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2191A -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12191A CN106412191A CN201610715903.7A CN201610715903A CN106412191A CN 106412191 A CN106412191 A CN 106412191A CN 201610715903 A CN201610715903 A CN 201610715903A CN 106412191 A CN106412191 A CN 1064121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chanical arm
- detection zone
- detection
- detected sample
- display scre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276 Ammonium polyphosph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95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71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306 polymethylpent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9 step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70 vert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4—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自动化测试装置获取自身对应的机械手臂与待检测样品中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一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处于第一状态;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二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至第二状态;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逐渐变的更为人性化和多样化;而为了使人机交互更为人性化,现有终端产品通常会设置有近距离传感器;这里,所述近距离传感器是通过红外线进行测距的,当手机用户接听电话或者将手机放入口袋时,近距离传感器可以判断出手机是贴近人脸部,还是贴近衣服,从而便于手机控制屏幕关闭,以防止对触摸屏的误操作。同样,上述应用还可以用于所有设置有触摸屏的便携设备上,例如,将近距离传感器设置于设备正面的左角或右角上,以此来使人机交互更为人性化。虽然,近距离传感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终端的必备器件,但是,对近距离传感器的精准度自动化测试目前还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
自动化测试装置获取自身对应的机械手臂与待检测样品中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一检测数据;所述检测区域为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所在表面中近距离传感器所对应的区域;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处于第一状态;
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二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至第二状态;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上述方案中,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计算得到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目标距离;
至少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三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二状态变化至所述第一状态;
对应地,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第二检测数据和第三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指令;
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对所述待检测样品中的检测区域进行定位,以使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下,所述机械手臂能够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并在所述机械手臂中形成遮挡区域,以便于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能够检测出所述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第一距离;对应地,所述第一检测数据至少包括第一距离。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机械手臂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的条件下,移动所述机械手臂,以使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所述第二检测数据至少包括所述遮挡区域相对于所述检测区域移动的第二距离;
对应地,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计算得到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目标距离;
确定所述目标距离是否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出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不满足预设规则,对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校准,以使校准后的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自身对应的机械手臂与待检测样品中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一检测数据;所述检测区域为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所在表面中近距离传感器所对应的区域;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处于第一状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二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至第二状态;
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计算得到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目标距离;至少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三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二状态变化至所述第一状态;
对应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第二检测数据和第三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对所述待检测样品中的检测区域进行定位,以使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下,所述机械手臂能够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并在所述机械手臂中形成遮挡区域,以便于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能够检测出所述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第一距离;对应地,所述第一检测数据至少包括第一距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机械手臂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的条件下,移动所述机械手臂,以使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所述第二检测数据至少包括所述遮挡区域相对于所述检测区域移动的第二距离;
对应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计算得到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目标距离;确定所述目标距离是否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出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不满足预设规则,对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校准,以使校准后的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其装置,通过自动化测试装置获取机械手臂与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一检测数据,第一位置关系下,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处于第一状态;以及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二检测数据,所述第二位置关系下,所述显示屏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至第二状态,进而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出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以实现自动化检测过程;如此,提高了测试的精准度,避免了采用人眼判断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测试数据不一致性的问题,使测试数据更加客观;而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自动化测试过程,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利于流水化作业,进而便于研发和产线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自动化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设置有近距离传感器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自动化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化测试装置的逻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目前近距离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已经应用到终端产品上,但是对于测量使用近距离红外传感器控制手机屏幕息屏和亮屏的精准度,目前仍存在短板。
