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6981B - 备援电源及其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备援电源及其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6981B
CN106356981B CN201510410446.6A CN201510410446A CN106356981B CN 106356981 B CN106356981 B CN 106356981B CN 201510410446 A CN201510410446 A CN 201510410446A CN 106356981 B CN106356981 B CN 1063569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main power
power source
isolated location
forbidden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04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6981A (zh
Inventor
黄志宏
刘彰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104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6981B/zh
Priority to US15/209,738 priority patent/US10141778B2/en
Priority to TW105122070A priority patent/TWI597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6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6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6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6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0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using a power saving mo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备援电源,包括主电源线路、主电源隔离单元、辅助电源线路、辅助电源隔离单元以及微控制单元,主电源线路产生主电源,主电源隔离单元接收并输出主电源,辅助电源线路产生辅助电源,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接收并输出辅助电源,微控制单元在接收到外部系统发出的冷冗余信号时将冷冗余信号传输至主电源线路和辅助电源线路,且分别输出第一禁能信号和第二禁能信号至主电源隔离单元和辅助电源隔离单元,主电源线路和辅助电源线路根据冷冗余信号同时调降主电源和辅助电源的电压准位,主电源隔离单元根据第一禁能信号禁能,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根据第二禁能信号而禁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降低了输出功率,节省了功耗。

Description

备援电源及其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备援电源及其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具有电源备源机制的电源供应装置在运作时会同时产生一组主直流电源(main DC power)与一组备用直流电源(backup DC power),并且主直流电源与备用直流电源的用于为外部装置供电。一般来说,当主直流电源正常供电时,主直流电源与备用直流电源为外部装置供电,当主直流电源发生异常时,由备用直流电源为外部装置独立进行供电。因此,即使主直流电源发生异常,电源供应装置仍可维持既有的供电功效。
然而,当前具有电源备源机制的电源供应装置在工作于冷冗余(Cold Redundant)模式时,输入功耗约为10W,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援电源,以降低其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功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以降低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备援电源,包括:
主电源线路,用于产生一主电源,所述主电源具有一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所述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所述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
主电源隔离单元,耦接所述主电源线路,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用于接收并输出所述主电源;
辅助电源线路,用于产生一辅助电源,所述辅助电源具有一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所述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所述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
辅助电源隔离单元,耦接所述辅助电源线路,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用于接收并输出所述辅助电源;
微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外部系统发出的一冷冗余信号时将所述冷冗余信号传输至所述主电源线路和所述辅助电源线路,且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输出一第一禁能信号和一第二禁能信号至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和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
所述主电源线路和所述辅助电源线路根据所述冷冗余信号同时将所述主电源自所述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所述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和将所述辅助电源自所述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所述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禁能信号而禁能,且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根据所述第二禁能信号而禁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备援电源在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微控制单元会将接收到的冷冗余信号传输至主电源线路和辅助电源线路,主电源线路和辅助电源线路会反应于冷冗余信号而调降各自的输出电压,从而降低了输出功率,节省了功耗,在待机冷备援模式下输入功耗可降低至小于4W。
较佳地,所述主电源线路包括电压回授控制单元,所述电压回授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主电源的电压准位信息、将所述电压准位信息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单元以及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的所述冷冗余信号。
较佳地,所述辅助电源线路包括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耦接于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的所述第二禁能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禁能信号禁能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
较佳地,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包括第一场效应管,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包括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主电源线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形成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辅助电源线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形成第二输出端。
