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1475A - 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11475A CN106411475A CN201510447840.7A CN201510447840A CN106411475A CN 106411475 A CN106411475 A CN 106411475A CN 201510447840 A CN201510447840 A CN 201510447840A CN 106411475 A CN106411475 A CN 1064114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terminal
- resource
- terminal identif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08010003272 Hyaluronate lyas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150071746 Pbs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trimethylsilyl iodide Substances C[Si](C)(C)I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 Rank Indication (RI)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及装置,包括: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终端上行传输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和/或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基站通过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传输反馈信息至终端。本发明公开的反馈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在上行自主传输时使用相同资源碰撞后反馈资源重叠导致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长期演进(LTE,Long-Term Evolution)/高级长期演进(LTE-Advance/LTE-A,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系统商用的日益完善,对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the 5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技术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业内普遍认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应具有超高速率、超高容量、超高可靠性以及超低延时传输特性等特征。对于5G系统中超低时延的指标目前公认的为空口时延约1ms的数量级。
通常LTE上行数据传输在连接态时,由发送调度请求(SR,ScheduleRequest)开始,经过一系列调度请求与授权最终发送上行数据。图1为现有LTE系统上行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首先,终端(UE,User Equipment)向基站(eNB,E-UTRAN NodeB)请求上行资源,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承载SR信息;SR信息只负责告诉eNB是否有资源需求,而具体需要多少资源则由UE进一步上报存储器状态寄存器(BSR,Buffer State Register)信息告诉eNB;之后eNB发送调度授权(SG,Schedule Grant)分配资源并通知UE,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承载SG;UE接收资源分配结果的通知并传输上行数据,使用物理上行业务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承载上行数据;如果之后存在数据传输错误,UE还需要重传数据。
针对5G需求减少上行数据传输时延,目前有基于竞争(CB,Contention-Based)方式的上行数据传输,图2为现有基于竞争方式的上行传输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eNB无需针对各个UE进行调度,而是调度分配竞争资源,各个UE以竞争方式使用所分配的竞争资源,减少传输时延;此时,UE除了传输上行数据(UL data)信息以外,还需要传输自己的标识信息,如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ty),以便eNB可以判断出接收到的上行数据是来自哪个UE;eNB将反馈上行数据传输的正确ACK或错误NACK消息反馈至UE。另一种确认UE信息的方法为传输上行数据信息以外,还需要传输SR信息,由于SR是UE专有,eNB通过接收SR信息可以知道传输的上行数据是来自哪个UE。
但是上述方法中都存在不同UE使用相同资源及相同导频循环移位时的反馈问题。不同UE使用相同资源及相同导频循环移位时,反馈资源重叠,UE无法区分。当不同UE选择相同资源并且使用相同导频循环移位时,发生冲突时的几种情况如下:
发生冲突无法解出,基站不反馈,此时不同UE均发送失败;
发生冲突两个都能解出的情况不可能发生,此时,时频资源、导频循环移位都相同,基站相当于认为只有一个UE的数据;
发生冲突解出其中之一,具体而言,一种情况为基站解出其中一个UE的数据和标识信息,此时基站向解调出的UE发送ACK消息,由于反馈资源重叠,其它发送失败的UE也会收到ACK消息,即不该收到ACK消息的UE也收到了ACK消息;或者,基站仅解出其中一个UE的标识信息,此时基站向解调出的UE发送NACK消息,由于反馈资源重叠,其它UE也会收到NACK消息。
可见,在现有技术中,当不同UE使用相同资源及相同导频循环移位时,基站无法将反馈消息准确发送至正确的UE。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在上行自主传输时使用相同资源碰撞后反馈资源重叠导致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包括: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终端上行传输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和/或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基站通过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传输反馈信息至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基站对于上行传输的反馈信息的资源;终端通过所述资源从基站接收反馈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反馈传输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处理模块,用于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终端上行传输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和/或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传输反馈信息至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反馈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处理模块,用于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基站对于上行传输的反馈信息的资源;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资源从基站接收反馈信息。
在本发明中,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终端上行传输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和/或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基站通过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传输反馈信息至终端。如此,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使用相同时频资源及相同导频循环移位的终端反馈资源重叠的问题,从而保证终端在使用上行自主传输时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LTE/LTE-A系统中上行数据传输信令过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基于竞争方式的上行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终端上行传输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和/或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
其中,终端标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终端标识(UE ID)、调度请求(SR)索引、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例如,由资源位置信息通过隐含方式携带或得到)。其中,资源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Block)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
