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8694A - 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 - Google Patents

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8694A
CN106358694A CN201610758171.XA CN201610758171A CN106358694A CN 106358694 A CN106358694 A CN 106358694A CN 201610758171 A CN201610758171 A CN 201610758171A CN 106358694 A CN106358694 A CN 106358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tant
growth belt
carrier type
massif
drip irri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581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劲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Geedea Gree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Geedea Gree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Geedea Gree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Geedea Gree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581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86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8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86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是先设置一个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将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内的滴灌管与浇灌系统连接,并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与二级水管相交汇,并在管上开孔,然后通过接头将均压滴灌管连接,形成两条滴灌管,并与整条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并列相向而行,直接为竖杆载体式种植带上的各种植物提供养分。该方法通过独特的载体,将土壤、养分、水分这三大植物生长要素进行有效安装、组合、并自动供给,让所种的各种植物能够按照各自的生长特性茁壮成长,并多层次的向石漠化山体进行攀爬、覆盖,让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石漠化山体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绿化,从而达到恢复自然景观的效果。

Description

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山体绿化技术,具体是一种竖杆载体均压供给养分的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
背景技术
石漠化,又称喀斯特荒漠化或者石化,是南方山地荒漠化的特殊形式。石漠化的形成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广西桂林属于典型的喀斯特石灰岩地貌,桂林石漠化主要呈现在城市、县城周边,以及美丽漓江的沿岸两边等。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石灰岩石材成为各项基础建设的主要产品,水泥厂、公路、铁道、桥梁、房地产开发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的石材系列产品。爆破开采可以说是桂林地区的山体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初期人们对短期利益的驱使,不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环保意识,政府对开采的审批管理不严,没有对开采地点进行有效规划,导致很多重点旅游景区的山体也遭到严重破坏。
桂林破损的山体一般坡度在40°到90°之间不等,局部大于90°,高度一般在10m到60m之间,其中,临桂山水公园、临桂鲁山水泥厂、桂林桂磨大道龙门村委附近的采石场等都是山体石漠化的重灾区,其中临桂柳铁采石场是目前桂林市山体石漠化面积最大的山体,达数万平方米,大部分都有40至50年的开采史。桂林七星区也有几处采石场,虽然已经停止开采二十几年了,但由于山体经过轰炸开挖取石后,到目前为止还是白茫茫的一片,不仅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景观效果,也让风景秀美的桂林山水烙上了污点,因此,桂林山体石漠化绿化治理工作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该方法通过独特的载体,将土壤、养分、水分这三大植物生长要素进行有效安装、组合、并自动供给,让所种的各种植物能够按照各自的生长特性茁壮成长,并多层次的向石漠化山体进行攀爬、覆盖,让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石漠化山体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绿化,从而达到恢复自然景观的效果。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设置一个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和与该种植带连通的浇灌系统;
