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69856B - 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69856B
CN106369856B CN201610997290.0A CN201610997290A CN106369856B CN 106369856 B CN106369856 B CN 106369856B CN 201610997290 A CN201610997290 A CN 201610997290A CN 106369856 B CN106369856 B CN 106369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valve
compressor
cylinder
refrigerating plant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972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69856A (zh
Inventor
徐高维
张华伟
庆增武
王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972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69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69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9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69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9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2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between evaporator and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冷凝器,冷凝器的第一端与排气口相连;蒸发器,蒸发器的第一端与回气口相连,蒸发器的第二端和冷凝器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节流元件;具有开闭状态的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串联在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吸气装置,吸气装置的气体接口连接在第一控制阀和回气口之间;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压缩机、第一控制阀和吸气装置相连。本发明的制冷装置,能够保证在压缩机启动时,压缩机的回气口具有较小的压力,有利于低电压情况下的压缩机启动。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容积较大的制冷装置,由于制冷系统较大,系统平衡压力大,导致压缩机启动困难。尤其在电压较低的时候,压缩机的启动力矩不够,使得压缩机常出现低电压下不启动的情况。从而,当相关技术的制冷装置的产品销售到电压稍不稳定的区域,易出现制冷装置不制冷等情况的投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冷装置,能够保证在压缩机启动时,压缩机的回气口具有较小的压力,有利于低电压情况下的压缩机启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口相连;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气口相连,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节流元件;具有开闭状态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串联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的气体接口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回气口之间,所述压缩机未启动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所述吸气装置吸取所述回气口和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的冷媒气体;所述压缩机启动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所述吸气装置内的冷媒气体排向所述回气口;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吸气装置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装置,通过在压缩机的回气口和第一控制阀之间设置吸气装置,从而能够保证在压缩机启动时,压缩机的回气口具有较小的压力,有利于低电压情况下的压缩机启动,提高制冷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气装置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间隔分布;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筒体内以将所述第一筒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有所述气体接口,所述第二腔室与外部环境连通;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筒体内以将所述第二筒体分隔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第四腔室内盛放有加热液体,所述第二活塞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活塞的活塞杆相连以使得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同步移动;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在所述第二筒体上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加热件对所述加热液体加热使得所述加热液体气化,所述吸气装置吸取冷媒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件为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以由所述控制装置供电。
具体地,所述电加热丝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第四腔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筒体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筒体的横截面积。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电磁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串联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被构造成使得冷媒气体在从所述排气口到所述冷凝器的方向上单向流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阀为单向阀。
