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6897B - 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6897B
CN106356897B CN201610973940.8A CN201610973940A CN106356897B CN 106356897 B CN106356897 B CN 106356897B CN 201610973940 A CN201610973940 A CN 201610973940A CN 106356897 B CN106356897 B CN 1063568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powered electricity
power
power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739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6897A (zh
Inventor
郝文波
崔佳鹏
孙承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ilong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ilong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ilong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1097394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68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6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6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6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68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3/386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3Load forecast, e.g. methods or systems for forecasting future load dema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属于风电网接纳风电能力领域。为了解决现有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增加风电的接纳能力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应用量测系统获得各时刻电网系统的风电上网功率,对各时刻所对应的风电上网功率的点值进行描点,绘制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根据电网的调峰容量Pel,获得电网的调峰裕度PYU;根据电网的调峰裕度PYU,获得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根据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和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获得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根据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对电网风电接纳能力进行动态评估,从而完成对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用于对电网风电接纳能力进行评价。

Description

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电网接纳风电能力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一方面可缓解化石能源危机、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也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影响。对电网中风电出力进行合理评估,能够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增加风电的接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增加风电的接纳能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
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应用量测系统获得各时刻电网系统的风电上网功率,对各时刻所对应的风电上网功率的点值进行描点,绘制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
步骤二,根据电网的调峰容量Pel,获得电网的调峰裕度PYU
步骤三,根据电网的调峰裕度PYU,获得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
步骤四,根据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和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获得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
步骤五,根据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对电网风电接纳能力进行动态评估,从而完成对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
所述的应用量测系统获得各时刻电网系统的风电上网功率,对各时刻所对应的风电上网功率的点值进行描点,绘制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的具体步骤为:
在电网系统中的每个发电场上网关口都装有量测系统,每隔15分钟通过量测系统采集数据一次,并根据采集的数据获得风电上网功率的点值集合,根据风电上网功率的点值集合描绘风电上网功率曲线,从而获得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
所述电网的调峰容量Pel采用如下公式实现:
式中:Pel为电网某一时刻的调峰容量值;
PGN为电网所有已开机发电机的最大发电功率;
PGL为电网某一个时段所需的发电功率;
PSPM为电网最大供电负荷;
Pre为电网中发电机的备用容量;
PL.max为电网某一时段的最大负荷;
PT.max为电网某一时段的最大外送功率;
KLoss为电网的线损率;
KGen为电网发电机的厂用电率。
所述的电网的调峰裕度PYU包括向上调峰裕度PYU+和向下调峰裕度PYU_,其中,
PYU+=Pel (公式二),
PYU_=PGN.min-PSPM (公式三),
PGN.min为电网所有已开机发电机的最小稳燃发电功率。
所述的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包括向上最大调峰能力PAD+和向下最大调峰能力PAD-,其中,
PAD+=PYU++Psolar (公式四),
PAD-=PYU- (公式五),
Psolar为光伏发电功率,N为电网中变电站个数;M为与第i个变电站连接的光伏电站个数,i为整数;Pi,j为变电站的实时功率;λ为配置储能装置后的风光互补系数。
所述的步骤四中,根据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和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获得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的获得过程为:
当某时刻处于6点至20点之间时,在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上查找出该时刻所对应的风电上网功率,利用公式获得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
某时刻处于21点至5点之间,在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上查找出该时刻所对应的风电上网功率,利用公式获得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
其中,Pwind为风电功率上网曲线获得某一时刻的风电上网功率。
