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4711A - 一种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4711A
CN106444711A CN201610907400.XA CN201610907400A CN106444711A CN 106444711 A CN106444711 A CN 106444711A CN 201610907400 A CN201610907400 A CN 201610907400A CN 106444711 A CN106444711 A CN 106444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iability
rank
unit
control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074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44711B (zh
Inventor
程应冠
康磊
张强
肖伯乐
郭荣
高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074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44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44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4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44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4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 G05B23/0275Fault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e.g. classify fault; estimate cause or root of failure
    • G05B23/0281Quantitative, e.g. mathematical distance; Clustering; Neural networks; Statistical analysis

Landscapes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lgebra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首先确定不同运行操作级别下的分级权值系数,然后计算每个单元在考虑不同级别要求下系统的可靠度;由于在不同操作级别下对功能实现的完整性有影响,引入功能完整修正系数来修正可靠度;同时考虑单个子系统对总系统的影响因子;再进行不同级别下总系统的可靠度计算。将不同的级别要求下,所计算得到的可靠度与设定值比较,得到系统控制建议。本发明通过判定在不同操作级别要求下的可靠度,从而在检修结束启机和调试结束启机时,来全面分级衡量判断是否满足可靠性条件。通过对可靠度进行分析,并且在计算可靠度的基础上进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以及可用率的分析,从而为电厂寿期服务提供很好的参考。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控制系统进行分级可靠性评定的方法,属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评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控制行业水平的逐渐提高,生产过程所要求的过程控制、监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电厂控制核心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DCS的功能几乎涵盖了生产现场的所有设备和监测系统,如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锅炉燃烧器管理系统(BMS)、顺序控制系统(SCS)、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DEH)、电气控制系统(ECS)等。
为了避免由于DCS系统本身故障造成经济损失,以及响应节能减排和减员增效的要求,DCS系统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已报道的技术方案有很多关于DCS可靠性的评定方法,大量文献资料也是通过统计手段定性、定量分析了硬件、网络、电源等因素对整体DCS可靠性的评价。而对于分几个不同的操作级别,来进行运行操作的分级可靠性评定的方法,目前还未见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不同操作级别下的DCS的分级可靠性,以及以此为基础对总体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以下5个步骤组成:
步骤1:基于分级权值系数确定
在一个系统中,一般有以下几个不同的级别来进行运行操作:可以现场操作,可以运行员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远控手动操作,可以投入单体自动控制,可以通过远方给定控制;这就要求除了定量计算每个单元的可靠度,还要计算每个单元在考虑不同级别要求下系统的可靠度,为此引入了分级权值来进一步精确衡量系统的可靠度;
将分级权值记为ω,ω的值域为[0,1];若ω越接近1,则该单元在系统中的重要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对于一般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其可靠度如下:
a)串联系统的改进型可靠度为
Rs(t)=(ω1R1(t))(ω2R2(t))...(ωnRn(t)) (ωi≠0)
如果ωi=0,则取ωiRi(t)=1;
其中,ωi为第i个单元的分级权值,Ri(t)为第i个单元的可靠度,i=1,2,...,n,n为不小于1的整数;
b)并联系统的改进型可靠度为
Rs(t)=1-(1-ω1R1(t))(1-ω2R2(t))(1-ω3R3(t))...(1-ωnRn(t))
其中,ωi为第i个单元的分级权值,Ri(t)为第i个单元的可靠度,i=1,2,...,n,n为不小于1的整数;
步骤2:功能完整修正系数确定
由于在不同操作级别下对功能实现的完整性有影响,因此引入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来修正可靠度;
步骤3:确认单个子系统对总系统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计为f,其值域为[0,1];
