,K为终端的总数,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满足0<n<K。
ηk越大,表示终端k的CSIT质量越差。可以选择CSIT质量较好的n个用户进行VP预编码,剩余的K-n个用户进行ZF预编码。
需要说明的是,若为首帧,则可以随机选择前n个用户进行ZF预编码,剩余的m-n个用户进行VP预编码。
步骤307:采用矢量扰动方式对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步骤308:采用迫零方式对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实际应用中,由于采用两种方式分别对两组终端进行预编码,因此,具体的预编码过程也可以相应改动。
假设共有终端1至终端4四个终端,对应的CSIT质量参数分别为CSIT1,CSIT2,CSIT3,CSIT4。假设CSIT2<CSIT1<CSIT4<CSIT3,n取2,则可以确定对终端3和终端4进行ZF预编码,对终端1和终端2进行VP预编码。置换矩阵Psel可表示为
基站可以基于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SRS)的信道估计获
得作为CSIT,计算出预编码矩阵F。假设终端总数K与天线总数M相等,则
基站可以根据终端分组结果对调制符号矢量u进行重新排列得到其中同理,可以根据终端分组结果
对预编码矩阵F列矢量进行重新排列得到
基站可以对调制符号矢量uVP叠加扰动矢量τlVP得到 其中,τ是一个正实数,τ的取值由调试符号星座图案决定。τ=2(|c|max+Δ/2),其中|c|max为调制星座点最大幅度的绝对值,同时Δ为星座点间的最小欧几里得距离。若每个调制符号均采用QPSK调制,
假设QPSK调制的星座图案如图4所示。则是一个K-n维的
复整数矢量,其中每个元素为复整数,可以通过求解获得。对
矩阵FVP进行奇异值分解,可以得到由于矩阵UVP为酉阵,则由于矩阵SVP的后n行元素均为零,则可以对扰动矢量
lVP的求解表达式改写其中z(1:K-n,:)表示取向量z的前K-n行,SVP(1:K-n,:)表示取矩阵SVP的前K-n行。由
于矩阵为方阵,则可以对扰动矢量lVP的求解表达式进一步改写,可以得到其中znew=Q-1z(1:K-n,:),因此,扰动矢
量lVP可通过现有的球形编码算法求解。
基站可以将调制符号矢量uZF乘以预编码矩阵FZF,同时将矢量扰动后的调制符号矢量乘以预编码矩阵FVP,并相加得到信号矢量
基站可以通过对信号矢量的功率归一化获得发射信号矢量其中同时,基站可以存储这一帧的取值,用于下一帧的终端选择分组。
基站可以通过向终端发送预编码标识f=[1 1 0 0],让终端1至终端4知道基站对其使用的是ZF预编码或VP预编码。
对应于图2所示实施例,经过下行信道H,终端接收信号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步骤1.终端k接收预编码标识fk和下行传输信号并估计AWGN的平均功率
步骤2.终端k通过基于终端专用参考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UE-
RS)的信道估计,获得经过预编码后的等效信道其中H(k,:)为矩
阵H的第k行,表示基站所有天线到用户k的衰落信道,F(:,k)为预编码矩阵F的第k列,表示
用户k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若基站获得理想CSIT(即),则若则
步骤3.终端k将接收到的下行传输信号经过信号检测。例如,通过最小均方误
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检测其中为估计
的AWGN平均功率,得到然后,如果fk=0,则基站对用户k进行的是ZF预编码,则如果fk=1,则基站对用户k进行的是VP预编码,则用户k对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进
行取模运算
步骤4.终端k计算自身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噪比并将和SNRk均量化反馈给基站,以便基站用于下一帧的用户选择分组。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解码方法。所述解码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所述终端具有射频模块能够通过所述射频模块与基站通信。
图5为本申请的解码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终端获取基站发送的预编码标识;
步骤50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
步骤503:所述终端采用与所述预编码方式对应的解码方式对所述下行传输信号进行解码;
其中,所述预编码标识为第一预编码标识,或者第二预编码标识。
本实施例中,终端通过获取基站发送的预编码标识,根据所述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采用与所述预编码方式对应的解码方式对所述下行传输信号进行解码;可以使得终端能够对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预编码方法的基站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进行解码。
实际应用中,所述预编码标识中可以包括与所述多个终端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或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迫零方式进行预编码,所述第二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矢量扰动方式进行预编码。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基站发送的预编码标识为第一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为迫零方式。
或者,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基站发送的预编码标识为第二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为矢量扰动方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预编码装置。
图6为本申请的预编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收发单元601,用于获取多个终端的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
处理单元602,用于确定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
按照所述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将所述多个终端划分为第一终端集合和第二终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的CSIT质量均优于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的CSIT质量;
采用矢量扰动方式对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采用迫零方式对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每个所述终端的CSIT质量,根据CSIT质量将终端划分为第一终端集合和第二终端集合;对于CSIT质量较好的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采用VP预编码,对于CSIT质量较差的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采用ZF预编码,可以减小基站发射信号矢量功率归一系数γ的取值,从而减小终端接收信号时的等效噪声,进而可以获得了较传统ZF预编码更低的误码率和更高的吞吐率。另一方面,由于对于CSIT质量较好的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采用VP预编码,还可以大幅度消除终端在高干扰时的取模损失,获得较传统VP预编码更低的误码率和更高的吞吐率。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只对部分终端进行矢量扰动,因此,可以降低扰动矢量的维度,从而降低用于求解扰动矢量的算法的复杂度。
实际应用中,所述处理单元602,具体可以用于:
对于每个终端,根据所述终端的CSIT,计算所述终端的预计信噪比;
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实际信噪比;
确定所述终端的实际信噪比与预计信噪比的差的绝对值。
实际应用中,所述处理单元602,具体可以用于:
对于每个终端,获取所述终端的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的平均功率;
根据所述终端的CSIT和AWGN的平均功率,计算所述终端的预计信道质量指示CQI;
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实际信道质量指示CQI;
确定所述终端的实际CQI与预计CQI的差的绝对值。
实际应用中,所述处理单元602,具体可以用于:
按照所述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对于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排序;
将前n个终端划分为所述第一终端集合,其中,n为正整数,且n小于所述多个终端的总数;
将剩余终端划分为所述第二终端集合;所述剩余终端为所述多个终端中除去所述n个终端后的终端。
实际应用中,所述处理单元602,具体可以用于:
采用球形编码算法计算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各个终端的扰动矢量。
实际应用中,所述收发单元601还可以用于:
根据划分所述第一终端集合和所述第二终端集合的结果,向所述多个终端发送预编码标识;
所述预编码标识中包括与所述多个终端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或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迫零方式进行预编码,所述第二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矢量扰动方式进行预编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解码装置。
