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20220A - 微电流布料、和含有所述布料的衣服、床品、垫子和套件 - Google Patents
微电流布料、和含有所述布料的衣服、床品、垫子和套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20220A CN106420220A CN201610257844.3A CN201610257844A CN106420220A CN 106420220 A CN106420220 A CN 106420220A CN 201610257844 A CN201610257844 A CN 201610257844A CN 106420220 A CN106420220 A CN 1064202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
- cloth
- current
- conductive
- powe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7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08000004210 Pressure Ulcer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467 acupunctur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936 stim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11985 Decubitus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28 Biom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2660 Ano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976983 Anox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26211 Hericium coralloi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1143 Hypo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2720 Malnutri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94 Masterbatch (MB)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5865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53 anox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78 cellulos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913 cellulo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41 electrostatic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8867 ische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1 malnutr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0824 malnutriti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074 melt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074 necrotic cell dea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380 nutritional deficienc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69 ulc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8—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 A61N2005/0659—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infrared
- A61N2005/06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infrared far infrar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rs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流布料,所述微电流布料包括能够导电的布料本体,设置于布料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微电流电源。本发明通过在布料基体上设置微电流电源,布料在于人体接触时,微电流电源和人体形成回路,形成微电流,在微电流的作用下,与微电流布料接触的血液循环增加,起到预防褥疮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按摩身体相关穴位,起到保健的作用;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微电流电源的正负极引出导电条,实现了在布料本体上的电势的均匀分布,进而实现了在覆盖的人体的微电流的均匀分布,从而达到均匀刺激身体血液循环和穴位,全面防止褥疮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物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电流布料,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产生微电流的布料,所述布料可以根据需要固定或设计在贴身衣物、床品或垫子上,增加与之接触的穿着者皮肤的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形成。
背景技术
褥疮又称压力性溃疡、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征。
为了防止患者产生褥疮,需要定期对患者翻身、按摩等护理,增加相应部位的血液循环,工作量大,且不方便。
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微电流布料,当期与皮肤接触,能够形成微电流,增加血液循环,有效预防褥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微电流的布料,所述微电流布料能够在覆盖的人体皮肤均匀分布微电流,增加人体的血液循环,预防褥疮。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电流布料,所述微电流布料包括布料本体,设置于布料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微电流电源。
所述设置于布料本体上的微电流电源可以理解为内置或外接。
优选地,所述微电流电源包括纸电池、锂电池、外接电源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所述微电流电源电压不高于36V,例如1.5V、3V、3.7V、4.5V、6V、7.4V、12V、24V、36V等,优选的所述微电流电源电压不高于12V,例如1.5V、3V、3.7V、4.5V、6V、7.4V、12V等;且形成的微电流≤10mA,优选≤5mA。
