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88821B - 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88821B
CN106388821B CN201610755428.6A CN201610755428A CN106388821B CN 106388821 B CN106388821 B CN 106388821B CN 201610755428 A CN201610755428 A CN 201610755428A CN 106388821 B CN106388821 B CN 1063888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air
detecting electrode
detect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554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88821A (zh
Inventor
于邦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n Xuan Mdt Inf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n Xuan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n Xuan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n Xuan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554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888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88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8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88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8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3Measur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or conductance of a portion of the body
    • A61B5/0531Measuring skin imped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42Determining blood loss or bleeding, e.g. during a surgical proced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电极、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及获取方法,该检测电极包括电极贴片、设置于电极贴片上的至少一个绝缘带、至少两个接线柱;至少一个绝缘带用于将电极贴片分离为至少两个电极触点;每一个电极触点上设置有一个接线柱,且每一个接线柱均与同一供电导线相连;电极触点用于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对于皮肤表面粘附的一对检测电极,存在各检测电极的任一电极触点与皮肤表面相接触时,即可实现该皮肤表面处阻抗变化值的检测,以反映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故可以屏蔽其他电极触点脱落的影响。因此,本方案能够准确反映创口恢复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电极、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及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疗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对人体病理部位执行手术以解除病症。手术操作完成之后,同样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止血、消炎、包扎等一系列处理。病人在术后初期需要静养,以使手术部位逐渐康复以及便于医护人员了解创口术后恢复情况。若创口恢复效果不佳,创口处易出现出血现象,且出血现象的存在易导致相关人体部位出现血栓情况。
目前,通过在创口对应区域的人体表面设置多对电极,可以检测创口恢复情况,当检测到创口恢复效果不佳时,可以提醒医护人员以进行及时处理。
由于病人自身的活动可能造成某些电极从人体表面脱落,从而影响测试结果而引发误报警情况,故现有的实现方式不能准确反映创口恢复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电极、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及获取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创口恢复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电极,包括:
电极贴片、设置于所述电极贴片上的至少一个绝缘带、至少两个接线柱;
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带,用于将所述电极贴片分离为至少两个电极触点;
每一个所述电极触点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接线柱,且每一个所述接线柱均与同一供电导线相连;
所述电极触点,用于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贴片包括:硅胶电极贴片;
所述硅胶电极贴片上设置有一个绝缘带,且所述绝缘带呈“Y”型;
所述绝缘带将所述硅胶电极贴片分离为3个电极触点,且相临两个电极触点间的夹角为120°。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对如上述任一所述的检测电极、交变电源设备和检测装置;
所述交变电源设备包括:至少一对供电端口,其中,每一对供电端口与一对检测电极相连,以向该对检测电极进行供电;
每一个所述检测电极均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并通过供电导线与相应供电端口相连;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当所述交变电源设备向所述至少一对检测电极进行供电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并根据所述阻抗变化值以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被测创口对应区域为被测创口所在区域时,每一对检测电极间的连线均部分位于所述被测创口所在区域内,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阻抗变化值以确定所述被测创口是否出现漏血;
所述被测创口对应区域为被测创口所在大动脉的动脉供血血流覆盖区域时,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阻抗变化值以确定所述被测创口是否出现血栓。
进一步地,该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部,用于通过控制所述交变电源设备,以分别向每一对检测电极提供恒定电流值大小的交变电流;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压检测器、第一计算单元和第一判断单元;
