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1607A - 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41607A
CN106341607A CN201610940574.6A CN201610940574A CN106341607A CN 106341607 A CN106341607 A CN 106341607A CN 201610940574 A CN201610940574 A CN 201610940574A CN 106341607 A CN106341607 A CN 106341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straight line
value
termin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405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405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416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41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160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7Upgrading or updating of programs or applications for camera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及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待拍摄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判断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若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能够指示用户调整拍摄角度,获得与人眼现场观看到的场景相符的照片。

Description

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使用无支架的相机或手机等拍照时,由于受拍摄角度、位置的影响,拍摄出来的照片效果、角度等,跟人眼现场观看到的场景差异非常大,很难拍摄出期望的相片。
在遇到这问题时,一些经验丰富的拍摄者可凭经验手动调整摄像头角度。然而,以拍摄者个人经验手动调整摄像头角度,随意性大,不可靠,也耗费拍摄时间,而且并不是每个拍摄者都有丰富的经验,并不一定能找到适合的拍摄角度,从而无法获得与人眼现场观看到的场景相符的照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及终端,能够指示用户调整拍摄角度,获得与人眼现场观看到的场景相符的照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
获取待拍摄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
判断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若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拍摄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第一提示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待拍摄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若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由于当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时,用户眼睛相对于待拍摄对象的方向与终端后置摄像头相对于待拍摄对象的方向相同,从而使得用户视线方向与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相同,以达到相当于同一位置看到的景物的效果,进而获得与人眼现场观看到的场景相符的照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系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系统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它便携式设备。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并非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台式计算机。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描述了包括显示器和触摸敏感表面的终端。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物理键盘、鼠标和/或控制杆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物理用户接口设备。
终端支持各种应用程序,例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绘图应用程序、演示应用程序、文字处理应用程序、网站创建应用程序、盘刻录应用程序、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电话应用程序、视频会议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即时消息收发应用程序、锻炼支持应用程序、照片管理应用程序、数码相机应用程序、数字摄影机应用程序、web浏览应用程序、数字音乐播放器应用程序和/或数字视频播放器应用程序。
可以在终端上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诸如触摸敏感表面的至少一个公共物理用户接口设备。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和/或相应应用程序内调整和/或改变触摸敏感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以及终端上显示的相应信息。这样,终端的公共物理架构(例如,触摸敏感表面)可以支持具有对用户而言直观且透明的用户界面的各种应用程序。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终端,终端具有前置摄像头以及后置摄像头。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如图1所示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
终端在检测到用户开启照相应用时,启动终端内置的前置摄像头以及后置摄像头。
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脸部图像,采用眼球跟踪技术从采集到的脸部图像中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眼球跟踪技术可以是根据眼球和眼球周边特征变化进行跟踪的,也可以是根据虹膜角度变化进行跟踪的,还可以是主动投射红外线等光束到虹膜来提取特征的。
S102:获取待拍摄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终端在检测到启动终端内置后置摄像头时,终端通过后置摄像头对待拍摄对象进行聚焦,并获取聚焦的待拍摄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101与S102。
S103: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
终端根据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确定该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根据待拍摄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以及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信息,确定该第二位置信息和第四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直线。
S104:判断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终端在确定第一直线以及第二直线时,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可以通过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所形成的夹角来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其中,终端在确定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没有交点时,识别为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终端在确定第一直线处于第二直线的延长线上,或第二直线处于第一直线的延长线上,识别为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还可以以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的直线为参考,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终端还可以通过内置的重力传感器确定重力方向所在的直线,并判断该直线和第一直线所形成的角度值是否与该直线和第二直线所形成的角度值相同,从而判断第一直线是否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其中,当该直线和第一直线所形成的角度值与该直线和第二直线所形成的角度值相同时,终端识别为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
终端在确定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时,执行步骤S105;终端在确定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时,标识用户视线方向与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相同,终端可以提示用户当前瞄准成功可以拍照,还可以自动触发拍摄指令拍摄照片。
S105:若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终端在确认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时,根据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请一并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系统示意图。
如图2所示,终端当确认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时,根据第一直线以及第二直线确定终端需要在竖直方向往上移动,并通过显示向上的箭头提醒用户向上移动终端,以使得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用户视线方向与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还可以通过文字加图标提醒用户调整拍摄角度;还可以通过语音加图标进行提醒,此处不做限制。
