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9420A - 防烫锅垫复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烫锅垫复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9420A
CN106419420A CN201610949589.9A CN201610949589A CN106419420A CN 106419420 A CN106419420 A CN 106419420A CN 201610949589 A CN201610949589 A CN 201610949589A CN 106419420 A CN106419420 A CN 106419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holder
holder body
scald
splicing
set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495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9420B (zh
Inventor
左招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zhou Binhe SME Management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ity Yingdil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ity Yingdil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ity Yingdil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495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9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9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9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9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9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23/00Other table equipment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 Devices For Warming Or Keeping Food Or Tableware Hot (AREA)

Abstract

一种防烫锅垫复合装置,包括桌板、锅垫本体、拼接组件及照明组件。锅垫本体设置于桌板,锅垫本体具有圆环状结构。拼接组件套置于锅垫本体外,拼接组件包括顺序套接的多个拼接环,各拼接环的直径由靠近锅垫本体向远离锅垫本体方向依次递减。照明组件包括灯板及多个LED灯珠,灯板设置于桌板的侧边边缘位置处,各LED灯珠间隔设置于灯板远离桌板的一侧面上,每相邻两个LED灯珠之间的距离相等。上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通过设置桌板、锅垫本体及拼接组件,并灵活调节套设在锅垫本体的拼接环的数量,可以适配各种尺寸的食物容器,适用性较高。上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还包括照明组件,这样,通过设置灯板及多个LED灯珠能够更好地提高照明效果。

Description

防烫锅垫复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具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烫锅垫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家庭或者餐饮经营场所内,一般会使用锅垫来垫住装有食物的容器,如,一般会使用锅垫来垫住菜碟、砂锅和铁锅等,以避免这些装有食物的容器由于温度过高而烫坏桌板。
然而,现有的锅垫,其尺寸通常使固定,只能用来垫住与其大小相匹配的容器,这样,每一种尺寸的容器就需要专门配置一种与之相对应的尺寸的锅垫,适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性较高的防烫锅垫复合装置。
一种防烫锅垫复合装置,包括:
桌板,
锅垫本体,所述锅垫本体设置于所述桌板,所述锅垫本体具有圆环状结构;
拼接组件,所述拼接组件套置于所述锅垫本体外,所述拼接组件包括顺序套接的多个拼接环,各所述拼接环的直径由靠近所述锅垫本体向远离所述锅垫本体方向依次递增;
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包括灯板及多个LED灯珠,所述灯板设置于所述桌板的侧边边缘位置处,各所述LED灯珠间隔设置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桌板的一侧面上,每相邻两个所述LED灯珠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桌板具有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垫本体与所述拼接环的厚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设置于所述桌板上,且各所述LED灯珠分别与所述电源模组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板具有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拼接环具有圆环状结构。
上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通过设置桌板、锅垫本体及拼接组件,并灵活调节套设在锅垫本体的拼接环的数量,可以适配各种尺寸的食物容器,适用性较高。
