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2789A - 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2789A
CN106372789A CN201610764653.6A CN201610764653A CN106372789A CN 106372789 A CN106372789 A CN 106372789A CN 201610764653 A CN201610764653 A CN 201610764653A CN 106372789 A CN106372789 A CN 106372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load curve
curve
group
bui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646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家法
王烨
徐吉富
杨智勇
郝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6107646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727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72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2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识别一区域内的所有用能建筑;获取表征所有用能建筑中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至少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在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对应某一种能源的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叠加曲线的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值,或一组目标负荷曲线中任意两个负荷曲线存在变化趋势相反的时间段;确定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的一组用能建筑所在的区域为一能源分区,能源分区对应至少一个能源站。通过该方法,对不同用能建筑进行合理的组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各个用能建筑的简单组合而造成的供能设备规模大、投资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传统的能源配置过程中,供能设施与用能单位之间是一对一的配置关系,即用能单位需要多少能量,供能设施就提供多少能量。传统的能源分区内各个用能单位的能量负荷只是简单的叠加。例如某一时间段内一块区域需要的电力峰值为1MW,而同一时间段内另一块区域需要电力峰值为0.5MW,则为同时满足两块区域在同一时间段内的用能需求,即同时满足各个用能单位累计峰值负荷的需求,供能设施在上述时间段内需要提供1.5MV的电力。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缺陷:
上述为了满足各用能单位累计峰值负荷的需求,易造成设备规模增大,初始投资高、能效低、基础设施效率低的问题。并且如果上述两块区域之间的距离较远的话,容易出现能源生产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资源,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用能单位的用能负荷进行简单叠加而造成的供能设施规模大、投资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能源分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一区域内的所有用能建筑;
获取表征所述所有用能建筑中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至少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
在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其中对应某一种能源的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叠加曲线的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值,或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中任意两个负荷曲线存在变化趋势相反的时间段;
确定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的一组用能建筑所在的区域为一能源分区,所述能源分区对应至少一个能源站。
可选的,所述获取表征所述所有用能建筑中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至少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用地面积参数、所述能源的负荷指标参数、容积率参数确定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
可选的,在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用能建筑对所述至少一种能源的负荷曲线中在同一用能时间内变化趋势相反的负荷曲线作为所述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
可选的,在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每个用能建筑对所述至少一种能源的负荷曲线中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
确定所述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中曲线的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对应的曲线组合作为所述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获取在不同用地或建筑面积比下表征所述一组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所述某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
将每个面积比下的对某一种能源的负荷曲线叠加,获得所述每个面积比下的叠加曲线;
确定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所对应的面积比为所述一组用能建筑的面积比。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能源分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一区域内的所有用能建筑;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表征所述所有用能建筑中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至少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在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其中对应某一种能源的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叠加曲线的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值,或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中任意两个负荷曲线存在变化趋势相反的时间段;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的一组用能建筑所在的区域为一能源分区,所述能源分区对应至少一个能源站。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用地面积参数、所述能源的负荷指标参数、容积率参数确定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每个用能建筑对所述至少一种能源的负荷曲线中在同一用能时间内变化趋势相反的负荷曲线作为所述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用于:
分别获取所述每个用能建筑对所述至少一种能源的负荷曲线中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
确定所述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中曲线的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对应的曲线组合作为所述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分别获取在不同用地或建筑面积比下表征所述一组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所述某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
将每个面积比下的负荷曲线叠加,获得所述每个面积比下的叠加曲线;