所述外接电源(类似于各种充电器的充电插头),外接电源的输出电压不高于36V,例如1.5V、3V、4.5V、6V、12V、24V、36V等,优选的外接电源的输出电压不高于12V,例如1.5V、3V、4.5V、6V、12V等;且形成的微电流≤10mA,优选≤5mA。
所述微电流布料可以是至少2种微电流电源的组合,例如在设置有纸电池或锂电池的前提下,同时设置有外接电源,在有外接电源插口的前提下,可以直接插电使用。
优选地,所述微电流电源为具有开关的微电流电源。
优选地,所述微电流电源为纸电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在不需要产生微电流时,微电流电源的正负极应当形成断路,避免释放电流,例如当所述微电流电源为纸电池时,纸电池的正极和/或负极设有可拆卸隔离层,用于在不需要产生微电流时,将纸电池的正极和/或负极与布料本体隔开。
优选地,当所述微电流电源为内置电源时,所述布料设置可拆卸保护套,用于在需要时固定、更换或拆卸微电流电源。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护套包括自粘布。
优选地,所述布料本体上还设置有正极导电条和/或负极导电条;所述正极导电条的一端与所述微电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悬置;所述负极导电条的一端与所述微电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另一端悬置。
本发明中,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可以理解为正极延长线和负极延长线,导电条选自电阻很小的导体,电阻远小于电池内阻,几乎可忽略不计,等同于电池正、负极,所起的作用是将微电流电源的电势均匀分布在布料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条与负极导电条正负间隔排布。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条与负极导电条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条绕第一设定点依次环绕排布于所述第一设定点的外周;所述负极导电条绕第二设定点依次环绕排布于所述第二设定点的外周;且所述正极导电条与负极导电条并排设置,以使得正负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条和所述负极导电条均各自独立地选自方形螺旋线、圆形螺旋线、三角形螺旋线或菱形螺旋线中的任意1种。
优选地,所述布料本体上设置有至少2个微电流电源,每个微电流电源均可选地连接有正极导电条和/或负极导电条,且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均间隔设置。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呈中心对称分布或轴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布料本体上设置有至少2个微电流电源,每个微电流电源均可选地连接有正极导电条和/或负极导电条,且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的悬置端间隔设置,且相邻的所述正极导电条的悬置端和负极导电条的悬置端与布料本体的圆心的连线的夹角均≥60°。
优选地,所述微电流电源的正极设置于布料本体的中心,所述微电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负极导电条,呈一圆环状分布于布料本体边缘;或者,
所述微电流电源的负极设置于布料本体的中心,所述微电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正极导电条,呈一圆环状分布于布料本体边缘。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的形状均为梳形,且正极导电条的梳齿放置在负极导电条的梳齿间隙中。
优选地,所述微电流电池的正极、微电流电池的负极、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与布料边缘的距离均独立地选自0.5~5cm。
优选地,所述布料本体含有柔性导电纤维。
优选地,所述柔性导电纤维选自银纤维、石墨烯复合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任意1中或至少2种的组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布料本体由石墨烯复合纤维和碳纤维混纺而成。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均各自独立地选自导电纤维、导电金属线、导电金属丝、导电金属片、导电金属条或导电浆料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导电纤维为碳纤维、石墨烯纤维、石墨烯复合纤维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当所述导电纤维为生物质氧化石墨烯复合纤维,或者布料本体中复合有生物质石墨烯的时候,所述微电流布料具有远红外功能。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均各自独立地通过导电浆料印刷或刷涂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微电流布料的制备方法,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布料本体片层材料;
(2)将步骤(1)得到的布料本体材料按照设定形状进行裁切,得到布料本体;
(3)在布料本体上贴合微电流电源或微电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得到微电流布料。
此时制备得到的微电流布料不具有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
可选地,在步骤(3)之前进行步骤(3’)在布料本体上形成正极导电条和/或负极导电条。在进行了步骤(3’)之后,得到的微电流布料具有正极导电条和/或负极导电条。
所述布料本体片层材料的制备方法之一可以为:将石墨烯与纤维母粒混合后静电纺丝得到。
或者,
所述布料本体片层材料的制备方法之二为:将石墨烯与纤维母粒混合后熔融纺丝得到石墨烯复合纤维,之后将石墨烯复合纤维与未与石墨烯复合的现有技术任何一种能够获得的纤维进行混纺。
或者,
所述布料本体片层材料的制备方法之三为:将石墨烯与纤维素纺丝溶液混合后纺丝得到石墨烯复合纤维,之后将石墨烯复合纤维与未与石墨烯复合的现有技术任何一种能够获得的纤维进行混纺。
布料本体为纤维经纺制得到,也可以为将纤维制成无纺布。
所述在布料本体上贴合微电流电源或微电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的方法为通过粘结剂或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方式贴合。当所述微电流电源为纸电池或锂电池时,其体积比较小,可以直接将电源贴合在布料本体上。当所述微电流电源为外接电源时,其可以直接只贴合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使用过程中插入外界电源即可。
优选地,所述导电浆料为导电银胶。
本发明目的之二提供了一种衣服,所述衣服含有如前所述的微电流布料。
优选地,所述衣服为贴身穿着的衣物,优选贴身穿着的吊带、背心、紧身衣、裤子或睡衣中的任意1种。
本发明目的之三提供了一种床品,包括被、褥、床单、枕头、枕套或被罩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所述床品靠近人体一侧中含有如前所述的微电流布料。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了,本发明所述床品可以是被、褥、床单、枕头、枕套或被罩中的任意1种,也可以是配套使用的被、褥、床单、枕头、枕套或被罩中的任意2种或以上的组合;当所述床品为被、褥、床单、枕头、枕套或被罩中的任意2中或以上的组合时,可以是2个或2个以上的床品单体公用一个微电流电源,或者每个床品单体分别设置一个微电流电源。
