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6399B - 电缆布局方法及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缆布局方法及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6399B
CN106446399B CN201610836788.9A CN201610836788A CN106446399B CN 106446399 B CN106446399 B CN 106446399B CN 201610836788 A CN201610836788 A CN 201610836788A CN 106446399 B CN106446399 B CN 1064463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inverter
header box
scheme
set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367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46399A (zh
Inventor
陈敏
�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cl Green Energy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GCL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CL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cl Poly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GCL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CL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cl Poly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GCL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CL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cl Poly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367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463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46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6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46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6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布局方法及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预设规则设置逆变器和汇流箱在光伏方阵中的安装位置;根据所述安装位置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获取根据所述电缆布局方案计算的预设指标值;根据所述预设指标值确定出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本发明在电缆布局时可遵循同一预设指标值的标准,并实现电缆布局的自动化。

Description

电缆布局方法及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布局方法及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增长,需要的发电量急速地随之增加,导致煤炭发电、水力发电等传统方式供给的发电量明显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需要,且这些传统的发电试工明显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发电方式应孕而生,如核工业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其中,光伏发电作为最为重要的新型发电方式之一,由于可以利用自然太阳能且不污染环境、不浪费资源,已经被普遍使用。
光伏发电厂区安装用于发电的光伏方阵,根据布局好的光伏方阵需要安装相应的逆变器和汇流箱,为传递电量,还需要通过电缆将光伏方阵、逆变器、汇流箱等元器件连接起来。常规的安装逆变器和汇流箱及对应布局电缆时,采取的是人工设计方式,根据敷设的电缆的长度选择电缆类型,逆变器和汇流箱的安装位置是完全依靠人为的主观决定,不能根据光伏电站的类型实现标准化、自动化设计,导致电量损耗大且经济效益低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缆布局方法及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实现对电缆的标准化、自动化设计。
一种电缆布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规则设置逆变器和汇流箱在光伏方阵中的安装位置;
根据所述安装位置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
获取根据所述电缆布局方案计算的预设指标值;
根据所述预设指标值确定出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规则为逆变器和汇流箱在组串式光伏方阵或集中式光伏方阵或集散式光伏方阵的安装位置规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包括:
获取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根据所述电缆布局方案计算的预设指标值包括:
根据所述电缆布局方案分别获取设置的逆变器和汇流箱的个数和安装位置;
通过光缆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
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长度;
向基于所述电缆长度设置的用于计算所述预设指标值的指标计算公式输入对应的计算数据;
获取所述指标计算公式根据输入的计算数据计算的所述预设指标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缆长度包括直流电缆长度、交流进线电缆长度、交流出线电缆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标计算公式包括预设的装机成本计算公式、总收益计算公式、度电成本计算公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预设指标值确定出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包括:
