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3766B - 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3766B
CN106353766B CN201610810425.8A CN201610810425A CN106353766B CN 106353766 B CN106353766 B CN 106353766B CN 201610810425 A CN201610810425 A CN 201610810425A CN 106353766 B CN106353766 B CN 1063537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
reflecting lens
laser
diode
transparent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04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3766A (zh
Inventor
杨波
李道萍
李润芝
潘政行
王雅楠
张婧京
江剑宇
黄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rao Chaoyang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 Xin Op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 Xin Op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 Xin Op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104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37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3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3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3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37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8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包括一激光信号发射装置、一激光信号接收装置、一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均连接激光信号发射装置与激光信号接收装置,激光信号发射装置包括脉冲激光器,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上依次设有一准直系统、扩束系统、衍射光栅、半透半反镜;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位于半透半反镜的透射方向上,半透半反镜的反射方向上设有激光信号接收装置。本发明通过衍射光栅将脉冲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为多个等角度或不等角度的光束,经半透半反镜透射后朝向待测距介质,并经待测距介质反射后,经半透半反镜反射至激光信号接收装置。

Description

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距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激光测距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测距是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精密测量技术,与传统的测距技术相比,激光测距技术具有精度高、功耗低、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准直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遥感、工程建设安全监测等领域。
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式的现代光学遥感技术,是传统雷达技术与现代激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目前激光雷达有二种方式:(1)单路探测系统;(2)扫描镜形式。第一种方式探测角度单一,效率低,第二种方式扫描镜价格昂贵,且使用寿命短,不利于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包括一激光信号发射装置、一激光信号接收装置、一信号处理系统,所述信号处理系统均连接所述激光信号发射装置与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信号发射装置包括脉冲激光器,所述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上依次设有一准直系统、扩束系统、衍射光栅、半透半反镜;
所述脉冲激光器位于所述半透半反镜的透射方向上,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方向上设有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
本发明通过衍射光栅将脉冲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为多个等角度或不等角度的光束,经半透半反镜透射后朝向待测距介质,并经待测距介质反射至所述半透半反镜后,经所述半透半反镜反射至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信号处理系统根据分析比较激光信号接收装置与脉冲激光器的两者的信号进而获得距离。
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与所述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的夹角为45°;
且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与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的接收方向的夹角为45°;
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与所述脉冲激光器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半透半反镜与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的连线。
本发明通过限定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与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的夹角,保证光路的正常传输的同时,便于保证各个部件位置空间的合理排布,控制装置的占用空间。
所述衍射光栅是一非均匀光栅。本发明通过选取非均匀光栅作为衍射光栅,采用不同周期的衍射光栅,提高测距精度。
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包括一成像镜头、雪崩二极管,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方向上依次途径所述成像镜头、所述雪崩二极管;
所述雪崩二极管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系统,所述信号处理系统内设有一计时芯片。
本发明采用雪崩二极管,相较PIN二极管,信号损耗小,对于光信号微弱或长距离传输的条件下,均能保证监测精度。
所述成像镜头内设有一用于只允许905波段透过的滤波片。滤除可见光。
所述雪崩二极管设有至少六个,至少六个雪崩二极管呈矩阵式排布。进入成像镜头的光线来自不同方向,经镜头成像后,根据成像理论,同一个角度的光线汇聚在同一个雪崩二极管上,雪崩二极管为阵列形式,含有多个小雪崩二极管,这样每个雪崩二极管分别接收来自不同角度的光线。实现多点测距。
或者,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括由至少四个雪崩二极管构成的二极管组,所述二极管组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二极管组设有的雪崩二极管交错设置;
至少两个二极管组从前至后依次排列,且至少两个二极管组的前方设有所述成像镜头。
通过设有多个二极管组提高测量精度。