(2)定位,在竖杆载体式种植带的60㎝宽的建设线上,将凹凸不平的石块凿平,有些沟坎太深的地方砌石块,并用混凝土加固;
(3)在竖杆载体式种植带上标注弧形镀锌钢丝网孔的位置,然后向山体里向下倾斜5°左右钻孔;
(4)用水泥和中沙按1:1的比例搅拌成混凝土浆,然后灌进洞内,并将螺纹钢条插进孔里,钢条外露部分为钩挂,钩挂向上高出钢条直径1㎝;
(5)在弧形镀锌钢丝网内铺上土工布,并将土工布与钢丝网捆扎,之后,将弧形镀锌钢丝网分别挂在螺纹钢条钩挂上,形成一个弧形的竖直容器载体;
(6)将肥沃土、绿泥、复合肥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营养土,并将营养土填充入弧形镀锌钢丝网的容器里,装满为止;
(7)继续安装弧形镀锌钢丝网载体,将竖杆载体式种植带继续延长,以此类推,直到山顶;
(8)在填充营养土的同时,将均压滴灌管连同营养土同时装入弧形镀锌钢丝网载体内,与竖杆式种植带并列相向而行,一直通向山顶,与山顶的水管交汇,待连接;
(9)在山顶上安装浇灌系统,与事先安装好的二级管端口处相连接,在连接处依次安装有开关、过滤器、太阳能远程智能化控制器和太阳能蓄电池,最后再延伸出一个端口待用;
(10)在浇灌系统延伸出的端口处安装一个三通,左右两边转换成二级水管,顺着石漠化的山体顶端向左右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绿化的山体终端为止,并依附在竖杆载体式种植带的交汇处,将端口封堵;
(11)将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内的滴灌管与浇灌系统连接,并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与二级水管相交汇,并在管上开孔,然后通过接头将均压滴灌管连接,形成两条滴灌管,并与整条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并列相向而行,直接为竖杆载体式种植带上的各种植物提供养分。
实现上述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的竖杆载体式种植带为一条长的半圆柱体,种植带内包括半圆弧镀锌网、勾花网、智能化灌溉系统、蓄水箱、水池、土工布、营养基质、滴灌管和绿色植物,水池设置在种植带底部,并通过抽水泵、抽水主管与设置在种植带上方的蓄水箱连通,蓄水箱通过浇灌主管与智能化灌溉系统连接,智能化灌溉系统设置在种植带上方,并通过浇灌分管分别与种植带连通,勾花网与半圆弧镀锌网连接,在半圆弧镀锌网上设有均压滴管,均压滴管与智能化灌溉系统连通,营养基质分布在土工布上、下层,在营养基质与山体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蓄水坑,营养基质上表面与勾花网连接,在营养基质上种植绿色植物。
所述半圆柱体的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其半圆直径为60㎝,半径为30㎝,长度为25m-30m。
所述蓄水坑设置在30-70度的山体斜坡上,坑内填充有四分之三的水苔、桔杆或罗汉果渣,稍微压实,之后再把剩余的四分之一的空间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营养土。
所述绿色植物主要以藤蔓植物、灌木、乔木等植物为主,以苔藓为辅的模式进行山体绿化。
步骤(6)所述营养土的配方为:肥沃泥土、绿泥或罗汉果渣、复合肥,各组份的重量份比为:肥沃泥土:绿泥或罗汉果渣:复合肥=100:20:0.5。
步骤(4)中,为了增强纹钢条的坚固性,在钢条外露部分再抹一层厚2㎝、宽5㎝的混凝土,24小时后,混凝土和钢条即可完全凝固。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方法通过独特的载体,将土壤、养分、水分这三大植物生长要素进行有效安装、组合、并自动供给,让所种的各种植物能够按照各自的生长特性茁壮成长,并多层次的向石漠化山体进行攀爬、覆盖,让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石漠化山体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绿化,从而达到恢复自然景观的效果,同时又能节约建设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竖杆载体式种植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按“竖杆”规划线路自下而上,依山势而建,“竖杆”主要以冷镀锌钢丝网制作而成,该网长100㎝呈弧形,半圆直径为60㎝、半径为30㎝,钢丝直径为3mm,钢丝网孔为8㎝x8㎝的正方形,制作时还在弧形镀锌钢丝网的四个角落以及两条弧形边左右正中50㎝处各制作一个1.1㎝直径的孔,共6个孔。整条“竖杆”的建设高度一般为25m至30m,建设程序如下:
(1)首先,给首个竖杆式种植带的建设位置定位,在“竖杆”60㎝宽的建设线上,将凹凸不平的石块尽量用铁锤凿平,有些沟坎太深的地方还需要砌石块,并用混凝土加固,以利于安装弧形镀锌网载体。竖杆式种植带内包括半圆弧镀锌网、勾花网、智能化灌溉系统、蓄水箱、水池、土工布、营养基质、滴灌管和绿色植物,水池设置在种植带底部,并通过抽水泵、抽水主管与设置在种植带上方的蓄水箱连通,蓄水箱通过浇灌主管与智能化灌溉系统连接,智能化灌溉系统设置在种植带上方,并通过浇灌分管分别与种植带连通,勾花网与半圆弧镀锌网连接,在半圆弧镀锌网上设有均压滴管,均压滴管与智能化灌溉系统连通,营养基质分布在土工布上、下层,在营养基质与山体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蓄水坑,营养基质上表面与勾花网连接,在营养基质上种植绿色植物;
(2)在“竖杆”建设线上标明弧形镀锌钢丝网孔的位置,然后用风炮机往山体里向下倾斜5°左右钻出6个孔,孔宽Φ1㎝,深度20㎝。
(3)用水泥和中沙按1:1的比例搅拌成混凝土浆,然后灌进洞内,并将事先准备好的Φ1㎝,长度25㎝螺纹钢条插进孔里,外露5㎝部分为钩挂,钩挂向上高出钢条直径1㎝。为了增强纹钢条的坚固性,应在钢条外露部分再抹一层厚2㎝、宽5㎝的混凝土,24小时后,混凝土和钢条即可完全凝固。
(4)在弧形镀锌钢丝网内铺上280g/㎡的墨绿色的土工布,四周用小铁丝将土工布与钢丝网捆扎,以免装置营养土时土工布脱落。之后,将弧形镀锌钢丝网分别挂在螺纹钢条钩挂上,即可形成一个弧形的竖直容器载体。
(5)将肥沃土、绿泥、复合肥均匀搅拌,三者的比例为100:20:0.5,制作成营养土,然后通过卷扬机的吊运,把营养土装置进弧形镀锌钢丝网的容器里,装满为止。至此,“竖杆”的第一小节弧形镀锌钢丝网载体安装完成,之后,继续安装弧形镀锌钢丝网载体,将“竖杆”种植带继续延长,以此类推。
(6)在边装置营养土的同时,将两条φ8mm塑料均压滴灌管也连同营养土同时装置在弧形镀锌钢丝网载体内,两条距离为20㎝左右,淹埋在土里,与“竖杆”并列相向而行,一直通向山顶,与山顶的Φ32㎝的水管交汇,待连接。
(7)有些山体的岩石会出现,曲折、弯拱、不平整得现象,100mm长的弧形镀锌钢丝网也因此会根据岩石地形情况的变化而需要进行切割安装,这些部位如果与埋藏在岩石上外露5㎝部分是钩挂错位时,可以选择用焊接方式进行加固,局部弧形镀锌钢也会出现凹凸现象,端口对接处不一定精准,但对整体竖杆式种植带影响不大。
山脚挖掘凹型载体
山体在开采过程中,山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些滚落的碎石和少量泥土,这些部位的斜坡坡度一般都在45度到60度之间,一般无需设置防护网,植物种植也相对容易得多,可以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不规则的50x50x50㎝的凹坑,然后放置营养土即可。同时,山脚交通方便的,可以运输部分泥土,并用挖掘机在斜坡的面上适当撒一层5㎝的黄泥土,为各种植物的快速生长创造条件。
防护网建设:
防护网作为整个山体石漠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有效的对不可预见的危石起到加固作用,防患于未然,也能起到抑制坡面坍塌和有效保护水土流失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对工程施工的人员的施工操作起到很好的安全保护作用。同时,防护网还对藤蔓植物的攀爬、舒展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本技术的防护网主要运用在“竖杆式”种植带区域之间,具体操作如下
(1)选择比较牢固的地方钻孔,孔的深度根据工作需要而定,一般来说根据锚杆的尺寸来定,孔的直径≧45毫米,孔的大小和深度直接决定锚杆的稳固程度。
(2)要安装锚杆并注浆,一般采用好的水泥与砂石、沙子,比例为1:1:1
(3)安装支撑绳,将支撑绳固定在锚杆上拉紧,保证支撑绳拉力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完全需要我们的经验来控制。
(4)支撑绳安装完毕后,接下来就是最后一道工序:挂网。将每张柔性防护网铺设好,并用缝合绳将防护网缝合起来,即成了一张防护大网,挂网的时候,将整个山体全部地毯式的挂满,包括种植带上的生植袋也一并网起来,并用锚杆拉紧。
远程信息化太阳能智自动控制浇灌系统的建设(简称浇灌系统)
该技术是山体石漠化快速绿化的一个重大技术突破,其特点是:采用信息化远程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即使在万里之外,只要有通讯信号的地方,就能采用发信息的方式进行控制,做到随时可以供给的原则。只要在初期的试水过程中对浇灌的时间、湿润度进行一个有效统计,只要时间控制得当,就能娴熟的把控浇灌时间,把节水效果发挥到极致,不用人为的爬到山顶开关,可节省大量管理成本。
(1)指挥中枢浇灌系统的安装:
浇灌系统主要安装在山顶,与事先安装好的φ32㎝的PE二级管端口处相连接,它是整个浇灌系统的指挥中枢,依次安装有开关、过滤器、太阳能远程智能化控制器,太阳能蓄电池,最后再延伸出一个φ32mm、长度15㎝左右的PE管端口待用。
浇灌系统安装时,由于太阳能板感应器无需用电,所以应选择在蓄水池周围阳光容易照射到的地方,以便有效自然储备电能。
(2)指挥中枢二级管的安装
在浇灌系统延伸出的φ32mm长度15㎝左右的PE管端口处再安装一个三通,左右两边转换成φ16mm的二级水管,顺着石漠化的山体顶端向左右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绿化的山体终端为止,并依附在“竖杆”的种植带的交汇处,并将端口封堵。
(3)指挥中枢均压滴灌管的连接
滴灌管是整个浇灌系统的最后一级水管,即三级水管,规格为φ8mm塑料均压滴灌管,它已经先于安装在“竖杆”内部,并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与二级水管φ16mm塑料管软管相交汇,并在φ16mm的塑料管上开两个孔,然后通过接头再将φ8mm塑料均压滴灌管连接,形成两条滴灌管,并与整条“竖杆”并列相向而行,直接为“竖杆上的各种植物提供养分。