以预设指标值小于预设值所对应的电缆连接方案作为需要的连接方案;或者
以最小的预设指标值所对应的电缆连接方案作为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
以上所述电缆布局方法通过软件程序设置逆变器和汇流箱在光伏方阵中的安装位置,由安装位置获取对应的电缆布局方案,由电缆布局方案计算对应的预设指标值,并根据预设指标值获取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从而使电缆布局时遵循同一预设指标值的标准,并实现电缆布局的自动化。
一种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规则设置逆变器和汇流箱在光伏方阵中的安装位置;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安装位置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根据所述电缆布局方案计算的预设指标值;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指标值确定出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关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关联关系;
方案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联关系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一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缆布局方案分别获取设置的逆变器和汇流箱的个数和安装位置;
连接单元,用于通过光缆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
获取二单元,用于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长度;
输入单元,用于向基于所述电缆长度设置的用于计算所述预设指标值的指标计算公式输入对应的计算数据;
获取三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指标计算公式根据输入的计算数据计算的所述预设指标值。
以上所述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通过软件程序设置逆变器和汇流箱在光伏方阵中的安装位置,由安装位置获取对应的电缆布局方案,由电缆布局方案计算对应的预设指标值,并根据预设指标值获取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从而使电缆布局时遵循同一预设指标值的标准,并实现电缆布局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电缆布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电缆布局方法包括步骤S120至步骤S180。
步骤S120,按照预设规则设置逆变器和汇流箱在光伏方阵中的安装位置;
步骤S140,根据安装位置获取连接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
步骤S160,获取根据电缆布局方案计算的预设指标值;
步骤S180,根据预设指标值确定出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
以上所述电缆布局方法通过软件程序设置逆变器和汇流箱在光伏方阵中的安装位置,由安装位置获取对应的电缆布局方案,由电缆布局方案计算对应的预设指标值,并根据预设指标值获取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从而使电缆布局时遵循同一预设指标值的标准,并实现电缆布局的自动化。
影响光伏发电的因素有太阳光照强弱、地理经纬度等不同因素,这些因素导致光伏方阵根据区域分布的方式不同,通常可以布局为组串式光伏方阵或集中式光伏方阵或集散式光伏方阵等类型。光伏方阵中为了减少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连接的电缆线,方便维护,提高可靠性,一般需要在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增加交流汇流箱,不同的光伏方阵类型中,逆变器与汇流箱的数量和连接关系不同。
在程序或界面中显示光伏方阵布局图后,由步骤S120可以按照预设规则设置逆变器和汇流箱在光伏方阵中的安装位置。该预设规则为逆变器和汇流箱在组串式光伏方阵或集中式光伏方阵或集散式光伏方阵的安装位置规则。
设置逆变器和汇流箱在光伏方阵中的安装位置后,由步骤S140可以根据安装位置获取连接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具体的,步骤S140包括步骤S141和步骤S142。
步骤S141,获取逆变器和汇流箱的关联关系。
在组串式光伏方阵或集中式光伏方阵或集散式光伏方阵等类型中,需要将光伏方阵发出的直流电通过一个或多个汇流箱汇流后,输出至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而不同的光伏方阵类型中,汇流箱与逆变器的数量和连接关系不同。
步骤S142,根据关联关系获取连接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
由汇流箱和逆变器的连接关系即可基于该连接关系设置具体的电缆布局方案,如汇流的方式,汇流的位置等。具体的电缆布局方案可以预先由软件程序生成。
由步骤S140获取电缆布局方案后,通过步骤S160可以获取根据电缆布局方案计算的预设指标值。具体的,步骤S160包括步骤S161至步骤S165。
步骤S161,根据电缆布局方案分别获取设置的逆变器和汇流箱的个数和安装位置。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软件程序将在光伏方阵中设置的逆变器和汇流箱节点进行分别提取,明显的,该节点所在的位置即为对应逆变器或汇流箱的位置,由节点的个数可以确定对应逆变器或汇流箱的个数。
步骤S162,通过光缆连接逆变器和汇流箱。
明显的,根据逆变器和汇流箱的个数和安装位置可以由电缆连接逆变器和汇流箱。具体的,电缆可以是直流电缆或交流电缆,交流电缆包括交流进线电缆和交流出线电缆,不同的连接处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电缆进行连接。
步骤S163,获取连接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长度。
其中,获取的电缆长度为由软件程序自动统计的直流电缆长度、交流进线电缆长度、交流出线电缆长度。软件程序可以根据电缆类型自动统计对应的电缆长度。
步骤S164,向基于电缆长度设置的用于计算预设指标值的指标计算公式输入对应的计算数据。