所述电压检测器,用于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初始电压,并实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运行电压;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检测器检测到的初始电压和运行电压,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其中,Rnj为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阻抗变化值,Un0为电压检测器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的初始电压,Unj为电压检测器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运行电压,I0为交变电源设备提供的交变电流;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阻抗变化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漏血;在判断出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阻抗变化值小于第二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血栓。
进一步地,该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部,用于通过控制所述交变电源设备,以分别向每一对检测电极提供恒定电压值大小的交变电压;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流检测器、第二计算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初始电流,并实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运行电流;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流检测器检测到的初始电流和运行电流,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其中,Rnj为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阻抗变化值,U0为交变电源设备提供的交变电压,In0为电流检测器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的初始电流,Inj为电流检测器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运行电流;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第二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阻抗变化值小于第三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漏血;在判断出所述第二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阻抗变化值大于第四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血栓。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取上述任一所述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中阻抗变化值的方法,包括:
针对所述交变电源设备包括的所述至少一对供电端口,通过供电导线将每一对所述供电端口与一对检测电极相连;
将每一个所述检测电极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
利用所述交变电源设备向每一对所述检测电极进行供电;
利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进一步地,所述被测创口对应区域为被测创口所在区域时,所述将每一个所述检测电极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包括:将每一对检测电极间的连线均部分位于所述被测创口所在区域内。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所述交变电源设备向每一对所述检测电极进行供电,包括:利用第一控制部控制所述交变电源设备,以分别向每一对检测电极提供恒定电流值大小的交变电流;
该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初始电压;
所述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包括:实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运行电压;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初始电压和所述运行电压,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其中,Rnj为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阻抗变化值,Un0为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的初始电压,Unj为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运行电压,I0为交变电源设备提供的交变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所述交变电源设备向每一对所述检测电极进行供电,包括:利用第二控制部控制所述交变电源设备,以分别向每一对检测电极提供恒定电压值大小的交变电压;
该方法还包括: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初始电流;
所述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包括:实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运行电流;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初始电流和所述运行电流,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其中,Rnj为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阻抗变化值,U0为交变电源设备提供的交变电压,In0为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的初始电流,Inj为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运行电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电极、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及获取方法,该检测电极包括电极贴片、设置于电极贴片上的至少一个绝缘带、至少两个接线柱;至少一个绝缘带用于将电极贴片分离为至少两个电极触点;每一个电极触点上设置有一个接线柱,且每一个接线柱均与同一供电导线相连;电极触点用于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对于皮肤表面粘附的一对检测电极,存在各检测电极的任一电极触点与皮肤表面相接触时,即可实现该皮肤表面处阻抗变化值的检测,以反映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故可以屏蔽其他电极触点脱落的影响。因此,本发明能够准确反映创口恢复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检测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中阻抗变化值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获取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中阻抗变化值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电极101,可以包括:
电极贴片1011、设置于所述电极贴片1011上的至少一个绝缘带1012、至少两个接线柱1013;
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带1012,用于将所述电极贴片1011分离为至少两个电极触点10111;
每一个所述电极触点10111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接线柱1013,且每一个所述接线柱1013均与同一供电导线相连;
所述电极触点10111,用于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电极,该检测电极包括电极贴片、设置于电极贴片上的至少一个绝缘带、至少两个接线柱;至少一个绝缘带用于将电极贴片分离为至少两个电极触点;每一个电极触点上设置有一个接线柱,且每一个接线柱均与同一供电导线相连;电极触点用于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对于皮肤表面粘附的一对检测电极,存在各检测电极的任一电极触点与皮肤表面相接触时,即可实现该皮肤表面处阻抗变化值的检测,以反映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故可以屏蔽其他电极触点脱落的影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准确反映创口恢复状态。
常见的,病人在术后恢复初期,如术后48h以内,需要严格监控创口恢复效果。详细地,若创口处出现漏血,会导致人体其他部位出现供血不足而时该部位出现血栓。
详细地,通过在人体皮肤表面设置至少一对检测电极,基于人体内部的血液流动,每一对检测电极间的人体组织类似于一个电阻,故当通过供电导线以对各检测电极进行供电时,每一对检测电极间有电流通过,并形成一个电流通路,以及与供电电源形成一个供电回路。
由于各检测电极需要粘附在人体皮肤表面,且病人在活动过程中可能会触碰到各个电极,故就可能出现电极脱落问题。若某一电极脱落,该电极所在的电流通路断开,类似于该电流通路的通过电流无限小、该电流通路中的人体部位等效电阻阻值无限大的情况,故相应的检测装置可以确定出该脱落电极对应的被测创口出现血栓的判断结果。
由于病人一旦出现漏血和血栓现象均需要及时处理,故对于每一个异常检测结果,相应检测装置在检测到异常结果后可以通知报警系统以报警提醒。由此可见,电极脱落会造成误报警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检测电极上可以设置有绝缘带,且绝缘带的存在可以将检测电极的电极贴片分离为多个电极触点。对于每一个检测电极,由于只要其存在一个电极触点与人体皮肤表面相接触,即表示该检测电极与人体皮肤表面相接触,故可实现电流通路的正常连接。
此外,通过将一个检测电极分离为多个电极触点,且各个触点可以位于同一粘附位置的不同方向,故当病人触碰到检测电极时,通常不能将各个方向粘附的电极触点均触碰脱落,故可以有效解决电极脱落所造成的误判断操作及引发的误报警操作。
详细地,检测电极的实现方式至少可以包括下述两种:
方式1:包括1个“︱”型绝缘带,被该绝缘带分离的2个电极触点呈左右分布;
方式2:包括1个“Y”型绝缘带,被该绝缘带分离的3个电极触点沿检测电极的中心点依次循环分布。
详细地,针对上述方式1: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所述电极贴片1011包括:硅胶电极贴片;
所述硅胶电极贴片上设置有一个绝缘带1012,且所述绝缘带1012呈“︱”型;
所述绝缘带1012将所述硅胶电极贴片分离为2个电极触点10111,且2个电极触点10111呈左右分布。
详细地,针对上述方式2: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所述电极贴片1011包括:硅胶电极贴片;
所述硅胶电极贴片上设置有一个绝缘带1012,且所述绝缘带1012呈“Y”型;
所述绝缘带1012将所述硅胶电极贴片分离为3个电极触点10111,且相临两个电极触点10111间的夹角为120°。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除上述两种常见结构,通过改变绝缘带的数量和形状,同样可以将一个检测电极分离为其他类型的多个电极触点。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可以包括:
至少一对如上述任一所述的检测电极101、交变电源设备102和检测装置103;
所述交变电源设备102包括:至少一对供电端口1021,其中,每一对供电端口1021与一对检测电极101相连,以向该对检测电极101进行供电;
每一个所述检测电极均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并通过供电导线与相应供电端口相连;
所述检测装置103,用于当所述交变电源设备102向所述至少一对检测电极101进行供电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101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并根据所述阻抗变化值以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
同上所述,若创口处出现漏血,会导致人体其他部位出现供血不足而时该部位出现血栓,故漏血情况监测部位和血栓情况监测部位通常不同。因此,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针对被测创口对应区域来说:
所述被测创口对应区域为被测创口所在区域时,每一对检测电极101间的连线均部分位于所述被测创口所在区域内,所述检测装置103用于根据所述阻抗变化值以确定所述被测创口是否出现漏血;
所述被测创口对应区域为被测创口所在大动脉的动脉供血血流覆盖区域时,所述检测装置103用于根据所述阻抗变化值以确定所述被测创口是否出现血栓。
详细地,病人术后,创口处通常血流状态正常,即未出现漏血现象。故可以利用检测装置以计算出当前对应的初始阻抗值,以作为后续实时检测到的各阻抗值的判断依据。
其中,若创口处出现漏血情况,该情况会导致当前阻抗值较初始阻抗值变小,若阻抗值减小量超过相应设定阈值时,可以确定被测创口出现漏血。相应地,当被测创口处出现漏血时,被测创口所在大动脉的动脉供血血流覆盖区域内的人体组织部位易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若该处供血严重不足,故该处人体内部血流微弱,故当前阻抗值较初始阻抗值变大。同样地,若阻抗值增大量超过相应设定阈值时,可以确定被测创口出现血栓。
对于每一对检测电极,当该对检测电极对应的一对供电端口间的输出电压固定时,若该对检测电极处的创口部位发生漏血现象,则血液流动性增强,故当前阻抗值较相应初始阻抗值有所降低,且阻抗值降低量通常超过相应阈值,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当前电流值较相应初始电流值升高。
创口部位出现漏血,通常会导致创口所在大动脉的动脉供血血流覆盖区域出现供血不足,以使该区域血液流动性降低,故当前阻抗值较相应初始阻抗值有所升高,且阻抗值升高量通常超过相应阈值,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当前电流值较相应初始电流值降低。
相应地,基于同样的实现原理,对于每一对检测电极,当该对检测电极对应的一对供电端口间的输入电流固定时,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电压值变化情况可以与创口处的血流状态相关。
