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7652A - 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07652A CN106407652A CN201610768928.3A CN201610768928A CN106407652A CN 106407652 A CN106407652 A CN 106407652A CN 201610768928 A CN201610768928 A CN 201610768928A CN 106407652 A CN106407652 A CN 1064076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 value
- discharge
- day
- mdl
- pollut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Z—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6Z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lication aspects of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 G06F2219/10—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 e.g. waste reduction, pollution control, compliance with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包括:步骤1,对排污单位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准备,确定排污单位的行业类型;步骤2,收集排污单位所属行业类型相应的各类标准;步骤3,依据所收集到的标准,确定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和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步骤4,计算各排污许可监管指标中不同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并计算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及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与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之间的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步骤5,根据计算得到的βMDL和βAML以及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计算得到月排放量限值L月和年排放量限值L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某一排污单位如何确定排污许可限值,以为排污许可管理提供支持。
背景技术
排污许可证是实施总量控制制度的重要手段,能够将总量控制目标和削减任务科学合理的分配到各排污单位,确保总量控制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美国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消除制度(National Pollutants Discharge Elimination System,NPDES)中规定,所有的工业污染源必须确定基于技术标准的排放限值,确定的主要依据是EPA颁布的主要行业的排放限值导则。我国提出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已经有30多年,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14条规定“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申报登记……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这实际上就是排污许可证制度雏形。198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正式把排污许可证制度确定为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之一。198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9条规定,对企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至此,水污染物的排放许可证制度基本确立。1999年我国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与2000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分别在水环境保护和大气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的相关规定。2008年1月以环办函[2008]16号对《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即要求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2014年,环境保护部制定《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五类重点排污单位,即国家、省级重点环境监控企业,城镇和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单位,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单位和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排污单位,应当于本办法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发放。
但是,目前排污许可证在我国各地实施情况相差甚远,有的地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的地方许可证制度事实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一是发放许可证的数字与实际排污企业数差别太大;二是有的市县根本就没有真正落实过这项制度。究其原因在于排污许可限值的计算不够科学,同时排污许可证的管理和排污监控制度不够完善。为了科学合理制定排污许可限值,支撑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需提出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的确定方法。现有的文献、规范和指南中尚未见系统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的确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考虑污染减排要求,针对污染源实际排放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的确定方法,以支撑排污许可证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
步骤1,对排污单位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准备,确定排污单位的行业类型;
步骤2,收集排污单位所属行业类型相应的各类标准;
步骤3,依据所收集到的标准,确定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和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
步骤4,计算各排污许可监管指标中不同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并计算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及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与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之间的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步骤5,根据计算得到的βMDL和βAML以及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计算得到月排放量限值L月和年排放量限值L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所收集和准备的数据至少包括以下基础资料:排污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环评报告、污染排放监测数据、环统数据、排污申报登记数据、以及排污单位的各产品的产量,其中所述排污单位的各产品的产量包括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在步骤2中,所收集的各类标准至少包括:排放标准、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南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所述排放标准包括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和行业污水排放标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
所述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是依照行业污水排放标准选取排污许可监管指标;若没有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则选择行业特征污染物和常规污染物作为排污许可监管指标;
所述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是综合比较步骤2中三类或少于三类标准中各排污许可监管指标的污染排放限值,取最低值作为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
所述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是从所述基础资料中获取排放单位的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从所述排放标准中找到相应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限值,并通过以下公式(1)和公式(2)计算得到:
L负=C×Q×10-3 (1)
L日=L负×D×10-3 (2)