指标计算公式是根据电缆长度设置的计算公式。指标计算公式可以是预设的装机成本计算公式、总收益计算公式、度电成本计算公式。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指标计算公式与光伏方阵的类型对应,即不同的光伏方阵类型会设置与其对应的指标计算公式。具体的公式会在本实施例的后续部分进一步详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三种公式只是本实施例根据实际情况预设的优选的三种公式,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选择更为合适的计算公式,如可能涉及的其他成本或收益公式等。
步骤S165,获取指标计算公式根据输入的计算数据计算的预设指标值。
由指标计算公式输入对应的计算数据即可得出对应的预设指标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80根据预设指标值确定出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具体的,可以以预设指标值小于预设值所对应的电缆连接方案作为需要的连接方案;或者以最小的预设指标值所对应的电缆连接方案作为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
本实施例以下内容进一步对指标计算公式进行详述。
本实施例设计了装机成本计算公式。
具体的,对于组串式光伏方阵,装机成本计算公式为:其为最低装机成本的期望公式。其中,P表示电缆部分的装机成本,P1表示交流汇流箱进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P2表示交流汇流箱出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P3表示逆变器直流进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L1表示交流汇流箱进线电缆长度,L2表示交流汇流箱出线电缆长度,L3表示逆变器直流进线电缆长度,W表示光伏方阵装机容量。其中,P1、P2、P3、W的值可以可以由用户输入至软件程序中,在执行步骤S120至步骤S160的过程中,软件程序会自动生成L1、L2、L3的值。由此,对于获取的电缆布局方案均可以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出装机成本,选择其中装机成本最小的即可。
对于集中式光伏方阵,装机成本计算公式为:其中,P表示电缆部分的装机成本,P3表示汇流箱直流进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P4表示汇流箱直流出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L3表示汇流箱直流进线电缆长度,L4表示汇流箱直流出线电缆长度,W表示光伏方阵装机容量。此处的P3、P4、W可以由用户输入至以上公式中,在执行步骤S120至步骤S160的过程中,软件程序会自动生成L3、L4的值。由此,对于获取的电缆布局方案均可以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出装机成本,选择其中装机成本最小的即可。
对于集散式光伏方阵,装机成本计算公式与集中式光伏方阵中的相同,具体参照以上对集中式光伏方阵中的装机成本计算公式的描述。
本实施例还设计了总收益计算公式。
具体的,对于组串式光伏方阵,总收益计算公式为:
P'=min(P1'*L1+P2'*L2+P3'*L3)。
其中,
其中,P'表示电缆部分的N年总耗费值,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应用选择N为25。P1'表示交流汇流箱进线电缆25年总耗费值,P2'表示交流汇流箱出线电缆25年总耗费值,P3'表示逆变器直流进线电缆25年总耗费值,P1表示交流汇流箱进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P2表示交流汇流箱出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P3表示逆变器直流进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L1表示交流汇流箱进线电缆长度,L2表示交流汇流箱出线电缆长度,L3表示逆变器直流进线电缆长度,Mn表示交流汇流箱进线电缆第n年损失发电量的价值,n小于N,M'n表示交流汇流箱出线电缆第n年损失发电量的价值,M”n表示逆变器直流进线电缆第n年损失发电量的价值,j表示上网电价,i表示折现率,I1表示交流汇流箱进线峰值电流,I2表示交流汇流箱出线峰值电流,I3表示逆变器直流进线峰值电流,R1表示交流汇流箱进线电缆电阻率,R2表示交流汇流箱出线电缆电阻率,R3表示逆变器直流进线电缆电阻率,RT表示逆变器效率,PR'表示次系统效率,Tn表示第n年有效发电小时数,k表示折算系数,定义为Tn/t,一般取值0.55~0.65,t表示当地辐照时间。其中,P1、P2、P3、I1、I2、I3、R1、R2、R3、RT、PR'、Tn、t由用户输入至软件程序,在执行步骤S120至步骤S160的过程中,软件程序会自动生成L1、L2、L3、P1'、P2'、P3'、Mn、M'n、M”n的值。
对于集中式光伏方阵,总收益计算公式为:
P'=min(P3'*L3+P4'*L4)。
其中,
其中,P'表示电缆部分的25年总耗费值,P3'表示汇流箱直流进线电缆25年总耗费值,P4'表示汇流箱直流出线电缆25年总耗费值,P3表示汇流箱直流进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P4表示汇流箱直流出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L3表示直流汇流箱直流进线电缆长度,L4表示直流汇流箱直流出线电缆长度,M'n'表示汇流箱直流进线电缆第n年损失发电量的价值,M'n”表示汇流箱直流出线电缆第n年损失发电量的价值,j表示上网电价,i表示折现率,I3表示汇流箱直流进线峰值电流,I4表示汇流箱直流出线峰值电流,R3表示汇流箱直流进线电缆电阻率,R4表示汇流箱直流出线电缆电阻率,RT表示逆变器效率,PR'表示次系统效率,Tn表示第n年有效发电小时数,k表示折算系数,定义为Tn/t,一般取值0.55~0.65,t表示当地辐照时间。其中,P3、P4、I3、I4、R3、R4、RT、PR'、Tn、t由用户输入至软件程序,在执行步骤S120至步骤S160的过程中,软件程序会自动生成P'、P3'、P4'、L3、L4、M'n'、M'n”的值。
对于集散式光伏方阵,总收益计算公式与集中式光伏方阵中的相同,具体参照以上对集中式光伏方阵中的总收益计算公式的描述。
本实施例还设计了度电成本计算公式。
具体的,对于组串式光伏方阵,度电成本计算公式为:
其中,
其中,P”表示电缆部分度电成本,P1表示交流汇流箱进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P2表示交流汇流箱出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P3表示逆变器直流进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L1表示交流汇流箱进线电缆长度,L2表示交流汇流箱出线电缆长度,L3表示逆变器直流进线电缆长度,W表示光伏方阵装机容量,PR表示系统效率,Tn表示第n年有效发电小时数,i表示折现率,PR”表示首系统效率,I1表示交流汇流箱进线峰值电流,I2表示交流汇流箱出线峰值电流,I3表示逆变器直流进线峰值电流,R1表示交流汇流箱进线电缆电阻率,R2表示交流汇流箱出线电缆电阻率,R3表示逆变器直流进线电缆电阻率,RT表示逆变器效率,PR'表示次系统效率,k表示折算系数,定义为Tn/t,一般取值0.55~0.65,t表示当地辐照时间。其中,P1、P2、P3、W、Tn、i、PR”、I1、I2、I3、R1、R2、R3、RT由用户输入至软件程序,在执行步骤S120至步骤S160的过程中,软件程序会自动生成P”、L1、L2、L3、PR、k的值。