若f越大,则该子系统在总系统中的重要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步骤4:不同级别下总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其中,fi为第i个子系统对总系统的影响因子,i=1,2,...,k;k为不小于1的整数;
R′Si(t)为功能完整修正系数修正后的第i个子系统回路的可靠度;
根据不同子系统在系统安全生产过程中起的作用,对于不同子系统设置该子系统的影响因子;
步骤5:分级可靠度判定
在不同的级别要求下,其可靠度要求值不同;设生产系统可以现场操作要求的可靠度为C1,可以运行员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远控操作要求的可靠度为C2,可以投入单体自动控制要求的可靠度为C3,可以进行远方给定控制要求的可靠度为C4,其中C1<C2<C3<C4
如果在现场操作要求级别下计算的系统可靠度R<C1,则建议立即停机进行消缺;如果在运行员DCS远控要求级别下计算的系统可靠度R<C2,则建议停机进行消缺;如果在单体自动控制要求级别下计算的系统可靠度R<C3,则建议加强监控;如果在远方给定控制要求级别下计算的系统可靠度R<C4,则说明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对于混联系统的可靠度如下:
1)并-串混联系统(先并联后串联)的改进型可靠度为
其中,ωij表示第j个单元对第i个系统的分级权值,j=1,2,...,n,i=1,2,...,mj,i、j均为整数;Rij(t)为第j个单元对第i个系统的可靠度;
2)串-并混联系统(先串联后并联)的改进型可靠度为
其中,ωij表示第j个单元对第i个系统的分级权值,j=1,2,...,n,i=1,2,...,mi,i、j均为整数;Rij(t)为第j个单元对第i个系统的可靠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采用现场操作级别下可靠度的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0.25,运行员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远控手动操作级别下可靠度的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0.5,采用投入单体自动控制级别下操作可靠度的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0.75,采用远方自动控制操作级别下可靠度的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1。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判定在不同操作级别要求下的可靠度,从而在检修结束启机和调试结束启机时,来全面分级衡量判断是否满足可靠性条件。通过对可靠度进行分析,并且在计算可靠度的基础上进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以及可用率的分析,从而为电厂寿期服务提供很好的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施例混联回路的可靠度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图1为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某厂的MCS回路为一个典型的功率控制回路,有四个操作级别:现场操作,运行员在DCS远控手动操作,投入本地自动控制,远方自动控制。
步骤1:基于分级权值系数确定
在分析该回路的可靠度时,同样假定不考虑各个单元间连接的接线和通讯的可靠性,设各个功率测量值为冗余配置互不相关且其可靠度为R1(t),控制器的可靠度为R5(t),输入AI卡件的可靠度为R3(t),PID设置合理有效的可靠度为R4(t),远方画面正确以及偏置设定合理有效的可靠度为R5(t),手操站A/M画面正确以及设置合理有效的可靠度为R6(t),输出AO卡件的可靠度为R7(t),油动机的可靠度为R8(t),阀门的可靠度为R9(t)等,则转换为串并联回路可靠度分析,如图2所示。
则三个功率测量单元组成的系统为并联回路,其可靠度为1-[1-R1(t)]3;其余均为串联回路,则该MCS的回路可靠度为
(1-[1-R1(t)]3)·R2(t)·R3(t)·R4(t)·R5(t)·R6(t)·R7(t)·R8(t)·R9(t)
同时再考虑各个不同级别的可靠性中的分级权值ωi,设ω19分别为各个单元的分级权值,则该MCS回路的可靠度为
(1-ω1 3[1-R1(t)]3)·(ω2R2(t))·(ω3R3(t))·(ω4R4(t))·(ω5R5(t))·(ω6R6(t))·(ω7R7(t))·(ω8R8(t))·(ω9R9(t))ωi≠0
如果ωi=0,则取ωiRi(t)=1
1)若考虑级别为仅操作员手动可以实现功率控制,则相关单元的分级权值为1,
(1-ω1 3[1-R1(t)]3)·(ω2R2(t))·(ω3R3(t))·(ω6R6(t))·(ω7R7(t))·(ω8R8(t))·(ω9R9(t))
2)若考虑级别为本地自动控制,则在1)的基础上考虑PID的可靠度,ω4=1,则该MCS的回路可靠度为
(1-ω1 3[1-R1(t)]3)·(ω2R2(t))·(ω3R3(t))·(ω4R4(t))·(ω6R6(t))·(ω7R7(t)).(ω8R8(t))·(ω9R9(t))
3)若考虑级别为远方自动控制,则在2)的基础上考虑远方画面正确以及偏置设定合理有效的可靠度,ω5=1,则该MCS的回路可靠度为
(1-ω1 3[1-R1(t)]3)·(ω2R2(t))·(ω3R3(t))·(ω4R4(t))·(ω5R5(t))·(ω6R6(t)).(ω7R7(t))·(ω8R8(t))·(ω9R9(t))
步骤2:功能完整修正系数确定
由于在不同操作级别下对功能实现的完整性有影响,因此引入功能完整系数ε来修正可靠度,一般取:采用现场操作级别下可靠度的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0.25,运行员在DCS远控手动操作级别下可靠度的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0.5,采用投入单体自动控制级别下操作可靠度的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0.75,采用远方自动控制操作级别下可靠度的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1。
步骤3:确认单个子系统对总系统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记为fi(i=1,2,…,n,n为不小于1的整数),其值域为[0,1];若fi越大,则该子系统在总系统中的重要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步骤4:不同级别下总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R′Si(t)为修正后的子系统回路的可靠度。
