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8470A - 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8470A
CN106408470A CN201610604865.8A CN201610604865A CN106408470A CN 106408470 A CN106408470 A CN 106408470A CN 201610604865 A CN201610604865 A CN 201610604865A CN 106408470 A CN106408470 A CN 106408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score
teaching
index
evaluation s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48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珺
胡文彬
戚学鋆
李慧
樊宁
蔡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filed Critical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6048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084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08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84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学生输入的评价,并根据所述学生输入的评价计算出第一评价分数;第二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并根据所述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计算出第二评价分数;第三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各个教师自身的评价,并根据所述教师自身的评价计算出第三评价分数;所述教学要素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学生输入的对不同维度的教学要素进行评价,根据教学要素评价计算出教学要素评价分数,并提供给教师查看各教学要素评价;所述评价记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评价分数、所述第二评价分数、第三评价分数和教学要素评价分数计算出教学质量评价总分。

Description

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领域的装置,具体讲涉及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
背景技术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话题,智慧教育为改进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契机。教学质量演进优化系统则是根据智慧教育背景下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多维因素和度量模型而开发的一个原型系统,用于实现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与演进策略的动态设置管理,教学质量反馈、同伴互评,学生评价,自我评价、教学质量演进报告的自动生成、推送、分类查询、浏览,为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学质量的演进模型能够成为一种可指导的、状态可觉察的、整体可自适应的保障体系提供验证平台。
现有技术中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主要考虑指标设置,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以及教师教学质量报告等功能,其中指标设置功能简单,指标内容较为固定,权值无法动态分配;无法动态更新,教学质量报告形式简单,无法详细直观的反应教学质量水平,无法真实展示需要反应的教学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对后期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解决方案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评价模块、第二评价模块,第三评价模块、教学要素评价模块、评价记录模块;其中,
第一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学生输入的评价,并根据所述学生输入的评价计算出第一评价分数;
第二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并根据所述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计算出第二评价分数;
第三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各个教师自身输入的评价,并根据所述教师自身的评价计算出第三评价分数;
所述教学要素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学生输入的对不同维度的教学要素进行评价,根据教学要素评价计算出教学要素评价分数,并展示各教学要素的评价;
所述评价记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评价分数、所述第二评价分数、第三评价分数和教学要素评价分数计算出教学质量评价总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评价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所述学生输入的评价计算出初始第一评价分数:
式中,StuGrade为初始第一评价分数,n为评价指标表中该学期指标的总数,i为当前评价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accessi为学生对第i个指标评价的得分,accounti为当前第i个评价指标在指标表中所占分数;
按照下式修正所述初始第一评价分数,获得所述第一评价分数:
式中,StuGrades为第一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StuGradei为所得的某个学生对某课程的学生评价分;avg(ΣStuGradei)为学生所有评价过的课程的平均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评价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所述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计算出初始第二评价分数:
式中,TGrade为初始第二评价分数,n为评价指标表中该学期指标的总数,i为当前评价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ti为其他教师对第i个指标评价的得分,accounti为当前第i个评价指标在指标表中所占分数;
按照下式修正所述初始第二评价分数,获得所述第二评价分数:
式中,TGrades为第二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TGradei为所得的某个教师对某课程的教师评价分;avg(∑TGradei)为其他教师所有评价过的课程的平均分。
进一步的,所述教学要素评价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接收的学生输入的对不同维度的教学要素的评价计算出初始教学要素评价分数:
式中,TeachGrade为初始教学要素评价分数;n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总数;i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j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的选项中的第j个选项,不超过4;account(i,j)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表中用户所选择的第i个指标的第j个选项所占分数;