确定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所对应的面积比为所述一组用能建筑的面积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将一区域内对各个不同用能建筑进行合理的组合,并将不同的用能建筑确定为一个能源分区,一个能源分区对应一个能源站。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在所述能源分区内能源站供能设备的最大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各个用能建筑的简单组合而造成的供能设备规模大、投资高的技术问题,达到降低了能源站供能设备的规模、减小投资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能源分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办公建筑的典型日电负荷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居民建筑的典型日电负荷曲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办公建筑典型日电负荷曲线与居民建筑典型日电负荷曲线叠加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能源分区装置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各个用能建筑的简单组合而造成的供能设备规模大、投资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将不同用能建筑进行合理的组合并最终确定为一能源分区,所述一能源分区对应一个能源站。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不同用能建筑的合理组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各个用能建筑的简单组合而造成的供能设备的规模大、投资高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源分区方法,请参考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能源分区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识别一区域内的所有用能建筑。
步骤102:获取表征所述所有用能建筑中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至少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
步骤103:在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其中,对应某一种能源的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叠加曲线的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值,或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中任意两个负荷曲线存在变化趋势相反的时间段。
步骤104:确定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的一组用能建筑所在的区域为一能源分区,所述能源分区对应至少一个能源站。
可选的,上述至少一种能源可以是电力能源,也可以是热力能源,还可以是天然气能源等等。
可选的,在步骤101中,所述一个区域的面积可大可小,例如可以是面积比较大的一座城市,也可以是一座城市中的某一片区域,还可以是面积比较小的一个医院,一座学校等。具体的识别一区域内的所有用能建筑的方式可以是根据用能建筑的不同用途来进行确定。例如,用于人们居住的建筑可以被识别为一个用能建筑,用于人们办公的建筑可以被识别为一个用能建筑,用于休闲娱乐的建筑可以被识别为一个用能建筑,用于运动健身的建筑可以被识别为一个用能建筑。当然,也可以根据其它的方式来进行确定,本发明不作具体的限定。
当识别了一个区域中的所有用能建筑之后,开始执行步骤102,即获取表征所述所有用能建筑中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至少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
可选的,步骤102中的预定时段可以是一天即24个小时,也可以是小于24个小时,具体是哪一天或者哪一天的哪几个小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为了能较为准确的反映用能建筑的能源消耗水平,一般选择所述用能建筑对所述能源消耗在典型日的负荷曲线作为参考。
可选的,步骤102中获取表征所述所有用能建筑中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至少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的方式可以不同,一种可能的方式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获取,例如,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取所有用能建筑中每个用能建筑的用地面积参数、所述能源的负荷指标参数、容积率参数,建筑密度参数等,进行模拟,并得到每个用能建筑的第一负荷曲线。另一种可能的方式是通过理论计算来获取,例如通过获取各个建筑的占地面积参数、容积率参数、所述能源的负荷指标参数、分时负荷系数参数等,通过计算一定的计算公式,例如一建筑的分时负荷值=该建筑的占地面积*容积率*负荷指标*分时负荷系数,进行计算获得。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有其它的方式来获取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某种能源负荷的第一负荷曲线,本发明不作具体的限定。
当获取到表征所述所有用能建筑中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至少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之后,开始执行步骤103,即在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其中,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叠加曲线的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值,或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中任意两个负荷曲线存在变化趋势相反的时间段。
可选的,对于步骤103中在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目标负荷曲线,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中任意两个负荷曲线存在变化趋势相反的时间段这一步来说,其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其中一种可能的方式,可以是确定所述每个用能建筑对至少一种能源消耗的负荷曲线中在同一用能时间内变化趋势相反的负荷曲线作为所述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
具体的,在已经获得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某种能源负荷的第一负荷曲线的情况下即步骤102完成后,获取所有第一负荷曲线中满足在同一用能时间内变化趋势相反的条件的第一负荷曲线作为一组目标负荷曲线。举例来说,当识别出在一片区域中有4个用能建筑分别为居民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休闲娱乐建筑。上述不同建筑在典型日的电负荷曲线可能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但是在上午10点到12点的时间段内,居民建筑的第一负荷曲线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相反的,在同一用能时间内办公建筑的第一负荷曲线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大的,则可以从所述4个第一负荷曲线中获取2个第一负荷曲线,即居民建筑的第一负荷曲线和办公建筑的第一负荷曲线。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可以是获取所有第一负荷曲线中峰值相差较大的负荷曲线作为一组目标负荷曲线。举例来说,倘若在上述4个第一负荷曲线中没有在同一时间段变化趋势相反的负荷曲线,则选择4个第一负荷曲线中曲线峰值相差大的负荷曲线,比如商业区和休闲区在变化趋势上相同,但是在预定时段内商业区的耗能量和休闲区的耗能量的差值比较大,则获取所述商业区对应的第一负荷曲线和所述休闲区对应的第一负荷曲线。当然也可以是任意获取的方式。可以使用上述例子来说明,在上述4个用能建筑中,可以任意地获取一定数量的用能建筑,可以是获取4个用能建筑即该供能半径内的所有用能建筑,也可以是获取2个用能建筑,例如办公建筑和居民建筑,或者,商业建筑和办公建筑等。
可选的,对于在步骤103中在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目标负荷曲线,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叠加曲线的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值这一步来说,其实现方式可以是分别获取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对至少一种能源的负荷曲线中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确定所述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中曲线的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对应的曲线组合作为所述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
