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3323A - 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3323A
CN106353323A CN201610692020.9A CN201610692020A CN106353323A CN 106353323 A CN106353323 A CN 106353323A CN 201610692020 A CN201610692020 A CN 201610692020A CN 106353323 A CN106353323 A CN 106353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experiment system
observation experiment
adaptive super
resolution obser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20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3323B (zh
Inventor
张�杰
汤嘉立
洑涵妤
韩红章
蒋莲
黄海军
范洪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aliya Pneumatic Hydraulic Complete Equipment Co ltd 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6920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33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3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3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3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3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5Investigating moving fluids or granular sol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0Hyd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ship-testing tanks or water tunne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本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包括:处理器模块,与该处理器模块相连的复眼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用于放置岩片测试模型的芯片位;所述复眼图像采集装置适于拍摄岩片测试模型内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的图像数据;本发明通过复眼图像采集装置能够在光线强度减弱时,两图像采集模块沿半圆形导轨相向运动靠拢,以收缩视域范围,以清晰拍摄岩片测试模型内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获得高清晰的图像数据,并且在光照强度增强的时候,两图像采集模块还能分开分别独立采集图像数据,两种工作方式即可实现自适应超分辨率的图像数据采集。

Description

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物学中,昆虫具有复眼结构,通过仿生物学原理,将昆虫的复眼结构运用到观测领域,对微流控领域中的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的观测会起到很好的观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传统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观测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包括:处理器模块,与该处理器模块相连的复眼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用于放置岩片测试模型的芯片位;所述复眼图像采集装置适于拍摄岩片测试模型内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的图像数据。
进一步,所述芯片位的外围设有半圆形导轨,该半圆形导轨的两端设有转轴,以适于绕岩片测试模型的上方转动180度;所述复眼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两个图像采集模块,且半圆形导轨的中心处设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光敏传感器测量岩片测试模型的光照强度,控制两图像采集模块沿半圆形导轨相向靠拢或独立自由运动;其中当光照强度减弱时,处理器模块控制两图像采集模块沿半圆形导轨相向运动靠拢,以收缩视域范围;当光照强度增强时,处理器模块控制两图像采集模块沿半圆形导轨独立自由运动,以独立拍摄。
进一步,所述岩片测试模型包括:透明芯片,所述透明芯片上设有若干个依次排列的适于嵌入相应仿岩心薄片样本的凹部,且各凹部之间通过相应的流道依次相连,其中在第一凹部的进液口连接有进液池,最后凹部的出液口连接有排液池;位于透明芯片的上端面密封有透明上盖,以及透明芯片的下端面设有薄膜式光源OLED层。
进一步,所述进液池旁还设有进气口,且进液池和进气口与第一凹部的进液口之间依次刻蚀有微气泡生成模块、微气泡分裂模块。
进一步,所述透明上盖的上端面设有热源装置,所述薄膜式光源OLED层的下端面设有冷源装置;以及各凹部的进液口高于该凹部的出液口。
进一步,所述热源装置和冷源装置包括若干上、下对称设置的半导体致冷片;所述热源装置中的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贴于位于凹部正上方的透明上盖的上端面处,所述冷源装置的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贴于位于凹部正下方的薄膜式光源OLED层的下端面处;以及所述半导体致冷片的覆盖面积小于凹部面积。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的工作方法,即向岩片测试模型内注入测试溶液,通过复眼图像采集装置全方位拍摄岩片测试模型内各仿岩心薄片样本中相应微观孔道内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的图像数据。
进一步,在热源装置、冷源装置通电后,在仿岩心薄片样本的上、下侧形成温差,以促使仿岩心薄片样本中测试溶液从上向下渗透;当所述薄膜式光源OLED层点亮后,从透明芯片的一侧观察仿岩心薄片样本中测试溶液从上向下渗透状况。