按照下式修正所述初始教学要素评价分数,获得所述教学要素评价分数:
式中,TeachGrades为教学要素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TeachGradei为上述所得的某课程的教学要素评价分;avg(ΣTeachGradei)为用户所有评价过的课程的教学要素评价的平均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评价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所述教师自身的评价计算出初始第三评价分数;
式中,PGrade为初始第三评价分数;n为自身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总数;i为自身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j为自身评价指标的选项中的第j个选项,不超过4;account(i,j)为自身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表中用户所选择的第i个指标的第j个选项所占分数;
按照下式修正所述初始第三评价分数,获得所述第三评价分数:
式中,PGrades为第三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PGradei为上述所得的某课程的自身评价分;avg(∑PGradei)为用户所有评价过的课程的自身评价的平均分。
进一步的,所述评价记录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第一评价分数、第二评价分数、第三评价分数、教学要素评价分数获得所述教学质量评价总分:
式中,TeacherGrade为教学质量评价总分;StuGradei为第一评价分数;i为对教师进行学生评价的第i个学生;n为对教师进行过学生评价的学生总人数;Pstu为第一评价分数所占比重;
TGradej为第二评价分数;j为对教师进行过同行评价的第j个教师;m为对教师进行过同行评价的总教师人数;PT为第二评价分数所占比重;
TeachGrade为教学要素评价分数;Ptea为教学要素评价分数所占比重;
PGrade为第三评价分数;Pp为第三评价分数所占比重。
进一步的,所述评价记录模块,还用于将评价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现;所述评价结果包括:第一评价数据、第二评价数据、第三评价数据和教学要素评价数据;
所述第一评价数据包括:学生评价的某个指标及对应的分数;
所述第二评价数据包括:同行评价的某个指标及对应的分数;
所述第三评价数据包括:自身评价的某个指标及对应的分数;
所述教学要素评价数据包括:教学要素评价的某个指标及对应的分数。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承载于计算机和/或移动终端上;
所述装置采用Java EE技术,运用SSH框架、MVC设计模式、B/S三层架构。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教学质量评估装置同时拥有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质量评价和自我评价四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状况。
本发明提供的教学质量评估装置抛弃了单一的选择题评价方式,在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两种评价过程中引入了时下星级评价方式,分别计算评分,再结合评分获得最终总评分,描述教师的评价指标更可靠更可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考虑要素单一、评价结果不准确,从而不能真实反应教师教学情况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教学质量评估装置通过评分和文字方式展现出所需要说明得问题,教师能够直接获知评价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例提供的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如图1所示,图1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教学质量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采用Java EE技术,SSH框架,MVC设计模式,B/S三层架构,实现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与演进策略的动态设置管理,教学质量反馈、同伴互评、自我评价、教学质量演进报告的自动生成、推送、分类查询、浏览。
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评价模块、第二评价模块,第三评价模块、教学要素评价模块、评价记录模块;其中,
第一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学生输入的评价,并根据所述学生输入的评价计算出第一评价分数;
第二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并根据所述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计算出第二评价分数;
第三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各个教师自身输入的评价,并根据所述教师自身的评价计算出第三评价分数;
所述教学要素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学生输入的对不同维度的教学要素进行评价,根据教学要素评价计算出教学要素评价分数,并提供给教师查看各教学要素的评价。
所述维度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所述评价记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评价分数、所述第二评价分数、第三评价分数、教学要素评价分数计算出教学质量评价总分。
所述装置还包括:评价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所述评价基础信息管理模块,用于提供评价指标和评价策略,分析评价成绩;
所述评价基础信息管理模块,还用于设置评价时间,评价人员,以及各人员的功能权限等功能,方便快捷的管理评价系统。
具体的,所述第一评价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学生输入的针对某个教师的评价,保存各个学生输入的针对某个教师的评价;这里,所有的评价可以用表格形式保存,学生可以根据人机界面显示的评价表单进行输入评价。
所述第一评价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所述学生输入的评价计算出初始第一评价分数:
式中,StuGrade为第一评价分数,n为评价指标表中该学期指标的总数,i为当前评价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accessi为学生对第i个指标评价的得分,accounti为当前第i个评价指标在指标表中所占分数;
学生输入的评价的指标如下表1所示:
表1学生输入的评价的指标表
按照下式修正所述初始第一评价分数,获得所述第一评价分数:
式中,StuGrades为第一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StuGradei为所得的某个学生对某课程的学生评价分;avg(∑StuGradei)为学生所有评价过的课程的平均分。
这里,考虑到有些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可能因各种原因给出不合理的成绩,各门课程之间的成绩差距过大,简单的累加求平均的算法可能造成计算的结果不公平合理,无法比较参考。为保证测评结果的客观合理,通过上式对学生的测评成绩进行修正处理。
具体的,所述第二评价模块,根据所述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计算出第二评价分数与所述第一评价模块计算方法相似。
所述第二评价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所述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计算出初始第二评价分数:
式中,TGrade为初始第二评价分数,n为评价指标表中该学期指标的总数,i为当前评价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ti为其他教师对第i个指标评价的得分,accounti为当前第i个评价指标在指标表中所占分数;
所述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的指标如下表2所示:
表2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的指标表
按照下式修正所述初始第二评价分数,获得所述第二评价分数:
式中,TGrades为初始第二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TGradei为所得的某个教师对某课程的教师评价分;avg(∑TGradei)为其他教师所有评价过的课程的平均分。
这里,将其他教师的评价考虑在内,这种引用同行间的评价,可以用专业的眼光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情况,教学水平,能够以较公平、较准确的方式来评价教师素质是否满足高校方面的要求,并对教师未来的发展给出最有力的判断。
所述教学要素评价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接收的学生输入的对不同维度的教学要素的评价计算出初始教学要素评价分数:
式中:TeachGrade为初始教学要素评价分数;n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总数;i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j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的选项中的第j个选项,不超过4;account(i,j)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表中用户所选择的第i个指标的第j个选项所占分数;
所述教学要素评价指标表,如表3所示:
表3教学要素评价指标表
按照下式修正所述初始教学要素评价分数,获得所述教学要素评价分数:
式中,TeachGreades为教学要素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TeachGreadei为上述所得的某课程的教学要素评价分;avg(∑TeachGradei)为用户所有评价过的课程的教学要素评价的平均分。
这里,学生可通过教学要素评价模块及时对不同维度的教学要素进行评价,从而教师可及时查看学生对各教学要素的评价得以知自身不足,及时改进,然后自己评价改进后的教学要素,并允许学生再次评价,如此往复,促进教学质量不断的演进优化。
所述第三评价模块,实现了教师对自身的自我评价,通过将此评价数据与其他评价数据进行对比,可更加客观真实的反映教师个人预期的教学质量与学生,同行眼中的差距,使得教师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缺点,供日后学习改进。所述第三评价模块的采用的算法与所述教学要素评价模块的算法相似。
第三评价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所述教师自身的评价计算出初始第三评价分数;
式中:PGrade为初始第三评价分数;n为自身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总数;i为自身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j为自身评价指标的选项中的第j个选项,不超过4;account(i,j)为自身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表中用户所选择的第i个指标的第j个选项所占分数;所述自身评价指标表可以同样采用表1。
按照下式修正所述初始第三评价分数,获得所述第三评价分数:
式中,PGrades为第三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PGradei为上述所得的某课程的自身评价分;avg(∑PGradei)为用户所有评价过的课程的自身评价的平均分。
具体的,所述评价记录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第一评价分数、第二评价分数、第三评价分数、教学要素评价分数获得所述教学质量评价总分:
式中,TeacherGrade为教学质量评价总分;StuGradei为第一评价分数;i为对教师进行学生评价的第i个学生;n为对教师进行过学生评价的学生总人数;Pstu为第一评价分数所占比重;TGradej为第二评价分数;j为对教师进行过同行评价的第j个教师;m为对教师进行过同行评价的总教师人数;PT为第二评价分数所占比重;TeachGrade为教学要素评价分数;Ptea为教学要素评价分数所占比重;PGrade为第三评价分数;Pp为第三评价分数所占比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1、表2、表3的内容仅是一个实施例,实际应用中其中的指标可以根据各学校的需要进行修改,各指标的分值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定范围。
这里,通过评价记录模块提供教师查看个人教学质量评价报告,其中包括了每种评价的具体数据,第一评价数据(即学生评价的数据)、第二评价数据(即同行评价的数据)、第三评价数据(即自身评价的数据)和教学要素评价数据;
所述学生评价的数据包括:学生评价的某个指标及对应的分数;
所述同行评价的数据包括:同行评价的某个指标及对应的分数;
所述自身评价的数据包括:自身评价的某个指标及对应的分数;
所述教学要素评价的数据包括:教学要素评价的某个指标及对应的分数。
所述评价记录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各种评价结果,分析评价结果,将其以图表等形式呈现,同时,也提供了教师查看学院,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相应数据的功能。此外,教师还可以查询个人历年的教学质量评价,以及学生对自己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
所述评价记录模块,还用于提供相应的评价指标的设定,评价策略的设定,使评价系统更加灵活。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承载于计算机和/或移动终端上;所述装置承载于所述移动终端上时,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有教学质量评价软件;所述装置承载于所述计算机上时,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有教学质量评价程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后依然可对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种种变更、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变更、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评价模块、第二评价模块,第三评价模块、教学要素评价模块、评价记录模块;其中,
第一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学生输入的评价,并根据所述学生输入的评价计算出第一评价分数;
第二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并根据所述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计算出第二评价分数;
第三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各个教师自身输入的评价,并根据所述教师自身的评价计算出第三评价分数;
所述教学要素评价模块,用于接收学生输入的对不同维度的教学要素进行评价,根据教学要素评价计算出教学要素评价分数,并展示各教学要素的评价;
所述评价记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评价分数、所述第二评价分数、第三评价分数和教学要素评价分数计算出教学质量评价总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评价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所述学生输入的评价计算出初始第一评价分数:
式中,StuGrade为初始第一评价分数,n为评价指标表中该学期指标的总数,i为当前评价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accessi为学生对第i个指标评价的得分,accounti为当前第i个评价指标在指标表中所占分数;