具体而言,反馈信息和/或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的确定因素除了终端标识信息以外,还包括资源位置、导频循环移位、反馈资源总数量等。终端标识信息是一种可以区分不同终端的信息,即不同终端的终端标识信息不同。通常所使用的终端标识信息有C-RNTI和UE ID,对于基于竞争方式进行上行传输时,引入了一种新的终端标识信息,即高层信令(系统信息块(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或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即该标识信息针对的是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
其中,UE ID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Number)、移动用户识别号码(MSIN,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GUTI,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临时UE识别号(TMSI,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SAE临时UE识别号(S-TMSI,SAE-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MME临时用户标识(M-TMSI,MME-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其中,IMSI为区别移动用户的标志,储存在客户识别模块(SIM,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卡中,是用于移动通信网区别移动用户的有效信息,其总长度不超过15位,使用0~9的数字。M-TMSI用于唯一识别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中的UE。
于此,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后续简称为CB_UE ID)的比特(bit)数小于C-RNTI的比特数。其中,所述竞争资源包括以下任一种:全部竞争资源、以预定资源颗粒度划分竞争资源后其中的至少一份竞争资源。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比特数亦可采用大小(size)或位数表示同等含义。
具体而言,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由于仅针对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对于所使用的竞争资源的具体情况可以进一步细分,以一定资源颗粒度划分竞争资源,由高层信令配置所有竞争资源或划分竞争资源后的其中一份或若干份上的终端的标识信息。高层信令配置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区别于所有终端都使用的标识信息(如C-RNTI、UEID),因此,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CB_UE ID的比特数较小,不仅小于C-RNTI的比特数,也小于UE ID的比特数。例如,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全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表示所有N1个终端,则CB_UE ID的比特数为位(bits),其中,表示向上取整,例如当N1=100时,CB_UE ID的比特数为7bits;高层信令配置的以一定资源颗粒度划分竞争资源后使用其中的一份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表示使用这一份竞争资源中的N2个终端,则CB_UE ID的比特数为如当N2=10时,CB_UE ID的比特数为4bits;高层信令配置的以一定资源颗粒度划分竞争资源后使用其中的多份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表示使用该多份竞争资源中的N3个终端,则CB_UE ID的比特数为如当N3=30时,CB_UE ID的比特数为5bits。
于此,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的比特数与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相同。
具体而言,基站(或终端)可以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终端标识信息,如根据PRB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隐含得到终端标识信息,而不需要额外使用高层信令配置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例如,根据竞争资源位置索引(以一定资源颗粒度划分竞争资源后重新对竞争资源进行编号,得到各个竞争资源位置索引)、PRB索引以及导频循环移位中的至少一个得到终端标识信息,该终端标识信息的比特数与上述CB_UE ID的比特数相同。
于此,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包括: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反馈信息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资源。具体而言,在计算PHICH资源位置时,至少使用终端标识信息得到具体的PHICH资源位置。
其中,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包括: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区分承载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的以下至少一项:PHICH组号、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下文简称为组内序号)。
于此,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区分承载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的以下至少一项:PHICH组号、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基站根据固定配置、预定义配置或高层信令配置(例如显示通知或隐含通知),获知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区分承载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的以下至少一项:PHICH组号、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
其中,基站根据高层信令配置,获知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区分承载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的以下至少一项:PHICH组号、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包括:基站根据系统带宽中下行总资源块数目和PHICH组数量调节因子Ng,获知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区分承载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的以下至少一项:PHICH组号、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
具体而言,PHICH资源由定义,如式(1)所示。其中,是PHICH组号,是组内序号,是上行资源分配中编号最低的PRB索引,nDMRS是上行数据传输中导频循环移位索引,是PHICH调制时使用的扩频因子。是PHICH组号总数目,其计算如式(2)所示,其中,Ng为PHICH组数量调节因子,由高层信令配置的决定,为系统带宽中下行总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数目,与系统带宽有关。IPHICH取值如式(3)所示。表示向下取整,表示向上取整,mod表示取模函数。
具体而言,以终端标识信息为C-RNTI为例,由于PRB索引和解调参考信息(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都一样,因此,通过C-RNTI增强PHICH组号和/或组内序号以进行区分。其中,通过C-RNTI增强的PHICH组号如根据式(4)确定,通过C-RNTI增强的组内序号如根据式(5)确定。
其中,nC-RNTI表示C-RNTI的取值,当终端标识信息为其他信息时,使用其他变量替换nC-RNTI,表示相应的终端标识信息的取值。
于一实施例中,选择PHICH组号和组内序号中数目较大的一个通过终端标识信息进行增强。由于PHICH组号的范围由高层信令配置的Ng决定,而Ng的取值范围为{1/6、1/2、1、2},PHICH组号同时与有关,表1所示PHICH组号取值上限PHICH组号取值为0至组内序号的范围由扩频因子决定,在标准(Normal)循环前缀(CP,CyclicPrefix)时取值为4,即组内序号取值范围为0至7。
表1 PHICH组号上限取值
表1中斜线条为分界线,分界线右侧为PHICH组号数目多于组内序号数目,分界线左侧(含分界线)为组内序号数目多于PHICH组号数目。
因此,在PHICH组号数目多于组内序号数目时,优先仅通过C-RNTI增强PHICH组号数目,组内序号不做改动;基站和终端根据和Ng可以做出判断,基站先决定PHICH资源确定方式,终端根据基站通知的和Ng也可以判断出PHICH资源确定方式(于此,属于高层信令隐含通知方式)。此时,PHICH资源确定如下:
在组内序号数目多于PHICH组号数目时,优先仅通过C-RNTI增强组内序号数目,PHICH组号不做改动;基站和终端根据和Ng可以做出判断,基站先决定PHICH资源确定方式,终端根据基站通知的和Ng也可以判断出PHICH资源确定方式(于此,属于高层信令隐含通知方式)。此时,PHICH资源确定如下:
可选地,在PHICH组号数目与组内序号数目接近时(如表1中的分界线),可以同时使用C-RNTI增强PHICH组号和组内序号,或仅增强其中之一。
除了上述实施例外,还可以根据固定配置、预定义配置或高层信令配置(显示通知)获知区分PHICH组号和/或组内序号时使用终端标识信息进行增强。