较佳地,当所述主电源的输出电流为5A且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无电压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所述第一禁能信号至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
较佳地,当所述备援电源的保护机制启动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所述第一禁能信号至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或输出所述第二禁能信号至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以防止逆流。
较佳地,所述微控制单元与所述外部系统通过I2C总线通信。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主电源线路和一辅助电源线路以分别产生一主电源和一辅助电源,所述主电源具有一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所述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所述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且所述辅助电源具有一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所述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所述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
提供一微控制单元用于检测外部系统是否发出一冷冗余信号;
当所述微控制单元接收到外部系统发出的所述冷冗余信号时,所述主电源线路和所述辅助电源线路根据所述冷冗余信号同时将所述主电源自所述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所述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和将所述辅助电源自所述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所述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
较佳地,所述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还包括:
提供一主电源隔离单元和一辅助电源隔离单元以分别接收并输出所述主电源和所述辅助电源;
当所述微控制单元接收到外部系统发出的所述冷冗余信号时,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输出一第一禁能信号和一第二禁能信号至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和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禁能信号而禁能,且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根据所述第二禁能信号而禁能。
较佳地,所述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还包括:
提供一电压回授控制单元以获取所述主电源的电压准位信息、将所述电压准位信息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单元并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的所述冷冗余信号。
较佳地,所述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还包括:
提供一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以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的所述第二禁能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禁能信号禁能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
较佳地,所述提供一主电源隔离单元具体为:
提供一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收所述主电源,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禁能信号,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所述主电源;
所述提供一辅助电源隔离单元具体为:
提供一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收所述辅助电源,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禁能信号,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所述辅助电源。
较佳地,当所述主电源的输出电流为5A且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无电压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所述第一禁能信号至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
较佳地,所述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备援电源的保护机制启动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所述第一禁能信号至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或输出所述第二禁能信号至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以防止逆流。
较佳地,所述微控制单元与所述外部系统通过I2C总线通信。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备援电源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备援电源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3为图2中备援电源与外部系统通信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本发明备援电源100包括主电源线路11、主电源隔离单元12、辅助电源线路13、辅助电源隔离单元14以及微控制单元15。其中,主电源线路11用于产生一主电源MP,主电源MP具有一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且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主电源隔离单元12耦接主电源线路11,用于接收并输出主电源MP;辅助电源线路13用于产生一辅助电源BP,辅助电源BP具有一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且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辅助电源隔离单元14耦接辅助电源线路13,用于接收并输出辅助电源BP;微控制单元15用于在接收到外部系统发出的一冷冗余信号(CR,Cold Redundant)时将冷冗余信号传输至主电源线路11和辅助电源线路13,且微控制单元15分别输出一第一禁能信号和一第二禁能信号至主电源隔离单元12和辅助电源隔离单元14,主电源线路11和辅助电源线路13根据冷冗余信号同时将主电源MP自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和将辅助电源BP自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主电源隔离单元12根据第一禁能信号而禁能,且辅助电源隔离单元14根据第二禁能信号而禁能。
其中,本实施例中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为12V直流电,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为12V或5V直流电。而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为11.8~11.4V直流电,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为11.8~11.4V或4.8~4.75V直流电。