(4)发号浇灌指令:系统安装完成后,通过输入手机编辑信息来发送指令,即可随时进行信息化浇灌供给。远程浇灌可节省大量人力,减少交通出行,有限节约碳排放,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植物的种植方法:
(1)苔藓营养泥浆混播法
苔藓主要种植在“竖杆”与“竖杆”之间6米宽的铁丝网区域里,种植时采用喷播混合泥浆方式进行,具体混合泥浆配比如下:
以1立方客土为基础,分别加入1kg的稳定剂、0.5kg的团粒剂、0.5kg的碎苔藓、5kg复合肥,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水,配制成喷播所用泥浆,控制泥浆浓度在50%-70%之间,随山体的坡度可适当调整浓度,喷洒泥浆的厚度约2~3㎝之间不等。喷播混合泥浆应选择在晴朗天气进行。
(2)藤蔓植物种植方法
在“竖杆”正中,把弧形网左右两边网内的生植布分别横剪开一个10㎝的口子,并把里面营养土往左右推开,掏开一个15㎝的凹,然后把培育好的藤蔓植物袋苗拨除袋子,连同原土一起种到进去,并把之前已经安装好的φ8mm依附在苗的根部周围即可,种植间距为50㎝一棵,种植完成后,把已经剪开的生植布的尽量复位,防止雨水的冲刷而造成营养土流失。
(3)灌木、乔木种植法
考虑到山体“竖杆”载体的局限性,灌木、乔木的树苗应选择50-80㎝之间的高度,这样的苗木更容易适应恶劣环境。种植区域则在弧形网的正中,种植模式和藤蔓植物一样,株与株之间间距为100㎝,由于灌木、乔木的根系相对比较长些,因此种植时尽量将根系埋到土里,以提高存活率。以此类推。
(4)山脚植物的种植法:
山脚的植物可以多元化,除了藤蔓植物、灌木、乔木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还是以藤蔓植物以及双夹槐、夹竹桃、三角梅、榕树等植物比较理想。此外,山脚相对湿气重,水分相对充足,加上添置泥土比较方便,易于形成植物生长的小气候,野生的、种植的各种植物都能够快速生长。
所有植物种植完毕后,立即进行信息化远程浇灌系统,即可对“竖杆”种植带里的植物进行水分供给,有效促进植物的快速成长。

Claims (7)

1.一种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设置一个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和与该种植带连通的浇灌系统;
(2)定位,在竖杆载体式种植带的60㎝宽的建设线上,将凹凸不平的石块凿平,有些沟坎太深的地方砌石块,并用混凝土加固;
(3)在竖杆载体式种植带上标注弧形镀锌钢丝网孔的位置,然后向山体里向下倾斜5°左右钻孔;
(4)用水泥和中沙按1:1的比例搅拌成混凝土浆,然后灌进洞内,并将螺纹钢条插进孔里,钢条外露部分为钩挂,钩挂向上高出钢条直径1㎝;
(5)在弧形镀锌钢丝网内铺上土工布,并将土工布与钢丝网捆扎,之后,将弧形镀锌钢丝网分别挂在螺纹钢条钩挂上,形成一个弧形的竖直容器载体;
(6)将肥沃土、绿泥、复合肥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营养土,并将营养土填充入弧形镀锌钢丝网的容器里,装满为止;
(7)继续安装弧形镀锌钢丝网载体,将竖杆载体式种植带继续延长,以此类推,直到山顶;
(8)在填充营养土的同时,将均压滴灌管连同营养土同时装入弧形镀锌钢丝网载体内,与竖杆式种植带并列相向而行,一直通向山顶,与山顶的水管交汇,待连接;
(9)在山顶上安装浇灌系统,与事先安装好的二级管端口处相连接,在连接处依次安装有开关、过滤器、太阳能远程智能化控制器和太阳能蓄电池,最后再延伸出一个端口待用;
(10)在浇灌系统延伸出的端口处安装一个三通,左右两边转换成二级水管,顺着石漠化的山体顶端向左右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绿化的山体终端为止,并依附在竖杆载体式种植带的交汇处,将端口封堵;
(11)将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内的滴灌管与浇灌系统连接,并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与二级水管相交汇,并在管上开孔,然后通过接头将均压滴灌管连接,形成两条滴灌管,并与整条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并列相向而行,直接为竖杆载体式种植带上的各种植物提供养分。
2.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的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其特征是:所述竖杆载体式种植带为一条长的半圆柱体,种植带内包括半圆弧镀锌网、勾花网、智能化灌溉系统、蓄水箱、水池、土工布、营养基质、滴灌管和绿色植物,水池设置在种植带底部,并通过抽水泵、抽水主管与设置在种植带上方的蓄水箱连通,蓄水箱通过浇灌主管与智能化灌溉系统连接,智能化灌溉系统设置在种植带上方,并通过浇灌分管分别与种植带连通,勾花网与半圆弧镀锌网连接,在半圆弧镀锌网上设有均压滴管,均压滴管与智能化灌溉系统连通,营养基质分布在土工布上、下层,在营养基质与山体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蓄水坑,营养基质上表面与勾花网连接,在营养基质上种植绿色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其特征是:所述半圆柱体的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其半圆直径为60㎝,半径为30㎝,长度为25m-30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