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7413A - 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7413A
CN106357413A CN201610944946.2A CN201610944946A CN106357413A CN 106357413 A CN106357413 A CN 106357413A CN 201610944946 A CN201610944946 A CN 201610944946A CN 106357413 A CN106357413 A CN 106357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rivacy
numbers
lis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449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新栋
王焕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q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ngq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ngq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ngq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449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74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7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74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H04L9/3231Biological data, e.g. fingerprint, voice or retin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所述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号码列表;采集预设指纹信息,将预设指纹信息与号码列表进行关联;通过预设指纹信息加密关联的号码列表,构成隐私号码列表,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号码为隐私号码;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本发明实现了指纹识别与手机通讯录的安全性设计的结合,使得智能手机实现了单机安防,为用户提供了通讯录中隐私号码安全的加密,一定程度上为用户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提供了智能保护服务。

Description

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成为身份识别的热门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在进行身份验证时采用人的生物特征(诸如指纹、虹膜、声音、面孔、手形)来进行验证。由于常见的钥匙、智能卡、口令等存在着被盗用、复制、遗忘、丢失等危险,而人的生物特征是无法被遗忘、失窃和复制的,因此,身份识别和信息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就是采用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是利用指纹的惟一性和稳定性特征,集传感器技术、生物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模式匹配、电子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随着指纹技术的发展,“生活指纹化”将进一步加深,因此,指纹化产品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润空间。
从应用市场来看,目前指纹识别逐渐流行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指纹技术逐渐成熟,具备更好的保密效果,是性价比最高的“生物钥匙”,传统手机的指纹识别一般应用于手机开机解锁,网上支付等;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经济财产和人身安全,智能手机搭载指纹识别技术,结合软件,能给用户提供更安全,体验感更加强烈的私人服务。但是,现有的指纹识别技术应用场景还是比较单一和固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比较单一和固化的缺陷,提供一种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号码列表;
采集预设指纹信息,将预设指纹信息与号码列表进行关联;
通过预设指纹信息加密关联的号码列表,构成隐私号码列表,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号码为隐私号码;
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号码列表时,还对不同的号码列表划分不同等级;
采集预设指纹信息时,用不同的预设指纹信息分别与不同的号码列表进行关联,其中,不同的预设指纹信息中所包含的指纹数量和/或指纹种类不同。
较佳地,等级越高的号码列表关联的预设指纹信息中所包含的指纹数量和/或指纹种类越多。
较佳地,在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当前输入的指纹信息;
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解密并显示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较佳地,在显示所述隐私号码列表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对所述隐私号码进行编辑操作。
较佳地,所述编辑操作包括:添加隐私号码、删除隐私号码、删除部分或全部隐私号码列表。
较佳地,在显示所述隐私号码列表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选取一目标隐私号码进行拨打或发送信息;
通过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对所述目标隐私号码的拨打记录或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并隐藏。
较佳地,在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用户拨打或发送信息的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获取用户当前输入的指纹信息;
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直接拨出所述隐私号码或给所述隐私号码发送信息,否则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隐私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外部来电时,判断外部来电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判断当前用户接听操作手指指纹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接通所述外部来电,否则挂断外部来电并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外部来电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外部来电时,判断外部来电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隐藏所述外部来电号码显示,否则显示所述外部来电号码。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外部来电号码为隐私号码,并隐藏所述外部来电号码显示时,判断当前用户手指指纹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显示所述外部来电号码并接通,否则挂断外部来电并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隐私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外部来电或信息时,判断外部来电或信息来源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对所述外部来电号码的呼叫记录和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密隐藏。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判断接收到加密隐藏的信息时,按预定时间间隔发出信息提醒。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特点在于,包括:
