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2638A - 制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2638A
CN106352638A CN201610546040.5A CN201610546040A CN106352638A CN 106352638 A CN106352638 A CN 106352638A CN 201610546040 A CN201610546040 A CN 201610546040A CN 106352638 A CN106352638 A CN 106352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ce
ice pan
pa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460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2638B (zh
Inventor
河永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352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2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2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2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10Producing ice by using rotating or otherwise moving mou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4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for refrigerators, e.g. freezing t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冰装置,利用不具有用于转换冰盘旋转方向的额外的控制机构的同步马达,在冰盘被限制的状态下,若冰盘进一步旋转,则在所产生的旋转力矩大于上述同步马达扭矩的瞬间变更上述冰盘的旋转方向。

Description

制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冰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制冰装置为设置于冰箱或净水器内部来制作冰的装置。上述制冰装置可分为手动制冰装置和自动制冰装置,根据上述手动制冰装置,使用人员直接向盘供水,在完成制冰之后,通过使盘旋转来进行移冰,根据上述自动制冰装置,向上述盘自动供给制冰所需的水,若完成制冰,则自动进行移冰。
并且,上述自动制冰装置可包括借助冷气对收容于盘的水进行间接冷却的结构和利用浸泡在收容于上述盘的水中的冷却翅片来直接进行冷却的结构。
而且,为了从上述盘移动完成制冰的冰快,上述自动制冰装置可包括电机,借助上述电机的运行,可使上述盘旋转并分离上述盘上的冰块。或者,上述盘处于固定状态,使设置于上述盘的内部或上侧的喷射器旋转,从而可分离形成于盘的冰块。
另一方面,在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0-0015691号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即,在控制部的一侧具有光电耦合器,基于通过光电耦合器输入的信号,控制部使移冰电机按设定角度旋转。
根据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为了使盘准确旋转,需要可检测盘的旋转角度的光电耦合器和形成有插槽的额外的部件,移冰电机也需要使用可借助信号控制正方向旋转或反方向旋转的伺服电机。
但是,在采用可控制正方向旋转或反方向旋转的伺服电机的情况下,存在因伺服电机的尺寸大、价格相对高昂而导致制作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盘旋转的电机使用同步马达,即使没有额外的用于控制旋转方向的结构,也能够转换盘的旋转方向的制冰装置。
即,当盘向1个方向旋转时,可借助向与使上述盘旋转的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的旋转力矩转换上述电机的旋转方向,由此,可实现制冰装置的小型化并可节减制作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装置包括:冰盘,收容用于制冰的水;电机,接收电源并使上述冰盘旋转;操作杆,与上述冰盘及上述电机的旋转轴相连接并一同旋转;接触突起,从上述操作杆的外周面向与上述操作杆交叉的方向延伸;热交换配管,设置于上述冰盘的上侧,使得用于制冰的制冷剂流动;热交换翅片,从上述热交换配管的外周面向上述冰盘的内侧空间延伸,以至少1部分可浸泡在向上述冰盘所供给的水中的长度延伸,在表面生成冰;第一开关,若上述冰盘向第一方向旋转并到达用于供水及制冰的位置,则上述第一开关借助上述接触突起被开启,断开向上述电机供给的电源;以及第二开关,在完成制冰之后,若上述冰盘向第二方向旋转并到达用于移冰的位置,则上述第二开关借助上述接触突起被开启,断开向上述电机供给的电源,上述第一方向和上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方向,上述电机包括同步马达,上述同步马达接收极性周期性改变的交流电源并向上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1个方向旋转,上述制冰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限制部,当完成制冰或移冰后向上述电机再次供电时,若上述电机向与之前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则限制上述冰盘的旋转,上述冰盘和上述限制部中的至少1个可发生弹性变形,达到在上述冰盘的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若上述电机向与之前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使上述冰盘借助上述冰盘或上述限制部中的至少1个所产生的旋转力矩向与上述电机的之前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制冰装置还包括安装托架,上述安装托架位于上述冰盘的上侧,在上述安装托架的底部面安装上述热交换配管,若上述冰盘向上述第二方向旋转并到达移冰位置,则上述冰盘的开口的上部面的一侧与上述安装托架相接触,在上述冰盘与上述安装托架相接触的状态下,若上述冰盘向上述第二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上述冰盘发生弹性变形。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还包括冰盘限制部,上述冰盘限制部从上述安装托架的底部面向上述冰盘方向向下延伸,若上述冰盘从供水及制冰为位置向上述第一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上述盘的开口的上部面的一侧与上述冰盘限制部相接触,在上述冰盘被上述冰盘限制部限制的状态下,若上述冰盘向上述第一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上述冰盘和上述冰盘限制部中的1个或2个发生弹性变形。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制冰装置还包括外壳,上述冰盘以可旋转的方式与外壳的内侧相结合,上述限制部包括盘卡止突起,上述盘卡止突起从上述外壳的内侧面的一侧突出,若上述冰盘向上述第二方向旋转并到达移冰位置,则上述冰盘的开口的上部面与上述盘卡止突起相接触,在上述冰盘被上述盘卡止突起限制的状态下,若上述冰盘向上述第二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上述冰盘发生弹性变形。