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4568A - 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4568A
CN106374568A CN201610857302.XA CN201610857302A CN106374568A CN 106374568 A CN106374568 A CN 106374568A CN 201610857302 A CN201610857302 A CN 201610857302A CN 106374568 A CN106374568 A CN 106374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end
switch
interface
port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573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573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745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74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45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2The other DC source being a battery actively interacting with the first one, i.e. battery to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4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dapted for charging from various sources, e.g. AC, DC or multivolt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涉及终端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电池、充电控制单元、第一接口端、第二接口端以及第三接口端;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第一端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第二接口端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充电电池;所述第三接口端的第一端口用于连接待充电设备;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接口端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接口端的第二端口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状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在为终端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一旦充电器与外部电源断开,需要重新连接才可以继续为终端进行充电,由此导致的充电连续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在生活中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终端的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使用相应的充电器对终端内的电池进行充电。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如下技术问题:
充电器连接外部电源后,会出现因为误碰或接触不良而导致插头与外部电源断开连接的情况,使得外部电源不再能够为终端进行充电,在这种情形下需要用户自行发现,并重新连接充电器后,才可以让外部电源继续为终端进行充电,由此导致充电连续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在为终端充电过程中,在充电器与外部电源断开连接后,需要重新连接才可以继续为终端进行充电,由此导致充电连续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电池、充电控制单元、第一接口端、第二接口端以及第三接口端;
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第一端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
所述第二接口端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充电电池;
所述第三接口端的第一端口用于连接待充电设备;
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接口端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接口端的第二端口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端的第二端口之间;
所述第二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口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端的第二端口之间;
所述第三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三接口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第二端口之间;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相连,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的连通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口检测单元和电池检测单元;
所述接口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接口端、所述第二接口端和所述第三接口端的接通状态;
所述电池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电池的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当所述接口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接口端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三接口端连接所述待充电设备时,所述控制模块连通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一开关,以通过所述外部电源给所述待充电设备和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当所述接口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接口端未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三接口端连接所述待充电设备时,所述控制模块连通所述第二开关,以通过所述充电电池给所述待充电设备充电。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当所述电池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充电电池的电量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断开所述第一开关,以停止给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当所述接口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接口端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三接口端未连接所述待充电设备时,所述控制模块连通所述第一开关,以通过所述外部电源给所述充电电池充电;当所述电池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充电电池的电量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断开所述第一开关,以停止给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当所述接口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接口端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三接口端未连接所述待充电设备时,所述控制模块断开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电池、充电控制单元、第一接口端、第二接口端以及第三接口端,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第一端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第二接口端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充电电池,所述第三接口端的第一端口用于连接待充电设备,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接口端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接口端的第二端口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状态,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在外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也可以持续的为终端进行充电,提高了终端充电的连续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在为终端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一旦充电器与外部电源断开,需要重新连接才可以继续为终端进行充电,由此导致的充电连续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实施例二的线路控制组件12的第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实施例二的线路控制组件12的第二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实施例二的线路控制组件12的第三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充电电池11、充电控制单元12、第一接口端13、第二接口端14以及第三接口端15。第一接口端13的第一端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第二接口端14的第一端口连接充电电池11,第三接口端15的第一端口用于连接待充电设备。