建表单元,用于建立号码列表;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预设指纹信息,将预设指纹信息与号码列表进行关联;
加密单元,用于通过预设指纹信息加密关联的号码列表,构成隐私号码列表,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号码为隐私号码;
隐藏单元,用于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较佳地,所述建表单元还用于对不同的号码列表划分不同等级;
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将不同的预设指纹信息分别与不同的号码列表进行关联,
其中,不同的预设指纹信息中所包含的指纹数量和/或指纹种类不同。
较佳地,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获取用户当前输入的指纹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指纹识别单元、解密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
当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时,所述解密单元解密所述隐私号码列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较佳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编辑单元;
所述编辑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对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隐私号码进行编辑操作;
所述编辑操作包括:添加隐私号码、删除隐私号码、删除部分或全部隐私号码列表。
较佳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拨号单元;
当隐私号码列表被解密显示后,所述拨号单元用于拨打用户选取的一目标隐私号码;
所述加密单元还用于通过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对所述目标隐私号码的拨打记录进行加密,所述隐藏单元还用于隐藏所述拨打记录。
较佳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判断单元和报警单元;
当指纹识别单元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不是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时,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用户拨打或发送信息的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所述报警单元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隐私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较佳地,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外部来电时,判断外部来电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
是则指纹识别单元识别用户当前接听操作手指指纹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接通所述外部来电;
否则挂断所述外部来电,同时所述报警单元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外部来电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较佳地,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外部来电号码为隐私号码时,所述显示单元隐藏所述外部来电号码显示,否则显示所述外部来电号码。
较佳地,在接收外部来电或信息时,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外部来电或信息来源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所述加密单元对外部来电号码的呼叫记录或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密,并且所述隐藏单元隐藏所述呼叫记录或接收的信息。
较佳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提醒单元,用于判断有加密隐藏的外部信息时,按预定时间间隔发出信息提醒。
较佳地,所述采集单元包括指纹传感器。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现了指纹识别与手机通讯录的安全性设计的结合,使得智能手机实现了单机安防,为用户提供了通讯录中隐私号码安全的加密,一定程度上为用户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提供了智能保护服务。
本发明可以通过录入多种指纹对隐私号码进行多级加密,使得隐私号码更加安全,不易泄露;通过指纹验证使得隐私号码列表进行分类显示出来,使得用户查看号码效率更高。
本发明通过指纹验证通过后拨打电话的通话记录,手机会自动加密起来,并且需要再次指纹验证才能查看,将隐私号码的信息进一步保密起来。
本发明的手机接听到的号码如果是隐私号码,手机也会自动加密起来,需要指纹验证才能查看接听记录,保护了对方的拨打记录,加密指纹与查号指纹一样,从而可以提高查号、查通话记录的效率,更加方便快捷。
本发明通过指纹加密将隐私号码隐藏起来,可以进一步优化通讯录的布局,提高了用户使用通讯录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建表单元1、采集单元2、加密单元3以及隐藏单元4;其中移动终端优选可为手机;
其中,所述建表单元1用于建立号码列表,具体地,所述建表单元1可以从手机通讯录中选取至少一个电话号码来建立号码列表,当然,本实施例中也不局限于采用电话号码进行建表,此处的号码也可以为其他的社交应用账户号码。
所述采集单元2则采集预设指纹信息,将预设指纹信息与号码列表进行关联;其中,所述采集单元2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以对预设指纹信息进行采集,并且采集后的预设指纹信息还可以保存于数据库中以备随时调用;
其中,所述建表单元1可以建立多个号码列表,所述采集单元2可以采集多个预设指纹信息,其中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单个手指指纹,也可以包括用户的不同手指指纹之间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建表单元1还可以对不同的号码列表划分不同等级,所述采集单元2则可以将不同的预设指纹信息分别与不同等级的号码列表进行关联,其中,不同的预设指纹信息中所包含的指纹数量和/或指纹种类不同;等级越高的号码列表关联的预设指纹信息中所包含的指纹数量和/或指纹种类越多,这样,对于等级越高的号码列表,其所对应的指纹密码越复杂,其也就越难被解密。另外,对于等级相同的多个号码列表,可以设置为采用相同的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加密,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号码列表过多而导致指纹不够用的情况出现。
所述加密单元3则通过预设指纹信息加密关联的号码列表,构成隐私号码列表,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号码为隐私号码;所述隐藏单元4则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这样,所述隐私号码列表在被解密之前就不会显示出来,从而保护了用户手机的隐私。
在本发明之前,采用传统带指纹识别的手机不能隐藏隐私电话号码,不能将私密电话进行列表分类后进行加密隐藏保存,满足不了用户对手机等终端智能安防服务的需求。而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则可以提供隐藏隐私号码,指纹加密隐私号码,防止号码被盗而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例如,用户手机如不小心被不法分子盗走或拾走,可以防止不法分子通过查询号码向父母等亲人发起诈骗动作,防止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人身危害,也可以通过指纹隐藏重要工作合作伙伴,防止泄露商业机密等。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其利用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建立号码列表;
步骤102、采集预设指纹信息,将预设指纹信息与号码列表进行关联;
步骤103、通过预设指纹信息加密关联的号码列表,构成隐私号码列表,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号码为隐私号码;
步骤104、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其中,步骤101中在建立号码列表时,还对不同的号码列表划分不同等级;步骤102中采集预设指纹信息时,用不同的预设指纹信息与不同的号码列表进行关联,其中,不同的预设指纹信息中所包含的指纹数量和/或指纹种类不同。