此外,上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还包括照明组件,这样,通过设置灯板及多个LED灯珠能够更好地提高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防烫锅垫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防烫锅垫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防烫锅垫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防烫锅垫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桌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防烫锅垫复合装置,包括:桌板,锅垫本体,所述锅垫本体设置于所述桌板,所述锅垫本体具有圆环状结构;拼接组件,所述拼接组件套置于所述锅垫本体外,所述拼接组件包括顺序套接的多个拼接环,各所述拼接环的直径由靠近所述锅垫本体向远离所述锅垫本体方向依次递增;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包括灯板及多个LED灯珠,所述灯板设置于所述桌板的侧边边缘位置处,各所述LED灯珠间隔设置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桌板的一侧面上,每相邻两个所述LED灯珠之间的距离相等。
为了进一步理解上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又一个例子是,请参阅图1,防烫锅垫复合装置10包括:桌板100、锅垫本体200及拼接组件300,锅垫本体200及拼接组件300均设置于桌板100上,拼接组件300套置于锅垫本体200外。
请参阅图1,锅垫本体200设置于桌板100,锅垫本体200具有圆环状结构,锅垫本体200用于垫住装有食物的容器,锅垫本体200用于垫住菜碟、砂锅和铁锅等,以避免这些装有食物的容器由于温度过高而烫坏桌板。
请参阅图1,拼接组件300套置于锅垫本体200外,拼接组件300包括顺序套接的多个拼接环310,各拼接环310的直径由靠近锅垫本体200向远离锅垫本体200方向依次递增,即,各拼接环中,靠近锅垫本体的(即内部的)拼接环的直径小于远离锅垫本体(即外部的)的拼接环的直径;例如,各拼接环310的直径由靠近锅垫本体200向远离锅垫本体200方向依次递减且形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例如,具体的差值或比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这样,根据食物容器的底部尺寸大小,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向锅垫本体200套设上对应数量的拼接环310,如,当容器的底部尺寸较大时,则套上数量较多的拼接环310,使防烫锅垫复合装置10能够完整地垫住食物容器;当容器的底部尺寸较小时,则套上数量较少的拼接环310,使防烫锅垫复合装置10能够完整地垫住食物容器,这样,通过设置拼接组件300,并灵活调节套设在锅垫本体200的拼接环310的数量,可以适配各种尺寸的食物容器,适用性较高。
上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10通过设置桌板100、锅垫本体200及拼接组件300,并灵活调节套设在锅垫本体200的拼接环310的数量,可以适配各种尺寸的食物容器,适用性较高。
为了更好地支撑所述桌板,例如,请参阅图2,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400,所述支撑组件400包括支撑杆410及两个夹持柱420,所述支撑杆及各所述夹持柱的端部均设置于所述桌板提上,所述支撑杆夹持于两个所述夹持柱之间,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夹持柱的长度相同,这样,通过设置支撑杆410及两个夹持柱420能够更好地支撑所述桌板。
例如,所述支撑杆具有圆柱状结构;又如,所述夹持柱具有半圆形的横截面;又如,所述支撑杆具有中空结构;又如,所述夹持柱具有中空结构;又如,所述夹持柱均开设有夹持槽,所述支撑杆嵌置于所述夹持槽内。
为了更好地减少食物容器从所述锅垫本体上滑落的问题发生,例如,请参阅图3,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500,所述限位组件500包括限位套筒510及限位环520,所述限位套筒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桌板上,且所述限位套筒具有中空结构,所述锅垫本体及所述拼接组件均容置于所述限位套筒内,所述限位环围绕所述限位套筒的第二端设置,通过设置限位套筒510及限位环520能够更好地减少食物容器从所述锅垫本体上滑落的问题发生。
例如,所述限位套筒具有中空圆筒状结构;又如,所述限位环具有圆环状结构;又如,所述限位套筒与所述限位环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弯折结构;又如,所述桌板具有长方体结构;又如,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桌板平行设置。
为了更好地提高照明效果,例如,请参阅图4,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还包括照明组件600,所述照明组件600包括灯板610及多个LED灯珠620,所述灯板设置于所述桌板的侧边边缘位置处,各所述LED灯珠间隔设置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桌板的一侧面上,每相邻两个所述LED灯珠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通过设置灯板610及多个LED灯珠620能够更好地提高照明效果。
例如,所述桌板具有长方体结构;又如,所述锅垫本体与所述拼接环的厚度相同;又如,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设置于所述桌板上,且各所述LED灯珠分别与所述电源模组电性连接;又如,所述灯板具有长方体结构;又如,所述拼接环具有圆环状结构。
可以理解,由于天气和温度的影响,以及对于所述桌板的使用温度的需要,如,在炎热的夏天,需要所述桌板的使用温度较低,即更加凉爽,用于提高使用者在与所述桌板接触时或者靠近所述桌板时,提高使用者在使用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的舒适性;又如,在寒冷的冬天,需要所述桌板的使用温度较高,即更加温暖,用于提高使用者在于所述桌板接触时或者靠近所述桌板时,提高使用者在使用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的舒适度,也就是说,所述桌板需要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用于提高使用者在使用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时的舒适度。