其中,根据不同子系统在系统安全生产过程中起的作用,对于不同子系统设置该子系统的影响因子;对于一些重要的保护回路,其影响因子设置为fi最大;对于一些重要的设备子系统和一些涉及到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MCS子系统,其影响因子fi设置为较大。
步骤5:分级可靠度判定,是否满足要求。在不同的级别要求下,其可靠度要求值不同。设生产系统可以现场操作要求的可靠度为C1,可以运行员在DCS远控操作要求的可靠度为C2,可以投入单体自动控制要求的可靠度为C3,可以进行远方给定控制要求的可靠度为C4,其中C1<C2<C3<C4
如果在现场操作要求级别下计算的系统可靠度R<C1,则建议立即停机进行消缺;如果在运行员DCS远控要求级别下计算的系统可靠度R<C2,则建议停机进行消缺;如果在单体自动控制要求级别下计算的系统可靠度R<C3,则建议加强监控;如果在远方给定控制要求级别下计算的系统可靠度R<C4,则说明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Claims (3)

1.一种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以下5个步骤组成:
步骤1:基于分级权值系数确定
在一个系统中,一般有以下几个不同的级别来进行运行操作:可以现场操作,可以运行员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远控手动操作,可以投入单体自动控制,可以通过远方给定控制;这就要求除了定量计算每个单元的可靠度,还要计算每个单元在考虑不同级别要求下系统的可靠度,为此引入了分级权值来进一步精确衡量系统的可靠度;
分级权值记为ω,ω的值域为[0,1];若ω越接近1,则该单元在系统中的重要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对于一般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其可靠度如下:
c)串联系统的改进型可靠度为
Rs(t)=(ω1R1(t))(ω2R2(t))...(ωnRn(t))(ωi≠0)
如果ωi=0,则取ωiRi(t)=1;
其中,ωi为第i个单元的分级权值,Ri(t)为第i个单元的可靠度,i=1,2,...,n,n为不小于1的整数;
d)并联系统的改进型可靠度为
Rs(t)=1-(1-ω1R1(t))(1-ω2R2(t))(1-ω3R3(t))...(1-ωnRn(t))
其中,ωi为第i个单元的分级权值,Ri(t)为第i个单元的可靠度,i=1,2,...,n,n为不小于1的整数;
步骤2:功能完整修正系数确定
由于在不同操作级别下对功能实现的完整性有影响,因此引入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来修正可靠度;
步骤3:确认单个子系统对总系统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计为f,其值域为[0,1];
若f越大,则该子系统在总系统中的重要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步骤4:不同级别下总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R ( t ) = ( f 1 R s 1 , ( t ) ) + ( f 2 R s 2 , ( t ) ) + ... + ( f n R s n , ( t ) ) = Σ i = 1 k f i R s i , ( t )
其中,fi为第i个子系统对总系统的影响因子,i=1,2,...,k;k为不小于1的整数;
R′Si(t)为功能完整修正系数修正后的第i个子系统回路的可靠度;
根据不同子系统在系统安全生产过程中起的作用,对于不同子系统设置该子系统的影响因子;
步骤5:分级可靠度判定
在不同的级别要求下,其可靠度要求值不同;设生产系统可以现场操作要求的可靠度为C1,可以运行员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远控操作要求的可靠度为C2,可以投入单体自动控制要求的可靠度为C3,可以进行远方给定控制要求的可靠度为C4,其中C1<C2<C3<C4
如果在现场操作要求级别下计算的系统可靠度R<C1,则建议立即停机进行消缺;如果在运行员DCS远控要求级别下计算的系统可靠度R<C2,则建议停机进行消缺;如果在单体自动控制要求级别下计算的系统可靠度R<C3,则建议加强监控;如果在远方给定控制要求级别下计算的系统可靠度R<C4,则说明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于混联系统的可靠度如下:
1)并-串混联系统的改进型可靠度为
R s ( t ) = Π j = 1 n { 1 - Π i = 1 m j [ 1 - ω i j R i j ( t ) ] }
其中,ωij表示第j个单元对第i个系统的分级权值,j=1,2,...,n,i=1,2,...,mj,i、j均为整数;Rij(t)为第j个单元对第i个系统的可靠度;
2)串-并混联系统的改进型可靠度为
R s ( t ) = 1 - Π i = 1 m j { 1 - ω i j Π j = 1 n R i j ( t ) } , ( ω i j ≠ 0 )
其中,ωij表示第j个单元对第i个系统的分级权值,j=1,2,...,n,i=1,2,...,mj,i、j均为整数;Rij(t)为第j个单元对第i个系统的可靠度。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现场操作级别下可靠度的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0.25,运行员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远控手动操作级别下可靠度的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0.5,采用投入单体自动控制级别下操作可靠度的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0.75,采用远方自动控制操作级别下可靠度的功能完整修正系数ε=1。
CN201610907400.XA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 Active CN106444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7400.XA CN106444711B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7400.XA CN106444711B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4711A true CN106444711A (zh) 2017-02-22