并且,充电控制单元12分别与第一接口端13的第二端口、第二接口端14的第二端口和第三接口端15的第二端口连接,用于控制充电装置的充电状态。
具体地,充电控制单元12包括:第一开关121、第二开关122、第三开关123以及控制模块。
第一开关121连接于第一接口端13的第二端口与第二接口端14的第二端口之间,第二开关122连接于第二接口端14的第二端口与第三接口端15的第二端口之间,第三开关123连接于第三接口端15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接口端13的第二端口之间,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开关121、第二开关122和第三开关123相连,用于分别控制第一开关121、第二开关122和第三开关123的连通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开关122在初始状态下,既可以是打开状态,又可以是闭合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装置还可以包括接口检测单元和电池检测单元16。其中,接口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接口端13、第二接口端14和第三接口端15的接通状态,电池检测单元16,用于检测充电电池11的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口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接口的状态,具体地,当接口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接口端13连接外部电源,第三接口端15连接待充电设备时,控制模块连通第三开关123和第一开关121,以通过外部电源给待充电设备和充电电池11充电。
当接口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接口端13未连接外部电源,第三接口端15连接待充电设备时,控制模块连通第二开关122,以通过充电电池11给待充电设备充电。
当电池检测单元检测到充电电池11的电量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单元断开第一开关121,以停止给充电电池11充电。
当接口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接口端13连接外部电源,第三接口端15未连接待充电设备时,控制模块连通第一开关121,以通过外部电源给充电电池11充电;当电池检测单元检测到充电电池11的电量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单元断开第一开关121,以停止给充电电池11充电。
当电池检测单元检测到充电电池11的电量小于预设阈值时,采用快速充电方式为充电电池11进行充电。
当接口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接口端13连接外部电源,第三接口端15未连接待充电设备时,控制模块断开第一开关121、第二开关122和第三开关123。
当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时,第三接口端15会接收到断开充电的信号,控制模块断开第三开关123,停止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具体可以包括:电池单元11、线路控制组件12、第一接口端13以及第二接口端14。
其中,线路控制组件12分别与电池单元11、第一接口端13、第二接口端14连接,线路控制组件12用于控制充电装置内需要导通的线路,电池单元11用于在第一接口端13与外部电源断开时,利用其内部储存的电能为终端进行充电,第一接口端13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第二接口端14用于连接终端,通过第二接口端14使得第一接口端13输入的电能或电池单元11输出的电能,可以为终端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线路控制组件12可以包含三条线路,利用该控制接口分别对三条线路的导通/断开状态进行控制,具体地,线路控制组件12包括:三个通电接口121与一个控制接口,其中,三个通电接口121中,任意两个通电接口121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开关122,并且控制接口分别与每个开关122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三个通电接口区分为第一通电接口,第二通电接口和第三通电接口。
其中,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实施例二的线路控制组件12的第一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通电接口连接与外部电源,即,第一通电接口与第一接口端13连接,第二通电接口连接于终端,即第二通电接口与第二接口端14连接,并且,第一通电接口与第二通电接口之间设置有开关122,当控制接口控制该开关122导通时,利用第一接口端13输入的电能为终端进行充电,当控制接口控制该开关122断开时,停止利用第一接口端13输入的电能为终端进行充电。
其中,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实施例二的线路控制组件12的第二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通电接口连接与外部电源,即,第一通电接口与第一接口端13连接,第三通电接口连接于电池单元11,并且,第一通电接口与第三通电接口之间设置有开关122,当控制接口控制该开关122导通时,利用第一接口端13输入的电能为电池单元11进行充电,当控制接口控制该开关122断开时,停止利用第一接口端13输入的电能为电池单元11进行充电。
其中,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实施例二的线路控制组件12的第三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二通电接口连接于终端,即第二通电接口与第二接口端14连接,第三通电接口连接于电池单元11,并且,第二通电接口与第三通电接口之间设置有开关122,当控制接口控制该开关122导通时,利用电池单元11存储的电能为终端进行充电,当控制接口控制该开关122断开时,停止利用电池单元11存储的电能为终端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接口可以在导通第一通电接口与第二通电接口之间设置的开关122的同时,还可以导通第一通电接口与第三通电接口之间设置的开关122。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充电装置,通过线路控制组件12分别与电池单元11、第一接口端13、第二接口端14连接,使得终端在充电时,若与第一接口端13连接的外部电源断开时,可以利用电池单元11为终端进行充电,从而实现了在外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也可以持续的为终端进行充电,提高了终端充电的连续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在为终端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一旦充电器与外部电源断开,需要重新连接才可以继续为终端进行充电,由此导致的充电连续性较差的问题。
实施例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充电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601、检测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终端的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当使用充电器连接外部电源后,会出现因为误碰或接触不良而导致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断开连接的情况,因此,在使用充电器为终端进行充电时,首选检测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可以应用于充电器中。
602、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使用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为终端进行充电。
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即可以认为充电器与外部电源正常连接,没有出现断开的情况,则使用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为终端进行充电。
603、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理断开状态,使用电池单元为终端进行充电。
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理断开状态,即可以认为充电器与外部电源断开,则使用充电器内的电池单元为终端进行充电,充电保证了为终端充电的连续性。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充电方法,通过检测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的连接状态,进而确定使用第一接口端为充电进行充电还是使用电池单元为终端进行充电,具体为,若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则使用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为终端进行充电,若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断开状态,则使用电池单元为终端进行充电,从而实现了在外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也可以持续的为终端进行充电,提高了终端充电的连续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在为终端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一旦充电器与外部电源断开,需要重新连接才可以继续为终端进行充电,由此导致的充电连续性较差的问题。