优选为,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括由至少四个雪崩二极管构成的二极管组,所述二级管组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二极管组和第二二极管组,每个二极管组设有的雪崩二极管呈矩阵式排布;
所述第一二极管组设有的雪崩二极管与所述第二二级管组设有的雪崩二极管交错设置;
所述第一二级管组位于所述第二二极管组的前方,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组的前方设有所述成像镜头;
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组的间隔距离不大于1cm,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中相邻的雪崩二极管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中任意一个雪崩二极管与最临近的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雪崩二极管的间距。
本发明设有两个前后设置的二极管组,便于提高测距精度,通过比较前后设置的二极管组检查到的数据的差值,与两个二级管组的前后间距,比较测距精度。此外本发明通过设有二组二极管组实现两者故障的判断,当两者测量到的数据差值与两者间距不匹配时,当两者测量到的数据差值超过一1cm时,说明两者中存有一个故障,当两者测量到的数据差值超过10cm时,测量数据小的那个为正确数值。
优选为,所述第一二极管组设有雪崩二极管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二二极管组设有雪崩二极管的个数;
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中临近的四个雪崩二极管的中央设有一个所述第二二极管组的雪崩二极管。
便于控制部件的占用空间。
所述成像镜头与所述雪崩二极管之间设有带通滤波片。滤除外界光引进的噪音,获得最佳信噪比。
所述信号处理系统连接一用于显示测量数据的显示屏,所述信号处理系统、所述光信号发射装置和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均位于一壳体内,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所述壳体上设有一出光口,所述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上依次设有所述准直系统、所述扩束系统、所述衍射光栅、所述半透半反镜、所述出光口;
且所述脉冲激光器、所述准直系统、所述扩束系统、所述衍射光栅、所述半透半反镜、所述出光口的中心处于第一直线上;
所述半透半反镜、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的中心处于第二直线上;
所述第一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直线。
便于实现壳体内部部件的排布。
所述壳体呈一T字型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部件的固定件;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塑料件、第二塑料件,所述壳体是由第一塑料件与所述第二塑料件可拆卸连接构成;
所述第一塑料件与所述第二塑料件的内壁涂覆有一由挡光材料构成的挡光层。
防止杂光从壳体透入壳体内部。
所述第一塑料件上设有一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塑料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一与所述第二塑料件壁厚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是由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相连围成的凹槽;
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围,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
实现第一塑料件与所述第二塑料件连接处的挡光效果。
所述半透半反镜固定在一切换机构上,所述切换机构上还设有另一个半透半反镜,两个半透半反镜分别为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二半透半反镜;
所述切换机构包括一转轴,所述转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一电机,所述第一半透半反镜、所述第二半透半反镜位于所述转轴的径向的两侧;
所述第一半透半反镜与所述第二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的夹角为180度。
本发明通过设有两个半透半反镜,便于改变透光与反光比例。此外,防止单个半透半反镜磨损,影响测距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采用图2结构时的另一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图2、图3,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包括一激光信号发射装置、一激光信号接收装置、一信号处理系统7,信号处理系统7均连接激光信号发射装置与激光信号接收装置,激光信号发射装置包括脉冲激光器1,脉冲激光器1的发光方向上依次设有一准直系统2、扩束系统、衍射光栅3、半透半反镜4;脉冲激光器1的发光方向位于半透半反镜4的透射方向上,半透半反镜的反射方向上设有激光信号接收装置。本发明通过衍射光栅将脉冲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为多个等角度或不等角度的光束,经半透半反镜透射后朝向待测距介质,并经待测距介质反射后,经半透半反镜反射至激光信号接收装置,信号处理系统根据分析比较激光信号接收装置与脉冲激光器的两者的信号进而获得距离。
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与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的夹角为45°;且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与激光信号接收装置的接收方向的夹角为45°。本发明通过限定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与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的夹角,保证光路的正常传输的同时,便于保证各个部件位置空间的合理排布,控制装置的占用空间。
衍射光栅3是一非均匀光栅。本发明通过选取非均匀光栅作为衍射光栅,采用不同周期的衍射光栅,提高测距精度。衍射光栅上设有缝隙,缝隙的宽度从中央至外围逐渐递增。衍射光栅上至中央相等距离的缝隙宽度相等。衍射光栅上至中央相等距离的缝隙呈环状排布在中央的外围。缝隙的宽度方向垂直于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
激光信号接收装置包括一成像镜头5、雪崩二极管6,半透半反镜的反射方向上依次途径成像镜头、雪崩二极管;雪崩二极管6连接信号处理系统7,信号处理系统内设有一计时芯片。本发明采用雪崩二极管,相较PIN二极管,信号损耗小,对于光信号微弱或长距离传输的条件下,均能保证监测精度。
雪崩二极管设有至少六个,至少六个雪崩二极管呈矩阵式排布。进入成像镜头的光线来自不同方向,经镜头成像后,根据成像理论,同一个角度的光线汇聚在同一个雪崩二极管上,雪崩二极管为阵列形式,含有多个小雪崩二极管,这样每个雪崩二极管分别接收来自不同角度的光线。实现多点测距。
或者,信号接收装置包括由至少四个雪崩二极管构成的二极管组,二极管组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二极管组设有的雪崩二极管交错设置;至少两个二极管组从前至后依次排列,且至少两个二极管组的前方设有成像镜头。通过设有多个二极管组提高测量精度。
优选为,参见图2、图3,信号接收装置包括由至少四个雪崩二极管构成的二极管组,二级管组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二极管组11和第二二极管组12,每个二极管组设有的雪崩二极管呈矩阵式排布;第一二极管组11设有的雪崩二极管与第二二级管组12设有的雪崩二极管交错设置;第一二级管组11位于第二二极管组12的前方,且第一二极管组11的前方设有成像镜头;第一二极管组11与第二二极管组12的间隔距离不大于1cm,第一二极管组11中相邻的雪崩二极管的间距大于第一二极管组11中任意一个雪崩二极管与最临近的第二二极管12的雪崩二极管的间距。本发明设有两个前后设置的二极管组,便于提高测距精度,通过比较前后设置的二极管组检查到的数据的差值,与两个二级管组的前后间距,比较测距精度。此外本发明通过设有二组二极管组实现两者故障的判断,当两者测量到的数据差值与两者间距不匹配时,当两者测量到的数据差值超过一1cm时,说明两者中存有一个故障,当两者测量到的数据差值超过10cm时,测量数据小的那个为正确数值。优选为,第一二极管组11设有雪崩二极管的个数大于第二二极管组12设有雪崩二极管的个数;第一二极管组中临近的四个雪崩二极管的中央设有一个第二二极管组的雪崩二极管。便于控制部件的占用空间。