可选的,具体的叠加方式可以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方式叠加,例如可以将办公建筑的第一负荷曲线和居民建筑的第一负荷曲线的相同横坐标对应的纵坐标叠加。也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叠加的方式,例如获取同一用能时间办公建筑的电负荷值和居民建筑的电负荷值,并将得到的两个电负荷值叠加,得到在所述用能时间的总电负荷值。
举例来说,从4个第一负荷曲线中获取到2个第一负荷曲线例如办公建筑典型日对电力负荷的第一负荷曲线和居民建筑典型日对电力负荷的第一负荷曲线,请参考图2所示,为所述办公建筑典型日的电负荷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从8点到14点,所述办公建筑的耗电量是持续增大的,而从14点到21点,所述办公建筑的耗电量开始持续减小,即曲线中出现一波峰。对于居民建筑典型日的电负荷曲线,请参考图3所示,为居民建筑典型日的电负荷曲线。从曲线中可以看出,从8点到12点,所述居民建筑的耗电量相对较多,但是从12点到16点,所述居民建筑的耗电量逐渐降低,从17点到21点,所述居民建筑的耗电量由回升,即曲线中出现一波谷。通过对比图2和图3可知,在从12点到16点的时间段内,所述办公建筑和所述居民建筑的电负荷曲线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即其中一个是增大的而另一个是降低的。通过理论计算将上述图2和图3中的曲线叠加得到第一叠加曲线,如图4所示,为叠加后的曲线示意图。由图4可以看出,叠加之后的曲线不仅消除了图2中的波峰和图3中的波谷而且叠加之后的曲线在一定时间段近似于直线。
如果采用上述确定所述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中曲线的峰值最低的叠加曲线对应的曲线组合作为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话,对应的步骤103中的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叠加曲线的特征参数就是叠加曲线的峰值。这里将叠加曲线的峰值作为特征参数的目的是为了使得能源站的最大供能量最低。以此限定能源站的规模,减小对能源站的初投资。
如果采用上述确定所述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中曲线的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对应的曲线组合作为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话,对应的步骤103中的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叠加曲线的特征参数就是叠加曲线的平滑度。这里将叠加曲线的平滑度作为特征参数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区域整体负荷的平稳性。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述两个特征参数可以结合使用,即既满足叠加后的曲线峰值较低又具备一定的平滑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当然,上述例子是用能建筑对电力的消耗的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确定,对于其它能源例如热力的消耗的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确定方式和上述的方式类似。为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做赘述。
当执行完步骤103后,开始执行步骤104,即确定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的一组用能建筑所在的区域为一能源分区,所述能源分区对应至少一个能源站。
可选的,上述能源站可以是用来提供电力能源的供电系统例如发电站,也可以是同来提供热力能源的供暖系统例如锅炉房。还可以是同来提供天然气、水等能源的天然气储存站、供水站等。所述能源分区对应一个能源站的方式可以是将能源站就近配置于所述能源分区中,即尽量减小能源站为所述能源分区中每个用能建筑供能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的浪费。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各个用能建筑的能源负荷量是简单叠加的方式,即有可能是某一用能建筑对某种能源的负荷曲线的波峰与另一用能建筑对同种能源的负荷曲线的波峰叠加,这样得到的叠加曲线必然有一更大的波峰,倘若这两个用能建筑是由同一个能源站供能,那么能源站的供能设备需要能够提供更大的能量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用能建筑的需求,这就需要能源站的供能设备的规模足够大以保证提供足够的能源。而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当确定出一能源分区之后,只需要为所述能源分区配置最合适的能源站就能同时满足所述能源分区中不同用能建筑对能源的需求,例如若叠加曲线的峰值为15MW,则只需要为所述能源分区配置最大功率为15MW的能源站就可以满足所述整个能源分区的需求。也可以为所述能源分区配置多个能源站,其中多个能源站的功率之和是15MW。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能源站的供能设备的最大利用率。
上述步骤101到步骤104的执行是在确定所述每个应能建筑的建筑面积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能源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将哪几个用能建筑所在的区域确定为一个能源分区,还需要确定在所述能源分区中每个用能建筑的建筑面积是多少。因此当执行完步骤104之后,所述能源分区的方法还包括:分别获取在不同用地或建筑面积比下表征所述一组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某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将每个面积比下的负荷曲线叠加,获得所述每个面积比下的叠加曲线,确定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所对应的面积比为所述一组用能建筑的面积比。
举例来说,确定所述办公建筑和所述居民建筑之间的面积比,例如为2:1,分别获取在面积比为2:1的情况下所述办公建筑和所述居民建筑表征所述一组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两条负荷曲线,然后将所述两条负荷曲线叠加,获得面积比为2:1下的叠加曲线。然后调整所述办公建筑和所述居民建筑之间的面积比,例如为3:1,分别获取在面积比为3:1的情况下所述办公建筑和所述居民建筑表征所述一组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两条负荷曲线,然后将所述两条负荷曲线叠加,获得面积比为3:1下的叠加曲线。然后比较面积比为2:1下的叠加曲线和面积比为3:1的叠加曲线,确定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所对应的面积比为所述一组用能建筑的面积比。例如确定出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所对应的面积比是2:1,则办公建筑和居民建筑的面积比为2:1。
当然,对于面积比的调整可以不止一次,可以调整多次面积比,并且分别获取在不同面积比下表征所述一组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将每个面积比下的负荷曲线叠加,获得所述每个面积比下的叠加曲线,确定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所对应的面积比为所述一组用能建筑的面积比。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的选择出叠加曲线效果最好的用能建筑对应的面积比。
以上的举例是当从4个用能建筑中获取到2个用能建筑的情况,当获取的用能建筑为3个或者更多个时,采用的方式与上述方式类似,为了说明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的能源规划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各个用能建筑之间的面积关系,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调整各个用能建筑之间的面积比,实现各个用能建筑的合理组合,并将满足一定面积比的所述用能建筑所在的区域确定为一能源区,使得所述能源区的各个能源建筑的总耗能量处于相对较小的水平,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所述能源分区中供能设备的最大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各个用能建筑的简单组合,并且将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简单的叠加而造成的供能设备的规模大、投资高的技术问题,达到降低了能源站的供能设备的规模、减小投资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能源分区方式,实现了一个区域中的不同用能建筑进行能源分区,并为不同的能源分区配置不同的能源站。对于面积比较大的区域例如一座城市,由于建筑比较多,往往会划分多个能源分区,每个能源分区对应一个能源站。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能源分区,并保证每个能源分区内能源站的能源设备得到最大的利用率,最终提高整个区域的能源利用率。
