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0550A - 一种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0550A
CN106410550A CN201610930554.0A CN201610930554A CN106410550A CN 106410550 A CN106410550 A CN 106410550A CN 201610930554 A CN201610930554 A CN 201610930554A CN 106410550 A CN106410550 A CN 106410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ine
interface
charging data
electric energy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05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泓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shi Zh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shi Zh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shi Zh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shi Zh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305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05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0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05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01R31/065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with built-in electric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01R27/02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处理方法,所述充电数据线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连接线和电源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设于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所述电源接口设于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接口用于连接终端,使所述终端在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电源时进行充电;所述第二接口用于连接耳机,使所述充电数据线在连接电源时为所述耳机供电。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接口与终端连接,能够为终端充电;同时通过第二接口与耳机连接,能够向耳机发送或接收语音数据,使得智能终端能够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智能终端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简化智能终端的外部接口,将各外部接口统一化,采用相同的外部接口。目前多家厂商将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和耳机接口进行了统一处理,采用同一个外部接口,既可以连接充电线进行充电,也可以连接耳机接打电话或听音乐等。
但是随着智能终端功能的完善,很多用户需要依赖智能终端进行学习、资料查阅等等,因此导致智能终端的电量消耗较为快速,当用户需要使用耳机接打重要电话或收听重要音频时,电量不足,则现有的智能终端无法完成。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智能终端采用同一个外部接口进行充电或使用耳机,无法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智能终端采用同一个外部接口进行充电或使用耳机,无法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数据线,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连接线和电源接口;
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设于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
所述电源接口设于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接口用于连接终端,使所述终端在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电源时进行充电;
所述第二接口用于连接耳机,使所述充电数据线在连接电源时为所述耳机供电。
可选地,所述充电数据线还包括接口外壳;
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连接线分别穿设于所述接口外壳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为type A接口、type B接口或type C接口的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数据线,通过第一接口与终端连接,能够为终端充电;同时通过第二接口与耳机连接,能够向耳机发送或接收语音数据,使得智能终端能够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的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电源提供的电能,并根据预设电能分配策略将所述电能分为充电电能和供电电能;
将所述充电电能通过充电数据线的第一接口传输至终端进行充电,将所述供电电能通过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第二接口传输至耳机进行供电。
可选地,所述预设电能分配策略为根据耳机的工作功率确定耳机的供电电能,并根据电源提供的电能和所述供电电能,确定用于终端充电的充电电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处理方法,通过第一接口与终端连接,能够为终端充电;同时通过第二接口与耳机连接,能够向耳机发送或接收语音数据,使得智能终端能够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的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与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的引脚数量,确定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
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其中,所述两用数据线为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的数据线。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确定所述终端对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电源分配策略为仅充电,并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处理方法,通过第一接口与终端连接,能够为终端充电;同时通过第二接口与耳机连接,能够向耳机发送或接收语音数据,使得智能终端能够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的处理装置,包括:
电能分配模块,用于接收电源提供的电能,并根据预设电能分配策略将所述电能分为充电电能和供电电能;
电能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电能通过充电数据线的第一接口传输至终端进行充电,将所述供电电能通过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第二接口传输至耳机进行供电。
可选地,所述电能分配模块中的所述预设电能分配策略为根据耳机的工作功率确定耳机的供电电能,并根据电源提供的电能和所述供电电能,确定用于终端充电的充电电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处理装置,通过第一接口与终端连接,能够为终端充电;同时通过第二接口与耳机连接,能够向耳机发送或接收语音数据,使得智能终端能够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的处理装置,包括:
类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的引脚数量,确定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其中,所述两用数据线为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的数据线。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确定所述终端对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电源分配策略为仅充电,并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处理装置,通过第一接口与终端连接,能够为终端充电;同时通过第二接口与耳机连接,能够向耳机发送或接收语音数据,使得智能终端能够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数据线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逻辑框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终端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数据线,包括:第一接口101、第二接口102、连接线103和电源接口104;
所述第一接口101和所述第二接口102设于所述连接线103的第一端;
所述电源接口104设于所述连接线103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接口101用于连接终端,使所述终端在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电源时进行充电;
所述第二接口102用于连接耳机,使所述充电数据线在连接电源时为所述耳机供电。
其中,所述第二接口102也可以连接音响等播放设备。
举例来说,现有的部分智能设备只配备了一个TYPE-C接口用于连接数字耳机,同时去掉了原来的3.5mm模拟耳机接口,使得用户无法一边充电一边听歌。本实施例通过使用如图2所示的直角TYPE-C数据线的方式,在此直角的一个侧面(TYPE-C公口101的后面)加入一个TYPE-C母口102,用于连接TYPE-C耳机。具有充电功能的直角接口数据线包含TYPE-C公口101和TYPE-C母口102两个接口,还包含直角接口外壳105。将耳机插入数据线TYPE-C母口102,将TYPE-C公口101插入智能设备的TYPE-C接口,再将连接线103另一侧的电源接口连接电源,这样,就可以实现边充电边听歌的功能。
此外,现有技术中耳机的供电由终端的电池提供,因此,当用户长期使用耳机时,对于终端的电池是一个较大的开销。而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连接所述充电数据线时,耳机的供电直接由充电数据线提供,无需消耗终端的电池,因此能够节省终端的电池消耗。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接口与终端连接,能够为终端充电;同时通过第二接口与耳机连接,能够向耳机发送或接收语音数据,使得智能终端能够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数据线,包括:第一接口101、第二接口102、连接线103、电源接口104和接口外壳105;
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连接线分别穿设于所述接口外壳的侧面。
通过在充电数据线中设置接口外壳,便于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为typeA接口、type B接口或type C接口的一种。
通过将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选择为type A接口、type B接口或type C接口的一种,能够增加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接口选择,以适应更多的接口。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使用上述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的处理方法,包括:
S301、接收电源提供的电能,并根据预设电能分配策略将所述电能分为充电电能和供电电能。
具体地,充电数据线与电源连接,接收电源提供的电能,然后根据预设电能分配策略将所述电能分为充电电能和供电电能。
其中,所述预设电能分配策略为根据耳机的电能使用情况和终端的充电情况预先设置的电能分配策略。
S302、将所述充电电能通过充电数据线的第一接口传输至终端进行充电,将所述供电电能通过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第二接口传输至耳机进行供电。
具体地,耳机的电能由充电数据线直接将电源的电能分配至耳机,无需通过终端的电池提供,节省了终端的电池的消耗。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接口与终端连接,能够为终端充电;同时通过第二接口与耳机连接,能够向耳机发送或接收语音数据,使得智能终端能够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预设电能分配策略为根据耳机的工作功率确定耳机的供电电能,并根据电源提供的电能和所述供电电能,确定用于终端充电的充电电能。
举例来说,耳机的工作功率为1瓦,电源提供的电能为100瓦,则用于终端充电的充电电能为99瓦。
通过根据耳机的工作功率来确定预设电能分配策略,能够快速确定预设电能分配策略。
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使用上述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的处理方法,包括:
S401、根据与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的引脚数量,确定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
其中,当现有的充电数据线与终端连接时,仅连接3个引脚,其中一个接正极,一个接负极,另一个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数据线除了上述3个引脚,还需要连接其它的引脚,以与耳机进行连接。因此,可根据与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的引脚数量,来确定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若连接3个引脚,则为现有的充电数据线;若大于3个引脚,则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数据线。
S402、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其中,所述两用数据线为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的数据线。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接口与终端连接,能够为终端充电;同时通过第二接口与耳机连接,能够向耳机发送或接收语音数据,使得智能终端能够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使用上述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的处理方法,包括:
S501、根据与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的引脚数量,确定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
S502、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确定所述终端对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电源分配策略为仅充电,并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其中,当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时,表示终端为充电状态,且充电数据线连接的耳机的供电无需由终端的电池提供,因此终端对充电数据线的电源分配策略为仅充电,无需供电,则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其中,S501与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的S401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确定终端对充电数据线的电源分配策略,能够确定终端的电池的分配情况,且终端的电池无需向耳机供电,节省了电池的消耗。
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的处理装置,包括:电能分配模块601和电能传输模块602,其中:
所述电能分配模块601用于接收电源提供的电能,并根据预设电能分配策略将所述电能分为充电电能和供电电能;
所述电能传输模块602用于将所述充电电能通过充电数据线的第一接口传输至终端进行充电,将所述供电电能通过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第二接口传输至耳机进行供电。
具体地,所述电能分配模块601接收电源提供的电能,并根据预设电能分配策略将所述电能分为充电电能和供电电能;所述电能传输模块602将所述充电电能通过充电数据线的第一接口传输至终端进行充电,将所述供电电能通过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第二接口传输至耳机进行供电。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接口与终端连接,能够为终端充电;同时通过第二接口与耳机连接,能够向耳机发送或接收语音数据,使得智能终端能够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
进一步地,在上述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电能分配模块601中的所述预设电能分配策略为根据耳机的工作功率确定耳机的供电电能,并根据电源提供的电能和所述供电电能,确定用于终端充电的充电电能。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充电处理装置的原理和技术效果与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上述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的处理装置,包括:类型确定模块701和处理模块702,其中:
所述类型确定模块701用于根据与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的引脚数量,确定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
所述处理模块702用于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其中,所述两用数据线为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的数据线。
具体地,所述类型确定模块701根据与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的引脚数量,确定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所述处理模块702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接口与终端连接,能够为终端充电;同时通过第二接口与耳机连接,能够向耳机发送或接收语音数据,使得智能终端能够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
进一步地,在上述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处理模块702进一步用于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确定所述终端对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电源分配策略为仅充电,并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充电处理装置的原理和技术效果与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8,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01、存储器(memory)8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03和总线804;
其中,
所述处理器801、存储器802、通信接口803通过所述总线8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通信接口803用于该电子设备与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所述处理器8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8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
接收电源提供的电能,并根据预设电能分配策略将所述电能分为充电电能和供电电能;
将所述充电电能通过充电数据线的第一接口传输至终端进行充电,将所述供电电能通过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第二接口传输至耳机进行供电。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
接收电源提供的电能,并根据预设电能分配策略将所述电能分为充电电能和供电电能;
将所述充电电能通过充电数据线的第一接口传输至终端进行充电,将所述供电电能通过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第二接口传输至耳机进行供电。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
接收电源提供的电能,并根据预设电能分配策略将所述电能分为充电电能和供电电能;
将所述充电电能通过充电数据线的第一接口传输至终端进行充电,将所述供电电能通过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第二接口传输至耳机进行供电。
参照图9,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901、存储器(memory)9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903和总线904;
其中,
所述处理器901、存储器902、通信接口903通过所述总线9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通信接口903用于该智能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所述处理器9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9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
根据与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的引脚数量,确定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
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其中,所述两用数据线为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的数据线。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
根据与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的引脚数量,确定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
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其中,所述两用数据线为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的数据线。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
根据与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的引脚数量,确定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
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其中,所述两用数据线为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的数据线。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充电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连接线和电源接口;
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设于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
所述电源接口设于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接口用于连接终端,使所述终端在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电源时进行充电;
所述第二接口用于连接耳机,使所述充电数据线在连接电源时为所述耳机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数据线还包括接口外壳;
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连接线分别穿设于所述接口外壳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为type A接口、type B接口或type C接口的一种。
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电源提供的电能,并根据预设电能分配策略将所述电能分为充电电能和供电电能;
将所述充电电能通过充电数据线的第一接口传输至终端进行充电,将所述供电电能通过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第二接口传输至耳机进行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电能分配策略为根据耳机的工作功率确定耳机的供电电能,并根据电源提供的电能和所述供电电能,确定用于终端充电的充电电能。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与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的引脚数量,确定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
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其中,所述两用数据线为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的数据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确定所述终端对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电源分配策略为仅充电,并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能分配模块,用于接收电源提供的电能,并根据预设电能分配策略将所述电能分为充电电能和供电电能;