其中,L日为平均日产量情况下的某污染物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其量纲为t;L负为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其量纲为kg/t;C为最大日均浓度限值,其量纲为mg/L;Q为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限值,其量纲为m3/t;D为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其量纲为t。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是通过以下公式(3)和公式(4)计算得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在排污单位的排污监测数据能够获取频次不同的情况下,是使用以下不同方法之一计算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方法a.在排污单位能够获取在线监测数据或满足每周一次以上的监测频率的情况下,是使用监测数据分析法来计算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方法b.在能够满足一个月一次的监测频率情况下,是使用美国NPDES提供的方法来计算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方法c.在没有监测数据的情况下,是参考已有成果计算获得的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的变化范围,并从该变化范围中取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方法a中,是使用监测数据分析法直接计算不同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其中:
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的计算,是以日为单位,进行日排放量的统计,一年内所有日排放量中,满足95%保证率的限值即为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
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的计算,是以月为单位,进行月排放量的统计,一年内所有月排放量中,满足95%保证率的限值即为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
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的计算,是以日为单位,进行日排放量的统计,一年内所有日排放量的平均值即为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方法b中,是使用美国NPDES提供的方法计算出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进而推导出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然后根据公式(3)和公式(4)计算得到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方法c中,是依据经验从该变化范围中取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还包括:
在排污单位按照所述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不达标的情况下,通过参考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或参考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南计算得到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从而为排污单位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提供支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若排污单位能找到对应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且其中具有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则参考对应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应的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乘以排放标准中的最大日均浓度限值即得到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进而通过公式(2)计算得到相应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
在步骤3中,若排污单位能找到对应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且其中具有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量,且能找到对应的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南,则依据对应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单位污染物产生量以及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南的削减率计算可以得到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进而通过公式(2)计算得到相应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5中,月排放量限值L月、年排放量限值L年是由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推导长期平均排放量限值L日/βMDL,进而计算年排放量限值L年和月排放量限值L月,其是分别通过以下公式(5)和公式(6)计算得到:
L月=L日/βMDL×βAML×T月 (5)
L年=L日/βMDL×T年 (6)
其中,L月、L年分别为月排放量限值、年排放量限值,其量纲为t;T月为月生产周期天数,其量纲为d;T年为年生产周期天数,其量纲为d。
本发明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充分考虑了污染减排要求,并针对污染源实际排放规律,为排污许可证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三种标准计算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和相应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某排污单位生产废水COD排放负荷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考虑污染减排要求,针对污染源实际排放规律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以支撑排污许可证管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1,对排污单位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准备,确定排污单位的行业类型。
其中,所收集和准备的数据至少包括排污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环评报告、污染排放监测数据、环统数据、排污申报登记数据、以及排污单位的各产品的产量等基础资料,通过分析基础资料可以确定排污单位的行业类型,通过对排污单位的各产品的产量等基础资料的进行统计分析还可确定排污单位的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等。
步骤2,收集排污单位所属行业类型相应的各类标准。
其中,所收集的各类标准至少包括:排放标准、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南(BestAvailable Technologies Guideline,BAT指南)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所述排放标准包括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和行业污水排放标准。
其中,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例如GB 8978-1996;
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即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或者地方规定所应执行的其他排放标准;
行业污水排放标准是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补充,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排污单位不需要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目前国家颁布的不同行业的排放标准共有62部;
目前针对不同行业或子行业颁布的BAT指南共有20部;
目前针对不同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共涉及56个行业或子行业。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2中所收集的各类标准可以收集各行业种类的各方面标准、指南资料等,且其并不局限于目前所颁布的标准。
步骤3,依据所收集到的标准,确定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和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
其中,所述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是依照行业污水排放标准选取排污许可监管指标;若没有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则选择行业特征污染物和常规污染物作为排污许可监管指标;
所述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是综合比较步骤2中三类或少于三类标准中各排污许可监管指标的污染排放限值,取最低值作为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
所述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是从基础资料中获取排放单位的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从排放标准中找到相应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限值,并通过以下公式(1)和公式(2)计算得到:
L负=C×Q×10-3 (1)
L日=L负×D×10-3 (2)
其中,L日为平均日产量情况下的某污染物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其量纲为t;L负为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其量纲为kg/t;C为最大日均浓度限值,其量纲为mg/L;Q为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限值,其量纲为m3/t;D为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其量纲为t。