本发明目的之四提供了一种垫子,所述垫子的表面含有如前所述的微电流布料。
本发明目的之五提供了一种套件,所述套件包括目的之三所述的床品或目的之四所述的垫子,以及贴身穿着的能够导电的衣物,所述衣物在套件使用过程中与床品或垫子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布料基体上设置微电流电源,布料在与人体接触时,微电流电源和人体形成回路,形成微电流,在微电流的作用下,与微电流布料接触的血液循环增加,起到预防褥疮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按摩身体相关穴位,起到保健的作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微电流电源的正负极引出导电条,实现了在布料本体上的电势的均匀分布,进而实现了在覆盖的人体的微电流的均匀分布,从而达到均匀刺激身体血液循环和穴位,全面防止褥疮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给出了具有微电流电源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圈B1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给出了具有可拆卸护套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圈B2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为圆形螺旋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为方形螺旋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为长条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为圆弧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中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为波浪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3的假发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4的假发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5的假发发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布料本体,200-微电流电池,300-正极导电条,400-负极导电条,500可拆卸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电流布料,所述微电流布料包括能够导电的布料本体100,设置于布料本体100上的至少一个微电流电源200。(图1给出了具有微电流电源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圈B1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微电流电源200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微电流电源200的正极和负极可以设置在布料本体100的同侧,如均设置在布料本体100远离皮肤的一侧,或均设置在布料本体100靠近皮肤的一侧;或者,所述微电流电源200的正极和负极设置在布料本体100的异侧,如微电流电源200的正极设置在布料本体100靠近皮肤的一侧,负极设置在远离皮肤的一侧,或者微电流电源200的正极设置在布料本体100远离皮肤的一侧,负极设置在靠近皮肤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微电流电源200包括纸电池、锂电池、外接电源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微电流电源为具有开关的微电流电源。
优选地,所述微电流电源100为纸电池。
纸电池,是用纸张作为载体的电池,或者是将电池的各个部分制成纸张的形式,制成的电池,能够进行折叠。当选用纸电池作为微电流电源时,其能够与布料本体一起弯曲,且不影响使用时的电流输送。任何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得的纸电池均可用于本发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在不需要产生微电流时,微电流电源200的正负极应当形成断路,避免释放电流,例如当所述微电流电源200为纸电池时,纸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设有隔离层,用于将纸电池的正极和/或负极与布料本体100隔开。
优选地,当所述微电流电源200为纸电池时,纸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设有可拆卸隔离层,用于在不需要产生微电流时,将纸电池的正极和/或负极与布料本体隔开。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在需要产生微电流时,将可拆卸隔离层拆卸掉,既可以接通微电流电源200,形成回路,产生微电流。
优选地,当所述微电流电源200为内置电源时,所述布料设置可拆卸保护套500,用于在需要时固定、更换或拆卸微电流电源200。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护套500包括自粘布。
(图3给出了具有可拆卸护套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圈B2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作为具体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布料本体100上还设置有正极导电条300和/或负极导电条400;所述正极导电条300的一端与所述微电流电源200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悬置;所述负极导电条400的一端与所述微电流电源200的负极连接,另一端悬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明了,本发明所述的微电流布料所使用的任何原材料均应当满足国家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条300与负极导电条400正负间隔排布。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本发明所述微电流布料的电流不能过大,应该在人体的安全电流以内,优选在10mA以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节布料本体的电阻和/或微电流电源的电压来调节微电流的大小,具体是通过I=U/R的等式,其中,I为电流大小,U为电压大小,R为电阻大小。
所述微电流电源的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的材料选自导体,远远小于布料本体、人体皮肤等形成的电流回路中的其他电阻,足够使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上的电势基本相同,可以将正极导电条等价为微电流电源200的电源延长线,将负极导电条等价为微电流电源200的负极延长线。