电能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电能通过充电数据线的第一接口传输至终端进行充电,将所述供电电能通过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第二接口传输至耳机进行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分配模块中的所述预设电能分配策略为根据耳机的工作功率确定耳机的供电电能,并根据电源提供的电能和所述供电电能,确定用于终端充电的充电电能。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类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的引脚数量,确定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其中,所述两用数据线为同时进行充电和使用耳机的数据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类型为两用数据线,则确定所述终端对所述充电数据线的电源分配策略为仅充电,并接收所述充电数据线发送的充电电能,将所述终端输出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充电数据线。
CN201610930554.0A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64105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0554.0A CN106410550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0554.0A CN106410550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0550A true CN106410550A (zh) 2017-02-15

Family

ID=58013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0554.0A Pending CN106410550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05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559A (zh) * 2017-08-29 2018-01-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Type‑C接口充电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36866A1 (en) * 2007-03-31 2008-10-02 Yungs Group, Inc. Multifuncional connection cord for multimedia device
CN201188444Y (zh) * 2008-04-24 2009-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充电和耳机功能的数据线
CN201623513U (zh) * 2010-01-28 2010-11-03 深圳市祈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分配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5703185A (zh) * 2016-02-18 2016-06-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转接头
CN105896221A (zh) * 2016-05-17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器和双面磁吸式转换组件
CN105954614A (zh) * 2016-04-28 2016-09-2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提示数据线类型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5666410U (zh) * 2016-06-01 2016-10-26 陈质冉 一种Type‑C转接头
CN106058553A (zh) * 2016-05-17 2016-10-26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器和双面磁吸式转换组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36866A1 (en) * 2007-03-31 2008-10-02 Yungs Group, Inc. Multifuncional connection cord for multimedia device
CN201188444Y (zh) * 2008-04-24 2009-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充电和耳机功能的数据线
CN201623513U (zh) * 2010-01-28 2010-11-03 深圳市祈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分配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5703185A (zh) * 2016-02-18 2016-06-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转接头
CN105954614A (zh) * 2016-04-28 2016-09-2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提示数据线类型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896221A (zh) * 2016-05-17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器和双面磁吸式转换组件
CN106058553A (zh) * 2016-05-17 2016-10-26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器和双面磁吸式转换组件
CN205666410U (zh) * 2016-06-01 2016-10-26 陈质冉 一种Type‑C转接头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瑞新,吴丰: "《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教程》", 30 June 201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559A (zh) * 2017-08-29 2018-01-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Type‑C接口充电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579559B (zh) * 2017-08-29 2019-03-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Type-C接口充电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8134B (zh) 智能的具有供电功能的通信端口
CN106571663A (zh) 一种充电方法、终端及充电适配器
US8729867B2 (en) Sink current adaptation based on power supply detection
CN111697652B (zh) 充电盒、无线耳机及无线耳机的充电方法
WO2021114875A1 (zh) 移动电源及为外设设备供电的方法
CN111491235B (zh) 充电方法及系统、充电盒、蓝牙耳机
CN104617643B (zh) 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供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107834628A (zh) 一种基于type‑c接口实现多种快充协议电路及方法
CN104065120A (zh) 一种移动电源的app管理方法以及设有该移动电源的箱包
CN103730933A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515637A (zh) 一种程序升级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6532795A (zh) 终端usb接口设置方法及终端
CN110536201A (zh) 一种无线充电蓝牙耳机
CN10981839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的充电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950433A (zh) 适用于电池包的通信方法及电池包
CN110492575A (zh) 用于手持设备的快速充电系统及方法、手持设备
CN106410550A (zh) 一种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处理方法
CN205039588U (zh) 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
CN110444977A (zh) 一种带有安全协议的快充数据线及其实现方法
CN110400982A (zh) 一种充放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684241A (zh) 一种终端及终端设备
CN207014978U (zh) 适用低压充电的便携式打印机
CN206865182U (zh) 一种双节锂电池充电系统
CN205356546U (zh) 电子设备的音效扩展装置
CN207743708U (zh) 一种防水线控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