除了上述优选实施外以及通过固定配置、预定义配置或高层信令配置(显示通知)获知区分PHICH组号和/或组内序号时使用终端标识信息进行增强以外,还可以通过资源位置信息隐含得到终端标识信息,且其比特数与使用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相同,以获知使用终端标识信息区分PHICH组号和/或组内序号。
更进一步,PHICH资源确定时,PHICH组号和/或组内序号可以只与终端标识信息有关。即此时确定PHICH组号和组内序号时与PRB资源索引和导频循环移位无关,计算表达式如下:
更进一步,PHICH资源确定时,PHICH组号和/或组内序号可以只与终端标识信息和导频循环移位有关。即此时确定PHICH组号和组内序号时与PRB资源索引无关,计算表达式如下:
其中,上述表达式中各符号的说明同式(1),故于此不再赘述。
其中,优选PHICH组号和组内序号中数目较大的一个通过终端标识信息进行增强,可以区分使用相同时频资源及相同导频循环移位的不同UE,进而不同UE根据各自的终端标识信息(如C-RNTI)在不同的PHICH资源上解调来自基站的反馈信息。
于此,所确定的PHICH资源为总PHICH资源中除传统(legacy)UE或非竞争传输终端所使用的PHICH资源以外的资源。
具体而言,对于式(4)和式(5),还需要考虑与legacy UE的资源冲突的问题,优选方式为直接区分PHICH资源,所确定的PHICH资源为总PHICH资源中除legacy UE或非竞争传输终端所使用的PHICH资源以外的资源,即将一组PHICH组号和/或组内序号留给基于竞争方式传输的UE使用,例如可以称之为ePHICH资源区域。另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新的PHICH资源区域承载多个终端的ACK/NACK信息,通过ACK/NACK信息的位置顺序区分各个使用竞争方式进行上行自主传输的终端。
于此,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终端上行传输所对应的反馈信息,且所述反馈信息通过PHICH资源传输。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反馈上行数据传输的正确和/或错误信息(即ACK/NACK信息)以及终端标识信息;或者,使用终端标识信息进行加扰序列初始化处理后的ACK/NACK信息。
于一实施例中,ACK/NACK信息通过终端标识信息进行加扰序列初始化。具体而言,PHICH信道承载内容(如ACK/NACK信息)调制符号扩频时在乘以正交序列的同时还进行加扰其中,d(i)为PHICH信道中复值调制符号经过扩频后的调制符号,w(i)为用于PHICH调制过程的正交序列,z(i)为PHICH信道中比特块经过星座调制后的复值调制符号,c(i)为加扰序列,且加扰序列初始值的计算涉及终端标识信息,以C-RNTI为例,其中,ns为时隙号,为小区标识号;nRNTI为C-RNTI的取值;以CB_UE ID为例,取值表示为或nCB_UE ID,加扰序列初始化值为:
或者,
其中,加扰参数中引入终端标识信息后可以保证相同时频资源、相同组号及组内序号的不同UE中,只有终端标识信息(如C-RNTI)正确的UE才能解调出属于自己的反馈信息。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PHICH资源承载的反馈信息包含ACK/NACK信息及终端标识信息。
具体而言,在原有的ACK/NACK信息基础上,增加终端标识信息。例如,使用1bit的ACK/NACK+16bit的C-RNTI作为ACK传输的信源,信道编码为24bit,采用正交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映射至12资源单位(RE,Resource Element),对应至PHICH占用的3资源单位组(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且与legacy PHICH资源不共用;或者,使用CB_UE ID来降低码率,CB_UE ID的比特数比C-RNTI的比特数小。
其中,反馈信息中引入终端标识信息后,可以保证相同时频资源、相同组号及组内序号的不同UE中,只有终端标识信息(如C-RNTI)正确的UE才能解调出属于自己的反馈信息。
于此,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反馈信息的资源包括: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反馈信息的上行授权信息。即,反馈信息通过上行授权信息(UL grant)传输,其中,反馈信息包括ACK/NACK信息和终端标识信息。其中,ACK/NACK信息可以是一个或多个UE的反馈。终端标识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一项:C-RNTI、基站(eNB)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例如,通过隐含方式得到)。资源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PRB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
具体而言,反馈信息不使用PHICH承载,而使用UL grant代替PHICH发送反馈信息。例如,UL grant仅传输反馈信息。终端标识信息以C-RNTI为例,反馈信息至少包含ACK/NACK信息和终端标识信息(如RNTI值、根据资源位置信息隐含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其中,资源位置信息包括:PRB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其中,ACK/NACK信息作为独立信源。终端标识信息可以作为独立信源,或者作为UL grant中循环冗余校验码(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的加扰序列,此时UL grant的大小(size)(即,UL grant含有的比特数目)远小于现有UL grant的size,可以触发终止传输或重传。或者,UL grant除了包含反馈信息以外也包含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即,此时基站对于该终端不再使用上行自主传输方式,改用调度方式。另外,终端标识信息还可以是UE ID或CB_UE ID,即,此时UL grant的size可以与现有UL grant的size相同或不同,可以触发重传或传输新的数据包。另外,还可以使用UL grant承载多个终端的ACK/NACK信息,通过ACK/NACK信息的位置顺序区分各个使用竞争方式进行上行自主传输的终端。
于一实施例中,反馈信息仅包括针对至少一个终端上行数据传输反馈的ACK信息。即UL grant仅包括ACK信息,不传输NACK信息。
具体而言,此时传输表示ACK信息的UL grant的size可以小于现有UL grant的size,或两者相同,用于表示ACK信息的同时继续触发下一个上行新数据包的传输,此时,所述UL Grant至少表示新数据包资源位置、调制方式、传输功率控制(TPC,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或者,此时,传输表示ACK信息的UL grant的size可以小于现有UL grant的size,用于表示ACK信息且终止传输。
于此,使用至少包含反馈信息(如ACK/NACK信息和终端标识信息)的UL grant代替PHICH可以做到唯一识别终端,保证使用相同时频资源及相同导频循环移位的不同UE中,只有终端标识信息正确的UE才能解调出属于自己的反馈信息。
步骤12:基站通过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传输反馈信息至终端。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终端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基站对于上行传输的反馈信息的资源。
其中,终端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C-RNTI、UE ID、SR索引、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例如,由资源位置信息通过隐含方式携带或得到);资源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PRB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关于终端标识信息的具体描述同上一实施例所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于此,于步骤2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终端根据固定配置、预定义配置或者高层信令配置(如显示通知或隐含通知),获知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关于此过程同上一实施例所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于步骤2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终端将终端标识信息作为上行控制消息(UCI)信息,与上行数据信息独立编码,一起通过PUSCH承载上行传输至基站。
具体而言,终端标识信息的比特(bit)数较少时,可以采用类似UCI信息中的ACK/NACK、秩指示(RI,Rank Indication)、信道质量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信息编码过程;终端标识信息bit数较多时,可以采用类似UCI信息中的CQI/PMI信息编码过程。对于承载于PUSCH的终端标识信息,可能含有较多bit数,类似CQI/PMI信息编码过程,根据bit数大小划分为两种编码流程:(1)终端标识信息bit数<=X,例如X为11,以基础序列进行编码,得到的编码输出为固定值,如32bit,再循环重复直到达到长度;(2)终端标识信息bit数>X,将CQI/PMI信息以数据的方式进行加CRC、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处理。最终两者都获得长度相同的bit串。
步骤22:终端通过所述资源从基站接收反馈信息。
于步骤2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终止传输、重传旧数据或传输新数据。
具体而言,终端根据接收到由PHICH承载的反馈信息,进行终止传输或重传旧数据;根据接收到由与现有size相同或小于现有size的UL grant承载的反馈信息,进行重传旧数据或传输新数据;根据接收到小于现有size的UL grant承载的反馈信息,进行终止传输或重传旧数据。