实施例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充电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701、检测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701的具体过程,详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601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原理和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702、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使用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为终端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702的具体过程,详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602中的表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原理和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703、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理断开状态,使用电池单元为终端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703的具体过程,详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603中的表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原理和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704、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使用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为电池单元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时,还可以利用外部电源的电能为电池单元进行充电,以保障电池单元一直储存电能,以在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断开状态时,电池单元可以为终端进行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充电方法,通过检测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的连接状态,进而确定使用第一接口端为充电进行充电还是使用电池单元为终端进行充电,具体为,若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则使用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为终端进行充电,若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断开状态,则使用电池单元为终端进行充电,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使用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为电池单元进行充电,从而实现了在外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也可以持续的为终端进行充电,并且,外部电源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外部电源为电池单元进行充电,提高了终端充电的连续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在为终端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一旦充电器与外部电源断开,需要重新连接才可以继续为终端进行充电,由此导致的充电连续性较差的问题。
实施例五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充电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801、检测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801的具体过程,详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601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原理和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802、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导通与第一接口端连接的通电接口和与第二接口端连接的通电接口之间的开关,使用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为终端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后,导通第一通电接口与第二通电接口之间的开关,使得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可以直接通过第二接口端为终端进行充电。
803、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断开状态,导通与电池单元连接的通电接口和与第二接口端连接的通电接口之间的开关,使用电池单元为终端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断开后,导通第二通电接口与第三通电接口之间的开关,使得电池单元内存储的电能可以直接通过第二接口端为终端进行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充电方法,通过检测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的连接状态,进而确定使用第一接口端为充电进行充电还是使用电池单元为终端进行充电,具体为,若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导通与第一接口端连接的通电接口和与第二接口端连接的通电接口之间的开关,使用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为终端进行充电,若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断开状态,导通与电池单元连接的通电接口和与第二接口端连接的通电接口之间的开关,使用电池单元为终端进行充电,从而实现了在外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也可以持续的为终端进行充电,提高了终端充电的连续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在为终端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一旦充电器与外部电源断开,需要重新连接才可以继续为终端进行充电,由此导致的充电连续性较差的问题。
实施例六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充电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901、检测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801的具体过程,详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601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原理和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902、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导通与第一接口端连接的通电接口和与第二接口端连接的通电接口之间的开关,使用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为终端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902的具体过程,详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802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原理和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903、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断开状态,导通与电池单元连接的通电接口和与第二接口端连接的通电接口之间的开关,使用电池单元为终端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903的具体过程,详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803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原理和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904、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导通与第一接口端连接的通电接口和与电池单元连接的通电接口的开关接通,使用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为电池单元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时,还可以利用外部电源的电能为电池单元进行充电,以保障电池单元一直储存电能,以在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断开状态时,电池单元可以为终端进行充电。具体地,若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后,导通第一通电接口与第三通电接口之间的开关,使得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可以为电池单元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充电方法,在上述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其在确定第一接口端与外部电源处于连接状态,导通与第一接口端连接的通电接口和与电池单元连接的通电接口的开关接通,使用第一接口端输入的电能为电池单元进行充电。从而实现了在外部电源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外部电源为电池单元进行充电,使得在外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也可以持续的为终端进行充电,提高了终端充电的连续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在为终端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一旦充电器与外部电源断开,需要重新连接才可以继续为终端进行充电,由此导致的充电连续性较差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至少两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池、充电控制单元、第一接口端、第二接口端以及第三接口端;