本领域技术任意应该明了,对于布料,会设置成不同的结构,以适用最终产品,如裤子、上衣、枕头、被子、垫子等,本发明的所有附图均为结构示意图,其中并未示出所述各个形状的区别的裸露区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布料本体上的导电条修改为任意适应于所述形状的布置,并且需要保证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不被切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衣服,所述衣服含有如前所述的微电流布料。
优选地,所述衣服为贴身穿着的衣物,优选贴身穿着的吊带、背心、紧身衣、裤子或睡衣中的任意1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床品,包括被、褥、床单、枕头、枕套或被罩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所述床品靠近人体一侧中含有如前所述的微电流布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垫子,所述垫子的表面含有如前所述的微电流布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套件,所述套件包括如前所述的床品或如前所述的垫子,以及贴身穿着的能够导电的衣物,所述衣物在套件使用过程中与床品或垫子接触。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本发明所述微电流布料的衣服、床品、坐垫和套件中,微电流布料的固定方式也没有限定。
可选地,所述衣服、床品、坐垫或套件中,布料通过可拆卸方式设置在所述衣服上,或一体式的形式固定设置在所述衣服、床品、坐垫或套件上。
对于可拆卸方式可以通过自粘布将微电流布料固定在衣服、床品、坐垫或套件上,甚至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将其固定在任何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本发明所述微电流布料的衣服、床品、坐垫或套件中,微电流布料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需求只设置1个,2个或3个、4个等等。
实施例1
一种微电流布料,包括布料本体100,设置于布料本体100上的一个微电流电源200,与微电流电源200的正极连接的正极导电条300和与微电流电源200的负极连接的负极导电条400;所述正极导电条300绕第一设定点依次环绕排布于所述第一设定点的外周;所述负极导电条400绕第二设定点依次环绕排布于所述第二设定点的外周;且所述正极导电条300与负极导电条400并排设置,以使得正负间隔设置。
在实施例1中,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可以是两个并排设置的圆形螺旋线(如图5所示),或者是两个并排设置的方形螺旋线(如图6所示),也可以是两个并排设置的三角形螺旋线或菱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螺旋线的具体形状并不局限于本发明的列举,任何能够实现正负极间隔设置的,呈现螺旋结构的布线均可用于本发明,且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的螺旋线的旋转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即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可以是同向螺旋,也可以是反向螺旋。
在实施例1中,所述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的正负间隔距离相同。
在实施例1中,第一设定点和第二设定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实施例1中,微电流电源200的正极可以与所述正极导电条300的任意端连接,所述微电流电源200的负极可以与所述负极导电条400的任意端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图5和图6只是结构示意图,其中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的螺旋线的具体形状可以不是规整的圆形、方形、三角形或月牙形,可以是适合于布料外形的任何形状。
实施例2
一种微电流布料,包括布料本体100,设置于布料本体100上的第一微电流电源201和第二微电流电源202,与第一微电流电源201的正极连接的第一正极导电条301,与第一微电流电源201的负极连接的第一负极导电条401,与第二微电流电源202的正极连接的第二正极导电条302,与第二微电流电源202的负极连接的第二负极导电条402;所述导电条正负间隔分布,如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一正极导电条301、第一负极导电条401、第二正极导电条302和第二负极导电条402。
在实施例2中,对于第一正极导电条301、第一负极导电条401、第二正极导电条302和第二负极导电条402的形状没有具体限定,可以是长条状(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圆弧状(如图8所示),或者是波浪状(如图9所示)。
在实施例2中,相邻的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为轴对称或者点对称分布。
在实施例2中,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微电流电源,将正极和负极分别引出至少2个导电条,且所述导电条需要正负间隔。
在实施例1中,所述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的正负间隔距离相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图7、图8和图9只是结构示意图,其中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的具体形状可以不是规整的长条、圆弧或波浪,可以是适合于布料外形的任何形状。
实施例3
一种微电流布料,包括布料本体100,设置于布料本体100上的第一微电流电源201和第二微电流电源202,与第一微电流电源201的正极连接的第一正极导电条301,与第一微电流电源201的负极连接的第一负极导电条401,与第二微电流电源202的正极连接的第二正极导电条302,与第二微电流电源202的负极连接的第二负极导电条402;所述导电条的悬置端正负间隔设置,且所述导电条的悬置端与布料本体的圆心的连线的夹角均≥60°,例如65°、70°、75°、80°、85°、90°、98°、110°、130°、150°、180°等,(如图10所示)。
实施例4
一种微电流布料,包括布料本体100,设置于布料本体100上的微电流电源200,所述微电流电源200的正极设置在布料本体100的中心位置,所述微电流电源200的负极通过导线403连接负极导电体400,所述负极导电体400沿布料本体100的边缘呈一圆环状(如图11所示),所述导线403与布料本体100之间绝缘,如可以在导线403外层设置绝缘层。
在实施例4中,正极和负极也可以相互调换,即微电流电源200的负极设置于布料本体100的中心位置,所述微电流电源200的正极连接导线403,沿布料本体100的边缘呈一圆环状。
实施例5
一种微电流布料,包括布料本体100,设置于布料本体100上的微电流电源200,与微电流电源200的正极连接的正极导电条300和与微电流电源200的负极连接的负极导电条400;所述正极导电条300和负极导电条400的形状均为梳形,且正极导电条300的梳齿放置在负极导电条400的梳齿间隙中。
在本发明所述的微电流布料中,所述微电流电池的正极、微电流电池的负极、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与布料边缘的距离均独立地选自0.5~5cm,例如0.6cm、0.7cm、0.8cm、1.1cm、1.6cm、1.9cm、2.3cm、2.8cm、3.5cm、4,3cm、4.8cm等。