由上述内容可知,可以根据测得的电流值或电压值的数值,以计算出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从而可以根据阻抗变化值以确定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
因此,确定被测创口恢复状态的可能实现方式至少可以包括如下两种:
方式A:电流值恒定,根据检测到的电压值以确定阻抗变化值,进而确定被测创口恢复状态;
方式B:电压值恒定,根据检测到的电流值以确定阻抗变化值,进而确定被测创口恢复状态。
详细地,针对上述方式A: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该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控制部201,用于通过控制所述交变电源设备102,以分别向每一对检测电极101提供恒定电流值大小的交变电流;
所述检测装置103包括:电压检测器1031、第一计算单元1032和第一判断单元1033;
所述电压检测器1031,用于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101对应的初始电压,并实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101对应的运行电压;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1032,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检测器1031检测到的初始电压和运行电压,利用下述公式(1)计算每一对检测电极101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其中,Rnj为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阻抗变化值,Un0为电压检测器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的初始电压,Unj为电压检测器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运行电压,I0为交变电源设备提供的交变电流;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033,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第一计算单元1032计算得到的阻抗变化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漏血;在判断出所述第一计算单元1032计算得到的阻抗变化值小于第二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血栓。
详细地,对于每一对检测电极,由于交变电源设备提供的交变电流大小恒定,故可以根据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初始电压和运行电压,以计算出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若运行电压低于初始电压,且相应的阻抗变化值大于相应设定阈值时,可以确定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漏血。若运行电压高于初始电压,且相应的阻抗变化值小于相应设定阈值时,可以确定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血栓。
详细地,针对上述方式B: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该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控制部202,用于通过控制所述交变电源设备102,以分别向每一对检测电极101提供恒定电压值大小的交变电压;
所述检测装置103包括:电流检测器1034、第二计算单元1035和第二判断单元1036;
所述电流检测器1034,用于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101对应的初始电流,并实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101对应的运行电流;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1035,用于根据所述电流检测器1034检测到的初始电流和运行电流,利用下述公式(2)计算每一对检测电极101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其中,Rnj为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阻抗变化值,U0为交变电源设备提供的交变电压,In0为电流检测器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的初始电流,Inj为电流检测器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运行电流;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1036,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第二计算单元1035计算得到的阻抗变化值小于第三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漏血;在判断出所述第二计算单元1035计算得到的阻抗变化值大于第四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血栓。
详细地,对于每一对检测电极,由于交变电源设备提供的交变电压大小恒定,故可以根据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初始电流和运行电流,以计算出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若运行电流高于初始电流,且相应的阻抗变化值小于相应设定阈值时,可以确定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漏血。若运行电流低于初始电流,且相应的阻抗变化值大于相应设定阈值时,可以确定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血栓。
基于上述方式A和方式B,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确定被测创口恢复状态的实现方式,可以准确、及时的确定出被测创口是否出现漏血情况,以及相关人体供血部位是否出现血栓情况。这两种实现方式均可以达到准确判断、及时处理的效果,有益于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并消除异常,以保证病人身体健康。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上述任一所述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中阻抗变化值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针对所述交变电源设备包括的所述至少一对供电端口,通过供电导线将每一对所述供电端口与一对检测电极相连。
步骤302:将每一个所述检测电极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
步骤303:利用所述交变电源设备向每一对所述检测电极进行供电。