以下通过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于本实施例中,基站分配使用上行自主传输的X(如10)个终端使用Y(如2)个PRB共享资源,X个终端在Y个PRB中随机使用导频循环移位。具体而言,基站通过一个组RNTI加扰CRC的UL grant分配Y个PRB的共享资源,X个终端通过组RNTI解扰获得可以使用的Y个PRB,X个终端之间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X个终端中的UE1和UE2使用相同循环移位,由于是在同样的时刻同样的Y个PRB共享资源上传输上行数据,基站仅解调出UE1的数据和终端标识信息(如UE1的功率较强,或者UE1的信道条件较好),相当于UE2透明传输且基站没有发现UE2。
基站根据UE1的终端标识信息、所使用的PRB资源标号最低的索引以及所使用的导频循环移位,计算承载反馈ACK信息的PHICH资源。此时,由于配置的和Ng=1/2,采用仅对组内序号计算时使用终端标识信息,即
其中,关于上述式子中各符号的说明同上述实施例所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终端根据基站通知的和Ng也可以隐含判断出PHICH资源确定方式为仅组内序号计算时使用终端标识信息。
UE1在属于自己的PHICH信道资源上接收来自基站的反馈信息,并且该信息UE2无法收到,则UE2认为自己发送失败。
于本实施例中,在基站分配的共享资源中用于有低时延需求的终端进行上行自主传输,优选PHICH组号和组内序号中数目较大的一个通过终端标识信息进行增强,可以区分使用相同时频资源及相同导频循环移位的不同UE,进而根据各自的终端标识信息(如C-RNTI)在不同的PHICH资源上接收来自基站的反馈信息。如此,解决了使用相同时频资源及相同导频循环移位的终端反馈资源重叠的问题,从而保证终端在使用上行自主传输时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
实施例二
于本实施例中,基站分配使用上行自主传输的X(如100)个终端使用Y(如20)个PRB共享资源,其中Y个PRB以Y1(如4)个PRB为粒度划分为Y2(如5)份资源。具体而言,基站通过一个组RNTI加扰CRC的UL grant分配Y1个PRB的共享资源,X1(如20)个终端通过组RNTI解扰获得可以使用的Y1个PRB,并且基站还为每个终端分配了终端标识信息CB_UE ID。X1个终端之间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X1个终端在Y1个PRB中随机使用导频循环移位。类似的X2个终端在Y2个PRB中随机使用导频循环移位。
X1个终端中的UE1和UE2使用相同循环移位,由于是在同样的时刻同样的Y1个PRB共享资源上传输上行数据,基站仅解调出UE1的数据和终端标识信息(如UE1的功率较强,或者UE1的信道条件较好),相当于UE2透明传输且基站没有发现UE2。X2个终端中的UE3也使用了和UE1和UE2相同的循环移位,但是使用的资源不同,是在Y2个PRB共享资源上。基站也解调出了UE3的数据和终端标识信息。
基站根据UE1和UE3的终端标识信息、所使用的PRB资源标号最低的索引以及所使用的导频循环移位,计算承载反馈ACK的PHICH资源。此时由于配置的和Ng=1,采用仅对PHICH组号计算时使用终端标识信息,即
终端根据基站通知的和Ng也可以隐含判断出PHICH资源确定方式为仅PHICH组号计算时使用终端标识信息。
UE1在属于自己的PHICH信道资源上接收来自基站的反馈信息,并且该信息UE2无法收到,UE2认为自己发送失败。UE3在属于自己的PHICH信道资源上接收来自基站的反馈信息。并且无论UE1/UE2和UE3的终端标识信息是否一样,都可以通过PRB资源区分PHICH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站分配的共享资源中用于有低时延需求的终端进行上行自主传输,优选PHICH组号和组内序号中数目较大的一个进行通过终端标识信息增强,可以区分使用相同时频资源及相同导频循环移位的不同UE,进而根据各自的终端标识信息(如CB_UE ID)在不同的PHICH资源上接收来自基站的反馈信息。如此,解决了使用相同时频资源及相同导频循环移位的终端反馈资源重叠的问题,从而保证终端在使用上行自主传输时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
实施例三
于本实施例中,基站分配使用上行自主传输的X(如10)个终端使用Y(如10)个PRB共享资源,X个终端在Y个PRB中随机使用导频循环移位。具体而言,基站通过一个组RNTI加扰CRC的UL grant分配Y个PRB的共享资源,X个终端通过组RNTI解扰获得可以使用的Y个PRB,X个终端之间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各终端以Y1(如2)个PRB的粒度使用共享资源。
X个终端中的UE1使用了该共享资源中第2个Y1大小的共享资源,由于无线信道传输的不确定性(小尺度衰落),基站仅解调出UE1的数据但并未解调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如C-RNTI独立编码传输时,C-RNTI解调错误;或者SR独立发送时,SR解调错误),此时基站需要反馈ACK。
此时基站根据资源位置信息隐含得到终端标识信息,如根据使用的共享资源Y1的编号确定终端标识信息,如得到CB_UE ID。
基站根据UE1的终端标识信息以及所使用的PRB资源标号最低的索引以及所使用的导频循环移位,计算承载反馈ACK的PHICH资源。此时由于配置的和Ng=1,采用仅对PHICH组号计算时使用终端标识信息,即
终端根据基站通知的和Ng也可以隐含判断出PHICH资源确定方式为仅PHICH组号计算时使用终端标识信息。
UE1根据资源位置信息隐含得到终端标识信息并且在属于自己的PHICH信道资源上接收来自基站的反馈信息。
通过本实施例,在基站分配的共享资源中用于有低时延需求的终端进行上行自主传输,根据资源位置隐含得到终端标识信息,可以区分使用相同时频资源内不同竞争资源的UE,进而根据各自的终端标识信息(如CB_UE ID)在不同的PHICH资源上接收来自基站的反馈信息。如此,解决了使用竞争共享资源时未获得终端标识信息的问题,从而保证终端在使用上行自主传输时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
实施例四
于本实施例中,基站分配使用上行自主传输的X(如10)个终端使用Y(如2)个PRB共享资源,X个终端在Y个PRB中随机使用导频循环移位。具体而言,基站通过一个组RNTI加扰CRC的UL grant分配Y个PRB的共享资源,X个终端通过组RNTI解扰获得可以使用的Y个PRB,基站还为X个终端分配了终端标识信息CB_UE ID以及配置了第二反馈资源(使用相同循环移位和相同共享资源对应相同的第二反馈资源),X个终端之间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X个终端中的UE1和UE2使用相同循环移位,由于是在同样的时刻同样的Y个PRB共享资源上传输上行数据,基站仅解调出UE1的数据和终端标识信息(如UE1的功率较强,或者UE1的信道条件较好),相当于UE2透明传输且基站没有发现UE2。
基站根据UE1的终端标识信息确定反馈信息,根据所使用的PRB资源标号最低的索引以及所使用的导频循环移位,计算承载反馈ACK的PHICH资源。此时确定的PHICH反馈资源对于UE1和UE2来说是一样的,都没有使用终端标识信息,即
但是基站给UE1反馈的ACK信息还增加了终端标识信息CB_UE ID,其中ACK信息与CB_UE ID信息均作为信源发送给终端。编码调制过程不限,例如,使用里德-穆勒(RM,Reed Muller)码或咬尾卷积码(TBCC,tail-biting convolutional code)编码后使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BinaryPhase Shift Keying)或QPSK调制占用12RE,即3REG,与legacy PHICH不共用。即不使用通过PHICH组号和组内序号计算出的legacy PHICH资源。
UE1和UE2在legacy PHICH资源上没有接收来自基站的反馈信息,在第二反馈资源上收到来自基站的反馈信息,经过解码结合终端标识信息确认,该反馈ACK信息是基站发送给UE1的,UE2认为自己发送失败。
通过本实施例,在基站分配的共享资源中用于有低时延需求的终端进行上行自主传输,根据终端标识信息增强反馈信息,可以区分使用相同时频资源及相同导频循环移位的不同UE,进而根据各自的终端标识信息(如CB_UE ID)在相同的PHICH资源上接收来自基站的反馈信息并判断是否是该终端的。如此,解决了使用相同时频资源及相同导频循环移位的终端反馈资源重叠的问题,从而保证终端在使用上行自主传输时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
实施例五
于本实施例中,基站分配使用上行自主传输的X(如10)个终端使用Y(如2)个PRB共享资源,X个终端在Y个PRB中随机使用导频循环移位。具体而言,基站通过一个组RNTI加扰CRC的UL grant分配Y个PRB的共享资源,X个终端通过组RNTI解扰获得可以使用的Y个PRB,X个终端之间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X个终端中的UE1和UE2使用相同循环移位,由于是在同样的时刻同样的Y个PRB共享资源上传输上行数据,基站仅解调出UE1的数据和终端标识信息(如UE1的功率较强,或者UE1的信道条件较好),相当于UE2透明传输且基站没有发现UE2。
基站通过解调该终端的上行数据信息发现其后续还有低时延需求的数据信息,因此基站根据UE1的终端标识信息使用UL grant反馈ACK并且同时调度其后续数据。
UE1接收来自基站的调度信息,其中含有反馈信息ACK,并且还含有调度后续数据的调度信息。相应地,UE2无法收到该信息,并且在PHICH资源上由于基站没有发送反馈,因此,UE2什么也没有收到,UE2认为自己发送失败。
通过本实施例,在基站分配的共享资源中用于有低时延需求的终端进行上行自主传输,基站使用含有反馈信息和终端标识信息以及调度信息的ULgrant向终端进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如此,解决了使用相同时频资源及相同导频循环移位的终端反馈资源重叠的问题,从而保证终端在使用上行自主传输时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
实施例六
于本实施例中,基站分配使用上行自主传输的X(如10)个终端使用Y(如10)个PRB共享资源,X个终端在Y个PRB中随机使用导频循环移位。具体而言,基站通过一个组RNTI加扰CRC的UL grant分配Y个PRB的共享资源,X个终端通过组RNTI解扰获得可以使用的Y个PRB,X个终端之间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各终端以Y1(如2)个PRB的粒度使用共享资源。