可选地,所述节流元件为毛细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壳体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吸气装置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气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气装置的左视图;
图5是根据图3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图3中B-B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制冷装置100;
压缩机1;排气口10;回气口11;冷凝器2;蒸发器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吸气装置6;第一筒体60;第一腔室600;气体接口6000;第二腔室601;第二筒体61;第三腔室610;第四腔室611;第一活塞62;第一活塞的活塞杆620;第二活塞63;第二活塞的活塞杆630;加热件64;节流元件7;干燥器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左”、“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0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00,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具有开闭状态的第一控制阀4、吸气装置6和控制装置(图未示出)。
具体地,压缩机1具有排气口10和回气口11,冷凝器2的第一端与排气口10相连,蒸发器3的第一端与回气口11相连,蒸发器3的第二端和冷凝器2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节流元件7。其中节流元件7可以对从冷凝器2流向蒸发器3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
第一控制阀4串联在蒸发器3和压缩机1之间。由此可知,第一控制阀4可以控制从蒸发器3到压缩机1的回气口11之间的冷媒流路的通断,进而有利于控制压缩机1的回气口11的冷媒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压缩机1由于回气口11的压力过大而影响压缩机1的正常启动。
吸气装置6的气体接口6000连接在第一控制阀4和回气口11之间。压缩机1未启动时第一控制阀4关闭,吸气装置6吸取回气口11和第一控制阀4之间的冷媒气体以降低回气口11处的冷媒压力,压缩机1启动时第一控制阀4开启,吸气装置6内的冷媒气体排向回气口11以参与制冷循环。从而制冷装置100可通过吸气装置6和第一控制阀4之间的配合控制压缩机1的回气口11的冷媒压力,提高压缩机1正常工作的可靠性。
控制装置与压缩机1、第一控制阀4和吸气装置6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00,通过在压缩机1的回气口11和第一控制阀4之间设置吸气装置6,从而能够保证在压缩机1启动时,压缩机1的回气口11具有较小的压力,有利于低电压情况下的压缩机1启动,提高制冷装置100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吸气装置6包括:第一筒体60、第二筒体61、第一活塞62、第二活塞63和加热件64。
第一筒体60和第二筒体61间隔分布。第一活塞62可移动地设在第一筒体60内以将第一筒体60分隔成第一腔室600和第二腔室601,第一腔室600设有气体接口6000,第二腔室601与外部环境连通。第二活塞63可移动地设在第二筒体61内以将第二筒体61分隔成第三腔室610和第四腔室611,第三腔室610与外部环境连通,第四腔室611内盛放有加热液体,第二活塞的活塞杆630与第一活塞的活塞杆620相连以使得第一活塞62和第二活塞63同步移动。加热件64设在第二筒体61上且与控制装置相连,控制装置控制加热件64对加热液体加热使得加热液体气化,吸气装置6吸取冷媒气体。
具体地,当压缩机1需要启动而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或者电源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控制加热件64对第四腔室611内的加热液体进行加热,从而加热液体逐渐受热气化,使得第四腔室611内的压强增大以对第二活塞63产生较大的推动压力,推动第二活塞63沿朝向第三腔室610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二活塞的活塞杆630与第一活塞的活塞杆620相连以使得第一活塞62和第二活塞63同步移动,所以第一腔室600体积增大,进而第一腔室600内的压强减小,从而吸气装置6通过第一腔室600的气体接口6000吸取第一控制阀4和压缩机1的回气口11之间的冷媒气体,使得压缩机1的回气口11压力降低,从而压缩机1可以正常启动。因此通过设置吸气装置6,保证了压缩机1正常启动的可靠性。
当压缩机1启动后,第一控制阀4开启,控制装置控制加热件64停止对加热液体的加热,使得第四腔室611内的加热液体冷却液化,从而第四腔室611内的压强降低,促使第二活塞63沿朝向第四腔室611的方向移动,进而吸入到第一腔室600内的气体也随着活塞的移动而流回压缩机1,使制冷装置100正常运行。可以理解的是,当制冷装置100的外部环境或者电源环境不影响压缩机1的正常启动时,吸气装置6不工作。从而减小制冷装置100的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加热件64为电加热丝,电加热丝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以由控制装置供电。从而便于控制装置对加热件64的温度进行控制,提高加热件64的温度变化速率,进而提高制冷装置100的压缩机1启动速度。
具体地,电加热丝的一部分伸入到第四腔室611内。从而使加热件64能够与第四腔室611内的加热液体直接接触,提高加热件64对加热液体的加热速率。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电加热丝的装配方式不限于此,电加热丝还可以缠绕在第四腔室611的外周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筒体6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筒体60的横截面积。已知第二活塞的活塞杆630与第一活塞的活塞杆620相连以使得第一活塞62和第二活塞63同步移动,从而当第四腔体内的加热液体气化时,第四腔室611内产生较小的压强,第一腔室600内就会吸入较多的冷媒气体,进而提高吸气装置6的吸气效率,降低了制冷装置100的制造成本。
可选地,第一控制阀4为电磁阀。从而能够保证第一控制阀4对冷媒的控制精度和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制冷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5串联在排气口10和冷凝器2之间,第二控制阀5被构造成使得冷媒气体在从排气口10到冷凝器2的方向上单向流动。从而保证了从压缩机1中流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会全部流至冷凝器2,同时可以避免在吸气装置6吸取气体时冷媒气体从排气口10流向回气口11,进而提高制冷装置100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第二控制阀5为单向阀。从而使得第二控制阀5的结构简单。
