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3080A - 一种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3080A
CN106373080A CN201610780246.4A CN201610780246A CN106373080A CN 106373080 A CN106373080 A CN 106373080A CN 201610780246 A CN201610780246 A CN 201610780246A CN 106373080 A CN106373080 A CN 106373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mark information
digital watermark
digital
geographic data
embe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802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73080B (zh
Inventor
朱长青
王莹莹
杨成松
任娜
佟德宇
林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7802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73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73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3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73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3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06T1/0021Image watermarking
    • G06T1/005Robust watermarking, e.g. average attack or collusion attack resistant
    • G06T1/0057Compression invariant watermar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06T1/0021Image watermarking
    • G06T1/005Robust watermarking, e.g. average attack or collusion attack resista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采用二分法实时分割设定的数字水印信息位长度和动态水印检测的思想。在嵌入水印信息时先判断原数据中是否含有/含有几个水印信息。利用二分法对设定的带嵌入数字水印信息的数字水印信息位长度进行实时分割,将待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插入到设定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并将其嵌入到载体数据中。多次循环,实现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信息动态嵌入。本发明在对数字水印信息位长度实时分割的基础上实现了多重数字水印信息的动态嵌入,充分利用了单水印算法的优点,提高了多重水印算法的鲁棒性,同时解决了不了解原数据中数字水印信息的条件下,多用户分次嵌入不同数字水印信息的问题,实现了矢量地理数据追踪和多重版权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理信息版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矢量地理数据的采用数字水印信息位实时分割的数字水印动态嵌入与检测方法,实现矢量地理数据的多重版权保护和使用过程跟踪。
背景技术
在网络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今天,地理信息产业飞速发展,GIS的网络化以及地理信息的共享应用已经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但是在现阶段,数字化地理信息尤其是矢量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和更新等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代价,成本较高,而与之对应的,已经数字化的地理信息的获取、访问、传播、复制更加便捷,各种侵权、违法行为不断出现,地理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地理信息安全的问题、保障地理信息所有者的权益迫在眉睫。
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安全技术,为矢量地理数据的安全保护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数字水印技术,是指在数字化的数据内容中嵌入秘密水印信息,通过水印与源数据的紧密结合并隐藏其中,成为源数据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由此来确定版权拥有者、所有权认证、跟踪侵权行为、认证数字内容来源的真实性、识别购买者、提供关于数字内容的其他附加信息等。同时对于加强责任心、震慑非法行为、有据可查快查等具有重要作用。数字水印技术在军事安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经受到国家政府机关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数字水印技术在4D产品、图形、视频、音频等领域取得了许多的应用,常见的水印信息多为单水印信息,当地理信息产品需要多重版权保护时,多重数字水印技术具有明显优势。
多重数字水印技术是在同一数据载体中分次嵌入多个不同数字水印信息的技术。目前此项技术多针对图形图像数据使用,专门针对于矢量地理数据的多重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较少。在多重数字水印信息分次嵌入矢量地理数据的过程中,由于矢量地理数据的自身特性限制了嵌入数字水印信息的容量,无法满足多个用户版权保护的需求;其次,后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可能覆盖之前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与被覆盖数字水印信息对应的用户版权信息也随之被破坏;第三,在数字水印信息嵌入与检测过程中可能将载体矢量地理数据中的数字水印信息误判为噪声,无法准确检测与提取之前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矢量地理数据单水印技术无法解决多重版权保护需求、现有多重水印技术多针对图形图像数据、并且难以抵抗数据裁剪攻击、数据同步攻击、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水印信息位长度实时分割的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根据矢量地理数据嵌入数字水印信息的需要,将设定的数字水印信息位长度实时分割,应用于矢量地理数据动态多重鲁棒性水印算法,实现具有抗裁剪、压缩、删除要素、随机增点等攻击的矢量地理数据版权认证。
将设定长度的待嵌入矢量地理数据的数字水印信息位长度实时分割,应用于矢量地理数据动态多重鲁棒水印算法,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一、生成数字水印信息
步骤1.1:生成一个水印种子(随机数)。
步骤1.2:基于水印种子,运用m序列生成器生成一个伪随机二值m序列。
步骤1.3:将步骤1.2中生成的伪随机二值m序列转换为数字水印信息W:
W={w[i],0≤i<N} (w[i]∈{-1,1}) (1)
其中,w[i]是数字水印信息位,i为数字水印信息位索引,N为数字水印信息长度。
步骤1.4:建立水印种子和具体版权信息间映射表,以供数字水印信息检测使用。
步骤二、动态嵌入多重数字水印信息
步骤2.1:读取矢量地理数据。
步骤2.2:设置待嵌入矢量地理数据中的数字水印信息位总长度L。
步骤2.3:检测待嵌入数字水印信息的矢量地理数据。提取矢量地理数据中数字水印信息,分析提取到的数字水印信息统计特性,利用其统计特性检测矢量地理数据中是否含有数字水印信息,及数字水印信息的个数。
步骤2.4: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数字水印信息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总长度中的位置。若检测结果显示矢量地理数据中不含有水印信息,则将步骤1.3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1,第一次在长度为L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W1
若检测结果表示矢量地理数据中含有1个数字水印信息W1,则将步骤1.3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2,并将原数字水印信息位按二分法分段,在L/2+1~L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数字水印信息W2
若检测结果表示矢量地理数据中已经含有2个数字水印信息W1和W2,则步骤1.3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3,并按二分法将L/2+1~L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长度均分,W1水印信息位为1~L/2之间,长度仍为L/2,在3L/4+1~L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数字水印信息W3,W2在L/2+1~3L/4之间;若检测结果表示原数据中已经含有3个数字水印信息W1,W2和W3,则将1~L/2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按二分法分段,在L/4+1~L/2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步骤1.3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