进一步,所述测试溶液适于从上一仿岩心薄片样本完成从上向下渗透后,进入下一仿岩心薄片样本;以及当测试溶液进入下一仿岩心薄片样本后,开启该仿岩心薄片样本对应的上、下半导体致冷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复眼图像采集装置能够在光线强度减弱时,两图像采集模块沿半圆形导轨相向运动靠拢,以收缩视域范围,以清晰拍摄岩片测试模型内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获得高清晰的图像数据,并且在光照强度增强的时候,两图像采集模块还能分开分别独立采集图像数据,两种工作方式即可实现自适应超分辨率的图像数据采集;所述观测实验系统还便于对多仿岩心薄片样本的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进行全方位观测,并且还能够通过依次排列的适于嵌入相应仿岩心薄片样本构成相应测试通道,仿岩心薄片样本可以根据仿岩心薄片样本中微观孔道的疏密程度进行相应排序,以构成不同的测试方式,进而满足多种类型岩心薄片测试,并且通过全方位的图像采集装置清晰拍摄仿岩心薄片样本中相应微观孔道内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以便对多仿岩心薄片样本进行数据分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岩片测试模型的侧面结构示图;
图3是本发明的岩片测试模型的俯视结构示图;
图4是本发明的导轨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岩片测试模型1、透明芯片100、仿岩心薄片样本101、流道102、进液池103、排液池104、进气口105、微气泡生成模块106、微气泡分裂模块107;
透明上盖2;
薄膜式光源OLED层3、单个OLED光源301;
热源装置41、冷源装置42、半导体致冷片400;
图像采集模块5a、5b,半圆形导轨51,转轴52、光敏传感器53;
芯片位6;
滑块7、滚轮71、微型驱动电机7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包括:处理器模块,与该处理器模块相连的复眼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用于放置岩片测试模型的芯片位;所述复眼图像采集装置适于拍摄岩片测试模型内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的图像数据。
进一步,所述芯片位6的外围设有半圆形导轨51,该半圆形导轨51的两端设有转轴52,以适于绕岩片测试模型的上方转动180度(如方向F1所示,从岩片测试模型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所述复眼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两个图像采集模块,且半圆形导轨的中心处设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光敏传感器测量岩片测试模型的光照强度,控制两图像采集模块沿半圆形导轨相向靠拢或独立自由运动;其中当光照强度减弱时,控制两图像采集模块沿半圆形导轨相向运动靠拢,以收缩视域范围,提高拍摄清晰度;当光照强度增强时,控制两图像采集模块沿半圆形导轨独立自由运动,以独立拍摄。
因此,在光线强度减弱时,通过两图像采集模块沿半圆形导轨相向运动靠拢能够清晰拍摄岩片测试模型内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获得高清晰的图像数据,并且在光照强度增强的时候,两图像采集模块还能分开分别独立采集图像数据,在不影响清晰度的同时,扩大视域,可以同时拍摄两仿岩心薄片样本的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关于两图像采集模块的移动方向见图1中方向F2和F3所示。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通过一导轨移动机构带动其相向或自由运动。
所述导轨移动机构由处理器模块控制,以调节运动方向。
具体的,所述导轨移动机构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来实现。
图4示出了导轨移动机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轨移动机构包括:与半圆形导轨配合的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上端面固定图像采集模块,且滑块7内部设有与半圆形导轨配合滚动的滚轮71,且该滚轮71由微型驱动电机控制转动,且微型驱动电机固定与滑块7的内壁,以及所述微型驱动电机由处理器模块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控制,并且,半圆形导轨外侧面为齿面,所述滚轮为适于与该齿面啮合的齿轮。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例如但不限于采用CCD图像传感器;所述处理器模块例如但不限于采用S3C2440A处理器。
具体的,所述岩片测试模型包括:透明芯片100,所述透明芯片100上设有若干个依次排列的适于嵌入相应仿岩心薄片样本101的凹部,且各凹部之间通过相应的流道102依次相连,其中在第一凹部的进液口连接有进液池103,最后凹部的出液口连接有排液池104;位于透明芯片100的上端面密封有透明上盖2,以及透明芯片100的下端面设有薄膜式光源OLED层3,所述薄膜式光源OLED层3呈阵列分布有若干单个OLED光源301。
在测试时,先将各仿岩心薄片样本分别放入相应凹部中,可以根据仿岩心薄片样本中微观孔道的疏密程度进行排序,测试溶液可以从位于第一凹部的仿岩心薄片样本起依次流经其余各凹部的仿岩心薄片样本;同时,薄膜式光源OLED层亮起,可以在适当的亮度下观测测试溶液在各仿岩心薄片样本中相应微观孔道内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也可在仿岩心结构的微观孔道饱和原油的情况下进行泡沫驱油实验。
优选的,所述流道102的长为5毫米,宽度为1毫米,深度为10微米。
进一步,所述进液池103旁还设有进气口105,且进液池103和进气口105与第一凹部的进液口之间依次刻蚀有微气泡生成模块106、微气泡分裂模块107。
具体的,从将气体从进气口注入,同时将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测试溶液)从第一进液口注入仿岩心薄片样本中,气液两相在微气泡生成模块及微气泡分裂模块中发生切割分裂产生微观泡沫,然后注入到仿岩心薄片样本中的微观孔道内。
可选的,所述进液池103、排液池104、进气口105均刻蚀于透明上盖2。
可选的,所述透明芯片采用玻璃介质材料,透明上盖采用石英玻璃薄片。
所述透明上盖的上端面设有热源装置,所述薄膜式光源OLED层的下端面设有冷源装置;以及各凹部的进液口高于该凹部的出液口。
所述热源装置和冷源装置包括若干上、下对称设置的半导体致冷片;所述热源装置中的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贴于位于凹部正上方的透明上盖的上端面处,所述冷源装置的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贴于位于凹部正下方的薄膜式光源OLED层的下端面处;以及所述半导体致冷片的覆盖面积小于凹部面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基础上,本实施例2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的工作方法。
所述工作方法包括:向岩片测试模型内注入测试溶液,通过复眼图像采集装置全方位拍摄岩片测试模型内各仿岩心薄片样本中相应微观孔道内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的图像数据。