再请参考图2,在另一较优实施例中,备援电源100包括主电源线路11、主电源隔离单元12、辅助电源线路13、辅助电源隔离单元14以及微控制单元15,其中,主电源线路11包括主电源产生线路111和电压回授控制单元113,主电源产生线路111用于产生主电源MP,电压回授控制单元113耦接于微控制单元15,用于获取主电源MP的电压准位信息、将电压准位信息传输至微控制单元15以及接收微控制单元15输出的冷冗余信号。辅助电源线路13包括辅助电源产生线路131和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133,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133耦接于微控制单元15,用于接收微控制单元15输出的第二禁能信号、并根据第二禁能信号禁能辅助电源隔离单元1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主电源产生线路111、主电源隔离单元12、辅助电源产生线路131、辅助电源隔离单元14以及微控制单元15分别与图1所示主电源线路11、主电源隔离单元12、辅助电源线路13、辅助电源隔离单元14以及微控制单元15的结构、功能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的,请参考图3,图2和图3中较粗的连接线表示电源线,较细的连接线表示信号线,主电源隔离单元12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一二极管D1,辅助电源隔离单元14包括第二场效应管Q2和第二二极管D2,其中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主电源线路1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微控制单元15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形成第一输出端,第一输出端用以输出主电源MP,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辅助电源线路1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133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形成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用以输出辅助电源BP。此外,微控制单元15与外部系统200通过I2C总线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微控制单元15在以下四种情况下输出禁能信号以截止主电源线路11或辅助电源线路13的输出:
(1)当微控制单元15接收到冷冗余信号时,主电源线路11和辅助电源线路13调降各自的输出电压,且微控制单元15输出第一禁能信号至主电源隔离单元12、输出第二禁能信号至辅助电源隔离单元14;
(2)当输出电流为5A且微控制单元15侦测到主电源隔离单元12中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无电压时,微控制单元15发出第一禁能信号至主电源隔离单元12以截止主电源MP的输出;
(3)当输出电压外部比内部高时,微控制单元15发出第一禁能信号至主电源隔离单元12以截止主电源线路11或发出第二禁能信号至辅助电源隔离单元14以截止辅助电源线路13,进而防止电流逆流;
(4)当备援电源100的保护机制启动时,微控制单元15发出第一禁能信号至主电源隔离单元12以截止主电源线路11或发出第二禁能信号至辅助电源隔离单元14以截止辅助电源线路13,进而防止电流逆流。
下面结合图3说明本发明备援电源100的工作过程:
当有交流电AC输入时,辅助电源线路13启动而产生辅助电源BP,并将辅助电源BP供应至主电源线路11、微控制单元15以及辅助电源隔离单元14,之后主电源线路11启动以进行电源转换得到主电源MP,同时主电源线路11将自身的电压准位信息和相关状态信息输出至电压回授控制单元113,电压回授控制单元113再将接收到的电压准位信息和相关状态信息传输至微控制单元15,微控制单元15与外部系统200通过I2C总线通信,当微控制单元15接收到外部系统200发出的冷冗余信号CR(Cold Redundant)时,微控制单元15将冷冗余信号CR发送至电压回授控制单元113和辅助电源线路13,之后电压回授控制单元113根据冷冗余信号CR调降主电源线路11的输出电压,且微控制单元15发出第一禁能信号至主电源隔离单元12以关断第一场效应管Q1,辅助电源线路13同时调降辅助电源BP的输出电压,且微控制单元15发出第二禁能信号至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133,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133根据第二禁能信号关断第二场效应管Q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备援电源100在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微控制单元15会将自外部系统200接收到的冷冗余信号传输至主电源线路11和辅助电源线路13,主电源线路11和辅助电源线路13会反应于冷冗余信号而同时调降各自的输出电压,从而降低了输出功率,节省了功耗,功耗可降低至小于4W。
请参考图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提供一主电源线路和一辅助电源线路以分别产生一主电源和一辅助电源,主电源具有一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且辅助电源具有一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
步骤S102,提供一微控制单元用于检测外部系统是否发出一冷冗余信号;
步骤S103,当外部系统发出冷冗余信号时,主电源线路和辅助电源线路根据冷冗余信号同时将主电源自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和将辅助电源自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实现了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主电源线路和辅助电源线路根据接收到的冷冗余信号同时调降各自的输出电压,进而降低了输出功率,节省了功耗,功耗可降低至小于4W。
再请参考5,图5为本发明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提供一主电源线路和一辅助电源线路以分别产生一主电源和一辅助电源,其中主电源具有一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且辅助电源具有一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
步骤S202,提供一主电源隔离单元和一辅助电源隔离单元以分别接收并输出主电源和辅助电源;
步骤S203,提供一电压回授控制单元以获取主电源的电压准位信息、并将电压准位信息传输至一微控制单元;
步骤S204,微控制单元与外部系统通信并检测外部系统是否发出一冷冗余信号;其中微控制单元与外部系统通过I2C总线通信;
步骤S205,当外部系统发出冷冗余信号时,微控制单元将冷冗余信号传输至电压回授控制单元和辅助电源线路,且微控制单元分别输出一第一禁能信号和一第二禁能信号至主电源隔离单元和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
步骤S206,电压回授控制单元根据冷冗余信号控制主电源线路将主电源自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同时辅助电源线路将辅助电源自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主电源隔离单元根据第一禁能信号而禁能,且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根据第二禁能信号禁能辅助电源隔离单元。
其中,主电源隔离单元为第一场效应管,辅助电源隔离单元为第二场效应管。提供一主电源隔离单元具体为:提供一第一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收主电源,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禁能信号,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主电源;提供一辅助电源隔离单元具体为:提供一第二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收辅助电源,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禁能信号,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辅助电源。
此外,当主电源的输出电流为5A且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无电压时,微控制单元输出第一禁能信号至主电源隔离单元。当备援电源的保护机制启动时,微控制单元输出第一禁能信号至主电源隔离单元或输出第二禁能信号至辅助电源隔离单元以防止逆流。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15)

1.一种备援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电源线路,用于产生一主电源,所述主电源具有一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所述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所述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
主电源隔离单元,耦接所述主电源线路,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用于接收并输出所述主电源;
辅助电源线路,用于产生一辅助电源,所述辅助电源具有一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所述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所述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
辅助电源隔离单元,耦接所述辅助电源线路,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用于接收并输出所述辅助电源;