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包括水管,上述水管从上述冰盘的上侧向上述冰盘侧延伸,上述水管用于向上述冰盘供水,或者在完成制冰之后回收上述冰盘上的剩余水,上述冰盘包括凹陷部,上述凹陷部以具有高度差的方式在上述冰盘的底部凹陷而成,在供水及制冰位置与上述水管的端部相邻,若上述冰盘从供水及制冰位置向上述第一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上述水管的端部与上述凹陷部相接触,在上述冰盘被上述水管限制的状态下,若上述冰盘向上述第一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上述冰盘和上述水管中的至少1个发生弹性变形。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外壳包括:安装部,安装上述制冰机和上述电机;以及储存部,形成于上述安装部的下方,用于储存完成制冰之后借助移冰动作下落的冰。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接触突起的端部形成在相向的位置倾斜的一对倾斜面,越靠近上述接触突起的端部,上述一对倾斜面越倾斜,使上述接触突起的端部呈尖细形状。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倾斜面中的1个与上述第一开关相接触,另1个与上述第二开关相接触。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本发明的制冰装置还包括:电机外壳,在外侧面安装上述电机,在内部收容上述操作杆、上述第一开关及上述第二开关;导向筋,形成于上述电机外壳的内侧,上述导向筋位于上述接触突起的旋转轨迹的外侧,上述导向筋沿着上述接触突起的旋转轨迹呈圆弧形状。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本发明的制冰装置还可包括连接部件,上述操作杆的旋转轴和上述冰盘的旋转轴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两端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装置,本发明可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为用于使冰盘旋转的机构,与以往的伺服电机相比,可使用小型化的同步马达,从而可构成比上述制冰装置更加紧凑型的结构。
第二,利用在冰盘或水管发生弹性变形时所产生的冰盘的旋转力矩,可使上述同步马达向与之前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具有无须设置用于控制正方向旋转或反方向旋转的额外的控制机构的优点,最终减少用于制冰装置结构的部件数量,从而可节减制作成本。
第三,根据同步马达的特性,有可能在死角区间产生上述同步马达无法反方向旋转的区间,但是,通过使向冰盘施加的反方向旋转力矩大于同步马达的设计旋转力矩,由此可使冰盘进行反方向旋转,从而可确保电机运行可靠性。
第四,通过在上述操作杆的端部形成倾斜面,使上述同步马达在同步马达的死角区域中在向之前旋转方向进一步旋转之后重新向相反方向旋转,由此使上述同步马达的正方向旋转或反方向旋转变得容易。
第五,当安装上述操作杆时,在除上述操作杆的旋转路径之外的部分形成导向筋,由此使上述操作杆安装于准确位置,从而可防止上述操作杆发生组装错误。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具有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装置的净水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为去除上述净水器外罩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去除顶盖并露出制冰装置的上部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的部分立体图。
图4为上述制冰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5为上述制冰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沿着图4的6-6线剖切的上述制冰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作为上述制冰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电机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简要示出作为上述制冰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电机的限制条件的图。
图9为作为上述制冰装置的主要结构的冰盘和水管的立体图。
图10为示出上述冰盘处于制冰状态时的开关接触状态的图。
图11为示出上述冰盘处于制冰状态时的制冰装置的状态的纵向剖切立体图。
图12为示出上述冰盘为了摆脱限制状态而向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的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13为示出冰盘在完成制冰之后向与移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的基于时间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的图表。
图14为示出上述冰盘处于移冰状态时的开关接触状态的图。
图15为从上侧观察处于移冰状态的冰盘的立体图。
图16为沿着图15的16-16′线剖切的处于移冰状态的制冰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17为示出冰盘在完成移冰之后向与制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的基于时间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的图表。
图1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制冰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19为作为上述制冰装置的主要结构的安装托架的立体图。
图2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制冰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21为示出安装有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装置的冰箱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装置中,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以上述制冰装置设置于净水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制冰装置可适用于冰箱或商用制冰装置等多种产品。
图1为示出具有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装置的净水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为去除上述净水器外罩的状态的侧视图。
参照图1及图2,具有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装置的净水器1可包括本体10、设置于上述本体10内部的蓄水槽40、冷水罐30、多个过滤器(未图示)、制冰装置100、压缩机20及冷凝器(未图示)。而且,上述蓄水槽40、冷水罐30及过滤器借助水配管50以可使水流动的方式连接,可在上述水配管50上具有各种阀(未图示)。
上述本体10可被定义为形成上述净水器1的内部架构的框架,在上述本体10的内部形成可配置多个结构的空间。而且,在上述本体10的外侧覆盖外壳,从而保护收容于上述本体10内部的结构。
上述本体10的外侧与形成上述净水器1的两侧面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侧板11相结合。上述侧板11的上部面与顶盖12相结合。
在上述本体10的前部面具有前板13,在上述前板13的下部形成取出水或冰的取出空间。其中,上述前板13的下部可以为沿着上下方向将上述前板13二等分的位置的下侧部分。
而且,在形成上述取出空间的上部面的面,可分别独立取出冰和水的取出口14向下方突出。即,上述取出口14可包括冰取出口和水取出口。上述取出空间可由上述前板13多次弯曲而成,上述取出空间的上部面和背面可由上述前板13形成。