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第一端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
所述第二接口端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充电电池;
所述第三接口端的第一端口用于连接待充电设备;
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接口端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接口端的第二端口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端的第二端口之间;
所述第二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口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端的第二端口之间;
所述第三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三接口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第二端口之间;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相连,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的连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口检测单元和电池检测单元;
所述接口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接口端、所述第二接口端和所述第三接口端的接通状态;
所述电池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电池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接口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接口端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三接口端连接所述待充电设备时,所述控制模块连通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一开关,以通过所述外部电源给所述待充电设备和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当所述接口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接口端未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三接口端连接所述待充电设备时,所述控制模块连通所述第二开关,以通过所述充电电池给所述待充电设备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池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充电电池的电量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断开所述第一开关,以停止给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接口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接口端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三接口端未连接所述待充电设备时,所述控制模块连通所述第一开关,以通过所述外部电源给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当所述电池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充电电池的电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断开所述第一开关,以停止给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接口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接口端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三接口端未连接所述待充电设备时,所述控制模块断开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
CN201610857302.XA 2016-09-27 2016-09-27 充电装置 Pending CN1063745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7302.XA CN106374568A (zh) 2016-09-27 2016-09-27 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7302.XA CN106374568A (zh) 2016-09-27 2016-09-27 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4568A true CN106374568A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97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57302.XA Pending CN106374568A (zh) 2016-09-27 2016-09-27 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7456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0083Y (zh) * 2008-04-18 2009-06-17 宝安沙井万丰协粮塑胶模具五金厂 多功能充电和供电装置
CN102185368A (zh) * 2011-05-12 2011-09-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器
CN103887852A (zh) * 2014-03-12 2014-06-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设备
CN205377439U (zh) * 2015-12-02 2016-07-06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充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0083Y (zh) * 2008-04-18 2009-06-17 宝安沙井万丰协粮塑胶模具五金厂 多功能充电和供电装置
CN102185368A (zh) * 2011-05-12 2011-09-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器
CN103887852A (zh) * 2014-03-12 2014-06-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设备
CN205377439U (zh) * 2015-12-02 2016-07-06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充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8356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02110862B (zh) 电池组及其线路断开检测方法
CN103427460B (zh) 一种供电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300501B (zh) 一种适配器识别方法及智能移动终端
CN104993534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10568366B (zh) 一种绝缘电路、电池组漏电检测方法及硬件检测方法
WO2013147395A1 (ko) 배터리 특성 자동 인식 시스템, 이에 적용되는 배터리 정보 저장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관리 장치의 최적화 방법
CN103151658B (zh) 数据连接线、用于数据连接线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3871616U (zh) 一种usb数据线
CN101325342B (zh) 二次电池的充电装置
CN104009265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电池激活方法和装置
CN112158106B (zh) 一种双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58548A (zh) 一种汽车诊断装置、汽车诊断及汽车诊断器的充电方法
US9755210B2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e of battery pack
US11139514B2 (en) Battery pack heating apparatus for double vehicle heating and control method
CN107658920A (zh) 基于外置充电实现otg和充电双功能的系统
CN107643998A (zh) 基于智能模块实现otg和充电双功能的系统
CN105911891A (zh) 一种保护功能的控制方法和电池管理系统
CN114801876A (zh) 预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及电子装置
CN106706998B (zh) 终端测试系统和终端测试方法
CN202798035U (zh) 一种充电方式检测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4836290A (zh)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器插入拔出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6374568A (zh) 充电装置
CN106066438B (zh) 一种移动终端基于otg检测设备充电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7742909A (zh) 充电电路、智能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