所述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适于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
关于复眼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参见实施例1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的,在热源装置、冷源装置通电后,在仿岩心薄片样本的上、下侧形成温差,以模拟地下岩层的温度环境,分析流体在地下岩层中的渗透情况(流体分布和流动状况),以促使仿岩心薄片样本中测试溶液从上向下渗透;当所述薄膜式光源OLED层点亮后,从透明芯片的一侧观察仿岩心薄片样本中测试溶液从上向下渗透状况;可以配合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观测。
所述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还设有热源装置、冷源装置的电源接口,所述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内设有处理器模块,以产生用于调节电源接口输出电压的PWM信号,以及所述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还设有温度传感器,以探测半导体致冷片的温度;并且还可以建立PWM信号的脉宽与半导体致冷片的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所述处理器模块与键盘和显示模块相连,当设定温差后,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产生相应的PWM信号,以控制半导体致冷片工作。
进一步,所述测试溶液适于从上一仿岩心薄片样本完成从上向下渗透后,进入下一仿岩心薄片样本;以及当测试溶液进入下一仿岩心薄片样本后,开启该仿岩心薄片样本对应的上、下半导体致冷片。具体的,可以根据仿岩心薄片样本中微观孔道的疏密程度进行排序,并且各半导体致冷片均可以采用独立控制,以使各类型仿岩心薄片样本分别获得相应不同温度,以丰富实验数据。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模块,与该处理器模块相连的复眼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用于放置岩片测试模型的芯片位;
所述复眼图像采集装置适于拍摄岩片测试模型内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的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位的外围设有半圆形导轨,该半圆形导轨的两端设有转轴,以适于绕岩片测试模型的上方转动180度;
所述复眼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两个图像采集模块,且半圆形导轨的中心处设有光敏传感器;
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光敏传感器测量岩片测试模型的光照强度,控制两图像采集模块沿半圆形导轨相向靠拢或独立自由运动;其中
当光照强度减弱时,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两图像采集模块沿半圆形导轨相向运动靠拢,以收缩视域范围;
当光照强度增强时,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两图像采集模块沿半圆形导轨独立自由运动,以独立拍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岩片测试模型包括:透明芯片,所述透明芯片上设有若干个依次排列的适于嵌入相应仿岩心薄片样本的凹部,且各凹部之间通过相应的流道依次相连,其中
在第一凹部的进液口连接有进液池,最后凹部的出液口连接有排液池;
位于透明芯片的上端面密封有透明上盖,以及透明芯片的下端面设有薄膜式光源OLED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池旁还设有进气口,且进液池和进气口与第一凹部的进液口之间依次刻蚀有微气泡生成模块、微气泡分裂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上盖的上端面设有热源装置,所述薄膜式光源OLED层的下端面设有冷源装置;以及
各凹部的进液口高于该凹部的出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装置和冷源装置包括若干上、下对称设置的半导体致冷片;
所述热源装置中的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贴于位于凹部正上方的透明上盖的上端面处,所述冷源装置的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贴于位于凹部正下方的薄膜式光源OLED层的下端面处;以及
所述半导体致冷片的覆盖面积小于凹部面积。
7.一种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岩片测试模型内注入测试溶液,通过复眼图像采集装置全方位拍摄岩片测试模型内各仿岩心薄片样本中相应微观孔道内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的图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适于采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热源装置、冷源装置通电后,在仿岩心薄片样本的上、下侧形成温差,以促使仿岩心薄片样本中测试溶液从上向下渗透;
当所述薄膜式光源OLED层点亮后,从透明芯片的一侧观察仿岩心薄片样本中测试溶液从上向下渗透状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溶液适于从上一仿岩心薄片样本完成从上向下渗透后,进入下一仿岩心薄片样本;以及
当测试溶液进入下一仿岩心薄片样本后,开启该仿岩心薄片样本对应的上、下半导体致冷片。
CN201610692020.9A 2016-08-19 2016-08-19 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06353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2020.9A CN106353323B (zh) 2016-08-19 2016-08-19 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2020.9A CN106353323B (zh) 2016-08-19 2016-08-19 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3323A true CN106353323A (zh) 2017-01-25
CN106353323B CN106353323B (zh) 2023-05-30

Family