上述方案,终端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待拍摄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若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由于当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时,用户眼睛相对于待拍摄对象的方向与终端后置摄像头相对于待拍摄对象的方向相同,从而使得用户视线方向与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相同,以达到相当于同一位置看到的景物的效果,进而获得与人眼现场观看到的场景相符的照片。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终端,终端具有前置摄像头以及后置摄像头。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如图3所示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
终端在检测到用户开启照相应用时,启动终端内置的前置摄像头以及后置摄像头。
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脸部图像,采用眼球跟踪技术从采集到的脸部图像中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眼球跟踪技术可以是根据眼球和眼球周边特征变化进行跟踪的,也可以是根据虹膜角度变化进行跟踪的,还可以是主动投射红外线等光束到虹膜来提取特征的。
S202:获取待拍摄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终端在检测到启动终端内置后置摄像头时,终端通过后置摄像头对待拍摄对象进行聚焦,并获取聚焦的待拍摄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201与S202。
S203: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
终端根据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确定该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根据待拍摄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以及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信息,确定该第二位置信息和第四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直线。
S204:判断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终端在确定第一直线以及第二直线时,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可以通过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所形成的夹角来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其中,终端在确定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没有交点时,识别为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终端在确定第一直线处于第二直线的延长线上,或第二直线处于第一直线的延长线上,识别为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还可以以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的直线为参考,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终端还可以通过内置的重力传感器确定重力方向所在的直线,并判断该直线和第一直线所形成的角度值是否与该直线和第二直线所形成的角度值相同,从而判断第一直线是否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其中,当该直线和第一直线所形成的角度值与该直线和第二直线所形成的角度值相同时,终端识别为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
进一步地,步骤S204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三直线;
计算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一角度的值,以及计算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二角度的值;
判断所述第一角度的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的值是否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其中,若所述第一角度的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的值均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区间,识别为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例如,终端根据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待拍摄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由该第一位置信息和该第二位置信息形成/确定的第三直线。
终端计算由第一直线和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一角度的值,以及计算由第二直线和第三直线形成/确定的第二角度的值;并判断计算得到的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是否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
其中,第一预设角度区间用于识别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而设置的角度区间,第一预设角度区间为允许误差范围内判定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对应的角度区间,从而使得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重合或近似平行/重合。第一预设角度区间可以为【0,5°】,但并不限于此,具体可根据实际误差允许范围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若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均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识别为第一直线与第三直线平行或重合,且第二直线与第三直线平行与重合。由于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均与第三直线平行或重合,因此,进而识别出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均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标识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的最大值。第一角度的值与第二角度的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均为零时,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完全平行或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直线标识人眼所在位置与待拍摄对象所在位置之间的直线,并不一定是水平线。
终端在确定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时,执行步骤S205~S209;终端在确定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时,标识用户视线方向与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相同,终端可以执行步骤S206~S209。
S205:若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终端在确认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时,根据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请一并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系统示意图。
如图2所示,终端当确认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时,根据第一直线以及第二直线确定终端需要在竖直方向往上移动,并通过显示向上的箭头提醒用户向上移动终端,以使得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用户视线方向与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还可以通过文字加图标提醒用户调整拍摄角度;还可以通过语音加图标进行提醒,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当终端在通过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时,步骤S205可以包括:若第一角度的值或所述第二角度的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区间,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的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的值提醒所述用户调整竖直方向的拍照位置。
例如,终端在确认第一角度的值小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的最小值,或第一角度的值均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的最大值识别为第一角度的值不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终端在确认第二角度的值小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的最小值,或第二角度的值均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的最大值识别为第二角度的值不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
终端在确认第一角度的值或第二角度的值不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根据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的大小,提醒用户调整竖直方向的拍照位置。比如,在竖直方向上往上或往下调整终端位置。