步骤304:利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在得到每一个所述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之后,可以利用该阻抗变化值进行后续各种所需的处理,比如,根据该阻抗变化值及其他参数如人员的经验值、血液的化验参数等,来确定被测创口是否出现血栓。当然,利用该阻抗变化值还可以进行其他处理,比如,根据该阻抗变化值及其他测试数据,确定血液的流动速度、变化速率等。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被测创口对应区域为被测创口所在区域时,所述将每一个所述检测电极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包括:将每一对检测电极间的连线均部分位于所述被测创口所在区域内。
详细地,每一对检测电极间的连线可以看作为该对检测电极间的电流通路。通过将该连线设置为部分位于被测创口所在区域内,可以利用检测装置以检测该对检测电极间的电流通路的电压变化情况或电流变化情况,从而得出该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阻抗变化值的可能实现方式至少可以包括如下两种:
方式Ⅰ:电流值恒定,根据检测到的电压值以确定阻抗变化值;
方式Ⅱ:电压值恒定,根据检测到的电流值以确定阻抗变化值。
详细地,针对上述方式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03具体可以包括:利用第一控制部控制所述交变电源设备,以分别向每一对检测电极提供恒定电流值大小的交变电流;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初始电压;
所述步骤304具体可以包括:实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运行电压;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初始电压和所述运行电压,利用上述公式(1)计算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详细地,针对上述方式Ⅱ: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03具体可以包括:利用第二控制部控制所述交变电源设备,以分别向每一对检测电极提供恒定电压值大小的交变电压;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初始电流;
所述步骤304具体可以包括:实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运行电流;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初始电流和所述运行电流,利用上述公式(2)计算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获取上述任一所述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中阻抗变化值的方法,该方法以上述方式Ⅰ为设计基础,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针对交变电源设备包括的至少一对供电端口,通过供电导线将每一对供电端口与一对检测电极相连。
详细地,交变电源设备可以包括多对供电端口,其中,每一对供电端口可以分别对应于一个子供电电源,也可以对应于同一总供电电源。
对于每一对供电端口,包括有两个供电端口:供电端口1和供电端口2。那么,供电电流从供电端口1输出时,可以经供电端口2而输入,供电电流方向反转时,供电电流从供电端口2输出,可以经供电端口1而输入。
详细地,通过供电导线以将每一对检测电极与相应的供电端口相连,可以通过供电端口以向检测电极进行供电。
步骤402:将每一个检测电极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
详细地,每一处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可以粘附有至少一对检测电极,以检测该区域内的阻抗变化值。
详细地,每一个检测电极均可以为图3所示检测电极,即:硅胶电极贴片上设置有“Y”型绝缘带,且该绝缘带将其分离为3个电极触点,且每一个电极触点上设置有接线柱。
其中,将每一个检测电极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时,可以使得该检测电极的每一个电极触点均与皮肤表面相接触。此外,可以将每一个电极触点上设置的接线柱均与同一供电导线相连。
因此,对于同一个检测电极,任一电极触点与皮肤表面相接触即可实现相应电流通路的连通,故这一实现方式可以避免因检测电极被病人触碰脱落而造成的误判断及引发的误报警情况。
步骤403:利用控制部控制交变电源设备,以分别向每一对检测电极提供恒定电流值大小的交变电流。
详细地,通过提供恒定电流值大小的交变电流,可以使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的电流恒定,故可以根据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电压值以反映该对检测电极间的人体组织的阻抗变化。
步骤404: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初始电压。
由于病人手术后的恢复初期,可以将每一对检测电极初始连接到相应连接位置的皮肤表面时,记录当前的电压值,即初始电压,且该初始电压可以作为后续每一个运行电压的对比标准。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各对电极初始连接到相应连接位置的皮肤表面时,最初检测到的多个电压值的平均值记作初始电压。
步骤405:实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运行电压。
步骤406:根据检测到的初始电压和运行电压,计算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详细地,可以利用上述公式(1)计算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详细地,对于任一人体部位,由于人体内部血流状态的不同会造成该部位处的阻抗发生变化,故可以利用任一对检测电极以检测被测创口对应区域处的阻抗变化值。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若被测创口处出现漏血,会导致人体其他部位出现供血不足而使该部位出现血栓。因此,当检测电极对的粘附位置为被测创口所在区域时,若计算出的阻抗变化值大于相应设定阈值时,可以怀疑被测创口处血流异常,例如可能出现漏血;当检测电极对的粘附位置为被测创口所在大动脉的动脉供血血流覆盖区域时,若计算出的阻抗变化值小于相应设定阈值时,可以怀疑被测创口处血流异常,例如可能出现血栓。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每一对检测电极,均可以实时检测到该对检测电极在各个时刻的阻抗变化值,故可以将检测到的各个阻抗变化值,根据时间顺序以形成阻抗变化值浮动曲线。当检测装置与显示设备相连时,可以将该浮动曲线输出至显示设备以进行显示,以便于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查看。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同一实现原理,同样可以以上述方式Ⅱ为设计基础,提供了再一种对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检测电极,包括电极贴片、设置于电极贴片上的至少一个绝缘带、至少两个接线柱;至少一个绝缘带用于将电极贴片分离为至少两个电极触点;每一个电极触点上设置有一个接线柱,且每一个接线柱均与同一供电导线相连;电极触点用于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对于皮肤表面粘附的一对检测电极,存在各检测电极的任一电极触点与皮肤表面相接触时,即可实现该皮肤表面处阻抗变化值的检测,以反映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故可以屏蔽其他电极触点脱落的影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准确反映创口恢复状态。