在本发明所述的微电流布料中,所述布料本体含有柔性导电纤维;所述柔性导电纤维优选自银纤维、石墨烯复合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任意1中或至少2种的组合。作为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本发明所述布料本体由石墨烯复合纤维和碳纤维混纺而成。
在本发明所述的微电流布料中,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均各自独立地选自导电纤维、导电金属线、导电金属丝、导电金属片、导电金属条或导电浆料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所述导电纤维优选为碳纤维、石墨烯纤维、石墨烯复合纤维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均各自独立地优选通过导电浆料印刷或刷涂而成;所述导电浆料优选为导电银胶。所述导电金属线、导电金属丝、导电金属片和导电金属条的金属元素优选为金属银或铜等导电金属。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微电流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流布料包括能够导电的布料本体,设置于布料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微电流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流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流电源包括纸电池、锂电池、外接电源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微电流电源为具有开关的微电流电源;
优选地,所述微电流电源为纸电池;
优选地,当所述微电流电源为纸电池时,纸电池的正极和/或负极设有可拆卸隔离层,用于将纸电池的正极和/或负极与布料本体隔开;
优选地,当所述微电流电源为内置电源时,所述布料设置可拆卸保护套,用于在需要时固定、更换或拆卸微电流电源;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护套包括自粘布;
优选地,所述布料本体上还设置有正极导电条和/或负极导电条;所述正极导电条的一端与所述微电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悬置;所述负极导电条的一端与所述微电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另一端悬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流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条与负极导电条正负间隔排布;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条与负极导电条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流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条绕第一设定点依次环绕排布于所述第一设定点的外周;所述负极导电条绕第二设定点依次环绕排布于所述第二设定点的外周;且所述正极导电条与负极导电条并排设置,以使得正负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条和所述负极导电条均各自独立地选自方形螺旋线、圆形螺旋线、三角形螺旋线或菱形螺旋线中的任意1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流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本体上设置有至少2个微电流电源,每个微电流电源均可选地连接有正极导电条和/或负极导电条,且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均间隔设置;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呈中心对称分布或轴对称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流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本体上设置有至少2个微电流电源,每个微电流电源均可选地连接有正极导电条和/或负极导电条,且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的悬置端间隔设置,且相邻的所述正极导电条的悬置端和负极导电条的悬置端与布料本体的圆心的连线的夹角均≥6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流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流电源的正极设置于布料本体的中心,所述微电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负极导电条,呈一圆环状分布于布料本体边缘;或者,
所述微电流电源的负极设置于布料本体的中心,所述微电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正极导电条,呈一圆环状分布于布料本体边缘;
或者,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的形状均为梳形,且正极导电条的梳齿放置在负极导电条的梳齿间隙中。
8.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微电流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流电池的正极、微电流电池的负极、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与布料边缘的距离均独立地选自0.5~5cm;
优选地,所述布料本体含有柔性导电纤维,或者所述布料本体表面涂覆有导电层;
优选地,所述柔性导电纤维选自银纤维、石墨烯复合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任意1中或至少2种的组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布料本体由石墨烯复合纤维和碳纤维混纺而成;
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均各自独立地选自导电纤维、导电金属线、导电金属丝、导电金属片、导电金属条或导电浆料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导电纤维为碳纤维、石墨烯纤维、石墨烯复合纤维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均各自独立地通过导电浆料印刷或刷涂而成;
优选地,所述导电浆料为导电银胶;
优选地,所述布料为圆形、半圆形或月牙形中的任意1种。
9.一种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含有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微电流布料;
优选地,所述衣服为贴身穿着的衣物,优选贴身穿着的吊带、背心、紧身衣、裤子或睡衣中的任意1种。
10.一种床品,包括被、褥、床单、枕头、枕套或被罩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品靠近人体一侧中含有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微电流布料。
11.一种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子的表面含有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微电流布料。