如图2所示,示出了本发明基于三种标准计算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和相应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排污单位可以按照上述步骤3所述方法仅依据其所属行业类型的排放标准计算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然后依据公式(2)计算得到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据此可以对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管理和监督。而在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按照所述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不达标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参考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或参考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南计算得到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从而为排污单位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提供支持。
其中,若排污单位能找到对应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且其中具有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则参考对应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应的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乘以排放标准中的最大日均浓度限值即可得到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公式(2)计算即可得到相应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
而若排污单位能找到对应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且其中具有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量,且能找到对应的BAT指南,则依据对应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单位污染物产生量以及BAT指南的削减率计算可以得到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公式(2)计算即可得到相应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其中,BAT指南是针对应用某污水处理工艺后,所能实现的污染物削减比例或者污染物的出水浓度进行估算。
换句话说,在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按照所述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不达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参考相应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或L日”为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比如达成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规定的某些指标,或者增加某一污水处理工艺等,从而使排污单位达到进一步削减排放量的目的。
步骤4,计算各排污许可监管指标中不同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并计算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及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与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之间的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在本发明中,在排污单位的排污监测数据能够获取频次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以下方法a~c三种不同方法之一计算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方法a.在排污单位能够获取在线监测数据或满足每周一次以上的监测频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监测数据分析法直接计算不同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其中:
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的计算,是以日为单位,进行日排放量的统计,一年内所有日排放量中,满足95%保证率的限值即为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
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的计算,是以月为单位,进行月排放量的统计,一年内所有月排放量中,满足95%保证率的限值即为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
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的计算,是以日为单位,进行日排放量的统计,一年内所有日排放量的平均值即为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
而βMDL和βAML的计算见公式3和公式4。
以某排污单位A为例,说明LTA、AML和MDL的大小及比例关系。将A排污单位的COD排放负荷在线监测数据,使用监测数据分析法进行计算(如图3),COD的LTA负荷限值为23.4kg,COD的AML负荷限值为27.9kg,COD的MDL负荷限值为47.7kg,使用公式3、4进行计算,COD负荷βMDL=1.2,βMDL=2.0。
方法b.在能够满足一个月一次的监测频率情况下,可以使用美国NPDES提供的方法计算出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进而推导出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然后根据公式(3)和公式(4)计算即可得到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其中,LTA体现了污染物的平均控制水平,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Xi为COD排放量每日监测值,kg;n为监测值的个数。
而污染物排放的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S为样本的标准偏差;CV为变异系数,可衡量样本的变化程度。
综合公式(6)(7),有:
根据美国NPDES(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系统)以水质为基准的毒性控制(waterquality-based toxics control)技术支持手册,在正态分布的假设条件下,MDL和AML可以LTA为基础数据进行估算:
式中:σc用来估计样本的变化差异状况;z为不同的保证概率下的标准正态的分位数,该研究取95%保证率下的z值,为1.646;c为不同时限的天数。
方法c.在没有监测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参考已有成果计算获得的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的变化范围,并依据经验从该变化范围中取值。
步骤5,根据步骤4计算得到的βMDL和βAML以及根据步骤3计算得到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可以计算得到月排放量限值L月和年排放量限值L年。
在本发明中,主要是由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推导长期平均排放量限值,即(L日/βMDL),进而计算年排放量限值L年和月排放量限值L月。其中,月排放量限值L月、年排放量限值L年的计算分别采用公式12、13。
L月=L日/βMDL×βAML×T月 (12)
L年=L日/βMDL×T年 (13)
式中,L月、L年分别为月排放量限值、年排放量限值,其量纲为t;T月为月生产周期天数,其量纲为d,例如为30d;T年为年生产周期天数,其量纲为d,一般企业为300d左右。
本发明是从“日均值”出发,确定浓度限值和排放量限值,且浓度限值和排水量限值均来源于排放标准,排污单位只需提供具体到一天的产品产量,即可以最大日排放量限值为出发点,确定其他时间平均期限值。本发明将污染减排目标与污染源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比现有排污许可管理更佳精细化,更具有操作性。
当然,本发明在细节处理方面还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或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对排污单位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准备,确定排污单位的行业类型;
步骤2,收集排污单位所属行业类型相应的各类标准;
步骤3,依据所收集到的标准,确定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和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
步骤4,计算各排污许可监管指标中不同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并计算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及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与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之间的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步骤5,根据计算得到的βMDL和βAML以及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计算得到月排放量限值L月和年排放量限值L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收集和准备的数据至少包括以下基础资料:排污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环评报告、污染排放监测数据、环统数据、排污申报登记数据、以及排污单位的各产品的产量,其中所述排污单位的各产品的产量包括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在步骤2中,所收集的各类标准至少包括:排放标准、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南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所述排放标准包括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和行业污水排放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