终端还可以根据第三直线以及前置摄像头对应的第三位置信息或后置摄像头对应的第四位置信息,判断终端当前是处于第三直线的下方还是处于第三直线的上方,并根据判断结果指示用户调整竖直方向的拍照位置。直到,终端确认第一角度值以及第二角度值均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为止。
或者,终端还可以获取竖直方向与第三直线的交点对应的第五位置信息,以及前置摄像头对应的第三位置信息或后置摄像头对应的第四位置信息,指导用户调整竖直方向的拍照位置,以使得第五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对应的第三位置信息重合,或使得第五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对应的第四位置信息重合。
其中,终端确认当前处于第三直线的下方时,指示用户在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终端;终端确认当前处于第三直线的上方时,指示用户在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终端。具体地,终端可以通过向上或向下的箭头指示用户向上或向下调整位置,终端还可以通过箭头及文字提醒用户向上或向下调整位置。例如,文字提醒信息为“实现瞄准,需要把终端往上移动”等。
请一并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系统示意图。
如图4所示,终端当确认第一角度的值或第二角度的值不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时,根据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确定终端需要在竖直方向往上移动,并通过显示向上的箭头提醒用户向上移动终端,以使得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均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进而使得用户视线方向与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还可以通过文字加图标提醒用户调整拍摄角度;还可以通过语音加图标进行提醒,此处不做限制。
S206:计算重力垂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三角度的值,以及计算所述重力垂线与终端平面对应的第四角度的值。
终端通过内置的重力传感器监测重力垂直线,并计算重力垂直线与第三直线对应的第三角度值,以及计算重力垂线与终端平面对应的第四角度值。
其中,重力垂直线与重力方向所在的直线重合。第三直线为由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待拍摄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的直线。终端平面为终端当前所处的平面。
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系统示意图。如图5所示,终端计算重力垂直线和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三角度的值,计算重力垂线与终端平面对应的第四角度的值。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可以在执行步骤S201以及S202后执行,步骤S203以及S206,终端也可以在执行步骤S201~S205后,执行步骤S206,此处不做限制。
S207:判断所述第三角度的值与所述第四角度的值之和是否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
终端在计算得到第三角度的值以及第四角度的值时,判断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是否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
其中,第二预设角度区间用于识别终端平面与第三直线垂直而设置的角度区间,第二预设角度区间为允许误差范围内判定终端平面与第三直线垂直对应的角度区间。第二预设角度区间可以为【85°,95°】,但并不限于此,具体可根据实际误差允许范围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若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识别为终端平面与第三直线垂直,此时预览图像中景物所对应的平面与终端平面平行。
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标识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的最大值。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为90度(第三角度的值为90度,第四角度的值为0)时,终端平面与第三直线垂直,预览图像中景物所对应的平面与终端平面平行。
S208:若所述第三角度的值与所述第四角度的值之和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区间,根据所述第三角度的值以及第四角度的值,确定在垂直于所述第三直线的平面所对应的拍摄角度提示信息。
终端在确认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小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的最小值,或者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大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的最大值时,开启终端内置的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终端平面的角度变化。
可以根据计算得到的重力垂直线与第三直线对应的第三角度值,判断重力垂直线是否与垂直于第三直线的垂线重合,在重力垂直线与垂直于第三直线的垂线不重合时,根据该第三角度值的大小以及重力垂线与终端平面对应的第四角度值,指示用户顺时针或逆时针调整拍摄角度,直到终端所处的平面垂直于第三直线为止。
其中,终端在确认第三角度值小于90度且第四角度值大于零,指示用户向前顺时针调整拍摄角度,以向前顺时针调整终端平面;在确认第三角度值大于90度且第四角度值大于零,标识待拍摄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置高于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指示用户向后逆时针调整拍摄角度,以向后逆时针调整终端平面,进而使得终端所处的平面与第三直线垂直。
终端在确认第三角度值与第四角度值之和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时,确认终端所处的平面垂直于第三直线。其中,第三角度值小于或等于90度,第四角度值小于或等于90度,且第三角度值+第四角度值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第三角度值+第四角度值可以等于90度,第三角度值可以等于90度,第四角度值可以等于零。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可以采用曲线箭头指示用户向前顺时针调整拍摄角度或向后逆时针调整拍摄角度。同时还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提示用户当前需要向前顺时针调整终端平面或向后逆时针调整终端平面。
请一并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的示意图。如图6-1所示的曲线箭头指示用户向前顺时针调整拍摄角度;如图6-2所示的曲线箭头指示用户向后逆时针调整拍摄角度。
S209:若所述第一角度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值均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区间,且所述第三角度值与所述第四角度值之和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区间,自动拍摄照片或提示所述用户进行手动拍照。
终端在确认第一角度值以及第二角度值均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并且第三角度值与第四角度值之和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时,若检测到终端已开启自动拍照功能,则触发自动拍摄指令,自动拍摄照片;若检测到终端未开启自动拍照功能,则提示用户进行手动拍照。终端可以提示用户“目前瞄准成功,可手动拍照”。
上述方案,终端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待拍摄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若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由于当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时,用户眼睛相对于待拍摄对象的方向与终端后置摄像头相对于待拍摄对象的方向相同,从而使得用户视线方向与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相同,以达到相当于同一位置看到的景物的效果,进而获得与人眼现场观看到的场景相符的照片。
当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时,终端平面与第三直线垂直,使得预览图像中景物所对应的平面与终端平面平行,这样可以保证人眼看到景物对应的平面与拍摄的图像所处的平面平行或重合,以达到人眼看到景物的平面对应的角度与拍摄的图像所处的平面对应的角度相同。
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终端,此处不做限制。本实施例的终端700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1以及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本实施例的终端包括:第一获取单元710、第二获取单元720、第一确定单元730、第一判断单元740以及第一提示单元750。
第一获取单元710用于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获取单元710将第一位置信息向第一确定单元730发送。
第二获取单元720用于获取待拍摄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第二获取单元720将第二位置信息向第一确定单元730发送。
第一确定单元730用于接收第一获取单元710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接收第二获取单元720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
比如,第一确定单元730接收第一获取单元710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接收第二获取单元720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
第一确定单元730在确定第一直线以及第二直线时,向第一判断单元740发送通知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740用于接收第一确定单元730发送的通知信息,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比如,第一判断单元740接收第一确定单元730发送的通知信息,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第一判断单元740将判断结果向第一提示单元750发送。