12.一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床品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垫子,以及贴身穿着的能够导电的衣物,所述衣物在套件使用过程中与床品或垫子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57844.3A CN106420220A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微电流布料、和含有所述布料的衣服、床品、垫子和套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57844.3A CN106420220A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微电流布料、和含有所述布料的衣服、床品、垫子和套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20220A true CN106420220A (zh) | 2017-02-22 |
Family
ID=5818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57844.3A Pending CN106420220A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微电流布料、和含有所述布料的衣服、床品、垫子和套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2022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81884A (zh) * | 2017-02-23 | 2017-06-23 | 吉林大学 | 一种多功能结构动力复合材料零件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71377Y (zh) * | 1993-12-22 | 1994-07-13 | 袁重华 | 生发、护发保健用品 |
DE20202218U1 (de) * | 2002-02-08 | 2002-04-18 | Lee S Y | Elektrisch beheizbare Einrichtung für Bekleidungsstücke |
CN1790557A (zh) * | 2002-06-19 | 2006-06-2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柔性ptc发热体及其制造方法 |
CN1827882A (zh) * | 2005-03-04 | 2006-09-06 |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 可均匀分布电流的导电织物及其电产生织物 |
CN202724456U (zh) * | 2012-05-14 | 2013-02-13 | 康菲尔(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随身健康衣疗衣 |
CN104674573A (zh) * | 2015-03-10 | 2015-06-03 | 李强 | 一种柔性导线及其制备方法、导电织物、发热织物 |
CN206453922U (zh) * | 2016-04-22 | 2017-09-01 |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微电流布料、和含有所述布料的衣服、床品、垫子和套件 |
-
2016
- 2016-04-22 CN CN201610257844.3A patent/CN10642022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71377Y (zh) * | 1993-12-22 | 1994-07-13 | 袁重华 | 生发、护发保健用品 |
DE20202218U1 (de) * | 2002-02-08 | 2002-04-18 | Lee S Y | Elektrisch beheizbare Einrichtung für Bekleidungsstücke |
CN1790557A (zh) * | 2002-06-19 | 2006-06-2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柔性ptc发热体及其制造方法 |
CN1827882A (zh) * | 2005-03-04 | 2006-09-06 |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 可均匀分布电流的导电织物及其电产生织物 |
CN202724456U (zh) * | 2012-05-14 | 2013-02-13 | 康菲尔(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随身健康衣疗衣 |
CN104674573A (zh) * | 2015-03-10 | 2015-06-03 | 李强 | 一种柔性导线及其制备方法、导电织物、发热织物 |
CN206453922U (zh) * | 2016-04-22 | 2017-09-01 |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微电流布料、和含有所述布料的衣服、床品、垫子和套件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81884A (zh) * | 2017-02-23 | 2017-06-23 | 吉林大学 | 一种多功能结构动力复合材料零件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86959A (zh) | 一种微电流面膜 | |
US4381789A (en) | Electrode system | |
GB0303788D0 (en) | Improved cardiac garment | |
CN203370196U (zh) | 电极贴片的改良结构 | |
JP2011529718A5 (zh) | ||
CN212282545U (zh) | 一种基于电场治疗多器官肿瘤的装置 | |
JP6168640B1 (ja) | 生体電池治療具 | |
TWM352263U (en) | Micro-current massage bra pad | |
KR200484977Y1 (ko) | 어싱용 매트 | |
CN206453922U (zh) | 微电流布料、和含有所述布料的衣服、床品、垫子和套件 | |
CN106420220A (zh) | 微电流布料、和含有所述布料的衣服、床品、垫子和套件 | |
CN105963073A (zh) | 一种微电流创可贴 | |
CN205031552U (zh) | 一种高效自发电化学电流联动揿针 | |
CN205409762U (zh) | 光伏电热服装 | |
CN206391216U (zh) | 一种微电流面膜 | |
CN105747293A (zh) | 一种微电流胸垫 | |
CN206165833U (zh) | 一种微电流胸垫 | |
CN206063287U (zh) | 一种发热贴 | |
CN105726519B (zh) | 一种微电流膏药 | |
JP2012205884A (ja) | 生体電池治療具 | |
KR101369409B1 (ko) | 전기 및 미세전류 생성기 | |
CN105747338B (zh) | 一种假发发套 | |
CN206252583U (zh) | 一种微电流创可贴 | |
US1177976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rtably treating muscular discomfort | |
CN211705627U (zh) | 应用于电刺激按摩仪的导电组件和颈椎电刺激按摩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