所述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是依照行业污水排放标准选取排污许可监管指标;若没有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则选择行业特征污染物和常规污染物作为排污许可监管指标;
所述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是综合比较步骤2中三类或少于三类标准中各排污许可监管指标的污染排放限值,取最低值作为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
所述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是从所述基础资料中获取排放单位的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从所述排放标准中找到相应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限值,并通过以下公式(1)和公式(2)计算得到:
L负=C×Q×10-3 (1)
L日=L负×D×10-3 (2)
其中,L日为平均日产量情况下的某污染物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其量纲为t;L负为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其量纲为kg/t;C为最大日均浓度限值,其量纲为mg/L;Q为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限值,其量纲为m3/t;D为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其量纲为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是通过以下公式(3)和公式(4)计算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在排污单位的排污监测数据能够获取频次不同的情况下,是使用以下不同方法之一计算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方法a.在排污单位能够获取在线监测数据或满足每周一次以上的监测频率的情况下,是使用监测数据分析法来计算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方法b.在能够满足一个月一次的监测频率情况下,是使用美国NPDES提供的方法来计算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方法c.在没有监测数据的情况下,是参考已有成果计算获得的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的变化范围,并从该变化范围中取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法a中,是使用监测数据分析法直接计算不同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其中:
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的计算,是以日为单位,进行日排放量的统计,一年内所有日排放量中,满足95%保证率的限值即为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
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的计算,是以月为单位,进行月排放量的统计,一年内所有月排放量中,满足95%保证率的限值即为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
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的计算,是以日为单位,进行日排放量的统计,一年内所有日排放量的平均值即为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法b中,是使用美国NPDES提供的方法计算出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进而推导出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然后根据公式(3)和公式(4)计算得到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法c中,是依据经验从该变化范围中取值。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还包括:
在排污单位按照所述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不达标的情况下,通过参考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或参考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南计算得到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从而为排污单位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提供支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若排污单位能找到对应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且其中具有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则参考对应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应的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乘以排放标准中的最大日均浓度限值即得到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进而通过公式(2)计算得到相应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
在步骤3中,若排污单位能找到对应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且其中具有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量,且能找到对应的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南,则依据对应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单位污染物产生量以及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南的削减率计算可以得到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进而通过公式(2)计算得到相应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月排放量限值L月、年排放量限值L年是由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推导长期平均排放量限值L日/βMDL,进而计算年排放量限值L年和月排放量限值L月,其是分别通过以下公式(5)和公式(6)计算得到:
L月=L日/MDL×βAML×T月 (5)
L年=L日/MDL×T年 (6)
其中,L月、L年分别为月排放量限值、年排放量限值,其量纲为t;T月为月生产周期天数,其量纲为d;T年为年生产周期天数,其量纲为d。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68928.3A CN106407652A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68928.3A CN106407652A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07652A true CN106407652A (zh) | 2017-02-15 |
Family
ID=58002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68928.3A Pending CN106407652A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07652A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24320A (zh) * | 2017-06-23 | 2017-12-01 | 江苏泰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总量控制装置的多模式许可排放方法 |
CN108776204A (zh) * | 2018-05-24 | 2018-11-09 | 北京全华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中心 | 一种排污单位水污染物许可排污量和理想排污量核算的方法 |
CN109376931A (zh) * | 2018-10-26 | 2019-02-22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一种干旱地区放射性排放限值的确定方法 |
CN110348618A (zh) * | 2019-06-28 | 2019-10-18 | 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脱硫脱硝污染治理设施成本优化的方法 |
CN111680845A (zh) * | 2020-06-15 | 2020-09-18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水污染排放与水环境管理系统 |
CN111859298A (zh) * | 2020-07-22 | 2020-10-30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基于统计方法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氨氮排放限值推导方法 |
CN111915469A (zh) * | 2020-08-17 | 2020-11-10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一种区域范围内涉镉企业镉排放强度批量评估方法 |
CN112580948A (zh) * | 2020-12-08 | 2021-03-30 | 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污染治理设施减排潜力评估方法 |
CN114417263A (zh) * | 2022-01-27 | 2022-04-29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污染物波动系数确定、污染物监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CN118246936A (zh) * | 2024-05-29 | 2024-06-25 |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 园区的空气质量管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