为了使得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的所述桌板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用于提高使用者在使用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时的舒适度,例如,一实施方式的防烫锅垫复合装置中,所述桌板包括玻璃面板、隔热板体、硅橡胶加热带、硅胶外圈、导热板体、木质面板、硅胶面板及锁紧件;所述隔热板体贴合于所述玻璃面板的一侧面,所述硅橡胶加热带贴合于所述隔热板体远离所述玻璃面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硅胶外圈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隔热板体远离所述玻璃面板的一侧面,所述硅胶外圈围绕所述隔热板体的侧边边缘设置,所述硅橡胶加热带容置于所述硅胶外圈内,所述硅胶外圈的厚度与所述硅橡胶加热带的厚度相同;所述导热板体的一侧面分别与所述硅胶外圈的第二端及所述硅橡胶加热带远离所述隔热板体的一侧面贴合;所述木质面板与所述导热板体远离所述硅橡胶加热带的一侧面贴合,所述木质面板朝向所述导热板体的一侧面开设有传热卡槽,所述导热板体朝向所述木质面板的一侧面设置有传热卡块,所述传热卡块嵌置于所述传热卡槽内,且所述传热卡块与所述传热卡槽的内侧壁紧密接触;所述硅胶面板与所述木质面板远离所述导热板体的一侧面贴合;所述锁紧件包括弹性形变板、第一咬合钩、第二咬合钩及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形变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咬合钩,所述弹性形变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咬合钩连接;所述第一咬合钩包括第一延伸块及第一咬合块,且所述第一延伸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弹性形变板的第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延伸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咬合块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延伸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咬合块的第一端的连接位置处具有第一弯折结构,所述硅胶面板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木质面板开设有第一咬合槽,所述滑动孔与所述第一咬合槽对齐,所述第一咬合块的第二端滑动穿设所述滑动孔,并且所述第一咬合块的第二端嵌置于所述第一咬合槽内;所述第二咬合钩包括第二延伸块及第二咬合块,且所述第二延伸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弹性形变板的第二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延伸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咬合块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延伸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咬合块的第一端的连接位置处具有第二弯折结构,所述玻璃面板开设有第二咬合槽,所述第二咬合块的第二端嵌置于所述第二咬合槽内;所述弹性垫圈开设有避位孔,所述第一咬合钩的第二端穿设所述避位孔,且所述弹性垫圈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硅胶面板及所述第一延伸块紧密接触;所述玻璃面板内开设有冷水容置腔体,所述冷水容置腔体用于容置冷水,所述玻璃面板还开设有进水孔及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及所述出水孔分别与所述冷水容置腔体连通,所述进水孔内设置有第一封口塞,所述第一封口塞用于封闭所述进水孔,所述出水孔内设置有第二封口塞,所述第二封口塞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孔。
为了进一步对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的所述桌板进行说明,例如,请参阅图5,桌板100包括玻璃面板110、隔热板体120、硅橡胶加热带130、硅胶外圈140、导热板体150、木质面板160、硅胶面板170及锁紧件180,玻璃面板110、隔热板体120、硅橡胶加热带130、导热板体150、木质面板160及硅胶面板170顺序叠加设置。
请参阅图5,隔热板体120贴合于玻璃面板110的一侧面,隔热板体120用于阻隔硅橡胶加热带130产生的热量,用于减少硅橡胶加热带130传递至玻璃面板110上热量,从而可以使更多的热量汇集至导热板体150上,进而传递至木质面板160上,更好地弥补木质面板160由于材质的原因,导热性差的缺陷。
例如,在炎热的夏天时,将玻璃面板110作为顶层结构,使用者在与所述玻璃面板110接触时或者靠近所述玻璃面板110时,提高使用者在使用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的舒适性,即能够让使用者更加凉爽;在炎热的夏天时,将木质面板160及硅胶面板170作为顶层结构,例如,所述木质面板与所述硅胶面板的厚度比例为1:(0.0.5~0.1),所述硅胶面板的厚度远远小于所述木质面板的厚度,所述硅胶面板用于起到缓冲作用,其对所述木质面板的温度的阻隔影响较小,同时,控制硅橡胶加热带130工作,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板体150上,进而传递至木质面板160上,使用者在与所述硅胶面板170接触时或者靠近所述硅胶面板170时,提高使用者在使用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的舒适性,即能够让使用者更加温暖,且利用木质面板160的特性,且受热较慢,升温较温和,同时,其释放温度也较温和,如此,能够使所述桌板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用于提高使用者在使用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时的舒适度。
请参阅图5,硅胶外圈140的第一端设置于隔热板体120远离玻璃面板110的一侧面上,例如,所述硅胶外圈具有中空结构,如,所述硅胶外圈具有方形环体结构。硅胶外圈140围绕隔热板体120的侧边边缘设置,硅胶外圈140围绕隔热板体120的侧边边缘设置,硅橡胶加热带130容置于硅胶外圈140内。其中,所述硅胶外圈的厚度与所述硅橡胶加热带的厚度相同。