优选地,等级越高的号码列表关联的预设指纹信息中所包含的指纹数量和/或指纹种类越多。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指纹识别单元5、解密单元6以及显示单元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采集单元2还用于获取用户当前输入的指纹信息,所述指纹识别单元5会对用户当前输入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识别,具体为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
当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不是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时,则用户此次解密失败,不再执行后续操作;
当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时,所述解密单元6解密所述隐私号码列表,所述显示单元7则显示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是等级高的隐私号码列表,可设置先后输入多重指纹进行解密,所述多重指纹即构成预设指纹信息,这样,当用户输入第一重指纹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5识别成功后,将要求用户继续输入,直至输入全部的多重指纹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5才会确定最终对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识别成功,然后调用所述解密单元6以及所述显示单元7分别进行解密和显示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其利用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建立号码列表;
步骤202、采集预设指纹信息,将预设指纹信息与号码列表进行关联;
步骤203、通过预设指纹信息加密关联的号码列表,构成隐私号码列表,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号码为隐私号码;
步骤204、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步骤205、获取用户当前输入的指纹信息;
步骤206、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207;若否,则结束流程;
步骤207、解密并显示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编辑单元8和拨号单元9;
其中,所述编辑单元8用于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对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隐私号码进行编辑操作;具体的编辑操作可包括:添加隐私号码、删除隐私号码、删除部分或全部隐私号码列表。
当隐私号码列表被解密显示后,所述拨号单元9用于拨打用户选取的一目标隐私号码;
所述加密单元3还用于通过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对所述目标隐私号码的拨打记录进行加密,所述隐藏单元4还用于隐藏所述拨打记录。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其利用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建立号码列表;
步骤302、采集预设指纹信息,将预设指纹信息与号码列表进行关联;
步骤303、通过预设指纹信息加密关联的号码列表,构成隐私号码列表,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号码为隐私号码;
步骤304、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步骤305、获取用户当前输入的指纹信息;
步骤306、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307;若否,则结束流程;
步骤307、解密并显示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步骤308、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对所述隐私号码进行编辑操作;
步骤309、从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选取一目标隐私号码进行拨打或发送信息;
步骤310、通过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对所述目标隐私号码的拨打记录或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并隐藏。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判断单元10、报警单元11以及提醒单元12;
在未解密所述隐私号码列表的情况下,,当判断单元10判断用户拨打或发送信息的号码为隐私号码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5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直接拨出所述隐私号码或给所述隐私号码发送信息,否则所述报警单元11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隐私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一般情况下,除了用户本身,其他人无法对手机中加密并隐藏的隐私号码列表进行解密,进而其他人也就不会知道隐私号码列表中的隐私号码,进而也就不会拨打隐私号码;所以,在未解密所述隐私号码列表,而拨打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隐私号码或给所述隐私号码发送信息时,较大可能是操作手机的并非机主本人,此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5判断用户手指的指纹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直接拨出所述隐私号码或给所述隐私号码发送信息,否则所述报警单元11就会通过短信向所述隐私号码发出报警信息,以提醒对方此时非机主本人操作。
所述判断单元10还用于在接收外部来电时,判断外部来电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
是则指纹识别单元5识别用户当前接听操作手指指纹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接通所述外部来电;
否则挂断所述外部来电,同时所述报警单元11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外部来电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当所述判断单元10判断外部来电号码为隐私号码时,所述显示单元7隐藏所述外部来电号码显示,否则显示所述外部来电号码;
在接收外部来电或信息时,所述判断单元10判断外部来电或信息来源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所述加密单元3对外部来电号码的呼叫记录或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密,并且所述隐藏单元4隐藏所述呼叫记录或接收的信息。
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一个对隐私号码来电进行判断的功能,并可以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执行不同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醒单元12还用于判断有加密隐藏的外部信息时,按预定时间间隔发出信息提醒。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其利用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建立号码列表;
步骤402、采集预设指纹信息,将预设指纹信息与号码列表进行关联;
步骤403、通过预设指纹信息加密关联的号码列表,构成隐私号码列表,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号码为隐私号码;
步骤404、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步骤405、判断用户拨打或发送信息的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获取用户当前输入的指纹信息;