依此循环执行步骤1.1~2.4,逐次嵌入数字水印信息。
步骤2.5:量化嵌入数字水印信息。
量化嵌入数字水印信息的具体过程为:将矢量地理数据横坐标值x按照(2)式中规则分为两个部分,如果待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为-1,按照(3)式中规则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如果待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为1,按照(4)式中规则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
x &Element; sec 1 i f ( x % r ) < ( r / 2 ) x &Element; sec 2 i f ( x % r ) &GreaterEqual; ( r / 2 ) - - - ( 2 )
x = x i f ( x % r ) < ( r / 2 ) x = x + r / 2 i f ( x % r ) &GreaterEqual; ( r / 2 ) - - - ( 3 )
x = x + r / 2 i f ( x % r ) < ( r / 2 ) x = x i f ( x % r ) &GreaterEqual; ( r / 2 ) - - - ( 4 )
其中sec1和sec2表示互不重叠的两个逻辑区间,r/2为量化区间长度,r是大于2的偶数。
步骤2.6:保存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后的矢量地理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水印嵌入流程图;
图2是水印信息、水印信息位与水印信息位索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的水印信息实时分割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测试的矢量地理数据图;
图5是图4嵌入水印后的效果图;
图6是图4被裁剪攻击后的矢量地理数据;
图7是图4被压缩攻击后的矢量地理数据;
图8是图4被要素删除攻击后的矢量地理数据。
图9是图4被随机增点攻击后的矢量地理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选择矢量地理数据线数据为实验数据,针对数据的读取、预处理、数字水印信息生成、数字水印信息嵌入、含数字水印信息数据保存、数字水印信息检测、检测结果输出的整个过程,给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3,本实施例选择一幅比例尺为1:100万、坐标单位为米(m)的矢量地理数据作为实验矢量地理数据,数据格式为shapefile。具体嵌入过程如下:
1.数字水印信息生成:
步骤1.1:在每次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之前生成一个水印种子。
步骤1.2:基于水印种子,运用m序列生成器生成一个伪随机二值m序列。
步骤1.3:将步骤1.2中生成的伪随机二值m序列转换为数字水印信息W。
步骤1.4:建立水印种子和具体版权信息间映射表,以供数字水印信息检测使用。
2.数字水印信息的嵌入:
步骤2.1:读取实验矢量地理数据。
步骤2.2:设置待嵌入矢量地理数据中的数字水印信息位总长度为256。
步骤2.3:检测待嵌入数字水印信息的矢量地理数据。提取矢量地理数据中数字水印信息,分析提取到的数字水印信息统计特性,利用其统计特性检测矢量地理数据中是否含有数字水印信息,及数字水印信息的个数。
步骤2.4: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数字水印信息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总长度中的位置。
若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矢量地理数据中不含有水印信息,则将步骤1.3中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1,在数字水印信息位索引0~255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W1
若检测结果表示原数据中含有1个数字水印信息,则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1,将步骤1.3中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2,将原数字水印信息位按二分法分段,在数字水印信息位索引128~255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数字水印信息W2
若检测结果表示原数据中已经含有2个水印信息,则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1和W2,将步骤1.3中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3,按二分法将在数字水印信息位索引128~255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长度均分,W1数字水印信息位索引为0~127之间,长度仍为128,在数字水印信息位索引192~255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数字水印信息W3
若检测结果表示原数据中已经含有3个水印信息,则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1,W2和W3,将步骤1.3中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4,按二分法将0~127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分段,在水印信息位索引64~127间的水印信息位中存入数字水印信息W4;依此循环步骤1.1~步骤2.3,逐次嵌入数字水印信息W5,W6
步骤2.5:基于量化的思想嵌入数字水印信息。
量化嵌入的具体过程为:将矢量地理数据横坐标值x按照(2)式中规则分为两个部分,如果待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为-1,按照(3)式中规则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如果待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为1,按照(4)式中规则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
x &Element; sec 1 i f ( x % r ) < ( r / 2 ) x &Element; sec 2 i f ( x % r ) &GreaterEqual; ( r / 2 ) - - - ( 2 )
x = x i f ( x % r ) < ( r / 2 ) x = x + r / 2 i f ( x % r ) &GreaterEqual; ( r / 2 ) - - - ( 3 )
x = x + r / 2 i f ( x % r ) < ( r / 2 ) x = x i f ( x % r ) &GreaterEqual; ( r / 2 ) - - - ( 4 )
其中sec1和sec2表示互不重叠的两个逻辑区间,r/2为量化区间长度,r设置为6。
步骤2.6:保存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后的矢量地理数据。
本方法的特点与技术优势:
本方法中最为关键的是初始数字水印信息长度和数字水印存入的数字水印信息位索引位置的确定。通过实时分割数字水印信息,很好地确立了每次数字水印信息存入的数字水印信息位索引的位置,这样可以保证矢量地理数据数字水印信息容量、嵌入的多个数字水印信息不相互影响、在对数字水印信息个数与内容不了解的情况下实现多重数字水印信息动态嵌入;并且此方法可以继承单水印算法的优点,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测试与分析:
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是专门针对矢量数据的动态多重水印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开发并实现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矢量地理数据版权保护系统。
(1)多重数字水印信息检测
对实验数据依次嵌入6个数字水印信息,然后对嵌入水印信息的实验数据进行水印信息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完整检测出这6个水印信息。
(2)裁剪攻击
矢量地理数据在应用的过程中经常会依照需求被裁剪,因而,好的算法应该可以抵抗任意位置的裁剪攻击。
将含数字水印信息实验数据进行裁剪,裁剪的位置为任意的,裁剪的效果如图5。实验结果表明,即使裁剪到原实验数据的(1.1%)时,多重数字水印信息仍然可以正确提取出,实验中多重数字水印信息的提取率为100%。
(3)压缩攻击
采用道格拉斯-佩克压缩算法对嵌入多重数字水印信息的矢量地理数据进行压缩,实验中采用了多个不同的数据压缩百分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抵抗不同程度的压缩攻击。
(4)要素删除攻击
在嵌入了多重数字水印信息的实验数据中按不同的百分比随机删除要素,并检测其中的数字水印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抵抗不同程度的随机要素删除攻击。
(5)随机增点攻击
在嵌入了多重数字水印信息的实验数据中按不同的百分比随机增加数据点,并检测其中的数字水印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抵抗不同程度的随机增点攻击。