例如,所述硅橡胶加热带包括硅橡胶加热带及导线,所述硅橡胶加热带贴合于所述隔热板体远离所述玻璃面板的一侧面;又如,所述硅胶外圈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硅橡胶加热带电性连接,所述导线的第二端穿设所述过线孔,且所述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例如,所述电源组件为外接电源或者蓄电池提供的电源。
例如,硅橡胶加热带(Silicone Rubber Heaters,SCS)主要包括硅橡胶与玻璃纤维布复合而成的薄片状结构;又如,硅胶加热片具有很好的柔软性,可以与被加热物体紧密接触;又如,所述硅橡胶加热带的发热元件用镍合金的合金箔进行加工而成的;又如,其加热功率可达到1.2W/cm2,加热更加均匀,如此,利于热量的传递。
请参阅图5,导热板体150的一侧面分别与硅胶外圈140的第二端及硅橡胶加热带131远离隔热板体120的一侧面贴合,也就是说,所述硅橡胶加热带容置于所述导热板体及所述隔热板体与所述硅胶外圈围成的空腔内,利于热量的聚集。
请参阅图5,木质面板160与导热板体150远离硅橡胶加热带130的一侧面贴合,木质面板160朝向导热板体150的一侧面开设有传热卡槽161,导热板体150朝向木质面板160的一侧面设置有传热卡块151,所述传热卡块嵌置于所述传热卡槽内,且所述传热卡块与所述传热卡槽的内侧壁紧密接触,这样,能够增强所述导热板体150与所述木质面板160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好地弥补木质面板160由于材质原因导热性差的缺陷,用于提高传热效率。
例如,所述木质面板与所述导热板体远离所述硅橡胶加热带的一侧面贴合,所述木质面板朝向所述导热板体的一侧面开设有传热卡槽,所述传热卡槽具有第一螺旋形结构,所述导热板体朝向所述木质面板的一侧面设置有传热卡块,所述传热卡块具有第二螺旋形结构,所述传热卡块嵌置于所述传热卡槽内,第一螺旋形结构及所述第二螺旋形结构相同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强传热接触面积。
请参阅图5,硅胶面板170与木质面板160远离导热板体150的一侧面贴合,硅胶面板170用于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用户直接与所述木质面板接触,舒适度更高。例如,所述木质面板与所述硅胶面板的厚度比例为1:(0.0.5~0.1),如,所述木质面板与所述硅胶面板的厚度比例为1:0.1;这样,所述硅胶面板的厚度远远小于所述木质面板的厚度,所述硅胶面板在起到缓冲作用,其对所述木质面板的温度的阻隔影响较小。
上述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的所述桌板具有两个使用状态,在炎热的夏天时,将玻璃面板110作为顶层结构,使用者在与所述玻璃面板110接触时或者靠近所述玻璃面板110时,提高使用者在使用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的舒适性,即能够让使用者更加凉爽;在炎热的夏天时,将木质面板160及硅胶面板170作为顶层结构,例如,所述木质面板与所述硅胶面板的厚度比例为1:(0.0.5~0.1),所述硅胶面板的厚度远远小于所述木质面板的厚度,所述硅胶面板用于起到缓冲作用,其对所述木质面板的温度的阻隔影响较小,同时,控制硅橡胶加热带130工作,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板体150上,进而传递至木质面板160上,使用者在与所述硅胶面板170接触时或者靠近所述硅胶面板170时,提高使用者在使用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的舒适性,即能够让使用者更加温暖,且利用木质面板160的特性,且受热较慢,升温较温和,同时,其释放温度也较温和,如此,能够使所述桌板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用于提高使用者在使用所述防烫锅垫复合装置时的舒适度。
例如,所述硅胶外圈的厚度与所述硅橡胶加热带的厚度相同,从而能够提高平整度,减少所述硅胶外圈与所述导热板体之间的间隙,用于在湿气较重的夏天时,起到较好的防潮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所述硅橡胶加热带处于自身发热状态下时,其自身的体积会发生一定膨胀,即热胀冷缩,进一步的,由于硅橡胶加热带的热胀冷缩会对其两侧的其他层结构产生挤压,导致其他层结构变形,甚至会导致其他层结构产生受压开裂的问题出现,因此,有必要在所述硅橡胶加热带自身发热状态下时,减少其两侧的其他层结构的受压变形问题,例如,请参阅图5,锁紧件180包括弹性形变板181、第一咬合钩182、第二咬合钩183及弹性垫圈184,所述弹性形变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咬合钩,所述弹性形变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咬合钩连接;所述第一咬合钩包括第一延伸块及第一咬合块,且所述第一延伸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弹性形变板的第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延伸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咬合块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延伸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咬合块的第一端的连接位置处具有第一弯折结构,所述硅胶面板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木质面板开设有第一咬合槽,所述滑动孔与所述第一咬合槽对齐,所述第一咬合块的第二端滑动穿设所述滑动孔,并且所述第一咬合块的第二端嵌置于所述第一咬合槽内;所述第二咬合钩包括第二延伸块及第二咬合块,且所述第二延伸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弹性形变板的第二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延伸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咬合块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延伸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咬合块的第一端的连接位置处具有第二弯折结构,所述玻璃面板开设有第二咬合槽,所述第二咬合块的第二端嵌置于所述第二咬合槽内;所述弹性垫圈开设有避位孔,所述第一咬合钩的第二端穿设所述避位孔,且所述弹性垫圈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硅胶面板及所述第一延伸块紧密接触;