按照下式修正所述初始第一评价分数,获得所述第一评价分数:
式中,StuGrades为第一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StuGradei为所得的某个学生对某课程的学生评价分;avg(∑StuGradei)为学生所有评价过的课程的平均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评价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所述其他教师输入的评价计算出初始第二评价分数:
式中,TGrade为初始第二评价分数,n为评价指标表中该学期指标的总数,i为当前评价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ti为其他教师对第i个指标评价的得分,accounti为当前第i个评价指标在指标表中所占分数;
按照下式修正所述初始第二评价分数,获得所述第二评价分数:
式中,TGrades为第二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TGradei为所得的某个教师对某课程的教师评价分;avg(∑TGradei)为其他教师所有评价过的课程的平均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要素评价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接收的学生输入的对不同维度的教学要素的评价计算出初始教学要素评价分数:
式中,TeachGrade为初始教学要素评价分数;n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总数;i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j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的选项中的第j个选项,不超过4;account(i,j)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表中用户所选择的第i个指标的第j个选项所占分数;
按照下式修正所述初始教学要素评价分数,获得所述教学要素评价分数:
式中,TeachGrades为教学要素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TeachGradei为上述所得的某课程的教学要素评价分;avg(∑TeachGradei)为用户所有评价过的课程的教学要素评价的平均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评价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所述教师自身的评价计算出初始第三评价分数;
式中,PGrade为初始第三评价分数;n为自身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总数;i为自身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j为自身评价指标的选项中的第j个选项,不超过4;account(i,j)为自身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表中用户所选择的第i个指标的第j个选项所占分数;
按照下式修正所述初始第三评价分数,获得所述第三评价分数:
式中,PGrades为第三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PGradei为上述所得的某课程的自身评价分;avg(∑PGradei)为用户所有评价过的课程的自身评价的平均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记录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根据第一评价分数、第二评价分数、第三评价分数、教学要素评价分数获得所述教学质量评价总分:
式中,TeacherGrade为教学质量评价总分;StuGradei为第一评价分数;i为对教师进行学生评价的第i个学生;n为对教师进行过学生评价的学生总人数;Pstu为第一评价分数所占比重;
TGradej为第二评价分数;j为对教师进行过同行评价的第j个教师;m为对教师进行过同行评价的总教师人数;PT为第二评价分数所占比重;
TeachGrade为教学要素评价分数;Ptea为教学要素评价分数所占比重;
PGrade为第三评价分数;Pp为第三评价分数所占比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记录模块,还用于将评价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现;所述评价结果包括:第一评价数据、第二评价数据、第三评价数据和教学要素评价数据;
所述第一评价数据包括:学生评价的某个指标及对应的分数;
所述第二评价数据包括:同行评价的某个指标及对应的分数;
所述第三评价数据包括:自身评价的某个指标及对应的分数;
所述教学要素评价数据包括:教学要素评价的某个指标及对应的分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承载于计算机和/或移动终端上;
所述装置采用Java EE技术,运用SSH框架、MVC设计模式、B/S三层架构。
CN201610604865.8A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 Pending CN1064084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4865.8A CN106408470A (zh)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4865.8A CN106408470A (zh)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8470A true CN106408470A (zh) 2017-02-15

Family

ID=58004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04865.8A Pending CN106408470A (zh)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0847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6176A (zh) * 2017-04-18 2017-09-08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作业评分方法及系统、作业管理系统
CN111291966A (zh) * 2020-01-13 2020-06-16 台州学院 一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及其方法
CN111915227A (zh) * 2020-08-21 2020-11-10 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评价数据分析方法
CN112381693A (zh) * 2020-12-07 2021-02-19 上海光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校本课程管理和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3097B1 (ko) * 2007-03-27 2008-06-10 에이치에스베어링 주식회사 새로운 시대의 교육자 평가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2708463A (zh) * 2012-05-18 2012-10-03 苏州慧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质量综合测评系统
CN202601003U (zh) * 2011-12-12 2012-12-12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用于高等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测试装置