对于集中式光伏方阵,度电成本计算公式为:
其中,
其中,P”表示电缆部分度电成本,P3表示汇流箱直流进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P4表示汇流箱直流出线电缆成本(价格+建安费),L3表示直流汇流箱直流进线电缆长度,L4表示直流汇流箱直流出线电缆长度,W表示光伏方阵装机容量,PR表示系统效率,Tn表示第n年有效发电小时数,i表示折现率,PR”表示首系统效率,I3表示汇流箱直流进线峰值电流,I4表示汇流箱直流出线峰值电流,R3表示汇流箱直流进线电缆电阻率,R4表示汇流箱直流出线电缆电阻率,RT表示逆变器效率,PR'表示次系统效率,k表示折算系数,定义为Tn/t,一般取值0.55~0.65,t表示当地辐照时间。其中,P3、P4、W、Tn、i、PR”、I3、I4、I3、、I4、RT、t由用户输入至软件程序,在执行步骤S120至步骤S160的过程中,软件程序会自动生成P”、L3、L4、PR的值。
对于集散式光伏方阵,度电成本计算公式与集中式光伏方阵中的相同,具体参照以上对集中式光伏方阵中的度电成本计算公式的描述。
以上所述公式只是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中最优选择,本实施例不限于基于本实施例所述内容对指标公式进行改变或更换,或以不同的公式名称形成的新的公式。
如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包括设置模块120、第一获取模块140、第二获取模块160和确定模块180。
设置模块120用于按照预设规则设置逆变器和汇流箱在光伏方阵中的安装位置;
第一获取模块140用于根据安装位置获取连接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
第二获取模块160用于获取根据电缆布局方案计算的预设指标值;
确定模块180用于根据预设指标值确定出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
以上所述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通过软件程序设置逆变器和汇流箱在光伏方阵中的安装位置,由安装位置获取对应的电缆布局方案,由电缆布局方案计算对应的预设指标值,并根据预设指标值获取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从而使电缆布局时遵循同一预设指标值的标准,并实现电缆布局的自动化。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40包括:
关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逆变器和汇流箱的关联关系;
方案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关联关系获取连接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
其中,第二获取模块160包括:
获取一单元,用于根据电缆布局方案分别获取设置的逆变器和汇流箱的个数和安装位置;
连接单元,用于通过光缆连接逆变器和汇流箱;
获取二单元,用于获取连接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长度;
输入单元,用于向基于电缆长度设置的用于计算预设指标值的指标计算公式输入对应的计算数据;
获取三单元,用于获取指标计算公式根据输入的计算数据计算的预设指标值。
可以知道的是,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笔记本、台式机,还可以是其他具有运算功能的运算设备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缆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规则设置逆变器和汇流箱在光伏方阵中的安装位置;
根据所述安装位置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
获取根据所述电缆布局方案计算的预设指标值;
根据所述预设指标值确定出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
其中,所述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包括:
获取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包括所述汇流箱的数量、所述逆变器的数量和所述汇流箱与所述逆变器的连接关系;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为逆变器和汇流箱在组串式光伏方阵或集中式光伏方阵或集散式光伏方阵的安装位置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根据所述电缆布局方案计算的预设指标值包括:
根据所述电缆布局方案分别获取设置的逆变器和汇流箱的个数和安装位置;
通过光缆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
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长度;
向基于所述电缆长度设置的用于计算所述预设指标值的指标计算公式输入对应的计算数据;
获取所述指标计算公式根据输入的计算数据计算的所述预设指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长度包括直流电缆长度、交流进线电缆长度、交流出线电缆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计算公式包括预设的装机成本计算公式、总收益计算公式、度电成本计算公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设指标值确定出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包括:
以预设指标值小于预设值所对应的电缆连接方案作为需要的连接方案;或者
以最小的预设指标值所对应的电缆连接方案作为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
7.一种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规则设置逆变器和汇流箱在光伏方阵中的安装位置;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安装位置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根据所述电缆布局方案计算的预设指标值;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指标值确定出需要的电缆连接方案;
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关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包括所述汇流箱的数量、所述逆变器的数量和所述汇流箱与所述逆变器的连接关系;