其特征是:所述蓄水坑设置在30-70度的山体斜坡上,坑内填充有四分之三的水苔、桔杆或罗汉果渣,稍微压实,之后再把剩余的四分之一的空间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营养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杆载体式种植带,其特征是:所述绿色植物主要以藤蔓植物、灌木、乔木等植物为主,以苔藓为辅的模式进行山体绿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其特征是:步骤(6)所述营养土的配方为:肥沃泥土、绿泥或罗汉果渣、复合肥,各组份的重量份比为:肥沃泥土:绿泥或罗汉果渣:复合肥=100:20: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为了增强纹钢条的坚固性,在钢条外露部分再抹一层厚2㎝、宽5㎝的混凝土,24小时后,混凝土和钢条即可完全凝固。
CN201610758171.XA 2016-08-30 2016-08-30 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 Pending CN1063586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8171.XA CN106358694A (zh) 2016-08-30 2016-08-30 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8171.XA CN106358694A (zh) 2016-08-30 2016-08-30 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8694A true CN106358694A (zh) 2017-02-01

Family

ID=57900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58171.XA Pending CN106358694A (zh) 2016-08-30 2016-08-30 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869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8777A (zh) * 2017-03-13 2017-08-08 李宜阳 边坡植被建植方法
CN108323396A (zh) * 2018-01-02 2018-07-27 贵州独山鑫源盛农产品有限公司 利用水苔治理石漠化的方法
CN110734347A (zh) * 2018-06-28 2020-01-31 莎罗雅株式会社 含有罗汉果残渣的组合物
CN110896774A (zh) * 2019-12-10 2020-03-24 广西极地绿化有限公司 山体采石场快速复绿方法
CN111467712A (zh) * 2020-04-20 2020-07-31 李胜成 一种具有灭火控火功能的森林植被种植方法
CN115413439A (zh) * 2022-08-29 2022-12-02 中煤长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边坡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CN115897618A (zh) * 2022-11-21 2023-04-04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微藻培养的边坡防护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3846A (ja) * 2002-04-19 2003-11-06 Nippon Naturock Kk 護岸の緑化工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緑化基材
CN103535129A (zh) * 2013-10-09 2014-01-29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石灰岩边坡的绿化方法
CN204409154U (zh) * 2015-01-26 2015-06-24 青海光明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草坪自动喷灌系统
CN204728349U (zh) * 2015-06-29 2015-10-28 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市政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 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系统
CN205205839U (zh) * 2015-11-24 2016-05-0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岩质边坡植生袋生态防护结构
CN105780788A (zh) * 2016-03-28 2016-07-20 四川大学 针对岩质边坡治理的sns柔性绿化防护网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3846A (ja) * 2002-04-19 2003-11-06 Nippon Naturock Kk 護岸の緑化工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緑化基材