CN203038325U (zh) * 2013-01-18 2013-07-03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CN105405083A (zh) * 2015-12-11 2016-03-16 芜湖乐锐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评估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3097B1 (ko) * 2007-03-27 2008-06-10 에이치에스베어링 주식회사 새로운 시대의 교육자 평가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202601003U (zh) * 2011-12-12 2012-12-12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用于高等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测试装置
CN102708463A (zh) * 2012-05-18 2012-10-03 苏州慧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质量综合测评系统
CN203038325U (zh) * 2013-01-18 2013-07-03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CN105405083A (zh) * 2015-12-11 2016-03-16 芜湖乐锐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评估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6176A (zh) * 2017-04-18 2017-09-08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作业评分方法及系统、作业管理系统
CN111291966A (zh) * 2020-01-13 2020-06-16 台州学院 一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及其方法
CN111915227A (zh) * 2020-08-21 2020-11-10 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评价数据分析方法
CN111915227B (zh) * 2020-08-21 2024-03-19 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评价数据分析方法
CN112381693A (zh) * 2020-12-07 2021-02-19 上海光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校本课程管理和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ollis et al. The assessment of universities in Argentina and Australia: Between autonomy and heteronomy
US2019024415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and Integrated Assessment Rating and Reporting
CN106408470A (zh) 一种教学质量评估装置
Salisbury et al. Mapping the journey: Developing an information literacy strategy as part of curriculum reform
Mohrman Designing work for knowledge-based competition
Harrison Personal skills and transfer: meanings, agendas and possibilities
Schmidtlein Assumptions commonly underlying gover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practices
Liu How leadership is distributed and how it is associated with teaching quality? A cross-country study with the TALIS 2013
Martin et al. Strategy for implementing an enterprise systems engineering capability
Davidz et al. Defining a strategy for development of systems capability in the workforce
Jackson Which systems methodology when?: Initial results from a research programme
Zalewski et 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r embedded systems security
Tng A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ramework based on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leadership theories
McPherson Organisational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managing eLearning implementation
Setiawan et al. School management based on IC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Indonesia
TASATANATTAKOOL et al. E-PORTFOLIO FOR DIGITAL UNIVERSITIES USING SMART CONTRACTS ON INTELLIGENCE BLOCKCHAIN TECHNOLOGY
Greenfeld et al. Surveying body of knowledge—Preparing professional surveyors for the 21st century
Chang et al. Developing a Knowledge Management Behavior Scale of e-Portfolio Based on Approaches of Web Fuzzy Delphi and Fuzzy AHP.
Paliwoda-Pękosz et al. Supporting Higher Education 4.0 with Blockchain: Critical Analyses of Automation, Data, Digital Currency, and Other Disruptive Applications
Cui et 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xpatriate Technician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likhani et al. Clusteri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y indices for knowledge sharing in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firm
Thornley et al. The impact of globalisation
Bauer Equipping professionals for the next challenges: The design and results of a multidisciplinary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 clinic
Ellis et al. THE PLACE OF ‘SURPRISING RESULTS’IN RESEARCH INTO AN ASSESSMENT DESIGN: USING EPORTFOLIOS FOR EVIDENCE OF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TO GROUP WORK
Greene et al. Evaluation for Understanding Student Growt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