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9111A - 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9111A
CN106409111A CN201610860544.4A CN201610860544A CN106409111A CN 106409111 A CN106409111 A CN 106409111A CN 201610860544 A CN201610860544 A CN 201610860544A CN 106409111 A CN106409111 A CN 106409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network
piston pump
miniatures
water
press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605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hai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inhai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hai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inhai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8605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091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09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91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5/00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包括循环水池、管网微缩模型、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第三活塞泵以及水压力传感器组,在循环水池中设置有管网微缩模型,在管网微缩模型上设置有水压力传感器组,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和第三活塞泵设置在循环水池外,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和第三活塞泵分别通过管路与管网微缩模型相连,在循环水池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口。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有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操作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操作更简单、所显示的内容更全面。

Description

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训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该模型可以进行供水系统压力调控工作演示,使操作员更容易的掌握供水系统压力调控各种操作的工作原理和产生的影响,直观展示管网调控中一个操作产生连环影响的现象,达到便于教学的目的。
背景技术
供水调度是采集信息、分析决策、指挥运行、实现调度目标的连锁行为。供水调度的目的是:通过调整运行的方案,在充分达到水量、水压、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供水系统在总运行中所消耗的费用达到最低,即减少经济损失与浪费。
城市的供水系统是由一个庞大的网络交错而生的,往往一个简单的调压操作将产生连环性的管网水力变化,影响不同点位用水户的水压、水量激增,对管网产生剧烈冲击,同时管网内水流方向一旦发生突变还将面临严重的水质问题。
长期以来,设计供水的调度方式与所经途径,优化调度以便达到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佳的调度效果的工作依靠供水调度工人经验进行操作,已经形成行业内的习惯。加之管网建设日趋复杂,供水调度人才稀缺,生产出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有助于在培养初期建立起调度人员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的思维模式,对供水事业发展大有裨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及其使用方法,该模型可以进行供水系统压力调控工作演示,使操作员更容易的掌握供水系统压力调控各种操作的工作原理和产生的影响,直观展示管网调控中一个操作产生连环影响的现象,达到便于教学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包括循环水池、管网微缩模型、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第三活塞泵以及水压力传感器组,在所述循环水池中设置有所述管网微缩模型,在所述管网微缩模型上设置有所述水压力传感器组,所述第一活塞泵、所述第二活塞泵和所述第三活塞泵设置在所述循环水池外,所述第一活塞泵、所述第二活塞泵和所述第三活塞泵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管网微缩模型相连,在所述循环水池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管网微缩模型包括人为漏点、管网管路和管网入水口,所述人为漏点设置在所述管网微缩模型的上半部,所述管网管路互相交错形成所述管网微缩模型,在所述管网管路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管网入水口。
所述水压力传感器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管网入水口处。
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的使用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将管网微缩模型放置在循环水池中,并在管网微缩模型上水压力传感器组;
步骤2,将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和第三活塞泵分别通过管路与上述管网微缩模型相连接;
步骤3,打开第一活塞泵,观察水压力传感器组反映出管网微缩模型各监测点的压力数值,记录下相关数值后,关闭第一活塞泵,再打开第二活塞泵,则观察管网微缩模型各监测点压力值变化,并记录下变化后的数值;
步骤4,打开第一活塞泵,待水压力传感器组稳定后,同时打开第二活塞泵和第三活塞泵,观察到水压力传感器组读数升高,并记下相关数值;
步骤5,依次打开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和第三活塞泵,漏水量依次增高。
在步骤1中,管网微缩模型的组装:将管网管路互相交错从而形成管网微缩模型,并在管网管路的一端设置管网入水口,同时在管网微缩模型上部的管网管路上设置人为漏点。
在步骤1中,流量传感器组设置在管网入水口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压力监测:打开单台活塞泵,压力传感器组反映出管网微缩模型不同监测点的压力;开启活塞泵不同,则各处压力值也不同;模拟调度:打开单台活塞泵,与打开2-3台活塞泵压力对比,模拟在用水高峰时期的压力调度;漏损演示:随着管网微缩模型内部压力的升高,人为漏点的漏水量也随之增高,可以展现漏损量与压力调控的关系;循环用水:模型以循环水池为储水和水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形象展示:模型管网微缩模型还可以配备以有色颜料以便更形象展示;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有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操作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操作更简单、所显示的内容更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循环水池,2为管网微缩模型,3为第一活塞泵,4为第二活塞泵,5为第三活塞泵,6为水压力传感器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中,1为循环水池,2为管网微缩模型,3为第一活塞泵,4为第二活塞泵,5为第三活塞泵,6为水压力传感器组。
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包括循环水池、管网微缩模型、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第三活塞泵以及水压力传感器组,在循环水池中设置有管网微缩模型,在管网微缩模型上设置有水压力传感器组,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和第三活塞泵设置在循环水池外,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和第三活塞泵分别通过管路与管网微缩模型相连,在循环水池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口。
管网微缩模型包括人为漏点、管网管路和管网入水口,人为漏点设置在管网微缩模型的上半部,管网管路互相交错形成管网微缩模型,在管网管路的一端设置有管网入水口。
水压力传感器组分别设置在管网入水口处。
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的使用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将管网微缩模型放置在循环水池中,并在管网微缩模型上水压力传感器组;
步骤2,将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和第三活塞泵分别通过管路与上述管网微缩模型相连接;
步骤3,打开第一活塞泵,观察水压力传感器组反映出管网微缩模型各监测点的压力数值,记录下相关数值后,关闭第一活塞泵,再打开第二活塞泵,则观察管网微缩模型各监测点压力值变化,并记录下变化后的数值;
步骤4,打开第一活塞泵,待水压力传感器组稳定后,同时打开第二活塞泵和第三活塞泵,观察到水压力传感器组读数升高,并记下相关数值;
步骤5,依次打开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和第三活塞泵,漏水量依次增高。
在步骤1中,管网微缩模型的组装:将管网管路互相交错从而形成管网微缩模型,并在管网管路的一端设置管网入水口,同时在管网微缩模型上部的管网管路上设置人为漏点。
在步骤1中,流量传感器组设置在管网入水口处。
压力监测:打开单台活塞泵,压力传感器组反映出管网微缩模型不同监测点的压力;开启活塞泵不同,则各处压力值也不同;模拟调度:打开单台活塞泵,与打开2-3台活塞泵压力对比,模拟在用水高峰时期的压力调度;漏损演示:随着管网微缩模型内部压力的升高,人为漏点的漏水量也随之增高,可以展现漏损量与压力调控的关系;循环用水:模型以循环水池为储水和水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形象展示:模型管网微缩模型还可以配备以有色颜料以便更形象展示;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有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操作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操作更简单、所显示的内容更全面。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池、管网微缩模型、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第三活塞泵以及水压力传感器组,在所述循环水池中设置有所述管网微缩模型,在所述管网微缩模型上设置有所述水压力传感器组,所述第一活塞泵、所述第二活塞泵和所述第三活塞泵设置在所述循环水池外,所述第一活塞泵、所述第二活塞泵和所述第三活塞泵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管网微缩模型相连,在所述循环水池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微缩模型包括人为漏点、管网管路和管网入水口,所述人为漏点设置在所述管网微缩模型的上半部,所述管网管路互相交错形成所述管网微缩模型,在所述管网管路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管网入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力传感器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管网入水口处。
4.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将管网微缩模型放置在循环水池中,并在管网微缩模型上水压力传感器组;
步骤2,将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和第三活塞泵分别通过管路与上述管网微缩模型相连接;
步骤3,打开第一活塞泵,观察水压力传感器组反映出管网微缩模型各监测点的压力数值,记录下相关数值后,关闭第一活塞泵,再打开第二活塞泵,则观察管网微缩模型各监测点压力值变化,并记录下变化后的数值;
步骤4,打开第一活塞泵,待水压力传感器组稳定后,同时打开第二活塞泵和第三活塞泵,观察到水压力传感器组读数升高,并记下相关数值;
步骤5,依次打开第一活塞泵、第二活塞泵和第三活塞泵,漏水量依次增高。
5.权利要求4任一所述的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管网微缩模型的组装:将管网管路互相交错从而形成管网微缩模型,并在管网管路的一端设置管网入水口,同时在管网微缩模型上部的管网管路上设置人为漏点。
6.权利要求5任一所述的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流量传感器组设置在管网入水口处。
CN201610860544.4A 2016-09-29 2016-09-29 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64091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0544.4A CN106409111A (zh) 2016-09-29 2016-09-29 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0544.4A CN106409111A (zh) 2016-09-29 2016-09-29 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9111A true CN106409111A (zh) 2017-02-15