CN103535129A (zh) * 2013-10-09 2014-01-29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石灰岩边坡的绿化方法
CN204409154U (zh) * 2015-01-26 2015-06-24 青海光明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草坪自动喷灌系统
CN204728349U (zh) * 2015-06-29 2015-10-28 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市政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 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系统
CN205205839U (zh) * 2015-11-24 2016-05-0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岩质边坡植生袋生态防护结构
CN105780788A (zh) * 2016-03-28 2016-07-20 四川大学 针对岩质边坡治理的sns柔性绿化防护网及其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龙桂根等: "裸露山体困难立地绿化关键技术研究", 《江西林业科技》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8777A (zh) * 2017-03-13 2017-08-08 李宜阳 边坡植被建植方法
CN108323396A (zh) * 2018-01-02 2018-07-27 贵州独山鑫源盛农产品有限公司 利用水苔治理石漠化的方法
CN110734347A (zh) * 2018-06-28 2020-01-31 莎罗雅株式会社 含有罗汉果残渣的组合物
CN110896774A (zh) * 2019-12-10 2020-03-24 广西极地绿化有限公司 山体采石场快速复绿方法
CN111467712A (zh) * 2020-04-20 2020-07-31 李胜成 一种具有灭火控火功能的森林植被种植方法
CN115413439A (zh) * 2022-08-29 2022-12-02 中煤长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边坡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CN115413439B (zh) * 2022-08-29 2023-11-24 中煤长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边坡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CN115897618A (zh) * 2022-11-21 2023-04-04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微藻培养的边坡防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8694A (zh) 石漠化山体快速绿化法
CN106437719B (zh) 煤矿沉陷盆地的修复方法
CN101258814B (zh) 种植孔和利用种植孔绿化岩石边坡、破损山体的方法
CN101818499B (zh) 高陡岩质边坡植被重建系统及该系统的实施方法
CN103866776B (zh) 一种建筑垃圾石笼墙生态护坡方法
CN108532580A (zh) 一种矸石山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治理方法
CN107989050B (zh) 一种用于岩质边坡植被绿化及循环补给水分养料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6768837U (zh) 公路路堑边坡生态护坡结构
CN103821155B (zh) 用于裸露坡面生态修复的植生砌块预制及使用方法
CN102359113A (zh) 一种整浇水泥透水混凝土生态护坡及其构建方法
CN104186233A (zh) 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方法及框格梁边坡绿化设施
US20180368341A1 (en) Water storage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06681021U (zh) 一种多功能边坡加固结构
CN104153379A (zh) 一种护坡生态复合箱
CN203530993U (zh) 一种钢筋网片种植穴
CN104164854A (zh) 一种硬质坡体生态复绿的方法
CN105625441B (zh) 一种排水式菱形网格的生态护坡及施工方法
CN114032927B (zh) 边坡创面持水固土植被恢复的施工方法
CN207700203U (zh) 一种具有生态防护功能的桩板墙支护结构
CN207109721U (zh) 一种河道生态绿化景观结构
CN204014608U (zh) 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设施
CN105970977A (zh) 一种涌水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及系统
CN204098045U (zh) 一种用于硬质护坡的生态复绿系统
CN103609386B (zh) 一种泥质海岸带植槽或植穴造林方法
CN204023585U (zh) 一种护坡生态复合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