图7为本申请的解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所述解码装置可以包括:
收发单元701,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预编码标识;
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
采用与所述预编码方式对应的解码方式对所述下行传输信号进行解码;
其中,所述预编码标识为第一预编码标识,或者第二预编码标识。
本实施例中,所述解码装置通过获取基站发送的预编码标识,根据所述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采用与所述预编码方式对应的解码方式对所述下行传输信号进行解码;可以使得本实施例的解码装置能够对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预编码方法的基站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进行解码。
实际应用中,所述预编码标识中可以包括与所述多个终端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或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迫零方式进行预编码,所述第二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矢量扰动方式进行预编码。
实际应用中,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可以用于:
所述收发单元获取到的预编码标识为第一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为迫零方式。
实际应用中,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可以用于:
所述收发单元获取到的预编码标识为第二预编码标识,确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的预编码方式为矢量扰动方式。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节点,计算节点可能是包含计算能力的主机服务器,或者是个人计算机PC,或者是可携带的便携式计算机或终端等等,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计算节点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图8为本申请的计算节点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计算节点800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8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20,存储器(memory)830,总线840。
处理器810,通信接口820,存储器830通过总线8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810,用于执行程序832。
具体地,程序832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8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830,用于存放程序832。存储器83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832具体可以包括图6-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应模块或单元,在此不赘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获取多个终端的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
所述基站按照所述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将所述多个终端划分为第一终端集合和第二终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的CSIT质量均优于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的CSIT质量;
所述基站采用矢量扰动方式对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所述基站采用迫零方式对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终端,根据所述终端的CSIT,计算所述终端的预计信噪比;
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实际信噪比;
确定所述终端的实际信噪比与预计信噪比的差的绝对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终端,获取所述终端的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的平均功率;
根据所述终端的CSIT和AWGN的平均功率,计算所述终端的预计信道质量指示CQI;
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实际信道质量指示CQI;
确定所述终端的实际CQI与预计CQI的差的绝对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将所述多个终端划分为第一终端集合和第二终端集合,具体包括:
按照所述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对于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排序;
将前n个终端划分为所述第一终端集合,其中,n为正整数,且n小于所述多个终端的总数;
将剩余终端划分为所述第二终端集合;所述剩余终端为所述多个终端中除去所述n个终端后的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矢量扰动方式对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具体包括:
采用球形编码算法计算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各个终端的扰动矢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划分所述第一终端集合和所述第二终端集合的结果,向所述多个终端发送预编码标识;
所述预编码标识中包括与所述多个终端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或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迫零方式进行预编码,所述第二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矢量扰动方式进行预编码。
7.一种预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获取多个终端的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
按照所述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将所述多个终端划分为第一终端集合和第二终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的CSIT质量均优于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的CSIT质量;
采用矢量扰动方式对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采用迫零方式对所述第二终端集合中的终端进行预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于每个终端,根据所述终端的CSIT,计算所述终端的预计信噪比;
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实际信噪比;
确定所述终端的实际信噪比与预计信噪比的差的绝对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于每个终端,获取所述终端的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的平均功率;
根据所述终端的CSIT和AWGN的平均功率,计算所述终端的预计信道质量指示CQI;
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实际信道质量指示CQI;
确定所述终端的实际CQI与预计CQI的差的绝对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按照所述每个终端的CSIT质量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对于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排序;
将前n个终端划分为所述第一终端集合,其中,n为正整数,且n小于所述多个终端的总数;
将剩余终端划分为所述第二终端集合;所述剩余终端为所述多个终端中除去所述n个终端后的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采用球形编码算法计算所述第一终端集合中的各个终端的扰动矢量。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根据划分所述第一终端集合和所述第二终端集合的结果,向所述多个终端发送预编码标识;