第一提示单元750用于接收第一判断单元740发送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比如,第一提示单元750接收第一判断单元740发送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上述方案,终端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待拍摄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若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由于当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时,用户眼睛相对于待拍摄对象的方向与终端后置摄像头相对于待拍摄对象的方向相同,从而使得用户视线方向与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相同,以达到相当于同一位置看到的景物的效果,进而获得与人眼现场观看到的场景相符的照片。
请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终端,此处不做限制。本实施例的终端800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3以及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本实施例的终端包括:第一获取单元810、第二获取单元820、第一确定单元830、第一判断单元840、第一提示单元850、第二确定单元860、第二判断单元870、第二提示单元880以及拍照单元890。其中,第一判断单元840可以包括确定单元841、计算单元842以及比较单元843。
第一获取单元810用于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获取单元810将第一位置信息向第一确定单元830、第二确定单元860发送。
第二获取单元820用于获取待拍摄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第二获取单元820将第二位置信息向第一确定单元830、第二确定单元860发送。
第一确定单元830用于接收第一获取单元810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接收第二获取单元820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
比如,第一确定单元830接收第一获取单元810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接收第二获取单元820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
第一确定单元830在确定第一直线以及第二直线时,向第一判断单元840发送通知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840用于接收第一确定单元830发送的通知信息,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比如,第一判断单元740接收第一确定单元730发送的通知信息,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进一步地,第一判断单元840包括确定单元841、计算单元842以及比较单元843时,确定单元841用于根据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三直线;计算单元842用于计算第一直线和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一角度的值,以及计算第二直线和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二角度的值;比较单元843用于判断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是否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其中,若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均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识别为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第一判断单元840将判断结果向第一提示单元850发送。
第一提示单元850用于接收第一判断单元840发送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比如,第一提示单元850接收第一判断单元840发送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进一步地,当第一判断单元840的比较单元843判断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是否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时,第一提示单元850具体用于若第一角度的值或第二角度的值不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根据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提醒用户调整竖直方向的拍照位置。
第一提示单元850若接收到的判断结果为第一角度的值以及第二角度的值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向拍照单元890发送通知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860用于接收第一获取单元810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接收第二获取单元820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计算重力垂直线和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三角度的值,以及计算重力垂线与终端平面对应的第四角度的值。其中,第三直线根据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或者,第二确定单元860计算重力垂直线和确定单元841确定的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三角度的值,以及计算重力垂线与终端平面对应的第四角度的值。
比如,第二确定单元860计算重力垂直线和确定单元841确定的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三角度的值,以及计算重力垂线与终端平面对应的第四角度的值。第二确定单元860将第三角度的值以及第四角度的值向第二判断单元870发送。
第二判断单元870用于接收第二确定单元860发送的第三角度的值以及第四角度的值,判断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是否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比如,第二判断单元870接收第二确定单元860发送的第三角度的值以及第四角度的值,判断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是否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第二判断单元870将判断结果向第二提示单元880发送。
第二提示单元880用于接收第二判断单元870发送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不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根据第三角度的值以及第四角度的值,确定在垂直于第一直线的平面所对应的拍摄角度提示信息。
比如,第二提示单元880接收第二判断单元870发送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不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根据第三角度的值以及第四角度的值,确定在垂直于第一直线的平面所对应的拍摄角度提示信息。
第二提示单元880若接收到的判断结果为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向拍照单元890发送通知信息。
拍照单元890用于接收第一提示单元850发送的通知信息,以及接收第二提示单元880发送的通知信息,若第一角度值以及第二角度值均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且第三角度值与第四角度值之和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自动拍摄照片或提示用户进行手动拍照。
比如,拍照单元890接收第一提示单元850发送的通知信息,以及接收第二提示单元880发送的通知信息,若第一角度值以及第二角度值均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且第三角度值与第四角度值之和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自动拍摄照片或提示用户进行手动拍照。
上述方案,终端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待拍摄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若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由于当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时,用户眼睛相对于待拍摄对象的方向与终端后置摄像头相对于待拍摄对象的方向相同,从而使得用户视线方向与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相同,以达到相当于同一位置看到的景物的效果,进而获得与人眼现场观看到的场景相符的照片。
当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时,终端平面与第三直线垂直,使得预览图像中景物所对应的平面与终端平面平行,这样可以保证人眼看到景物对应的平面与拍摄的图像所处的平面平行或重合,以达到人眼看到景物的平面对应的角度与拍摄的图像所处的平面对应的角度相同。
请参见图9,图9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终端9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10;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920,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930和存储器940。上述处理器910、输入设备920、输出设备930和存储器940通过总线950连接。
存储器94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910用于根据存储器940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处理器910用于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获取待拍摄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处理器910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