X个终端中的UE1使用了该共享资源中第2个Y1大小的共享资源,并且仅是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中的第一个数据包,由于无线信道传输的不确定性(小尺度衰落),基站仅解调出UE1的数据但并未解调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如C-RNTI独立编码传输时,C-RNTI解调错误;或者SR独立发送时,SR解调错误),此时基站需要反馈ACK。
基站通过解调该终端的上行数据信息发现其后续还有低时延需求的数据信息,因此,基站根据UE1的终端标识信息加扰CRC,使用UL grant反馈ACK并且同时调度其后续数据。此时,基站根据资源位置信息隐含得到终端标识信息,如根据使用的共享资源Y1的编号确定终端标识信息,如得到CB_UE ID。
UE1接收来自基站的调度信息,终端根据自己使用的共享资源Y1的编号,隐含得到终端标识信息,解调出UL grant,其中含有反馈信息ACK,并且还含有调度后续数据的调度信息。
通过本实施例,在基站分配的共享资源中用于有低时延需求的终端进行上行自主传输,基站使用含有反馈信息、根据资源位置隐含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以及调度信息的UL grant向终端传输反馈信息,如此,解决了使用竞争共享资源时未获得终端标识信息进而无法传输调度信息的问题,从而保证终端在使用上行自主传输时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及调度信息。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馈传输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处理模块,用于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终端上行传输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和/或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传输所述反馈信息至终端。
其中,终端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C-RNTI、UE ID、SR索引、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资源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PRB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
于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用于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包括: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其中,反馈信息包括:
终端标识信息以及反馈上行数据传输的ACK和/或NACK信息;或者,
使用终端标识信息进行加扰序列初始化处理后的反馈上行数据传输的ACK和/或NACK信息。
于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用于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包括: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反馈信息的上行授权信息。其中,反馈信息包括:终端标识信息以及针对至少一个终端上行数据传输反馈的ACK和/或NACK信息,其中,终端标识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一种:C-RNTI、基站eNB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其中,资源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PRB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馈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处理模块,用于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基站对于上行传输的反馈信息的资源;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资源从基站接收反馈信息。
其中,终端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C-RNTI、UE ID、SR索引、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资源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PRB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
于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终止传输、重传旧数据或传输新数据。
于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终端标识信息作为UCI信息,与上行数据信息独立编码,一起通过PUSCH承载上行传输至基站。
于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固定配置、预定义配置或者高层信令配置,获知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
此外,关于上述装置的具体处理流程同上述方法所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31)
1.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终端上行传输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和/或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
所述基站通过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传输所述反馈信息至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终端标识UE ID、调度请求SR索引、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所述资源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物理资源块PRB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的比特bit数小于C-RNTI的比特数,其中,所述竞争资源包括以下任一种:全部竞争资源、以预定资源颗粒度划分竞争资源后其中的至少一份竞争资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的比特数与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包括:所述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资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包括:所述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区分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的以下至少一项:PHICH组号、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区分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的以下至少一项:PHICH组号、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根据固定配置、预定义配置或高层信令配置,获知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区分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的以下至少一项:PHICH组号、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高层信令配置,获知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区分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的以下至少一项:PHICH组号、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包括:所述基站根据系统带宽中下行总资源块RB数目和PHICH组数量调节因子Ng,获知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区分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的以下至少一项:PHICH组号、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基站根据和Ng判断出PHICH组号数目多于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数目时,PHICH组号和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分别为:
其中,为PHICH组号,为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为上行资源分配中编号最低的物理资源块PRB索引,nDMRS为上行数据传输中导频循环移位索引,nC-RNTI为C-RNTI的取值,为PHICH组号总数目,为PHICH调制时使用的扩频因子,IPHICH的取值为0或1,表示向下取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基站根据和Ng判断出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数目多于PHICH组号数目时,PHICH组号和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分别为:
其中,为PHICH组号,为组内正交序列索引号,为上行资源分配中编号最低的物理资源块PRB索引,nDMRS为上行数据传输中导频循环移位索引,nC-RNTI为C-RNTI的取值,为PHICH组号总数目,为PHICH调制时使用的扩频因子,IPHICH的取值为0或1,表示向下取整。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PHICH资源为总PHICH资源中除传统legacy终端或非竞争传输终端所使用的PHICH资源以外的资源。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
终端标识信息以及反馈上行数据传输的正确ACK和/或错误NACK信息;或者,
使用终端标识信息进行加扰序列初始化处理后的反馈上行数据传输的ACK和/或NACK信息。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包括:
所述基站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上行授权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
终端标识信息以及针对至少一个终端上行数据传输反馈的ACK和/或NACK信息,其中,终端标识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一种:C-RNTI、基站eNB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其中,资源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PRB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仅包括针对至少一个终端上行数据传输反馈的ACK信息。
16.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基站对于上行传输的反馈信息的资源;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资源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反馈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终端标识UE ID、调度请求SR索引、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所述资源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物理资源块PRB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资源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反馈信息之后,还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终止传输、重传旧数据或传输新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基站对于上行传输的反馈信息的资源之前,还包括:终端将终端标识信息作为上行控制消息UCI信息,与上行数据信息独立编码,一起通过物理上行业务信道PUSCH承载上行传输至基站。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基站对于上行传输的反馈信息的资源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根据固定配置、预定义配置或者高层信令配置,获知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
21.一种反馈传输装置,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终端上行传输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和/或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传输所述反馈信息至终端。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终端标识UE ID、调度请求SR索引、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所述资源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物理资源块PRB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包括: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PHICH资源。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
终端标识信息以及反馈上行数据传输的ACK和/或NACK信息;或者,
使用终端标识信息进行加扰序列初始化处理后的反馈上行数据传输的ACK和/或NACK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包括: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上行授权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
终端标识信息以及针对至少一个终端上行数据传输反馈的ACK和/或NACK信息,其中,终端标识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一种:C-RNTI、基站eNB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其中,资源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PRB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
27.一种反馈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基站对于上行传输的反馈信息的资源;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资源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反馈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终端标识UE ID、调度请求SR索引、高层信令配置的使用竞争资源的终端的标识信息、根据资源位置信息得到的终端标识信息;所述资源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物理资源块PRB索引、导频循环移位、竞争资源位置索引。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终止传输、重传旧数据或传输新数据。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终端标识信息作为上行控制消息UCI信息,与上行数据信息独立编码,一起通过物理上行业务信道PUSCH承载上行传输至基站。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固定配置、预定义配置或者高层信令配置,获知至少根据终端标识信息确定承载所述反馈信息的资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47840.7A CN106411475B (zh) | 2015-07-27 | 2015-07-27 | 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6/089918 WO2017016388A1 (zh) | 2015-07-27 | 2016-07-13 | 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47840.7A CN106411475B (zh) | 2015-07-27 | 2015-07-27 | 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11475A true CN106411475A (zh) | 2017-02-15 |
CN106411475B CN106411475B (zh) | 2019-05-24 |
Family
ID=57884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47840.7A Active CN106411475B (zh) | 2015-07-27 | 2015-07-27 | 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11475B (zh) |
WO (1) | WO2017016388A1 (zh)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54191A1 (zh) * | 2016-09-26 | 2018-03-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08737035A (zh) * | 2017-04-17 | 2018-11-02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自主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9019055A1 (zh) * | 2017-07-26 | 2019-01-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WO2019029240A1 (zh) * | 2017-08-11 | 2019-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加扰、解扰方法及装置 |
CN109792332A (zh) * | 2017-09-29 | 2019-05-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反馈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WO2019137249A1 (zh) * | 2018-01-12 | 2019-07-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和sr状态确定方法及设备 |