方案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联关系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布局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一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缆布局方案分别获取设置的逆变器和汇流箱的个数和安装位置;
连接单元,用于通过光缆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
获取二单元,用于获取连接所述逆变器和汇流箱的电缆长度;
输入单元,用于向基于所述电缆长度设置的用于计算所述预设指标值的指标计算公式输入对应的计算数据;
获取三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指标计算公式根据输入的计算数据计算的所述预设指标值。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610836788.9A 2016-09-20 2016-09-20 电缆布局方法及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 Active CN106446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6788.9A CN106446399B (zh) 2016-09-20 2016-09-20 电缆布局方法及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6788.9A CN106446399B (zh) 2016-09-20 2016-09-20 电缆布局方法及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6399A CN106446399A (zh) 2017-02-22
CN106446399B true CN106446399B (zh) 2019-06-28

Family

ID=58165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36788.9A Active CN106446399B (zh) 2016-09-20 2016-09-20 电缆布局方法及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463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4114B (zh) * 2018-05-24 2020-06-16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伏电场汇流箱布置方法和装置
CN108649607B (zh) * 2018-05-30 2020-04-24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伏电场接入方案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0266055B (zh) * 2019-07-31 2021-09-14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站布置方法、装置及光伏电站
CN110826800B (zh) * 2019-11-05 2023-02-07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电站布局方法和装置
CN110690854A (zh) * 2019-11-18 2020-01-14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布局方法和装置
CN110829427B (zh) * 2019-11-26 2023-09-26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的接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84566B (zh) * 2020-06-24 2021-08-20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光伏板集群布线方法
CN112103875B (zh) * 2020-10-12 2022-07-15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线槽装置及其确定方法
CN112287529B (zh) * 2020-10-19 2024-05-14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阵列自动布置方法及光伏电站自动布置方法
CN112434408B (zh) * 2020-11-12 2024-04-05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电站电缆长度优化方法、电缆选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368A (zh) * 2014-08-22 2015-01-07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一种光伏电站优化施工方法
CN104362937A (zh) * 2014-09-10 2015-02-18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光伏发电单元发电效益最大化布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43101B2 (en) * 2013-03-12 2018-11-27 Chuck McCune PV stax—multi-function junction MF/J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368A (zh) * 2014-08-22 2015-01-07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一种光伏电站优化施工方法
CN104362937A (zh) * 2014-09-10 2015-02-18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光伏发电单元发电效益最大化布置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汇流箱布置对光伏区电缆敷设成本的研究;王超;《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31(第19期);第182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6399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46399B (zh) 电缆布局方法及用于电缆布局的终端设备
Ergun et al. Transmission system topology optimization for large-scale offshore wind integration