ID=57843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92020.9A Active CN106353323B (zh) 2016-08-19 2016-08-19 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33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5253A (zh) * 2019-05-13 2019-08-0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圆形造波水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7257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仿岩心结构的玻璃介质模型
CN103455042A (zh) * 2013-09-10 2013-12-18 南京晓庄学院 一种感光复眼图像信息采集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4749068A (zh) * 2015-04-02 2015-07-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测量岩心中流动泡沫分布密度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950095A (zh) * 2015-06-17 2015-09-30 常州大学 一种岩心薄片可视化驱替定量分析方法
CN105422079A (zh) * 2015-12-07 2016-03-2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用于驱替实验的动态可视化观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7257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仿岩心结构的玻璃介质模型
CN103455042A (zh) * 2013-09-10 2013-12-18 南京晓庄学院 一种感光复眼图像信息采集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4749068A (zh) * 2015-04-02 2015-07-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测量岩心中流动泡沫分布密度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950095A (zh) * 2015-06-17 2015-09-30 常州大学 一种岩心薄片可视化驱替定量分析方法
CN105422079A (zh) * 2015-12-07 2016-03-2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用于驱替实验的动态可视化观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平: "低渗低压油藏真实岩心薄片微观水驱试验研究"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5253A (zh) * 2019-05-13 2019-08-0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圆形造波水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3323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5583B (zh) 一种微观可视化驱替模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950095B (zh) 一种岩心薄片可视化驱替定量分析方法
CN106353323A (zh) 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331684A (zh) 一种工程地质调查中基于小型无人机录像的三维影像获取方法
CN106342789A (zh) 一种细胞玻璃化冷冻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103424386B (zh) 一种单分子荧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114539U (zh) 基于生物仿生复眼的实验观测系统
CN206205866U (zh) 一种微观可视化驱替模拟系统
CN206114538U (zh) 自适应超分辨率观测实验系统
CN106093049B (zh) 基于生物仿生复眼的实验观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323975B (zh) 基于远程数据采集的微流体实验装置
CN105527291B (zh) 一种海底溢油的垂向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CN103344565A (zh) 一种可控温磁镊装置
CN106153499B (zh) 一种微流体观测实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9444057B (zh)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土壤冻融模拟装置和识别方法
CN107648871A (zh)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智能舞台系统
CN106370562A (zh) 一种适于全方位观测的微流体仿真实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6290067A (zh) 用于观测流体分布和流动的观测仿真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226496B (zh) 一种微观孔道测试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CN106935205B (zh) 选通驱动模块和面板内栅极
CN109142675A (zh) 一种微米毛细管气液动态相界面测试装置
CN105647780B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多光谱微藻光合作用研究装置和进行微藻研究实验方法
CN106802127A (zh)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杏鲍菇长势监控系统
CN209167139U (zh) 一种甘蔗图像采集装置
CN104789451B (zh) 一种光合生物培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2

Address after: 225299 Huangsi Industrial Park, Wujian Town, Jiangdu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ALIYA PNEUMATIC HYDRAULIC COMPLETE EQUIPMENT Co.,Ltd. D

Address before: 213001, No. 1801, Wu Cheng Road, bell tower,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