在上述前板13的上部的前部面形成用于可使使用人员通过操作设定上述净水器1的各种功能的操作部15。上述操作部15可包括触摸按钮方式的操作部,还可在上述操作部15形成显示部16,上述显示部16可显示由使用人员所选择的上述净水器1的运行条件和/或基于所选择的运行条件的上述净水器1的工作状态。上述显示部16可包括发光的灯或输出文字或视频的显示板。
而且,可在上述前板13的前部面的下端形成盘17。上述盘17为接收通过上述取出口14取出的水或冰中的向容器(container)外部下落或从上述容器溢出的水或冰的部分。而且,上述盘17可从上述前板13分离,上述盘17可用于捕集或清空从冰的状态融化的水。
另一方面,可在上述本体10内部的下侧空间配置压缩机20、冷水罐30及过滤器(未图示),可在上述本体10内部的上侧空间设置蓄水槽40和制冰装置100。而且,虽然未详细示出,可在上述本体10设置与上述压缩机20相连接并构成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凝器、膨胀装置及制冷剂配管60。
图3为去除顶盖并露出制冰装置的上部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的部分立体图。图4为上述制冰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5为上述制冰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沿着图4的6-6线剖切的上述制冰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参照图3至图6,若从本体10分离上述顶盖12,则上述蓄水槽40和制冷装置100通过上述本体10的上部向外露出。因此,可通过分离上述顶盖12对上述蓄水槽40进行清扫或对制冰装置100进行处理。
上述制冷装置100可包括:冰盘400,接收所供给的水制冰;热交换配管350,设置于上述冰盘400的上方,用于对收容于上述冰盘400的水进行冷却;外壳200,用于安装上述热交换配管350及冰盘400;以及电机组件600,用于使上述冰盘400旋转。
上述外壳200可包括:安装部210,用于安装上述冰盘400;以及储存部220,设置于上述安装部210的下部,用于保管完成制冰的冰。
上述外壳200可由塑料材料或树脂材料形成,上述外壳200以使储存于内部的冰不融化的方式由绝热材料形成,或者可向内部填充绝热材料。
而且,上述外壳200的一侧,具体地,上述储存部220的一侧与上述取出口14相连接,储存于上述储存部220的冰可通过上述取出口14向净水器外部排出。
上述安装部210包括安装托架300。上述安装托架300用于固定上述热交换配管350及移冰加热器330,上述安装托架300可固定于上述安装部210的上侧。
详细地,上述安装托架300可由不易受外部冲击而发生变形或不易受外部冲击而破损的金属材料形成。而且,上述安装托架300可包括:结合部310,以与上述安装部210相结合的方式延伸及弯曲;以及固定部320,形成于上述结合部310的前端,在底部面固定上述热交换配管350和移冰加热器330。
在上述固定部320形成加热器安装部321,上述加热器安装部321形成用于收容上述移冰加热器的空间,上述加热器安装部321以与上述移冰加热器330的形状相对应的方式被冲压而成。因此,上述移冰加热器330以收容于上述加热器安装部321的状态固定于上述固定部320。
上述移冰加热器330可沿着上述加热器安装部321弯曲或呈圆弧形状,在上述移冰加热器330的底部面可附着上述热交换配管350。而且,上述热交换配管350也能够以与上述移冰加热器330相同的形态弯曲或呈圆弧形状,上述热交换配管350可配置于上述冰盘400的上方。
而且,上述移冰加热器330的两端在相邻的位置通过形成于上述安装部210的加热器出入口211。即,上述移冰加热器330的两端通过上述加热器出入口211向上述外壳200的内侧空间流入,并固定安装于上述安装托架300。
还可在上述安装托架300的固定部320包括用于支撑上述热交换配管350的底部面的额外的固定部件340,上述热交换配管350可借助上述固定部件340固定于上述安装托架300上。
上述热交换配管350可配置于上述移冰加热器330的下侧,在上述热交换配管350的底部面可配置多个热交换翅片351。上述热交换配管350的上部面的一部分与上述移冰加热器330相接触。因此,从上述移冰冰加热器330产生的热量向上述热交换配管350传递,向上述热交换配管350传递的热量向上述热交换翅片351传递,从而使附着于上述热交换翅片351表面的冰分离。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在冰附着于上述热交换翅片351的状态下,使上述冰盘400旋转,并通过对上述热交换翅片351加热,冰从上述热交换翅片351分离,分离的冰下落到上述储存部220。
在上述热交换配管350中,1个配管可在上述冰盘400的上侧多次弯曲或呈圆弧形状。而且,上述热交换配管350可以为构成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剂配管,具体地,可以为构成蒸发器的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
而且,沿着上述热交换配管350隔着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翅片351由热导率高的金属材料形成,并向上述冰盘40的内部延伸,从而使上述热交换配管350和收容于上述冰盘400内部的水进行热交换。
换句话说,上述热交换翅片351的一部分浸泡在收容于上述冰盘400的水,由此从收容于上述冰盘400的水向上述热交换配管350传递热量,并可使收容于上述冰盘400的水结冰。
此时,上述冰盘400的水从与上述热交换翅片351相接触的部分开始被冷却,结冰状态也逐渐扩张并完成制冰,在完成制冰的状态下,冰附着于上述热交换翅片351。
在上述安装托架300的一侧形成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360的温度传感器安装部322。上述温度传感器360可包括热敏电阻在内的可进行温度检测的所有装置。
另一方面,上述冰盘400的上部面处于开口状态,底部面呈圆弧形状,从而使得用于制冰的水积在上述冰盘400的内部。
上述冰盘400的两侧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安装部210相结合。而且,上述冰盘400的两侧端部中的一侧端部与电机组件600相连接,从而,随着上述电机组件600的驱动使上述冰盘400旋转。
而且,上述冰盘400可由塑料等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也可由可发生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因此,上述冰盘400在旋转至与上述制冰装置100的其他结构相接触的状态下,若进一步旋转规定角度,则规定弹性力矩或反抗力矩会累积在冰盘400内部。
在上述安装部210的左右两侧面中,水管500可位于安装上述电机组件600的侧面。上述水管500可贯通形成上述安装部210的上述外壳200的侧面。而且,上述水管500可从上述外壳200的内侧向上述冰盘400侧延伸。
因此,在开始制冰之前,通过上述水管500向上述冰盘400供水,当完成制冰时,留在上述冰盘400且未被冰冻的水通过上述水管500被吸入并被回收。
以下,详细说明上述冰盘400和上述水管500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上述安装部210的左右两侧面中的一侧面设置电机组件600。上述电机组件600为用于使上述冰盘400旋转的驱动机构,上述电机组件600可包括:电机610,用于提供驱动力;以及电机外壳620,用于使上述电机610固定于上述外壳200的侧面。
图7为作为上述制冰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电机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8为简要示出作为上述制冰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电机的限制条件的图。
参照图7及图8,上述电机组件600可包括上述电机610和电机外壳620。
上述电机610安装于上述电机外壳620的外侧面的一侧,当安装上述电机610时,作为上述电机610的旋转轴的轴611可贯通上述电机外壳620。
上述电机610可包括同步马达(Synchronous Motor),上述同步马达接收在单位时间内极性变换设定次数的交流电源来旋转。上述电机610与上述冰盘400的旋转轴相连接,从而使上述冰盘400旋转。而且,借助以下说明的开关650的开闭动作,选择性地向上述电机610供电。