例如,现有对近距离传感器的精度进行测量的一种方式是,使用自定义夹具将手机放在夹板上,通过调节手机上方的黑色板的高度,使近距离传感器感应与黑色板距离的变化,进而当近距离传感器触发屏幕息屏和亮屏时,手动记录此时黑色板与手机的距离;
另一种方式是,凭借测试人员的主观感受,用手掌粗略的判断去判断近距离传感器是否会感应距离的变化,进而触发手机屏幕根据距离进行息屏和亮屏,该方式的弊端是主观性强,无法客观评判近距离传感器的精度,无法实现自动化测试,生产控制较为困难。
因此,为解决现有对近距离传感器的精准度无法自动化测试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其装置;具体地,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待检测样品可以具体为设置有近距离传感器的终端,所述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目的是实现产线和研发的自动化测试,使测试数据更加精准和客观,从而有效的保持待检测样品,也即出厂样机近距离传感器的一致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自动化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自动化测试装置;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至少包括:机械手臂;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自动化测试装置获取自身对应的机械手臂与待检测样品中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一检测数据;所述检测区域为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所在表面中近距离传感器所对应的区域;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处于第一状态;
这里,所述待检测样品可以具体为手机,如图2所示,手机可以在显示屏所在的表面中设置有近距离传感器;这样,便于通过近距离传感器判断手机是贴近人脸部,还是贴近衣服,从而便于手机控制屏幕的关闭。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所述机械手臂能够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也就是说,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再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检测前,需要检测位置进行定位,进而为完成针对近距离传感器的精确度的自动化检测过程奠定基础。具体地,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获取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指令,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对所述待检测样品中的检测区域进行定位,以使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下,所述机械手臂能够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并在所述机械手臂中形成遮挡区域,以便于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能够检测出所述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第一距离;对应地,所述第一检测数据至少包括第一距离。这里,所述第一距离可以是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自身检测到的,也可以是预设设置的距离,即当在所述机械手臂中形成遮挡区域后,移动所述机械手臂,以控制所述机械手臂中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
步骤102: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二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至第二状态;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状态可以具体为亮屏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可以具体为熄屏状态;也就是说,当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显示屏从亮屏状态切换至熄屏状态。
步骤103: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检测出近距离传感器的精准度,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还需要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三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二状态变化至所述第一状态;进而使得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第二检测数据和第三检测数据确定出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也就是说,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不仅要检测出从亮屏状态切换至熄屏状态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还要检测出从熄屏状态切换至亮屏状态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判断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以实现精确检测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当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出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不满足预设规则,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还可以进行校准,例如对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校准,以使校准后的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化测试方法,通过自动化测试装置获取机械手臂与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一检测数据,第一位置关系下,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处于第一状态;以及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二检测数据,所述第二位置关系下,所述显示屏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至第二状态,进而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出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以实现自动化检测过程;如此,提高了测试的精准度,避免了采用人眼判断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测试数据不一致性的问题,使测试数据更加客观;而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自动化测试过程,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利于流水化作业,进而便于研发和产线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测试。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目的是实现产线和研发的自动化测试,使测试数据更加精准和客观,从而有效的保持待检测样品,也即出厂样机近距离传感器的一致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自动化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自动化测试装置;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至少包括:机械手臂;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自动化测试装置获取自身对应的机械手臂与待检测样品中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一检测数据;所述检测区域为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所在表面中近距离传感器所对应的区域;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处于第一状态;