Lopes et al. Impact of the combined integration of wind generation and small hydropower plants on the system reliability
Zheng et al. Distributed real-time dispatch of integrated electricity and heat systems with guaranteed feasibility
US20140025344A1 (en) Technique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Design of an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Assis et al. Impact of multi-terminal HVDC grids on enhancing dynamic power transfer capability
CN110783950B (zh) 一种配电网节点光伏最佳配置容量确定方法
CN108493998A (zh) 考虑需求响应与n-1预想故障的鲁棒输电网规划方法
CN105790301A (zh) 一种接入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法
CN110851932A (zh) 一种低压配电网三相单线图初始布局自动生成方法
Davidson et al. Modeling Unit Commitment in political context: Case of China's partially restructured electricity sector
CN114970154A (zh) 一种暂态电压支撑能力量化评估指标构建方法
CN106886953A (zh) 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的需求响应对含风电系统风险分析方法
CN211149499U (zh) 抽水蓄能电站抽水发电能力测算系统
CN113610316A (zh) 不确定环境下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Zolkifri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alaysian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under different solar variability days
Jonas et al. A user-friendly simulation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solar thermal and heat pump systems using TRNSYS
CN113868821B (zh) 一种基于营配大数据融合的配网降损方法及终端机
CN115642602A (zh) 一种基于潮流分析的电力系统碳流追踪方法、介质及系统
Vergara et al. A 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for Defining Customer Export Limit in PV-rich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
CN109447715B (zh) 一种考虑风电并网传输裕度价值的节点电价计算方法
AU2020200492A1 (en) Operation plan creating apparatus, operation plan creating method, and program
Namanya Voltage calculation on low voltage feeders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Gonzalez-Longatt Optimal power flow in MTDC systems based on a DC-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 objective
Gogoi et al. Modelling and study of steady state analysis and fault parameters in 400 kV and 220kV buses of Indian North Eastern Regional Gri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Longtan Street Shugang road in Qixia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58 No. 1 Longtan logistics base 3-100

Applicant after: GCL ENERGY ENGINEERING CO.,LTD.

Applicant after: GC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pplicant after: GCL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Longtan Street Shugang road in Qixia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58 No. 1 Longtan logistics base 3-100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GIANTION SOLAR POWER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GC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pplicant before: GCL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58 Longtan logistics base 1, Longgang street, Qixia Road, Qixia, Jiangsu, 3-100

Patentee after: GCL Green Energy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GC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Patentee after: GCL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58 Longtan logistics base 1, Longgang street, Qixia Road, Qixia, Jiangsu, 3-100

Patentee before: GCL ENERGY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GC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Patentee before: GCL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