微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外部系统发出的一冷冗余信号时将所述冷冗余信号传输至所述主电源线路和所述辅助电源线路,且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输出一第一禁能信号和一第二禁能信号至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和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
所述主电源线路和所述辅助电源线路根据所述冷冗余信号同时将所述主电源自所述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所述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和将所述辅助电源自所述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所述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禁能信号而禁能,且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根据所述第二禁能信号而禁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援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线路包括电压回授控制单元,所述电压回授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主电源的电压准位信息、将所述电压准位信息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单元以及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的所述冷冗余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援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线路包括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耦接于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的所述第二禁能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禁能信号禁能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援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包括第一场效应管,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包括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主电源线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形成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辅助电源线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形成第二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援电源,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主电源的输出电流为5A且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无电压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所述第一禁能信号至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援电源,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备援电源的保护机制启动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所述第一禁能信号至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或输出所述第二禁能信号至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以防止逆流。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备援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与所述外部系统通过I2C总线通信。
8.一种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主电源线路和一辅助电源线路以分别产生一主电源和一辅助电源,所述主电源具有一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所述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所述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且所述辅助电源具有一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及一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所述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高于所述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
提供一微控制单元用于检测外部系统是否发出一冷冗余信号;
当所述微控制单元接收到外部系统发出的所述冷冗余信号时,所述主电源线路和所述辅助电源线路根据所述冷冗余信号同时将所述主电源自所述主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所述主电源待机电压准位和将所述辅助电源自所述辅助电源工作电压准位调降至所述辅助电源待机电压准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一主电源隔离单元和一辅助电源隔离单元以分别接收并输出所述主电源和所述辅助电源;
当所述微控制单元接收到外部系统发出的所述冷冗余信号时,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输出一第一禁能信号和一第二禁能信号至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和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禁能信号而禁能,且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根据所述第二禁能信号而禁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一电压回授控制单元以获取所述主电源的电压准位信息、将所述电压准位信息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单元并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的所述冷冗余信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一辅助电源隔离单元控制器以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的所述第二禁能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禁能信号禁能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一主电源隔离单元具体为:
提供一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收所述主电源,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禁能信号,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所述主电源;
所述提供一辅助电源隔离单元具体为:
提供一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收所述辅助电源,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禁能信号,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所述辅助电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主电源的输出电流为5A且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无电压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所述第一禁能信号至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备援电源的保护机制启动时,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所述第一禁能信号至所述主电源隔离单元或输出所述第二禁能信号至所述辅助电源隔离单元以防止逆流。
15.如权利要求8至14任一项所述的备援电源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与所述外部系统通过I2C总线通信。