CN106444711B CN106444711B (zh) 2019-03-01

Family

ID=58176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7400.XA Active CN106444711B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控制系统的分级可靠性评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4471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05404A1 (ja) * 2012-01-12 2013-07-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信頼度計算装置、信頼度計算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3325017A (zh) * 2013-06-28 2013-09-25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一种电力通信系统的技术改造方法和系统
CN103631201A (zh) * 2013-12-17 2014-03-12 吉林大学 一种数控机床子系统可靠性影响度分析方法
CN104091622A (zh) * 2014-07-02 2014-10-0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数字化控制系统可用率评估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05404A1 (ja) * 2012-01-12 2013-07-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信頼度計算装置、信頼度計算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3325017A (zh) * 2013-06-28 2013-09-25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一种电力通信系统的技术改造方法和系统
CN103631201A (zh) * 2013-12-17 2014-03-12 吉林大学 一种数控机床子系统可靠性影响度分析方法
CN104091622A (zh) * 2014-07-02 2014-10-0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数字化控制系统可用率评估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思琪 等: "计及负荷分级的并网型微网供电可靠性分析", 《电力系统自动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4711B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6575B (zh) 黑启动辅助决策支持/训练系统及其方法
CN104951882B (zh) 一种用于核电厂定期试验周期调整的评估方法
CN109188227B (zh) 一种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绝缘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3793859B (zh) 一种风电场运行监控及事件综合评价方法
CN108133316B (zh) 一种供电厂电力设备家族性缺陷的检测方法
US20100138253A1 (en) All aspect quantification system for the risk rating of operating errors for an advanced boiling water reactor
CN102289731A (zh) 一种基于系统风险的输电设备状态检修方法
CN104462718A (zh) 一种变电站经济运行年限区间评估方法
CN105186498B (zh) 一种计及运行成本的主动配电网电压潮流联合控制方法
CN111008485B (zh) 基于神经网络的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多参数寿命预测方法
CN111476471B (zh) 一种基于综合能源模型的综合能源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02801165B (zh) 一种考虑静态安全性的自动电压控制方法
CN108469745B (zh) 用于燃气电站的运行工况在线仿真方法及在线仿真系统
CN106126901B (zh) 一种多维度信息融合的变压器可用状态在线评估方法
CN106779095A (zh) 基于kmp算法的智能变电站设备软压板校核的方法
CN113154517B (zh) 一种集中供热自主驾驶的生产运行调度控制系统
CN107895068A (zh) 基于变权重和组合隶属度函数的gis气体绝缘状态评估方法
Hui et al. Analysis of" 8• 15" Blackout in Taiwan and the Improvement Method of Contingency Reserve Capacity Through Direct Load Control
CN106056218B (zh) 计及过载和暂态稳定约束的设备月度检修计划优化方法
CN104331849B (zh) 一种电力系统风险分级方法及应用
CN110265998B (zh) 一种稳控系统策略定值校核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16145B (zh) 一种计及事故后电压影响效果的新能源切机优化方法
CN103498706A (zh) 基于通用逻辑表格的汽轮机组性能监测诊断方法
CN117495356A (zh) 基于人机联动的智慧燃气管道维修方法和物联网系统
CN109936134B (zh) 一种热稳定输电通道功率极限区间快速识别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240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Jianchuan Road No. 1115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200240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Jianchuan Road No. 1115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