WO2019154330A1 (zh) * | 2018-02-09 | 2019-08-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351748A (zh) * | 2018-04-03 | 2019-10-18 |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 用于行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装置及基站 |
WO2020001607A1 (zh) * | 2018-06-29 | 2020-0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加扰方法及相关设备 |
WO2020034220A1 (zh) * | 2018-08-17 | 2020-02-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
CN110933768A (zh) * | 2019-12-09 | 2020-03-27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响应方法 |
CN110999337A (zh) * | 2019-11-06 | 2020-04-1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反馈序列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294945A (zh) * | 2019-04-26 | 2020-06-16 |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信息传输方法及用户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345086A (zh) * | 2017-09-15 | 2020-06-2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CN112088509A (zh) * | 2018-05-09 | 2020-12-1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码块组的自主上行链路传输 |
CN113424473A (zh) * | 2019-02-14 | 2021-09-21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通信系统的harq反馈技术 |
US12132589B2 (en) | 2018-06-29 | 2024-10-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scrambl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227394A1 (zh) * | 2017-06-13 | 2018-1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下行反馈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CN109964432B (zh) * | 2017-10-27 | 2020-04-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多比特信息复用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2887060B (zh) * | 2017-12-26 | 2022-12-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反馈资源的确定方法、ue、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708144B (zh) * | 2018-07-10 | 2023-03-2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0339A (zh) * | 2011-04-29 | 2011-08-3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2238737A (zh) * | 2011-07-21 | 2011-11-0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Ack/nack/sr资源映射方法和设备 |
US20110317653A1 (en) * | 2009-03-31 | 2011-12-29 | Yeong Hyeon Kwon |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to up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CN103220081A (zh) * | 2012-01-21 | 2013-07-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冲突检测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
US20140198730A1 (en) * | 2013-01-11 | 2014-07-17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Device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CN103973397A (zh) * | 2013-01-29 | 2014-08-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Ack/nack信息的发送及接收方法、基站及终端 |
-
2015
- 2015-07-27 CN CN201510447840.7A patent/CN106411475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7-13 WO PCT/CN2016/089918 patent/WO201701638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317653A1 (en) * | 2009-03-31 | 2011-12-29 | Yeong Hyeon Kwon |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to up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CN102170339A (zh) * | 2011-04-29 | 2011-08-3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2238737A (zh) * | 2011-07-21 | 2011-11-0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Ack/nack/sr资源映射方法和设备 |
CN103220081A (zh) * | 2012-01-21 | 2013-07-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冲突检测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
US20140198730A1 (en) * | 2013-01-11 | 2014-07-17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Device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CN103973397A (zh) * | 2013-01-29 | 2014-08-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Ack/nack信息的发送及接收方法、基站及终端 |
Cited B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54191A1 (zh) * | 2016-09-26 | 2018-03-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US10757725B2 (en) | 2016-09-26 | 2020-08-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Grant-free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CN108737035A (zh) * | 2017-04-17 | 2018-11-02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自主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737035B (zh) * | 2017-04-17 | 2021-09-03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自主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9019055A1 (zh) * | 2017-07-26 | 2019-01-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US10931358B2 (en) | 2017-07-26 | 2021-02-23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US20190069284A1 (en) | 2017-08-11 | 2019-02-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Signal scramb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ignal descramb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10973020B2 (en) | 2017-08-11 | 2021-04-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ignal scramb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ignal descramb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10838855A (zh) * | 2017-08-11 | 2020-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加扰、解扰方法及装置 |