这里,所述待检测样品可以具体为手机,如图2所示,手机可以在显示屏所在的表面中设置有近距离传感器;这样,便于通过近距离传感器判断手机是贴近人脸部,还是贴近衣服,从而便于手机控制屏幕的关闭。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所述机械手臂能够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也就是说,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再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检测前,需要检测位置进行定位,进而为完成针对近距离传感器的精确度的自动化检测过程奠定基础。具体地,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获取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指令,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对所述待检测样品中的检测区域进行定位,以使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下,所述机械手臂能够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并在所述机械手臂中形成遮挡区域,以便于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能够检测出所述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第一距离;对应地,所述第一检测数据至少包括第一距离。这里,所述第一距离可以是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自身检测到的,也可以是预设设置的距离,即当在所述机械手臂中形成遮挡区域后,移动所述机械手臂,以控制所述机械手臂中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
步骤302: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二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至第二状态;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状态可以具体为亮屏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可以具体为熄屏状态;也就是说,当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显示屏从亮屏状态切换至熄屏状态。
步骤303: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计算得到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目标距离;
步骤304:至少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具体地,当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且所述机械手臂能够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并在所述机械手臂中形成遮挡区域后,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可以在所述机械手臂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的条件下,移动所述机械手臂,以使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所述第二检测数据至少包括所述遮挡区域相对于所述检测区域移动的第二距离;进而使得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下所对应的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计算得到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目标距离,进而确定所述目标距离是否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同理,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还可以根据以上方式确定出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遮挡区域相对于所述检测区域移动的第三距离,进而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以及第三距离确定触发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是否满足预设规则。这里,所述第三检测数据至少包括所述第三距离。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检测出近距离传感器的精准度,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还需要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三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二状态变化至所述第一状态;进而使得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第二检测数据和第三检测数据确定出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也就是说,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不仅要检测出从亮屏状态切换至熄屏状态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还要检测出从熄屏状态切换至亮屏状态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判断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以实现精确检测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当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出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不满足预设规则,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还可以进行校准,例如对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校准,以使校准后的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化测试方法,通过自动化测试装置获取机械手臂与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一检测数据,第一位置关系下,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处于第一状态;以及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二检测数据,所述第二位置关系下,所述显示屏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至第二状态,进而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出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以实现自动化检测过程;如此,提高了测试的精准度,避免了采用人眼判断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测试数据不一致性的问题,使测试数据更加客观;而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自动化测试过程,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利于流水化作业,进而便于研发和产线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测试。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41,用于获取自身对应的机械手臂与待检测样品中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一检测数据;所述检测区域为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所在表面中近距离传感器所对应的区域;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处于第一状态;
第二获取单元42,用于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二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至第二状态;
处理单元43,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43,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计算得到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目标距离;至少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42,还用于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三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二状态变化至所述第一状态;
对应地,所述处理单元43,还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第二检测数据和第三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41,还用于获取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对所述待检测样品中的检测区域进行定位,以使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下,所述机械手臂能够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并在所述机械手臂中形成遮挡区域,以便于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能够检测出所述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第一距离;对应地,所述第一检测数据至少包括第一距离。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42,还用于在所述机械手臂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的条件下,移动所述机械手臂,以使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所述第二检测数据至少包括所述遮挡区域相对于所述检测区域移动的第二距离;