可选地,节流元件7为毛细管。从而使节流元件7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毛细管可以对进入到蒸发器3中的冷媒的流量和压强进行控制。可以理解的是,节流元件7的结构不限于毛细管,只要能够对进入到蒸发器3中的冷媒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即可,例如可以为电子膨胀阀。
可选地,制冷装置100还包括干燥器8,干燥器8位于冷凝器2和蒸发器3之间。进而可以对从冷凝器2中流出的液态冷媒进行干燥以使液态冷媒气化,避免出现凝露现象,进一步提高制冷装置100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制冷装置100还包括用于检测压缩机1的壳体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控制装置根据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吸气装置6的工作状态。由此可知,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压缩机1的壳体温度高于压缩机1正常启动的壳体温度时,即压缩机1的回气口11处具有较大的压力而影响压缩机1的正常启动,则控制装置控制吸气装置6工作以吸取压缩机1的回气口11和第一控制阀4之间的冷媒气体,使压缩机1的回气口11的压力降低,压缩机1能够正常启动。温度检测装置的设置提高了制冷装置100的工作效率。
下面参考图1-图6对根据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00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说明仅具有示例性,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下述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对其中的技术方案或者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组合或者替换、修改,这也落入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00,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具有开闭状态的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吸气装置6、控制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和干燥器8。
压缩机1具有排气口10和回气口11,冷凝器2的第一端与排气口10相连。蒸发器3的第一端与回气口11相连,蒸发器3的第二端和冷凝器2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节流元件7,其中节流元件7为毛细管。
第一控制阀4为电磁阀,并且第一控制阀4串联在蒸发器3和压缩机1之间。第二控制阀5为单向阀,第二控制阀5串联在排气口10和冷凝器2之间,第二控制阀5被构造成使得冷媒气体在从排气口10到冷凝器2的方向上单向流动。
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压缩机1的壳体温度的温度,温度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控制装置根据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吸气装置6的工作状态。
控制装置还与压缩机1、第一控制阀4和吸气装置6相连。
吸气装置6包括:第一筒体60、第二筒体61、第一活塞62、第二活塞63和加热件64。
第一筒体60和第二筒体61间隔分布,并且第二筒体6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筒体60的横截面积。
第一活塞62可移动地设在第一筒体60内以将第一筒体60分隔成第一腔室600和第二腔室601。第一腔室600设有气体接口6000,吸气装置6通过气体接口6000以连接在第一控制阀4和回气口11之间,压缩机1未启动时第一控制阀4关闭,吸气装置6吸取回气口11和第一控制阀4之间的冷媒气体,压缩机1启动时第一控制阀4开启,吸气装置6内的冷媒气体排向回气口11。第二腔室601与外部环境连通。
第二活塞63可移动地设在第二筒体61内以将第二筒体61分隔成第三腔室610和第四腔室611,第三腔室610与外部环境连通,第四腔室611内盛放有加热液体,第二活塞的活塞杆630与第一活塞的活塞杆620相连以使得第一活塞62和第二活塞63同步移动。
加热件64设在第二筒体61上且与控制装置电相连以由控制装置供电,加热件64为电加热丝并且电加热丝的一部分伸入到第四腔室611内,控制装置控制加热件64对加热液体加热使得加热液体气化,吸气装置6吸取冷媒气体。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口相连;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气口相连,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节流元件;
具有开闭状态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串联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
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的气体接口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回气口之间,所述压缩机未启动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所述吸气装置吸取所述回气口和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的冷媒气体;所述压缩机启动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所述吸气装置内的冷媒气体排向所述回气口;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吸气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装置包括:
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间隔分布;
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筒体内以将所述第一筒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有所述气体接口,所述第二腔室与外部环境连通;