详细地,上述电机外壳620安装于上述安装部210的外侧面。上述电机外壳620通过外壳本体630和外壳盖640形成外形,通过上述外壳本体630和外壳盖640相结合,可在上述外壳本体630和外壳盖640的内部形成用于收容一对开关650及操作杆660的空间。
上述外壳本体630可固定于上述安装部210,上述电机610可固定于外壳盖640。而且,上述电机610的轴611可贯通上述外壳盖640,并在上述电机外壳620的内侧与上述操作杆660相结合。而且,上述操作杆660可与连接部件440相结合,上述连接部件440与上述冰盘400相结合。因此,上述冰盘400、连接部件440、操作杆660及轴611以形成为一体的方式相连接并一同旋转。
上述一对开关650用于断开向上述电机610供给的电源,上述一对开关650位于上述操作杆660的旋转路径上。上述一对开关650可包括:第一开关651,用于使上述冰盘400在供水位置停止;以及第二开关652,用于使上述冰盘400在移冰位置停止。
上述第一开关651和第二开关652均位于上述操作杆660的旋转路径上,上述第一开关651和第二开关652位于沿着上述操作杆660的旋转路径隔开固定角度的位置。而且,在上述第一开关651和第二开关652与上述操作杆660相接触的瞬间,分别断开向上述电机610供给的电源,并可使上述冰盘400停止旋转。
上述第一开关651和第二开关652可分别包括:开关本体;以及微型开关,上述微型开关包括板簧653和接触部,上述板簧653设置于上述开关本体的外侧,上述接触部形成于上述板簧653的端部。而且,上述板簧653借助上述操作杆660发生弹性变形并以与形成于上述开关本体的固定接点选择性地接触的方式被开启。
另一方面,在上述外壳本体630的内侧面突出形成开关安装部631,上述开关安装部631用于使上述第一开关651和第二开关652固定安装于已设定的位置。
在与上述操作杆660的旋转轴相对应的上述外壳本体630的1个位置形成被上述连接部件440的旋转轴贯通的外壳孔632。而且,贯通上述外壳孔632的上述连接部件440的一侧或上述操作杆660的一侧互相轴结合,由此,上述操作杆660和连接部件440一同旋转。
并且,在上述外壳孔632的外侧形成沿着上述外壳孔632的边缘突出的导向筋633。上述导向筋633形成于从上述外壳孔632的边缘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以便不受到上述操作杆660的干扰。
另一方面,上述操作杆660可包括:旋转凸台661,用于插入上述电机610的轴611;以及接触突起662,从上述旋转凸台661的外周面延伸。当上述操作杆660旋转时,上述接触突起662与上述开关650的板簧653相接触。
详细地,上述旋转凸台661可包括:连接部件侧凸台661a,与上述连接部件440相结合;以及电机侧凸台661b,与上述电机610的轴611相结合。上述连接部件侧凸台661a和电机侧凸台661b的直径及长度中的1种或2种互不相同,从而可防止发生组装错误。换句话说,可防止上述电机侧凸台661b与上述连接部件440相结合,防止上述连接部件侧凸台661a与上述轴611相结合。
上述接触突起662从上述旋转凸台661的外周面向与旋转凸台661正交的方向突出。因此,当上述操作杆660旋转时,上述接触突起662的端部以与形成于上述板簧653端部的上述接触部654相接触的方式延伸。
此时,上述接触突起662的延伸长度达到满足以下条件的长度,即,当上述操作杆660旋转时,上述接触突起662的端部能够以与上述板簧653相接触的方式贯通上述外壳孔632。
可在上述接触突起662的端部形成一对倾斜面663,上述一对倾斜面663的端部可使上述接触突起662的端部呈尖细形状。而且,当上述操作杆660旋转时,上述倾斜面663逐渐向上述接触部654施加压力。因此,上述接触部654与开关的固定接点相接触并发生信号。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上述电机610可包括:转子612,由永久磁铁材料形成,与上述轴611形成为一体;以及定子613,固定于上述转子612的外侧,根据电源的供给产生磁力。因此,随着施加电源,上述转子612借助在上述定子613与上述转子612之间产生的磁力进行旋转。而且,周期性变换向上述定子613所供给的电源的极性,使上述转子612向一方向旋转。即,根据所供给的电源的极性变化,上述电机610可维持上述转子612的旋转方向。
为了供给用于制冰的水并使水结冰,在上述冰盘400处于水平状态的位置和以可移冰的方式使上述冰盘400旋转的位置,使上述接触突起662与上述开关650的接触部654相接触,从而断开向上述电机610供给的电源。而且,根据在经过完成制冰时间和完成移冰时间之后所输入的驱动信号,再次输入电源,从而使上述冰盘400再次旋转。
另一方面,在断开向上述电机610供给的电源并使上述冰盘400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在上述转子612位于特定区间的情况下,即使变换上述定子613的极性,磁力也无法对上述转子612产生影像,从而产生上述转子612无法反方向旋转的区间。例如,可举出转子的N极位于与定子的N极和S极之间相对应的死角区域。
如图8所示,为了进行移冰,上述转子612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直到上述第二开关652借助上述操作杆660的接触突起62而被开启,则会停止供电并使上述转子612停止旋转。上述转子612的旋转停止的时点为上述冰盘400的上部面的前端部与上述安装托架300的上部面相接触的状态。
而且,若完成移冰并再次供电,则上述转子612可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使上述冰盘400回到供水位置,上述转子612也可向与之前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旋转。上述现象的发生原因为上述电机为同步马达。
此时,若上述转子612向与之前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则在上述冰盘400的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上述转子612可位于死角区域。
其中,上述死角区域可包括:第一死角区域D1,形成于上述定子613的中央的-2.25度~0度之间的范围;以及第二死角区域D2,形成于上述定子613的中央的0度~+2.25度之间的范围。
而且,若上述转子612在向第一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使上述转子612的后端部位于上述第一死角区域D1,则即使向上述定子613供给交流电流来变换上述定子613的极性,上述转子612也无法向第二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相反,若上述转子612在向第二方向旋转的过程中使上述转子612的后端部位于上述第二死角区域D2,则即使向上述定子613供给交流电流,上述转子612也无法向第一方向旋转。
在此状态下,当重新向上述电机610供给电源,使得上述转子612向与之前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时,上述冰盘400的旋转被上述安装托架300限制,因此,向与上述转子61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逆时针方向作用的旋转力矩(可被定义为排斥力)积累在上述冰盘400内部。
而且,随着增加向上述电机610供给的电流的量来增加上述电机组件600的旋转扭矩,向上述冰盘400作用的相反方向旋转力矩也会增加。而且,若上述电机610的旋转扭矩达到最大,则向上述冰盘400作用的旋转力矩也会达到最大值。
其中,在上述电机610的旋转扭矩达到最大的时点之后,发生向上述电机610供给的电流的量减少的瞬间,从而发生旋转扭矩减少的瞬间。在上述电机610的旋转扭矩减少的瞬间,借助大于上述电机610的扭矩的上述冰盘400的反方向旋转力矩,上述冰盘400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且,在上述冰盘400开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之后,借助从上述电机610供给的电流的极性变化,上述冰盘400继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为此,上述冰盘400以能够使与上述转子61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力矩起到作用的方式由可发生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形成。