这样,当所述硅橡胶加热带受热膨胀时,并且挤压其他层结构时,其他层结构,如,所述木质面板可以将一部分来自所述硅橡胶加热带的挤压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咬合钩182上,所述玻璃面板可以将一部分来自所述硅橡胶加热带的挤压力传递至第二咬合钩183上,基于所述弹性形变板自身的弹性形变,能够用于缓冲由于所述硅橡胶加热带膨胀时所产生的挤压力,从而能够在所述硅橡胶加热带自身发热状态下时,减少其两侧的其他层结构的受压变形问题,所述弹性形变板基于自身的弹性回复力还能够给各层之间施加合适的挤压力,使各层之间结合地比较牢靠,减少各层之间产生间隙的问题,用于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通过设置所述弹性垫圈184能够使所述硅胶面板更好地贴合在所述木质面板上,这是由于所述硅胶面板质地较柔软,需要一定的挤压力,才能够使所述木质面板与所述硅胶面板贴合地更紧密,但是直接让所述第一咬合钩的所述第一延伸块与所述硅胶面板直接与所述硅胶面板紧密接触,则会减弱所述弹性形变板的弹性形变力,即在起始状态下,需要减少所述第一咬合钩对所述弹性形变板的作用力,通过所述弹性垫圈正好能够达到这个效果,同时,其还能够起到压持所述硅胶面板,使其与所述木质面板紧密接触的作用。
例如,所述硅胶外圈的厚度与所述硅橡胶加热带的厚度相同,从而能够提高平整度,减少所述硅胶外圈与所述导热板体之间的间隙,用于在湿气较重的夏天时,起到较好的防潮效果,即在夏天,未使硅橡胶加热带发热时,所述硅胶外圈与所述导热板体之间的间隙减少甚至为零,即两者紧密接触,用于提高防潮性能,但是,当在冬天时,由于空气较为干燥,即使由于所述硅橡胶加热带发热膨胀,使得所述硅胶外圈与所述导热板体之间的间隙加大,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受潮问题。
请参阅图5,玻璃面板110内开设有冷水容置腔体111,所述冷水容置腔体用于容置冷水,所述玻璃面板还开设有进水孔及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及所述出水孔分别与所述冷水容置腔体连通,所述进水孔内设置有第一封口塞,所述第一封口塞用于封闭所述进水孔,所述出水孔内设置有第二封口塞,所述第二封口塞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孔,这样,当天气较炎热时,还能够通过所述进水孔向所述冷水容置腔体111注入冷水,用于起到降热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例如,所述桌板还包括多个阻燃囊体,所述木质面板内部开设有多个容置腔体,每一所述阻燃囊体一一对应容置于一所述容置腔体内部,所述所述阻燃囊体包括囊壳及防火填充部,所述防火填充部容置于所述囊壳内。例如,所述囊壳采用高分子塑料材质,其受热易熔化,所述防火填充部为水。这样,可以较大程度上减少由于引入所述硅橡胶加热带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即在所述木质面板引燃时,如,温度较高使所述囊壳熔化时,所述防火填充部会流出并渗入至所述木质面板体,用于起到灭火阻燃的效果,用于提高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防烫锅垫复合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防烫锅垫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桌板,
锅垫本体,所述锅垫本体设置于所述桌板,所述锅垫本体具有圆环状结构;
拼接组件,所述拼接组件套置于所述锅垫本体外,所述拼接组件包括顺序套接的多个拼接环,各所述拼接环的直径由靠近所述锅垫本体向远离所述锅垫本体方向依次递增;
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包括灯板及多个LED灯珠,所述灯板设置于所述桌板的侧边边缘位置处,各所述LED灯珠间隔设置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桌板的一侧面上,每相邻两个所述LED灯珠之间的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锅垫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具有长方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锅垫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垫本体与所述拼接环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锅垫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设置于所述桌板上,且各所述LED灯珠分别与所述电源模组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锅垫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具有长方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锅垫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环具有圆环状结构。
CN201610949589.9A 2016-10-25 2016-10-25 防烫锅垫复合装置 Active CN106419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9589.9A CN106419420B (zh) 2016-10-25 2016-10-25 防烫锅垫复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9589.9A CN106419420B (zh) 2016-10-25 2016-10-25 防烫锅垫复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9420A true CN106419420A (zh) 2017-02-22
CN106419420B CN106419420B (zh) 2017-12-08

Family