对应地,所述处理单元43,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计算得到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目标距离;确定所述目标距离是否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43,还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出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不满足预设规则,对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校准,以使校准后的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这里,以下给出一实现以上所述方法及其装置的一具体应用过程;该应用中,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具体包括:测试夹具、机械手臂和用于控制机械手臂的控制器;这里,所述机械手臂主要包括传动子装置、测试手臂等;所述控制器主要用于距离的读取和测量,以及用于对读取和测量到的数据的判断;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中可以用于显示读取和测量的数据,以检测人员获取测量结果。具体地:
(1)测试夹具,用于给待检测样品(如手机等)提供放置平台,以便于测试前将待检测样品固定于该平台上。
(2)机械手臂;其中,所述机械手臂包括传动子装置和测试手臂;具体地,
所述传动子装置,包括横向和竖向的两个传动子装置,用于控制测试手臂进行横向和/或竖向的移动,从而便于完成待检测样品近距离熄屏和亮屏的测量过程;这里,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传动子装置可以设置有机械马达,通过机械马达进行步进移位。
所述测试手臂,也称为压力手臂,是实现人机交互和本实施例自动化测试的主要部分,由遮光板,传动带和下压杆组成;进一步地,当所述测试手臂对待检测样品中设置的近距离传感器进行定位后,即当所述测试手臂中的遮光板遮住待检测样品中设置的近距离传感器后,可以通过传动带以及下压杆,带动遮光板移动;例如,遮光板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待检测样品的屏幕从亮屏状态变化到熄屏状态,此时,可以通过设置于测试手臂中的红外传感器记录移动的第一位移,进而将记录的第一位移反馈给控制器,以便于控制器确定出熄屏状态时遮光板与待检测样品中设置的近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这是,假设遮光板移动前与待检测样品中设置的近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S1,遮光板移动到待检测样品的屏幕熄灭时的移动位移为S2,此时,可以利用S1和S2计算得到屏幕熄灭时所述遮光板与待检测样品中设置的近距离传感器之间的目标距离,即为(S1-S2)。进一步地,将遮光板上移,直至待检测样品的屏幕从熄屏状态变化至亮屏状态,此时,通过设置于测试手臂中的红外传感器记录移动的第二位移,进而将记录额第二位移反馈给控制器,以便于控制器确定出变化到亮屏状态时遮光板与待检测样品中设置的近距离传感器的目标距离;例如,遮光板移动到待检测样品的屏幕变亮时的移动位移为S3,此时,所述控制器可以确定出变化到亮屏状态时遮光板与待检测样品中设置的近距离传感器的距离为(S1-S2+S3)。这样,如此循环,完成对同一待检测样品的多次自动化测试过程,或者完成对不同待检测样品的自动化测试过程。
(3)控制器,用于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测试手臂的上移和下压;还用于接收测试手臂反馈的测量数据,如接收测试手臂中红外传感器发送的测量距离,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如基于测量距离计算出从亮屏状态变化至熄屏状态时遮光板与待检测样品中设置的近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以及从熄屏状态变化至亮屏状态时遮光板与待检测样品中设置的近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最后基于处理结果给出结论,如待检测样品是否满足预设规则,即是否合格。
另外,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对测试位置进行定位,例如,利用红外传感器进行红外定位,以便于将测试手臂中的遮光板精确对准测试点,如精确对准待检测样品中设置的近距离传感器,并遮住该待检测样品中设置的近距离传感器,进而使所述遮光板在遮住所述待检测样品中设置的近距离传感器的情况下,做相对于所述待检测样品中设置的近距离传感器的移动,如上移或下压。还可以对定时校准等。
也就是说,所述控制器主要通过红外线对测试样品进行定位,同时,实现人机可视化交互,处理测量数据,并输出测试结果,以及定时校准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控制器中可以设置有实现上述自动化测试过程以及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的测试软件,该试软件可以采用C、C++、或者Java任意一种语言进行编写。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可以具体设置有嵌入式系统,进而通过嵌入式系统实现以使所述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待检测样品中设置有基于Android系统或IOS系统的测试应用程序(APP),进而通过测量APP配合上述自动化测试装置完成对自身的近距离传感器的测试过程。例如,模拟手机通话模式进行亮屏和熄屏的自动调节;或者,进行屏幕亮度的设置过程。例如,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屏幕亮度不同,这样,也可以提升待检测样品的续航能力。
进一步地,基于以上所述的自动化测试装置通过如下步骤实现自动化检测过程: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A:开启控制器中自动化测试软件电源系统,启动控制器中安装的嵌入式测试软件;
步骤B:将待检测样品至于测试夹具中,以便于测试前将待检测样品固定于放置平台上;通过红外线进行定位,以使遮光板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待检测样品中近距离传感器的区域对应,实现对待检测样品中近距离传感器的遮挡;
步骤C:开启待检测样品的测试APP,使所述待检测样品处于对近距离传感器进行测试的测试模式
步骤D:通过控制器中的嵌入式测试软件设置预设规则,例如,标准距离等。
步骤E:初始化机械手臂进行测试;
步骤F:下压机械手臂中的测试手臂,测量屏幕从亮屏状态到熄屏状态的息屏距离;所述息屏距离指屏幕从亮屏状态变化到熄屏状态时,所述测试手臂中遮光板距所述待检测样品中近距离传感器的距离;
步骤G:抬升机械手臂中的测试手臂,测量屏幕从熄屏状态到亮屏状态的亮屏距离;所述亮屏距离指屏幕从熄屏状态变化到亮屏状态时,所述测试手臂中遮光板距所述待检测样品中近距离传感器的距离;
步骤H:回零点,放入新的待检测样品进行测试,重复步骤B至G。
这样,由于实现了自动化测试过程,所以提高了测试的精准度,避免了采用人眼判断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测试数据不一致性的问题,使测试数据更加客观;而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自动化测试过程,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利于流水化作业,进而便于研发和产线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测试。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装置能够将使机械装置与自动化测试软件进行有效结合,测试成本低。这里,所述自动化测试软件既可以计算机,又可以是嵌入式或者单片机系统,所以体积小,即,整个测试系统体积为0.3m*0.3m*0.5m,因此,适合工业化应用。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自动化测试装置获取自身对应的机械手臂与待检测样品中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一检测数据;所述检测区域为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所在表面中近距离传感器所对应的区域;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处于第一状态;
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二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至第二状态;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计算得到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目标距离;
至少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三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二状态变化至所述第一状态;
对应地,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第二检测数据和第三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指令;
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对所述待检测样品中的检测区域进行定位,以使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下,所述机械手臂能够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并在所述机械手臂中形成遮挡区域,以便于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能够检测出所述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第一距离;对应地,所述第一检测数据至少包括第一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机械手臂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的条件下,移动所述机械手臂,以使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所述第二检测数据至少包括所述遮挡区域相对于所述检测区域移动的第二距离;
对应地,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计算得到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目标距离;