作为另一方法,与上述冰盘400相接触的其他结构由可在发生弹性变形之后复原到原位置的材料形成,并可提供用于使电机610反向旋转的旋转力矩。
图9为作为上述制冰装置的主要结构的冰盘和水管的立体图。
参照图9,上述冰盘400的上部面可处于开口状态,以越靠近冰盘400的底面则横截面积变小的形态呈圆弧形状。
而且,可在上述冰盘400的内部形成划分筋410,上述冰盘400的内部空间可被划分成多个制冰单元。而且,上述多个热交换翅片351的位置与上述多个制冰单位的位置相对应。即,上述多个热交换翅片351和多个制冰单元按1:1的比例相对应,各个热交换翅片351的一部分放置于上述制冰单元的内部,从而可使在上述制冰单元形成的冰附着于上述热交换翅片351。
而且,当完成制冰时,为了进行移冰,可使上述冰盘400的开口的上部面的一端在上述冰盘400旋转时与上述安装托架300相接触。
另一方面,在与上述水管500的下端相对应的上述冰盘400的一侧形成凹陷部420。上述凹陷部420比上述冰盘400的其他底面更向下方凹陷,在完成制冰之后,可使残留在上述冰盘400的剩余水积累在上述凹陷部420。
另一方面,在收容上述水管500下端的上述凹陷部420的一侧,具体地,在前端部以形成倾斜度大的高度差的方式形成卡止部421。而且,上述冰盘400的水平状态下,即,在供水及制冰状态下,上述水管500的下端可与上述卡止部421相邻。而且,在上述冰盘400向与为了进行移冰而旋转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上述卡止部421对上述水管500施加压力。
另一方面,在上述冰盘40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形成盘安装部430,使得上述冰盘40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安装部210。上述盘安装部430从上述冰盘400的侧面向上延伸。在左侧和右侧的盘安装部430中,在安装上述电机610的一侧和相反侧的上述盘安装部430形成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安装部210轴结合的结合突起431。
另一方面,上述盘安装部430中,在靠近上述电机610侧的上述盘安装部430安装上述连接部件440。上述连接部件440用于连接上述冰盘440和上述操作杆660,上述连接部件440位于上述安装部210的内部空间。
详细地,上述连接部件440可包括:盘连接部441,作为上述冰盘400的旋转轴贯通上述盘安装部430;以及轴连接部442,与上述操作杆660的连接部件侧凸台661a轴结合。
即,作为上述冰盘400的旋转轴的部分和作为上述操作杆660的旋转轴的部分可分别压入于上述连接部件440的两端。因此,借助上述电机610的驱动,上述操作杆660、连接部件440及上述冰盘400可一同旋转。
而且,借助通过如上所述的压入方式所形成的结合结构,若向上述冰盘400施加较大旋转力矩,则可在上述连接部件440与冰盘400及操作杆660之间发生规定角度的滑动。
另一方面,上述连接部件440的盘连接部441能够以可拆装的方式与上述盘安装部430相结合,上述冰盘400可在安装有连接部件440的状态下放置于上述安装部210的内侧空间。
上述水管500贯通上述安装部210的侧壁向上述冰盘400的内侧上部延伸,上述水管500可向上述冰盘400供水,或者可在完成制冰之后收回残留在上述冰盘400的水。
上述水管500可包括以模块形态形成的一对配管。构成上述水管500的上述一对配管可包括:供水管510,用于向上述冰盘400供水;以及回收管520,用于在完成制冰之后回收残留在冰盘400的水。
而且,上述供水管510和回收管520相邻,并可分别包括:贯通部511、521,贯通上述安装部210的侧面;延伸部512、522,从上述贯通部511、521的端部向与上述贯通部511、521正交的方向延伸。上述延伸部512、522向上述冰盘400的底部方向延伸。
尤其,上述回收管520的延伸部522能够以比上述供水管510的延伸部512更长的方式延伸。而且,上述回收管520的延伸部522延伸至上述凹陷部420的内侧空间,从而可延伸至与卡止部421相邻的位置。
因此,在完成制冰之后,在通过供电使上述冰盘400向移冰位置旋转时,若上述冰盘400向与用于移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则上述冰盘400卡在上述回收管520的延伸部522和上述卡止部421而受到压力。而且,上述延伸部522通过略微弯曲来积累弹性复原力或积累用于使上述冰盘400向移冰方向旋转的旋转力矩。为此,上述延伸部522可由可发生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
因此,即使上述电机610的转子处于死角区间,在借助上述水管500的弹性变形来使积累在上述冰盘400的旋转力矩大于上述电机610的扭矩的瞬间,上述冰盘400将向移冰方向旋转。而且,借助向上述电机610施加的交流电流,上述冰盘400继续向移冰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上述水管500可并不由供水管510和回收管520等的一对管构成,可由1个管构成,此时,上述水管500的至少一部分可发生弹性变形。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制冰装置的运行。
图10为示出上述冰盘处于制冰状态时的开关接触状态的图,图11为示出上述冰盘处于制冰状态时的制冰装置的状态的纵向剖切立体图,图12为示出上述冰盘为了摆脱限制状态而向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的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图13为示出冰盘在完成制冰之后向与移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的基于时间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的图表。
参照图10至图1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冰装置100通过上述供水管510向上述冰盘400供水。此时,上述冰盘400处于水平状态,因此可进行稳定的供水及储水。而且,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上述操作杆660的接触突起662按压上述第一开关651的板簧653,从而断开向上述电机610供电。在此状态下,上述转子612处于死角区域的外侧,从而可使电机610运行。
而且,若供给完制冰用水,则借助上述压缩机20的驱动,制冷剂向上述热交换配管350的内部流动。而且,借助热传递现象,从上述热交换配管350向下方延伸的上述热交换翅片351被冷却,在浸泡在向上述冰盘400所供给的水中的上述热交换翅片351的表面生成冰。
而且,以上述热交换翅片351的端部为中心,可逐渐结冰,若经过规定时间,则会生成规定大小以上的冰。此时,可通过由上述温度传感器360检测的温度判断是否完成制冰。而且,根据需要,也可通过计时器测定制冰所耗时间来判断是否完成制冰。
另一方面,若完成制冰,借助上述回收管520回收残留在上述冰盘400的水,为了进行移冰,向上述电机610供电。此时,借助所供给的电源,上述电机610的转子612可向进行移冰的方向旋转,即,可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可向作为与进行移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即,可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是因为上述电机610为没有旋转方向性等的同步马达。若上述转子612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上述冰盘400可旋转至移冰位置,若上述转子61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上述转子612可处于死角区域。其中,若将顺时针方向定为正方向,则可将逆时针方向定为逆方向,也可反过来定义。
另一方面,若上述转子61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即使继续向上述电机610供电,上述转子612将继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最终,借助上述冰盘400的旋转,上述卡止部421向上述水管500施加压力。而且,在上述水管500发生弹性变形的过程中,在上述冰盘400积累欲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力矩。而且,随着上述电机610的逆时针方向扭矩增加,积累在上述冰盘400的相反方向旋转力矩的大小也增加。