所述预编码标识中包括与所述多个终端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或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迫零方式进行预编码,所述第二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基站对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终端采用矢量扰动方式进行预编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89446.XA CN106452662B (zh) | 2015-08-11 | 2015-08-11 | 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89446.XA CN106452662B (zh) | 2015-08-11 | 2015-08-11 | 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52662A CN106452662A (zh) | 2017-02-22 |
CN106452662B true CN106452662B (zh) | 2019-07-19 |
Family
ID=58093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89446.XA Active CN106452662B (zh) | 2015-08-11 | 2015-08-11 | 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5266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34800A (zh) * | 2018-01-11 | 2019-07-19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WO2020034100A1 (en) * | 2018-08-14 | 2020-02-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layer categorization and non zero power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 for non linear precoding |
WO2020056593A1 (zh) | 2018-09-18 | 2020-03-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2188000A1 (zh) * | 2021-03-08 | 2022-09-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US20230106766A1 (en) * | 2021-10-05 | 2023-04-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ulling for inter-user equipment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61416A1 (en) * | 2005-11-23 | 2007-05-31 | Nokia Corporation | Joint optimization of linear pre-filtering and nonlinear vector perturbation for mimo multiuser precoding |
CN101989869A (zh) * | 2010-09-02 | 2011-03-23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多天线蜂窝网络的联合预编码与功率控制方法 |
CN103166688A (zh) * | 2011-12-14 | 2013-06-19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预编码的实现方法、装置及mimo系统 |
CN104010372A (zh) * | 2014-05-23 | 2014-08-27 | 浙江理工大学 | 大规模mu-miso系统低复杂度用户调度方法 |
-
2015
- 2015-08-11 CN CN201510489446.XA patent/CN1064526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61416A1 (en) * | 2005-11-23 | 2007-05-31 | Nokia Corporation | Joint optimization of linear pre-filtering and nonlinear vector perturbation for mimo multiuser precoding |
CN101989869A (zh) * | 2010-09-02 | 2011-03-23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多天线蜂窝网络的联合预编码与功率控制方法 |
CN103166688A (zh) * | 2011-12-14 | 2013-06-19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预编码的实现方法、装置及mimo系统 |
CN104010372A (zh) * | 2014-05-23 | 2014-08-27 | 浙江理工大学 | 大规模mu-miso系统低复杂度用户调度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A User Selection Criterion for Vector-Perturbation;Jinho Choi;《2013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 (WCNC): PHY》;20130410;第3203-3206页 |
Maximiz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Vector;Christos Masouros;《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140930;第3卷(第9期);第4974-498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52662A (zh) | 2017-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83088B (zh) | 大规模mimo鲁棒预编码传输方法 | |
CN106452662B (zh) | 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 |
CN104202118B (zh) | 预编码码本和反馈表示 | |
CN108880774A (zh) | 频分双工多用户大规模多天线系统及其下行导频信号长度设计方法 | |
CN103036601B (zh) | 一种确定秩指示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571296A (zh) | 一种预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13033919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 | |
CN102696180B (zh) | 空间信道状态反馈方法和装置 | |
CN102100045B (zh) |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与装置、数据接收处理方法与装置 | |
US971231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and acknowledgement joint detection | |
JP5865485B2 (ja) | 多重入出力(mimo)のための空間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の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CN106341216B (zh) | 一种无线通信链路自适应方法及上下行链路自适应方法 | |
CN106899378A (zh) |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实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1615935B (zh) | 一种用户选择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4270180A (zh) |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 |
CN102404031A (zh) | 基于最大吞吐量的自适应用户调度方法 | |
CN107222248B (zh) | 信道质量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
US9479237B2 (en) | Vector selection modulation-based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2136891A (zh) | Mu-mimo系统中一种改进的csi有限反馈方法 | |
US20240137079A1 (en) | User selection for mu-mimo | |
EP3157216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downlink data in large-scale mimo system | |
Dai et al. | On the information rate of MIMO systems with finite rate channel state feedback using beamforming and power on/off strategy | |
CN104253639A (zh) | 获取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12107306A1 (en) | Method for increasing quality of signals received by at least one destination device among a plurality | |
US20240154653A1 (en) | Neural network for mu-mimo user selec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