ID=58177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9589.9A Active CN106419420B (zh) 2016-10-25 2016-10-25 防烫锅垫复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942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73882A (en) * 1992-10-29 1994-07-06 Marden Kane Marketing Group Li Game apparatus
DE29814657U1 (de) * 1998-08-14 1999-01-07 Woelfl Gotthard Dipl Soz Paed Tisch-Set (Platzdeckchen für ein Gedeck)
CN103844819A (zh) * 2012-11-29 2014-06-11 西安通瀛软件技术职业培训学校 一种具有拼装功能的杯垫的设计方法
CN203943446U (zh) * 2014-05-16 2014-11-19 颜劲贵 一种茶具用组合垫
CN204260108U (zh) * 2014-11-27 2015-04-15 福建朗仕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 led 灯的桌子
CN205548233U (zh) * 2016-03-16 2016-09-07 陈士定 一种碟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73882A (en) * 1992-10-29 1994-07-06 Marden Kane Marketing Group Li Game apparatus
DE29814657U1 (de) * 1998-08-14 1999-01-07 Woelfl Gotthard Dipl Soz Paed Tisch-Set (Platzdeckchen für ein Gedeck)
CN103844819A (zh) * 2012-11-29 2014-06-11 西安通瀛软件技术职业培训学校 一种具有拼装功能的杯垫的设计方法
CN203943446U (zh) * 2014-05-16 2014-11-19 颜劲贵 一种茶具用组合垫
CN204260108U (zh) * 2014-11-27 2015-04-15 福建朗仕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 led 灯的桌子
CN205548233U (zh) * 2016-03-16 2016-09-07 陈士定 一种碟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9420B (zh) 2017-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9420B (zh) 防烫锅垫复合装置
CN106361109B (zh) 拼接式锅垫组合结构
CN106562652B (zh) 锅垫套装件
CN106562620B (zh) 观赏花瓶装置
CN202060469U (zh) 保温暖手杯套
CN106377120B (zh) 具有花瓶的观赏结构
CN106333568B (zh) 艺术花瓶套件
CN106427329B (zh) 笔筒组装套件
CN106348232B (zh) 套装漏斗结构
CN203860856U (zh) 一种可调节冷暖的垫子
CN106427330B (zh) 书写笔容置筒结构
CN106564845B (zh) 组合倒液装置
CN106567518A (zh) 装饰结构
CN106379855B (zh) 漏斗组合件
CN106567483A (zh) 复合幕墙装置
CN106515286B (zh) 收纳筒组合件
CN106562585B (zh) 会议桌
CN106343715B (zh) 桌子
CN106492483B (zh) 积木组合结构
CN106551522A (zh) 收纳桌具结构
CN106567515B (zh) 幕墙结构
CN106422366B (zh) 积木玩具套件
CN206402882U (zh) 猪仔水暖箱
CN207727902U (zh) 一种用于地暖供热系统的铝地板
CN208567104U (zh) 一种脚部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05

Address after: Room 1402, Ziyang Building, 99 Mingzhu Road, Huaishang District,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engbu HRABERO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10 A 10 section of 2 section of Commercial Plaza, Guangdong, Huizhou, Huicheng.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city Yingdila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2

Address after: 221000 No.1, Zhangjiagang East Road, Yitang Town, Pizhou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izhou Binhe SME Management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402, Ziyang Building, 99 Mingzhu Road, Huaishang District,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engbu HRABERO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 / F, Xiongfei center, No.1, Tidu street,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Pizhou Binhe SME Management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000 No.1, Zhangjiagang East Road, Yitang Town, Pizhou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izhou Binhe SME Management Service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