如图13所示,在移冰模式中,在上述电机的转子612向与移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在旋转大约0.070rad的状态下,上述冰盘400的卡止部421和上述水管500相接触。
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若上述转子612向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上述水管500发生弹性变形,致使上述冰盘400进一步旋转。而且,上述电机610的转子612最终可旋转至0.12rad。即,上述水管500发生弹性变形并进一步旋转的角度约为0.052rad,0.052rad约为2.98度,旋转角度大于死角区域(与第二死角区域D2相对应)的大小。因此,即使上述转子612在旋转的过程中位于死角区域,可借助上述水管500的弹性变形使上述转子612脱离死角区域。
并且,当上述水管500发生弹性变形时,向上述冰盘400施加的旋转力矩以与上述电机610的扭矩成正比的方式增加,方向变换成相反方向。因此,在上述电机610的扭矩从最大值减少的瞬间,借助上述水管500的弹性变形施加的旋转力矩使上述电机61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且,借助向上述电机610供给的交流电流,使上述定子613的极性周期性地变换,使上述转子612继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最终,为了变更电机610的旋转方向,不使用改变电流流动方向的伺服电机,即使使用向一方向供电的同步马达,也可得到改变电机旋转方向的效果。
图14为示出上述冰盘处于移冰状态时的开关接触状态的图,图15为从上侧观察处于移冰状态的冰盘的立体图,图16为沿着图15的16-16′线剖切的处于移冰状态的制冰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17为示出冰盘在完成移冰之后向与制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的基于时间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的图表。
参照图14至图17,在由上述温度传感器360检测的温度为设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上述制冰装置100判断为完成制冰,并执行移冰。
若为了进行移冰而向上述电机610施加电源,则借助图10至图13所示的动作,上述电机61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且,上述操作杆660的接触突起662按压上述第二开关652的板簧,由此断开向上述电机610供给的电源。在此状态下,上述冰盘400的开口的上端部中的一侧与上述安装托架300的上部面相接触,由此,上述冰盘400处于翻转的状态。
而且,在此状态下,在上述热交换翅片351及上述热交换翅片351的端部所结的冰露出。而且,若借助上述移冰加热器330的动作加热到上述热交换翅片351的端部,则在上述热交换翅片351的端部所结的冰中的与上述热交换翅片351相接触的部分融化,从而从上述热交换翅片351分离。而且,分离的冰可储存于上述储存部220,并可通过上述取出口14向外排出。
另一方面,若完成移冰,则为了再次进行制冰作业,上述冰盘400需向水平状态的供水位置旋转。为此,若向上述电机610施加电源,则上述电机610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中的1个方向旋转。若上述电机610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上述冰盘400可正常返回供水位置。若上述电机61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上述电机610的转子612将位于上述死角区间D1。在此情况下,即使继续向上述电机610供电,上述转子612将继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其中,上述冰盘400由具有规定弹力的树脂材料形成,由此,在上述冰盘400发生弹性变形的过程中,可使上述转子612脱离上述死角区域D1。而且,通过上述转子612从死角区域D1脱离,上述转子612继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且,随着上述电机61的扭矩的增加,在上述冰盘400累积与上述扭矩方向相反的旋转力矩。而且,上述旋转力矩也一同增加,直到上述电机610的扭矩达到最大值。而且,在上述电机610的扭矩从最大值减少的瞬间,借助积累在上述冰盘400的旋转力矩,上述冰盘400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且,借助继续向上述电机610供给的电源,上述冰盘400旋转至供水位置。即,直到上述第一开关651借助上述操作杆660被开启的瞬间,上述冰盘400将一直旋转。
如图17所示,在供水及制冰模式中,在上述电机的转子612向与供水及制冰方向相反的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在大约旋转-0.043rad的状态下,上述冰盘400的上部面与上述安装托架300相接触,从而上述冰盘400开始发生弹性变形。
在此状态下,若上述转子612向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则借助上述冰盘400的弹性变形,可使上述转子612最终旋转至-0.12rad。即,通过使上述冰盘400发生弹性变形,来可使上述转子612脱离死角区域D1。
而且,如上所述,在上述电机610的扭矩小于积累在冰盘400的旋转力矩的瞬间,上述冰盘400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其中,在上述回收管520的延伸部522和上述冰盘400中,仅有1个部件可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在1个部件积累旋转力矩,而且,还可使上述延伸部522和冰盘400均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使旋转力矩分别积累在上述2个部件。
另一方面,除上述实施例之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装置可具有多种其他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1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制冰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图19为作为上述制冰装置的主要结构的安装托架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制冰装置100除安装上述热交换配管350和移冰加热器330的安装托架300的结构之外,剩余结构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冰装置100相同。因此,将省略对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结构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安装托架300可包括结合部310和固定部320,冰盘限制部370可向上述结合部310的下方延伸。在上述冰盘400从水平状态向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的情况下,上述冰盘限制部370与上述冰盘400相接触,从而限制上述冰盘400的旋转。
因此,若上述电机610在上述冰盘400与上述冰盘限制部370相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旋转,则上述冰盘400因被扭转而发生弹性变形,并可产生旋转力矩。即,在之前实施例中说明的上述延伸部522的功能由上述冰盘限制部370代替执行。当然,与上述延伸部522相同,上述冰盘限制部370也可发生弹性变形。