2016
- 2016-08-30 CN CN201610768928.3A patent/CN106407652A/zh active Pen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国家环境保护局: "《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 October 1996 * |
宋国君 等: ""我国工业点源水无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设计"", 《环境保护》 * |
宋国君 等: ""美国工业点源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及启示"", 《环境污染与防治》 * |
王淑一 等: ""基于不同时间周期排放量的污染许可限值"", 《环境科学研究》 *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24320A (zh) * | 2017-06-23 | 2017-12-01 | 江苏泰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总量控制装置的多模式许可排放方法 |
CN108776204B (zh) * | 2018-05-24 | 2023-10-20 | 北京全华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中心 | 一种排污单位水污染物许可排污量和理想排污量核算的方法 |
CN108776204A (zh) * | 2018-05-24 | 2018-11-09 | 北京全华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中心 | 一种排污单位水污染物许可排污量和理想排污量核算的方法 |
CN109376931A (zh) * | 2018-10-26 | 2019-02-22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一种干旱地区放射性排放限值的确定方法 |
CN110348618A (zh) * | 2019-06-28 | 2019-10-18 | 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脱硫脱硝污染治理设施成本优化的方法 |
CN111680845A (zh) * | 2020-06-15 | 2020-09-18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水污染排放与水环境管理系统 |
CN111680845B (zh) * | 2020-06-15 | 2021-03-19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水污染排放与水环境管理系统 |
CN111859298A (zh) * | 2020-07-22 | 2020-10-30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基于统计方法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氨氮排放限值推导方法 |
CN111915469A (zh) * | 2020-08-17 | 2020-11-10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一种区域范围内涉镉企业镉排放强度批量评估方法 |
CN112580948A (zh) * | 2020-12-08 | 2021-03-30 | 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污染治理设施减排潜力评估方法 |
CN114417263A (zh) * | 2022-01-27 | 2022-04-29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污染物波动系数确定、污染物监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CN118246936A (zh) * | 2024-05-29 | 2024-06-25 |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 园区的空气质量管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CN118246936B (zh) * | 2024-05-29 | 2024-08-23 |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 园区的空气质量管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07652A (zh) | 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 | |
CN106202950B (zh) | 基于水质达标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 | |
Wang et al. | Financial incentives and endogenous enforcement in China's pollution levy system | |
Muyibi et al. | The impa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water pollution: Trends and policy actions in Malaysia | |
Freeman et al. | Clean rhetoric and dirty water | |
CN105448372B (zh) | 一种用于核电厂报废空气过滤器金属框架清洁解控的方法 | |
Liu et al. | A comprehensive index for evaluating and enhancing effective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two industrial parks in China | |
Delogu | Effluent Charges: A Method of Enforcing Stream Standards | |
CN110697807A (zh) |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工业园区协商减排可行性评估方法 | |
Bertanza et al. | Interpreting per capita loads of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s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A study on 168 Italian agglomerations | |
Bode et al. | The cost of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structure, origin, minimization–methods of fair cost comparison and allocation | |
Zhang et al. | Would the urban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realize the Porter hypothesis? 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panel data of Chinese prefecture cities | |
CN105117952A (zh) | 一种基于差异化策略的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制定方法 | |
Guo et al. | China pollutant discharge permits as a link between total emission control and water quality: a pilot study of the pesticide industry | |
Tanimu et al. | Effects of sewage pollution on water quality of Samaru stream, Zaria, Nigeria | |
CN114066243A (zh) | 一种多指标耦合的地表型水源地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
Amala et al. | Implementa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to improve wastewater treatment performance | |
Fangrong et al. |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Wastewater Pollution and Water Disease Efficiency in China Based on the Dynamic Two-Stage DEA Method | |
Karunasena et al. | Are we handling trade wastewater discharge effectively dur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Australia? | |
Al-Amery et al. | Damages assessment due to deterioration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in Iraq using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and microbial risk assessment | |
Valeria Rodrigues et al. | Use, reuse and treatment of water in the food industry: a theoretical study. | |
Brzeszczak | Municipal waste market in Poland-analysis of the type of collected waste and liquid waste | |
Pongoh et al. |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y to Prevent the Degradation of River Water Quality (Case Study of Talawaan River, Minahasa Regency, North Sulawesi Province) | |
Feng et al. | Undesirable output in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China. | |
Mihajlov et al. | Reporting by selected Analytical Tool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in South Eastern Europ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