由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整个区域中对各个用能建筑进行合理的组合,并将不同的用能建筑确定为一个能源分区,所述一个能源分区对应一个能源站,实现在所述能源分区内能源站供能设备的最大利用率,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能源建筑的简单组合而造成的供能设备规模大、投资高的技术问题。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能源分区装置,请参考图5所示,为所述能源分区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识别单元201,用于识别一区域内的所有用能建筑;
获取单元202,用于获取表征所述所有用能建筑中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至少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在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其中对应某一种能源的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叠加曲线的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值,或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中任意两个负荷曲线存在变化趋势相反的时间段;
确定单元203,用于确定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的一组用能建筑所在的区域为一能源分区,所述能源分区对应至少一个能源站。
可选的,获取单元202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用地面积参数、所述能源的负荷指标参数、容积率参数确定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
可选的,获取单元202用于:确定所述每个用能建筑对所述至少一种能源的负荷曲线中在同一用能时间内变化趋势相反的负荷曲线作为所述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
可选的,获取单元202用于:分别获取所述每个用能建筑对所述至少一种能源的负荷曲线中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确定所述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中曲线的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对应的曲线组合作为所述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
可选的,获取单元202还用于:分别获取在不同用地或建筑面积比下表征所述一组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所述某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
将每个面积比下的负荷曲线叠加,获得所述每个面积比下的叠加曲线;
确定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所对应的面积比为所述一组用能建筑的面积比。
由于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能源分区装置与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能源分区方法是基于相同的构思下提出的,因此前述图1-4实施例中的能源分区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施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能源分区装置,通过前述对能源分区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能源分区装置的实施过程,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由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整个区域中对各个用能建筑进行合理的组合,并将不同的用能建筑确定为一个能源分区,所述一个能源分区对应一个能源站,实现在所述能源分区内能源站供能设备的最大利用率,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能源建筑的简单组合而造成的供能设备规模大、投资高的技术问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一区域内的所有用能建筑;
获取表征所述所有用能建筑中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至少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
在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其中,对应某一种能源的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叠加曲线的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值,或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中任意两个负荷曲线存在变化趋势相反的时间段;
确定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的一组用能建筑所在的区域为一能源分区,所述能源分区对应至少一个能源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表征所述所有用能建筑中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至少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用地面积参数、所述能源的负荷指标参数、容积率参数确定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用能建筑对所述至少一种能源的负荷曲线中在同一用能时间内变化趋势相反的负荷曲线作为所述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每个用能建筑对所述至少一种能源的负荷曲线中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
确定所述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中曲线的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对应的曲线组合作为所述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获取在不同用地或建筑面积比下表征所述一组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所述某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
将每个面积比下的负荷曲线叠加,获得所述每个面积比下的叠加曲线;
确定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所对应的面积比为所述一组用能建筑的面积比。
6.一种能源分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一区域内的所有用能建筑;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表征所述所有用能建筑中每个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至少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在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中确定出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其中对应某一种能源的一组目标负荷曲线的叠加曲线的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值,或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中任意两个负荷曲线存在变化趋势相反的时间段;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的一组用能建筑所在的区域为一能源分区,所述能源分区对应至少一个能源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用地面积参数、所述能源的负荷指标参数、容积率参数确定所述每个用能建筑的负荷曲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每个用能建筑对所述至少一种能源的负荷曲线中在同一用能时间内变化趋势相反的负荷曲线作为所述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用于:
分别获取所述每个用能建筑对所述至少一种能源的负荷曲线中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
确定所述不同曲线组合的叠加曲线中曲线的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对应的曲线组合作为所述一组或多组目标负荷曲线,其中每一组目标负荷曲线对应一种能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分别获取在不同用地或建筑面积比下表征所述一组用能建筑在预定时段内对所述某一种能源消耗水平的负荷曲线;
将每个面积比下的负荷曲线叠加,获得所述每个面积比下的叠加曲线;
确定峰值最低和/或平滑度最高的叠加曲线所对应的面积比为所述一组用能建筑的面积比。