另一方面,除上述实施例之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装置可具有多种其他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2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制冰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参照图20,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制冰装置100还可包括盘卡止突起213,上述盘卡止突起213从上述安装部210的一侧面向上述安装部210的中心方向突出。
详细地,在上述冰盘400向移冰位置旋转的状态下,上述盘卡止突起213可形成于与上述冰盘400的上部面相接触的位置。即,上述冰盘400并不在与上述安装托架300相接触的状态下被扭转,而是在卡在上述盘卡止突起213的状态下被扭转。
图21为示出安装有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装置的冰箱的立体图。
参照图21,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装置100不仅可安装于净水器,而且还可安装于冰箱2。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装置100可设置于冰箱2,上述冰箱2可包括:本体70,用于形成储存空间;以及门80,用于开闭上述本体70。
详细地,形成于上述本体70的上述储存空间可包括冷藏室71和冷冻室72,上述冷藏室71和冷冻室72可借助冷藏室门81和冷冻室门82被独立开闭。而且,上述制冰装置100可形成于上述冷冻室门82,在上述制冰装置100中制作的冰可通过设置于冷冻室门82的前部面的分配器83向外部排出。
而且,上述制冰装置100和分配器83也可设置于上述冷藏室门81。
而且,上述制冰装置100可设置于上述冷藏室71的内部,从而,可通过开放上述冷藏室门81来取出储存于上述制冰装置100的冰。作为另一方法,在上述冷藏室门81设置分配器83,并可通过上述分配器83取出冰块。

Claims (10)

1.一种制冰装置,包括:
冰盘,收容用于制冰的水;
电机,接收电源并使上述冰盘旋转;
操作杆,与上述冰盘及上述电机的旋转轴相连接并一同旋转;
接触突起,从上述操作杆的外周面向与上述操作杆交叉的方向延伸;
热交换配管,设置于上述冰盘的上侧,使得用于制冰的制冷剂流动;
热交换翅片,从上述热交换配管的外周面向上述冰盘的内侧空间延伸,以至少一部分能够浸泡在向上述冰盘所供给的水中的长度延伸,在表面生成冰;
第一开关,若上述冰盘向第一方向旋转并到达用于供水及制冰的位置,则上述第一开关借助上述接触突起被开启,断开向上述电机供给的电源;以及
第二开关,在完成制冰之后,若上述冰盘向第二方向旋转并到达用于移冰的位置,则上述第二开关借助上述接触突起被开启,断开向上述电机供给的电源,
上述第一方向和上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方向,
上述电机包括同步马达,上述同步马达接收极性周期性改变的交流电源并向上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1个方向旋转,
上述制冰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
限制部,当完成制冰或移冰后向上述电机再次供电时,若上述电机向与之前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则限制上述冰盘的旋转,
上述冰盘和上述限制部中的至少1个能够发生弹性变形,达到在上述冰盘的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若上述电机向与之前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为使上述冰盘借助在上述冰盘或上述限制部中的至少1个所产生的旋转力矩向与上述电机的之前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冰装置还包括安装托架,上述安装托架位于上述冰盘的上侧,在上述安装托架的底部面安装上述热交换配管,
若上述冰盘向上述第二方向旋转并到达移冰位置,则上述冰盘的开口的上部面的一侧与上述安装托架相接触,
在上述冰盘与上述安装托架相接触的状态下,若上述冰盘向上述第二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上述冰盘发生弹性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制部还包括冰盘限制部,上述冰盘限制部从上述安装托架的底部面向上述冰盘方向向下延伸,
若上述冰盘从供水及制冰位置向上述第一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上述盘的开口的上部面的一侧与上述冰盘限制部相接触,
在上述冰盘被上述冰盘限制部限制的状态下,若上述冰盘向上述第一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上述冰盘和上述冰盘限制部中的1个或2个发生弹性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冰装置还包括外壳,上述冰盘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外壳的内侧相结合,
上述限制部包括盘卡止突起,上述盘卡止突起从上述外壳的内侧面的一侧突出,
若上述冰盘向上述第二方向旋转并到达移冰位置,则上述冰盘的开口的上部面与上述盘卡止突起相接触,
在上述冰盘被上述盘卡止突起限制的状态下,若上述冰盘向上述第二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上述冰盘发生弹性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制部包括水管,上述水管从上述冰盘的上侧向上述冰盘侧延伸,上述水管用于向上述冰盘供水,或者在完成制冰之后回收上述冰盘上的剩余水,
上述冰盘包括凹陷部,上述凹陷部以具有高度差的方式在上述冰盘的底部凹陷而成,在供水及制冰位置与上述水管的端部相邻,
若上述冰盘从供水及制冰位置向上述第一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上述水管的端部与上述凹陷部相接触,
在上述冰盘被上述水管限制的状态下,若上述冰盘向上述第一方向进一步旋转,则上述冰盘和上述水管中的至少1个发生弹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包括:
安装部,安装上述制冰机和上述电机;以及
储存部,形成于上述安装部的下方,用于储存完成制冰之后借助移冰动作下落的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接触突起的端部形成在相向的位置倾斜的一对倾斜面,
越靠近上述接触突起的端部,上述一对倾斜面越倾斜,使上述接触突起的端部呈尖细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倾斜面中的1个与上述第一开关相接触,另1个与上述第二开关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电机外壳,在外侧面安装上述电机,在内部收容上述操作杆、上述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
导向筋,形成于上述电机外壳的内侧,
上述导向筋位于上述接触突起的旋转轨迹的外侧,
上述导向筋沿着上述接触突起的旋转轨迹呈圆弧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部件,上述操作杆的旋转轴和上述冰盘的旋转轴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两端相连接。
CN201610546040.5A 2015-07-15 2016-07-12 制冰装置 Active CN1063526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00681A KR101677377B1 (ko) 2015-07-15 2015-07-15 제빙장치
KR10-2015-0100681 2015-07-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2638A true CN106352638A (zh) 2017-01-25
CN106352638B CN106352638B (zh) 2019-04-16