CN201510410446.6A 2015-07-14 2015-07-14 备援电源及其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 Active CN106356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0446.6A CN106356981B (zh) 2015-07-14 2015-07-14 备援电源及其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
US15/209,738 US10141778B2 (en) 2015-07-14 2016-07-13 Redundant power and power saving method thereof in cold redundant mode
TW105122070A TWI597921B (zh) 2015-07-14 2016-07-13 備援電源及其工作於冷冗餘模式時的節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0446.6A CN106356981B (zh) 2015-07-14 2015-07-14 备援电源及其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6981A CN106356981A (zh) 2017-01-25
CN106356981B true CN106356981B (zh) 2019-05-14

Family

ID=57776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0446.6A Active CN106356981B (zh) 2015-07-14 2015-07-14 备援电源及其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1778B2 (zh)
CN (1) CN106356981B (zh)
TW (1) TWI5979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96285B2 (en) 2019-11-14 2021-12-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erating a redundant power supply regulator using a transition control signa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650A (zh) * 2010-11-18 2012-05-2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多电源供电装置
CN203674782U (zh) * 2013-12-19 2014-06-25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待机耗能的冗余电源系统
CN104113129A (zh) * 2013-04-22 2014-10-22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冗余电源供应系统
CN104731294A (zh) * 2015-03-17 2015-06-24 深圳中盛恒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不间断电源智能化并机供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0039B2 (en) * 2008-05-29 2010-08-03 iGo, Inc Primary side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for ultra-low idle power operation
US8400795B2 (en) * 2010-02-19 2013-03-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wer shar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two-stage power supplies
US8395917B2 (en) * 2010-06-17 2013-03-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dundant parallel non-isolated input converters
TWI527342B (zh) * 2011-08-19 2016-03-21 善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供應裝置
TWI509402B (zh) * 2014-04-21 2015-11-21 Fsp Technology Inc 電源供應裝置及其電源供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650A (zh) * 2010-11-18 2012-05-2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多电源供电装置
CN104113129A (zh) * 2013-04-22 2014-10-22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冗余电源供应系统
CN203674782U (zh) * 2013-12-19 2014-06-25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待机耗能的冗余电源系统
CN104731294A (zh) * 2015-03-17 2015-06-24 深圳中盛恒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不间断电源智能化并机供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41778B2 (en) 2018-11-27
CN106356981A (zh) 2017-01-25
TWI597921B (zh) 2017-09-01
US20170018958A1 (en) 2017-01-19
TW201703391A (zh) 2017-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0434B (zh) 电力变换装置
TWI432951B (zh) 電源供應器以及具有複數個電源供應器之供電系統
US2016004980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adaptor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charging current of adaptor to achieve thermal protection and fast charging
JP6582098B2 (ja) 待機電力の低い充電電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30270907A1 (en) Charging and power supplying circui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device
CN102546188B (zh) 电源电路及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
CN103294150A (zh) 伺服器系统
CN103294152B (zh) 服务器电源系统
TW201914158A (zh) 電動汽車高壓下電方法
CN204506572U (zh) 一种地铁车辆辅助电源扩展供电电路
US11859840B2 (en) Photovoltai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startup method, controller and photovoltai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3094980A (zh) 备援式电源控制系统
CN109455589A (zh) 电梯系统
CN106356981B (zh) 备援电源及其工作于冷冗余模式时的节能方法
CN100525005C (zh) 电子装置的供电控制装置及方法
JP6054829B2 (ja) 分散電源システム、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EP4152550A1 (en) Non-current-sharing ups apparatus, shunting method, and ups parallel connection system
CN109980709A (zh) 具低待机功耗的充电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9917473B2 (en) Power system,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CN203406792U (zh) 待机控制模块和电源装置
CN202586772U (zh) 开关电源
CN103997106A (zh) 用于电力操作电源的模块化充电系统
CN104281248A (zh) 电压适配器
CN103944253A (zh) 无线基站内部设备在线供电系统
CN219085033U (zh) 一种缺相检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