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筒体内以将所述第二筒体分隔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第四腔室内盛放有加热液体,所述第二活塞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活塞的活塞杆相连以使得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同步移动;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在所述第二筒体上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加热件对所述加热液体加热使得所述加热液体气化,所述吸气装置吸取冷媒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为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以由所述控制装置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丝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第四腔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筒体的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串联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被构造成使得冷媒气体在从所述排气口到所述冷凝器的方向上单向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为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元件为毛细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壳体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吸气装置的工作状态。
CN201610997290.0A 2016-10-31 2016-10-31 制冷装置 Active CN106369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97290.0A CN106369856B (zh) 2016-10-31 2016-10-31 制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97290.0A CN106369856B (zh) 2016-10-31 2016-10-31 制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9856A CN106369856A (zh) 2017-02-01
CN106369856B true CN106369856B (zh) 2018-05-11

Family

ID=5789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97290.0A Active CN106369856B (zh) 2016-10-31 2016-10-31 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698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76364A1 (zh) * 2016-10-31 2018-05-0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
CN106871505B (zh) * 2017-02-13 2018-06-22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1089Y (zh) * 1998-05-08 1999-09-29 冯海芃 制冷系统压缩机的泄压启动装置
CN2401854Y (zh) * 1999-11-05 2000-10-18 海尔集团公司 易于连续启动的空调器
CN101036029A (zh) * 2004-10-06 2007-09-12 卢克汽车-液压系统两合公司 空调压缩机或空调设备
KR101270208B1 (ko) * 2013-03-28 2013-05-31 주식회사 유한엔지니어링 동시 핫가스 제상 수단을 구비한 냉동 냉장 장치
CN105593618A (zh) * 2013-10-01 2016-05-18 高志沇 冷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1089Y (zh) * 1998-05-08 1999-09-29 冯海芃 制冷系统压缩机的泄压启动装置
CN2401854Y (zh) * 1999-11-05 2000-10-18 海尔集团公司 易于连续启动的空调器
CN101036029A (zh) * 2004-10-06 2007-09-12 卢克汽车-液压系统两合公司 空调压缩机或空调设备
KR101270208B1 (ko) * 2013-03-28 2013-05-31 주식회사 유한엔지니어링 동시 핫가스 제상 수단을 구비한 냉동 냉장 장치
CN105593618A (zh) * 2013-10-01 2016-05-18 高志沇 冷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9856A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8425B (zh) 制冷装置
CN104964343B (zh) 一种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的装置和方法
Wang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s of refrigerant injection on the scroll compressor
CN109579348A (zh) 一种多功能多联干式毛细管辐射热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69856B (zh) 制冷装置
CN109539623B (zh) 空调系统及其补气增焓控制方法
CN110529981A (zh) 一种防止压缩机积液的方法和空调器
CN105570134B (zh)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3363749A (zh) 饱和等熵压缩排气温差控制制冷剂流量的方法
CN101057116B (zh) 冷却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6482303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105570138B (zh)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US11933526B2 (en)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CN104895790B (zh) 一种具有中间抽气功能的双螺杆压缩机及多温区热泵系统
CN110160306A (zh) 双系统冷冻柜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24014B (zh) 具有高压腔变频压缩机的制冷系统及其启动控制方法
CN107989768A (zh) 压缩机以及制冷装置
CN105508241B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1140111A (zh) 容量可调涡旋压缩机制冷系统
CN106196482B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941707B (zh) 一种应用于恒温恒湿试验箱的制冷系统
KR102171577B1 (ko) 냉매회로 열펌프의 순환냉매 유량조절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순환냉매의 효율적 유량제어가 가능한 히트펌프
CN207500111U (zh) 一种双级涡旋结构的压缩机
CN203501550U (zh) 一种用于风机盘管的集成空气能热泵机组
WO2018076364A1 (zh) 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