WO2019029240A1 (zh) * | 2017-08-11 | 2019-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加扰、解扰方法及装置 |
US10912080B2 (en) | 2017-08-11 | 2021-02-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ignal scramb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ignal descramb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11345086B (zh) * | 2017-09-15 | 2023-08-15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CN111345086A (zh) * | 2017-09-15 | 2020-06-2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CN109792332A (zh) * | 2017-09-29 | 2019-05-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反馈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9792332B (zh) * | 2017-09-29 | 2020-09-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反馈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WO2019137249A1 (zh) * | 2018-01-12 | 2019-07-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和sr状态确定方法及设备 |
WO2019154330A1 (zh) * | 2018-02-09 | 2019-08-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351748A (zh) * | 2018-04-03 | 2019-10-18 |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 用于行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装置及基站 |
CN112088509A (zh) * | 2018-05-09 | 2020-12-1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码块组的自主上行链路传输 |
US11800516B2 (en) | 2018-05-09 | 2023-10-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de block group-based 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 |
WO2020001607A1 (zh) * | 2018-06-29 | 2020-0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加扰方法及相关设备 |
US12132589B2 (en) | 2018-06-29 | 2024-10-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scrambl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WO2020034220A1 (zh) * | 2018-08-17 | 2020-02-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
US12004014B2 (en) | 2018-08-17 | 2024-06-0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13424473A (zh) * | 2019-02-14 | 2021-09-21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通信系统的harq反馈技术 |
CN111294945A (zh) * | 2019-04-26 | 2020-06-16 |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信息传输方法及用户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2058685B2 (en) | 2019-04-26 | 2024-08-06 | Beijing Uniso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 Uplin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CN110999337A (zh) * | 2019-11-06 | 2020-04-1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反馈序列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933768A (zh) * | 2019-12-09 | 2020-03-27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响应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7016388A1 (zh) | 2017-02-02 |
CN106411475B (zh) | 2019-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11475B (zh) | 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及装置 | |
EP3275255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ment for harq with channel repetitions | |
US930671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an 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3973397B (zh) | Ack/nack信息的发送及接收方法、基站及终端 | |
US8934417B2 (en) |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US9641301B2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JP6423079B2 (ja) | Harqプロセス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フレキシブルな設定 | |
CN108347760B (zh) | 一种上行信道的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 |
KR20170128209A (ko) | 저비용 사용자 장비들을 위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들의 전송 | |
EP3297353B1 (en) |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ind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EP2656678B1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cknowledgement of contention-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5940629A (zh) | 增强harq机制的方法 | |
EP2903312A1 (en) | Trunking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EP3331308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 |
US1200417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group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
CN107371270B (zh) | 一种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9792330B (zh) |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JP6168150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無線装置、通信方法 | |
US20190140774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ck/nack in network requiring highly reliable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for | |
CN108632885B (zh) | 缓存器状态报告发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6762308A (zh) | 用于harq-ack码本确定的方法及设备 | |
RU2693923C2 (ru) | Управление ресурсами канала трафика пакетных данных в развитии стандарта gsm - технология фиксированного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