2、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一个检测电极分离为多个电极触点,且各个触点可以位于同一粘附位置的不同方向,故当病人触碰到检测电极时,通常不能将各个方向粘附的电极触点均触碰脱落,故可以有效解决电极脱落所造成的误判断操作及引发的误报警操作。
3、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两种确定被测创口恢复状态的实现方式,可以准确、及时的确定出被测创口是否出现漏血情况,以及相关人体供血部位是否出现血栓情况。这两种实现方式均可以达到准确判断、及时处理的效果,有益于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并消除异常,以保证病人身体健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对检测电极、交变电源设备和检测装置;
所述检测电极,包括:
电极贴片、设置于所述电极贴片上的至少一个绝缘带、至少两个接线柱;
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带,用于将所述电极贴片分离为至少两个电极触点;
每一个所述电极触点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接线柱,且每一个所述接线柱均与同一供电导线相连;
所述电极触点,用于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
所述电极贴片包括:硅胶电极贴片;
所述硅胶电极贴片上设置有一个绝缘带,且所述绝缘带呈“Y”型;
所述绝缘带将所述硅胶电极贴片分离为3个电极触点,且相邻两个电极触点间的夹角为120°;
所述交变电源设备包括:至少一对供电端口,其中,每一对供电端口与一对检测电极相连,以向该对检测电极进行供电;
每一个所述检测电极均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并通过供电导线与相应供电端口相连;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当所述交变电源设备向所述至少一对检测电极进行供电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并根据所述阻抗变化值以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
还包括:第一控制部,用于通过控制所述交变电源设备,以分别向每一对检测电极提供恒定电流值大小的交变电流;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压检测器、第一计算单元和第一判断单元;
所述电压检测器,用于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初始电压,并实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运行电压;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检测器检测到的初始电压和运行电压,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其中,Rnj为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阻抗变化值,Un0为电压检测器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的初始电压,Unj为电压检测器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运行电压,I0为交变电源设备提供的交变电流;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阻抗变化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漏血;在判断出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阻抗变化值小于第二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血栓。
2.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对检测电极、交变电源设备和检测装置;
所述检测电极,包括:
电极贴片、设置于所述电极贴片上的至少一个绝缘带、至少两个接线柱;
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带,用于将所述电极贴片分离为至少两个电极触点;
每一个所述电极触点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接线柱,且每一个所述接线柱均与同一供电导线相连;
所述电极触点,用于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
所述电极贴片包括:硅胶电极贴片;
所述硅胶电极贴片上设置有一个绝缘带,且所述绝缘带呈“Y”型;
所述绝缘带将所述硅胶电极贴片分离为3个电极触点,且相邻两个电极触点间的夹角为120°;
所述交变电源设备包括:至少一对供电端口,其中,每一对供电端口与一对检测电极相连,以向该对检测电极进行供电;
每一个所述检测电极均粘附于被测创口对应区域的皮肤表面,并通过供电导线与相应供电端口相连;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当所述交变电源设备向所述至少一对检测电极进行供电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并根据所述阻抗变化值以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
还包括:第二控制部,用于通过控制所述交变电源设备,以分别向每一对检测电极提供恒定电压值大小的交变电压;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流检测器、第二计算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初始电流,并实时检测每一对检测电极对应的运行电流;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流检测器检测到的初始电流和运行电流,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每一对检测电极形成的回路中的阻抗变化值;
其中,Rnj为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阻抗变化值,U0为交变电源设备提供的交变电压,In0为电流检测器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的初始电流,Inj为电流检测器检测到的第n对检测电极间的第j个运行电流;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第二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阻抗变化值小于第三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漏血;在判断出所述第二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阻抗变化值大于第四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被测创口的恢复状态为出现血栓。