步骤406、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直接拨出所述隐私号码或给所述隐私号码发送信息,否则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隐私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接收外部来电时,判断外部来电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判断当前用户接听操作手指指纹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接通所述外部来电,否则挂断外部来电并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外部来电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在接收外部来电时,判断外部来电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隐藏所述外部来电号码显示,否则显示所述外部来电号码。
当判断外部来电号码为隐私号码,并隐藏所述外部来电号码显示时,判断当前用户手指指纹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显示所述外部来电号码并接通,否则挂断外部来电并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隐私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在接收外部来电或信息时,判断外部来电或信息来源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对所述外部来电号码的呼叫记录和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加密隐藏。
以及,在判断接收了加密隐藏的信息时,按预定时间间隔发出信息提醒。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号码列表;
采集预设指纹信息,将预设指纹信息与号码列表进行关联;
通过预设指纹信息加密关联的号码列表,构成隐私号码列表,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号码为隐私号码;
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号码列表时,还对不同的号码列表划分不同等级;
采集预设指纹信息时,用不同的预设指纹信息分别与不同的号码列表进行关联,其中,不同的预设指纹信息中所包含的指纹数量和/或指纹种类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等级越高的号码列表关联的预设指纹信息中所包含的指纹数量和/或指纹种类越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当前输入的指纹信息;
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解密并显示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显示所述隐私号码列表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对所述隐私号码进行编辑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操作包括:添加隐私号码、删除隐私号码、删除部分或全部隐私号码列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显示所述隐私号码列表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选取一目标隐私号码进行拨打或发送信息;
通过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对所述目标隐私号码的拨打记录或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并隐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用户拨打或发送信息的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获取用户当前输入的指纹信息;
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直接拨出所述隐私号码或给所述隐私号码发送信息,否则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隐私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外部来电时,判断外部来电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判断当前用户接听操作手指指纹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接通所述外部来电,否则挂断外部来电并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外部来电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外部来电时,判断外部来电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隐藏所述外部来电号码显示,否则显示所述外部来电号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外部来电号码为隐私号码,并隐藏所述外部来电号码显示时,判断当前用户手指指纹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显示所述外部来电号码并接通,否则挂断外部来电并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隐私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外部来电或信息时,判断外部来电或信息来源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对所述外部来电号码的呼叫记录和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密隐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判断接收到加密隐藏的信息时,按预定时间间隔发出信息提醒。
1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表单元,用于建立号码列表;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预设指纹信息,将预设指纹信息与号码列表进行关联;
加密单元,用于通过预设指纹信息加密关联的号码列表,构成隐私号码列表,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号码为隐私号码;
隐藏单元,用于隐藏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表单元还用于对不同的号码列表划分不同等级;
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将不同的预设指纹信息分别与不同的号码列表进行关联,
其中,不同的预设指纹信息中所包含的指纹数量和/或指纹种类不同。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获取用户当前输入的指纹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指纹识别单元、解密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
当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时,所述解密单元解密所述隐私号码列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隐私号码列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编辑单元;
所述编辑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对所述隐私号码列表中的隐私号码进行编辑操作;
所述编辑操作包括:添加隐私号码、删除隐私号码、删除部分或全部隐私号码列表。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拨号单元;
当隐私号码列表被解密显示后,所述拨号单元用于拨打用户选取的一目标隐私号码;
所述加密单元还用于通过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对所述目标隐私号码的拨打记录进行加密,所述隐藏单元还用于隐藏所述拨打记录。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判断单元和报警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用户拨打或发送信息的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所述采集单元获取用户当前输入的指纹信息;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直接拨出所述隐私号码或给所述隐私号码发送信息,否则所述报警单元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隐私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外部来电时,判断外部来电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