确定所述目标距离是否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6.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自身对应的机械手臂与待检测样品中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一检测数据;所述检测区域为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所在表面中近距离传感器所对应的区域;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处于第一状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二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至第二状态;
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计算得到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目标距离;至少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对应的第三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待检测样品的显示屏从所述第二状态变化至所述第一状态;
对应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数据、第二检测数据和第三检测数据确定基于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位置关系触发所述待检测样品中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对所述待检测样品中的检测区域进行定位,以使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下,所述机械手臂能够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并在所述机械手臂中形成遮挡区域,以便于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能够检测出所述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第一距离;对应地,所述第一检测数据至少包括第一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机械手臂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遮挡的条件下,移动所述机械手臂,以使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检测区域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所述第二检测数据至少包括所述遮挡区域相对于所述检测区域移动的第二距离;
对应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计算得到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变化时所述遮挡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之间的目标距离;确定所述目标距离是否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15903.7A CN106412191A (zh) | 2016-08-24 | 2016-08-24 |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15903.7A CN106412191A (zh) | 2016-08-24 | 2016-08-24 |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12191A true CN106412191A (zh) | 2017-02-15 |
Family
ID=58004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15903.7A Pending CN106412191A (zh) | 2016-08-24 | 2016-08-24 |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1219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57608A (zh) * | 2018-10-22 | 2019-02-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校准系统和校准治具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79766A1 (en) * | 1999-06-21 | 2000-12-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nsing proximity by means of light |
CN102271177A (zh) * | 2011-07-18 | 2011-12-07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系统 |
CN103581394A (zh) * | 2012-08-02 | 2014-02-12 |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CN104679017A (zh) * | 2013-11-29 | 2015-06-03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自动化测试装置以及测试方法 |
CN104702790A (zh) * | 2015-03-16 | 2015-06-10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距离传感器的阈值校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2016
- 2016-08-24 CN CN201610715903.7A patent/CN10641219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79766A1 (en) * | 1999-06-21 | 2000-12-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nsing proximity by means of light |
CN102271177A (zh) * | 2011-07-18 | 2011-12-07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系统 |
CN103581394A (zh) * | 2012-08-02 | 2014-02-12 |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CN104679017A (zh) * | 2013-11-29 | 2015-06-03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自动化测试装置以及测试方法 |
CN104702790A (zh) * | 2015-03-16 | 2015-06-10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距离传感器的阈值校准方法及移动终端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57608A (zh) * | 2018-10-22 | 2019-02-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校准系统和校准治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75043B (zh) | 一种触摸屏性能检测设备 | |
CN110383038B (zh) | 用于对空气样本进行自动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047190B (zh) | 能电控的技术设备的操作方法及相应的控制设备 | |
CN106201882A (zh) | 基于Jenkins的操作系统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206133514U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6412191A (zh) |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7024475A (zh) | 基于自动光学检测程序的触摸面板自动检测设备 | |
CN107632760A (zh) | 书写笔迹圈选方法及装置、触摸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4183205B (zh) | 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测试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屏幕的方法 | |
CN105005867A (zh) | 基于施工同步的工业机械手加工不合格品统计装置及方法 | |
CN106526350A (zh) | 一种卡片测试方法和系统 | |
CN205749338U (zh) | 一种触摸屏性能检测设备 | |
CN205608105U (zh) | 一种基于图像定位的pcb板级emi测试装置 | |
CN104390982A (zh) | 一种用于smt首件检测的测试方法 | |
CN108196219A (zh) | 智能电能表抽样性能试验全自动检测系统 | |
CN208568934U (zh) | 一种触摸屏触控准确度的测试装置 | |
CN109391722A (zh) | 一种mmi功能测试系统 | |
KR100705662B1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검사장치 | |
CN103901235B (zh) | 定位装置和定位方法 | |
CN206618399U (zh) | 自动测工件高度仪 | |
CN108106674A (zh) | 一种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控制方法 | |
CN104880567A (zh) | 一种分析仪器的显示方法和分析仪器 | |
CN212229068U (zh) | 一种可视化电磁场自动化测试系统 | |
CN108072443A (zh) | 一种体重检测装置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213715391U (zh) | 一种电容触摸屏传感器电路检测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