处理器910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处理器910还用于若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进一步地,处理器9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三直线;计算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一角度的值,以及计算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二角度的值;判断所述第一角度的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的值是否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其中,若所述第一角度的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的值均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区间,识别为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进一步地,处理器910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角度的值或所述第二角度的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区间,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的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的值提醒所述用户调整竖直方向的拍照位置。
进一步地,处理器910还用于计算重力垂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三角度的值,以及计算所述重力垂线与终端平面对应的第四角度的值;判断所述第三角度的值与所述第四角度的值之和是否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若所述第三角度的值与所述第四角度的值之和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区间,根据所述第三角度的值以及第四角度的值,确定在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的平面所对应的拍摄角度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处理器910还用于若所述第一角度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值均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区间,且所述第三角度值与所述第四角度值之和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区间,自动拍摄照片或提示所述用户进行手动拍照。
上述方案,终端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待拍摄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判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若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由于当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时,用户眼睛相对于待拍摄对象的方向与终端后置摄像头相对于待拍摄对象的方向相同,从而使得用户视线方向与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相同,以达到相当于同一位置看到的景物的效果,进而获得与人眼现场观看到的场景相符的照片。
当第三角度的值与第四角度的值之和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时,终端平面与第三直线垂直,使得预览图像中景物所对应的平面与终端平面平行,这样可以保证人眼看到景物对应的平面与拍摄的图像所处的平面平行或重合,以达到人眼看到景物的平面对应的角度与拍摄的图像所处的平面对应的角度相同。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9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输入设备920可以包括触控板、指纹采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指纹的方向信息)、麦克风等,输出设备930可以包括显示器(LCD等)、扬声器等。
该存储器9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9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9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94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处理器910、输入设备920、输出设备930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实现方式,也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终端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终端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
获取待拍摄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
判断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若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三直线;
计算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一角度的值,以及计算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二角度的值;
判断所述第一角度的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的值是否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其中,若所述第一角度的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的值均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区间,识别为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角度的值或所述第二角度的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区间,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的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的值提醒所述用户调整竖直方向的拍照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重力垂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三角度的值,以及计算所述重力垂线与终端平面对应的第四角度的值;
判断所述第三角度的值与所述第四角度的值之和是否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
若所述第三角度的值与所述第四角度的值之和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区间,根据所述第三角度的值以及第四角度的值,确定在垂直于所述第三直线的平面所对应的拍摄角度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角度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值均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区间,且所述第三角度值与所述第四角度值之和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区间,自动拍摄照片或提示所述用户进行手动拍照。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眼睛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拍摄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前置摄像头的第三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直线,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与后置摄像头的第四位置对应的第二直线;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第一提示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根据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确定拍摄角度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拍摄角度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调整拍摄角度,使得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三直线;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一角度的值,以及计算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二角度的值;
比较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角度的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的值是否属于第一预设角度区间;其中,若所述第一角度的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的值均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区间,识别为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或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示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角度的值或所述第二角度的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区间,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的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的值提醒所述用户调整竖直方向的拍照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计算重力垂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形成的第三角度的值,以及计算所述重力垂线与终端平面对应的第四角度的值;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三角度的值与所述第四角度的值之和是否属于第二预设角度区间;