Family

ID=57542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46040.5A Active CN106352638B (zh) 2015-07-15 2016-07-12 制冰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677377B1 (zh)
CN (1) CN1063526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1326A (zh) * 2018-10-02 2021-05-07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9947B1 (ko) * 2019-05-22 2019-11-28 정호민 살균 기능이 있는 가정용 제빙기
KR20210061102A (ko) * 2019-11-19 2021-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2422378B1 (ko) * 2020-10-26 2022-07-21 김혜리 투명얼음 제빙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2194A (en) * 1979-07-30 1983-09-06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Ice making apparatus to be incorporated in refrigerators
JPH08313129A (ja) * 1995-05-15 1996-11-29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自動製氷機の駆動装置
CN1337557A (zh) * 2000-08-07 2002-02-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冰箱的制冰装置
CN101871713A (zh) * 2010-07-08 2010-10-27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格组件、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CN102405383A (zh) * 2009-02-28 2012-04-04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公司 制冰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069227A (zh) * 2010-08-19 2013-04-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82728B1 (ko) * 1996-01-30 1999-05-01 김광호 냉장고의 자동제빙장치
KR20030021528A (ko) * 2001-09-06 2003-03-15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냉장고용 제빙기의 히터단속장치
KR101916877B1 (ko) * 2012-07-05 2018-11-08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제빙용 증발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2194A (en) * 1979-07-30 1983-09-06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Ice making apparatus to be incorporated in refrigerators
JPH08313129A (ja) * 1995-05-15 1996-11-29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自動製氷機の駆動装置
CN1337557A (zh) * 2000-08-07 2002-02-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冰箱的制冰装置
CN102405383A (zh) * 2009-02-28 2012-04-04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公司 制冰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71713A (zh) * 2010-07-08 2010-10-27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格组件、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CN103069227A (zh) * 2010-08-19 2013-04-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1326A (zh) * 2018-10-02 2021-05-07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12771326B (zh) * 2018-10-02 2023-06-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US11994330B2 (en) 2018-10-02 2024-05-28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77377B1 (ko) 2016-11-17
CN106352638B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2638A (zh) 制冰装置
CN103080671B (zh) 冰储存装置
US8443621B2 (en) Ice mak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ice
CN102997536B (zh) 冰箱
US84534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ice
US20080156026A1 (en) Refrigerator and ice maker
JP2011158110A (ja) 製氷方法および製氷装置
EP2520878A2 (en) Ice making apparatus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CN101929777B (zh) 制冰器和具有所述制冰器的制冷机
US10119740B2 (en) Refrigerator
US20160370052A1 (en) Refrigerator including ice maker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defrost water of the same
EP3165853A1 (en) Ice machine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KR20100114396A (ko) 정수 장치
US200801559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ice
AU2022204813B2 (en) Clear barrel ice maker
US20120017627A1 (en) Apparatus for purifying water
KR102186818B1 (ko) 제빙기
CN112460877A (zh) 水平透明制冰机
KR20060060447A (ko) 반자동급수 제빙기
CN106257205B (zh) 冰箱及其制造方法
US3206940A (en) Automatic ice cube making apparatus
CN106247718B (zh) 一种制冰机
CN206037535U (zh) 一种制冰机
KR102396593B1 (ko) 제빙기
EP3908793B1 (en) Refrigerator appliance having an ice making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