CN201610755428.6A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 Active CN1063888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5428.6A CN106388821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5428.6A CN106388821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8821A CN106388821A (zh) 2017-02-15
CN106388821B true CN106388821B (zh) 2019-05-03

Family

ID=58002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55428.6A Active CN106388821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8882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8504U (zh) * 2009-12-29 2010-12-15 天津捷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中性电极
CN202699132U (zh) * 2012-07-18 2013-01-30 张光芳 一种一体式电极片
CN204798502U (zh) * 2015-04-04 2015-11-25 浙江省人民医院 医用漏血漏液报警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413638B (de) * 2001-03-13 2006-04-15 Cnsystems Medizintechnik Gmbh Medizinische elektrode
CN2684858Y (zh) * 2004-03-11 2005-03-16 罗笑南 一种带粘性整合电极的多频同步输出治疗仪
WO2008032291A2 (en) * 2006-09-25 2008-03-20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Multi-electrode patches for electrophysiological impedance measurements and devices for' positioning and/or alignment of electrode- patch assemblies
PL2308372T3 (pl) * 2009-10-01 2017-07-31 Seca Ag Przyrząd do pomiaru bioimpedancji
EP2364644B1 (de) * 2010-03-09 2016-04-13 BIOTRONIK SE & Co. KG Elektromedizinisches Implantat und Überwachungs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8504U (zh) * 2009-12-29 2010-12-15 天津捷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中性电极
CN202699132U (zh) * 2012-07-18 2013-01-30 张光芳 一种一体式电极片
CN204798502U (zh) * 2015-04-04 2015-11-25 浙江省人民医院 医用漏血漏液报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8821A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96933A1 (en) Sensor enabled absorbent article avoiding leakages
CN101940469B (zh) 一种便携式膀胱尿量检测装置
CA2638958C (en)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tissue oedema
JP5542050B2 (ja) インピーダンス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US9291654B2 (en) Patient electrode impedance measurement
CN102551712B (zh) 基于生物电阻抗的非侵入式排尿报警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03040466B (zh) 一种电阻抗检测用电极连接异常的检测方法
JP2006506172A (ja) 電気外科用発生器および出力電力を照合確認する方法
US20210137409A1 (en) Measur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contact force, and tissue properties
WO2017008479A1 (zh) 静脉注射泄漏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EP3244791A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internal electrical impedance of a biological object
US20230218333A1 (en) Monitoring unit and high frequency surgery system having such a monitoring unit
WO2019093115A1 (ja) 体組成計及び体組成測定プログラム
CN106388821B (zh) 一种检测创口恢复状态的系统
CN106377256B (zh) 一种创口血流状态检测装置及获取方法
US20140371550A1 (en) Electrolytic biosensor
CN106377257B (zh)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9528193A (zh) 信号检测电路
US20180070849A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electrode monitoring of internal electrical impedance of a biological object
CN106236020B (zh) 一种血流状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6377259B (zh) 一种血液状态检测装置及获取阻抗变化值的方法
Liao et al. Impedance sensing device for monitoring ulcer healing in human patients
CN106361332B (zh) 一种检测漏血的装置及获取电极间电压的方法
CN107807162A (zh) 尿液参数检测装置和尿液参数监测系统
JP5603677B2 (ja) 電気手術器点検装置、及び電気手術器点検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15

Address after: 215000 Suzhou Wu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zhong Road, No. 2588, 5, 101, room 1030,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Suzhou Han Xuan Mdt InfoTech 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Building 2F, No. 8 Jinfeng Road, Suzhou High-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Pinnuo New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