成像镜头与雪崩二极管之间设有带通滤波片。滤除外界光引进的噪音,获得最佳信噪比。
信号处理系统连接一用于显示测量数据的显示屏,信号处理系统、光信号发射装置和激光信号接收装置均位于一壳体内,显示屏位于壳体的外壁上;壳体上设有一出光口,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上依次设有准直系统、扩束系统、衍射光栅、半透半反镜、出光口;且脉冲激光器、准直系统、扩束系统、衍射光栅、半透半反镜、出光口的中心处于第一直线上;半透半反镜、激光信号接收装置的中心处于第二直线上;第一直线垂直于第二直线。便于实现壳体内部部件的排布。
壳体呈一T字型壳体,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部件的固定件;壳体包括第一塑料件、第二塑料件,壳体是由第一塑料件与第二塑料件可拆卸连接构成;第一塑料件与第二塑料件的内壁涂覆有一由挡光材料构成的挡光层。防止杂光从壳体透入壳体内部。
第一塑料件上设有一用于连接第二塑料件的连接部,连接部为一与第二塑料件壁厚相匹配的凹槽,凹槽是由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相连围成的凹槽;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位于第二侧壁的外围,第一侧壁的长度小于第二侧壁的长度。实现第一塑料件与第二塑料件连接处的挡光效果。
半透半反镜固定在一切换机构上,切换机构上还设有另一个半透半反镜,两个半透半反镜分别为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二半透半反镜;切换机构包括一转轴,转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一电机,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二半透半反镜位于转轴的径向的两侧;第一半透半反镜与第二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的夹角为180度。本发明通过设有两个半透半反镜,便于改变透光与反光比例。此外,防止单个半透半反镜磨损,影响测距的正常进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包括一激光信号发射装置、一激光信号接收装置、一信号处理系统,所述信号处理系统均连接所述激光信号发射装置与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信号发射装置包括脉冲激光器,所述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上依次设有一准直系统、扩束系统、衍射光栅、半透半反镜;
所述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位于所述半透半反镜的透射方向上,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方向上设有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
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包括一成像镜头、雪崩二极管,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方向上依次途径所述成像镜头、所述雪崩二极管;
所述雪崩二极管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系统,所述信号处理系统内设有一计时芯片;
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括由至少四个雪崩二极管构成的二极管组,所述二极管组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二极管组和第二二极管组,每个二极管组设有的雪崩二极管呈矩阵式排布;
所述第一二极管组设有的雪崩二极管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组设有的雪崩二极管交错设置;
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位于所述第二二极管组的前方,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组的前方设有所述成像镜头;
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组的间隔距离不大于1cm,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中相邻的雪崩二极管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中任意一个雪崩二极管与最临近的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雪崩二极管的间距;
第一二极管组设有雪崩二极管的个数大于第二二极管组设有雪崩二极管的个数;
当第一二极管组和第二二极管组测量到的数据差值超过1cm时,说明两者中存有一个故障,当第一二极管组和第二二极管组测量到的数据差值超过10cm时,测量数据小的那个为正确数值;
所述衍射光栅是一非均匀光栅;
所述信号处理系统连接一用于显示测量数据的显示屏,所述信号处理系统、所述光信号发射装置和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均位于一壳体内,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所述壳体呈一T字型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部件的固定件;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塑料件、第二塑料件,所述壳体是由第一塑料件与所述第二塑料件可拆卸连接构成,所述第一塑料件与所述第二塑料件的内壁涂覆有一由挡光材料构成的挡光层;
所述第一塑料件上设有一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塑料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一与所述第二塑料件壁厚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是由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相连围成的凹槽;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围,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
所述半透半反镜固定在一切换机构上,所述切换机构上还设有另一个半透半反镜,两个半透半反镜分别为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二半透半反镜;
所述切换机构包括一转轴,所述转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一电机,所述第一半透半反镜、所述第二半透半反镜位于所述转轴的径向的两侧;
所述第一半透半反镜与所述第二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的夹角为18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与所述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的夹角为45°;
且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与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的接收方向的夹角为45°;
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与所述脉冲激光器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半透半反镜与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的连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一出光口,所述脉冲激光器的发光方向上依次设有所述准直系统、所述扩束系统、所述衍射光栅、所述半透半反镜、所述出光口;
且所述脉冲激光器、所述准直系统、所述扩束系统、所述衍射光栅、所述半透半反镜、所述出光口的中心处于第一直线上;