根据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对电网风电接纳能力进行动态评估的具体过程为:
当ζ≥1时,表明电网此时的风电上网功率已经超过最大接纳能力,此时电网系统存在安全稳定问题,
如果ζ<1,表明此时电网系统安全。
所述的λ的取值为:
所述的量测系统为量测计。
所述的KLoss的取值为6%,KGen的取值范围为8%至10%。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可以实时快速地计算风电接纳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既能求得电网接纳风电的剩余空间,也可获得风电出力的季节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日风电上网功率的曲线图。附图标记1表示昨日,附图标记2表示今日。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应用量测系统获得各时刻电网系统的风电上网功率,对各时刻所对应的风电上网功率的点值进行描点,绘制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
步骤二,根据电网的调峰容量Pel,获得电网的调峰裕度PYU
步骤三,根据电网的调峰裕度PYU,获得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
步骤四,根据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和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获得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
步骤五,根据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对电网风电接纳能力进行动态评估,从而完成对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
本实施方式,本发明方法首先从量测系统获得各时刻电网系统的风电上网功率,然后依次计算电网的调峰容量Pel、调峰裕度PYU、考虑光伏发电后的电网调峰裕度以及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最终通过计算得到动态评价指标。可以实时快速地计算风电接纳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既能求得电网接纳风电的剩余空间,也可通过统计一段时间内的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来用于评价也风电出力的季节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应用量测系统获得各时刻电网系统的风电上网功率,对各时刻所对应的风电上网功率的点值进行描点,绘制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的具体步骤为:
在电网系统中的每个发电场上网关口都装有量测系统,每隔15分钟通过量测系统采集数据一次,并根据采集的数据获得风电上网功率的点值集合,根据风电上网功率的点值集合描绘风电上网功率曲线,从而获得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
本实施方式,网在每个发电场上网关口都装有量测系统,每隔15分钟采集数据一次。这样整个电网的风电上网功率可通过量测计算获取,每隔15分钟一个点,每日为96点,逐点描绘曲线就可获得日风电上网功率的曲线,见图2所示。这样当日所有时刻的风电上网功率都可从该曲线获得,例如图中13:40时刻,风电上网功率为2184.26兆瓦。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区别在于,所述电网的调峰容量Pel采用如下公式实现:
式中:Pel为电网某一时刻的调峰容量值;
PGN为电网所有已开机发电机的最大发电功率;
PGL为电网某一个时段所需的发电功率;
PSPM为电网最大供电负荷;
Pre为电网中发电机的备用容量;
PL.max为电网某一时段的最大负荷;
PT.max为电网某一时段的最大外送功率;
KLoss为电网的线损率;
KGen为电网发电机的厂用电率。
本实施方式中,PL.max和PT.max可通过电网的量测系统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电网的调峰裕度PYU包括向上调峰裕度PYU+和向下调峰裕度PYU_,其中,
PYU+=Pel (公式二),
PYU_=PGN.min-PSPM (公式三),
PGN.min为电网所有已开机发电机的最小稳燃发电功率。
本实施方式,当计算电网的调峰裕度PYU时,分为两种情况:向上调峰裕度PYU+、向下调峰裕度PYU_。计算向上调峰裕度PYU+时,要考虑到负荷持续增加时,电网的最大负荷承受能力,即不能超过电网中发电机的最大发电功率。
计算向下调峰裕度PYU_时,需要考虑负荷持续降低时,由于每台发电机的可燃稳定功率限制,不能超过电网中发电机的最低发电功率,这种情况在中国北方冬季经常出现,也是影响风电消纳的最直接因素。PGN.min取值按行业标准取值。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包括向上最大调峰能力PAD+和向下最大调峰能力PAD-,其中,
PAD+=PYU++Psolar (公式四),
PAD-=PYU- (公式五),
Psolar为光伏发电功率,N为电网中变电站个数;M为与第i个变电站连接的光伏电站个数,i为整数;Pi,j为变电站的实时功率;λ为配置储能装置后的风光互补系数。
本实施方式,考虑光伏发电对调峰裕度PYU的影响。目前电网中,光伏发电的比例越来越高,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并且主要是白天发电,因此只考虑它对向上调峰裕度的影响。
向上最大调峰能力PAD+,主要考虑系统的最大负荷,常规机组最大出力以及光伏发电能力和储能装置容量,
向下最大调峰能力PAD-,主要是考虑系统常规机组的最小稳燃功率,特别是供热机组占比较高的北方。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区别在于,步骤四,根据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和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获得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的获得过程为:
当某时刻处于6点至20点之间时,在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上查找出该时刻所对应的风电上网功率,利用公式获得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
某时刻处于21点至5点之间,在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上查找出该时刻所对应的风电上网功率,利用公式获得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
其中,Pwind为风电功率上网曲线获得某一时刻的风电上网功率。
本实施方式,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计算。通过观察电网日负荷曲线图2,可发现6点至20点,负荷逐渐增加,并在下午达到日负荷的最大值,此时影响风电接纳的主要因素是电网的最大负荷、常规机组的最大出力,光伏发电的出力以及储能装置的出力;而21时至次日5时,此时电网负荷处于低谷,大多数常规机组都是少发状态,影响电网接纳风电的最主要因素是常规火电机组的最小稳燃功率。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根据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对电网风电接纳能力进行动态评估的具体过程为:
当ζ≥1时,表明电网此时的风电上网功率已经超过最大接纳能力,此时电网系统存在安全稳定问题,
如果ζ<1,表明此时电网系统安全。
本实施方式中,如果ζ<1,表明此时电网此时是安全的,数值距离1越远,表示接纳风电空间越大。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区别在于,所述的λ的取值为:
本实施方式中,电网中的储能装置一般都是选取光伏装机容量的5%、10%、15%进行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区别在于,所述的量测系统为量测计。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区别在于,所述的KLoss的取值为6%,KGen的取值范围为8%至10%。
本发明所述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方法,还可以是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的合理组合。

Claims (6)