Family

ID=58015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60544.4A Pending CN106409111A (zh) 2016-09-29 2016-09-29 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0911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33764Y (zh) * 2005-07-22 2006-11-01 北京工业大学 市政给水管网教学演示装置
WO2009142004A1 (ja) * 2008-05-21 2009-11-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暖房システム
CN201780704U (zh) * 2010-03-22 2011-03-30 北京工业大学 建筑给水系统用水器具节水性能测试装置
CN202720465U (zh) * 2012-05-31 2013-02-06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供水管网仿真模拟实验装置
CN104048805A (zh) * 2014-07-02 2014-09-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实验室测定给水管道漏失的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测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33764Y (zh) * 2005-07-22 2006-11-01 北京工业大学 市政给水管网教学演示装置
WO2009142004A1 (ja) * 2008-05-21 2009-11-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暖房システム
CN201780704U (zh) * 2010-03-22 2011-03-30 北京工业大学 建筑给水系统用水器具节水性能测试装置
CN202720465U (zh) * 2012-05-31 2013-02-06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供水管网仿真模拟实验装置
CN104048805A (zh) * 2014-07-02 2014-09-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实验室测定给水管道漏失的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测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3800C (zh) 一种恒压供水群教学系统
CN102360535A (zh) 三维可视化仿真培训系统及其方法
CN101261782B (zh) 基于网络的具有智能考核功能的液压综合实训系统
CN102314784B (zh) 油气储运天然气增压分输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09410679A (zh) 特高压主设备三维仿真培训系统
CN205992370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水位计的锅炉装置
CN103700311A (zh) 一种印刷设备操作的仿真培训系统及培训方法
CN106409111A (zh) 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Granado et al. A web‐based virtual laboratory for teaching automatic control
CN103854527B (zh) 多对象互动联合训练方法
CN106530929A (zh) 供水系统流量调控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CN108197383A (zh) 基于虚拟增强现实的炼油和化工设备的构建和分解的系统及方法
CN107330645A (zh) 一种实验教学平台的协同操作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4200711B (zh) 一种考试系统以及实际操作考题的设置以及判断方法
CN106368163B (zh) 供水系统流向监测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40201U (zh) 生产物流培训系统
CN109903831A (zh) 一种用于儿童康复的智能评测训练系统
CN208848485U (zh) 剪力墙与筏型基础施工教学设施
CN204632161U (zh) 一种压裂酸化模拟培训系统
CN206619339U (zh) 一种无负压供水教学装置
CN104616551A (zh) 一种压裂酸化模拟培训系统
CN205451657U (zh) 一种立体车库实训装置
CN110491232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水电厂仿真培训系统及方法
Y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Planning and Arrangement of the Intramural Practice Ba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CN202871143U (zh) 模块化体育运动虚拟仿真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