Claims (1)

1.一种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其步骤是:
步骤一、生成数字水印信息
步骤1.1:生成一个水印种子;
步骤1.2:基于水印种子,运用m序列生成器生成一个伪随机二值m序列;
步骤1.3:将步骤1.2中生成的伪随机二值m序列转换为数字水印信息W:
W={w[i],0≤i<N} (w[i]∈{-1,1}) (1)
其中,w[i]是数字水印信息位,i为数字水印信息位索引,N为数字水印信息长度;
步骤1.4:建立水印种子和具体版权信息间映射表;
步骤二、动态嵌入多重数字水印信息
步骤2.1:读取矢量地理数据;
步骤2.2:设置带嵌入矢量地理数据中的数字水印信息位总长度L;
步骤2.3:检测待嵌入数字水印信息的矢量地理数据中是否含有数字水印信息,及数字水印信息的个数;
步骤2.4: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数字水印信息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总长度中的位置;若检测结果显示矢量地理数据中不含有水印信息,则将步骤1.3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1,第一次在长度为L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W1
若检测结果表示矢量地理数据中含有1个数字水印信息W1,则将步骤1.3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2,并将原数字水印信息位按二分法分段,在L/2+1~L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数字水印信息W2
若检测结果表示矢量地理数据中已经含有2个数字水印信息W1和W2,则步骤1.3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3,并按二分法将L/2+1~L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长度均分,W1水印信息位为1~L/2之间,长度仍为L/2,在3L/4+1~L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数字水印信息W3,W2在L/2+1~3L/4之间;
若检测结果表示原数据中已经含有3个数字水印信息W1,W2和W3,则将1~L/2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按二分法分段,在L/4+1~L/2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步骤1.3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
依此循环执行步骤1.1~2.4,逐次嵌入数字水印信息;
步骤2.5:量化嵌入数字水印信息
将矢量地理数据横坐标值x按照(2)式中规则分为两个部分,如果待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为-1,按照(3)式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如果待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为1,按照(4)式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
x &Element; sec 1 i f ( x % ) < ( r / 2 ) x &Element; sec 2 i f ( x % ) &GreaterEqual; ( r / 2 ) - - - ( 2 )
x = x i f ( x % r ) < ( r / 2 ) x = x + r / 2 i f ( x % r ) &GreaterEqual; ( r / 2 ) - - - ( 3 )
x = x + r / 2 i f ( x % r ) < ( r / 2 ) x = x i f ( x % r ) &GreaterEqual; ( r / 2 ) - - - ( 4 )
其中,sec1和sec2表示互不重叠的两个逻辑区间,r/2为量化区间长度,r是大于2的偶数;
步骤2.6:保存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后的矢量地理数据。
CN201610780246.4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 Active CN106373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0246.4A CN106373080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0246.4A CN106373080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3080A true CN106373080A (zh) 2017-02-01
CN106373080B CN106373080B (zh) 2019-09-13