第二提示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三角度的值与所述第四角度的值之和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区间,根据所述第三角度的值以及第四角度的值,确定在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的平面所对应的拍摄角度提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拍照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角度值以及所述第二角度值均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区间,且所述第三角度值与所述第四角度值之和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区间,自动拍摄照片或提示所述用户进行手动拍照。
CN201610940574.6A 2016-10-24 2016-10-24 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及终端 Withdrawn CN1063416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0574.6A CN106341607A (zh) 2016-10-24 2016-10-24 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0574.6A CN106341607A (zh) 2016-10-24 2016-10-24 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1607A true CN106341607A (zh) 2017-01-18

Family

ID=57841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0574.6A Withdrawn CN106341607A (zh) 2016-10-24 2016-10-24 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4160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5437A (zh) * 2017-03-16 2017-08-08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智能构图及微表情分析的智能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7124560A (zh) * 2017-06-19 2017-09-01 上海爱优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自拍系统、媒质和方法
CN107896328A (zh) * 2017-11-10 2018-04-10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确认摄像机架设点位的方法、客户端及电子设备
CN109167889A (zh) * 2018-11-07 2019-01-08 合肥禾斗技汇科技有限公司 横卧式扫描仪
CN109263348A (zh) * 2018-11-07 2019-01-25 合肥禾斗技汇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扫描功能的笔记本封面
WO2022022633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4422A (zh) * 2005-06-03 2006-12-06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利用虹膜识别拍摄位置的显示装置及方法
WO2012138355A1 (en) * 2011-04-08 2012-10-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 P. System and method of modifying an image
CN104104796A (zh) * 2014-07-17 2014-10-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方向的智能提醒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4902176A (zh) * 2015-05-22 2015-09-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拍摄角度的提示方法及终端
CN105049709A (zh) * 2015-06-30 2015-1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大视角摄像头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4422A (zh) * 2005-06-03 2006-12-06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利用虹膜识别拍摄位置的显示装置及方法
WO2012138355A1 (en) * 2011-04-08 2012-10-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 P. System and method of modifying an image
CN104104796A (zh) * 2014-07-17 2014-10-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方向的智能提醒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4902176A (zh) * 2015-05-22 2015-09-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拍摄角度的提示方法及终端
CN105049709A (zh) * 2015-06-30 2015-1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大视角摄像头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5437A (zh) * 2017-03-16 2017-08-08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智能构图及微表情分析的智能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7124560A (zh) * 2017-06-19 2017-09-01 上海爱优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自拍系统、媒质和方法
CN107896328A (zh) * 2017-11-10 2018-04-10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确认摄像机架设点位的方法、客户端及电子设备
CN107896328B (zh) * 2017-11-10 2019-08-16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确认摄像机架设点位的方法、客户端及电子设备
CN109167889A (zh) * 2018-11-07 2019-01-08 合肥禾斗技汇科技有限公司 横卧式扫描仪
CN109263348A (zh) * 2018-11-07 2019-01-25 合肥禾斗技汇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扫描功能的笔记本封面
WO2022022633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1607A (zh) 一种提醒用户调整拍照角度的方法及终端
JP7450664B2 (ja) シミュレートされた深度効果のための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
US20230401032A1 (en) Audio assisted enrollment
US20200382613A1 (en) Multi-modal activity tracking user interface
US20230252659A1 (en) Displaying and editing images with depth information
CN106250091B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601056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camera top-down angle for mobile document capture
CN106454135B (zh) 一种拍照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6006251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ent displa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eof
CN105929932A (zh) 基于凝视的通知响应
CN109086729B (zh) 通信行为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3150129A (ja) 携帯端末
US20230092282A1 (en) Methods for moving objects in a three-dimensional environment
US11073898B2 (en) IMU for touch detection
CN106303353A (zh) 一种视频会话控制方法及终端
US20230319413A1 (en) User interfaces for camera sharing
EP3977258A1 (en) Methods and user interfaces for audio synchronization
CN108769419A (zh) 拍照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55613A1 (en) User interfaces for simulated depth effects
EP3959596A1 (en) Methods and user interfaces for sharing audio
CN108196676B (zh) 跟踪识别方法及系统
WO2023039521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dynamically assigning button functionality based on orientation
JP6686319B2 (ja) 画像投影装置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CN106546231A (zh) 一种实现指南针功能的方法及终端
CN106201213A (zh) 一种虚拟现实焦点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