是则指纹识别单元识别用户当前接听操作手指指纹是否为所述预设指纹信息,是则接通所述外部来电;
否则挂断所述外部来电,同时所述报警单元通过发送信息方式向所述外部来电号码发送报警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外部来电号码为隐私号码时,所述显示单元隐藏所述外部来电号码显示,否则显示所述外部来电号码。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外部来电或信息时,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外部来电或信息来源号码是否为隐私号码,是则所述加密单元对外部来电号码的呼叫记录或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密,并且所述隐藏单元隐藏所述呼叫记录或接收的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提醒单元,用于判断有加密隐藏的外部信息时,按预定时间间隔发出信息提醒。
24.如权利要求14-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包括指纹传感器。
CN201610944946.2A 2016-11-02 2016-11-02 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63574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4946.2A CN106357413A (zh) 2016-11-02 2016-11-02 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4946.2A CN106357413A (zh) 2016-11-02 2016-11-02 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7413A true CN106357413A (zh) 2017-01-25

Family

ID=5786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4946.2A Pending CN106357413A (zh) 2016-11-02 2016-11-02 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741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5389A (zh) * 2017-03-14 2017-08-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录入的方法及终端
CN108769403A (zh) * 2018-05-24 2018-1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及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8769A (ja) * 2006-03-20 2007-10-04 Nec Corp 個人情報保護方式及び方法
CN105338172A (zh) * 2015-09-24 2016-02-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拨号方法以及装置
CN105472093A (zh) * 2015-11-12 2016-04-06 厉政轩 移动终端通话接听鉴权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631275A (zh) * 2015-04-15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信息显示装置和终端
CN105681564A (zh) * 2016-01-25 2016-06-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6357866A (zh) * 2016-09-27 2017-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录管理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8769A (ja) * 2006-03-20 2007-10-04 Nec Corp 個人情報保護方式及び方法
CN105631275A (zh) * 2015-04-15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信息显示装置和终端
CN105338172A (zh) * 2015-09-24 2016-02-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拨号方法以及装置
CN105472093A (zh) * 2015-11-12 2016-04-06 厉政轩 移动终端通话接听鉴权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681564A (zh) * 2016-01-25 2016-06-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6357866A (zh) * 2016-09-27 2017-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录管理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5389A (zh) * 2017-03-14 2017-08-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录入的方法及终端
CN108769403A (zh) * 2018-05-24 2018-1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7674B (zh) 一种手机中隐私数据的隔离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4967511B (zh) 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807065B2 (en) Wireless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storing a message in a wireless device
CN105207900B (zh)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平台的私密信息传输方法
CN105335642B (zh) 图片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1794365B (zh) 在移动终端上安全输入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262349A (zh) 基于短消息的身份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1467430A (zh) 便携式电信装置
CA2831527C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lidating call connections
CN107395610B (zh) 一种通讯认证方法、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WO2021047477A1 (zh) 一种密钥分配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
CN102867157B (zh) 移动终端和数据保护方法
CN105472093B (zh) 移动终端通话接听鉴权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997188A (zh) 一种识别用户身份的方法及其手机
CN104468937A (zh) 移动终端的数据加、解密方法、装置及保护系统
CN107835172A (zh) 票据信息验证方法及系统、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955029A (zh) 通讯录保护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717742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ubscriber in 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053591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授权及确权方法
CN101754209A (zh) 保护手机信息内容的方法
CN106357413A (zh) 指纹加密号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1047476A1 (zh) 一种密钥分配方法、系统和可穿戴设备
US2015015617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and use thereof
CN106454778A (zh) 一种短消息处理方法、短消息中心及通信系统
CN106778334A (zh) 账号信息的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