Family

ID=57899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80246.4A Active CN106373080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7308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8235A (zh) * 2004-02-17 2005-08-24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嵌入和检测图像中数字水印的装置和方法
CN101533508A (zh) * 2009-03-23 2009-09-16 福建师范大学 三维网格模型双重数字水印方法
US20110299725A1 (en) * 2001-04-24 2011-12-08 Rodriguez Tony F Methods involving maps, imagery, video and steganography
CN103455966A (zh) * 2012-05-31 2013-12-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字水印嵌入设备、数字水印嵌入方法和数字水印检测设备
CN104486627A (zh) * 2014-12-23 2015-04-01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水印的嵌入、检测和提取方法
CN104794671A (zh) * 2015-03-28 2015-07-22 兰州交通大学 抗投影攻击的矢量空间数据盲水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99725A1 (en) * 2001-04-24 2011-12-08 Rodriguez Tony F Methods involving maps, imagery, video and steganography
CN1658235A (zh) * 2004-02-17 2005-08-24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嵌入和检测图像中数字水印的装置和方法
CN101533508A (zh) * 2009-03-23 2009-09-16 福建师范大学 三维网格模型双重数字水印方法
CN103455966A (zh) * 2012-05-31 2013-12-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字水印嵌入设备、数字水印嵌入方法和数字水印检测设备
CN104486627A (zh) * 2014-12-23 2015-04-01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水印的嵌入、检测和提取方法
CN104794671A (zh) * 2015-03-28 2015-07-22 兰州交通大学 抗投影攻击的矢量空间数据盲水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成松: "矢量地理数据数字水印模型与算法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王莹莹: "矢量地理数据动态多重数字水印算法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3080B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umar et al. Image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Using Steganography Methods Using LWT Technique Image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Using Steganography Methods Using LWT Technique
Wu et al. Collusion-resistant fingerprinting for multimedia
Cannons et al.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 hash-aided image watermarking system
Sang et al. Fragility and robustness of binary-phase-only-filter-based fragile/semifragile digital image watermarking
Parah et al. Data hiding in intermediate significant bit planes, a high capacity blind steganographic technique
CN101093574A (zh) 基于整数小波变换的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水印方法
CN116385250B (zh) 基于鲁棒水印与脆弱水印的轨迹数据双重水印方法
CN107067363A (zh) 一种基于像素序关系不变的非盲鲁棒空域图像水印方法
CN103955634A (zh) 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针对瓦片遥感数据的版权保护方法
Rao et al. R,“Digital watermarking: applications, techniques and attacks”
Xiao et al. A watermarking algorithm based on chaotic encryption
CN103377458A (zh) 一种基于字节流的地理空间数据水印方法
CN102682246B (zh) 一种基于数据点定位的矢量地理数据数字水印方法
Nassar et al. Reliable mark-embedded algorithm for verifying archived/encrypted image contents in presence different attacks with FEC utilizing consideration
CN103379325B (zh) 一种面向版权保护服务的视频地理数据数字水印方法
CN106373080A (zh) 一种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
CN111339238B (zh) 一种抗投影变换的矢量地理数据数字水印方法
Voigt et al. High-capacity reversible watermarking for 2D vector data
CN104866737B (zh) 一种顾及地形特征的dem脆弱水印完整性认证方法
Abbas et al. Digital vector map watermarking: Applications, techniques and attacks
Liu et al. Image information hiding encryption using chaotic sequence
Jia et al. Digital watermark-based security technology for geo-spatial graphics data
Hassan et al. Sound based Steganalysis for Waveform Audio File Format (WAV) and Audio File Format (AU)
Belkacem et al. A masking model of hvs for image watermaking in the dct domain
Dadkhah et al. Efficient image authentication and tamper localization algorithm using active watermar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Changqing

Inventor after: Wang Yingying

Inventor after: Ren Na

Inventor after: Tong Deyu

Inventor after: Lin Wei

Inventor before: Zhu Changq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Yingy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Chengsong

Inventor before: Ren Na

Inventor before: Tong Deyu

Inventor before: Lin W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