所述半透半反镜、所述激光信号接收装置的中心处于第二直线上;
所述第一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内设有一用于只允许905波段透过的滤波片。
CN201610810425.8A 2016-09-08 2016-09-08 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 Active CN1063537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0425.8A CN106353766B (zh) 2016-09-08 2016-09-08 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0425.8A CN106353766B (zh) 2016-09-08 2016-09-08 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3766A CN106353766A (zh) 2017-01-25
CN106353766B true CN106353766B (zh) 2019-10-11

Family

ID=57859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0425.8A Active CN106353766B (zh) 2016-09-08 2016-09-08 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37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5762B (zh) * 2018-01-17 2020-02-07 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及其工作方法
US10473767B2 (en) 2017-06-19 2019-11-12 Hesai Phot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dar system and method
CN107976675B (zh) * 2017-11-14 2019-01-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阵列探测的太赫兹频段接收端孔径编码成像雷达装置
EP3742199A4 (en) * 2018-01-15 2021-06-23 Hesai Phot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ASER RADAR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IT
CN109343034A (zh) * 2018-09-19 2019-02-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基于mems振镜的激光雷达发射系统
CN109917352A (zh) * 2019-04-19 2019-06-21 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及其发射系统、激光雷达的发射系统的设计方法
WO2021217609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扫描模组、测距装置及移动平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3983A (zh) * 2014-05-29 2014-08-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测距激光雷达系统
CN105116557A (zh) * 2015-09-18 2015-12-02 王治霞 分光片及其激光共轴测距仪和应用
CN205091461U (zh) * 2015-11-13 2016-03-16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主动式毫米波焦平面成像的探测阵列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7240C (zh) * 2004-05-20 2007-07-18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激光测距仪脉冲回波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293531B (zh) * 2013-05-23 2016-01-0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
CN104155639A (zh) * 2014-08-20 2014-11-19 中国海洋大学 收发一体激光雷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3983A (zh) * 2014-05-29 2014-08-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测距激光雷达系统
CN105116557A (zh) * 2015-09-18 2015-12-02 王治霞 分光片及其激光共轴测距仪和应用
CN205091461U (zh) * 2015-11-13 2016-03-16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主动式毫米波焦平面成像的探测阵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3766A (zh)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3766B (zh) 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雷达多点测距系统
US10126426B2 (en) Multi-clad fiber-based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sensor
CN104502909B (zh) 一种光学与毫米波雷达共孔径复合探测系统
CN106443634A (zh) 一种固态激光雷达系统
CN108445467A (zh) 一种扫描激光雷达系统
US8757064B2 (en) Optical proximity fuze
CN106104204B (zh) 具有扫描功能的距离测量仪器
US8553237B2 (en) Optical blade clearance probe
CN107209265A (zh) 光探测和测距装置
CN107727008B (zh) 一种测量主动光电系统收发同轴的装置及方法
CN206114893U (zh) 一种固态激光雷达系统
US8810805B2 (en) Light source for a sensor and a distance-measuring optoelectronic sensor
CN106154281A (zh) 一种光纤激光雷达系统
CN107015237A (zh) 一种回波探测光学系统
CN109738880A (zh) 一种激光雷达系统及激光测距装置
EP3130888B1 (en) Automatic survey instrument
CN109828258A (zh) 一种收发装置及激光雷达
CN208092234U (zh) 一种多功能激光测距仪
CN105589075A (zh) 具有扫描功能的距离测量仪器
CN108594246A (zh) 一种多功能激光测距仪
CN107102312A (zh) 激光扫描测量仪
CN110531369A (zh) 一种固态激光雷达
US7463339B2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 distance to far-off objects and close objects
US3804485A (en) Apparatus used in the tracking of objects
CN206960659U (zh) 一种回波探测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1

Address after: 334000 Panshi Village, Chaoyang Township, Xinzhou District, Shangrao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grao Chaoyang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510-4, Building 4, No. 200 Guoding East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NOVA-OPTIC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