1.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应用量测系统获得各时刻电网系统的风电上网功率,对各时刻所对应的风电上网功率的点值进行描点,绘制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
步骤二,根据电网的调峰容量Pel,获得电网的调峰裕度PYU
所述电网的调峰容量Pel采用如下公式实现:
式中:Pel为电网某一时刻的调峰容量值;
PGN为电网所有已开机发电机的最大发电功率;
PGL为电网某一个时段所需的发电功率;
PSPM为电网最大供电负荷;
Pre为电网中发电机的备用容量;
PL.max为电网某一时段的最大负荷;
PT.max为电网某一时段的最大外送功率;
KLoss为电网的线损率;
KGen为电网发电机的厂用电率;
步骤三,根据电网的调峰裕度PYU,获得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
所述的电网的调峰裕度PYU包括向上调峰裕度PYU+和向下调峰裕度PYU_,其中,
PYU+=Pel (公式二),
PYU_=PGN.min-PSPM (公式三),
PGN.min为电网所有已开机发电机的最小稳燃发电功率;
步骤四,根据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和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获得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
所述的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包括向上最大调峰能力PAD+和向下最大调峰能力PAD-,其中,
PAD+=PYU++Psolar (公式四),
PAD-=PYU- (公式五),
Psolar为光伏发电功率,N为电网中变电站个数;M为与第i个变电站连接的光伏电站个数,i为整数;Pi,j为变电站的实时功率;λ为配置储能装置后的风光互补系数;
步骤五,根据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对电网风电接纳能力进行动态评估,从而完成对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
其特征在于,
步骤四,根据电网最大接纳风电能力PAD和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获得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的获得过程为:
当某时刻处于6点至20点之间时,在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上查找出该时刻所对应的风电上网功率,利用公式获得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
某时刻处于21点至5点之间,在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上查找出该时刻所对应的风电上网功率,利用公式获得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
其中,Pwind为风电功率上网曲线获得某一时刻的风电上网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量测系统获得各时刻电网系统的风电上网功率,对各时刻所对应的风电上网功率的点值进行描点,绘制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的具体步骤为:
在电网系统中的每个发电场上网关口都装有量测系统,每隔15分钟通过量测系统采集数据一次,并根据采集的数据获得风电上网功率的点值集合,根据风电上网功率的点值集合描绘风电上网功率曲线,从而获得电网系统实时风电上网功率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根据风电接纳能力实时评价指数ζ对电网风电接纳能力进行动态评估的具体过程为:
当ζ≥1时,表明电网此时的风电上网功率已经超过最大接纳能力,此时电网系统存在安全稳定问题,
如果ζ<1,表明此时电网系统安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λ的取值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测系统为量测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KLoss的取值为6%,KGen的取值范围为8%至10%。
CN201610973940.8A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 Active CN106356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3940.8A CN106356897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3940.8A CN106356897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6897A CN106356897A (zh) 2017-01-25
CN106356897B true CN106356897B (zh) 2018-08-31

Family

ID=57865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3940.8A Active CN106356897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68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0090B (zh) * 2017-09-25 2021-07-13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调峰能力与容量约束的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方法
CN107808231B (zh) * 2017-09-28 2021-05-11 国家电网公司 提升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接纳能力的技术策略评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5396B (zh) * 2012-10-16 2015-05-13 内蒙古自治区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套计算电网风电消纳能力的方法
CN103810535B (zh) * 2014-01-07 2016-09-14 广西大学 电力系统风电消纳能力评估方法
CN105449664B (zh) * 2014-09-01 2018-05-08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及系统
KR101687900B1 (ko) * 2015-03-06 2016-12-20 군산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풍력발전단지에서의 배터리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에 기반한 풍력 발전 변동의 평활화 방법
CN105281362A (zh) * 2015-09-28 2016-01-27 国家电网公司 电力系统消纳风电能力的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6897A (zh)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6547B (zh) 风氢耦合发电系统各单元容量优化的方法
TWI401611B (zh) 混合能源發電系統的裝置容量配置方法
CN103426122A (zh) 一种微电网综合评价方法
CN105071444B (zh) 一种用于并网型风光储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法
CN108539731B (zh) 一种调峰辅助服务成本的补偿与分摊计算方法
Saez-de-Ibarra et 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battery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for grid applications
CN105281362A (zh) 电力系统消纳风电能力的评估方法
CN107612024A (zh) 一种新能源电站并网调度方法
CN103269091A (zh) 一种基于风光平均出力曲线的风光储容量配置方法
CN103366030A (zh) 风电与抽水蓄能电站联合承担系统基荷运行模拟方法
CN102255337B (zh) 一种电网接纳风电场能力的计算方法
CN102819771A (zh) 基于博弈论电网年度购电计划制定方法和系统
CN109742796A (zh) 一种风光水火储联合系统的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方法
CN112531786A (zh) 区域电网电力外送方法
CN106356897B (zh) 一种风电接纳能力动态评估方法
CN110415139B (zh) 一种计及调峰成本的含储热火电机组储热容量配置方法
CN115577929A (zh) 基于多场景分析的乡村综合能源系统随机优化调度方法
CN111130145A (zh) 一种基于合理弃风弃光的风光装机容量优化规划方法
CN113313351B (zh) 计及多能耦合影响的电-气-热系统灵活性评估方法
CN112769156B (zh) 一种计及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源网荷储协调运行方法
Sun et al. Operation Optimization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considering Power‐to‐Gas Technology and Carbon Trading
CN116683461A (zh) 一种考虑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随机鲁棒调度控制方法
CN106203704A (zh) 引入抽水蓄能装置的发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方法
CN116228000A (zh) 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碳排放程度评级的绿色证书分配方法
CN107453377B (zh) 一种太阳能热发电储热配比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