CN201610764653.6A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63727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64653.6A CN106372789A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64653.6A CN106372789A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2789A true CN106372789A (zh) 2017-02-01

Family

ID=57901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64653.6A Pending CN106372789A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7278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9625A (zh) * 2017-04-10 2017-09-15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区块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07181273A (zh) * 2017-07-05 2017-09-1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电气化铁路发电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94102A (zh) * 2017-07-05 2017-10-2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电气化铁路储能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38579A (zh) * 2017-12-29 2018-05-15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站联合供能单站规模计算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8197804A (zh) * 2017-12-29 2018-06-22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递归算法的泛能微网中泛能站规模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0490402A (zh) * 2019-05-20 2019-11-22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 一种基于地理分区的综合能源园区供能分区方法
CN112628900A (zh) * 2021-01-21 2021-04-09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9625A (zh) * 2017-04-10 2017-09-15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区块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07181273A (zh) * 2017-07-05 2017-09-1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电气化铁路发电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94102A (zh) * 2017-07-05 2017-10-2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电气化铁路储能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38579A (zh) * 2017-12-29 2018-05-15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站联合供能单站规模计算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8197804A (zh) * 2017-12-29 2018-06-22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递归算法的泛能微网中泛能站规模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0490402A (zh) * 2019-05-20 2019-11-22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 一种基于地理分区的综合能源园区供能分区方法
CN112628900A (zh) * 2021-01-21 2021-04-09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2789A (zh) 一种能源分区方法和装置
Zheng et al.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Pfenninger Dealing with multiple decades of hourly wind and PV time series in energy models: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to reduce time resolution and the planning implications of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Chen et al. Wind turbine layout optimization with multiple hub height wind turbines using greedy algorithm
CN103996074B (zh) 基于cfd和改进pso的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
CN107010542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智能吊装方法
CN107528350B (zh) 一种适应中长期电源规划的风电出力典型场景生成方法
CN105896578B (zh) 一种用于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随机生产模拟方法
CN103151802A (zh) 多时间尺度的主动配电网dg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505633A (zh) 一种风光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992541A (zh) 一种减小风电弃风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38672A (zh) 一种考虑变量相关性的光伏穿透功率极限的确定方法
CN103310284B (zh) 经济负荷和降温负荷的确定方法及负荷确定装置
CN110061524A (zh)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有功调度等值聚合方法及系统
CN110322038B (zh) 基于中尺度数据的风机自动排布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38008A (zh) 一种人体建模中曲面拟合的进化算法
CN108629111B (zh) 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材料参数空间变异性的模拟方法
Gholami et al. A modelling methodology for a solar energy-efficient neighbourhood
CN105956318B (zh) 基于改进分裂h-k聚类方法的风电场机群划分方法
CN106208136A (zh) 计及效益和风险的含不确定风电的日前调度方法
CN112364502A (zh) 缓解热岛效应的区域规划方案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743124B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储能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0504675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改造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6447061B (zh) 分布式电源定容选址的方法
CN105046353B (zh) 一种电力系统低碳化水平的评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065001 Langfang District, Heb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 Xiang Road, Xinyuan Road, new Austr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outh Block B

Applicant after: New Austrian Universal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65001 Langfang District, Heb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 Xiang Road, Xinyuan Road, new Austr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outh Block B

Applicant befor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